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云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2018年云南省中学教育科研论文 云南省党建期刊 云南省有关论文发表

云南省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跟云南省贫困人口区域性差异方面本科论文怎么写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云南省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4-15

云南省贫困人口区域性差异,该文是云南省相关专升本论文范文和贫困人口和差异和区域性方面毕业论文怎么写.

摘 要:云南省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贫困人口分布不均衡的特点较明显,扶贫难度较大.分析现阶段云南省贫困人口的区域聚集现象,通过贫困聚集度指标测量云南省各州市的聚集度水平,将其分为贫困聚集区域和贫困非聚集区域.在此基础上,选取昭通市和迪庆藏族自治州作为云南省贫困高聚集区域的代表州市,曲靖地区和文山州作为贫困低聚集区的代表州市,昆明市和玉溪市作为贫困非聚集区域的代表州市.从三次产业发展、固定资产投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乡差距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它们之间的差异,并有针对性提出区域性扶贫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区域性;聚集度;扶贫

中图分类号:C 9137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4-390X(2018)01-0023-07

The Regional Difference of Poverty Population in Yunnan Province

LI Xin,ZHANG Yuqin,LI Xuekun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Kunming 650201,China)

Abstract:Yunnan Province is one of the provinces with a large number of poor population in China, and after years of efforts, the poor population of Yunnan Province has been substantially decreased. However,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is increasingly difficul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poverty population is increasingly obvious.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research and analysis gathered phenomenon of the poverty population at this stage in Yunnan province area, through poor concentration index measuring concentration level of each city in Yunnan province, it can be divided into poverty concentrated areas and poverty not concentrated areas, on this basis, it selects Zhaotong city and Diqing city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Yunnan high concentrated areas of poverty, Qujing and Wenshan city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low concentrated areas of poverty, Kunming and Yuxi city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deconcentration area of poverty. According to the four aspects: three industries development,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the per capital disposable income and urban and rural gap, we will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poverty concentrated areas and poverty not concentrated areas, and put forward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regional poverty alleviation.

Keywords: regional; concentr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2017年,我国到了脱贫攻坚战关键时期,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云南是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省份,截至2015年底,云南仍有贫困人口574万人、片区县91个、重点县73个,贫困人口数量、片区县和重点县数量分别居全国第二位和第一位,是中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1].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云南省的贫困人口已经大幅度减少,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11年以来,云南省的贫困人口减少了440万人.截止2014年,扶贫开发重点县的总产值达到379028亿元,每个贫困县的生产总值较去年都有所提高;地方公共财政收入总值达到了8921357亿元;农民人均可分配收入最高的县达到8512元,最低的为4406元;对贫困县的固定资产投资较去年增长了24%.但是,越往后走,扶贫难度愈加剧烈.云南省的贫困人口多且分布广,区域分布不均衡现象也越来越明显.

一、云南省贫困人口区域聚集情况

(一)云南省贫困人口的分布情况

根据2015年云南省贫困人口数据和总人口数据,计算得出各州市的贫困人口占全省总贫困人口比率以及各州市总人口占全省总人口比率,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2015年云南省16个州市的贫困人口的分布情况,云南省总人口为4742万人,其中贫困人口占99%,其中贫困人口数最多的分布在昭通市,有1118万人;贫困人口比率最高的是怒江州,高达275%.

笔者发现,云南省的贫困人口分布极其不均匀,根据分析总人口比重和贫困人口比重两个指标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不一致,这表明,并不是人口越多的地区相对应贫困人口就越多.昆明、曲靖、玉溪、大理四个市的贫困人口比例小于总人口比例;而保山、昭通、丽江、普洱、临沧、楚雄、红河、文山、西双版纳、德宏、怒江和迪庆这些州市普遍都是贫困人口比重大于总人口比例.其中,怒江州和迪庆藏族自治州比例差异最为明显.

(二)云南省区域贫困聚集情况

为了更准确地描述云南省各州市贫困人口的聚集程度,本文将引入贫困聚集度指标进行分析论述.贫困聚集度,是描述一定范围内某区域贫困人口的聚集程度.该变量是描述该地区贫困人口的聚集程度的指标,反映该地区贫困人口的聚集度.

