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音乐论文网 音乐生论文 中小学音乐教育期刊 音乐刊物 音乐期刊 北方音乐期刊 陇东学院音乐学院毕业论文封面 音乐学院论文范文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 音乐学院硕士论文 音乐学院开题报告 音乐学院毕业论文题目

关于音乐学院方面毕业论文怎么写 与音乐专业高校科研现状和趋势以沈阳音乐学院学报《乐府新声》2019-2019年期刊为例相关本科论文范文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音乐学院论文 发表时间: 2023-12-24

音乐专业高校科研现状和趋势以沈阳音乐学院学报《乐府新声》2019-2019年期刊为例,该文是关于音乐学院论文如何写与沈阳音乐学院和《乐府新声》和学报有关本科论文范文.

高倩[1]

[内容提要] ]对于音乐类高校的科研发展而言,学术论文是最能体现其水平与发展状况的主要途径之一.学报是体现高校学术论文的最直接、有效、新鲜、有力的学术窗口,是反映当前我国音乐界学术理论研究状态与现象的良好平台,是观察我国音乐学术发展的不二通道,本文即以沈阳音乐学院学报《乐府新声》2011 年至2015 年的期刊为例进行梳理与研究,以此管窥我省乃至全国近年来的音乐学术发展状况,从而对其发展的趋势以及基本动态做一了解与观察,捕捉到其优势与薄弱点的所在,以此与同行们共享,为音乐学术理论的良性发展做一基本铺垫.

[关键词] 科研/学报/音乐/研究/论文

中图分类号:J6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36(2016)01-0178-7

高倩(1977~)女,沈阳音乐学院教师.

对于音乐类高校的科研发展而言,学术论文是最能体现其水平与发展状况的主要途径之一.因为师生们不仅可以通过学术论文这一形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公诸于众,将其展示在大家面前,还可以通过自己的观点与成果的展示引起同仁们的关注与反馈,形成良流与互动,共同推动整个业界科研与理论的发展与进步.虽然国内存在着大量的学术刊物,但是对于音乐专业高校而言,学报是体现高校学术论文的最直接、有效、新鲜、有力的学术窗口,它除了是经批准并配发国内统一刊号的正式出版物,还有着直接、快速、新鲜、高端这样几个强大的优势:直接,学报是隶属于专业高校的正规学术性期刊,是距离科研与教学阵地最近,与学校和教师联系最紧密的刊物,当高校师生们研究成果问世形成了学术论文后,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学报,而学报也是以为学校师生科研服务为主要职能.快速,学报是专业师生们身边最接近的学术刊物,对于教学与理论届出现何种动态与观点最为了解,并且可以说是第一时间掌握的,并将师生们的学术观点最先呈现于大众的视野,所以其对学术动态的体现是最快速的.新鲜,学校是科研与理论的第一阵地,也是教学与理论研究的实践领域,所以是产生学术成果与科研成果最密集的地方,而学报作为这些成果的载体无疑将这些最新、最实际、最有价值的内容收纳其中.高端,这是学报所特有的主要优势,因为相对社会上的普及类学术刊物而言,学报的读者群基本定位在以业内专业人士为主,业余爱好者为辅的层面上,所以其内容大都是学术理论的高精尖内容,不仅丰富而且较为高深,专业性较强,所以可谓之“高端”.国内的音乐类专业期刊本身并不多,而学报这类专业的音乐刊物则更为屈指可数,所以这更是反映当前我国音乐界对学术理论研究状态与现象的良好窗口,是观察我国音乐学术发展的不二通道,本文即以沈阳音乐学院学报《乐府新声》2011年至2015年的期刊为例进行梳理与研究,以此管窥我省乃至全国近年来的音乐学术发展状况,从而对其发展的趋势以及基本动态做一了解与观察,力求捕捉到其优势与薄弱点的所在,以此与同行们共享,为音乐学术理论的良性发展做一基本铺垫.

《乐府新声》为季刊,一年四期.它虽然是以沈音学报的身份出现,但是其作者群与读者群却遍布全国,既有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又有普通的音乐教师,既有经验丰富的资深教授又有初出茅庐的研究生,校内稿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其主要宗旨是建立在将国内优秀、高端的学术成果公诸于世,为各个音乐专业院校以及音乐专业师生们搭建一个可以沟通、交流并展示学术观点的平台.其内容几乎涵盖了音乐专业各个基本方面的内容,从学术研究的内容与方法上分类,总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作曲技术理论

作曲技术理论类的文章可以说是沈音学报的主力军,这一方面与刊物的主导特色有关,另一方面是缘于作曲技术理论与音乐史学两大专业向来是理论研究的主要阵地与重要阵地,这主要源于这两方面的所涵盖的内容多且广,并且其研究已经具有相当的深度,所以对于学者与从业者而言,具有极大的研究与探索空间,这也正是吸引他们的地方.《乐府新声》中,对于作曲技术理论方面所刊登的文章主要以作品研究和作曲技法研究两方面为主,本文将其分为以下三类:

