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学术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新课程编辑部 新课程刊物 新经济杂志 新课程导学期刊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 农村新技术杂志 新常态下金融论文 经济新常态金融论文 新常态的参考文献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论文 有关新常态论文 经济新常态论文

关于新常态方面论文范本 跟新常态下关中经济带能力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类论文范本

分类:学术论文 原创主题:新常态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08

新常态下关中经济带能力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该文是新常态有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跟全要素生产率和新常态下关和视角有关论文范本.

刘红1李瑞娥2,1

(1西安翻译学院诒华学院西安710105;

2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西安710061)

摘 要:关中经济带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要义.新常态下的关中经济带,需要摒弃传统的发展模式,以创新推动产业调整与重组,而全要素生产率的状态及提升对其经济发展能力的影响深远且紧迫.本文通过对陕西关中地区5个地级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和判断,试图从发展潜质与创新空间上发现支撑经济发展的内在能力,以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拉动引擎.

关键词:关中经济带;全要素生产率;发展能力

DOI:1013856/jcn111097/s201611013

从广角度来看,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绝非狭义的“点”“带”概念,而是一个开放的经济长廊.中国作为新丝路经济带的重要国度,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特别是两条亚欧大陆桥及中哈过境铁路的投入使用,从时间和空间上缩短了区域经济的距离.数据显示,2004—2013年,中国企业对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从18亿美元增加到86亿美元,年均增长54%,涵盖陆地和海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连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1\].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当下,中国重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愿景,不仅为西部开发带来了新的机遇,而且拓宽了这一经济长廊的宽度和广度.

倘若说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横贯东西的绚丽彩带,那么,关中经济带就是镶嵌在彩带上的一串珍珠.作为陕西经济发展重心的西安、咸阳、宝鸡、铜川和渭南关中经济带,具有基于文化渊源和产业融合的合作关系,这一“关隘要塞”独特的地缘优势和战略要位,既赋予了其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不可替代的发展使命,又承载着西部地区后劲崛起的担当.囿于地缘发展的历史差距,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来说,陕西仍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其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发展能力的提升.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力是政策无法给予的,只能通过效率提高和资源重整内敛而成.基于此,本文以全要素生产率为基点,聚焦于关中经济带经济发展的动力与潜力的研究,试图对该区域的发展能力做出一个基本判断,以便制定审时度势的发展规划.

1相关文献综述

从美国经济学家索罗(Robert MSolow,1957)将技术进步引入CobbDouglas生产函数,提出了“索洛余值”,即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的概念后,其研究就迅速进入经济学家的视野.丹尼森(Edward FDenison)认为,要素投入(资本、劳动及土地)和要素生产率共同促进了经济增长,并量化了各个投入要素对产量增长的贡献率,用来比较各个投入要素对于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及贡献程度\[2\].乔根森(Jorgenson,1967)假定规模报酬不变,从产业和经济总体两个层次上,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法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经济增长状况进行了研究,将其分解为TFP增长和投入要素增长,其中数量增长和质量增长构成投入要素增长\[3\].Farrell认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源泉是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他采用线性规划模型来测算生产前沿函数和技术效率,进一步研究经济增长的根源和生产率变化\[4\].在Farrell模型的基础上,Bsttese和Coelli使用面板数据,假定技术无效,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将TFP分解为科技创新所带来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改变.与传统的生产函数法相比,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在生产实践中更具有价值\[5\].Kumbhakar等(1991)继承了Bsttese和Coelli的研究成果,对TFP的分解进行了开拓性研究,将技术效率变化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及规模经济\[6\].