第1期李鑫,等:云南省贫困人口区域性差异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第12卷

表12015年云南省各州市贫困人口比较

地市总人

口数

/万人贫困

人口

/万人贫困

人口

比率/%总人口

比率/%

全省 4742 4709 99—

昆明6680171 26140

曲靖6047666 110128

玉溪2360 74 3150

保山25812148354

昭通54301118 206115

丽江128096 7527

普洱2605383 14755

临沧2509202 8153

楚雄2733210 7758

红河4650590 12798

文山3607 370 10376

西双版纳1164 39 3425

大理3584 253 7176

德宏1279 79 6227

怒江542149 27511

迪庆4089723809

数据来源:云南省贫困人口数据来源于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贫困户统计数据;总人口数据来源于2015年云南省各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贫困聚集度可以用一定范围内某区域的贫困人口数和该范围内的总贫困人口数之比与某区域的总人口数和该范围的总人口数之比的比值来表示.公式如下:

APi等于RPi/RTi

其中,APi表示一定范围内某区域i的贫困聚集度,RPi表示一定范围内某区域i的贫困人口数和该范围内的总贫困人口数之比,RTi表示某区域i的总人口数和该范围的总人口数之比.

假设MPi为区域i的贫困人口数量,MPt为该范围内总贫困人口数,则RPi等于MPi/MPt;同理,假设MTi为区域i的总人口数量,MTt为该范围内总人口数,则RTi等于MTi/MTt.

所以,整理可得:

APi等于(MPi/MPt)/(MTi/MTt)

根据贫困发生率的公式H等于MP/MT,则区域i的贫困发生率可以用Hi等于MPi/MTi表示,该范围内的贫困发生率可以用Ht等于MPt/MTt表示,那么一定范围内某区域i的贫困聚集度APi就可以表示为某区域i的贫困发生率和范围为内的贫困发生率的比值,即:

APi等于 Hi/ Ht

所以,当0< APi≤1时,表示区域i的贫困聚集度低于或等于该范围内的平均值,区域i并没有形成贫困聚集;当 APi>1时,表示区域i的贫困聚集度高于该范围内的平均值,区域i存在贫困聚集现象.而且, APi值越小,表示贫困聚集程度越低,反之则越高[2].

由此为基础,根据表1的数据去计算云南省各州市贫困聚集的程度,结果如下表2.

从表2可以看出,云南省各州市中贫困发生率最高的是怒江州275%,最低的是昆明市26%.根据贫困聚集度指标可知,昆明、玉溪、保山、丽江、临沧、楚雄、西双版纳、大理和德宏的APi值是处于0< APi≤1之间的,说明这些地区没有贫困聚集现象;而曲靖、昭通、普洱、红河、文山、怒江和迪庆的APi值是在 APi>1区间,说明这些地区存在贫困聚集现象.其中,昭通、怒江和迪庆的 APi值高于区域平均值2倍多,表明这三个州市有着明显的贫困聚集现象.

二、贫困聚集区域与贫困非聚集区域的差异分析

为了更好地对比分析,本文将贫困聚集区域再细分为贫困低聚集区和贫困高聚集区域.根据表2中贫困聚集度的数据,选择昭通市和迪庆藏族自治州作为云南省贫困高聚集区域的代表州市,选取昆明市和玉溪市作为贫困非聚集区域,曲靖和文山作为贫困低聚集区的代表.

(一)贫困聚集区域和贫困非聚集区域的三次产业发展

根据以上数据,三个区域近5年来第一、二、三产业的产量都是递增的,其中第二、三产业发展的最快;对贫困聚集区域来说,近5年来,产业结构不断在调整,除了迪庆藏族自治州,其余三个州市的产业结构都在以第二产业发展为主.从数量上看,产业发展速度呈贫困非聚集区域>贫困低聚集区域>贫困高聚集区域.

