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关于探讨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和从征抚思田功绩文题刻广西王守仁有关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探讨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11

从征抚思田功绩文题刻广西王守仁,该文是探讨相关论文范文资料和题刻和王守仁和从征方面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王守仁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军事家,“心学”流派的创始人.明嘉靖六年(1527),王守仁受命到广西平剿思(恩)田(州)土司之乱及八寨农民起义,在广西留下了大量的遗迹,但对这些遗存及王守仁的研究微乎其微.本文试图梳理广西对王守仁的研究,探究王守仁遗迹不受重视及研究薄弱之缘由,以加强对这方面的保护与研究.

关键词:王守仁;广西;研究

中图分类号:K2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615(2017)06-0019-05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7.06.005

明嘉靖六年(1527),五十六岁的王守仁,奉朝庭命兼都察院左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出征广西,平定思恩、田州两府卢苏、王受土司之乱,之后,奉命围剿广西壮、瑶八寨农民起义.时王阳明,于嘉靖六年(1527) 九月壬午(初八) ,“发越中”“渡钱塘”“至衢”“过常山”“至南昌”“至吉安”,一路舟车劳顿,历时二个多月,于11月进入广西境内,到达梧州,至次年10月离开,在广西停留的时间将近一年,足迹遍及南宁、百色、贵港、梧州等地,留下了众多的遗迹.在广西期间,王守仁除行军事行动外,还兴办学校亲自讲学、增设行政机构、任命官员等诸多惠民惠政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广西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与“心学”的显赫影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广西对阳明的研究鲜有人涉足.因此,本文试图梳理广西阳明研究,探究其中之缘由,以期引起广西学术界及国际阳明学者的重视,使阳明遗址或阳明研究在广西得到足够的保护和关注.

一、题刻的保存情况及研究

(一)题刻的保存情况

“征抚思田功绩文”题刻,又称“田州立碑”,位于广西百色市平果县右江南岸的原“阳明洞”内,洞壁阴刻 “阳明洞天”,洞前峭壁镌刻“征抚思田功绩文”.题刻主要讲述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军事家王阳明剿抚思恩府、田州府土司之乱情况、勒石目的以及参与剿抚人员名单,是明嘉靖七年(1528)春,王守仁平定思田之乱后,赴思恩、田州实地勘查途中曾泊舟于此,为向后人昭示其平定之功绩而命人于峭壁上勒石.题刻高3米,宽4米,为广西比较大的题刻之一.全文165字,正楷书写,字体苍劲有力、方正镌逸,字高、宽均为018米.2005年,右江下游的金鸡滩筑坝蓄水修建发电站,阳明洞被淹,洞内的阳明洞天及其他三幅题刻,被当地的平果县博物馆整体切割拉回博物馆保存.“征抚思田功绩文”题刻则因面积过大,切割难度较大,担心操作不当破坏题刻的完整性而采取原地保护,仅对题刻进行了拓印,拓本*于平果县博物馆.现题刻的底部被淹4-5个字,每个字高约018米,可推断淹没面07-09米,占题刻的1/3左右.枯水时期,题刻被淹没面相对小一些,但亦无法全面解读,只能借助于拓片或文献记载.

(二)“征抚思田功绩文”题刻的研究

从现有的材料来看,对“征抚思田功绩文”题刻进行正式而深入的研究并没有,只是在志书等地方性典籍或是文章中提到,如清人王士禛的《香祖笔记》和《渔洋山人精华录训纂》、《隆安县志》(民国)、1980年代新编的《平果县志》等等.其中《平果县志》详细介绍了阳明洞、阳明洞题刻内容以及“征抚思田功绩文”题刻内容.香港的张克伟在《王守仁遗迹考录》(浙江学刊,1990年第5期)中亦提到了阳明洞和阳明先生石壁大书纪功碑(即“征抚思田功绩文”题刻),但只简单说明位置、碑刻名.专门介绍该题刻的则是召朋的《平果万人洞王守仁石刻》(学术论坛,1983年第6期),他用700多字简单地介绍了题刻的内容、历史背景以及史料价值.但无论是志书或是文章,存在的一个共通点是内容不全、断句不准确、且错漏甚多.2013年,黄懿、杨晨在《王阳明在广西——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广西考察报告》专门介绍了该题刻,根据拓片将碑文内容进行整理并作了勘误和补漏,同时认为该摩崖石刻的发现,确认了“先生为文勒石”的具体位置、具体时间,细化了年谱(王阳明年谱)对于此事的记载.