1.外国音乐作品研究

在刊中可以看出,外国音乐作品的研究仍然是研究的主流,一方面源于对起源于西方作曲技法的不断研究与探索,一方面出于对其他国家音乐创作的学习与好奇,很多业内人士还是非常热衷于对西方各国音乐作品及作曲技法的研究,其中虽然也不乏对东方其他国家音乐的研究,但是却是凤毛麟角,相对要少得多.近年来,我国的音乐能够得以快速的发展,从很大程度上是倚助与对西方音乐的学习与借鉴,所以多年来音乐研究的主要着眼点放在这一领域上是无可厚非的,纵观这五年的期刊发表情况外国尤其是西方音乐作品的研究仍然是占有非常主要的一席之地的.如2011年的《普罗科菲耶夫的套曲组织特征》(杨正军)、《关于斯特拉文斯基中期作品中的基本构成成分研究》(王硕)、《最动人心弦的美丽与忧伤——解析拉威尔的帕凡舞曲》(吕威霖)、《希纳斯特拉三首钢琴奏鸣曲中的主题形态特征》(张一)、《解析肖斯塔科维奇第八弦乐四重奏的创作思维》(狄其安)等;2012年的《论勋伯格早期艺术歌曲中的和声技法特点》(刘楠)、《论施尼特凯钢琴五重奏中的音高组织技术》(康长安)、《十二音音列在勋伯格钢琴组曲中的体现》(邓季芳韩焱)、《相对一致性与多变因素的融合——席曼诺夫斯基第二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音乐分析》(张泽宇听)、《阿尔班·贝尔格自由无调性时期的创作技法——析阿尔班·贝尔格管弦乐队组曲结构与音高材料的组织逻辑(刘奇)、《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一弦乐四重奏戏剧结构研究》(王晶)等;2013年的《斯克里亚宾、钢琴奏鸣曲奏鸣曲式调性布局的特征》(边中125)、《“简”与“繁”的极致调和——浅谈萨利亚霍梦的翅膀的音高组织原则》(王云飞169)、《沃尔夫艺术歌曲中音高组织关系之探析》(刘小令)、《“人声交响曲”——瓦格纳歌剧帕西法尔中的合唱》(康啸)、《瓦格纳纽伦堡的民歌手前奏曲的音乐分析》(李传兴)、《抽丝剥茧破茧成蝶——希纳斯特拉第二钢琴协奏曲主题动机“特征和弦”的成功“蜕变”》(郝梦)、《20世纪四部赋格套曲的布局结构特征——亨德米特、肖斯塔科维奇、谢德林与斯洛尼姆斯基赋格创作特点》(张一琼)等;2014年的《听觉的影像——意大利作曲家尼诺·罗塔长笛三重奏分析》(郭赟1185)、《竖起耳朵聆听细微——爵瓦索尼第二弦乐四重奏晦涩的六个字母“非常规细节”分析》(温德青)、《试析吉雅·坎切利冥河中的创作技法》(王旭)、《库塔克·杰尔基两部室内乐作品的音高结构分析》(王鹏)等;2015年的《雷格尔主调音乐中的线性运动》(李冬)、《探求捷克新民族主义音乐的现代意蕴——以雅那切克小交响曲为例》(宋戚)、《解密“生命的语境”——奥阿纳音乐作品中的图形释意》(刘奇)、《继承、发展、创新之力作一一浅析埃诺约哈尼·劳塔瓦拉咒语》(孙博)、《变奏——卡姆兰·印斯创作风格技法系列研究之一》(陈思)、《“萨利雅赫签名音程”的整体控制——以凯佳·萨利雅赫爱丽儿的欢呼为例》(李波)、《论岗拉美朵的创作技法》(吴家军)等.

从以上的部分文章梳理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近几年来对西方音乐创作的研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首先在选题上更为新颖与巧妙,不再是仅仅拘泥于曲式分析一个点上进行论述,而是针对音乐作品以及音乐创作中的方方面面问题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如“主题形态”、“和声技法”、“音高组织关系”、“主调音乐”、“变奏方法”等等,所以对于西方音乐作品的研究进行到更加全面、系统以及详尽的阶段;其次,现阶段作者们所关注的音乐作品与作曲家也在默默地发生变化,由原来大家所熟知的几位作曲家逐渐扩大到多位鲜为人知的作曲家与作品,在经历了前些年对于古典乐派、浪漫派如贝多芬、莫扎特等几位知名大师的不断研究之后,作者们或许对这样的课题已经渐渐失去兴趣,或许不想拾人牙慧,所以开始向其他时期或被人研究较少的作品进行探索,其中不仅有普罗科菲耶夫、施特拉温斯基、瓦格纳、德彪西等“老熟人”作品的进一步深入分析,也有希纳斯特拉、尼诺·罗塔、雅那切克、库塔克·杰尔基、卡姆兰·印斯等“新面孔”作品的研究,这样不仅能够提出新的观点,也更加能够全面详细的观察西方音乐创作发展的基本面貌;再有,这一领域论文的写作的目的也在逐渐发生转变,由原来单纯的关注技术技巧向研究音乐创作特征与现象转变,原来我们的着眼点大多落在作品的写作方法、和声风格、配器用法等技术层面,但是现在一部分研究者们已经意识到这样是不够的,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也就是说每一位作曲家、每一部作品所体现出的创作方法实际上都是其自身,其所在国家,乃至其所在时代音乐创作特征的体现,研究者可以从其作品与技法上观察投射在其创作中的社会文化状态、思维状态、审美取向等方面特征.可以看出对于外国作品的研究仍然是业内人士们孜孜不倦热衷的主流方向,但是却在不知不觉中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当然这仅仅是不断发展与变化的研究历程中的一个阶段.

