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三国演义学年论文 三国演义期刊文献国外 三国演义刘备论文摘要 三国演义论文提纲 三国演义论文题目 三国演义开题报告

关于三国演义类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和论谋士形象与海外文化传播以《三国演义》李儒为例相关论文怎么撰写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三国演义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17

论谋士形象与海外文化传播以《三国演义》李儒为例,本文是三国演义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李儒和《三国演义》和谋士形象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本文以《三国演义》中的谋士李儒为例,从谋士的文化内涵包括影响势力走向、问题意识及解决方案、计谋、献策等方面充分探讨其文化形象,兼论其海外传播.

【关键词】《三国演义》;谋士形象;李儒;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30-0188-05

《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有着很高的艺术水平,在读者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在《三国演义》描述的乱世中,只有猛将是不够的,而领导者一个人的智慧也是有限的.于是,很多领导者都会重视足智多谋的人才,这样在遇到问题时.在《三国演义》中,这样的谋士比比皆是,他们虽然没有超凡的武艺,但在那个乱世中也发挥着巨大作用,有的谋士甚至影响着他们所在势力以及天下的走向.《三国演义》中的李儒就是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

笔者以《三国演义》中的李儒为例,从“影响势力走向”“问题意识及解决方案”“计谋和献策”等三个方面探讨《三国演义》中谋士的文化形象,并讨论谋士文化形象的海外传播.

一、影响势力走向

提到李儒就不得不提到他的领导者董卓.在《三国演义》中,董卓是一个对那个时代有着极大影响的人物.董卓废除了当时汉朝的最高的统治者少帝,而另立陈留王刘协为新皇帝,从而在朝廷中获取了极大的权力和极高的地位;许多军阀组成联合军讨伐董卓时,也未能将其消灭;而且董卓还改变了汉朝的都城,等等,董卓能完成这些惊世骇俗行为,与他的谋士李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复杂多变的局势中,领导者首先要做的是从大局着眼考虑问题,决定势力的走向,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领导者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三国演义》中的谋士形象会在这方面协助领导者,谋士影响势力走向的能力也逐渐成为了谋士文化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李儒作为董卓的谋士,曾从大局角度为董卓提出过许多建议,对董卓集团的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在董卓接到何进发出的让他进京的诏书后,“常有不臣之心”①的董卓很高兴,于是打算率领军队出发.此时李儒对董卓说:“今虽奉诏,中间多有暗昧.何不差人上表,名正言顺,大事可图.”②董卓的“进京”是董卓后来一切行为的开端,没有董卓的“进京”就没有后来权倾朝野的董卓,而李儒的这个建议让董卓出师有名,为“进京”这个关键行动铺平了道路.董卓根据这个建议顺理成章而且光明正大地进了京,为接下来的行动奠定了基础.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之所以能逐步成长为当时最大的政治军事集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听从了谋士的建议.他把持了汉献帝,进行“挟天子以令诸侯”.不论皇帝是否拥有实权,在名义上,皇帝都是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因此控制了皇帝的人自然就会拥有巨大权力,而且不论做什么都能打着正当的旗号——奉皇帝的命令,这是一个巨大的政治优势.控制了皇帝的人还能以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割据军阀发号施令,如果割据军阀不听号令就相当于抗旨,是不服从皇帝统治的表现,政治上将处于绝对的劣势.

虽然世人皆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曹操,但在东汉末年,“挟天子”的第一人并非曹操.李儒早就意识到了“挟天子”所带来的优势,所以很早就帮助董卓完成了“挟天子”.

