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班组文化建设论文 现代企业文化期刊 企业文化期刊 中国文化论文 企业文化杂志社 企业文化的论文 国际企业跨文化融合策略论文 中国文化现象分析论文6000字 文化软实力论文3000字 中国酒文化10000字论文 壮族旅游文化论文 从众文化英语论文

文化有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与仫佬族特色文化资源的内涵、特征与类型有关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文化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21

仫佬族特色文化资源的内涵、特征与类型,本文是文化有关论文范文素材跟仫佬族和内涵和特征方面论文范本.

张玉华 (广西师范学院 美术设计学院 530001)

摘 要:仫佬族特色文化是是仫佬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经过适应当地的自然人文环境所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性文化整体赋存,呈现出民族性、融合性、互补性的特征.从建构维度和表现形态上来看,仫佬族特色文化可以分为山水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历史文化等三种结构类型和文化系列.

关键词:特色文化 ;特征;类型;仫佬族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仫佬族特色文化资源产业化及保护研究”(12BMZ034)

仫佬族是世居广西、贵州的南方少数民族.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显示,仫佬族人口数为216257人,主要集中聚居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仫佬族人民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耕山造田,自耕自食,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自己丰富多彩的文化.仫佬族文化以文化的多样性和特殊性为基本依托和本质特征的,因多类型的特色文化而各放异彩.

一、仫佬族特色文化资源的内涵

仫佬族特色文化资源是仫佬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经过适应当地的自然人文环境所形成的具有鲜明的仫佬族特色的文化形态,它是仫佬族人们辛勤劳动创造的成果,反映了仫佬族人们的智慧、经验、情感及认识.仫佬族特色文化资源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品种多样,包括,历史文化资源、人文自然景观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建筑文化资源、饮食文化资源、民族手工艺文化资源、民间文学神话文化资源等等.此外,从形式上来看,仫佬族特色文化资源可以划分为有形特色文化资源(例如,仫佬族的特色建筑、历史遗产旧址、仫佬族服饰、仫佬族古街道等等)和无形特色文化资源(例如,仫佬族的音乐舞蹈、风俗习惯、特色风光、文学艺术等).仫佬族的特色文化资源具有传播性、创意性、审美性、传递性、动态性等特性.仫佬族特色文化资源具有深远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可以转化为文化产业,进而转化为经济优势.

二、仫佬族特色文化资源的特征

1.具有浓厚的民族特性

仫佬族的文化资源是在特点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反映了仫佬族特定的地理环境,具有浓郁的民族特性.全国73%的仫佬族居住在广西罗城,仫佬族人们多聚族而居,主要有吴、银、罗、潘、谢、梁六大姓氏.仫佬族在其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出各具特色、种类繁多的民族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涵盖了住房建筑、风俗习惯、舞蹈歌谣、民间神话、民族手工艺、饮食特色、宗教信仰、服饰特色等等方面,这些文化资源深深的烙上了仫佬族的民族特色,具有与其他民族与众不同的特点,是仫佬族人民的一大艺术宝库,使得仫佬族成为一个具有魅力而又独具一格的民族.

2.传统文化与新的文化相符交融

仫佬族文化资源主要是以传统文化资源为主,这主要是因为仫佬族所处的地理位置大多数都是相对闭塞的,现代文化的传入还不是很深入,传统的农耕文化、藏传佛教、风俗习惯等则在仫佬族的社会发展中起到长期的影响作用,这些传统文化一方面影响着仫佬族人们的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的选择,另一方面也影响着人们的经济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随着仫佬族居住地区交通条件的改善,经济水平的大力提升,有一些具有现代特色的新的文化传入,这些新的文化与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例如汉族文化、瑶族文化、苗族文化、壮族文化等文化的传入,与仫佬族文化融合组成新的文化体系,构成多元文化形态.

3.稀缺性与互补性共存

仫佬族特色文化资源很多都是有限的和不可再生的,例如民间的建筑文化资源、山水文化资源、古文物遗址等等,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一旦破坏就很难再恢复,甚至是永远消失,这就决定了仫佬族的特色文化资源具有稀缺性,而这也意味着这些特色文化资源具有很高的价值特性.与此同时,仫佬族的特色文化资源在种类、功能以及特性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各色特色文化资源相辅相成、和谐共生、互映互衬,例如仫佬族特色民间手工艺文化与特色饮食文化虽然之间有所区别,但是两者又相互吸引,饮食文化中暗含有民间手工艺文化,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得益彰.