2.中国音乐作品研究

通过对《乐府新声》近s年来的研究最令我震惊的就是对中国作品的研究这一领域,同时也让我看到了中国音乐作品、中国音乐创作、中国音乐研究的发展与成长.约于90年代之前,我国音乐的研究多限于西方音乐作品与作曲家,即便是有对我国音乐作品研究也是凤毛麟角,而对某位作曲家的专题研究则接近于空白,客观的讲这其实并不完全是研究领域中的问题,因为当时的中国音乐创作还没有发展起来,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音乐作品的传播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局限,即便是业内人士对当代中国音乐创作所掌握的作品也是屈指可数,更别提老百姓了.所以相对于外国音乐作品的强大吸引力,中国的音乐创作相对枯竭的状态是无法吸引研究者们的目光的.但是针对2011至2015的刊登情况而言,简直是刷新了我心中的这一认识状态,随着近年来中国优秀音乐作品的不断涌现,对于中国音乐作品的研究与关注已经逐渐占据了音乐作品研究的半壁江山,如2011年的《民歌配置方式的衍变和对整体音响及特殊音效的组织——配器的传统思维与现代语汇在陈怡歌墟中的运用》(郭新129)、《云翻一天墨——关于大型歌剧太阳雪与说、唱、剧解放的研究》(胡净波)、《郭祖荣的交响思维研究——以第九交响曲为例》(檀革胜.20)等;2012年的《论音高组织核心的控制与离散——徐占海歌剧创作中的音高组织观念及表现形态研究系列》(王进)、《贾国平孤松吟风中的线化和声研究》(孙志鸿178)、《西器中韵和而不同——周文中渔歌的音色移植与延音功放配器法分析》(侯太勇)、《音程结构力的探索与实践——杜鸣心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音高逻辑解析》(魏明)、《许常惠的钢琴协奏曲百家春-中国现代音乐》(李吉提)等;2013年的《王西麟交响乐作品主题研究》(高佳佳)、《也谈歌剧钓鱼城的音乐创作——致徐占海先生的一封公开信》(李吉提)、《改编的审美意味——以李焕之改编的牧童短笛为例》(杨曦婷)、《徐振民唐人诗意两首的音高结构关系分析》(徐维雅、《杜鸣心交响音乐创作民族化探索研究》(袁昱)等;2014年的《从地平线到喜马拉雅之光——叶小纲声乐交响创作述评》(李吉提)、《当代中国电子音乐作品中东方语境的表达方式——分析陈远林教授的飞鹄行》(刘思军)、《于京君管弦乐配器技术与作曲技法研究——以其编配乐队作品图画展览会为例》(吴尘)、《论周龙空谷流水中五声性四音组的运用》(周杏)、《琴韵新声——周龙室内乐幽兰之音乐研究》(刘畅)等;2015年的《不散的芳香——中心和音技术在涉江采芙蓉中的具体体现》(闫焱1188)、《草原歌曲创作中多元文化的融合》(斯琴)、《舞诗于乐融汇贯通——黄安伦钢琴曲舞诗第三号之音乐分析》(肖桂彬)、《解析白诚仁不同历史时期的三首作品》(陈剑波.)等.

很明显,首先中国音乐作品研究最震撼我的就是它的数量,在不知不觉的十几年间,对中国作品研究的文章已经大幅度扩展与攀升,甚至已经有超越西方音乐作品研究的趋势.这主要是源于近年来我国涌现出大量的质量较高的优秀作品,其中不但运用了很多西方的作曲技术,而且表达了自己对本民族音乐的理解,其中有很多精彩又耐人寻味的设计与想法,非常值得人研究与探索,所以很多研究者一方面出于对于这些中国音乐作品的兴趣与好奇,一方面则出于对本国音乐的衷心热爱与支持,将目光投射到中国当代和近代的音乐创作中,于是大量的研究与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形成了令人欣喜的科研局面.其次,可以看出对中国音乐作品的研究大多是从中西方音乐技法的融合的角度作为切入点的,如《贾国平孤松吟风中的线化和声研究》(孙志鸿)等,就是观察中西方音乐技巧与素材是怎样结合与碰撞的,当然这也是最有趣最新鲜的地方.虽然对于西方音乐创作技法融入中国音乐创作这条路,我们还没有找到非常适合的方法,也并没有寻求出固定的规律,还处于不断摸索的过程中,但是走中西方音乐相结合的路基本已经是大家所认定是的事实,所以无论是作曲家们还是研究者们都非常愿意将关注力投射于此.最后一点,可以说对于中国音乐作品的研究大部分都是停留在创作本身,而对于我国音乐界的现象、状态与思维方式方法的研究是较少见的,这可能与研究者的着眼点有关,也可能是与业内音乐动态的传播与流通有关.

3.作曲理论专题研究

作曲理论专题研究一直是作曲方面的常见研究课题,就是如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等专项研究,在过去想做和声研究一般就单纯的研究一种和声现象,这是常见的研究手法.但是现在这样的专题研究已经逐渐发生了变化,与其它的研究形式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较为系统完整的科研方法.在前面所列举的两类文章中都有很多是将作品的研究与专项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两者无法完全割裂,但是此外也存在一些较为专一的专题性研究文章,如1011年的《勃拉姆斯三首钢琴奏鸣曲和声研究》(刘旭娜)、《复调音乐民族化的模仿平行音倒影技术要求》(李楠)、《我国早期混合重奏创作的发展及其特点——以钢琴与提琴重奏为例》(陈习);2012年的《和声教学中调性扩张技巧的深化与功能关系的拓展》(刘康华)、《和声技法在中国的发展及现状》(王萃)、《音乐的形式美与艺术符号价值——音乐分析表述方式的深层含义》(姚恒璐)、《从持续音到静态和声——简约主义音乐风格产生的重要标志》(唐小波)、《和声分析课中等和弦转调的教学思路》(刘锦宣);2013年的《洗尽铅华,返璞归真——简约主义音乐的本质特征及其表现形式》(朴英)、《20世纪音乐的管弦乐法技术特徵》(吴晓云);2014年的《西方音乐创作中的“复体裁”现象初探》(陈鸿铎1179)、《当代音乐创作中的音响意涵与声音表现》(徐志博)、《虚拟管弦乐器的制作技术研究》(秦诗乐)等;2015年的《当代民族室内乐纵向音响构建探析——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部分代表作品为例》(麻峰万良琦)、《戴留斯和声手法研究》(梁珂)、《探析调性解构的“承袭性”》(吴京津).

