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毕业论文的作用 文献检索有什么作用 道歉的作用英语论文 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哲学论文 论群体规范在教育中的作用论文 说明论文摘要和关键字的作用 简述引用参考文献的作用和原则

作用类论文怎么写 和宏观审慎监管内在作用机制和外在实施条件方面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作用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23

宏观审慎监管内在作用机制和外在实施条件,该文是关于作用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与审慎和外在实施条件和宏观方面论文如何写.

1 引言与文献综述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广泛且深远.不同的行为主体对这次金融危机都做出了深刻的反思.首先是全球性监管机构或经济组织机构,比如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和20国集团(G20).巴塞尔委员会面对系统性金融风险,推出了《巴塞尔协议III》,该协议明确强调了宏观审慎监管.2009年4月G20在其报告《加强监管和提高透明度》中,也明确提出了宏观审慎监管的建议.

同时,全球重要国家政府针对宏观金融风险加强了监管,进行了宏观审慎监管的实践行动.2010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奥巴马政府于2009年6月颁布的新的金融监管模式改革方案.该法案中美国政府提出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管体系,使宏观审慎监管具备了法律基础.英国防范系统风险、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的行动方案体现在2009年连续推出的三份重要文件中.2009年6月,欧盟理事会通过了欧盟金融监管体系改革方案.因为我国资本账户和汇率尚存在有效管制,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不大.但是,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政府也开始强化宏观审慎管理,这反映在《十二五规划纲要》里面.中国人民银行于2009年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也强调了构建宏观审慎的金融监管框架,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我国经济开放程度不断深化,尤其是利率市场化与资本账户不断开放,宏观金融稳定面临着热钱流入与资本外逃的风险,宏观金融密切相关的房地产市场也面临不可持续的局面, 2017年7月我国成立了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强化宏观金融监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国际机构展开治理反思,各国政府推行宏观审慎治理措施,使宏观审慎监管导向成为共识.这是国外学术界对宏观审慎监管进行研究的学术起点.这些政策文件围绕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必要性、监管目标、监管主体、监管范围架构设计进行的分析,构建起了宏观审慎监管与政策的基本框架以及可能的政策工具类别界定.可以明显的发现,这些政策性文件的出台都是以报告或者政策法规的形式出现的,内容源于经验,是构建性的,较少严格的学术论证.后续细化的专业学术论证则是学者的研究内容,主要针对具体的政策工具进行论证分析.例如,针对逆周期性资本比率工具,学者对如何增加资本提取做了大量研究[1-6].

国内研究大多是对国外相关机构文件及研究报告进行介绍[7-16].或者在外国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进行的拓展性研究[17-21].

从已有文献可以看出,对宏观审慎的研究文献虽然逐渐增多,但是在其作用机制和约束条件分析方面尚不够充分.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试图构建一个宏观审慎政策概念分析框架,对宏观审慎政策内在作用机制、外在实施条件以及宏观审慎政策在防范系统性金融危机方 面的局限性进行分析,从而对已有研究做出相关补充.

2宏观审慎内在作用机制

2.1提出宏观审慎背景

宏观审慎政策的精要是逆周期监管.而逆周期的提出是针对顺周期背景而言的.财金融系统而言,无论是经营还是监管,都具有顺周期特点.金融系统的顺周期性( Procyclicality)直观表现是信贷在经济繁荣时期比经济衰退时期增长的多[22].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会加剧实体经济的波动[23].周小川[刎指出,在金融机构与实体经济的互动过程中,存在正反馈与负反馈两种作用机制.正反馈机制又叫顺周期性,它表现为实体经济处于扩张(收缩)状态时,金融机构也处于扩张(收缩)状态,通过宏观与微观层面,强化经济的繁荣(萧条)状况.负反馈则是逆周期性,是指当实体经济处于扩张(收缩)状态时,金融机构则处于收缩(扩张)状态,从而使实体经济趋于稳定.整体而言,顺周期性指金融机构与经济同时处于扩张状态的情形.

