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戏曲电大论文提纲 戏曲本科论文格式 戏曲学士论文摘要 戏曲艺术论文 戏曲党校论文题目 戏曲论文题目

关于戏曲类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和李梅戏曲滋养了我的生命类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戏曲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04

李梅戏曲滋养了我的生命,该文是戏曲方面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和李梅和我的生命和戏曲类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本刊记者 钟一 摄影 / 雷晓咏

“戏曲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包括唱、舞、服饰、舞美等每一样都是艺术,一辈子都可以从中汲取养分.”李梅说,自从11岁踏入戏曲的舞台,她就一直屹立于台前.哪怕是后来担任了陕西戏曲研究院院长,当有重要的演出时,她仍然亲自披挂上阵,“一方面是自己热爱戏曲舞台,另一方面也是为年轻的后辈蹚出一条路来.”

最近,李梅很忙.由教育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推出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选中了她的艺术团.她不得不奔波于各大城市的高校进行巡演.“这是从国家层面为了弘扬传统艺术的一项举措,我们的剧目能被选中,对我们而言,是一种莫大的荣耀与肯定.”李梅说.

一谈论起戏曲艺术,李梅似乎打开了一道心灵之门,“对戏曲艺术体会得越深,就越热爱这门传统的艺术”,在李梅看来,中国的戏曲文化博大精深,可以说,浓缩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精髓,是一个取之不尽的艺术宝藏.“传统文化需要一代一代人去传承,同时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基因,因为艺术总是要服务当下的.”李梅说.

在陕西戏曲界,李梅绝对是一个坚定的改革派,她既不愿意恪守传统不容有丝毫改变,又反对追求时髦将传统文化改得面目全非.“要扎根于传统,也要注入时代精神.”作为一位从艺30多年的表演艺术家,李梅以她的专业、匠心赢得了观众以及同行的一致肯定.现在,她掌舵着陕西戏曲研究院这艘巨型航母,乘风破浪,驶向更广阔的海域.

“戏曲的底蕴让我着迷”

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初期,经济的迅速发展也推动着文化的繁荣,人们对传统戏曲的渴望空前高涨,各种过去被打压的传统戏再次回归舞台,戏曲文化重新达到历史的鼎盛时期.从小就能歌善舞的李梅进入了陕西戏曲研究院学习戏曲表演.

“当时,真的是万里挑一,每个被选出来的孩子都极其优秀,都是佼佼者,而我在其中算是比较普通的.”李梅说.但她的悟性很高,又有表演天赋,似乎天生就是为表演而生的.“当我刚刚会站立的时候,我父亲把我托在手心,只要音乐一起,我就开始手舞足蹈地跟着节奏跳起来.”李梅回忆说.

然而,初入行,在排练中一度被安排到不起眼的角色,年幼的李梅很不服气,也只能自己在旁边慢慢琢磨.功夫不负有心人,“冷遇”持续了一年多后,她终于有了上台的机会,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天赋,演出结束后,台下掌声雷动.就这样,沉稳的李梅以她日渐自信与娴熟的表演,成为了主角.一路走来,11岁入行;12岁初次登台;13岁就站在了舞台;15岁主演《杨七娘》脱颖而出,成为她戏曲道路上的第一大转折点;16岁演出了秦腔《游西湖》中的《鬼怨》一折,跃上了戏曲艺术征程的第一级台阶,俨然成为一枝迎风斗艳的小红梅.

学艺7年,7年中硬是练出一身文武兼备的扎实功底,这为她日后的艺术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87年,李梅在表演训练班因擅长演古装戏且能文能武,还塑造过许多性格各异的艺术形象,被留在了研究院青年团担任演员.

到了90年代,西方文化大举进入中国,给人们带来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与此同时,传统的戏曲逐渐式微.很多一起学习戏曲的同伴都选择了转行,有的去唱歌,有的去出演影视剧.“当时,西影厂找我去演一个电影,演闯王的女儿,还有东方歌舞团专门登门让我去唱歌,我都一一回绝了.”李梅说.