以上例举的几乎是《乐府新声》五年来的全部作曲专题研究(专栏除外),可以见这类的文章数量并不多,但是这并不说明对于作曲技法研究缩水,而是反映了当代研究人员们的角度与方法发生了改变,研究者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对于音乐创作技法的研究应从更为集中明确的具体作品或者人物入手,所以将音乐作品研究与技法专题研究紧密的结合了起来.同时即便是在进行创作专题研究时,也应将专题内容进行多元化研究,就是结合具体的作品、人物、地区、时间,这样能够将研究落到实处.如《勃拉姆斯三首钢琴奏鸣曲和声研究》、《我国早期混合重奏创作的发展及其特点——以钢琴与提琴重奏为例》等.这是一种学术发展过程中逐渐细化、逐渐落实的进步过程.另外,这一阶段研究反映出对于专项技法的研究开始向中国音乐民族化趋势靠拢,因为对于作曲技术而言,除了常说的四大件,即便是加上其他相关的作曲技法,也都是泛指纯西洋的创作技巧,所以对其的研究一般都是建立在西方的理论与学术研究之上的,但是现在的研究者们在这样的研究中开始转向中国民族化创作技法的探索,所以是非常令人欣慰的,如《和声技法在中国的发展及现状》、《复调音乐民族化的模仿平行音倒影技术要求》等.再有,由于这些作曲技法的学科大多具有很久远的历史,并且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规模,所以对具体的技巧再进行探索的空间是相对有限的,所以很多文章都是建立在对于学科或学术的现象以及发展过程的研究,这也是其较为明显的特征之一.

二、民族音乐

民族音乐可以说是《乐府新声》的又一重点栏目,在这本刊物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同时这也是带有浓厚中国意义的民族音乐文化栏目,伴随着近年来人们民族化意识的不断升高,所以对于民族音乐的热爱度与关注度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在刊物中这种发展与进步都非常明确的体现了出来.这些文章中,基本上可分为民族民间音乐与中国音乐史学两方面内容,但是这两方面内容并不是完全割裂,只是以其侧重点进行基本的划分:

1.民族民间音乐

民族民间音乐是我国传统音乐的统称,其中包括各种中国传统的歌曲形式、器乐形式、表演形式以及民间音乐元素等.我国地大物博,有56个民族,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s个自治区,既有平原又有山区;既有盆地又有高原;有的地区四季分明有的地区温暖如春;有的民族奔放热情,有的民族温婉柔情,所以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产生的民间音乐当然存在差异,而这也势必造成了民族民间音乐研究中内容庞杂、细化、令人目不暇接的现状.如2011年的《汉族民歌音乐形态分析刍议》(杜亚雄195)、《20世纪20年代后的京韵大鼓音乐》(陈)、《丽水鼓词异同梳理探析》(刘云燕王芳)、《淮北花鼓戏的境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张敏桦)、《现代京剧杜鹃山音乐分析》(庄永平)、《河北井陉拉花音乐考察报告》(王斯文陈朝黎)、《河北信阳民歌音乐特征与文化成因分析》(于立刚)、《论南洞庭湖区原生态民歌“胡呐喊”的衬腔》(唐海燕)、《浙西南古老剧种“二都戏”中的道教文化色彩》(黄丽群汪普英)等;2012年的《梵呗在瑜伽焰口仪式中的特征》(杨秋悦4102)、《中国传统宫调理论中的两个基本概念》(刘永福1180)、《辽宁民间仪式音乐研究:海城丧葬仪式过程及其用乐》(林林)、《诗因乐起诗中有乐一一记二胡演奏家闵惠芬的诗乐人生》(张丽)、《威风锣鼓传承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彭姝玲)、《南音“谱”的传统集曲方式及其传统编曲规律》(曾宪林)、《滩簧声腔研究的回顾与构想》(袁环)、《在现代社会中遇见的传统一一城市中的“河祭”与农村中的“班戈拉”》(刘晓倩)等;2013年的《古琴音乐文化的独特性》(傅暮蓉)、《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城大铙”的产业化建设研究》(蒋修辉)、《晋北道情戏及其文化生态环境研究》(何茜)、《戏曲审美的歌舞性和戏曲音乐的剧种性》(陈钧)、《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中的少数民族乐器的英译研究》(肖俊)、《岫岩皮影戏仪式展演探析——以岫岩清凉山前边村的一场“还愿影”为例》(刘玥彤)、《临朐丧葬仪式音乐考察》(李夏)、《指间流失的岁月——科尔沁弓弦潮尔的传承与发展》(贺希格图)等;2014年的《集安高句丽音乐文化研究》(王希丹1197)、《泉州南音曲出塞和亲的艺术特色》(王萍萍)、《测音数据映证羊角钮钟非双音钟》(别志安)、《漳州东山御乐轩“春祭”郎君仪式的文化变迁初探》(陈钰煌)、《湖南临湘花鼓戏音乐探微》(陆雯)等;2015年的《鄂温克族民间音乐“尼玛罕”的艺术特色》(苗金海)、《昆曲牡丹亭“袅晴丝”唱段之演唱审美分析》(白宁)、《舞动的原始木偶寂寥的非遗绝响——记海南临高人偶戏》(许潇尹)、《传统民族民间音乐“雷州歌”的传承策略之探索性研究》(郭成龙张娜)、《析步步高探粤乐意境》(石磊)、《从方言字调到歌谣核腔——以吴语处州松阳方言歌谣为例》(丁红梅)、《由对沂蒙山小调的溯源管窥民歌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张林)等.