中国关于TFP的探讨大多是基于国外分析方法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国家和地区、部门及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以及TFP的影响因素分析.叶裕民(2002)运用索洛余值法,计算分析了中国及各省份在1978—1998年TFP的变动情况,认为经济结构的显著变动是TFP不断增长的重要原因\[7\].郭庆旺和贾俊雪(2005)利用索洛余值法、潜在产出法和隐性变量法,对中国TFP进行了测算,结论是: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属于投入增长驱动型,要素投入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显著,经济增长中,TFP的贡献较低\[8\].颜鹏飞和王兵(2004)运用了DEA方法,分阶段测度了中国30个省份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及技术进步变化指数,并运用回归分析法对人力资本和制度因素TFP及其构成元素进行了实证检验,指出:技术进步是各个地区生产率差异的主要原因,技术效率的提高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因\[9\].李静和孟令杰(2006)利用索洛增长模型,得出TFP已成为中国各省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并认为TFP的差异使得中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出现差距\[10\].李国璋等(2010)认为,经济增长中TFP的贡献率在不断上升,生产效率是TFP提高的主要原因,投入(产业)结构、生产环境以及要素投入的质量决定TFP提高的程度\[11\].袁晓玲(2014)运用包含非合意产出的、非径向非角度的超效率SBM模型,计算了能源、环境双重约束下的绿色TFP,丰富了全要素生产率理论\[12\].

从区域经济看,关于陕西省TFP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陕西省及各区域、产业的TFP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探究.贾彧和付言言(2012)运用VAR模型,分别用制造业产业变动、经济质量的上升度代表制造业各行业生产总值变动及TFP的改善水平,研究了陕西省制造业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关系\[13\].王文等(2008)的实证研究表明,同期物质资本投入的贡献远远大于人力资本的贡献份额,但人力资本对陕西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实际中的贡献率小,原因在于人力资本的外溢性\[14\].

尽管学者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见仁见智,但对关中经济带全要素生产率与发展能力的探讨却鲜有涉及.新常态下,关中经济带经济增长的动力在于通过资源重整与全要素生产率质量的提升,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能力.基于此,本文在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根据关中经济带经济发展现状,构建并完善相关指标体系,对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进行全方位分析,以期寻求发展能力提升的潜质.

2关中经济带发展能力全要素生产率的最终检验

21世纪,一国或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判定已经不仅是经济总量,而是创新带来的新业态、新的产业融合发展和信息技术升级换代的能力.“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在于全要素生产率,而全要素生产率的本质在于资源配置效率”\[15\].全要素生产率(TFP)是质和量的统一.“量”的方面显示了资本投入、劳动投入的产出组合关系,衡量的是产出量与投入量之间的比例;而“质”的方面揭示了技术进步的发展趋势与技术进步的动因.在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过程中,地区发展差距本质上是TFP质的差异.经济发展能力不仅有TFP的各项指标分布和变化状态,关键是其中潜藏着发展潜力,涵盖产业协调发展能力、资源深度融合能力、生产要素支持能力、区域核心竞争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新常态下,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大手笔的规划,看似机遇唾手的利益分割,实际上是一种能力与实力的较量.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看,关中经济带发展能力是其要素效率的最终检验.

其一,全要素生产率的多指标与发展能力的多元性具有极大的契合性.TFP作为分析经济增长的重要工具,是用来表示多投入多产出情况下生产率的一个综合指标,可以多角度观察经济发展的能力及潜力.1953年,经济学家Sten Malmquist提出了曼奎斯特指数,他利用距离函数的比率来计算投入指数\[16\].1989年,Fare等用Malmquist思想进行生产分析\[17\],1994年,Fare等将Malmquist指数运用到TFP增长的实证研究中,并应用Shephard距离函数对TFP增长进行了分解,TFP可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变化\[18\].这样不仅可以测量历年TFP的动态变化,还可以将技术效率变化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等重要组成部分.TFP成为解释关中经济带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参考因素.因此,对关中经济带发展能力的研究,需要对TFP的多指标与发展能力的多元性进行契合性解释,以便发现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

其二,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特征与指标检验具有一定的因果性.TFP是一种动态观察,通过各项指标的多年归拢,可以发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趋势.对此的研究,一方面,估算全要素生产率有助于探求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源泉,即分析投入要素增长、技术进步变化、生产专业化、组织创新等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用以对投资推动的投入型增长和技术进步推进的生产率型增长进行判断,并确定经济增长方式.同时,计算分析TFP也是长期可持续增长政策制定、实施及评价的依据.由于TFP的动态特征与指标检验的因果性,可以据此来判断经济发展能力的强弱,因此,通过对比关中地区要素投入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TFP增长对关中地区经济增长贡献率,发现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与潜质,以便制定前瞻性发展规划.

