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OA期刊名词解释 对人格的解释写一篇论文 经济论文名词解释 论文注释解释 如何解释一篇论文 名词解释学位论文

关于解释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跟关于《静夜思》中床字解释综述有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解释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09

关于《静夜思》中床字解释综述,本文是关于解释论文写作技巧范文和《静夜思》和中床和研究综述类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摘 要】

《静夜思》语言清新朴素,韵味含蓄无穷,诵来朗朗上口,一直被选入小学语文教材以及各种类型的儿童古诗读本.本文以流传度最高的明代版本为基础,回顾几十年来对该诗“床”字解释的研究,综述不同的观点以及主要问题,希望能够对一线教师教学《静夜思》有所帮助.

【关键词】

《静夜思》 “床”字解释 教学启示

《静夜思》这首五言绝句一直被选入小学语文教材以及各种类型的儿童古诗读本,各类选本和教参对它也几乎不作过多文字方面的注释.但是,针此诗文字解释的争论,从上世纪至今也一直没有停止,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床前明月光”的“床”“疑”等字上.本文以小学语文教材选用的《静夜思》版本为基础,回顾几十年来学术界对“床”字解释的研究,综述不同的观点以及主要问题,希望能够对一线教师教学《静夜思》有所帮助.

诗中的“床”字,是争议的焦点,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种:

一、卧床说

“卧床说”是目前为止接受度较高的一种解释,支持“卧床说”的学者认为“床”应该解释为睡床,从《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一书中可以看出李白研究专家詹锳是赞同卧床说的.鲁梁先生更是直接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床”作为“睡床”解释符合赏析古诗的传统,合情合理.倪传龙在《也谈“床前明月光”的“床”》(《语文月刊》,1999年第8期)一文也表示“床前明月光”的“床”就是睡床,这是最符合诗歌情境的解释.

严明在《<静夜思>中的“床”字作何解读》(《新语文学习:教师版》, 2009年第2期)中表示李白狂放洒脱、率性而为,开门窗睡觉也无不可, “床”作为“睡觉之床“来解释更能凸显诗人的想象力,使得诗人看到地面上的秋霜不仅合情合理,而且意味深长.

张庆先生在《也谈<静夜思>中的“床”》(《新语文学习(小学中年级版)》,2011年第6期)中结合诗歌描绘的特定情境,也认为睡在床上的说法更为合理.

这首古诗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是以“文包诗”的形式出现的,课文《英英学古诗》写了英英和奶奶的一段对话,对话中英英生动而自然地介绍了古诗《静夜思》的作者及诗句的意思,其中,“床“字也是作为睡觉之床来理解的.这样一种解释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思维和理解能力.

二、坐具说

但是,很多学者表示如果诗人是睡在床上,那是不容易做出“举头” “低头”的动作来的,所以认为将“床”解释为坐具更为合理,但是究竟是何种坐具,确实争议重重,百家争鸣.

由于许慎的《说文解字》中 “床”作为“安身之坐者”来解释, 刘国成在《床字小议》(《语文月刊》,1984年第11期)认为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两句来看,诗人当时既能抬头,又能低头,那么当时应该是坐着,所以“床”应当解释解为“凳”.乔松则认为“床前明月光”之“床”,应相当于坐具“几”.

程瑞君在《唐诗名篇词语新解五则》(《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2 期)一文中表示 “床”应是一种名为“塌”的坐具, 所以该诗写的是诗人李白晚上在庭院里的情景和怀思.

沈光春《“床前明月光”中的“床”究竟为何物》(《语文学习》,1994 年第2期)一文虽然也认为“床”是一种坐具, 但是他认为这种坐具是 “汉以后从西域传入的‘胡床’”.同样,*家马未都先生也认为“床”为“胡床”.

孙永岷《李白<静夜思>别解》(《文史杂志》,2013年第4期)一文中则认为这里的床是指坐的“牀“(即今天的座椅).(《文史杂志》2013年4月)

“坐具说”从质疑出发,以解决卧床与“举头”“低头”动作之间存在的矛盾为目的,论证“床”字作为“坐具”解释的合理性.虽然观点不一、众说纷纭,但确实也给读者提供了多元解读的新思路.

三、井栏说

井栏说更注重诗歌创造的艺术规律:情因景起,象由心生.所以,支持井栏说的学者主要从 “床”的字义理解、“床”的意境创造、“床”的文化符号这三个角度进行论证.

郭沫若是较早提出井栏说的学着,他从诗人在室外才能看到结霜、才能做出举头、低头的动作等方面来质疑“卧床说”的合理性.王晓祥在《“床前明月光”新解》(《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4期)一文中指出 “床”,作为“井栏”来解释,诗人的立足点就由室内转换到院中井栏旁边,增添了诗情画意.

朱鉴眠的《床·井栏·辘护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5期)则从李白其他诗歌中的“床”字大多解释为“井栏”这一角度出发论述,并列举唐代其他诗人杜甫、李贺、李商隐的诗中的“床”字解释都是“井床”而非卧具之“床”作为例证,来证明“井栏说”的合理性.

傅业也认为“床”应为“井栏”,井栏前的月光更能引发诗人一层白霜的感受与联想,使“疑是地上霜”的“疑”字得到坐实,从而达到诗脉贯通,意境完整,并且能反映了我们民族深重的乡土观念.