以上列举并不是全部,可以看出,关于民族民间音乐研究方面的文章是为数不少的,这说明研究者们已经深深的意识到自己本国文化中还藏有无数的瑰宝带我们去探寻.外国的音乐技术是要学习为我所用,但是本国的传统经典则更需要我们去传承与弘扬,并且当“中国特色”这个词已经被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充分理解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一个国家她自己本民族的特色才是她最大的资本,是她立足于国际音乐界中的根本,所以很多的民族音乐学者们开始充满热情地投身于其中,使民族音乐的研究形成了良好的发展趋势.首先,我们可以看到研究当中可谓是“百花齐放,各有千秋”,内容非常庞杂,几乎涉及了民间音乐的方方面面,既有常见的民歌研究,又有较为陌生的民间仪式音乐探索;既有传统作品研究,又有民族器乐研究;既有民间特色表演形式的探索,又有风格独特的地方戏研究,细细品茗,真是让读者大享饕餮盛宴.其次,在近年的研究队伍中,明显可以感觉到整体研究人员的素质及研究水平、写作水平的提高,民间音乐构成发杂、音响也较为多样,与当地的地理环境、人员构成、民间风俗等都有着密切的练习,所以这方面学术的研究是需要研究者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与研究能力的.还有,通过以上的文章可以发现对于民间音乐的学术研究上,学者们已经开始对于民间特色音乐的内容进行了大量的挖掘,尤其是一些地方特色浓郁或是鲜为人知的音乐形式,不仅揭开了这些传统音乐的神秘面纱,更是能够使传统音乐的各个分支都得到大家的关注,从而使其有可能更好的被传承下去,如“殡葬音乐”、“祭祀音乐”、“皮影音乐”等都是比较新鲜的研究.

2.中国音乐史

中国音乐史学应该是所有研究当中最有难度也最有价值的内容了,因为它不仅是我国音乐最纯粹、最本质的部分,同时也是上一节所提的中国民族音乐的起源与流变,所以如果能够将这一类课题的研究做好,将会对当代音乐的发展有着更好的铺垫作用.但是可能是由于研究资料的相对固定,造成了研究受限,所以这方面的研究在数量上要稍逊于民族民间音乐的研究.如2011年的《中国古代琴歌的声辞配合关系》(薄克礼)、《清宫乐舞概貌及其入关前的境况》(林林杨久盛)、《燕南芝庵唱论“近出所谓大乐”考》(白宁)等;2012年的《对碣石调·幽兰打谱的分析和研究》(杨秋悦)、《朝鲜历史上乐器的形成、变迁及与中国的音乐关系》(赵维平)、《建国之前(1900-1949)国内新音乐文化对朝鲜民族音乐文化的影响》(许海龙)、《延安鲁艺时期秧歌剧的创作与启示》(计晓华)等;2013年的《燕乐调与工尺四调关系研究》(庄永平)、《玉鹤轩琴学摘 要考源兼及诸城琴派的几个问题》(林晨)等;2014年的《对中国民族簧管乐器发展史中笙兴竽亡的思考》(贾光辉)、《对两周时期乐悬“僭越”现象的认识》(任宏)、《论西汉早、中期的音乐文化转型》(刘嵬)等;2015的《从全唐诗看蜀地与唐代古琴发展之渊源》(邓婷肖占鹏)、《t明史·乐志,纂修考》(叶天山z 44)、《论两汉之交及东汉中晚期的音乐文化》(刘嵬)、《嵇康、阮籍的音乐理论和实践》(马莉嘉)、《卫子弟书音乐与清抄本子弟书工尺谱——子弟书音乐研究》(陈钧)等.以上研究可以看出中国音乐史方面的文章虽然不多,但是其研究上呈点状选题,也就是学者们更爱选取某一个时间的某一个音乐内容进行琢磨、思考,这样会使研究更为准确,也更为深入,这可能也是学科不断发展后学术研究逐渐细化的一种趋势,这样的优点就是会使每一部分的研究被落实,并将相对多的细节被挖掘出来,而难度就在于研究者要需求更多的历史资料去研究和证明自己的观点.另外,以上的文章当中大部分是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研究,而近代则更少一些,所以观察发现对于古代史的研究似乎更加吸引研究者们的注意力,也可能是那些神秘不为人知的音乐元素更加具有神奇的魅力吧.

三、音乐教育与表演

之所以将音乐教育与表演结为一点,是因为在大多数的音乐教育文章中都是融合了大量的表演的内容,而音乐表演的文章中也蕴含着音乐教育因素,所以教育与表演两方面内容在当今的学术论文中是很难清晰割裂的.因为研究者们已经越来越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因为表演领域的文章实际上很大程度上也是为教学服务的,而教育理论的研究也是成就表演专业的必由之路,所以将两者有力的结合在一起,不但是使研究落到实处,而且目标明确有的放矢,是大家所青睐的研究方法.在近5年来,刊物中对于这类的论文发表的数量也比较可观,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学术研究领域,可以说其中既包含了高精尖学术研究成果的论文,也包含了具有普及性的接地气的科研成果,如2011年的《论艺术通感在钢琴教学与演奏中的作用——兼论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的教学与演奏》(韩冬)、《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激发——多声声乐作品表演形式在音乐教育发展中的应用》(李静玉)、《再谈单簧管哨片研究》(庞亮)、《解析奏鸣曲式钢琴作品的演奏》(孙辉)等;2012年《试论不同历史时期小提琴作品的演奏特征》(乐维唐)、《长笛演奏呼吸法》(朴美香)、《当代音乐教育哲学的后现*论向度》(尚建科)、《中国民族声乐演唱风格的衍变》(杨立军)、《夏布里埃绘画小品之“牧歌”教学探略》(冯韶华)、《穿透心灵的哀伤记忆——解析拉赫玛尼诺夫艺术歌曲别唱吧美人及其演唱》(黄晟)等;2013年的《我国高校双排键电子琴专业的发展及教学现状的思考》(殷默刚)、《音乐教育知识论的新视角》(李育强)、《合唱指挥者素质要求及指挥教学技巧初探》(李金波)、《博尔科姆钢琴作品毒蛇之吻的创作及演奏》(娄雪玢崔晨)、《法国交响管风琴学派演奏风格探究》(唐晓博)、《音乐晚会,中四首钢琴伴奏的演奏分析》(昌晓宇)等;2014年的《论我国民族打击乐演奏艺术的艺术特征及其与现代音乐教育的结合》(易大鑫)、《布鲁赫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结构特征及演奏》(杨园)、《拉威尔钢琴作品的表演艺术》(崔岚)、《倾情讴歌江姐的大爱情怀和人性魅力——歌江姐导演札记》(冷永铭)、《钢琴练习中引发的思考与探索——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访问学习之有感》(印慧媛)、《黄自艺术歌曲点绛唇·赋登楼的创作特征及演唱分析》(李海燕)等;2015年的《关于完善中国声乐学派的思考》(刘辉)、《当前美声唱法在我国发展的误区及技术规格的把握》(唐福珍)、《论视唱中“重音”的闳意妙指》(李宁)、《徐沛东声乐作品的创作特征与演唱研究》(贺美智)、《论现代民族管弦乐团音响平衡性在实际训练中的运用》(孙鹏)、《竹笛表演艺术规范化道路的形成及适应性教学》(张科威)等.