其三,全要素生产率与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具有极强的关联性.无论从全球范围看还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观察,TFP状态是经济发展能力的外在展示.作为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状态的重要指标,TFP既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现状的度量,也是发展能力的全貌揭示.新常态下创新推动已经成为发展趋势,TFP的贡献很大程度上是在创新性的供给侧改革中进行经济结构的重整,即,通过产业整合与重组提升产业业态并形成新的发展能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任何国家或地区都无法单方面依靠自身资源摄取发展能力,“互利共赢”与“包容性发展”就是共享经济发展的红利.不过,必须看到,新丝绸经济带的发展格局,充满了利益博弈和竞争,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全球资源的配置能力与市场影响力,是获取收益能力的前提,尽管关中经济带具有一定的地缘优势,但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发展能力的提升赢得先机.

3关中经济带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及分析

31测算方法

目前,国内外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主要有参数法和非参数法.参数法需要设定生产函数,审订生产函数需要严格的约束条件.非参数法不需要设定生产函数,所以被广泛使用.本文采用目前最常用的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的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对陕西关中地区TFP变化进行测算和分解.

全要素生产率变化(tfpch)由技术效率变化(effch)和技术进步变化(techch)构成,即:

tfpch等于effch×techch

其中,技术效率变化由规模效率变化(sech)和纯技术效率变化(pech)组成,即:

effch等于sech×pech

32变量选取及数据简介

本文以2001—2013年为研究周期,测算了陕西关中地区及5个地级市的TFP,并通过TFP变化及Malmquist指数分解对各要素贡献率进行了分析与对比.除非特别说明,本文的基础数据都来源于《陕西统计年鉴》(2002—2014年)、《陕西经济年鉴》(2002—2014年)、《陕西区域年鉴》(2002—2014年).

对于产出指标,本文以1998年作为基年,以1978年的不变折算2001—2013年的(用GDP平减指数调整)历年生产总值作为产出指标.

对于资本投入,本文以资本存量来衡量资本投入,采用永续盘存法来计算资本存量.

对于折旧率的选取,本文依据李国璋等(2010)的研究数据,将折旧率设定为96%\[11\].本文以1998年为基期,选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作为名义指标,以固定资产指数剔除因素后得到实际投资额.基年的资本存量参照了张军等(2004)的研究结果,1998年陕西省的资本存量为1 026亿元\[19\].关中各地级市1998年的资本存量,可通过全省基年的资本存量数值进行推算,具体为:1998年陕西资本存量值乘以各地级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陕西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

对于劳动力投入,本文采用历年年末各地级市就业人员数量进行度量.

33测算结果及分析

331关中地区各地级市年平均TFP变化及差异分析

本文运用DEAP21软件测算了5个地级市2004—2013年的TFP变化.通过测算,得到2001—2013年关中地区及各地级市TFP变化的平均值及Mamquist指数分解,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2001—2013年,关中地区TFP平均值为1033.5个地级市的技术进步变化均大于1,说明技术进步是TFP增长的主要动力;除西安市的技术效率变化大于1外,其他地级市均小于1,说明TFP的提高受制于技术效率的改善不明显.在5个地级市中,西安市的TFP增长率最高,为91%,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宝鸡市和咸阳市的TFP增长率分别为29%和21%,其技术进步增长率分别为35%和42%.而渭南市和铜川市的TFP增长率分别为-10%和-32%,呈现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二者的技术效率较低.可见,铜川市“拖累”了关中地区TFP的提高.