三、仫佬族特色文化资源的类型

仫佬族文化源远流长,富集丰厚,从表现形态上来看,可以分为3种类型的文化资源,即山水文化资源、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充分展示了仫佬族文化资源的多样性与民族性优势,凸显出仫佬族独具的文化性格.

1.仫佬族山水文化资源

罗城山青水秀,“三尖”中的“山头尖”讲的就是罗城美丽神奇的自然风光,其中,怀群风光、天门景区、红豆相思林、崖宜夜色、高山牧场、野马滩等点缀着醉美罗城的神奇画卷.

(1)崖宜风光

崖宜位于罗城向东行15公里,在崖宜水坝上你可以看到无数叠水奔泻而出,真可谓声行兼备,万马奔腾,壮观至极.在10多公里长的武阳江上,两岸有千年古松、犀牛山、倍蕾山等风景,两岸翠竹青青,奇峰异彩目不暇接,其中的龙角山最为一绝,像一条巨大的蛟龙从水底伸出头来;清澈见底的海水可以看到鱼儿在欢快的嬉戏,舟行江上,好一派水面波光粼粼的景象.

(2)剑江风光

剑江是怀群境内的一条重要河流,位于距县城35公里的怀群乡剑江一带,主支干共长80公里.这里奇峰异起,姿态万千,浩浩荡荡,巍巍峨峨,个个活灵活现.剑江,涓涓流淌,河底清澈见底,鹅卵石历历可数,剑江沙质也极好,洁白细腻.剑江以其独特的魅力,造就了五指山、千年古榕、秀才看榜、孔雀开屏等一批景点,不少区内外游客闻声前来游览,好不痛快!

(3)天门山景色

天门山位于罗城怀群镇西部,离镇政府驻地约有五公里,当地人又把天门山叫做“元蒙穿岩”.天门气势恢宏奇秀,壮丽无比,可谓巧夺天工,远远看去,天门山就像一座即将拉开帷幕的舞台,又像一扇敞开着的神秘大门,岩壁光滑如磨,不愧是天斧神凿.

2.民族民间文化资源

(1)建筑

仫佬族村落大多数都在60户以上,水田区的建筑在平地上,峒场区的建筑多在斜坡上.仫佬族许多村落至今保存着规模较大的传统民居建筑群,多为砖墙、瓦顶、矮楼建筑,层式大多为平房,下有一大约两尺高的地台,砖墙有泥砖火砖之别,屋顶盖瓦片,瓦有青瓦红瓦之分.仫佬族人居室内外有别,建筑形式多为一排三间,前厅左右两厢房称为“厅房”,家中的男女长者居于此房,后厅左右两厢房称为“花房”,家中男女后辈居于此房.仫佬族建筑一大特色是地炉,地炉是仫佬人家特有的取暖、煮饭、做菜的生活设备.仫佬族建筑大厅中门隔墙上方内置祖先神龛,设香火牌位以供节日祭祀用.在神龛的正下方摆有三层桌几.仫佬族建筑大门墙壁上和堂屋顶端、墙角通常绘有各类人物、花卉、风景、虫鱼等精美图案,具有浓厚的仫佬族传统文化特色.

(2)服饰

新中国成立前无论男女都穿自织自染的青色土布.这种“青布”多是用村民自己种的棉花制作而成,经过自防、自织、自染等工序,这也反映出仫佬族典型的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特点.制作好的布匹成品光亮耀眼、色泽光鲜、质地良好,仫佬族人民将之视为家中珍品.在仫佬族,中老年妇女们喜欢挽发髻,并套用黑色丝线织成的髻网,戴青布头巾,腰系青色围裙.仫佬族妇女的饰品也多种多样,例如银泡、银钗、腰链、项链、玉簪、针筒、上衣扣等.仫佬族老年人戴硬檐平顶“碗帽”,五十高龄以上的老人常穿“防老衣”,也叫“增寿衣”,这种“增寿衣”要择吉日请当地剪裁名师主持“开剪”仪式.仫佬族小孩常带戴无顶或封顶绒绣花帽,前沿饰以银质或铜质的小佛像、小铃铛,体现出父母对他们的一片爱心.随着社会发展,仫佬族人民的服饰大为改观,尤其是女士服装,妇女们在颜色的选择上已经不仅仅是青色,还有蓝、红、粉等颜色,而且她们对佩戴饰物也要求越来越高.这些无不体现仫佬族人民热爱生活、富有的一面.

