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心理咨询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题目 小学生心理论文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 心理杂志 大学心理论文 二级心理咨询师论文格式 二级心理咨询师论文范文 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题目 2018心理咨询师论文答辩 二级心理咨询论文 二级心理咨询师论文答辩注意事项

心理咨询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跟心理咨询,给心灵来一场按摩有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心理咨询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15

心理咨询,给心灵来一场按摩,本文是心理咨询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跟心理咨询和心灵来一和按摩类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在这个飞速发展、信息高速涌入、社会分层逐渐清晰的焦躁的现代社会,有太多外界因素的干扰,引发着人们的心理失衡.很多人看似健康,但心理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无法排解.这时,人们不由把目光集中在了心理咨询这个渠道,渴望自己被治疗,但又对之充满疑虑.心理咨询师不过是听自己发发牢骚就能挣到钱了,真的是这么简单吗?让我们为你揭开心理咨询的秘密吧.

文·小卡 编辑·吴君 图·123RF

心理咨询,要不要?

心理咨询并不是心理有疾病的人才需要做,对健康人来说,接受咨询,就是为心灵做个按摩,让我们放下负担,更好地生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健康,定时体检,吃健康的饮食,控制体重,戒烟戒酒.但似乎忽略了精神健康的状况.之前因为无法忍受产痛而自杀的产妇引起了广泛讨论,不少心理医生和妇产科医生猜测,这位产妇可能有围产期抑郁的情况.家人也许十分关注她的健康和营养,医院仔细掌握了她的每一项生理数据,可有没有对她的精神健康状况多加关注呢?如果多一些沟通和关怀,说不定悲剧就不会发生.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从1990年到2013年,抑郁症、焦虑症、躁郁症的患者数上升了近50%.有人会说,这是不是因为有的人太矫情了啊?其实心情不好很正常,或者认为那是吃饱了没事儿干的富人才会患的病.可实际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调查发现,不仅发达地区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需求大幅度上升,贫困地区对身心健康服务的需求也在上升.不论生活水平如何,我们对心理健康的需求都是客观存在的.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时不时出现心理上的“小感冒”,例如感觉自己很“丧”、有些事怎么也想不通、对什么都失去了兴趣、看谁都不顺眼、想要抛下一切或者特别心烦意乱.大多数情况中,过几天,我们又恢复正常了.可有时候这种不好的感觉会一直跟着我们,或者一旦遇到了特定的情况,就会冒出来,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然而,别人都不能理解我们独特的感受,甚至认为这是无病.每个人内心的痛苦感受,都是真实存在的,如果长期不被理解,就有可能发展成为心理疾病.

虽然有人用写日记来排解自己心中的苦闷,也有人去跟神父告解,还有人向亲友发牢骚.可这些方法有时候如同隔靴搔痒,总是无法真正让我们的心情畅快起来.这些负面的情绪长期堵塞在我们心中,就如同油脂堵塞了我们的血管,会最终酿成大祸.如果有一个人,可以无条件地接纳你的一切,尊重的你意见,耐心倾听你的想法,并且还能够真正的理解你,完全站在你的角度提出意见,那就太好了.你跟这样的人交谈时间长了以后还会发现,自己总是可以发现很多以往忽略的事情,渐渐产生不同的想法,放下执念,看到新的方向.

这样的人真的存在吗?好的心理咨询师也许可以做到.与咨询师的谈话,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的谈话.找到了一位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师,不仅能够解决一直困扰我们的问题,还能够让我们的人格变得更加成熟.如果有需要,不妨尝试接受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怎么回事儿?