董卓顺利地带兵进京之后,又趁着政变的机会收编了何进兄弟的军队,由此拥有了在朝中首屈一指的军事力量.此时的董卓想将少帝废除,改立陈留王刘协为皇帝,于是和李儒商议.李儒此时又提出了一个对董卓集团走向有着重大影响的建议,他对董卓说:“今朝廷无主,不就此时行事,迟则有变矣.来日于温明园中,召集百官,谕以废立;有不从者斩之,则威权之行,正在今日.”③在封建王朝,废立皇帝是极其重大的事,皇帝作为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拥有着最高的权力,通过世袭制进行传承.一般情况下,皇帝可以对臣子进行罢免和任命,但臣子几乎是不可能决定皇帝的废立的.然而废立皇帝一旦成功,实施此事的大臣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皇帝,从而掌握巨大的权力.李儒看准废立皇帝在大局上对董卓十分有利,而且现在“朝廷无主”④,董卓又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正是有可能成功废立皇帝的时候,便马上为董卓推荐最有利的时机——此时,由于李儒知道这种机会很难得,所以还提到了“迟则生变”⑤,催促董卓抓住这个时机,而且还帮董卓安排好了具体的行动步骤,即“来日于温明园中,召集百官,谕以废立;有不从者斩之.”⑥于是董卓着手“废立皇帝”,开始走上“挟天子”之路.虽然在实施过程中由于遭遇了阻挠而没能立即成功,但在排除阻碍后,知道“迟则生变”的李儒马上继续劝董卓“早定废立之计”⑦,终于使董卓没有失去最佳时机.李儒的建议使废立皇帝这种极难成功的事,只遭遇了较小的阻力便完成了.而完成废立皇帝的董卓控制了封建社会的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东汉政权名存实亡,董卓的权力则大幅增长,成为了当时名副其实的最大军阀.

董卓掌权后,李儒又建议董卓“擢用名流,以收人望”.⑧虽然董卓成功主导了“废立皇帝”,但毕竟董卓是以“素未参与国政,又无伊、霍之大才”.⑨而且没有什么显著功劳的“外郡刺史”⑩的身份,很多人畏惧董卓,表面上不敢与董卓抗争,但心里对董卓很不满,这是危害董卓地位的不稳定因素.而“擢用名流,以收人望”这个行为既能提高董卓的名声和影响力,又可以使董卓给当时的知识分子群体留下一个较好的印象,而且还能让他们认为董卓掌权后,他们依然有踏上仕途或者在仕途上更进一步的希望,这样就有利于减少别人对董卓的不满情绪,稳固董卓的权力与地位.

李儒一系列的建议一直影响着董卓势力的走向,最终使身为西凉刺史的董卓走上了权倾朝野之路.

二、问题意识及解决方案

《三国演义》中谋士的文化形象的另一个特点——“拥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在此时得以显露.他们在势力前进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能察觉到问题的所在,并会针对势力遇到的具体问题为领导者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例如,董卓采纳并实施了李儒提出的废立皇帝的建议,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首先是遭到了荆州刺史丁原的极力反对.董卓在恼怒之下“遂掣佩剑欲斩丁原”?,李儒虽然曾经建议董卓“有不从者斩之”?,然而那只是从大局角度提出的建议,当遇到“丁原反对”这个具体事件时,李儒意识到了一个问题——他发现丁原身后站着一个“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执方天画戟,怒目而视”?的人,这个人是丁原的义子吕布,武艺极为高强.如果此时董卓真的去杀丁原,不但注定会因为吕布的阻拦而失败,而且董卓还有可能反被吕布杀死.李儒势必不会让董卓冒着这样的风险继续按“有不从者斩之”这个建议来行动,于是李儒迅速站出来,提出了针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今日饮宴之处,不可谈国政;来日向都堂公论未迟.”?这样就迅速化解了一场危机.

李儒当时的行为看似前后矛盾,但实际上是谋士智慧的体现.李儒安排的“废立皇帝”的这个大方针并没有变,“废立皇帝”要实施,但不是一定要在那种情况下立刻实施;那时要做的是妥善解决“丁原反对”这个具体事件.由于意识到了这个事件中隐含的问题,即吕布在丁原身边,因此这个事件的最好解决办法是先不杀丁原,避免冲突升级.在向着大目标前进的过程中,李儒及时发现了新问题并用恰当的解决方案顺利地处理了这个突然出现的问题,帮董卓渡过了一次关乎性命的危机.

在董卓想收服吕布时,虎贲中郎将李肃对董卓说:“某闻主公有名马一匹,号曰‘赤兔’,日行千里.须得此马,再用金珠,以利结其心.某更进说词,吕布必反丁原,来投主公矣.”?董卓询问李儒这件事的可行性.面对这个问题,李儒给出的建议坚决有力:“主公欲破天下,何惜一马.”?这句话立即打消了董卓的所有疑虑,董卓听完李儒的建议之后,毫不犹豫地将赤兔马交给了李肃,而且是“欣然与之”,并且“更与黄金一千两、明珠数十颗、玉带一条”.?从董卓在听李儒的建议之前与听了李儒的建议之后的巨大转变,可以看出李儒的建议对董卓来说十分重要,如果李儒不同意李肃的提议,董卓很可能也会拒绝李肃,这样就难以收服吕布了.而成功收服吕布对董卓来说意义重大,既帮董卓扫除了一个“废立皇帝”的一个巨大障碍,还进一步加强了董卓的军事实力,另外,吕布还在后来的刺杀和谋杀中保护了董卓的生命安全.

