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社会调查论文 调查报告论文 调查论文 调查论文格式 市场调查论文 论文调查方法 社区调查毕业论文 武术课的调查开题报告 大学生价值观调查论文 土地资源监测调查工程论文集 大学生寝室文化调查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调查报告

调查分析相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与农村进城务工青年自我身份认同的调查分析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调查分析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28

农村进城务工青年自我身份认同的调查分析,本文是调查分析类有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跟进城务工青年和调查分析和认同方面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变迁与社会结构的转型,农村进城务工青年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自我身份认同模糊化倾向却日益突出.解决农村进城务工青年的城市融入问题,增强他们对于自我身份的认同,有利于推动国家城市化进程.基于此,通过对山西省大同市口泉乡部分在太原市务工青年进行调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解决社会保障问题、提高自身素质、促进生存环境优化对于解决农村进城务工青年实现自我身份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身份认同;市民化;城市化;务工青年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30.039

0引言

1990年以来,中国陆续有2亿多农民进城务工.越来越多的农村进城务工青年怀揣着梦想来到他们向往的城市.当代,农村进城务工青年已成为在中国社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社会群体,他们告别乡土社会进入城市,希望对自身的市民身份和城市生活特性得到认识与肯定,并能够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得到自我身份的认同.但实际上,他们为城市建设奉献了自己的力量,却缺少社会保障,人际关系冷漠,使他们对城市产生一种“边缘感”,成为了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摇摆的“边缘人”.在城市社会融入感低、社会保障缺失、人际关系不和谐,提高农村进城务工青年自我身份认同,解决农村进城务工青年走出自我身份认同的困境,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1调查结果与分析

1.1农村进城务工青年相较于传统农民工存在不同的群体特征

1.1.1外出打工的目的明确

当被问到“您对以后未来的打算是怎样的”这个问题时,70%的进城务工青年选择在所在城市成家立业,4%的人选择到其他城市就业和生活,26%的人渴望回到家乡生活,由此可看出务工青年对于自己的未来有很明确的打算.农村进城务工青年相较于传统农民工,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更高,更愿意接受一些新生事物,眼界更为开阔.传统农民工外出打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高的工资、回家盖房子,主要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而农村进城务工青年外出打工主要是为了锻炼自己,学会一门本事、学会一门技艺,未来想要在城市发展.相较于他们的父辈来说,渴望融入城市的愿望非常强烈,对城市生活充满了认同感,他们更愿意在城市生活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1.1.2维护权益的意识提高

在调查中,当被问到“您认为从农民身份变为市民身份后有哪些好处”时,77%的人认为可以更好的维护自己的权益,18%的人认为可以改善物质与精神生活,5%的人认为能够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可见,相较于传统农民工,农村进城务工青年的受教育程度更高,法律意识提高.每当出现危害自己权益的时候,他们懂得如何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对于企业拖欠工资、保障权益、签订合同方面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实现了对自我的保护,他们的现代意识不断提高,更容易适应城市的现代生活方式,融入城市文明.

1.1.3社会地位低,就业岗位缺乏弹性

赵莉说过:“农民工就是都市里的搓澡工”.可见,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社会地位低下.调查发现,当被问到“您是如何看待农民工遭受的不平等待遇”时,82%的人认为农民处于较低社会地位,可供就业岗位少.当被问到就业难这个问题时,63%的人最担心的问题是因自己是农民身份地位低而找不到工作,17%的人认为自己学历偏低、缺乏技术找不到工作,20%的人认为自己缺乏工作经验导致就业难.农村进城务工青年直接从初高中学校毕业出来并没有接受专业的职业培训,因此可供他们就业的岗位很缺少.认识到这一点,导致农村进城务工青年接受职业培训的辅导部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1.2农村进城务工青年对自我身份认同度不高

1.2.1对工作的满意程度低

农村进城务工青年当初怀揣着梦想来到自己向往的城市,希望能够找到一份非农工作,但实际情况不容乐观.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导致对自我身份认同度不高.一方面,劳动签约合同率低,拖欠工资现象严重;另一方面,收入少,同工不同酬现象普遍,甚至遭受城里人的辛辣眼光,工作环境恶劣,无法保障自己的权益,工作适应性低,与他们向往的工作存在较大差距.