你想象中的心理咨询是怎样的?咨询师在你心中的形象是高高在上的人生导师,是无所不知的占卜师,还是笑眯眯的知心大姐呢?你有没有遇到过无法排解的苦闷和困扰,但是无人理解和倾听呢?你想过找一个心理咨询师吗?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调查显示,中国大约有1.9亿人在一生中需要接受心理咨询或者心理治疗.可见,心理咨询是一种很常见的需求.可在大多数人心中,心理咨询要么神秘玄乎,要么矫情无用,还有的人可能想要咨询,但担心自己从此被当成“神经病”.心理咨询师的确具备很多优秀的素质和专业知识,但并非懂读心术.基础心理学是一门介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学科,脱胎于哲学,研究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意志、需求、动机、能力和人格.而除了基础研究,应用心理学则会把这些研究成果运用于解决人类实践活动中的问题,包括心理咨询.很多人疑问,既不吃药,也不打针,心理咨询就是两个人坐着谈话,真的可以解决心理障碍吗?

语言拥有强大的力量

生活中我们有气得想骂脏话、想要大吼大叫发泄或者吵一架的时候,发现骂出来、吼出来后,心里的确痛快多了.而语言的力量不仅如此,它有更神奇、强大的力量.著名的精神分析派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有一名叫安娜的癔症患者,她有一个特殊的症状——不能喝水.在长达六周的时间里,安娜干渴得无法忍受,但是仍然无法喝水.在与弗洛伊德的谈话治疗中,她回忆起并且讲述了自己童年的一件事:在她不喜欢的一位女教师的房间里,她看到一只狗在她的杯子里喝水,她感到十分恶心,但出于尊师重道的原因,她只能默默忍受,随后忘记了这件事.在治疗中,随着往事的回忆和愤怒情绪的发泄,安娜不能喝水的怪病不药而愈了.

弗洛伊德通过谈话对来访者进行分析,从而治疗他们的问题,所以被称作谈话治疗.当然,之后的谈话治疗不仅仅指精神分析,还包括了认知行为治疗、人本主义的治疗等.我们所说的心理咨询,其实就进行谈话治疗.

咨询并不是听人说教

咨询听起来像是,我们问一句,听咨询师说十句.其实并不然.在咨询的大多数时候,咨询师都扮演着倾听者的角色.语言能够表达很多东西,我们在学会“你”和“我”时,确定了自身的独立性,把自己与其他客观事物分裂开来.在谈话中,那些即使看似无意义的重复、停顿和空白,其实都有着深层的意义.咨询师能够重新整理这些语言,寻找其中更深层次的东西,倾听是咨询师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咨询的过程中,来访者说的话其实比咨询师要多许多.

咨询师不是高高在上的人生导师,他们可以给来访者提供一个释放压抑的空间,让来访者自由联想,放心地谈论任何和冲突.

为什么我们需要咨询师而不是朋友?

有人吐槽,为什么要花钱请陌生人听我们倾诉?我完全可以跟朋友倾吐自己的烦恼,不仅免费,而且他们更了解我的情况.生活中的倾诉也许可以起到宣泄和安慰的作用,但是无法解决很多问题.试想,朋友会对我们的烦恼给出什么样的建议呢?通常是:你可以培养一个兴趣爱好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离开他/她吧,别再自虐了;调整一下作息时间,去运动出出汗……这些建议都是正确的,可实际上又都是“废话”.

一些十分认真倾听的朋友,通常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后发现,症结并不在那个讨厌的同事、啰嗦的亲戚或者不够体贴的老公身上,而在倾诉者本身的性格上.倾诉者搞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所以总是在挣扎、纠结和痛苦,换了工作、离婚再婚,老问题仍然会出现.

另一方面,我们在朋友面前会不由自主地伪装自己.想要继续把友情维持下去,继续享受免费的倾听,我们怎么能把自己不好的一面暴露在朋友面前呢?于是在描述冲突的时候,我们会美化自己和扭曲事实.这样的扭曲不仅会误导朋友给出不合适的意见,也让倾吐的效果打了折扣.

好的咨询师带给你什么感受?