杀死丁原之后,董卓再次宣布要“废立皇帝”,这时又出现了一个新事件——“袁绍反对”,董卓便想杀掉袁绍.但李儒马上意识到“杀袁绍”将会带来巨大的问题:袁绍所在的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于天下”?,而且袁绍的叔叔还在朝中担任太傅,一旦杀了袁绍,就相当于和袁氏以及袁氏的大量“门生故吏”彻底对立,不论在朝廷中还是在地方上,与董卓抗争的人都会大幅增加,董卓将面临朝中官员的掣肘和大量军队的讨伐,在如此混乱的局势中,董卓的权力和地位也会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杀袁绍看似能暂时除掉一个阻挡着“废立皇帝”的障碍,但却会带来极其深远的负面影响,这是对董卓集团十分不利的.于是面对“袁绍反对”这个可能会带来巨大问题的事件时,曾提出“有不从者斩之”这个大方针的李儒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事未可定,不可妄杀”?,从而阻止了董卓杀袁绍,使董卓避免了一次潜在的巨大混乱.

曹操行刺董卓时,因为被董卓发现而随机应变,说自己是要献刀给董卓.董卓和吕布怀疑曹操是行刺但又不能确定,便将这件事告诉了李儒.面对这个问题,李儒立刻提出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操无妻小在京,只独居寓所.今差人往召,如彼无疑而便来,则是献刀;如推托不来,则必是行刺,便可擒而问也.”?李儒的这个方法既简单又有效,如果曹操真的在寓所,以曹操多疑的性格,很可能会怀疑董卓派人来召见他是因为行刺败露,从而拒绝见董卓;而一旦曹操拒绝了召见,也就正好暴露了他之前的行为是“行刺”,董卓便会杀死曹操.由于曹操“不曾回寓,乘马飞出东门”?才幸免于难.而在得到了曹操没有回寓所,而是骑马从东门走了的消息后,李儒马上做出判断——“操贼心虚逃窜,行刺无疑矣”?,而且“此必有同谋者”?,于是李儒立刻提出了一个能关乎董卓的生死的建议,即抓捕曹操然后问出同谋者,由于曹操的同谋者正是后来用连环计成功杀死董卓的王允,只要曹操被抓,王允可能就会因为被查出参与谋杀董卓而被杀死,这样董卓就不会死于王允的连环计了.由于李儒的建议提出得非常快,所以董卓的抓捕命令发布得也很快,曹操没有很多逃亡时间,于是真的被抓了.李儒的这个建议很可能会将曹操和王允置于死地,从而挽救董卓的性命.

天下诸侯组成联盟讨伐董卓时,由于袁绍是反董卓联盟的盟主,而袁绍的叔叔袁隗在朝廷中担任太傅.李儒认为,如果朝中的袁隗和朝外的袁绍里应外合,将会“深为不便”?,于是他建议董卓“先除之”?.

李儒曾经为了不得罪袁氏和袁氏的“门生故吏”,而在董卓想杀袁绍时出面阻止了董卓的行为,但在与反董卓联盟对抗时,又建议董卓杀掉袁隗,这又是一次看似自相矛盾的行为,但实际上这也是谋士问题意识的充分体现.因为在董卓想要杀掉袁绍之前,并没有和袁氏集团有任何明显矛盾,如果杀了袁绍则会造成董卓与袁氏集团的对立的巨大问题;而在董卓与以袁绍为盟主的反董卓联盟对抗时,已经是与袁氏彻底对立起来了,此时杀掉袁隗则不会再给董卓带来那么大的负面影响;而此时不杀袁隗则会带来统治不安定的问题,因为太傅这个职位虽然没有实际的权力,但却拥有很高的地位,袁隗又是名气很大的袁氏的成员,另外,朝中很多汉朝老臣表面上不敢反对董卓,但实际上对擅自废立皇帝的董卓十分不满,如果袁隗趁董卓不在京城时,以太傅的身份在朝中号召人们反抗董卓,很可能会有一大批人或因为对董卓不满,或因为受太傅身份的影响,或因为仰慕袁氏的名声而加入反董卓的队伍,这样京城便会迅速脱离董卓的控制.失去了京城的董卓,不仅会失去一个重要的根据地以及大批军队和物资,还会陷入双线作战的困境,最重要的是会失去他最大的依仗——皇帝,没有了“挟天子”这个特殊地位的董卓,只不过是一个军事实力较强的军阀而已,而且会被控制皇帝的人安上“乱臣贼子”的身份,这又会使董卓在政治上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这样一来,无论从政治上还是军事上,董卓都无法与天下诸侯所组成的反董卓联盟抗衡,很快就会在各路诸侯的围攻下消亡;即便董卓一直不离开京城,但只要袁隗号召人们反抗董卓,就会对董卓造成很大的威胁,正面对着天下诸侯所带来的巨大军事压力的董卓,难以再同时承受京城的动乱.因此,李儒建议董卓除掉袁隗这个不稳定因素以绝后患对于稳定董卓的根据地来说是必要的.