从主要发达国家及我国银行数据也可以看出银行经营的顺周期特征.如图1所示.图是美国与日本两个典型发达国家1996-2014年的GDP与广义货币供给/GDP趋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广义货币供给占GDP比重与GDP基本呈现同步扩张的状态.

图2是中国2007-2015年GDP与金融机构顺周期经营趋势图.图2显示,金融机构各项贷款、货币当局总资产与M2供应量皆与GDP呈现同步扩张的顺周期性.

银行系绕是金融系统的核心.已有文献研究表明,银行的经营是顺周期的.银行顺周期文献分为两类,一类是银行顺周期经营的原因.典型的如下:因为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银行在经济扩张时期会放松贷款标准,借款人还款能力不足在经济下行时期才开始显现,银行开始提高贷款标准圜.“灾难近视”与“制度性记忆假说”认为,经济下行造成的损失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与信贷人员的替换会逐渐淡忘,风险判断能力下降:同时对经济上行的预期越来越强,降低信贷标准,这些也会导致银行进行周期性信贷扩张[26-27].银行存在机会主义行为,银行认为大量银行同时放松信贷标准进行信贷扩张使经济陷入危机状态,政府不会进行惩罚圈.另一类对顺周期行为做出了实证分析.典型如Borio C et al[29]利用OECD 10个发达国家数据私人信贷同GDP数据研究发现信贷与GDP同步增长的特征.Bikker J et al[30]通过对OECD 26个国家数据研究发现经济扩张时期信贷规模与银行利润同步增加,经济衰退时期则信贷规模与银行利润同步减少.

宏观审慎政策被广泛接受之前,对银行的监管也具有顺周期特征.这也是有文献支持的.例如《巴塞尔协议II》的信用风险评判的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都具有顺周期性.标准法又称外部评级法,由外部平级机构评定其顺周期性的强弱.实证研究发现外部评级与经济周期呈现出正相关关系[22][31].内部评级法由监管当局给定风险权重,评定方法的监管效果也具有顺周期性[32-35].

2.2宏观审慎监管概念辨析

为了阐明机制,必须做出概念界定和区分.涉及的主要概念是宏观审慎监管、宏观审慎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为了区分这三个概念,又有必要把宏观审慎相关概念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做出辨析.

如图3所示,宏观审慎监管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的内涵最广泛,其次是宏观审慎政策,内涵最小的是宏观审慎政策工具.而货币政策是另外一个全然不同的概念,但是货币政策与三者存在交集.这些区别与联系可以从这些概念的相关界定中看出来.

目前,对宏观审慎监管这一概念,文献中多是直接描述及运用,较少给出标准的定义.借鉴管理学对管理的定义④,我们把宏观审慎监管这一术语可以定义为宏观审慎监管机构组织并利用其掌握的相关要素,借助相关的管理措施,实现监管目标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划分为如下环节:1)目标的设立与分解:2)设定实现目标的活动规则与措施:3)规则的履行与措施的实施:4)效果评估与反馈.

依托这一概念,我们可以发现,宏观审慎政策是宏观审慎监管多个环节内容的一部分,它包括了为了实现监管目标而可能采取的措施的全体.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也比宏观审慎政策更具有操作性,目前这些政策工具通常指逆周期资本比率工具、贷款价值比率、动态准备金提取等.宏观审慎政策承上启下,可以让我们很好的把握宏观审慎的内涵.

宏观审慎相关概念与货币政策也存在密切的关系,它们的联系将在下文外部条件的货币政策部分加以阐述.因为不同的行为主体的目标不同,在强调宏观审慎政策作用机制表现方面也存在区别.对宏观审慎政策的阐述又可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一是政策文件层次:二是学术论证层次:三是执行层次.