在咨询中,有的来访者忍不住把咨询师当作自己的母亲、女儿或者情人,这就是一种移情.当然,不适当的移情需要被阻止.可来访者为什么会对一个陌生人产生如此美好的情感呢? 我们都希望被人关注和关心,是一段关系中的中心,可现实很难满足我们这种需求,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的情绪总是被忽略.但在咨询中,咨询师完全为我们的情感、情绪、思想服务,完全没有自己的需求.

要建立好的咨询关系,咨询师必须要做到尊重、热情、真诚、共情和积极关注.在日常谈话中,我们常常会出现“你怎么就不理解我呢”“别骗我了”“你有没有认真听我讲话”“不要老是看手机”“你觉得我很可笑吧”“在这件事上我们三观不合”等等困扰.但是咨询师会认真倾听来访者的每一句话、观察他们的每一个表情和动作;无条件地接纳和尊重来访者,无论他做什么工作、有什么问题、发表什么看法;真诚地对待来访者,不会欺骗、敷衍、奉承、嘲讽他;拥有好的共情能力的咨询师能够准确地捕捉和理解来访者的情绪,有时候甚至比来访者自己还要敏锐.

什么样的人需要咨询?

咨询的对象可以大致分为三类:精神正常,但遇到了与心理相关的现实问题,需要求助的人;虽然精神正常,但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并且工作、学习、生活受到影响的人;临床治愈或者潜伏期的精神病患者.而精神不正常的人,在我国不属于咨询范围内.所以别认为“神经病”才需要找心理咨询师.

正如健康的身体有时候会感冒或者不适,需要调理一样.精神上,我们也会出现“小感冒”或者一些亚健康状态.每个人在每个阶段,可能都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的心理“感冒”,如果老是不好,就可以接受心理咨询.这不是矫情,而是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

例如,有的幼儿在进入幼儿园后迟迟不能适应,不仅在幼儿园哭闹不止,回家后也会出现一些奇怪的表情或者动作.这可能是幼儿在安全感方面遇到了威胁;还有的儿童如果遇到父母离婚、亲人去世或者频繁搬家转学等事情,会出现一些行为障碍;到了青少年阶段,学习的压力、个性的发展、性的启蒙都有可能困扰他们.家长束手无策的时候,不妨考虑寻求咨询师的帮助.

中年人虽然生活阅历丰富,但是却承受着社会、家庭的重负和压力,上有老,下有小.有的人事业成功,家庭失败;有的人因为人到中年,事业未成而感到挫败;还有的人在婚姻中摇摆不定,整日苦闷.咨询师无法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的问题,可是能够帮助他们重新面对和应对现实.

到了老年,对生老病死的担忧,退休带来的失落,以及年轻后辈对自己的不尊重和不理解,都会让他们产生心理问题.子女也许会劝说老年人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可几十年来如此,谈何容易.如果放任不管,他们的苦闷会越来越严重.

引领你自己探索问题的答案

有人会说,我的人生我做主,为什么要听咨询师的.许多人的确会就现实问题进行咨询,例如不少咨询婚恋问题的来访者会问:“我应该离婚吗?”相信在他们的生活中,不论是该,还是不该,亲朋好友都给过建议,可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因为内心的疑惑和茫然并非一两个字就可以解决.

即使是那些听起来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咨询师也不会代替来访者做决定.例如,有来访者因为破坏了别人的婚姻而感到苦恼和内疚,询问咨询师应不应该离开对方.咨询师仍然会对这位来访者给予理解和接纳,然后帮助其走出困惑.可以说,咨询师在工作的时候没有自己的“价值观”,而是全心全意地为来访者考虑.

有人比喻,来访者是山谷中迷路的马匹,而咨询师只是在马匹将要误入歧途时提一提缰绳,最终,马匹能够自己找到回家的路.在咨询师的引导下,来访者能够不断深入地谈论问题,不像在生活中如同祥林嫂一样抱怨.如果通过咨询找到了现实问题的答案,那是来访者自己做出的决定,并非咨询师帮来访者做出的.

如何选择咨询师?