宣炳善在《李白<静夜思>的民俗学阐释》(《民间文学论坛》,1998年第2期)一文中将“床”解释为井栏,并从民俗学出发分析了文中的“床”作为井栏解释所蕴含的思想主题.王琪玖则从汉民族的民俗文化角度出发,阐述了在农耕社会里,人们把“井”看成是家的同义语,据此认为诗人由眼前客舍庭院里“井”边的月色,想起了自己家里庭院“井”边的月色,“井栏”边的亲人,“井栏”边的乡情,故而引出浓浓的思乡之情.

四、其他说法

除了卧床说、坐具说、井栏说这几个主要观点,其他一些研究也不断涌现.周同科《<床前明月光>本义与“床”“牀”通假字说》(《文学研究》,2013年第6期)一文从字形、字理出发,论述了《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之“床”本义应该是“檐廊”.还有学者认为“床”是“窗”的通假字.从意义上讲,“床”可能与“窗”通假,而且在窗户前面是可能看到月亮的.

五、“床”字解释的教学启示

结合以上综述和分析可以看出, 近几十年来对李白《静夜思》的探讨研究,越来越深入,越来越精细,经过争论,有的问题已经逐渐明晰.“诗无答诂”,古有定论.但是,纵观一线教师的《静夜思》教学实录和教案,很少有跨出教材“床”作为“睡床”之外的理解.学术界跟教学界一定要泾渭分明吗?

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以其生动的形象、强烈的感情来激发人心,有其独特的优势,在提高道德修养、完善人格的发展进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像《静夜思》这样的古诗涵盖各个年龄层,可一读再读,常读常新,伴随一生,成为每一位中国人的精神养料.在小学以及中学的不同学段,我们都可以引导孩子重读《静夜思》,进行螺旋式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意识.

小学低段的孩子在初学《静夜思》时只能感受到大诗人李白对于故乡的思念,却很少能感受到诗人思乡的缘由:背井离乡、饮水思源、睹月怀人,这是中国人共同的情感纽带.我们在教学中当然不能将这些详细讲述给学生,但作为教师我们是不是该思考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为学生拓展这方面的知识,以便为孩子日后的诗歌感悟打好基础.拓展到什么程度,则是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所取舍的.在教学古诗时,我们就可以从“床”字的不同理解出发,引领学生热爱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这块土地,培养孩子与故乡与土地的血肉联系,多年之后,这必会成为其精神之所、心灵归依之地.

【参考文献】

【1】刘国成.“床”字小议【J】.语文月刊,1984(11)

【2】王晓祥.“床前明月光”新解【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4)

【3】朱鉴眠.床井栏辘护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5)

【4】程瑞君.唐诗名篇词语新解五则【J】.北京大学学报,1995(2)

【5】鲁梁.“床前明月光”的“床”字还是解释为“睡床”为好——与程瑞君先生商榷 【J】. 北京大学学报,1996(5)

【6】宣炳善. 李白《静夜思》的民俗学阐释【J】.民间文学论坛,1998(2)

【7】严明.《静夜思》中的“床”字作何解读【J】.新语文学习:教师版,2009(2)

【8】张庆.也谈《静夜思》中的“床”【J】.新语文学习(小学中年级版),2011(6)

【9】周同科.《床前明月光》本义与“床”“牀”通假字说【J】.文学研究,2013(6)

总而言之,此文是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静夜思》和中床和研究综述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解释本科毕业论文解释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论东野圭吾《白夜行》和《幻夜》中的恶女形象 张 萌(中国海洋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摘要 日本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在作品中塑造了众多“恶女”形象,其中白夜行和幻夜中的“恶女”.

2、 《静夜思》的版本和境界探析 内容提要静夜思是唐代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所创作的一首家喻户晓的五言绝句,诗歌描写了大诗人李白秋日夜晚抬头望月而思乡的境况,诗歌感情真挚、语言朴素自然、含蓄无穷,历来广为传诵,成为永恒之经典 然一千二百余.

3、 从小说到现实的本真性还原评欧阳昱长篇小说《独夜舟》 摘 要 独夜舟是澳大利亚双语作家欧阳昱的第三部汉语长篇小说,反映出他对小说先锋性、语言性和思想性的追求,是其汉语小说诗学的元小说 传统小说以虚构观念来异化本真性,在对传统小说的反叛之中,独夜舟的非故.

4、 静夜思[组诗] 客厅暮色褪去,旧窗口成了身体的一眼枯井 那把藤椅上,坐着白骨的父亲,吞钉子的父亲,养鹤成性的父亲他背对我不朽的枯井 他一直坐南朝北抽大重九,一支接着一支,掐灭左手边的红霞又点燃右手边的晨露 今夜,沙发.

5、 一个静字的正面是人世超载的喧嚣赵希斌诗歌《静》评析 笼罩这一小块地方时才能看清面目,这一个字是一场雨后,一株绕树的绿藤张嘴说出来的,喇叭形的深喉来自于一棵柳树,一棵石榴,一棵银杏一面划定边界的围墙,将外面的喧嚣收拢于石榴叶上一滴水珠,压下来远处,更远处.

6、 时空的脑洞《红拂夜奔》书评科学无解 红拂夜奔是作家王小波创作的长篇小说,收录于小说集青铜时代中 书中存在两条故事线,分别是现代中数学家王二的故事,和唐生在李靖、红拂和虬髯公之间的故事,整篇小说都是以野史为底本衍生而来 王小波说他写作的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