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 马克思主义投稿 马克思主义论文 马克思主义杂志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硕士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论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论文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题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改革开放论文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论文

关于马克思主义方面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和五大理念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相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马克思主义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16

五大理念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该文是关于马克思主义方面论文参考文献范文跟理念和马克思主义和逻辑思考相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王清荣,杜文忠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软科学研究院,广西桂林541004)

摘 要:中国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政治保证.如果说我们党在十八大之前的改革开放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探索,那么,十八大之后的改革开放则是全方位系统顶层设计的新探索,这种新探索集中体现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所构成的逻辑体系.而五大发展理念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一脉相承,既体现了东方发展观的智慧,又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注入了时代的新内涵,更提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途径,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成果.随着五大发展理念的树立与践行,将使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一脉相承;创新成果

中图分类号:B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16)07-0037-05

收稿日期:2016-03-16

作者简介:王清荣(1956-),广西全州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软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广西政府网百名专家,研究方向:政治理论与方法论;杜文忠(1958-),四川邻水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软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战略管理.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可以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论断,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核心,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既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目标,又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发展的过程,是发展过程与发展目标的辩证统一,也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而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彰显了我们党善于驾驭国际国内发展大势的睿智与能力,既体现了东方发展观的智慧,又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注入了时代的新内涵,更提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途径,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成果.

一、五大发展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

五大发展理念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全面和深刻把握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彰显了我们党善于驾驭国际国内发展大势的睿智与能力.

从国际背景看,自从列宁领导苏共建立苏维埃联邦共和国以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斗争和竞争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尽管中间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后来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等重大历史事件,导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从走向低潮,但以中国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仍然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尤其是中国始终坚持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既形成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探索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尽管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千方百计阻挠中国的崛起,但绝大多数国家却认同中国的崛起,并希望中国的发展模式更加定型,从而为他们提供借鉴.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既顺应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又回应了世界各国对中国发展模式、发展目的的疑问与诉求,更表达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庄严承诺.

从国内背景看,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探索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尽管在艰苦的探索过程中有曲折甚至出现过重大失误,但却没有出现颠覆性的失误.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征程,提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与鼎力支持.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中国不仅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迈开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新步伐,更为重要的是全国人民对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意愿日趋强烈.而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既是对我国未来发展方式和发展目的的深入探索,又回应了人民群众的诉求和期盼,更表明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念.

二、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东方发展观的智慧

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它是从人类文明成果中吸取营养而不断发展的.而五大发展理念既汲取了中华多元文化的精华,又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与当代中国发展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充满了东方发展观的智慧.

(一)五大发展理念植根于中国“天人合一”的发展观之中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历史的国家,中华民族乃“天人合一”的民族,是东方发展观的代表.而五大发展理念与中国“天人合一”发展观的关系渊源.中国“天人合一”发展观的形成,源于四千多年前夏朝的《易经》,后经商周尤以周文王重新校订的《易经》为甚.《易经》是研究自然界规律的宝典,其核心是讲人的生存与发展要顺天时应地理.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与生态文明高度契合,形成了特有的充满智慧的东方发展观——“天人合一”发展观.“天人合一”发展观强调尊重大自然,感恩大自然,敬畏大自然,主张道法自然.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崇尚大自然发展的规律,将其称之为“道”,也就是老庄学里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国传统文化将天地人分为三道,即天道为尊为大,地道次之,人道要服从于天道、地道,方能达到与天地同寿的目的.“天人合一”发展观强调认识、探究、掌握和利用大自然发展规律,主张按阴阳变化法则办事.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朝,我们的祖先就将太阳(月亮)与地球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当作人生存与发展的先决条件,创造了夏历.夏历是世界上唯一合乎阴阳平衡的历法,我们的祖先也因此构建了按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变化规律从事生产生活的中国传统发展模式,并且创造了唐宋元明长达一千年的农业文明鼎盛时期.而五大发展理念正是以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核心的,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的,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追求的.因此,它既植根于中国“天人合一”发展观之中,又是当代中华生态文明发展结出的硕果.

(二)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中华多元文化的精华

支撑中国历史五千年延绵不绝的是中华的多元文化,而儒道释又是中华多元文化的代表.中华民族以自己广阔的胸怀吸纳外来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形成了以开放包容为特征的“和合文化”.中华的先哲们早在三千多年前就深谙开放包容的哲理和生命力,西周末期的史伯更是中华“和合文化”集大成者,他提出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命题,成为后人研究“和合文化”的重点.史伯所说的“和”是指事物多样性的统一,也就是他说的“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和”是百物构成的法则;“同”是指无差别的单一事物,如不与另一事物相“和”,就不能产生新的事物来.以“和合文化”为根基的中华民族崇尚的是利人利己的*文化,它源出于中华“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天下大同”的人类观,利人利己的价值追求是中华“和合文化”的精华.而五大发展理念正是以遵循自然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开放包容发展为基调的,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途径的,以推进世界经济持续发展为主旨的,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因此,它既汲取了中华多元文化的精华,又与马克思发展理论有着本质的联系,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与中华“和合文化”相融合的结晶.

