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关于教育的英语论文 教育杂志投稿 师德教育论文 教育杂志社 医学教育管理杂志 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小学教育语文专业毕业论文 高中继续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发表等级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论文 西部教育属于什么期刊 法制教育的论文

教育研究类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和国际机器人教育前沿和热点基于WebofScience文献的可视化分析类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教育研究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28

国际机器人教育前沿和热点基于WebofScience文献的可视化分析,本文是教育研究类电大毕业论文范文跟WebofScience和可视化分析和教育研究类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本研究基于WebofScience平台收集国际上关于机器人教育研究的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5.0.R1可视化软件,梳理了这一领域国际研究前沿与热点主题,发现国际机器人教育的渐强型研究前沿是编程教育、机器人教育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科学素养培养;渐弱型研究前沿是机器人与儿童教育、机器人教育实践与效果分析;最新研究前沿是机器人教育研究评述与反思、教育机器人.研究热点主要涉及机器人教育基本概念与价值、教学工具及环境、教学设计与实践、机器人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等方面.

  [关键词]机器人教育;研究前沿;热点;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79(2018)04.0043.10

  [收稿日期]2018.05.04[修回日期]2018.06.25[DOI编码]1013966/jcnkikfjyyj20180400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农村留守儿童的网络行为及网络素养教育研究”(18BXW074);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苏北乡村教师TPACK影响因素及发展模式研究”(17JYD003).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设计

  近年来,在人工智能(AI)浪潮的推动下,机器人教育实践与应用越来越普遍(Benitti,2012).可以说,机器人教育在促进学生社交技能(Shimadaetal.,2012)、批判思维(Blanchardetal.,2010)、计算思维(Leeetal.,2011)等方面有重要价值.同时,机器人教育在构建个性化学习环境与开发趣味性学习课程方面拥有巨大潜能.我国政府及相关教育部门高度重视机器人教育,2017年7月国务院颁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2018年1月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通用技术课程中增加了“机器人设计与制作”模块,涉及计算机、程序设计、传感器等.以上文件的颁布意味着我国机器人教育在大众化、普及化层面迈入新时代.此外,美国、日本、韩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机器人技术与产业发展,纷纷制定机器人发展战略规划,极大促进了全球机器人教育的发展与实践.

  客观来讲,我国机器人教育研究虽已取得丰硕的理论成果,基本形成一系列活动实践模式,但目前机器人教育依然以竞赛模式为主,即使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也只是以校本选修课或社团的形式开展,机器人教育进课堂仍存阻力(钟柏昌,2016a).然而,机器人教育是培养高素质、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具有无法比拟的教育价值与发展前景,对其深入研究相当必要.基于此,本研究尝试利用文献计量法和信息可视化工具对国际机器人教育的研究前沿与热点进行定量研究和可视化分析,以期为我国机器人教育研究提供启示.

  为客观地呈现国际机器人教育研究现状,本研究以Webof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的SSCI、SCI.EXPANDED、CPCI.S、CPCI.SSH、ESCI五个子库作为文献来源,以“机器人”(Robot)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所有年限”(截至2018年3月10日),文献类型为“论文”“会议论文”和“综述”,学科范围限定为“教育与教育研究”,共检索到705条来源文献,包括作者、标题、来源出版物、摘 要、关键词、参考文献、作者单位等字段.

  本研究使用工具为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50R1.它能有效探测学科知识领域的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研究思路分两步:首先利用Citespace5.0.R1对获取的所有题录进行文献共被引分析,了解机器人教育的研究前沿;然后利用关键词共现分析,探索机器人教育领域的主题与热点.

  二、国际机器人教育研究前沿

  文献共被引指两篇参考文献被同一篇文献引用,通过共被引网络中聚类和关键节点分析,揭示某个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知识基础和研究前沿(陈悦等,2014).其中,高突现值的节点表示该节点文献在一定时期内受到特别关注,是该领域的前沿文献,并形成了该领域重要的知识基础.本研究选取一年作为时间间隔,对每个时间分区中前50个节点数据进行共被引分析,得出具有高突现值的文献(见表一),并根据突现文献被引突现的时间和趋势,将研究前沿划分为三种,即渐强型研究前沿、渐弱型研究前沿和最新研究前沿.结合相关突现词(来源关键词)和施引文献信息,深度剖析这些突现节点文献的被引历史折线,厘清国际机器人教育领域近年来关注的前沿问题及其演进情况.