“征抚思田功绩文”题刻长4米,宽3米,如此大的题刻在广西并不多见;题刻用正楷书写,笔力劲挺,酣畅浑厚,是难得的书法艺术作品;为明代著名历史人物王阳明所书,且反映了重大的历史事件,可以说,无论是欣赏价值,还是历史价值,都极其珍贵.但从上述的探讨可知,对于如此珍贵的题刻,却鲜有人关注与研究,从中亦可窥探出对广西阳明研究的关注度和研究深度,可见一斑.

二、广西对王守仁的研究

(一)遗迹的调查保护及研究

1保护与利用

第一,调查方面.历年来,广西对阳明的遗迹重视度不足.至今,广西基本上没有主动牵头或组织对阳明遗迹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调查,以了解遗址的保存情况,几乎是配合省内外兄弟单位的调查,如笔者以及单位同事曾陪同浙江和日本的调查团调查广西境内的王阳明遗迹.广西对王阳明的调查,一般是配合文物普查同步进行,并没有对王阳明遗址进行专项调查研究.如国家分别在上个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以及21世纪曾组织过三次全国性的文物普查,广西有关王阳明遗迹的文物点和文物保护单位其实是这三次文物普查的成果.

第二,保护方面.王阳明在广西留下的遗迹主要有城址、书院、碑刻、石刻像、战场遗址、寺庙等六大类型共几十处,在这些遗址中,部分遗存已消失或濒临消失,得到有效保护的,仅限于列入文物保护单位,但也只有区区的6处属于文物保护单位,且基本上处于最低一级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的伏波庙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与王公的关系并不大.受限于地方对文物保护经费的投入,列入法律保护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未能得到及时的维修保护.

第三,利用方面.对这些遗址的开发利用率不高,对现存的王阳明遗址基本上处于原状态的保护;对已消失的遗址,基本上没有重建或异地保护开发利用.如广西的南宁市,王阳明在此停留的时间不短,留下的遗址也不少,很多有识之士倡议重建六公祠、敷文书院,建设王阳明文化园,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但因种种原因,一直没有落到实处.

2遗址研究

王阳明在广西停留的时间将近一年,留下了众多的遗迹.据《广西历代名人名胜录》记载:从明朝嘉靖四十年(1561年)至清朝末年,广西各地均可看到纪念王守仁的痕迹:南宁青秀山的“阳明洞”、南宁人民公园内的王守仁像、平果县的阳明洞石刻、武鸣王公祠及阳明书院遗址、平果县旧城圩驿站遗址、靖西县望江亭对刻……约有100多处.但这些遗迹,亦如“征抚思田功绩文”题刻一样,“待在深闺无人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广西的研究者或学者几乎不甚关注.如前面所提,因没有对王阳明进行专门的调查研究,至今,广西本土没有一篇详细而深入的调查报告,亦没有针对性地对遗址进行深度挖掘研究,造成在区域性或是国际性的有关阳明学研讨会上,基本上没有广西的声音,这与阳明学在世界上的显赫影响极其不相称.

(二)对王守仁的研究

关于王守仁的广西研究,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1975年,庄宁和史宏两位学者分别发表了《王守仁的反革命两手及其“心”学——揭露王守仁镇压广西瑶、壮族人民起义的罪恶面目》(历史研究,1975年第4期)和《牧师与刽子手——从王阳明镇压大藤峡、八寨地区瑶、壮各族人民的罪行看儒家的反动面目》(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75年第3期).这二篇文章带有比较鲜明的阶级立场,持批判的态度,全盘否定王守仁,认为他是屠杀瑶、壮族人民起义的刽子手.20世纪80-90年代,学者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王阳明的事功进行分析,认为其对广西既有功亦有过,这一时期的文章不多,约4篇,杨世露《王守仁对广西少数民族的剿抚述评》(广西民族研究,1985年第2期)、莫家仁《论王守仁抚田州事》(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第6期)和《王守仁与广西少数民族》(广西民族研究,1992年第2期)、弓也《王守仁在南宁为什么创办敷文书院?》(广西地方志,2000年第1期)等,这些文章均认同王阳明推行的政策,促进了广西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但对其镇压广西少数民族同胞的行为还是无法释怀.进入21世纪,随着阳明学的兴起,学者的研究逐渐抛开阶级立场,持中肯的态度,基本上从正面去评价王守仁对广西的贡献,研究的内容更多侧重在王阳明的书院、思想、少数民族政策、对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等等方面.这一时期的文章主要有麦群忠 杜朝由《王守仁在广西》(文史春秋,2004年第6期)、孙先英 覃明《敷文书院与王守仁的书院教育思想在广西的传播及影响》(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马国君 李红香《论王守仁对黔桂土司地区的治理与边疆稳定》(广西民族研究,2012年第4期)、黄震《王阳明“心学”在少数民族地区形成以及运用和推广》(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暨爱民《王守仁与思、田土司之治》(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第4期)、黄懿《关于王阳明祭祀角色问题的探讨》(国际阳明学研究,2013年)、解春龙《明嘉靖六年王阳明赴任广西路线考》(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等等.

