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研究生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概念设计论文 毕业论文的语言的概念 概念界定属于文献综述吗 文献综述的概念和作用 乡村旅游概念的参考文献 学术论文的概念

概念类有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与手机成瘾的概念、测量与预测因素类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分类:研究生论文 原创主题:概念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16

手机成瘾的概念、测量与预测因素,本文是概念方面论文如何写与成瘾和概念和预测因素方面论文如何写.

摘 要:手机的多功能性及应用广泛性引起了备受关注的手机成瘾问题.关于手机成瘾的概念,大多数研究者是从手机成瘾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角度进行界定,少数研究者在定义时突出了手机的使用动机及手机成瘾的独特性.众多研究者发现,冲动性、自尊和孤独是手机成瘾的重要预测因素.关于手机成瘾的内部神经机制、具体发展过程的分析,以及手机成瘾相关预防与干预技术需要未来研究者重点关注.

关键词:手机成瘾;手机成瘾测量;冲动性;自尊;孤独

  目前钥匙、钱包一起成为人们出行必带的三大工具.尤其近年出现的智能手机,配备了先进的交流系统(蓝牙、移动网络、WI-FI)、手提电脑的某些功能(高容量数据存储,网页浏览器,应用软件程序的安装等);内置多种感应器,如麦克风、摄像头、GPS等,能够随时捕获和记录声音、图片、位置及运动[1].手机的多功能化趋势在对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备受关注的手机成瘾问题.手机成瘾使得现在很多人有了第二类生活,这种生活是建立在电子网络虚拟交流的基础上,由此带来了许多心理、行为和社会问题[2].一项对瑞典的研究结果显示,高强度的移动手机使用与失眠和抑郁症状相关联[3].Hong, Chiu和Huang研究发现,手机成瘾会带来一些包括时间管理和学业成绩在内的问题[4].

  目前有关手机成瘾的实证研究已有很多,比如手机成瘾对个体的潜在影响[5],手机成瘾与相关心理预测因素的关系[4][6-7],手机成瘾的社会影响因素[8],手机成瘾的家庭环境因素[9]等.众多手机成瘾的实证研究为其综述研究提供了理论和现实的可能.本研究将从手机成瘾的概念、测量及预测因素三方面对手机成瘾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进而对未来有关手机成瘾的研究进行展望.

1.手机成瘾的概念

  目前有关手机成瘾的概念在学术界并没有达成一致.一方面,手机成瘾在精神病学和临床心理学文献中一直被视为行为成瘾(如游戏成瘾、网络成瘾)的一种.有研究者借鉴网络成瘾的定义,将手机成瘾看作冲动控制的失调,类似于病态[10];Chen, Zhang和Zhao认为手机成瘾同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成瘾相类似,存在以下6种症状表现:突显、回避、冲突、复发与恢复、耐受以及情绪的改变,并将手机成瘾界定为使用者对手机的非适应性依赖和强迫性使用[11].Salehan和Negahban认为,手机成瘾属于技术成瘾,是一种问题行为(如驾驶时使用手机)[12].尽管目前没有统一的诊断量表,有研究已经证明,手机成瘾与其他类型的成瘾,比如烟瘾、酗酒、网络成瘾在现象学和神经生物学的病因上存在相似之处.例如,病态和物质滥用会使血清素和多巴胺系统发生相同的改变(血小板单胺氧化酶β活动水平下降、低多巴胺状态)[13].另一方面,也有研究者对将行为成瘾的概念等同手机成瘾的做法提出了质疑.Billieux等人指出,证明手机成瘾等同于行为成瘾的很多研究是基于物质成瘾(如药物滥用)的一些概念,这样便忽视了手机成瘾的独特性;同时便利样本搜集来的自我报告类型的数据,缺乏一定的说服力[14].可见,虽然在行为成瘾概念的基础上对手机成瘾的概念进行界定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单纯借鉴行为成瘾来定义手机成瘾之所以存在各种问题,是因为这种定义只是从手机成瘾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角度进行的定义,忽略了手机的独特功能视角,必然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为了避免上述争议,Park在研究手机成瘾时,根据手机的功能与使用动机,将手机成瘾分为习惯性使用和工具性使用两大类[15].国内研究者屠斌斌等人将手机成瘾定义为重复使用手机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持续的需求感和依赖感的心理和行为,它包括手机娱乐成瘾、手机信息搜集成瘾和手机关系成瘾三种类型[16].这类定义既指出手机成瘾的心理及行为后果,又补充了手机成瘾的动机表现,即突出了手机成瘾的独特性.