三、五大发展理念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内在逻辑

五大发展理念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发展实践的具体运用,并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注入了时代的新内涵.

(一)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本质要求

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核心要义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其本质要求是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又是新常态下加快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价值目标的新探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本质要求.

首先,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核心要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核心要义,而五大发展理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代价也是很大的,主要是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约束趋紧等.针对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党果断将发展理念转变放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进行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如果说我们党在十八大之前的改革开放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探索,那么,十八大之后的改革开放则是全方位的系统顶层设计的新探索,这种新探索集中体现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所构成的系统的逻辑体系.可见,五大发展理念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既体现了我们党善于发展难题的智慧与能力,更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核心要义.

其次,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本质要求.从五大发展理念的内在逻辑看,其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维度是五位一体、相辅相成.具体而言,创新发展理念是核心,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通过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对实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具有巨大的带动性作用.协调发展理念是基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有效调整比例、补齐短板、优化结构,对实现创新、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具有重要的平衡作用.绿色发展理念是本质,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通过有效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对实现创新、协调、开放和共享发展具有强大的指向作用.开放发展理念是途径,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水平,对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和共享发展具有极强的联动作用.共享发展理念是目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通过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和开放发展具有强大的凝聚作用.毫无疑问,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本质要求.

(二)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时代要求

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本身就是发展目标和发展过程的辩证统一,而五大发展理念正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在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的产物,既体现了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潮流,又体现了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更有助于回归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追求,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注入了时代的新内涵.

首先,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潮流.五大发展理念顺应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和环境污染等的倒逼,正在引发新一轮的信息技术革命和生物技术革命,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将逐步取代两百年的传统制造模式,世界各国将更加注重人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换言之,21世纪以文化为主导的生态经济、生态产业体系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而五大发展理念正是着眼于世界未来的新变化和大趋势提出来的,目的正是为了推动中国的发展顺应这种新变化和新趋势,从而为中国抢占世界未来发展的先机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另一方面,五大发展理念将会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方向.21世纪的发展,说到底还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斗争和竞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谁优谁劣将是斗争和竞争的焦点.中国要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旗手,理应充当世界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在与资本主义斗争和竞争的过程中,以自己持续健康发展的成就和发展模式来彰显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赢得世界人民的尊重与效仿.而五大发展理念正是着手于解决中国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正是为了使中国更快更好地抢占世界未来发展的先机,从而真正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弄潮儿.

其次,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当代中国发展的新要求.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铁定的任务,只有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才能如期实现这个目标.然而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因素集中显现已经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如果沿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已经无法解决现存的问题,必须用系统整体的办法来发展的难题.而五大发展理念就是这种系统整体的战略举措,体现了当代中国发展的新要求.“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的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新要求,需要将新的发展理念上升到国家层面给予制度性安排.而五大发展理念正是国家的顶层设计和制度性安排,是一种系统整体的科学发展观.另一方面,解决制约我国发展的问题,需要确立与践行新的发展理念.因为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体现.五大发展理念的确立与践行,是有效解决当代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重要法宝,既体现了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又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相统筹,更体现了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约束性和可操作性.

四、五大发展理念是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途径的新探索

社会主义发展是一个长期演进的过程,需要经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中级阶段再到高级阶段三种螺旋式上升的社会形态,与之相适应的是促进人的发展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再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三种发展价值目标追求.当前,我们正处于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过渡的重要时期,也是由促进人的发展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过渡时期.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将扮演着无可替代的主角,执政的必须要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途径进行艰苦探索.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与践行正是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途径的新探索,而这种探索又是建立在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之上的.

(一)五大发展理念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开辟了道路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纵观历史,生产力方面的革命是最根本的革命,而人的主体性和人的价值观的体现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定性,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毫无疑问,社会主义建设最根本的任务就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人民幸福,从而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而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五大发展理念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开辟了道路.

首先,五大发展理念是推动当代中国经济与社会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要求.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既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要求.五大发展理念顺应了中国发展新常态的内在要求,是当代中国科学发展的顶层设计,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推手,是对当代中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的深刻揭示,创造性地回答了当代中国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如何实现这种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体现了我们党按发展规律办事的实践逻辑和善于发展难题的方法与能力.更为重要的是,五大发展理念坚持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为发展的根本问题,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与归宿,从而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进而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要求.

其次,五大发展理念是推动当代中国经济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制度性安排,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特征.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既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方向,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特征.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旨,是促进当代中国经济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制度性安排,是对当代中国发展阶段基本特征的准确把握,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和新的境界.更为重要的是,五大发展理念不仅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与既要发展效率更要公平正义的辩证统一,而且坚持局部发展与整体发展、国内发展与国际发展的辩证统一,从而彰显了我们党着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坚强自信,进而体现了我们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追求.