2.3宏观审慎政策相关协议及政策文件对宏观审慎政策作用机制阐述

宏观审慎政策协议与政策文件对宏观审慎政策的阐述,重在对包含监管措施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构建.宏观审慎政策的作用机刹在协议或政策文件里的阐述,是通过对监管框架的作用与监管措施的目标分析来表述的.表1给出了2008国际金融危机后重要国际组织或国家提出的宏观审慎监管措施及特点.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推出的巴塞尔协议一直是国际银行监管的风向标.目前,已经推出了《巴塞尔协议III》.《巴塞尔协议III》针对《巴塞尔协议II》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宏观审慎监管.逆周期性是该协议提出的对策特点.20国集团(G20)是比较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20国集团支持《巴塞尔协议III》提出的预防系统风险的措施,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协调不同国家政策措施,维护全球金融稳定.

国际机构维护提出维护金融系统稳定的同时,重要国家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治理宏观金融系统风险的措施.在强调逆周期监管,维护系统金融稳定共性的同时,不同国家也有结合各自的国情,实行的措施具有各自的特点.如表1所示,美国政府推出一系列法案,强调多部门协调监管,而英国政府则强调跨时间维度监管与跨行业维度监管相结合.欧盟则对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监管的结合做了明确阐述.中国政府于2017年7月专门成立了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加强系统风险的预防,强调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则是中国宏观审慎监管的特点.

DSGE模型作为宏观经济学流行的分析方法,目前也是分析宏观审慎政策的前沿工具.DSGE模型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作为一种演绎分析方法,DSGE模型可以针对各种假设的经济环境,对各种宏观审慎政策建模分析,对政策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对DSGE宏观审慎政策进行分析,必须把相应的政策工具转化为具体的政策,并且把政策数学化才能研究.DSGE模型具有家庭、厂商、金融机构等模块,在分析宏观审慎问题时,通常把宏观审慎政策作为一个新的模块引入系统,构成新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进行模拟分析.

关于宏观审慎的DSGE文献是多方面的.1)常见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分析主要依托DSGE模型进行机制刻画与效果评估.凡用DSGE框架进行的文献研究皆有分析机制刻画.运用DSGE对宏观审慎政策进行效果评估的文献越来越多,主要是针对各个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效果进行评估[36-39].2)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关系也多用DSGE框架进行研究[40-41].3)开放条件下宏观审慎政策.研究表明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受到外部金融冲击时,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是有效的,这种调节有利于宏观经济稳定[42-43].两国模型下,房地产上升对经常账户赤字和资本账户盈余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金融监管程度的加强会进一步放大这种影响嗍.4)有特殊约束的宏观审慎模型.所谓特殊约束,主要是对余割约束而言,T时刻的两边,约束条件不同,或者说约束在T时刻发生了转变[45-46].

2.5政策执行角度阐述宏观审慎政策作用机制

宏观审慎政策执行过程涉及的步骤如图4所示.宏观审慎监管过程复杂,涉及到宏观经济的多个方面.宏观审慎监管目标与宏观调控目标之间既有一致也有冲突,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与宏观调控手段也不尽一致.同时,宏观审慎监管效果的评估也非带复杂.

宏观审慎政策作用机制在执行过程中的表现,与政策执行机构的活动密切相关,既不同于各类机构协议及政策文件的构想蓝图,也不同于理想状态的学术论证.这一过程充满了权衡取舍,是一个动态不断试错与抉择过程.宏观审慎政策执行过程永远是众多宏观经济举措的一部分,不可能独立存在.

3宏观审慎政策外在实施条件

3.1五个外在实施条件总体概括

如图5所示,围绕宏观审慎的监管目标,存在五个外在条件,它们分别是支撑宏观审慎监管的制度和组织、与宏观审慎监管同时存在的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相近的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影响很大的财政政策,以及涉及到资本跨国流动的资本管制.这五个外在条件与宏观审慎密切相关,是宏观审慎监管成功的必要条件.