在面对董卓与反董卓联盟作战而又暂时失利这个问题时,李儒提出了一个影响战争结果的重要建议——将汉朝的都城从洛阳迁到长安.这个建议与反董卓联盟最终的失败有着直接的关系.董卓暂时从前线撤军,带着皇帝将都城迁到长安,客观上来说会使与反董卓联盟的正面冲突推迟一段时间,而就在这段时间中,反董卓联盟中内部矛盾陆续爆发,最终解散,宣告了这场浩浩荡荡的反董卓行动的失败.

如果没有李儒的这个建议,董卓会持续与反董卓联盟发生军事冲突,最终的胜负难以预料,即便董卓最终获胜,实力也会遭受重大损失,而董卓能掌控朝政的基础就是强大的军事实力,因此董卓一人专权的局势可能会因他的实力被削弱产生变化.

王允派貂蝉离间董卓和吕布,董卓和吕布果然中计.董卓因为发现吕布注视貂蝉而斥责吕布并让人把吕布“逐出”,导致吕布“怒恨而归”?.此时董卓和吕布的矛盾已经产生并且被初步激化,两人关系变得紧张.从吕布那里听说了这件事的李儒立即意识到问题很严重,如果董卓失去了吕布的支持和贴身保护,军事实力将会大幅削弱,人身安全也会受到影响,于是“急入见卓”?,进行劝告:“太师欲取天下,何故以小过见责温侯?倘彼心变,大事去矣”?,并在董卓询问如何处理这个问题时,提出了解决方案:“来朝唤入,赐以金帛,好言慰之,自然无事.”?董卓采纳了李儒的建议,于是两人的矛盾大幅钝化,董卓和吕布之间的这次危机经过谋士的协调被化解.

但董卓和吕布的矛盾还未被根除,后来董卓为了貂蝉甚至要杀掉吕布,闻讯赶来的李儒连忙劝解并提出建议:“恩相差矣.昔楚庄王绝缨之会,不究戏爱姬之蒋雄,后为秦兵所困,得其死力相救.今貂蝉不过一女子,而吕布乃太师心腹猛将也.太师若就此机会,以蝉赐布,布感大恩,必以死报太师.太师请自三思.”?李儒虽然不知道王允使用了“连环计”,但他依然看出了问题的所在并正确地提出了对董卓有利的解决方案.如果董卓完全采纳了李儒的这个建议,置董卓于死地的“连环计”就会彻底宣告失败,董卓不仅能保住性命,还能继续保持权倾朝野的地位.可是董卓这次没有彻底采纳谋士提供的解决方案,导致他与吕布的矛盾被彻底激化,最终被吕布杀死.

三、军事计谋与策略

在《三国演义》描写的许多战斗中,谋士的计谋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有时甚至直接影响了战斗的结果.李儒由于在《三国演义》中登场的次数不多,又总是远离战场,因此他参与的战斗很少,但在他身上,依然能看出《三国演义》中谋士形象对战斗的影响.