在李梅看来,其他的艺术形式都没有戏曲更有生命力,无论是厚度、广度都不及戏曲艺术.自己在戏曲这个行当里待得越久,就越能体会戏曲的博大精深,它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一种最为集中的表演形式.作为一名戏曲演员,一部戏可以演几十年,经久不衰.戏曲需要时间的锤炼,而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衰弱.它会更显其光泽、瑰丽.“因为它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旺盛而持久的生命力.”李梅说,这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具备的.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从艺几十年,李梅先后塑造了芙姐、白素贞、李慧娘、杨七娘、花木兰、杨玉环、刘姐、乔雪梅、孟冰茜等一系列个性鲜明、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

假如说,秦腔名剧《西湖遗恨》让李梅把表演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度,并获得了权威的认定,那么,《留下真情》中的刘姐则让她“一跃龙门”,登上了中国戏剧“梅花奖”的领奖台.

1995年12月31日,李梅还在北京调演,第二年,就宣布了梅花奖的结果,“这是陕西戏曲研究院阔别11年后,再次有人获得这份殊荣.”李梅说,梅花奖离她是如此遥远,一直潜心于表演艺术的她从未想过,但真正获得这份荣誉后,给她带来巨大声名的同时,也让她感受到压力,“以后演戏要更加认真了,不然对不起这个奖.”

1998年,《迟开的玫瑰》中,李梅又成功塑造了乔雪梅的形象,10多年间更是长盛不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800多场,获得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十大剧目之首,使她成为声望很高的表演艺术家.摘得“二度梅”大奖,则奠定了她“秦腔一枝梅”的地位.

与其他演员不同的是,一旦拿到剧目的文本,李梅会主动参与整个创作过程,包括文本的改动,音乐的调配乃至服装的设计,每一个细节都会提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这让与她合作的剧作家和导演都惊讶于她的才气.事实上,除了钻研表演、勤于基本功的训练,她还大量阅读各种文学作品,研习书法,逐渐养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审美与视角,“优秀的演员最终比拼的就是文化底蕴.能否更深刻地理解戏曲里角色的情感,以及其内在的文化内涵与逻辑,以最恰当的方式表现在舞台上,这就取决于一个演员对文化的理解.”李梅说.

在秦腔现代戏《大树西迁》中,李梅深入人物内心深处,将经历了妻子、母亲、祖母三代人生体验的孟冰茜这一知识分子形象刻画得形神兼备,感人至深.而这个人物要展现主人公从30岁到80岁的心路历程,跨越了50年.李梅为排这部戏,不管是从思想上还是身体上都付出了很多努力,特别是在揣摩老年人步履体态时,她整天模仿老年人驼背走路,却患上了颈椎增生.而她饰演的角色,让观众透过生命体征的自然流转,看到了一个人的性格成长史,这也是李梅对于戏曲重大贡献的一个最好体现.

“每个演员的成长都不容易,而我作为一名演员,小时候靠唱念做打,到了一定年龄后,就要靠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积淀去呈现.特别是塑造人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有的演员嗓子好,有的表演好,但单单一方面好还不行,表演到了一定境界后,就要达到神似,进入塑造人物的生命状态,从而再现她的精神气.”李梅说.

有人说,李梅的表演像织一匹锦缎,她几乎在追求无一根丝的残次.确实,38年来,正是源于这份对艺术的坚持,李梅一步一个脚印,完成了一个表演艺术家对秦腔这门艺术的尊重与爱恋,而秦腔也成就了李梅的“梅吐芳菲”.

不顺俗,不妥协

“萤飞光自照,梅雨色不褪”,这是贾平凹先生对李梅在从艺生涯中,不从俗流,在不易走红的戏曲舞台上走红所给予的赞誉.李梅除了有坚定的意志力外,更重要的是她善于探索创新.