3.2制度与组织保障

相关的组织和制度具备良好的功能,是保证宏观审慎政策有效实施的关键.宏观审慎监管作为宏观经济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宏观经济调控一样,需要法定的授权,并且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有专门的实施宏观审慎监管的组织.在基本的制度与组织保障的基础上,明确和细化政策实施主体与微观金融主体的权利和责任是有效实施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条件.其中,政策实施主体具备的权利和手段中,最基本昀是获取信息的权利和手段.信息不对称是导致系统金融风险监管失效的基本原因,获取必要的金融活动信息是监管的基本前提.为了满足监管所需的信息,必须规定拥有私人信息的行为主体具有提供信息的基本义务,同时设计好监管机构获取信息的有效手段.监管不力或不配合监管,应该有相应的惩罚措施.

3.3统一的市场体系与完善的市场机制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宏观审慎监管是对金融资源从时间维度和行业维度上做出优化配置.由于金融是实体经济交易的手段:因此,金融资源的这种优化配置,将相应的影响其他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从资源配置的角度预防系统性风险.要切实通过金融资源跨时间跨行业优化配置来预防系统性风险,就需要建立统一的市场与畅通的市场信号传导机制.只有统一完善的市场体系和畅通的市场传导机制,才能保证资源的优化配置.

宏观审慎监管关注的是系统性风险,涉及整个市场,一项宏观审慎政策措施的执行,会在整个市场间传递,市场的统一性是这种传递的必要条件.统一的市场既包括产品市场,也包括要素市场,二者不能割裂开来.从竞争的角度来讲,统一的市场无论是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还是各类产品,都要能较为充分的自由流动,要素能根据产品需求情况流向能实现其最大价值的生产主体.这些则需要各类型的市场主体具有平等的地位和公平的交易规则.

宏观审慎政策要发挥有效的作用,也需要完善的市场机制.完善的市场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保证各类市场主体实现充分的竞争的供求对接机制,二是市场机制能够充分发择对供给和需求的调节作用.供求的对接机制决定了市场交易的可能性,它取决于市场信号的传递和获取的及时性、公平竞争的可能性、商品运输的畅通性.既包括商品,如消费品:也包括生产要素,如贷款的利率、劳动力的工资.要保证这些信号能够充分的传递,既需要企业家主动传递和获取,也需要国家不断的提升传递的硬件设施条件.比如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信号的传递在时间上越来越及时,空间上越来越广泛.宏观审慎监管着力于金融部门,金融部门可以认为是特定生产要素的提供者,它提供的资金影响着实体经济中生产要素和产品的流向,要使监管发挥作用,就需要相关市场机制的完善.

3.4微观审慎监管

微观审慎监管是针对个体金融机构的监管.宏观审慎监管是针对整个金融系统的监管.要理解二者的关系,有必要强调一下系统的内涵.系统②是有多个相互联系的个体构成的有机整体.金融系统③可以理解为全部个体金融机构及金融市场构成的有机整体,它通过资金的汇集和分配影响实体经济的运行.宏观审慎监管关注的对象是微观金融机构的全体、不同微观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系,以及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这决定了微观审慎有效监管是宏观审慎篮管有效实施的不可或缺的前提.

从宏观审慎监管的操作过程来看,微观审慎监管也是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条件.宏观审慎政策的着眼点虽然是整个金融系统,但是操作过程的切入点是个体金融机构,尤其是那些重点金融机构.整个金融系统中个体金融机构提供的信息的汇总,是宏观审慎监管的决策的信息基础,而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最终还是要单个金融机构的切实执行来落实.金融系统之间的内部联系的调控需要不同的个体金融机构之间的协作.金融系统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以及实体经济对金融系统的反馈也是通过个体金融机构与实体经济中的行为个体之间的互动来实现.有效的微观审慎监管可以保证个体金融机构切实执行系统金融稳定的目标,为个体金融机构的行为加上宏观审慎约束.