332关中各地级市TFP变化的时间趋势分析

运用DEAP21软件,估算2001—2013年5个地级市的TFP,将关中地区各地级市2001—2013年的TFP变化绘制成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在2008年以前,关中地区各地级市TFP呈增长趋势.西安市历年TFP均大于1,除了2008—2009年及2009—2010年,西安市TFP均高于其他地级市,且2010—2011年TFP增速高达183%;铜川市在2008年以前TFP处于关中地区较高水平,仅次于西安市,但在2008年以后,TFP水平开始下降,尤其是在2008—2009年出现了114%的降幅;渭南市TFP在2009年以前处于关中地区较低水平,2009年以后开始上升;宝鸡市和咸阳市的TFP变化趋势趋于一致.总体上讲,在2008年以前,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促使关中地区各地级市TFP呈增长趋势,而2008年后,尤其在2008—2009年,TFP基本一致,进入2010年后,TFP变化差异明显上升,2012年以后,TFP变化趋势较平稳.

4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在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非参

图12001—2013年关中地区各地级市的TFP变化

数Malmquist指数法对陕西关中经济带5个地级市的TFP进行了测算和分解;重点从各地级市年均TFP的变化差异、变化的时间趋势两个方面做了研究,试图发现TFP和区域发展能力的内在关系.其研究的结论和建议如下.

41研究结论

纵向地看,关中经济带发展能力具有区域优势.如陕西省2001—2013年各区域TFP变化的平均值及Malmquist指数分解如表2所示.关中经济带的TFP平均值高于陕北和陕南地区.这主要归因于关中经济带技术进步水平、规模效率、技术效率及纯技术效率均高于陕北和陕南地区.陕北地区的TFP最低,小于1,与关中和陕南地区有较大的差距.陕北地区技术进步以08%的低增长速度增长,技术效率增长更慢,为04%,这两个指数“拖累”了TFP的改善并影响到发展能力的提升.

横向地看,关中经济带与东部、沿海地区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王欣亮和严汉平(2014)通过测算和研究1952—2012年的全国4大板块TFP的变化,得出结果: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以57%的速度增长,东北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以31%的速度增长,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却分别以05%和39%的速度在下降\[20\].究其原因,主要是人力资本的外溢性将一部分支撑发展能力的动力资源转移至东部地区,“中西部与东部地区在技术性工作岗位方面的差距是开放后地区差距的根本原因”\[21\],引致中部、西部地区(包括关中经济带)的技术效率相对低下.

客观地看,关中经济带依托西部资源优势,存在着典型的资源依赖和要素驱动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必然会对发展能力的提升产生一定的制约或拖曳.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围绕城镇化的迅速推进与东西部经济结构的调整,西部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陕西作为新丝路经济带的起点,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担当与地缘承接,关中经济带又是陕西经济质量提升的依托,因此,双重的身份定位赋予了关中经济带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重任.尽管关中经济带资源禀赋的多样性使其具有互补特点,但对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进行客观描述与审时度势的评价,是提升其发展能力的必要理论准备.

42政策建议

(1)关中经济带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必须与发展能力相结合.发展能力的培育仍是永恒的主题,尽管关中经济带具有丰富的技术引领与创新资源,各种经济资源以全要素生产率的形态积聚了陕西乃至西北地区最重要的产业构图,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的引领,但创新仍是发展能力的支撑.如果说新丝绸之路的开拓是关中经济带的发展契机,那么,发展能力历练则是“赢在带上”的现实博弈.新常态下最大挑战之一是产业结构可模仿度下降,经济增长与发展必须关注以信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特征的智能制造模式,需要将全要素生产率的元素融入发展能力中,以提升经济发展品质.因此,通过资源整合以提高发展能力,是实现关中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2)关中经济带必须正视要素弹性逆转.特别是“十三五”期间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将全面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对关中经济带来说,新常态下最重要的是淘汰与创新并行、互补与差异同在,形成各具特色的资源组合模式与不易模仿的产业集群,超越依靠技术模仿的创新阶段并推动创新的自主性是关中经济带面临的重大挑战.通过合作共享,实现关中经济带大产业发展战略,主动适应新常态对产业整合与提升的要求.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并进.