抛开天赋以及自身的努力,为什么李梅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或许还有另外一个答案,就是她对戏曲艺术有自己的理解与思考,不墨守成规,也不标新立异,而是扎根传统的同时,为戏曲艺术注入新的时代元素.

很多人问她,你没有拜过名师,为什么你有这样的成绩.李梅这样回答:“我是站在了一个个巨人的肩膀之上,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而我则是博采众长,最终以自己的理解表现出来,所以才会有成绩.”她认为,戏曲艺术需要有开放的胸怀,一个剧种如果在一个地方给断流了,那就是死水.因此要不断吸取活水,不断的创新改革.

“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遭到一些非议,但这些都是我必须去承受的.”李梅说.一个题材之所以容易让大众接受,接地气,就是要从大众的生活中去提炼.而一个艺术作品,能够达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三性统一,就能称得上好的艺术作品.同时她认为,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演员,模仿或传承某一个人的演法是对个人的禁锢.她经常对所带的学生说:“学我不能像我,学我者生,像我者死.”只学师傅传授的知识,而不会去创新,你将永远无法超越.

“从80年代到现在的38年,我虽然在艺术的跑道上已经跑了38年,但我从未感觉到厌倦,因为我热爱这个事业,虽然收入未必很多,但这一行让我越干越想干,她丰富了我的生命,让我的生命更加充实.”李梅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积淀,浓缩了古今文人的智慧,我们现在不断汲取的是前人留下的丰厚财富,有这样丰厚的肩膀做支撑,会很踏实,所以选择这条路是对的.

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因为专业能力过硬,又是一个能扛事的人,2015年,在院里摸底调研时,李梅以高票当选为陕西戏曲研究院院长.“我也有过犹豫,因为做演员和做领导,是两个完全不搭边的领域.之前做演员,是别人捧着我,但做管理工作了,我就得捧着别人.”李梅说.

但省上已经下了任命书,在院里似乎也找不到比李梅更合适的人选,因为在别人眼里,她既有过硬的专业能力,又有一颗很强大的“心脏”.朋友常常戏称她为“李铁梅”,意思是说,很多难事在她那里都不是事儿,“而且过去有过外行管理内行的经历,还闹出不少笑话,领导们就一直认为这个位置必须是一个专业过硬的人来担当,不然就镇不住场子.”

在陕西戏曲研究院,有13个梅花奖得主,40多位国家一级演员,个个都是艺术家,他们都有艺术家的个性与脾气,只有像李梅这样,演员出身,资历以及能力都服众的人才能担当重任.

然而,要管理1000多人的研究院谈何容易,两个副院长还未到岗,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李梅来统筹,甚至亲力亲为.开启了她在戏曲传承道路上的另一种坚守.

“作为院长要思考得更多,如何带领研究院更好地创新发展,如何让戏曲文化更好地传播与传承,这都是肩上的责任,不得不考虑.所以,现在除了公益性演出外,很少有时间再去当演员.”对此,很多戏迷感到惋惜,认为对她的艺术道路影响太大.但在李梅看来,人生就是一种历练,做演员有做演员的责任,而作为院长的责任更大.既然选择了就要学会去承受.她说:“现在的研究院就像一艘秦腔航母,调头难,调整航线难,就像黎明前的黑暗,需要海燕般的自己去冲破重围.”而现在李梅就像那只海燕,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承诺.

她深知戏曲研究院从办院到现在已经走过80个年头,是一个有着红色基因的革命院团.在这里曾有8位院长为陕西的戏曲事业奋斗终生,这里积淀深厚,承载着太多的记忆,承载着太多的文化基因和文化坚守,承载着太多的责任、使命和梦想.而作为第九任院长且是至今唯一一位女院长的李梅,身上的重担不言而喻.如何让这一艘巨轮更好地驶向远方,这就成了李梅时常思考的问题.