在阵容庞大的音乐教育与演奏文丛中,包含了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音乐内容,其中最主要的特点基本为以下几点:一,虽然文章多切杂,但是其总体的特点为驻足于教育与演奏的层面,也就是说多为演奏特点的研究,或者为教育教学方法的论述与总结,所以其研究相对单纯、明确、集中,是用于教学当中非常良好的辅助指导.二、这方面研究成果的面世,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因为在表演专业以及音乐教育第一线的师生们在学习与演奏的过程中都会不断的产生或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不仅是实践者也是研究者,不仅是研究者也是研究成果的实践者,所以当自己的研究成果产生后不但有可能解决演奏与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同时也是大家交流与互动的良好契机,一起推动教学与演奏实践向前发展进步.所以这部分的学术内容是最具现实意义与社会意义的.三、这一部分的文章数量颇多,其中很多精品不但具有创新价值,也具有很高的学术意义与理论意义,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也难免有一些文章带有盲目跟风,为了写作而写的嫌疑,所以有个别的文章的写作难买沦为俗套,其实研究者只要保有一颗赤子之心,即便在大环境的带动下去写作,只要认真的努力的钻研,一定可以在研究中寻求突破,取得良好的研究成果.

四、西方音乐史与音乐美学

1.西方音乐史

西方音乐史一直都是理论研究中非常吸引大家目光的,因为对不属于自己的其他国家的音乐历史的好奇与向往,同时也出于对西方音乐探源的目的,研究者们对西方音乐史一直未放弃自己的关注与研究,近年来《乐府新声》内刊表的西音史文章如《弥撒套曲体裁性的确立与现存14世纪的弥撒套曲》(伍维曦)、《音乐与哲学的同向性发展脉络要旨——以欧洲古典、浪漫、印象派音乐思维发展为背景》(郑铁民)、《为什么卡门是喜歌剧——浅谈法国喜歌剧的发源与历史>(潘达)、《关于舒伯特小组与舒伯特关系探究》(黄健)等;2012年的《从巴洛克到20世纪的西方声乐演唱风格演变——歌唱风格读书札记》(丁东红)、《错觉图——游走于形式与形式之外的凝思游戏》(姚亚平)、《古代的终结与中世纪的源头——古罗马音乐文化史的意义、性质与基本内容》(伍维曦)等;2013年的《感受西方音乐中的“中国关怀”——近访杨燕迪教授》(高倩)、《历经十载后中国西方音乐研究的新里程-2013·沈阳·西方音乐学会第四届年会述评》(梁雪菲 闫威)、《虔诚信仰与戏剧性因素的交锋——谈布鲁克纳交响曲对瓦格纳观念的继承》(张晨)等;2014年的《威尔第歌剧奥赛罗的角色塑造与生成语境》(董蓉)等;2015年的《浅谈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及代表人物》(王海垠)、《“格鲁克歌剧改革之父”——论杜拉佐的音乐历史贡献》(康啸)、《二战前德国单簧管的演变与发展》(陈荣鑫.189)等.西方音乐史方面的文章的选题与写作方法与之前没有太大的变化,多是对西方音乐史中的音乐现象与作曲家作为研究对象,或者从时间的纵向足迹进行梳理,如《音乐与哲学的同向性发展脉络要旨——以欧洲古典、浪漫、印象派音乐思维发展为背景》,或者是选曲某一点为中心进行剖析与扩散,如《关于舒伯特小组与舒伯特关系探究》,最终求得对西方音乐观点及现象与其产生的时间、人文环境等方面的联系与因果关系.

2.音乐美学

前些年音乐美学是大家非常津津乐道的研究课题之一,但是近年来人们对它的热度有所下降,在近5年的《乐府新声》中也体现了这一点,文章的数量不为太多.可能近年来人们越来越热衷于对具体音乐元素的研究,而对美学这一范畴较为回避,唯恐落入“形而上学”的误区,其实不然,音乐美学永远是音乐艺术最高的最求,而对其的研究则更是应讲究方法、讲究研究对象,从而是对于这一“大范畴”的研究从小处做起,使这一“空范畴”研究从实处做起,这样就会使研究扎实、有力,拓展出更为广阔的学术空间.《乐府新声》音乐美学研究为2011年的《从音程性和声看中世纪多声音乐的审美指南》(张楠)、《老子音乐美学思想的现象学解读》(何艳珊180)、《从美术视角看琵琶艺术里的“自然美”》(周红);2012年的《瓦格纳乐剧脚本中的悲剧性》(李婵田可文)、《“和”美之乐一一浅析溪山琴况中的“和”范畴及其对儒道音乐思想的继承》(王一涵)等;2013年的《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的道家音乐美学意境与思想传播》(张诗扬)、《从文心雕龙看刘勰的音乐思想》(邓婷)、《试析音乐作品诠释的美学特质》(陈果)、《音乐意义与信息传递:马勒第六交响曲重访》(孙丝丝)、《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的美学特征》(汪莎)等;2014年的《小提琴音乐在中国流变中的审美特征》(李正根)、《论古筝艺术中“气韵”体现出的审美意识》(刘娜)、《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古典钢琴作品审美特征探究》(徐向黎)等;2015年的《声乐艺术指导价值内涵的二维阐释——基于钢琴伴奏艺术审美与文化理念层面上的辨证思考》(戴媛媛)、《对庄子中音乐审美本质的思考》(王小龙)、《浅谈多元文化视域下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内涵与审美取向》(李优)、《论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审美风格把握与表现》(崔姝声)等.可以看出在音乐美学的研究中,分为中西方音乐美学两大方向,西方音乐美学的研究主要从作品的角度去观察当时的美学发展状态,也就是透过“实际”看本质,而中国的音乐美学研究大多集中在中国古代音乐与民族音乐上,是针对中国古代的音乐思想、美学思想以及民族音乐特征进行研究与观察的,是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应该说在中西音乐美学研究的两大阵营中各有千秋.