3.5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对宏观审慎监管的影响从两个方面阐述.一是政策目标方面.货币政策的目标主要是稳定物价,刺激需求.但是不断的用货币政策调节物价刺激需求往往会引起通胀,从而造成金融系统风险的积累和爆发.历史上严重的通货膨胀都会引起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增加.严重的通货紧缩也会引起系统风险的积累和爆发,例如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经济危机.这表明,货币政策作为影响和需求的手段,是宏观审慎监管目标实现的重要条件.

二是从传导途径方面,货币政策对宏观审慎监管有重要影响.例如货币政策对资产的影响,尤其是房地产市场和股票证券市场.操作不当,货币政策会引起大量资产泡沫.货币政策对金融*机构的杠杆率也有重要影响.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会使杠杆率持续上升,从而增加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承担的金融风险.这两个渠道说明货币政策通过资产与杠杆率对宏观审慎监管关注的系统风险有重要影响.

如果考虑到宏观审慎监管的逆周期监管对银行的信贷扩张具有重要影响,而这种影响又对宏观审慎监管具有反馈作用,那么,货币政策对宏观审慎的影响将更为复杂.避免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冲突,在时间和行业上与宏观审慎监管密切配合的货币政策是宏观审慎监管目标实现的必要前提.

3.6财政政策

财玫政策对宏观审慎也有重要影响.无论是财政收入还是财政支出,都影响着宏观审慎监管目标的实现.首先,税收和发债是政府获得财政收入的两个基本手段.这两个基本手段都对宏观金融系统的稳定有重要影响.税收的持续增加会导致家庭和企业的负担加重,降低家庭的资产持有量,削弱企业的研发和生产扩张能力.这些会降低经济系统的活力,引起整个金融系统风险的增加.如果政府发债过多,政府债务违约或者延迟还债的风险增加,会引起金融*机构风险的积累.严重的政府违约引起系统性风险的爆发在经济史上屡见不鲜.比如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既是一例M.

大规模扩张的财政政策对经济系统的稳定是长期的,对宏观审慎监管目标的实现有着根本性的影响.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政府实行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有效抵御了国际经济危机不良冲击的同时[48],对金融系统稳定也带来了较大影响[49].长期的财政扩张政策执行,对总需求有根本的影响,总需求的扩张对金融系统有着显著的反馈作用.例如,需求的增加往往会带动货币需求的增长,从而引起利率的增加和影子银行的扩张,利率的增加和影子银行的扩张又对整个金融系统有重要影响.

3.7国外因素

国外因素对宏观审慎监管昀影响主要体现在外贸渠道和资本流动渠道上.开放条件下,经常项目的进出口和资本的跨国流动对金融系统的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经常项目对金融系统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储备项目的增减来实现.出口顺差扩大会引起巨额的外汇储备增加,从而导致外汇占款增加,继而引起国内货币超发,通货膨胀上涨.顺差扩大也会造成本币升值压力,引起汇率的不稳定.经常项目交易也是热钱流入与资本外逃最主要的途径.

跨国资本流动对本国金融系统的影响是直接的.当本国经济下行,资本大规模外逃,本币大幅度贬值,会对一国经济造成崩溃性影响,典型的如东南亚金融危机.热钱大规模流入,会造成本国资产大幅上涨,积累系统性风险.而本国资本大规模外流,如果与本国对外经济战略不一致,也会引起本国外汇储备减少.同时大量的资本流入,造成本国实体经济发展低迷,债务风险增加,从而不断地积累系统性金融风险.

4宏观审慎政策防范系统金融风险的局限性

宏观审慎监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局限性要放在系统性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的角度来理解.新古典经济学范式下已有的关于金融监管局限性的分析并没有触及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的根源.与系统风险爆发根源关系较为密切的研究大致主要是金融体系昀脆弱性和不稳定是内在的[50-52]:关于常见的房地产泡沫引发金融危机实际是下面本文要阐述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根源的表现形式之一.历次金融危机证明,各种监管在实践上并没有遏制金融危机的爆发,监管能够遏制金融危机的说法在逻辑上也不成立.

