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精益生产论文 精准营销论文 精准扶贫参考文献 精准医学论文 精准扶贫文献综述 绿色免安装版论文查重检测精准版 精准扶贫论文参考文献

精准扶贫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跟贵州民族地区精准扶贫问题探析以黎平县蒲洞村为例相关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精准扶贫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25

贵州民族地区精准扶贫问题探析以黎平县蒲洞村为例,本文是精准扶贫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和黎平县蒲洞村和扶贫和精准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摘 要】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是党在新时期的又一重大历史使命.如今,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和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如何让贫困地区的贫困群众与全国人民到2020年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以贵州省黎平县蒲洞村精准扶贫工作实践为个案,进行经验总结,以期达到以点带面、复制推广的目的.

【关键词】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探析

一、黎平县基本概况

贵州省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大、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黎平县地处黔、湘、桂三省(区)边界,面积4441平方公里,总人口53万,为全国侗族人口最多的县份,属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是全省13个发展困难县之一.2016年末,全县有贫困人口7.43万人,占全省的2.00%、黔东南州的11.15%;贫困发生率16.08%,比全省高5.48个百分点、黔东南州低1.05个百分点.有贫困乡镇6个、贫困村238个,分别占全省的0.73%、3.17%,黔东南州的16.67%、13.36%.全县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二、蒲洞村基本状况

蒲洞村处于黎平县德凤街道西南部,距离县城区23千米,总面积19.2平方公里,辖8个自然寨,11村民小组,487户,2325人.村内平均海拔926米,耕地面积940.65亩(稻田888.94亩),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46亩,森林覆盖率达96%.2015年2月13日,李克强总理代表党、国务院到黎平县一类贫困村——德凤街道蒲洞村,看望春节前的困难群众,并鼓励广大群众“鼓起劲来抓发展,弯下腰来拔穷根,携起手来奔小康”.为此,黎平县牢记总理嘱托,倾真情、用真心、出真力,精诚团结,攻坚克难,聚精会神抓好脱贫攻坚工作,让蒲洞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2160元,迅速增长至2016年6108元,在脱贫攻坚示范中脱颖而出,实现整村顺利脱贫.

三、蒲洞村精准扶贫实践

(一)党建引领,担负主责.始终把落实脱贫攻坚工作作为主责,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蒲洞村建设各项工作,把蒲洞村脱贫攻坚示范创建和新农村建设与党建工作结合起来,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充分发挥县、街道、村党组织作用,落实县委抓统筹协调、街道党委工委牵头抓落实、村党支部配合抓推动的责任落实体系.一是坚持领导挂帅指挥部署.县委主要领导经常在一线调研指导,在一线蹲点遍访贫困户,在一线指挥调度.同时,统筹制定详细的工作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党建帮扶工作组真蹲实驻.在任务重、困难大、推进难的关键时刻,实行一天一碰头、一周一调度,“5+2”“白+黑”带着群众干,各项工作推进有力,进展明显.二是发挥村级组织作用.因地制宜设置环境提升党小组、产业突破党小组、民生改善党小组、蒲雁兴村党小组4个党小组,明确各党小组工作职责,发挥各党小组职能作用,推动党员带头抓项目建设、抓产业培育、抓民生发展,让村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获得全面发挥.三是发挥党员村干和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带头动员家属,带头改造危房,带头整治环境,赢得了群众的充分信任和大力支持.组建以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构成的寨老委员会,组成决策监事理事会,全过程、各环节做好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发动、示范带动等工作,开创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

(二)宣传发动,鼓舞干劲.积极打造“总理视察线路一日游”精品旅游线,培育的“总理黎平行蒲洞大礼包”等本土特色品牌,宣传行业典型人物,全面提振全体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精气神,汇集脱贫攻坚的正能量,转变群众发展观念,形成推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密切干群关系,全面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积极动员群众主动参与,不断增强村民参与的自觉性和参与率,村民也从原先的等待观望、讨价还价、质疑争执,到理解、支持、配合,变“上级要我做”为“我要自己做”,使蒲洞新农村建设已转变为广大村民的自觉行动.