纵观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第一,研究的态度越来越开明,上个世纪70年代基本上是完全否定,发展到80-90年代,辩证地看待,进入新世纪,更多的侧重于王阳明的事功,研究的态度从完全的否认到持中肯态度发展到当今的肯定;第二,数量上逐渐增多,受关注度逐渐提升;第三,总体数量偏少.从上个世纪70年代至今40多年的时间里,对广西王守仁的研究仅廖廖十来篇文章,可见其受重视程度及研究的水平与力量都非常薄弱;第四,对“心学”的研究少,偏重于事功的分析与研究.

三、探因

(一)对文化资源的发掘不够重视

广西属岭南地区,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当今,一直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带,文化的保护与研究相对较滞后.长期以来,文化事业被认为是只能投入,不见产业的行业,造成财政的投资历来是“重经济,轻社会”.因此,广西对文化事业方面的投资,虽然总量稳步增长,但相对市场经济对文化事业的需求相对,力度却相对较小.如在“十一五”期间,广西财政文化支出总量平均增长131%,但仅是广西财政支出平均增长269%的1/2,投资力度的不足造成一些文化建设项目难以开展,文化软实力方面的重视度亦表现出不够,进一步影响到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广西的文化主要由三大版块组成,分别是以桂林为代表的山水文化,环北(海)钦(州)防(城)北部湾的海洋文化,以红水河流域为中心、遍布八桂大地的以壮侗瑶苗为主体的少数民族文化,文化资源相当丰富,民族特色非常鲜明.2012年,广西桂学研究团队在13个省区的22所大学对广西文化符号影响力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以桂林为代表的山水文化影响力最大、认知度最高、票数远远高于其他文化.这说明除了广西的山水外,能让国人记住的文化屈指可数,这与经济的投入不足、宣传力度不够有着莫大的关系.

历史上,广西不乏名人留恋驻足,或为官,或被贬,或途经,或专程游历,狄青、苏轼、黄庭坚、米芾、解缙、袁崇焕、王守仁、徐霞客等等,一个个响当当、载入史册的历史名人,但对广西人而言,对他们知之甚少.据广西桂学研究团队的调查结果表明:“人物类文化符号不仅没有入选最具推广价值的十大广西文化符号,也没有进入推广价值测量项目总票数排名前三十名,该类文化符号的推广价值整体认可度较低”,认知度低主要的原因在于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不深,宣传不到位.

(二)民族主义情结的影响

广西为全国唯一一个壮族自治区,壮族人口1500多万,占广西总人口的31%左右,是我国五个自治区中少数民族人口比重最大的省份.历史上,因广西远离王朝,为了便于少数民族的管理 ,封建王朝长期采用“以夷制夷”的管理制度,任用当地的少数民族首领治理本地的政务.从汉代赵佗开始推行的“和辑百越”到唐代的“羁縻制度”,延续到明清时期的土司制度,至民国时期结束,推行了数千年.在这种管理制度下,广西壮族的民族认同感比较强烈,当本民族的利益受损或伤害到民族情感时,会表现出一种积极的民族认同感,形成强烈的民族内聚性,对伤害到民族情感和民族团结的事件群起而反攻.因此,对在历史上曾经残害过壮族同胞的人物,一直持抵触、抗拒的心态,特别是壮族学者或专家,在这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上个世纪90年代,广西民族研究所的壮族研究专家莫家仁就在《王守仁与广西少数民族》中提出:“如果要在壮族自治区首府树王守仁的塑像,壮瑶等少数民族自然难以接受,不利于民族之间的团结.”至21世纪,这种抵触、抗拒的态度有增无减.

2006年2月,为增加城市文化景观,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广西南宁市计划在市内的人民公园镇宁炮台处重建六公祠.六公祠修建于宋代,原名三公祠,起初是为了供奉镇压广西壮族首领侬智高起事的宋代名将狄青、孙沔、余靖三公,后来将为抵御交趾(越南)入侵保护邕城(南宁)而壮烈牺牲的宋代邕州知州苏缄,平剿思田之乱的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以及解围南宁城的清将莽图吉三公移入,至清代更名为六公祠,历史上香火旺盛,是各朝各代公祭的场所之一.民国时期,旧桂系首领陆荣廷为抵御外来侵略,拆除六公祠,修建镇宁炮台.