五、特色专栏

对《乐府新声》而言,五年中的这几个特色专栏应该是最为吸引眼球的栏目了,它们打破了经久不变的栏目模式,不仅将时下非常具有特色、对业内人士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学科内容集中起来,并且无论从作者的选用、文章的质量等方面都有着很高的要求,是刊物中一匹又一匹“黑马”.每个专栏中都有其中心科研课题,整个栏目集中、紧凑、高端、新颖,可谓《乐府新声》近年来的一个新特色.

2011年的特色专栏为“中国当代作曲家音乐作品研究专栏”,其中包括了《心随风动赏新声——高为杰民乐室内乐风声音乐赏析》(左佳)、《多声音乐的另一片天地——试析高为杰音乐作品中复调技巧的运用》(贾瑶)、《调性音乐创作的广阔空间——为高为杰双钢琴协奏曲童年回忆的分析》(吴家军)、《交响音诗枫桥夜泊的创作特色》(姜万通)等.2012年的特色专栏为“样板戏与后样板戏研究”,其中包括《论“样板戏”学术研究的视阈、视野与视角》(张宝华王进)、《京剧“样板戏”反西皮唱腔基因解析》(上、中)(王学仲)、《聚焦京剧“样板戏”中于会泳的音乐创作》(刘云燕)等.2013年延续了“样板戏与后样板戏研究”这一栏目,文章包括《京剧“样板戏”反西皮唱腔基因解析》(下)(王学仲)、《论钢琴伴唱红灯记的民族化》(郭晨曦王进);音乐学写作工作坊专栏,包括《尼伯龙根指环多学科专题论坛》(韩锺恩)、《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音乐语言与戏剧观念的变化——创作中断前后比较》(谌蕾)、《指环,与象征主义——以齐格弗里德,中的音乐象征手法为例》(瞿枫)、《作为结构方式的无终旋律刍议并及瓦格纳音乐结构观探讨——以四联剧指环的两幕场景为对象》(严逸澄)、《交响性的戏剧戏剧性的交响——针对齐格弗里德终场与齐格弗里德牧歌的分析》(李鹏程)等.2014年的特色专栏为“全国和声理论研究专栏”,包括《关于和声的民族特点问题》(赵宋光)、《黄虎威音乐作品中的调性拓展技法研究》(樊祖荫)、《中国当代作曲家和声语言构成的思维与技法研究》(刘康华)、《调性边缘化形态素描》(王进)等;此外还延续的前两年的样板戏专栏,如《京剧样板戏的美学思潮与传播》(张诗扬王进)、《“一韵三叹”话“红灯”——感悟钢琴组曲红灯记中的风格魅力与文化质感》(王珈胡净波)、《京剧“样板戏”龙江颂腔式改革初探》(王学仲.74)等.2015年的特色专栏为“全国音乐分析理论研究专栏”,包括《歌剧分析评论之我见》(李吉提)、《音乐的至境——利盖蒂第三册钢琴练习曲创作解析》(陈鸿铎)、《论三部性结构在现代音乐作品中的形态演进》(王虎叶文斐)、《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导言》(向民一)等;“契丹(辽)音乐文化研究专栏”,《锨琴、三弦、渤海琴及乐问》(陈秉义.24)、《辽代羯鼓探微》、《论辽代乐舞中的音乐文化交流》(杨育新)、《三十年来契丹(辽)音乐文化历史研究概述》(付婧).这些专栏都各有特色,有大家非常关注的和声与音乐分析专栏,也有比较冷门的样板戏专栏,真是吸尽了大家的目光.这些专栏当中,以中国音乐的研究为主,如中国音乐作品研究、样板戏研究、契丹音乐文化研究等都是建立在中国音乐基础之上的,可见理论研究的科研活动的聚焦也从西方音乐开始逐渐向中国音乐转移,同时也说明了中国音乐今年来的飞速发展,因为即便是有人愿意研究,也要有可研究的东西才行,而中国音乐近年来人才辈出,音乐作品也是硕果累累,所以有当前的良好发展状况是很令人欣慰的.专栏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对于研究课题的集中阐释,当大家集中对于一个共同的课题进行研究探讨时形成的研究范围更广、更全面,彼此间的交流与互通更加直接、更加频繁,从而能够使资源共享、成果共享,是非常具有动力性的研究形式.所以当每一次专栏活动的举行,都会产生出一系列优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同时也会使相应的研究课题得到很大一步的进展,所以这类特色专栏的萌生,不但是对学术刊物的有力支撑,同时更是对学术发展以及学术研究的促进与推动.

除了以上较为主要、具有代表性的研究领域之外,《乐府新声》中还有有很多其他音乐学科的学术研究.如音乐译文《融合以及大师的技术》(节选杨又青)、《贝拉·巴托克》(侯锦虹郭澜)等;乐器工艺《惟寻真知启琴人——琴事百问》(马维衡)、《601型中音扬琴的研制-601型扬琴科研系列之二》(刘寒力)、《访音乐考古学家王子初》(吕行)等;指挥艺术《音乐剧指挥在排练中的工作要点》(金野)、《迎接太阳的辉煌与想往——陆在易女声合唱迎接太阳指挥案头手札》(王秋诗)等,都产生很多优秀的研究成果,所以可见近年来我国的音乐学术研究除了向更为精深的纵向拓展外,同时也在向更为宽广、全面、系统的横向发展,这不但是我国音乐各学科科研能力同步发展的结果,更是中国音乐整体实力提升的成果.