(3)饮食

仫佬人的饮食,以大米为主,玉米饮之,辅以*、芋头、荞麦、子、高梁、大麦、小麦及豆类.仫佬族有不少饮食土特产,例如干切米粉,它是用大米磨成糊浆状放在簸箕上蒸熟后做成粉条,晒干而成,这是仫佬族群众非常喜欢吃的一种米粉,这种米粉只要放在沸水中浸一两分钟,就可以捞起来拌上一些佐料使用,它不仅风味独特,而且做起来简便,深受仫佬族群众的喜爱.此外,仫佬族民众还喜欢吃牛肉条,这是一种用优质黄牛之脊、腿精肉,并用料酒、白砂糖、食盐和一些独特的佐料腌制并用传统方法烘烤油炸而成的风味小吃,深得仫佬族民众的喜爱.此外,仫佬族人们还喜欢吃珍珠糯玉米,很多仫佬族都会在自己田地中珍珠糯玉米,这种珍珠糯玉米含有丰富的营养,口感也极好.不仅如此,仫佬族民众还喜欢喝毛葡萄酒,仫佬族土法酿制水果酒的习俗由来已久,每年山果成熟的时节,家家户户都会上山采野果酿酒,而野生毛葡萄酒就是仫佬族群众喜爱的水果酒之一,仫佬族喜欢毛葡萄酒不仅因为它富含维生素、有机酸、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而且它有助于消除疲劳,防止失眠等功效.可以说,仫佬族在饮食方面是丰富多元的,还有三角粽、糍粑、玉米糕等几十种小吃.

(4)文学与艺术

仫佬族文学发展水平可以说远远超越了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学发展水平,仫佬族总人口不过16万,但是这样一个稀少的少数民族却能够诞生出诸如“第一代诗人”包玉堂、荣获“鲁迅文学奖”的鬼子、广西榜书三杰之一的刘先明以及常剑军、刘民涛、潘琦等一批优秀的文学大家.仫佬族的民间文学多姿多彩,有描写仫佬族勇敢乐观的《依饭节传说》《侬达搬山》《母猪山的传说》,有描写仫佬族具有反抗精神的《垦王山》《稼》《仫佬族的八月十五》等等民间文学作品.此外,仫佬族的民歌也是一大亮点,传说中的歌仙刘三姐就出生在仫佬山乡,仫佬族的民歌涵盖了“开坛歌”“走坡歌”“口风歌”“古歌”“农事歌”“情歌”“仪式歌”“劳动歌”等多种风格的民歌,在仫佬族民间各种传统习俗中,孩子刚满月时有“姜酒歌”,老人过生日做寿时有“祝寿歌”,走坡节还有各种情歌,甚至是道师做法事时还有“忏悔歌”等等.仫佬族不仅歌曲是一绝,舞蹈也毫不逊色,仫佬族的舞蹈有“依饭舞”“花灯舞”“独角秀”等形式,这些舞蹈大多都在特定的场合出现.仫佬族舞蹈艺术发展迅速,1992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艺术团创作的舞蹈《竹梆情》在第三届中国艺术节民族舞蹈汇演中有精彩表现,2000年仫佬族舞蹈傩舞《闹新春》在春节联欢晚会上脱颖而出.另外,舞蹈《斗鸡》《精武》和《找新娘》等一批优秀作品在自治区级、地市级都有优异的表现.