没有药物,也没有完全标准化的流程,所以选对咨询师,对于咨询来说非常重要.这需要我们对咨询师的专业背景有一些入门级的了解.

因为咨询是否成功建立在和谐的咨询关系上,所以为自己选择对的咨询师,非常重要.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个咨询师,第一可能是咨询师带给来访者的主观感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气场和不和”.例如,有的来访者追求力量,也许就希望找一个权威型的咨询师;有的来访者缺乏安全感,可能想要找一个温暖热情的咨询师.在第一次的咨询中,来访者可以有直观的感受.

另一方面,心理咨询中的谈话不是日常性的谈话,有一定框架,也有理论支持,因此咨询师的专业背景也十分重要.有精神分析派的咨询师,有存在人本主义的咨询师,还有认知行为的咨询师.当然,还有的咨询师结合各家所长.咨询师通常会在第一次咨询的时候简单介绍自己的专业背景,或者在网站上能够查询到他们的专业背景.如果你想要选择一位咨询师,你更倾向于哪个流派呢?

精神分析理论

即使是对心理学不熟悉的人也听说过弗洛伊德的大名,他就是精神分析流派的创始人和领军人,也可以说是心理学谈话治疗的开启者.虽然他的理论后来被人诟病,但是精神分析的确能够起到作用.弗洛伊德理论中的潜意识、本我、心理防御等概念也成为了经典的心理学术语..

什么是潜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分为潜意识和意识两大层次,两者之间有前意识作为*:意识是表层的心理活动,它面向外部世界,与我们的直接感知相关.潜意识是我们心理活动最深层的部分,包括许多不被社会规则所接受的原始冲动和本能,很难得到直接的满足,因此被我们压抑在潜意识中.虽然我们意识不到这些内容,但是这些需求是积极活动着,时刻追寻着满足的.前意识则阻隔在意识和潜意识之间,不允许潜意识中的不能满足的冲动到达意识中去.

如果用冰山来比喻,潜意识是隐藏在水面下的巨大冰块,而意识就是冒出水面的小尖;以建筑物来比喻,潜意识是个大前房,挤满了各种内容,而意识就是一个小小的接待室.在前房和接待室之间,名为“潜意识”的把关者仔细审查,不允许那些他不赞同的兴奋与冲动进入到接待室中.

真实的人格是什么?

有人说要学会面对真实的自己,可能指的是“本我”这个概念.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了三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代表追求本能的人格结构部分,常常被认为是我们心中“邪恶”的小人,驱使我们去追求肉欲或者物质带来的快感.但它在精神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我受到了阻碍和延迟,就会出现烦恼和焦虑.超我是代表良心和道德的人格结构部分,就像是心中的“天使”,这部分的形成深受小时候父母教育的影响.而自我是属于两者之间的人格部分,通过与外界环境的接触和通过后天的学习发展而成,具备调节功能,受到超我的约束,又能够满足一部分本我的.

自我、本我、超我都是真实的,它们共同形成了我们的人格.

防御是好还是坏?

原始的冲动和、道德的约束、现实的各种需求,这些因素形成的冲突,让我们产生了现实性的、神经症性的以及道德性的各种焦虑……焦虑是为了唤醒自我警惕,让我们发现内部或者外部存在的危险.而当自我把焦虑当作一种危险或者不愉快的信号时,就会形成自我防御机制.成熟人格的自我防御机制能够适应环境,调整自己,化解危机,而不成熟的人格则有可能以压抑、否认、退行等方式作为防御方式.这些不成熟的方式表现出来可能是哭闹、麻木、懒惰、偏激,甚至妄想.

防御机制对我们的精神健康而言,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这取决于人格的成熟度以及防御的方式.来访者是完全的被动吗?

在精神分析派的谈话治疗中,要帮助患者化解各种各样冲突引起的焦虑,需要将他们的潜意识意识化,从而触及到冲突的根源.梦、口误和无心的动作都是我们理解和分析潜意识的途径.不过,有人会质疑,咨询师对于潜意识的分析真的正确吗?会否只是把自己的解读强加在来访者身上呢?