  (一)渐强型研究前沿

  渐强型研究前沿主要指在高突现值文献中被引频次整体上处于上升趋势的节点文献所反映的研究主题(见图1).

  近年来,编程教育成为学者研究和讨论的热点,而推广编程教育的关键在于编程教学工具的开发与使用.雷斯尼克等人(Resnicketal.,2009)发表的《Scratch:为编程而生》一文是编程教育迅速发展的关键节点文献,Scratch也因此成为中小学编程教育常用的教学工具之一.该文全面介绍了Scratch设计的出发点和三大核心原则,并对其当前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Scratch社区已成为充满活力的在线学习社区,学习者可以在社区中分享、讨论和重组项目.从图1可以看出其共被引频次呈升高趋势,说明编程教育是机器人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前沿,且有逐渐增强之势.

  第二个渐强型节点文献是突现值位于第十位的米特尼克等人(Mitniketal.,2008)发表的《自主式教育移动机器人*器》一文.该文介绍了机器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新应用,即在真实情境中利用机器人教学数学和物理等抽象内容,提出了基于协作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教学设计框架,并在当地学校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教育移动机器人能自主引导学生开展协作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在真实情境下学习抽象概念和内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该文在2014年开始突现,随后共被引频次呈升高趋势(见图1),折射出国际机器人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前沿:机器人教育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

  第三个渐强型节点文献是沙利文(Sullivan,2008)发表的《机器人与科学素养:思维能力、科学处理技能和系统理解力》一文.该文报告了机器人课程与科学素养发展的一项实证研究,探讨机器人学习对学生思维能力、科学处理技能和系统理解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工具丰富型环境、内置即时反馈系统与灵活开放的教学活动支持下,机器人课程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和科学处理技能的运用,能提升学生的系统理解力.结合施引文献内容及文献被引情况可以发现,随着人工智能时代来临,运用机器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是国际机器人教育研究领域具有增长趋势的重要研究前沿.

  (二)渐弱型研究前沿

  渐弱型研究前沿主要指被引频次整体上处于下降趋势的节点文献所反映的研究主题(见图2).需说明的是,渐弱型研究前沿文献并不代表相关研究的减弱,其反映的主题仍是国内外研究热点.

  其中,突现值位于第二位的是LOGO编程语言创始人派珀特(Papert,1980)的《乐高机器人:儿童、计算机及充满活力的创意》一书.这本书也是本研究的共被引网络中被引频次最高的节点文

  献(33次),系统阐述了派珀特的建构主义观.在他看来,计算机是帮助学习者形成算法、解决问题和锻炼智力的强有力工具,也能为学习者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提供充足的空间和机会,并提出用计算机和LOGO改变学校教育的愿景.从节点文献的被引历史折线看,该著作从2004年开始出现共被引,2013年达到第一个共被引频次高峰(8次),此后

  共被引频次有所下降,但作为机器人教育研究领域的基础文献,折射出国际机器人教育关注的一个重要前沿:儿童教育.另一个关注儿童教育的渐弱型节点文献也是派珀特(Papert,1993)所著的《儿童机器:计算机时代的学校反思》,其突现率位于第三位.该书在回顾美国学校十多年来购买超过三百万台计算机所带来变化的基础上,对学校不重视计算机教育的行为进行批判,并呼吁学校将计算机融入教育教学

  中,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伯斯等人(Bersetal.,2002)发表的《教师作为设计者:将机器人融入幼儿教育》也是一个渐弱型节点文献.该文介绍了将机器人融入儿童教育课堂的四条基本原则,并分享了四个基于乐高机器人(Mindstorms)和乐高编程工具(ROBOLAB)的学习案例,以期对开展机器人教育提供指导.以上三篇渐弱型节点文献均是有关机器人与儿童教育的相关研究,其观点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要基础.