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现[53-5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包括生产过剩的危机和经济无法正常运行产生的危机.前者是生产规模无限扩大与支付能力不足的矛盾导致的,后者是自由市场自发调节模式与社会经济按比例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产生.而这两者都源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从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来看,2008年金融危机仍然是基本矛盾演化发展的结果[翱.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这两类危机因为现代经济结构复杂化、虚拟经济的发展,以及开放条件下经济的跨国联系加强而进一步复杂化.具体表现为:1)经济结构扭曲导致金融危机爆发,可以理解为结构失衡导致的危机[弼.2)虚拟经济过度发展导致金融危机,可以理解为总量失衡与调节失衡导致的危机[57-58].3)国际因素导致金融危机,经济结构的国际扭曲导致的金融危机、实体经济的国际失衡导致的金融危机,以及与美元霸权密切关联的跨国资本流动导致的一国内部金融危机[59-62].

宏观审慎监管没有触及导致危机产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因此,无法从根本上克服基本经济矛盾带来的、因经济结构扭曲、虚拟经济,以及国际经济互动带来的更为复杂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首先,宏观审慎监管不是针对收入分配问题的,无法解决支付矛盾.其次,宏观审慎虽然可以跨时期调节,但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自由资本主义调节与有序计划需求之间的矛盾.第三,虽然宏观审慎监管可以跨行业逆周期调节,但是无法纠正扭曲的产业结构.最后,宏观审慎监管还需要考虑国际资本与经常项目条件才能有效调节,即使借助其他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配合,也难以消除避免国际经济带来的不利冲击.

毫无疑问,宏观审慎监管的各项措施对预防系统性风险,避免系绕性金融危机而言非常重要.尤其是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相结合,协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国际资本流动管理政策共同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时候,其效果更好.但是,我们在充分运用宏观审慎监管预防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同时,需要注意其局限性,对系统性风险爆发的根本原因给予充分重视,从根源上促进收入分配公平、调整经济结构、有序平稳地推进国际经济活动.只有这些根本问题处理好了,宏观审慎政策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从而标本兼治地预防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爆发.口

上文结论,本文论述了关于经典作用专业范文可作为审慎和外在实施条件和宏观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作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中国通货膨胀的内在周期波动和外在水平波动的驱动机制 摘要无论是从有关中国宏观经济周期性文献,或者是从有关中国通货膨胀文献来看,它们均普遍忽略了中国通货膨胀的内在周期与外在水平波动的分析 为此,文章首先从内部时域和频域视角,通过“谷一谷&rd.

2、 基于宏观审慎视角分析中国系统性风险的政策现状 一、宏观审慎监管的基本理论1 宏观审慎的概念宏观审慎这个概念最早可以从20 世纪70 年代末一次库克委员会会议中未出版的文件找到类似的表述 1979 年10 月,英格兰银行第一次提出了“.

3、 银行结售汇宏观审慎管理效应 近年来,在资本持续外流的大背景下,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对外汇宏观审慎管理进行了许多有效的探索与实践 在银行结售汇方面,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外汇衍生品风险准备金……宏观审慎工具的运用,在防控资金大进大出.

4、 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中金融期货市场的作用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 境外成熟市场发展经验表明,以金融期货市场为例的金融要素市场,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调控框架下能发挥.

5、 如何推进全覆盖充分发挥审计在宏观管理中的作用 总书记在今年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加强全国审计工作统筹,优化审计资源配置,努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 ”那么如何推进审计全覆盖并充分发挥审.

6、 四川农业大学等合作揭示单基因调控水稻产量和抗性的协同作用机制 近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了四川农业大学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A single transcription factor 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