实际上,来访者并非单方面的被分析,他与咨询者的关系更像是在跳双人舞.咨询者只是引导来访者更好地了解自己.例如,来访者经常头痛,怎么都治不好,经过分析后,他发现,头痛其实是自己逃避问题的一个手段,一次偶然的头痛让他避免了家庭中的冲突,这种获益让他并不想好起来,于是头痛就持续下去.当来访者意识到这一点后,他的头痛就消失了.虽然听起来有些“玄”,精神分析的确可以给很多人带来了显著的改变.有的来访者可能在某次咨询中产生了“顿悟”,有的来访者则需要经历漫长的、循序渐进的人格成长.改变后他们会发现,自己以往所执迷的东西不再具有特殊意义,以往认为困难的工作变得轻松了,人际关系中让他们痛苦的冲突迎刃而解了.

当然这个改变需要付出代价,咨询的过程是漫长的,可能需要好几年.在漫长的咨询中,来访者会产生阻抗,不愿意去触碰那些让他们痛苦的内容,需要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共同努力才能让分析继续深入下去.

人本主义

如果说精神分析派主导的咨询中充满了纠结和冲突,那人本主义主导的咨询理念似乎就是爱与和平.

释放自己无限的潜能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认为:“心理治疗是一种潜在的,有竞争力的个体上已存在的能力的释放.”如果咨询的过程满足了三个条件,即和谐的咨询关系、咨询师对来访者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咨询师对来访者共情的理解,那么,来访者身上这种“已存在的能力”就很有可能释放出来.除了帮助来访者释放无限的潜能,咨询师还会推动他们达到“自我实现”的巅峰,获得“自我高峰体验”.

自我实现出自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五层次需求理论.其中,饥渴与性只是人最基础的需求;其上是安全需求;再往上是爱和归属感的需求;之后是对自尊和尊重的需求;而处于最顶端的是“自我实现”的需求.这种最高层次的需求被满足,就会获得“自我高峰体验”.能够达到“自我实现”的人被认为是精神上最健康的.

人拥有自由意志

弗洛伊德认为我们受到潜意识驱使,行为主义认为我们受到环境的驱使,而人本主义则认为人拥有自由意志.人本主义主导的咨询往往最容易被来访者接受,因为咨询师会创造出一种自由、平等、关注、温暖和真诚的气氛,然后让来访者“自由成长”.就好比一颗种子,有了适合的土壤、空气和水分,就能够长成参天大树一样.来访者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渐渐发现真实的自我,并且将自己先天的潜能最大化.不论是罗杰斯还是马斯洛,都相信人性本善,因此高峰体验也是对真、善、美、公正、喜悦的体验.

简单易懂的建议

除了和谐的咨询关系,来访者从咨询师处得到的建议也与当下的问题直接相关,十分易于理解,很少讨论晦涩的概念.例如,来访者总是处不好和同事的关系,很容易对同事发火.分析派的咨询者可能会追溯来访者童年时期与父亲的关系.而人本主义的咨询师则建议来访者认真体察自己发火当下的感受,如:对方的言语让我感到不爽,我想借题发挥反击他,可如果这样做会让矛盾变大,阻碍工作的进行,这对我的工作和事业都没有好处,所以我决定忽略对方不好的言语.

人本主义看起来“朴实无华”,但咨询师对来访者发自内心的真诚接纳的确具有治疗作用.

认知行为理论

这是由行为理论和认知理论组合而成的流派.如果精神分析学派和人本主义都比较意识流,那么认知行为理论更“看得见,摸得着”一些.

人的成长由环境决定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曾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并在我设置的特定环境中教育他们,那么,任意挑选其中的一个婴儿,不管他的才华、嗜好、性格和神经类型等种种因素如何,我都可以把他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乃至乞丐和小偷”.华生认为心理学研究应该摒弃一切主观内省,不在意对象的直觉或者意识,只研究行为.这个观点非常极端,似乎人与巴普洛夫的狗也没有太大区别.