  突现值位于第四位的节点文献是日本ATR智能机器人和通信实验室的神田等人(Kandaetal.,2004)发表的《作为儿童社交伙伴和同伴导师的交互机器人:一项现场实验》一文.该文认为交互式机器人在人类日常生活和社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利用其自主研发的名为“罗伯维(Robovie)”人形机器人在日本当地小学进行为期18天的测试.研究发现,人形机器人使用英语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不仅提升了他们的英语

  水平,也建立了一定的“社会关系”.突现值位于第七位的节点文献是巴克和安索奇(Barker&Ansorge,2007)发表的《非正式学习环境下使用机器人提高成绩》一文.该文主要探究机器人的使用与学生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学生课后参与机器人课程对其成绩有显著提升.突现值位于第六位的节点文献是张等人(Changetal.,2010a)发表的《人形机器人作为小学第二语言教学工具的可行性探索》一文.作者回顾了当前用于语言教学的媒介工具,并在分析机器人特点的基础上,厘清了机器人与教学媒体之间的关系,通过五种不同模式下使用机器人进行第二语言

  教学的实验,证明在第二语言课堂中机器人能营造互动和活跃的氛围,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他也指出在第二语言课堂中推广机器人存在若干问题,比如缺乏师资培训、技术过于复杂、机器人无法充分表达情感等.同年,张等人(Changetal.,2010b)在《计算机与教育》(Computers&Education)杂志发表了《混合现实环境中整合机器人提升学习体验的真实性》一文.该文同样以第二语言教学作为实验基础,在RoboStage系统中整合机器人营造真实性的学习环境.研究表明,RoboStage明显增强了学习任务的真实感,并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显著提升了学习成绩.

  以上四篇节点文献从2011年开始出现共被引,随后几年共被引频次虽有下降,但这些节点文献在研究主题上高度一致,折射了当前国际机器人教育领域的一个渐弱型研究前沿:机器人教育实践与效果分析.

  (三)最新研究前沿

  最新研究前沿指2012年以来发表的,并且出现被引频次突增的节点文献所反映的研究主题(见图3).

  最新研究前沿节点文献包含本研究中突现值最高的节点文献,即贝尼蒂(Benitti,2012)的《探索机器人应用于学校教育的潜能:一项系统综述》一文.该文以2000.2009年机器人教育相关研究文献为样本,对其研究目的、机器人教学内容、机器人类型、研究方法、样本特征及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目前机器人教育领域研究目的主要是探究机器人教育与学生能力发展的关系,包括问题解决能力、思维技能、科学素养等;在机器人教学内容上,80%的研究与数学和物理学科相关;研究所用的机器人90%是乐高;常用的研究方法是准实验研究,40%的实验设计没有对照组;研究样本侧重选择的是11.12岁学生;大部分研究结果表明,机器人教育能有效提升学生成绩,但少数研究表明,机器人教育对学生成绩无显著影响.该文从2013年共被引突增,2017年共被引频次达到最高峰(8次),并呈上升趋势.因此,本研究认为“机器人教育研究评述与反思”是国际机器人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前沿.

  另一个最新研究前沿节点文献是突现值位于第九位的阿利米斯(Alimisis,2013)发表的《教育机器人:争论与挑战》一文.作者基于“教学机器人与机器人辅助教学”(TeachingRobotics,TeachingwithRobotics)国际研讨会和对欧洲教育机器人领域的现状调查,发现教育机器人研究与实践存在若干问题与挑战,包括教育机器人对学校教育的影响较小;应用仅局限于学科教学服务;缺少实证研究等.为此,作者提出了相关建议,如开发机器人教育的相关课程和资源;建立机器人教学实践分享社区;鼓励学校开展机器人课程实践等.该文的共被引频次呈上升趋势,结合施引文献和突现词发现(见图3),教育机器人是当前国际机器人教育领域关注的最新研究前沿.

  三、国际机器人教育研究热点

  关键词能体现文章的研究价值与方向,是研究主题的高度概括与凝练,因此分析关键词能有效探测某一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胡小勇等,2013).本研究选择节点类型为关键词“Keyword”、主题词类型为名词短语“NounPhrases”,并采用“Pathfinder”路径搜索算法,生成由关键词聚类得出的国际机器人教育领域研究热点知识图谱(见图4),图有497个节点、920条连线,节点代表关键词,节点大小表示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节点越大,说明该关键词是机器人教育研究热点的可能性越大.因此,本研究在关键词共现结果中选取前20个的高频关键词,并计算其中心性(见表二).