(5)节庆与习俗

仫佬族的节日折射出仫佬族的社会历史、经济文化、思想意识、民族关系等的影子.仫佬族有许许多多的节日,其中最具有仫佬族特色的要属依饭节、走坡节.关于依饭节有个美丽的神话传说,相传很久以前,仫佬乡山高林密,猛兽成群,有一种叫“神狮”的猛兽逼得人们简直没法生活,后来善良的“白马娘娘”闻声赶来,她用她那高强的射箭本领将“神狮”射死,解救了仫佬族人们.为了纪念“白马姑娘”每隔几年仫佬族人们都要举办“依饭节”盛会,载歌载舞,场面十分隆重.走坡节又称“后生节”,这是仫佬族男女青年社交活动的节日,参加活动的人都会身穿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赶来,在“走坡节”这天,男女青年以唱歌的形式传情达意,寻找意中人,“走坡”节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舞龙草.舞狮子,斗鸡,抢花炮等.仫佬族的节庆还有春社节、婆王诞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重阳节等,仫佬族的节日文化显示了深邃的意境和广阔的画面,有其独特的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

(6)民间体育游艺

仫佬族是一个热爱体育运动的民族,体育游艺活动丰富多彩,别有特色.仫佬族体育活动往往跟日常生活、生产劳动、节日庆典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些体育活动中一部分拥有很强的娱乐性,例如:抢粽粑、抢凳子、凤凰护蛋、象步虎掌等,这些活动通常能令人身心愉悦.此外,部分活动具有很强的民俗性,例如,舞草龙、舞狮、斗鸡,人们以这些活动来祈求神灵保佑,消灾解难,五谷丰登.再者,仫佬族有些体育游艺活动具有很强的群众性,需要集体合作才能完成,例如:沙中淘金、抢粽粑、竹球等项目,这些活动规则灵活,丰富有趣.仫佬族的体育游艺活动大多数可以说历史悠久,具有一定的传奇色彩,例如烽火球、打灰包、凤凰护蛋、群龙抢珠.还有一些体育活动是用来表示庆祝丰收以及家庭美满和谐的,例如,打鸡头、打水筒、抢青等活动.仫佬族有些体育项目具有探险猎奇的特点,“斗鸡”这个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斗鸡”多在秋后和春节期间举行,这个时候男女老少都会穿上盛装,热热闹闹的赶来看比赛,比赛过程中无论是参赛者还是围观的群众都会目不转睛的盯着赛场上的斗鸡,场面可以说是惊心动魄,荡气回肠啊.此外仫佬族还有许多有趣生动的体育项目:打的逢、砍猪脚、比近、赛犁等等,可谓种类繁多,精彩纷呈.

3.历史文化资源

(1)文物古迹

仫佬族拥有着众多的文物古迹,例如刘三姐出生地,该地位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四把镇里胜村蓝靛屯,这里是歌的故乡,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有歌桥、三姐桥、平安桥、脚印石、三姐庙、三姐家原址、三姐岩等等.又如罗城公园内的清端祠,它记载了于成龙在罗城任知县时的历史、事迹和业绩,在清端祠还有一座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寺庙——多吉寺.还有位于罗城东门镇平洛村的开元寺,这座寺庙的始建年代不详,清光绪二十四年重修,建筑群由前、中、后殿、厢房和天井组成,占地面积4余亩.再如,罗城的平洛和尚石棺窖,该石棺窖距离开元寺不足500米,13个石棺窖分上下两层,它是平洛开元寺高僧圆寂后葬身之处(也有的说它是临时存放遗体用的),其年代应在元代中期以上,它是平洛开元寺当时的宏大桂嬷嬷和进香胜况的历史见证.此外,罗城的烈士陵园、古人类文化遗存、于公旧治石刻、龙岸土城、旧县石刻等等都是仫佬族丰富多样文物古迹的有力见证.

(2)革命纪念地及历史人物故居

仫佬族的革命纪念地有几处是非常值得一提的,首先是罗城小长安镇上的抗法战争与太平天国战争墓碑组,墓碑的主人为清中期诰授武功将军刘达三,墓碑记载的是刘达三的次子刘子洪于1873年到1875年率兵于云南、广西、越南边境打击法国侵略者功赏“游府”之经历,这个墓碑印证了古代仫佬族军民曾有过远离家乡打击外国侵略者,捍卫国家和民族尊严的共荣经历.还有就是烈士陵园,该陵园位于罗城东门镇凤凰山脚下,是罗城人民为纪念解放初期剿匪英勇献身的邹燕兆、杨光辉等14位烈士而修的.陵园内有烈士塔、烈士墓.墓碑纪录有参加辛亥革命黄花岗起义献身的烈士.在历史人物故居方面,主要有韦一平故居,韦一平是广西壮族最早加入党组织也是河池市第一个员,曾参加过北伐战争、广州起义、白色起义,是1940年黄桥决战主要领导之一,韦一平故居周围群峰拔起、山如青罗带,有鲤鱼跳岸山、三姐与莫怀仁对歌石、官印山等景观.还有李德山故居,改故居位于龙岸镇,建于清末,它已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为了纪念李德山等辛亥革命黄花岗七十二个烈士们.