后来的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虽然不认同华生极端的观点,但研究重点都着重于刺激、行为、学习、模仿这些“肉眼可见”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样的心理活动促使了行为的产生,仍然不在研究之列.

大脑就像一个处理器

认知心理学家的关注点恰好是行为主义所摒弃的.从同样一幅画中,每个人可能都会看出不同的事物,有的人认为是云,有的人认为是花,还有人认为是食物.这幅画是对大脑的刺激,大脑就像一个“黑箱”,对这个刺激进行加工,每个大脑最终产生了不同的输出结果.而认知理论就是要探索这个“黑箱”.有时候我们只要改变了加工的过程,可能得出完全相反的结果.

例如,《战国策》中记载,赵国的太子在秦国做人质,赵国的太后因此十分郁闷、情绪低落、闭门不出、茶饭不思.而一位叫触龙的大夫治好了太后的“抑郁症”.在太后面前,他对太子当人质一事做出了这样的解释:太子去当人质是在为国家立功,让赵国不受秦国的攻打,而这份功劳在太子将来继承王位时可以使臣民信服.太后听了以后,豁然开朗,恢复了胃口和正常的作息.

这其实就是一种认知疗法.事实并没有改变,触龙只是改变了太后对这件事的消极看法而已.

与不合理的信念进行辩论

综合行为理论和认知理论,就出现了认知行为治疗,这是一种有结构的短程心理疗法,包括合理情绪疗法、系统脱敏疗法、暴露疗法、厌恶疗法等.

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造了合理情绪疗法,他认为外界事件为A,认知为B,情绪和行为反应为C.咨询师要先帮助来访者理清ABC,找出B中不合理的信念,然后与其进行辩论,最终解决来访者的困扰.

道理越辩越明,信念也是如此.我们钻牛角尖时,常会出现“他们都应该友好地对待我”“这件事本该如此”“我完蛋了”等信念.其实仔细一想,就能发现这些信念要么绝对化要求,要么以偏概全,要么糟糕至极,都非常不合理.因此,合理情绪疗法的咨询师时常对来访者提出质疑,例如“别人为什么都应该友好地对你呢?”“有什么可以证明事情应该按照你所期望的发展?所有的事情都一定按照计划那样不出一点错吗?”“我可以列举出比这个情况糟糕十倍的事”.

当然,即使认识到了这些信念不合理,来访者也可能找各种理由为自己辩解.因此,咨询师需要保持清醒、客观、理智的头脑,紧紧抓住非理性的内容,继续与来访者一环扣一环地辩论, 直到来访者理屈词穷.之后还需要引导来访者分清合理与非合理信念,并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使他们认识到即使某些不希望的事情发生了,他们仍然能以合理的信念来面对这些事实.

这种辩论式的咨询方式来源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辩证法.苏格拉底在辩论时,常让对方说出观点,然后依照这个观点进行推理,最后引出观点中存在的谬误之处,而对方认识到自己不合理的地方后主动加以矫正.

谈话治疗有效吗?

除了健康人的心理问题,失眠症患者、抑郁症患者、焦虑症患者等也可以从谈话治疗中获益.不过他们必须在医院接受谈话治疗.

能减轻失眠症

失眠让人十分痛苦,很多人想尽办法,仍然辗转难眠.失眠患者越担心睡不好,结果越睡不好,陷入恶性循环.墨尔本睡眠障碍中心的研究发现,认知行为治疗可以提高睡眠的效率10%.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能够平均提前入睡19分钟以及增加7.6分钟的睡眠时间.患者在半夜醒来后也更容易再次入睡.另一项研究发现,一小时的认知行为治疗可以帮助60%的短期失眠患者拥有更好的睡眠.有专家认为,认知行为治疗是安眠药更健康的替代物,因为长期使用药物可能造成一些副作用.而且,长期来说,认知行为治疗也是更经济的选择.一旦患者学会了对付失眠的方式,无论何时复发,都可以运用.