  通过察看国际机器人教育领域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及关键词频次和中心度数据发现,机器人教育研究热点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机器人教育基本概念及价值

  从“机器人”“教育”“教育机器人”“技术”“自闭症”等高频关键词可以看出,机器人教育研究注重基本理论探讨,包括机器人教育的定义、特征,机器人教育与教育机器人的相互关系以及机器人教育的价值等.其中,对机器人教育价值的探讨是突出的热点.有研究者针对学生和家长关于机器人教育的态度调查(Liu,2010;Linetal.,2012)发现,学生和家长对机器人教育持积极态度.奥斯佩尼科娃等人(Ospennikovaetal.,2015)认为,机器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机器人作为学习对象、认知工具和教学工具.黎等人(Tohetal.,2016)研究发现,机器人教育应用对儿童的认知、抽象、语言及合作四方面的能力有显著影响.艾奥安努等人(Ioannouetal.,2015)利用AldebaranRobotics公司开发的名为“Nao”的人形机器人培养自闭症儿童的社交沟通技能,研究表明机器人在自闭症儿童教育上具有潜在的价值.

  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研究者对机器人教育基本概念的理解更多的是将其定位于机器人辅助教育教学.相关研究的开展,一方面,有利于明确机器人教育研究的对象和范畴,避免机器人教育概念和研究领域的泛化;另一方面,有助于实现机器人教育研究的价值.

  (二)机器人教学工具及环境研究

  机器人教学工具及环境研究的高频关键词有“开源硬件”(arduino)、“移动机器人”(mobilerobot)、“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环境”(environment)、“仿生”(simulation)等.其中,关键词“移动机器人”(mobilerobot)和“环境”(environment)的*中心度较高,说明机器人教育研究与相关教学工具和学习环境密不可分,应探索有效支持机器人教育的工具和构建支持机器人教学的环境.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图尔茨基教授(Touretzky,2013)开发了一种名为“Tekkotsu”的开源机器人应用程序框架,能让学生快速掌握机器人编程.杉本(Sugimoto,2011)利用机器人和手持式投影仪开发了一种名为“GENTORO”系统,支持儿童在移动增强现实环境下叙述故事.研究表明,该系统提升了儿童在故事叙述中的参与度,并可支持儿童创意设计和作品表达.Arduino作为一款开源硬件,具备低成本、易扩展等优势,成为当前中小学开展机器人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加西亚.索拉和冈萨雷斯.戈麦斯(García.Saura&González.Gómez,2012)利用开源3D打印机(printbots)和开源硬件结合的方式教育机器人.这种方式不仅成本低,还能适应不同阶段的教育需求.为提升机器人教育的学习体验,韩等人(Hanetal.,2015)探索机器人与增强现实(AR)技术融合,比较了以计算机为媒介和以机器人为媒介的增强现实系统中儿童的互动性与参与度.数据表明,以机器人为媒介的增强现实系统中儿童的满意度、互动参与及媒体认同感明显高于以计算机为媒介的增强现实系统.这为机器人与增强现实技术的融合提供了科学依据.如何提升远程实验教学的真实性一直是工程教育的难题,通过构建机器人虚拟实验室的方式(Potkonjaketal.,2010),学习者远程学习体验将获得极大提升.

  目前关于机器人教学工具和环境的相关研究主要倾向于具体工具或环境的设计、应用与评价,对于具体工具和环境的可推广性与延续性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探索:一方面,应深入探讨具体工具和环境中发挥作用的功能与模块,供后续研究者和实践者参考借鉴,或对典型工具与环境的全面推广进行研究;另一方面,从弱人工智能到强人工智能时代,机器人教学工具及环境的研究应紧跟技术更迭潮流,使机器人教育保有持续发展的活力.