从以上对方方面面音乐科研论文的分析与总结来看,以本文选取的沈阳音乐学院学报《乐府新声》为例进行观察,近五年来其科研状况基本上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状态

我国当前的音乐园地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状态,这是不争的事实,更是令人欣喜的事实.当前的音乐研究中,从中国到外国,从经典到新兴,从有形到无形,无数个科研课题在不断的涌现、成长、结果,推动着中国音乐研究的不断前进,对于整体音乐从业者的素质、整体科研队伍的水平都是很好的促进和提高,同时也是我国音乐良性发展的坚实基础与动力.

2.由技术研究过渡到现象研究

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科研的取向开始由对音乐技术的研究开始逐渐向对音乐现象的研究过渡.在过去我们研究一部作品、一个人或者是一种音乐元素,关注的更多是它是怎么回事、有什么特点、应该怎么样使用……,但是现在一部分研究者们开始将目光投射到更远、更有意义的层面,就是在观察研究对象构成与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去分析它的产生原因、社会影响、美学意义以及在音乐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等,这是一种研究状态的成长与进步.当代研究者已经从迷茫的、盲目的研究中明确了思路,因为一切的研究的目的都是“为我所用”,对西方音乐的研究是如此,对中国古代音乐的研究是如此,对当代音乐的研究也是如此,小到观察一个音符,大到观察一段历史,这些研究的目的都是要获得其良性经验为当前的音乐发展所用,所以由音乐技术到音乐现象的研究也是必然的趋势.同时以“为我所用”作为研究的目标,我们的学术研究就会产生更加有力的社会意义与价值.

3.学术研究逐渐呈现中国音乐雄起之势

纵观《乐府新声》近五年的发稿状态,中国音乐研究大有压倒西方音乐研究之势,这是我在做这一调研之前完全没有想到的,同时也是这次观察的最大体会.这些不仅体现在作品研究的范畴中,在表演、教育、音乐史、美学等类的研究中比比皆是,这一方面明确的凸显了近年来中国音乐的迅速发展与进步,只有中国音乐真的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才会吸引这么多瞩目的目光;另一方面就是研究者们将注意力聚焦到了中国音乐方面,他们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音乐是最宝贵的财富,这一切都证明了一点,就是我国当前的学术研究正逐渐呈现中国音乐雄起之势.

4.科研队伍素质与科研质量的提高

现在我们的科研队伍整体素质普遍有了很大提高,一方面近年来音乐界整体对学术科研方面一直高标准、严要求,对于教师与研究者的研究水平与科研力有各种形式方法去进行鞭策、考核,这样促使他们不断的去学习、锻炼提升自己;另一方面原来的研究者基本上以本科学历为主,现在大量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完成学业成长起来,开始参与音乐研究,并逐渐成长为主力,所以整体科研队伍的素质的提高是必然趋势,并且还将有更好的发展势头.科研队伍的提高带来的当然是科研质量的攀升,本文中列举的论文都是理论精辟、文采飞扬,大部分堪称学术精品,即便是有些略显平凡的文章也都是文字通顺、条理清晰、中规中矩,所以整体科研质量也在飞跃式的进步.

当前的学术风气呈蒸蒸日上、不断提高的发展状态,但是不可避免的,其中也有一些盲目的跟风写作的现象,人云亦云,为了写而写,这也是当前学术界需要去加强引导的,论文写作应建立在一个良性的学术氛围当中,是一个有目的、有兴趣、有乐趣的研究过程.在当前良好学术氛围之中,尤其是在一部分有眼光、有能力、有胆识的专家学者的带领下,整体的学术队伍正在不断的进步与成长,又适逢我国对音乐学术研究的支持与重视,就像一棵树苗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相信在未来它一定会长成一颗参天大树.

2011-2015,这是21世纪一个普通的5年,是学术研究中一个短小的阶段,也是音乐历史长河之中一个小小的点,它转眼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是对这一时期《乐府新声》科研情况的观察与梳理,将时间暂停下来,让我们冷静清晰看到这五年中我们做了什么,收获了什么,感触颇多,谨以此与同仁们共勉.

(责任编辑 王进)

此文评论:这是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沈阳音乐学院和《乐府新声》和学报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音乐学院本科毕业论文音乐学院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分析 近几年高校承担的科研项目越来越多,经费规模也持续上涨 据统计,教育部属985高校年度科研经费大都超过10亿元 这么庞大的规模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科研并不是高校主页,高.

2、 大数据时代会计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与职业趋势调查 一、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一)大学生学习主动性欠缺,就业认知不足我们发现在对所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方法与钻研程度问题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普遍欠缺,自己钻研效果不高,更依赖老师的指导,学习能力.

3、 高校食品专业生科研能力提升策略 摘要食品专业涉及知识面较广,给研究生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同时,如何引导研究生转变学习模式,对于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如何引导研究生提高自身的主动性和获取丰富科研方法的角度,思考和探.

4、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现状与改进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高校音乐教育发展得到了质的飞跃 声乐教学创新作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建设发展过程的重中之重,是一个必不可缺的关键环节 高校声乐教师要想培养出更多高能力、.

5、 从校史编研看高校档案工作的现状和趋势 【摘要】校史编研是对高校发展历史的梳理,是对高校办学传统与文化精神的凝练,也是高校档案工作的重要环节 本文针对校史编研中存在的问题,从三个角度阐述高校档案工作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校史编研;高校档案工.

6、 高校科研数据管理和共享政策的案例和执行模型 摘要文章采用网络调查、内容分析和现场考察法,从政策内容、角色定位、平台建设三个方面剖析伊利诺伊大学数据银行政策体系现状与特点 在对已有政策执行模型优缺点与适用范围比较的基础上,选择史密斯过程模型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