(3)关中经济带要规避全要素生产率误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是静态指标的估算,而发展能力是动态要素的组合与重新组合.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时期,经济资源是一个相对固定的量,而资源组合产生的能力却可能是乘数的,它通过要素重置可以激活原有资源的动态重整,也可以通过动态元素的加入产生倍加的发展动力.关中经济带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与产业基础,承东启西的历史担当,需要构建创新驱动的合力,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要适应新常态下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大力发展前瞻性的新兴产业,以促进技术进步为手段,鼓励创新型人才向企业聚集,形成高端产业与产业高端良态,促进西部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永曜丝绸之路板块起舞\[N\]京华时报,20140507

\[2\]DENISON E FWhy grouth rates differ:postwar experience in NineWestern Counteries \[M\]Washington DC:Brookings Institution,1967

\[3\]JORGENSON D W,GRILICHES ZThe explanation of productivity change\[J\]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67: 249283

\[4\]FARELL M J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ve efficiency\[J\]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Series A(General),1957:253290

\[5\]BATTESE G E,COELLI T J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s,technical efficiency and panel data:with application to paddy farmers in India\[M\]Springer Netherlands,1992

\[6\]KUMBH*AR S C,GHOSH S,McGUCKIN J TA generalized production frontier approach for estimating determinants of inefficiency in US dairy farms\[J\]Journal of Business & Economic Statistics,1991,9(3):279286

\[7\]叶裕民全国及各省区市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和分析[J]经济学家,2002(3):115121

\[8\]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J]经济研究,2005,6(5):160

\[9\]颜鹏飞,王兵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4,12(9):8896

\[10\]李静,孟令杰中国地区发展差异的再检验:要素积累抑或TFP[J]世界经济,2006(1):1222

\[11\]李国璋,周彩云,江金荣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及其对地区差距的贡献[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5):4961

\[12\]袁晓玲陕西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影响因素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4(5):3843

\[13\]贾彧,付言言制造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质量的关联性研究——基于陕西的数据[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2,25(4):2226

\[14\]王文,牛,张猛人力资本对陕西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4):1823

\[15\]蔡昉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笔谈[J]经济研究,2015(1):7

\[16\]MALMQUIST SIndex numbers and indifference surfaces\[J\]Trabajos de Estadistica y de Investigacion Operativa,1953,4(2):209242

\[17\]FARE R,GROSSKOPF S,LINDGREN B,et alProductivity changes in Swedish pharamacies 19801989: a nonparametric Malmquist approach\[M\]Springer Netherlands,1992

\[18\]FARE R,GROSSKOPF S,NORRIS M,et alProductivity growth,technical progress,and efficiency change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4:6683

\[19\]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10):3544

\[20\]王欣亮,严汉平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分解及演进研究[J]人文杂志,2014(3)

\[21\]彭国华技术能力匹配、劳动力流动与中国地区差距\[J\]经济研究,2015(1):109

本文点评,这篇文章为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全要素生产率和新常态下关和视角方面的新常态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新常态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新常态下实现地方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探析 【摘要】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自下发后,各级审计机关积极贯彻执行,按照意见指示和要求,逐步开展了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工作 基于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

2、 营改增、制造业服务化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基于DI合成控制法的实证 刘伟江 吕 镯摘要文章使用上市公司2007 2016年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运用DI合成控制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营改增”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及&ldqu.

3、 外商直接投资对东盟全要素生产率与其分解的影响基于三角联盟理论框架 王贞力1 林建宇 2(1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昆明 650091 ;2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 昆明 650500) 摘要 本文基于“三角联盟”理论框架和“随机.

4、 河北省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分析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角度 教利腾(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5)摘要采用CD生产函数法,利用索罗残差公式,测算了河北省1991—2014年间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指标,并进行了分析,发现目前河北省经济.

5、 全要素生产率视角下的重庆经济增长方式考察基于重庆三次产业19年面板数据的实证 摘 要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重庆市三次产业19972015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并采用松弛变量分析了三次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 研究发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集中于技术进步层面;但重庆市的全.

6、 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效率分析 摘要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1998—2007年农副食品加工业的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农副食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技术效率进行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