  (三)机器人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从“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设计”(Design)、“学习”(Learning)、“教学”(Teaching)、“学校”(School)等高频关键词可以看出,机器人教育研究包括机器人课程设计、机器人教学设计、机器人教学实践策略等,同时机器人课程实践效果分析也备受关注.吴等人(Wuetal.,2015)基于自主开发的机器人助教设计了一门初级英语课程.该课程采用交际语言教学法(communicativelanguageteaching)、全身反应教学法(Totalphysicalresponse)和故事教学法(Teachingstorytelling)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四次不同类型的课堂实践,发现该课程不仅能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体验和成绩,也能增强学习动机.阿利米斯和佐利亚斯(Alimisis&Zoulias,2013)提出了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策略与方法,包括课程设计应重点关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嵌入教育游戏、设计具有挑战性和灵活性的活动等,并基于成人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设计了一门整合机器人的医学培训课程.阿尔丁和佩达斯德(Altin&Pedaste,2013)通过对已发表的文献进行定性分析,发现机器人教育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发现学习、协作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竞赛的学习、探究学习等.此外,也有研究者以做中学(learningbydoing)与混合学习理论为指导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Jaraetal.,2011).目前,诸多研究表明,机器人教育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但鲜有研究关注如何提升和维持学习动机.洪等人(Hungetal.,2013)以动机激励模型(ARCS)为指导,结合机器人教学助手(RTA)进行英语阅读学习活动设计,并采用准实验研究和问卷测量方法,对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内的62名参与者的学习动机、学习成绩和持续学习意愿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以ARCS动机模型为理论指导进行教学设计能有效提升和维持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成绩、增强持续学习意愿.STEM教育是当前各国教育改革的热点,而机器人课程是推动STEM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Barkeretal.,2008).

  随着机器人教育的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增多,研究层次涵盖了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等,涉及的学科不仅有信息技术,还包括英语、物理、数学、科学等.这充分说明在探索机器人教育有效教学模式、方法和策略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意识到机器人教育实践应从学前教育开始,一直贯穿到高等教育.同时,机器人教育不应局限于编程应用,而应注重多学科融合与应用实践.

  (四)机器人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研究

  机器人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研究的关键词有“儿童”“创新”“编程”“创造力”“计算思维”等,主要关注机器人教育与学生创新创造、计算思维、编程等能力发展.其中,关键词“儿童”有较高的中心度,说明儿童发展问题是其它研究内容间的桥梁.科米等人(Komisetal.,2017)认为,以项目为导向解决真实问题的机器人学习活动,是促进学生21世纪技能(the21stcenturyskills)发展的有效途径.贾帕.贾马尼和安杰利(Jaipal.Jamani&Angeli,2017)采用准实验研究和问卷量表探究机器人学习与师范生自我效能、科学学习、计算思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机器人学习能有效增强师范生自我效能,提升科学学习能力及促进计算思维发展.阿约布等人(Ayobetal.,2011)采用档案袋评价、观察法、问卷调查、访谈及创造力测试五种方法对参加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CON)的25名本科生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发现,体验式机器人学习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洪等人(Hongetal.,2013)基于活动理论探讨了科技俱乐部机器人活动对学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及创造力的影响.该研究对62名学生开展长达四个月的观察与记录,发现机器人学习不但促进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而且提升了协作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值得注意的是,与传统教育方式相比,机器人教育更符合人类对教育的诉求,原因在于机器人教学活动具有实践操作性和跨学科性,强调从教学到学习的转变.教育机器人和相关技术的融合,能够为学习者构建更加自主、灵活的探究式学习环境,让学习者在真实问题或真实挑战的情境下学习.此外,机器人教育与当今时展密切相关,从编程能力、协作能力到计算思维与创新思维,这是机器人教育顺应时展的缩影.

  四、结论与启示

  本研究采用科学计量的方法,围绕“机器人教育”这一主题,借助信息可视化工具对相关文献进行解读,揭示了当前国际机器人教育研究的前沿与热点.研究发现:1)国际机器人教育研究的渐强型前沿有编程教育、机器人教育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科学素养培养;渐弱型前沿有机器人与儿童教育、机器人教育实践与效果分析;最新前沿有机器人教育研究评述与反思、教育机器人.2)国际机器人教育研究的热点有机器人教育基本概念与价值、教学工具及环境、教学设计与实践、机器人教育促进学生发展.

  这一研究结果不仅为国内机器人教育领域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了思路与方向,而且一定程度上为解决机器人教育发展与实践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如教育目标重模仿轻应用、教育内容重技术轻整合(钟柏昌,2016b)、有效教学监管与评价体系缺乏(徐多等,2017)等,具有启示作用.