表22015年云南省各州市贫困人口聚集度

地市总人

口数/

万人贫困

人口/

万人贫困

发生率/

%贫困

聚集度

全省47424709 99—

昆明 6680171 2602506

曲靖 6047666 11011020

玉溪 236074 3103053

保山 2581214 8308317

昭通 5430 1118 20620091

丽江 128096 7707512

普洱 2605383 14715805

临沧 2509202 8108115

楚雄2733210 7709343

红河4650590 12712550

文山 3607370 10310318

西双版纳116439 3403254

大理3584253 7107152

德宏127979 6206350

怒江542149 27526883

迪庆4089723823565

表32011—2015区域第一产业产值比较

单位:亿元

贫困类型地市20112012201320142015

贫困非聚集区域

昆明13381592169718161881

玉溪805974112412281271

贫困低聚集区域

曲靖22572623289231023172

文山9151151133414311465

贫困高聚集区域

昭通9161134128713811407

迪庆3491107115108

数据来源:由《云南统计年鉴》2011—2015数据整理得到[3],下同.

表42011—2015区域第二产业产值比较

单位:亿元

贫困类型地市20112012201320142015

贫困非聚集区域

昆明1161213785143721538515884

玉溪56446240664870646926

贫困低聚集区域

曲靖64727429838583946422

文山15421836217124942414

贫困高聚集区域

昭通22292706318932613089

迪庆250457543619563

表52011—2015区域第三产业产值比较

单位:亿元

贫困类型地市2011201220132014 2015

贫困非聚集区域

昆明1214614735 18084 19930 21935

玉溪 2317

2788 3253 3555 4260

贫困低聚集区域

曲靖 3370

3950 4563 4998 6709

文山 1557

1793 2029 2232 2830

贫困高聚集区域

昭通 1506

1716 1871 2061 2596

迪庆 314

588 663

738 941

就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占GDP比重而言,贫困聚集区的贡献远高于贫困非聚集区域,而第二、三产业却不同,贫困非聚集区域的贡献要大得多,其中第三产业最为明显.2015年,贫困非聚集区的第三产业产值几乎是贫困低聚集区产值的3倍,是贫困高聚集区产值的6倍多.

(二)贫困聚集区域和贫困非聚集区域固定资产投入情况

比较不同区域固定资产的投入有助于了解他们各区对基本设施条件的资金投入以及生活水平的差异.

由表6可以看出,近5年来,无论是贫困聚集区域还是非聚集区域,在固定资产投资额上都逐年增加,但是对贫困非聚集区域的投资额远高于贫困聚集区域,并且这种优势一直保持着.从固定投资占比上可以看出,政府开始重视对贫困聚集区域的关注,贫困聚集区的固定资产投资百分比上有逐年上升趋势,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头.固定资产投入的不平等会逐渐拉大两个区域的发展差距.

表62011—2015区域固定资产投资比较

单位:亿元

贫困类型地市20112012201320142015

贫困非聚集区域

昆明2345927011293153138234979

玉溪42252871393751196676

贫困低聚集区域

曲靖82518771102081164513788

文山8802772355844971662

贫困高聚集区域

昭通487467587955056130

迪庆9891553196024712852

(三)贫困聚集区域和贫困非聚集区域人均可支配收入状况

比较不同区域人均可支配收入有助于了解当地贫困人口的生活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由表7、9可以看出,三区域的农民人均纯收入都是逐年在增加的,但是贫困非聚集区域的农民人均年收入普遍要高于贫困聚集区域的农民,相差大概在3000~4000元左右;从农民人均年收入增长比例来看,2011年起,三区的收入增长比值都有呈下降趋势,但贫困非聚集区要比贫困聚集区域下降得快.

由表7、8可以看出,三区域的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普遍高于农村居民.就2011年,贫困高聚集区的城镇人均收入是农民人均收入的4~5倍,之后这种差距有所缩小,2015年基本保持在3倍左右.