1.2.2对生活质量不满意

农村进城务工青年要想在城市中生存下来,就必须要有良好的生活环境以及闲暇时光,但据调查表明,90%的人认为在城市中自我存在感低,对生活质量不满意.主要表现为住房条件差、经济收入少、社会保障程度低、子女入学问题难、精神压力大、工作环境恶劣.当初来到城市渴望改变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但当进入梦寐以求的城市后,他们认识到要想在城市生活得更好,必须有生活质量做保障才能更好地融入城市.

1.2.3社会保障权益缺失,与城市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对于生活条件优越、社会保障健全的城市居民来说,福利待遇对于他们来说是天经地义的,子女因是城市户籍可以顺利入学,城市职工享有五险一金,养老保险几乎人人覆盖,公共文化服务进社区,这一切增强了他们“城市人”的自豪感.相反,农村进城务工青年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待遇,从事城市最累最差的活,存在安全生产隐患却缺乏真正的工伤保险;他们难以付得起高昂的医药费却缺乏疾病医疗保险;城市市民拥有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待遇优于农村进城务工青年.由于他们在城市没有享受到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导致缺乏对城市的归属感,成了被城市“边缘化”的群体.

1.3影响农村进城务工青年自我身份认同的因素分析

1.3.1制度障碍

制度赋予人们权利,规范人们的言语与行为,然而现存的制度障碍却把农村进城务工青年推出了城市的大门,与城里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包括户籍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等,户籍制度门槛过高,农民转变为市民难度大,就业制度上歧视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上与城市居民相比不均等,导致农民抵抗风险的能力低,生存难度加大.他们只能翘首以盼,渴望政府能够积极为农民工扫清制度障碍,让他们能够在城市享受到好的待遇.

1.3.2乡土记忆

费孝通先生曾说过:“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农村进城务工青年对家乡都存在一种心理情结,他们进入城市将打工作为增加收入的手段,一旦在城市遭遇失业的风险,便会将家乡作为自己的情感依附.城市人际关系冷漠,在陌生的城市没有任何存在感,也没有归属感,便将家乡作为自己的精神归宿.家乡是他们土生土长的地方,在城市里若感受不到温暖与归属感,仍然希望回到自己的家乡寻找归属感与温暖,虽然渴望变为市民,但他们仍然认为自己是农民.

1.3.3文化因素

农村进城务工青年渴望融入城市,虽然他们受过一定的教育,但见识的东西少,观念保守,很少参加城市的文化活动,没有闲暇时光去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再则,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少,甚至一些地方将农民工排斥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外,使他们丧失了融入城市社会的信心.文化生活的缺乏导致农村进城务工青年的精神生活贫瘠,与城市人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导致他们对自我身份认同度不高.

2解决农村进城务工青年自我身份认同困境的建议

2.1解决好农村进城务工青年的社会保障问题

就当前的情况来说,农村进城务工青年与城市人相比不能享受住房、医疗、养老等各项社会福利,导致他们缺乏对自我身份的认同,虽然调查中发现他们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但损害权益的案例屡见不鲜,归根到底还是要从制度上加强建设.因此,政府要积极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一方面政府应当在政策制定上给予一定的倾斜,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将农村进城务工青年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来,保障他们的权益,使他们心有所属;另一方面政府要积极为他们建立统一的劳动市场,使其能够充分就业,减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2.2提高自身素质

调查中大多数务工青年认为自己学历层次偏低,素质较为低下,以至于常常被城市人“看不起”,于是对自我身份认同呈现模糊状态.秦红增教授曾说:“要大量培育乡村文化农民”.从农村人转化为城市人,与自身素质有关.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有素质有文化的农民来推动城市建设,农村进城务工青年虽然相较于传统农民工受教育程度高,但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因此,政府就要支持农村进城务工青年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筹措资金,切实构建良好的教育培训网络,并要为他们的人力资本的投资与积累配套服务,这样才能使其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实现市民身份的转换.