例如,在董卓迁都的过程中,李儒怕反董卓联盟追击,于是向董卓献计:“丞相新弃洛阳,防有追兵.可教徐荣伏军荥阳城外山坞之旁,若有兵追来,可竟放过;待我这里杀败,然后截住掩杀.令后来者不敢复追.”?董卓采纳了李儒的计策,并命令吕布带着精锐的军队断后,后来果然有追兵赶来.“引兵万余”?追来的曹操因为李儒的计策被打得大败,曹操险些被杀,只带“残兵五百余人”?逃离.李儒用计谋挫败了反董卓联合军的最后一次进攻,让董卓在与天下诸侯的斗争中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四、谋士文化形象的海外传播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有着巨大影响的文学著作,被译成其他语言走出了国门,受到了其他国家人民的欢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三国演义》中的谋士文化形象也随之传播到了海外.在传播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译者的翻译目的等因素的影响,很多《三国演义》的译文并没有完全遵照原文,《三国演义》中谋士的文化形象也因此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

在海外传播的过程中,《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没有改变,因此谋士文化形象的主体部分也没有明显改变,谋士形象依然具有“影响势力走向”“具有问题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计谋”等特征,谋士的文化形象大体上依然和原文中相同,是充满智慧的文人,关于这一点,在此不多赘述.但从某些翻译版本的细节中可以发现,相比而言,英语中的谋士文化形象和《三国演义》原文中的形象还存在着一些细微的差别.

本文用Moss Roberts所翻译的《三国演义》与原文进行了对比,发现了两者的一些由文化差异所造成的语言差异,而这些语言差异导致了谋士的文化形象在海外传播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变化.

例如,在《三国演义》中,董卓接到何进的密诏之后准备马上采取行动,李儒在劝阻时曾说过:“今虽奉诏,中间多有暗昧.何不差人上表,名正言顺,大事可图”,而在Moss Roberts的译本中,这句话中的“今虽奉诏,中间多有暗昧”被翻译成“the summons we he received contains much that is unclear”?,意思是:“我们收到的召唤中包含着太多不清楚的东西”,二者的语言差异所体现出的文化差异是中国人的说话方式比较委婉,而西方人的说话方式相对直接.在原文中,李儒是先肯定了领导者所认同的“奉诏”这个事实,再指出问题的所在,达到劝告领导者的目的;而在Moss Roberts的译本中,李儒的这句话被翻译成了一种非常直接的表达.这样导致了谋士文化形象在海外传播时的文化形象缺少了这种委婉的特点.

除此之外,《三国演义》中李儒的“今虽奉诏,中间多有暗昧”这句话还有“先陈述事实,之后指出问题”的分析过程,而Moss Roberts的译本由于受到西方人说话方式的影响而缺少了这一过程,从而难以表现谋士在分析问题时的理智.

另外,原文中“今虽奉诏,中间多有暗昧.何不差人上表,名正言顺,大事可图”的这句话中的“何不差人上表”在Moss Roberts的译本中被翻译成了“let us present a statement to the throne”?,成为了“让我们给君主上表”的意思;原文中李儒曾说过的“今朝廷无主,不就此时行事,迟则有变矣”中的“不就此时行事,迟则有变矣”则被翻译成了“act now before circumstances change”?,意思是“在情况改变之前行动”.这些句子在翻译时出现的语言差异所体现的文化差异是,西方有着强烈的个人主义思想,认为应该以个人为中心,重视个人利益和个人感受,反对对个人的支配;而中国的封建社会等级观念比较严重,在三国时期,谋士与领导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人身依附关系,领导者可以支配谋士,甚至决定谋士的命运.因此,在《三国演义》原文中,谋士在与领导者说话时经常带有一种谨慎,谦卑的态度和明显的“提供建议”的语气,可以看出在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下谋士与领导者有着明显的身份差别;而在Moss Roberts的译本中,谋士在与领导者进行交谈时,像是在与同级对话而不是下级在与上级进行对话,更不像是有着人身依附关系的两个人之间进行的对话,这种对话显得谋士与领导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等级差别,两者之间的身份差别也因此被淡化.这会导致谋士的文化形象在海外传播的过程中难以显示出他们在那个时代的真实地位.

此外,译文中有时会出现漏译现象,这种漏译现象通常只出现在细节上,因此不会导致在翻译《三国演义》时改变其主体内容,但这种漏译仍然会对谋士文化形象的海外传播造成一定影响.

例如,在《三国演义》中,李儒建议董卓进行“废立皇帝”时曾说过:“来日于温明园中,召集百官,谕以废立;有不从者斩之,则威权之行,正在今日”,这句话在翻译时出现了漏译现象,其中的“有不从者斩之”这部分没有被翻译出来.虽然这次漏译不会影响对故事情节的叙述,但会无法体现李儒后来根据情况及时改变策略的智慧.这显得对谋士的智慧表现不足,从而影响海外的谋士文化形象.