重建六公祠一事经媒体报道后,马上遭到壮族同胞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六公祠供奉的狄青、孙沔、余靖、苏缄、王守仁、莽图吉六公,除了苏缄外,其他五人都是残害壮族同胞的刽子手,坚决不同意重建.若重建,会伤害到壮族同胞的情感,影响到民族团结.为了抵制此事,广西壮族学者通过网络将其信息及态度传递给省内外的壮族学者,联络壮族各界人士进行,从而得到壮族著名学者的声援以及管理民族事务当局的支持,事情越演越烈,越闹越大,甚至发展到准备游行以示.经过学者和政府*人的施压,南宁市政府迫于舆论和社会压力,重建六公祠之事最后不了了之.之后于2007年和2011年发生的陈修龄《布洛陀》事件及南国早报的漫画事件,结局与六公祠的命运一样.壮族同胞认为《布洛陀》一书丑化了壮族人文始祖布洛陀,南国早报刊登的漫画在言语上恶化了壮人的形象.这是王守仁等其他历史人物得不到重视和发掘的深层次原因.

四、结语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军事家,“心学”流派的创始人,他创立的“心学”自诞生即享誉全国,成为一代显学,不仅影响了晚明及清朝一代的整个社会思潮,而且延至近现代,并播扬海内外,在东南亚社会有着广泛的影响.孙中山、、等领导人都将“心学”用于“治国之道”,特别是习总书记,在2011年、2014年和2015年等重要场合都多次提到了王阳明的“心学”,对王阳明的历史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一时间,贵州、江西、浙江、广东等王阳明曾停留过的省份纷纷行动,继续发扬“心学”的显学作用,无论是研究还是实际行动都比以往动作更大.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广西依然未动.2015年,南宁市政协委员提出在南宁市风景区青秀山重建阳明书院,南宁市青秀山管理委员会回应在2006-2020年的青秀山开发规划中已安排此项目,企盼此事的落实能带动广西对阳明先生的重视.

在对待历史人物的评价上,应当从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角度,发展而客观地看待历史事实,忌用当前的价值观进行评判.在王阳明的军事生涯中,除了广西,他曾镇压过江西、广东的农民起义.其实,这种镇压行为,并不是王阳明的个人意愿,他代表的是王朝封建阶级,江西和广东等地都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在采取对王阳明的态度上也相对开放些,希望广西亦能像兄弟省份学习,客观地看待王阳明,深度挖掘和研究阳明资源,加强与阳明学研究的对话.

参考文献:

[1](明)王守仁. 王阳明全集(卷35·年谱3)[Z].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1442-1446.

[2]黄懿,杨晨. 王阳明在广西——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广西考察报告[J]. 国际阳明学研究,2013:107-122.

[3]党丁文. 广西历代名人名胜录[Z].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134.

[4]桂学研究团队广西文化符号影响力调查组.广西文化符号影响力调查报告[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35-44.

[5]莫家仁.王守仁与广西少数民族[J]. 广西民族研究,1992(2):41-44.

[6]王路平.发掘阳明心学资源 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中国贵州王阳明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J]. 孔子研究,1997(2):117-120.

[7]方国根.王阳明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J]. 哲学动态,1997(1):11-13.

(责任编辑:蒲应秋)

评论:该文是适合不知如何写题刻和王守仁和从征方面的探讨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探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以文养德借文学之美促德育之花经典文化在思品教学中的应用 胡雪飞浙江省慈溪市保德实验学校浙江慈溪315300摘要“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唐代大诗人杜甫运用绘画艺术中颜色对比反衬的手法,来强化景物的色彩效果,深化了诗的意境 文学知识以.

2、 马屁能臣田文镜 张 鸣田文镜是清代雍正朝的能吏 他的主子雍正爷胤禛,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个刻薄寡恩之主,在他下面混,想要善始善终有点难 为他继位立了大功的隆科多舅舅,最后被圈禁致死 为他东征西讨、建不世之功的年.

3、 这个世界正在惩罚不思改变的人冯慧文 最近在看一本叫做未来简史的书,书中所描绘的未来社会令人惊叹 不管作者是脑洞大开,还是有理有据,都让我忍不住设想着未来的自己,以及我所从事的职业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人工智能、数据时代的发展下,还能给我留.

4、 高考文综政治主观题的困境和出路 一、困境1 时间紧、任务重和广东卷文综考试相对比,时间设定一致——两个半小时,但全国1卷阅读量更多、难度更大,题目遍及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时间紧、任务重,书写量大、思维.

5、 渠道为王,科思特成长之路 “品质、渠道、品牌、信誉、勤奋……这是我创业以来的‘五大坚持’ ”这是广州市达远办公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达远&r.

6、 程思良闪小说二题 望 乡为了写一部中国抗日远征军滞缅老兵的书,我来到缅甸踏访 在胡康河谷、野人山、密支那……地,我一次又一次被远征军的英勇事迹深深感动 临走前,我决定再去看望一下那位小名叫狗蛋的孤独老人 他和不少远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