2.3积极促进农村进城务工青年生存环境的市民化,实现对自我身份的认同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农村进城务工青年认为自己的生存环境质量差,对城市产生“边缘感”,因此,政府要积极促进生存环境的市民化,以便他们能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第一,政府要为农村进城务工青年建立良好的社区服务体系,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和谐的社区氛围.第二,加强媒体与舆论的宣传作用,提高他们的市民意识.除此之外,市民要摘下有色眼镜公平地对待农村进城务工青年,让他们感到城市的温暖,并积极为城市做贡献.第三,政府要为他们推出各种精神文化活动,使其回归公益性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来,促进市民与农村进城务工青年心理上的融合.

3结语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已持续二十多年.农村进城务工青年已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他们融入城市并不是单纯地为了谋生,更多地是为了融入城市文明,与城里人享有平等的待遇.他们来到城市必然要放弃一些乡村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念,逐步认同城市生活.城市先进的文明吸引着他们,但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很难转化为市民身份,就算转为市民身份,还是遭受着城里人的辛辣眼光与不公平待遇.因此,政府需要从政策制定上给予一定的倾斜,农村进城务工青年也要积极融入城市,提高自身素质.历史经验证明,排斥农民就等于失去了城市发展的活力,他们为城市的发展与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城市人要有宽广的胸怀,积极接纳他们,共享发展资源,增强农村进城务工青年的身份认同感,实现市民化的身份转换.

参考文献

[1]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李思齐.城市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J\].安徽农学通报,2012,(11).

\[3\]张祝平.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状态、社会认同与社会融入:浙江两市调查\[J\].重庆社会科学,2011,(02).

\[4\]何博.认同的本质及其层次性\[J\].大理学院学报,2011,(01).

\[5\]赵丽欣.新生代农民工价值取向及引导对策研究\[A\].崔铁吉.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

本文总结,此文为一篇关于对写作进城务工青年和调查分析和认同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调查分析本科毕业论文调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电视剧中女性的形象建构和身份认同解读电视剧《欢乐颂》中樊胜美一角 摘 要欢乐颂是继琅琊榜之后山影公司的又一部引起广泛热议的作品,片中集齐了五位家庭、职业、性格和教育背景都相差甚大的女孩,主要讲述了她们在上海这个城市打拼恋爱的故事 片中最受人同情也最引发认同的无疑是樊.

2、 文化身份认同视角:城市中产阶层热衷于马拉松的动因考究与问题规避 摘要马拉松运动通过符号化成为人们的一种文化消费方式,并受到城市中产阶层的青睐捧 基于文化身份认同的视角,借助布迪厄的阶级理论,深入探究城市中产阶层热衷于马拉松的动因 研究认为,马拉松经由个人趣味,演变.

3、 法国移民的身份认同问题和极右势力的抬头 【摘要】本文以政治学身份认同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法国右翼势力抬头的主要社会经济背景和相关的移民问题 通过分析法国移民的历史、移民现状和移民融入问题,文章展现了一个在共和国身份认同和宗教认同冲突之下的法国.

4、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现状调查和 摘要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核心价值的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 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未来的思维形成、行为方式、思考方式……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潜在影响,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是文化的传承.

5、 农村小学教师有效课堂教学的调查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小学课堂的教学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朔良镇各个小学的教师与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在农村小学课堂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对农村小学课堂.

6、 农村进城隔代教养的祖辈信息寻求行为影响因素 吴 祁摘 要 文章采用深度访谈与焦点小组讨论收集30位进城祖辈信息寻求的数据,运用扎根理论研究进城祖辈信息寻求影响因素,归纳出24个范畴并聚焦为6个主范畴,由此构建进城隔代教养的祖辈信息寻求影响因素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