  (一)优化机器人教学设计

  如前文分析,国际机器人教学设计多侧重于教学过程中融入教育游戏与富有挑战的学习活动,并积极推动机器人作为学伴、助教、学习对象等多角色探索.而国内研究缺乏较为成熟的机器人教学设计模式,教育过程中大多单纯地将机器人作为学习工具,忽略了其教育作用与角色的多样性.因此,国内机器人教育研究应注重教学过程及学习活动的有效设计,具体而言,一方面可以在教学设计中融入教育游戏与探究活动,另一方面可以积极探索机器人作为学伴、助教等角色的实践研究.此外,机器人教学设计要避免教学工具与学习活动的简单叠加,应根据不同领域及不同层次的人群进行针对性教学设计,实现机器人与教育教学的有效融合,注重对教学实践的总结与探索,以此推动机器人教育的快速发展.

  (二)推进机器人教育与新兴技术整合

  国际机器人教育注重教学工具与系统开发,并积极推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3D打印等新兴技术与机器人教育的整合应用.相较而言,国内机器人教育多运用乐高、开源硬件等开展基础研究,缺少机器人与其它技术的整合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仿生科技、语音识别等技术已成为机器人教育整合的关键技术,并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我国机器人教育研究可以通过整合增强现实、虚拟现实、3D打印以及仿生科技、语音识别等技术研发智能化的教学工具与教学系统,提升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体验.比如,利用仿生科技和语音识别设计与开发如同“真人”般思考和互动的人形机器人,为学习者提供人性化的“学伴”.面向未来,推进机器人教育与新兴技术整合,是机器人教育研究的重要方向,也是促进机器人教育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加强机器人教育跨学科探索

  从前文分析来看,除在信息技术学科教育应用外,机器人教育还与物理、数学、机电工程、外语、医学等学科进行融合探究与实践,而国内在这方面的探讨不够深入.当前,创客教育与STEM教育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机器人教育是创客教育与STEM教育的重要内容与活动形式.因此,如何与医学、机电工程、外语等学科融合,如何在创客教育与STEM教育理念下有效开展机器人教育等问题还需更多的探索与研究.此外,机器人教育跨学科探索要从实际需求出发,将重心放在特定问题上,强调利用多学科相互关联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实现跨学科的应用与实践.

  最后,要说明的是,本研究基于文献分析并采用量化研究的方式,虽能直观体现研究前沿文献和热点,但由于研究工具或方法本身的局限,对本领域相关研究认识存在简化之嫌.未来机器人教育研究不仅要关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还应实现从国际经验借鉴到本土创新应用,更好地为新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服务.

上文结束语:这篇文章为关于教育研究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WebofScience和可视化分析和教育研究相关教育研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近十五年我国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热点和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冯 帮 骆明丹(湖北师范大学湖北黄石435002)摘要】运用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对中国知网和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01 2016年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近十五.

2、 谈我国职业教育对国际职业教育和借鉴 摘要国际教育理论研究对我国开辰职业教育活动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 本文简单论述了国际经验在职业教育中的引进和实施过程,并详细地探讨了国内职业院校应如何根据自身特点有选择性地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经验,以有效推动.

3、 移动学习的前沿和热点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洪明意,龙海侠,王觅,付海艳(海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海南海口571158)摘要以中国知网上发表的关于移动学习的研究论文为研究对象,基于CiteSpace软件的聚类分析功能,以一种可视化的方式展.

4、 新世纪以来我国生教育的热点和主题基于20002019年CSSCI源刊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王战军1,2,蓝文婷1,胡德鑫1,李明磊2(1 清华大学 教育研究院,北京 100084;2 北京理工大学 教育研究院,北京 100081)摘要 以新世纪以来CNKI中7484篇关于研究生教育研究的C.

5、 国际工程教育认证范式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分层分类教学改革 摘要针对中国未来走工程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实际,分析生源特点、专业特点、课程特点,提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国际工程教育认证范式下的分层分类教学改革思路,并探讨具体实施方案 关键词国.

6、 掘金机器人教育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 ”人工智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