(3)著名历史人物

仫佬族有不少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历史人物,他们在仫佬族发展史上留下了重要的篇章.第一,韦一平,又名韦瑞珍,1928年参加农民自卫军,1929年加入中国,参加过百色起义,1934年任永新县苏维埃军事部长、湘赣军区动员部长,参加了第三至五次反“围剿”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新四军驻吉安办事处主任兼中心县委宣传部长,并积极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1945年奉命挥师北上,在泰兴天星港附近因沉船而与同船的指战员一同遇难.第二,包玉党,著名诗人,笔名山音、难多等.1955年他根据苗族民间传说创作的长篇叙事诗《虹》引起了文艺界的广泛关注,出版有《歌唱我的民族》《凤凰山下百花开》《回音壁》《春歌不歇》等著名诗集,他创作的诗歌题材非常广泛,具有浓厚的仫佬族地方色彩以及民歌特色,他创作的《走坡组诗》获得了广西首届民族文学创作一等奖,并被翻译成外文引到国外,1960年包玉党荣获及国务院授以的全国新闻、文教、卫生战线先进工作者称号.第三,梁觉,有名的矿产高级工程师,1972年曾参与第一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图集》编图,担任广西编图组长,主编了《广西地质图》,此外还参与了《中国地质图》及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图集》的编写,他的《广西区域地质志》还获得了1986年广西科委和地质矿产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四、结语

总之,仫佬族具有丰富的特色文化资源,山歌、服饰、建筑、饮食等民族文化景观资源、民族文化风情资源、民族文化艺术资源丰富多样、特色鲜明.我们要像对待生态环境和生存资源那样高度,建立完善的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体系,确立和秉持“唯一性、稀缺性、共享性”的基本理念,遵循专业化生产、品牌化建设、创意化开发、科技化提升的“四化”实现途径,合理开发、利用特色文化资源.

参考文献:

[1]潘琦,银建军,龙殿宝.仫佬族通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2]于栗,周鸿,廖明君.广西特色文化发展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1.

[3]杨炳忠.仫佬族文化与仫佬族文学 [ J ] . 广西社会科学,2007(6).

[4]王山,周鸿. 仫佬族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分析与开发策略研究—以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13(7).

作者简介:

张玉华(1971-),女,广西师范学院美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民族文化与服装设计.

评论,上文是关于仫佬族和内涵和特征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文化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谈文化育人的内涵、价值与策略 【摘要】文化育人的本质就在于以人类文化的正向价值为导引,教化人走向道德、理性、真善美,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追求 学校文化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规范功能;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

2、 地域特色文化元素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转化和运用以滁州为例 摘 要近年来国内文化创意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层次结构单一 本文基于这种背景,通过提取——转化——运用三个步骤,将安徽省滁州的地域文化特色元素融入文化创意.

3、 活用地域资源开展特色活动 摘要充分利用地域资源,开展特色品德与社会活动,能让课堂教学更接近学生的社会生活,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中获得生动、多样的直接经验 教师可从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社区资源、民俗资源四个维度入手,活用.

4、 集群视角下的特色文化产业 摘要特色文化产业是指依托各地独特的文化资源,通过创意转化、科技提升和市场运作来提供具有鲜明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形态 创新集群作为一种新的产业组织模式,伴随着产业的高度集聚和知识的大.

5、 公众需求视角下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版权问题和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公众平……、便捷地获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满足公众的公共文化需求 公众需求是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重要依据,公众对资源种类、使用权限、平台功能……的需求,是公共数字文化.

6、 高校图书馆学科特色馆藏资源建设与共享模式 刘佩芝(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湖南长沙410124)摘要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学科特色馆藏资源的内涵与建设现状,指出高校图书馆学科特色馆藏资源建设与共享的意义,研究了学科特色馆藏资源建设模式,阐述了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