引起失眠的心理因素到底有哪些呢?第一种是对失眠的害怕心理.很多失眠患者都有“失眠器特性焦虑”,一倒在床上就担心睡不着,不然就是强迫自己入睡.第二种是期待心理,一般都发生在第二天有重要事件时,例如要举行婚礼、参加重要的考试、见重要的人等,于是躺在床上久久睡不着,或者害怕早上睡过头误事早醒,不过这种情况很大多数人都是一过性偶尔失眠,不必太过担心.第三种是童年创伤再现.儿童时期收到恐吓或者重罚等创伤而觉得害怕,入夜之后因为恐惧不能入睡,这是很多小孩失眠的原因.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大,情况会有所好转.但是,如果接受类似儿童期的这种创伤性刺激,就会使压抑在潜意识的童年时期床上性心理反应再现,出现失眠的现象.第四类是手足无措心理.有人经受突发事件或者中道事件的刺激之后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晚上睡觉时也是左思右想瞻前顾后,总是处在一种焦急兴奋的状态,从而引起失眠.第五类是做梦有害心理.有人担心入睡后会做梦反而影响了睡眠质量,而事实上做梦对于人来说并没有害处,并不用太过紧张.

如果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失眠一直持续,那么不妨接受心理咨询.

可降低季节性情感障碍复发率

季节性情感障碍(SAD)是抑郁症的一种,复发性抑郁症病例中估计有10%~20%遵循季节性模式.该疾病是由于冬季昼短夜长荷尔蒙分泌失调所导致的.对于SAD患者来说,日出时间延后干扰了他们的昼夜节律,使其体内的睡眠激素和褪黑素水平到早上仍保持高位,导致他们觉得疲劳和抑郁.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疲劳、体重和食欲改变、嗜睡、兴趣爱好减少、社交减少、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也可能会出现焦虑和烦躁等.

光线疗法一直被认为是治疗该病的金标准,就是每天定时接受特定波长的灯箱发出的人工光线治疗.但是光疗对近50%的人作用不明显,因此可以采用认知行为疗法(CBT)联合抗抑郁药治疗.在一个研究中,患者接受了6周光疗后被分成两组,一组患者继续每天在家里接受光线治疗直到春天.另一组则接受CBT治疗,每周两次,每次50分钟,总共治疗超过6周,指导他们如何对抗漫长冬季黑夜里产生的消极想法以及会影响情绪的社会孤立行为.首次治疗后的第一个冬天,两组都显示可以减轻季节性抑郁症状,没有统计学差异.

但到了第二个冬天,纯光线疗法的患者有46%的患者抑郁症复发了,而CBT治疗的患者复发率只有27%.同时采用光线治疗患者抑郁症复发的症状更严重.由此可见,光线疗法能够更有效地解决抑郁症的急性发作,而CBT则适用于防止该病复发.光线疗法是一种姑息疗法,就如降血压药,需要长期坚持服用才能有效.CBT也是预防治疗,一旦学会了它的基本技能,就会产生长远的影响,从而控制病情发展.研究者提出建议,鉴于患者很难坚持光线治疗,而又有许多患者会出现复发,CBT可能是长期治疗的更好选择.

另外,谈话治疗对抑郁症的效果有时候甚至胜过药物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罗伯特德鲁贝伊斯博士和他的同事们最近进行了一项临床实验,比较谈话疗法和抗抑郁症化学药物疗法的效果.研究结果称,谈话疗法与药物治疗同样有效.实际上,如果把旧病复发的几率也算在内的话,可能前者的疗效还更好一些.当然,谈话疗法并非适合每一位抑郁症患者.但是,如果有条件,不妨尝试谈话治疗,有可能带来药物治疗以外的好处.