第三,五大发展理念是推动当代中国科学发展的关键抓手,体现了我们党的价值目标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的是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物质和精神的条件,从而为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目标奠定过渡的基础,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检验成效的重要标准.五大发展理念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着力从体系上系统解决问题,可谓抓住了制约当代中国科学发展的症结,是推动当代中国科学发展的关键抓手,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发展实践的具体运用,体现了我们党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当代中国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以及敢于和善于求真务实的精神状态.更为重要的是,五大发展理念不仅坚持贯穿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而且坚持统一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之中,从而彰显了我们党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的战略思维和战略眼光,进而体现了我们党对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追求的雄心壮志.

(二)五大发展理念深化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过渡指明了方向

纵观历史,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而社会主义社会由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的过渡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也是由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向“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过渡的过程.五大发展理念深化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过渡指明了方向.

首先,五大发展理念顺应了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发展趋向,有利于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随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的飞速发展,21世纪将是工业文明逐步向生态文明转型的时代,世界各国都将融入这种转型的过程之中,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谁优谁劣将成为竞争的焦点.以资本占有剩余价值为核心的资本主义制度将逐步产生否定自身的新的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这些因素又将成为转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点,这是剩余价值规律所决定的,更是资本主义所有制产生和被取代的变革中“否定的否定”规律所决定的.而社会主义制度则既注重生产效率又注重公平正义,是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更容易融入这种转型,并且既能够发挥市场经济在配置资源中的优点,又能够通过政府有效调控克服其缺点.五大发展理念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之上的,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本,追求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仅与资本主义强调以物为本、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形成了本质的对照,并且五大发展理念以“天人同一”为核心的生态*观与资本主义以“天人分裂”为核心的生态*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可见,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与践行,不仅顺应了当代世界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发展趋向,而且有利于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其次,五大发展理念顺应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潮流,有助于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追求.随着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21世纪中叶能源革命、智能制造和智能社会将会主导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届时,世界各国将会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全球将步入“天人同一”生态*观逐步取代“天人分裂”生态*观的新时代.与“天人同一”生态*观相适应的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将逐步实现,并为开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价值目标追求奠定基础.而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人的价值与自然的价值的辩证统一,坚持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共生发展相统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追求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既与“天人同一”生态*观相吻合,又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本质要求相一致.可见,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与践行,不仅顺应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潮流,而且有助于我们党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追求.

第三,五大发展理念顺应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有益于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过渡.我们党领导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有机联系的整体,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打基础的,也是为实现促进人的发展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转变打基础的;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则是为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过渡打基础的,也是为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向“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价值目标转变打基础的.毫无疑问,21世纪后半段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过渡的重要时期,期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面将会逐步减少,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点将会逐步增多,从而为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创造更多的条件.而五大发展理念既立足于当代中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着眼于中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但是我们党坚定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与升华.可见,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与践行,不仅顺应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而且有益于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过渡.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政治保证.如果说我们党在十八大之前的改革开放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探索,那么,十八大之后的改革开放则是全方位系统顶层设计的新探索,这种新探索集中体现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所构成的逻辑体系.而五大发展理念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一脉相承,既体现了东方发展观的智慧,又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注入了时代的新内涵,更提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途径,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新贡献.随着五大发展理念的树立与践行,将使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宣言[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5-11-04.

[3].关于《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5-11-04.

[4]王清荣.中国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J].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5,(2).

[5]王清荣.试论美出于“和”[J].漓江论坛,1999,(2).

[6]王清荣.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J].漓江论坛,2000,(3).

[7]王清荣.试论对党的执政规律的探索[J].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4,(3)

[8]王清荣.中国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传承,2011,(8).

[9]王清荣.论生态*与以德治环境[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

此文结论,此文为一篇关于对写作理念和马克思主义和逻辑思考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马克思主义本科毕业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课的现状和 师学伟(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洛阳471023)摘要本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课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针对现阶段其在保障机制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一系列构建保障机制的具体策略,旨在借助马克思.

2、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载体和耦合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和科技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目标、对象、内容、环境……发生深刻变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载体不断衍生和发展,创新教育载体并使载体系统形成耦合机制,成为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体.

3、 新形势下大学生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的重要性 摘要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是提升思想政治修养的需求,也是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最佳路径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 下文中,本人将从大学生加.

4、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育思路 ●杨 坤摘 要高校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利用校园网构建完善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体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构建一个多途径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育人体系……措施培育大学生的马克思主.

5、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绿色理念刍议 面对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而带来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党和政府审时度势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了建设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的生态文明社会,提倡全社会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这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部署举措,.

6、 将五大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 杜宝玲1,王诚勇2(1 沈阳工业大学,辽宁沈阳110023;2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辽宁辽阳111000)摘要以为核心的党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它是马克思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