(三)“双创十有”,精准发力.通过深入调研,按照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构建了“双创十有”作为载体,以此为抓手,全力推动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一是“双创”凝聚合力.把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创家业作为党员干部创事业、实现自身价值的具体体现,切实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落实党建帮扶工作组、驻村干部以及村级党员的工作责任,形成了党员干部带着群众干、群众积极主动干的良好氛围,广泛调动了各方积极性,凝聚了发展合力.二是聚焦“十有”目标,精准发力.聚焦“有增收渠道、有稳定就业”,把推动产业发展作为蒲洞村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推动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精准落实产业扶贫措施.突出“有舒适住房、有安全用水、有便利交通、有优美环境”,围绕“有优质教育、有医疗保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补齐民生短板,夯实发展基础.针对“有充分、有幸福认同”,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健全和完善了村级议事制度和村务公开制度,各项建设坚持公开、公正,让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的认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着眼小康,创新跨越.既注重当下补齐短板,更注重增强贫困群众自身“造血”功能,积极探索赶超发展、后发先至的发展新路.一是着力加强产业培育,夯实增收来源.成立村级农业专业合作社5家,实施湘莲种植100亩,葡萄50亩,青钱柳1800亩,铁皮石斛60亩;养鸡6000只,养鸽2000只等项目,实现贫困户产业项目全覆盖.同时,依托总理视察的品牌效益结合自身资源禀赋,策划“总理黎平行蒲洞大礼包”,全面完善旅游标识标牌和旅游公厕、停车场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乡村旅游新业态.二是引入移动“互联网+乡村”,实现弯道取直、创新发展.与腾讯公司开展深度合作,创建“为村贵州黎平蒲洞村”微信公众号,积极搭建乡村旅游网上推介、农特产品网上营销平台,为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设计了新的路径.三是筹备举办“乡村旅游节+蒲洞感恩节”,携起手来,唱响绚歌.蒲洞村委为纪念总理视察给蒲洞村带来的巨变,为感谢党的关怀,以总理视察蒲洞日(每年2月13-14日)为纪念日,举办以“铭记总理情·蒲洞奔小康”为主题的“乡村文化旅游节+蒲洞感恩节”,拟通过活动的开展,让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入心入脑,凝聚“鼓起劲来、弯下腰来、携起手来”加快发展的正能量.

四、蒲洞经验对贵州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启示

农村人口,特别是贫困人口的如期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首要保障.蒲洞村在脱贫攻坚中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获得了群众支持,取得明显成效.通过蒲洞村经验,本文认为,未来几年贵州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务必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群众利益必须放在首位.坚持把脱贫攻坚行动作为检验党员干部宗旨意识的大考场和大熔炉,充分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把党员干部创事业与群众创家业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党员干部带头干,群众积极主动干的热潮.

(二)志智并扶仍是紧迫任务.物质的贫困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知识的贫困、发展观念的贫困.对标脱贫小康目标要求,贫困村群众整体素质低下,既缺乏脱贫的志向,更没有增收的能力,提高群众整体素质,改变群众发展观念仍任重道远,必须坚持不懈志智并扶,才能不断激发群众脱贫奔小康的内生动力.

(三)精准发力,方可立竿见影.聚焦“十有”目标,精准发力,补齐短板,是实现蒲洞村面貌显著变化的关键.因此,必须要用心用情用力,切实摸清底数,挤干水分,务求做到把脉给药,定向 “滴灌”,重点突破、精准施策.

(四)创新突破,才能跨越发展.创新才能弯道取直.既要聚焦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最突出的短板,又要聚焦补短板的路径设计,整合资源、创新方式、创新产业、创新机制,激发精准扶贫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综上所述,此文为一篇适合黎平县蒲洞村和扶贫和精准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精准扶贫本科毕业论文,相关精准扶贫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精准扶贫视野下农村地区思想扶贫的路径探析 摘要精准扶贫中思想扶贫才是根本,我们必须深刻认识贫困问题的思想根源,聚焦农村群众思想道德滑坡、心态失衡、认识偏颇、拜金主义、违法乱纪、陈规陋习……精神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思想、教育、文化上进行帮扶,.

2、 四川凉山地区精准扶贫的制约因素和 宋佳蔓,孙 征(长春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摘 要】精准扶贫是造福贫困人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思想,也是推动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举措 凉山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境内.

3、 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助力精准扶贫思路以贺州市八步区开山镇甘薯产业为例 1研究背景和意义1 1研究背景扶贫开发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一项伟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始终把消除贫困作为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历代领导人不断探索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

4、 精准扶贫背景下民族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扶贫模式调研以广西桂平市麻垌镇荔枝产业为例 【摘 要】本文以精准扶贫为背景,以民族贫困地区广西桂平市麻垌镇的农业产业化扶贫模式为例,分析麻垌镇现有的“龙头企业带动型”,“专业合作社带动型”和&ld.

5、 产业精准扶贫是青海省民族地区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 摘要青海省在精准扶贫思想的指导下,脱贫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但在脱贫的过程中也出现贫困人口脱贫的自主性不强,内生动力不足的现象,从而导致 "……、靠、要 "现象以及返贫现象严重 通过对青海省民族地区的调研,.

6、 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策略以《宣言》为理论基础 卢尚月(北京大学,北京100871)摘要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前瞻性地指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即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其中蕴含着“精准扶贫”战略实施的理论基础 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