“秦腔的后续乏人是我最担忧的问题,因此,担任院长时,我给自己就定下了目标,一定要培养一批新人,并且竭尽所能为他们创造好的平台和机会.”李梅说,包括“一带一路”文化活动,她将带领青年团去几个东盟国家进行巡演.“总体而言,研究院在我上任这两年,整体发展势头良好,而且未来会更好地发展.”

近几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她,也一直在为传统文化的发展鼓与呼.她提出的“让高雅艺术进校园,让传统文化从学生时代就开始渗透”已持续进行,特别是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于2011年推出的大型秦腔现代剧《西京故事》,作为典型剧目,被教育部“高雅艺术进校园”选定连续7年在全国高校演出600多场.李梅认为:“在陕西,要让秦腔进课堂.因为秦腔是秦人的DNA,秦腔更是所有陕西人精神的DNA.”

在别人眼里,李梅似乎是一帆风顺的,但她自己却说,所谓的成功的背后都必然是一部心酸史,只是不为外人道而已.一路上,有成功,也有失败,做领导有时候平衡不得当,有些人不理解,还会遭到一些非议.“有时候会觉得很孤独,很难找到一个能读懂自己的人.”她笑了笑,又补充道:“但无私者无畏,时间终究能证明一切.”

2018年,正值陕西戏曲研究院建院80周年,李梅想着借此契机,进一步扩大陕西戏曲研究院的影响力,隆重搞一场全球直播的“我从延安来”大型寻根文化活动.因为陕西戏曲研究院的前身是1938年在延安成立的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天生就带着红色基因,“通过回顾我们过去的历史,来传承我们的红色基因,坚定我们的职业信念,创造更好的未来.”李梅说.陕西戏曲研究院历经了近百年的发展,几代人的努力与沉淀,如同一艘承载了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巨轮,迎着新时代的风潮,扬帆远航.

该文总结:这是适合李梅和我的生命和戏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戏曲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戏曲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李肇星和秦小梅的幸福 以性格刚毅、态度强硬闻名中外,又以朴素低调、和蔼可亲广为人知,有着“诗人外交家”称号的中国外交部前部长李肇星一度让人感觉神秘 但作为他最亲近的人,他的夫人秦小梅一语道破&ldq.

2、 在角色的生命中成长英国演员埃迪雷德梅恩的表演创作 一、演员的个性化化缺点为特点第一次注意到埃迪·雷德梅恩,是通过电影悲惨世界,它改编自法国文豪雨果的小说 他扮演一位带领人民反抗黑暗统治的法国青年马吕斯,在戏中,他领导人民反抗压迫,与冉阿.

3、 李梅散文三题 作者简介李梅,女,河南信阳人,教师,河南省文学院高级研修班学员,河南省散文学会会员,年度信阳散文编委 有散文作品发于数十家文学刊物,曾获全国散文原创大赛一……奖,部分作品入选河南省青年散文作家作品专辑.

4、 用VR玩转特种部队!专访一骑当千创始人李雪梅 记者 汪昌琴想象着,当你小心地穿过蛇蝎密布的丛林,上膛,你的战友却不知所踪,你警惕地巡视着敌人可能来袭的一切方向,只要视线内有不明飞行生物靠近,就毫不犹豫地向它们开 不远处,数不清的敌军在视线内聚集,.

5、 在傅炯业先生李梅英女士金婚庆典上的讲话 今天是个好日子,热浪席卷江城,烈日炙烤三镇 在这样一个又热又烈的日子里,我们在这里隆重雅集,高朋满座,胜友如云,热烈庆祝傅炯业先生和李梅英女土金婚大吉 这个庆祝活动是真正意义上的热烈,天时人和,名副其.

6、 李敖生命中的最后一个红颜 不看你也爱上你2017年初,李敖被查出罹患脑瘤,医生说他还能活3年,所以他相信自己还能活3年 做完第一次化疗手术,李敖语气温和地写了一封公开信“在这最后的时间里,想和我的家人、友人、仇人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