对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治疗

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患者的起病形式、焦虑类型和担心强度、警觉度及躯体表现可以明显不同.焦虑可以是广泛的也可以是集中在某些特定的情况.患者可能失眠,或者在一天中的某些时间特别焦虑.他们的肌肉、心血管、胃肠道常有不适.GAD的治疗,需要谈话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而针对GAD的谈话治疗有很多种,并各有所长.

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

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适用于治疗以人际关系不良为主导的GAD患者.这一治疗模式假定个体曾受到的危险或创伤性经历可以产生对自己、他人以及在满足自己需求的人际关系中会产生一些不正确的信念.GAD患者的这些信念包括对获得爱、安全、稳定、他人保护的担忧.有时担忧过于强烈以至于患者为了减少恐惧而不去回想这些忧虑.可是,这些担心和反复出现的人际关系不良所导致的不安情绪会继续影响个体,因而心理动力学治疗的焦点就是了解在人际关系以及心理内部冲突背景下的焦虑症状.

认知行为治疗策略

让患者学会观察自身的焦虑体验以及觉察导致焦虑发作的原因.在治疗中,通过与患者讨论他们过去的焦虑体验以及采用想象和简短诱导使患者产生焦虑等方法,会易化患者对焦虑理解的学习过程.然后,鼓励他们尽早识别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导致焦虑的线索.另外,患者也会进行一些放松训练,例如肌肉放松训练、生物反馈技术等.

渐进性肌肉放松技术是应用于GAD患者并成为减少焦虑的一种主要策略,尤其是针对生理功能活动的过度亢进.练习包括对16组肌肉群系统的紧张与放松训练,让患者出现紧张时能达到彻底的肌肉放松.通过一段时间对肌肉群结合在一起的紧张、松弛训练,患者最终学会仅仅集中在一个肌肉群以及忽略察觉到的紧张就能进入放松状态.此技术要求患者一天练习两次以强化放松的能力,并鼓励他们只要觉得焦虑时,就应用这种方法.

而通过生物反馈放松的典型应用是借助额肌肌电图仪教患者减轻紧张.生物反馈的设备非常昂贵,并且治疗者很少用,经验证明:这种方法对于获得全面的放松技巧有效.

点评:该文是关于对写作心理咨询和心灵来一和按摩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心理咨询本科毕业论文心理咨询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心理咨询和治疗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摘 要】本文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改善教学方法为基本点,以心理咨询和治疗课程为载体,通过实验的研究方法,对应用心理学学生展开实践教学,结果显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

2、 莫让心理咨询室成摆设 摘要通过调查发现,中国小学生目前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是小学生的“孤独”“考试焦虑”“敌对”以及初中生和高中生的各种情绪问题已经需.

3、 那些蔬菜,是心灵的福祉(组诗) 认 亲这是青菜,那是白菜圆圆的,像皮球的,是包菜……他指着路边的菜摊一一给孩子介绍这是豆角、丝瓜,带刺的是黄瓜这得需要用竹竿或者木棍,为它们搭架因为它们是藤蔓植物总得有什么.

4、 铸就心理咨询师冯大荣口碑的真相 十多年来,寻求冯大荣老师做心理咨询的人越来越多,到底是什么原因铸就了冯大荣心理咨询的口碑带着这个问题,我来到重庆,找冯老师一探究竟 当我提出怎样才能提高心理咨询水平时,“禹汤罪己,其兴也勃.

5、 梦工场此间繁盛,绝非只是梦一场对不起,我本科不是北大的 青山说梦想是什么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 实力,会成为你最大的自信 考上北大研究生后,最常被问的问题是,“那你本科是北大的吗”你想不明白,本科是哪儿重要吗当然重要.

6、 写作,让心灵澄净而快乐 每每读到中学生们创作的佳作,总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和激动,别有一番感受在心头 它不仅让我想起了我的中学时代,更看到当今中学生作文的整体水平是我们那个时代不可比拟的 我们那个时代,没有自由表达和个人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