表72011—2015区域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单位:元

贫困类型地市20112012 201320142015

贫困非聚集区域

昆明69858040 92731036611444

玉溪66167628 8925996910977

贫困低聚集区域

曲靖50355950 686185149451

文山38644643 5460 69987699

贫困高聚集区域

昭通3294 4500 533364977212

迪庆41054769 557162786487

表82011—2015区域城镇人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单位:元

贫困类型地市20112012201320142015

贫困非聚集区域

昆明2378827458296463129533955

玉溪1852721384242762722329631

贫困低聚集区域

曲靖1840921623242612502327100

文山1668818884210802187223753

贫困高聚集区域

昭通1407316538191512003021773

迪庆1851321533239022502027097

表92011—2015区域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比率

单位:%

贫困类型地市20112012201320142015

贫困非聚集区域

昆明202151153118104

玉溪151153170117101

贫困低聚集区域

曲靖219182153 241 110

文山377202176282100

贫困高聚集区域

昭通211366185218110

迪庆22816216812733

(四)贫困聚集区域和贫困非聚集区域的城乡差距情况

  比较城乡差距可以从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比值和消费比值中进行观察.

根据数据反映,近5年来,贫困聚集区域的城乡收入比均小于贫困非聚集区,这表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贫困非聚集区更为明显.

研究发现,云南省贫困聚集区和贫困非聚集区两区域之间存在的明显的差异.

首先,从产业结构的发展来看,贫困聚集区域逐步调整产业结构,把重心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贫困非聚集区域以第三产业为发展中心.从对GDP的贡献角度看,贫困聚集区域对第一产业的依赖要高于贫困非聚集区;而贫困非聚集区对二、三产业的依赖要高于贫困聚集区域.

其次,从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来看,贫困非聚集区域的投资额远远大于贫困聚集区域,这也是造成两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原因之一.

再次,从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及收入增长指标来看,贫困聚集区和贫困非聚集区两区域都存在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倍数的形式高于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但近几年有下降趋势;有所不同的是,这种下降趋势在贫困非聚集区域要比贫困聚集区域下降的快.

最后,从城乡差距来看,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贫困非聚集区更为明显.

表102011—2015区域城镇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率

单位:%

贫困类型地市20112012201320142015

贫困非聚集区域

昆明294293313331337

玉溪357357368366370

贫困低聚集区域

曲靖274275283340349

文山232246259320324

贫困高聚集区域

昭通234272278324331

迪庆222221233251239

三、区域性扶贫对策及建议

(一)针对贫困非聚集区的对策建议

  1提高农村留守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

贫困非聚集区域城市经济的发展速度较快,导致农村家庭主要劳动力外流,剩下的都是老人,孩子和妇女,由于他们的体力不足,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家中耕地种植满足不了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从而导致贫困的发生.所以针对这一现象,政府应该提高社会兜底保障制度,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范围,满足这类人群的基本生活需求.

  2发展教育,培养新型的现代农民

  随着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运用正在一步一步取代传统农业经验在农业工作中的地位,传统的农民已经跟不上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培养新型的现代农民迫在眉睫.首先,政府应该重点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把农业、科技和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从而更好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其次,整合各渠道培训资金资源,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合理的地方,政府应该针对农民培训项目设立专款专用账目,加强监督管理腐败现象.最后,鼓励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开设乡村规划建设、乡村住宅设计等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一批专业人才,扶持一批乡村工匠.

  3加快农村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加快农村的发展建设.要改善城乡发展不平衡现象首先要消除不合理的制度基础,比如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促进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发展.还有就是要改变工农产品定价的“剪刀差”倾向,通过加大对农村的投资、高科技的引进,减少农业产业的从业人员[4].

(二)针对贫困聚集区的对策建议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善当地贫困人口生活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农业生产,増加经济效益的必要手段[5].贫困聚集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较贫困非聚集区域来说,还是存在很大差距的,政府应该加强对贫困聚集区域的固定资产投资,结合当地的山区特点,着力解决当地交通不便的问题,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当地人民的基本生活水平.