通过以上对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的对比,可以看出谋士文化形象在海外传播时,与本来的文化形象相比,缺少了中国人的委婉、对谋士智慧的表现也不足,与领导者的等级差别也被淡化了.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中的谋士文化形象包含了“影响势力走向”“具有问题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计谋”等特点,这些形象丰富了《三国演义》中的人物群体,极大影响着情节的发展,是《三国演义》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三国演义》向海外传播的过程中,这些蕴含着中国文化和智慧的谋士文化形象也随之走了出去,虽然这些谋士的文化形象在海外传播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变化,但并不会对他们本身所承载的文化产生根本性的影响.而且今后在《三国演义》向海外传播时,如果对海外谋士文化形象出现的这些变化多加留意,有意识地进行改善,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谋士文化形象所出现的差异,让这些形象更接近他们原来的样子,这样会更有利于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播.

注释:

①②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14.

③④⑤⑥⑨⑩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17.

⑦?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19.

⑧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20.

?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18.

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23.

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29.

?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45.

?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47.

?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48.

?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34.

?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33.

Luo Guanzhong.Three Kingdom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1995,44.

?Luo Guanzhong.Three Kingdom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1995,51.

参考文献:

[1]陈甜.古典文学的海外传播及启示——以《三国演义》为例[J].社会科学家,2017,(09):145-148.

[2]郭丽娜.一代谋士——荀彧[J].沧桑,2009,(06):1-2.

[3]郭昱.清末民初《三国演义》英译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03):136-143+149.

[4]胡敏宽.乱世出英雄——对三国时期谋士人才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8(07):121.

[5]孟繁冶.颖川谋士群体与曹操政权[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6):69-74.

[6]苗富强.《三国演义》主要谋士品析[J].文教资料,2011,(35):4-6.

[7]沈伯俊,金文京.中国和日本:《三国演义》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文艺研究,2006,(04):61-75.

[8]宋秋安.论《三国演义》中谋士的命运[J].北方论丛,2000,(03):80-83.

[9]王丽娜,杜维沫.《三国演义》的外文译文[J].明清小说研究,2006,(04):70-85.

[10]王其英.三国谋士贾诩其人其事[J].发展,2009,(03):153-155.

[11]王学功.近五年国内《三国演义》英译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16,(07):47-54.

[12]文明元.曹操的重要谋士──荀彧[J].云南学术探索,1995,(02):53-57+75.

[13]许多.译者身份、文本选择与传播路径——关于《三国演义》英译的思考[J].中国翻译,2017,38(05):40-45.

[14]张晓蓓.试析《三国演义》中的谋士[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S3):85-96.

上文总结,本文是关于李儒和《三国演义》和谋士形象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三国演义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三国演义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三国演义》全译本比喻形象英译评析 中图分类号H315 9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6871j cnki kjwhc 2017 10 072摘要比喻形象的英译是典籍英译过程中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rdq.

2、 一带一路报道的新媒体传播以《人民日报》微博为例 摘 要 在有关“一带一路”的报道中,人民日报微博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优势,对事件多角度、立体化的报道,产生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因此,探究人民日报微博“一带一路&rd.

3、 重塑中国人形象和跨文化传播以陈季同、辜鸿铭、熊式一为例 黄炜星【摘要】20世纪初的陈季同、辜鸿铭、熊式一……作家羁旅欧洲期间因中国人的形象而受到了欧洲人的排斥和蔑视,为此他们试图通过文学创作,塑造具有家庭属性、道德属性、现代性属性的中国人形象,从而解构了西.

4、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人物形象分析 ■吕可昕/长沙市周南梅溪湖中学摘要曹操是三国演义这部著作当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其个性和处事方法具有多面性的特点 本文从乱世的奸雄、治世的能臣以及汉室的逆贼这几个方面出发,对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人物形象进行了.

5、 《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人物形象分析 摘 要三国演义中,刘备是非常重要的人物,也是在人性上表现为非常复杂的人物 三国志中并没有突出刘备的“仁君”形象,而仅仅是作为一名英雄进行描写 三国演义中将刘备作为“.

6、 论《三国演义》中的赵云完美形象 三国演义这本名著有着封建社会特殊的时代背景,作者通过该书表达了独特的艺术审美和英雄创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渲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义”,二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理念,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