  2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加就业机会

  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的原因有三点:第一,贫困非聚集区域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外出打工收入甚至成为很大部分农村家庭的主要收入,但由于城乡社会制度不同等原因,造成一大部分劳动力的回流,出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不稳定性,短期性.第二,输出的农村劳动力,无论从文化程度还是素质技能方面都缺乏竞争力,大多是只能从事简单工作,工资水平也较低.第三,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一部分地区的农民不愿意外出打工[6].所以政府应该加强对教育的投资,一方面开展劳动力输出培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增强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知识教育,改变农村人们的传统落后的观念,促使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3重视生态建设,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贫困聚集区域的大多数州市处于山区,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因地制宜发展第一产业确是必然选择,但必须立足资源优势,加快第一产业全面转型,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绿色生态农业,保证农业健康发展.生态型经济发展是未来的重要趋势,战略制定的首要要求必须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转变生产方式,生产结合环保,适度开发,提高资源利用率[7].

[参考文献]

[1]云南省统计局.云南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状况、原因与对策分析[EB/OL].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pinkun/956567.htm.

[2] 欣乐. 福建省贫困人口分布、区域差异及扶贫机制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6.

[3] 云南省统计局.云南省统计年鉴2011—2015[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2015.

[4] 王颂吉,白永秀. 城乡要素错配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滞后:理论与实证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013(7):31.

[5] 刘德钦,刘宇,马维军. 贫困人口社会空间结构分析方法研究[J]. 测绘科学,2007(增刊1):59.DOI:10.3771/j.issn.1009-2307.2007.z1.017.

[6] 曹惠敏,骆华松. 云南农村贫困人口空间结构分析[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2 (1):68.DOI:10.3969/j.issn.1001-7852.2012.01.013.

[7] 吕素芬. 云南省特殊贫困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 学术探索,2007(5):38.DOI:10.3969/j.issn.1006-723X.2007.05.008.

[8] 云南省统计局.云南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状况、原因与对策分析[EB/OL].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pinkun/956567.htm.

[9] 孙中华.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投入的回报机制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

[10]朱文,刘尔思. 二十一世纪云南扶贫面临的困难与问题[J].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01(2):74.

回顾述说:此文为适合不知如何写贫困人口和差异和区域性方面的云南省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云南省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隐形贫困人口泛滥该如何理解? 最近,网络上一个新词突然火了起来隐形贫困人口 这个词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非常能花钱,朋友圈里晒的是去各地旅游的照片,用的是最新款大牌手机,穿的是当季新款衣服,时不时就去高档餐厅吃大餐,花高价健身或者请.

2、 国家卫计委:农村贫困人口住院费用报销将提至90%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健康扶贫成为重要发力点之一 国家卫计委司长何锦国日前表示,卫计委将坚持和完善健康扶贫“三个一批”措施, 继续加大攻坚力度,逐步建立长效机制,从制度上确保贫困.

3、 陈湘:建立精准健康扶贫新模式完善贫困人口多层次的医疗服务保障体系 焦作市总人口375万人,贫困人口8 6万人,因病致贫占45 5,因病致贫成为扶贫攻坚的硬骨头,为了彻底解决因病致贫这一政府扶贫工作的难点和基层群众生活痛点的问题,201 7年7月,焦作市探索建立&ld.

4、 陕西:5万多贫困人口到公益岗位上岗等4则 陕西5万多贫困人口到公益岗位“上岗” 仔细地把纸张发黄的老档案归类整理,扫描上传到电脑中……37岁的档案管理员赵冬梅干起工作来十分娴熟 不久前,这.

5、 基于内源式理念的贫困人口生计诉求调查 0 引言以农户生计可持续为出发点,解决贫困地区脱贫问题,是目前确保完成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 年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的关键 贺爱琳……1从乡村旅游视角研究农户生计问题,重点对农户的家庭特征、生计策.

6、 河南为贫困人口配发健康扶贫爱心保健箱 结合河南省扶贫工作实际,12月6日,河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和省卫生计生委联合下发关于为全省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制作配发“健康扶贫爱心保健箱”的通知,旨在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打赢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