2.手机成瘾的测量

  目前,国外有关手机成瘾的的测量已比较成熟.Bianchi和Phillips根据行为和技术成瘾的相关内容,并考虑到与手机使用相关的社会问题,发展了《移动手机问题使用量表》(MPPUS).该量表共包含27题,采用李克特式量表10点计分法,利用耐受性、戒断性、逃避、渴望和产生的消极后果5个维度来进行编制,通过其对生活的影响来检测手机成瘾.经测验,其内在信度(Cronbach’s alpha)系数达到0.93,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6].Billieux等人编制移动手机问题使用问卷(PMPUQ),该量表主要是从手机成瘾的后果来多方面考察手机成瘾,是一个多维度测量手机成瘾的问卷,该量表包含30道题,采用4点计分法.它通过四个方面来测量移动手机成瘾,即危险性使用(如驾驶时使用手机)、禁止使用(如上课时使用手机)、依赖症状(如孤僻)和财政问题(如电话费用超支)[17].随后很多研究者利用MPPUS或PMPUQ去探究特定类型的手机成瘾用户(如青少年用户群体)[18]或者是对上述两个量表进行改进.Yen等人根据物质成瘾的相关研究编制了手机问题使用问卷(Problem Cellular Phone Use Questionnaire),该量表共包含两个维度:问题使用症状和功能障碍,以青少年群体作为参与者编制而成[19].Walsh等人编制了手机参与问卷(Mobile Phone Involvement Questionnaire),该问卷包含8项题目,采用七点计分法,采用问题使用单一维度,经检验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8].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近年专门针对智能手机成瘾的测量量表也开始出现.Kwon等人编制了智能手机成瘾量表(Smartphone Addiction Scale, SAS),这是用于智能手机成瘾临床诊断的第一个量表.该量表包含33道题目,采用6点计分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六个因子被纳入,即日常生活干扰、积极预测、戒断、虚拟空间的定向关系、过度使用以及忍耐力[20].之后,Kwon等人根据SAS编制了包含10道题目的智能手机成瘾量表的短版本(SAS-SV)[21].

  国内研究者徐华和吴玄娜等人根据《美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手册》(D- IV)中对物质依赖和行为成瘾的描述,通过个案访谈和前测,从行为(心理)耐受性、行为(心理)戒断、社会功能和生理反应四个维度编制了手机依赖问卷.该问卷共包含13个题目,采用5点计分法,让参与者对条目进行自评,结果显示各维度之间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5251、0.5907、0.4950、0.5272,效标效度为0.578(P<0.01),并且各维度之间的相关也达到了显著的水平[22].熊婕,周宗奎等人从戒断症状、突显行为、社交抚慰和心境改变四个维度编制了《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共16题,采用5点计分法,让被试者对条目进行自评,结果显示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达到了0.83[23].另外,苏双等人编制了国内第一个中文版本的智能手机成瘾量表,该量表共包含22个项目,因素分析揭示6个因子:戒断行为、突显行为、社交安抚、消极影响、App使用、App更新,该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可以用来测量大学生的智能手机成瘾[24].

3.手机成瘾的预测因素

  过去的很多研究探究了大五人格与行为成瘾的关系,但人格特征对行为成瘾倾向通常具有较低的解释力[25],开放性、责任心与手机成瘾并不存在显著相关[26].不过诸多研究发现,冲动性、自尊和孤独与多种成瘾行为,如病态、网络成瘾和手机成瘾存在显著相关.

3.1 冲动性与手机成瘾

  冲动性表现为行为的失控,追求眼前需求的满足,而不考虑长远利益[22].冲动性个体通常具有、滥用药物等行为倾向,并且经常会不思后果地采取行动来满足自己迫切的需求[23].研究表明,对冲动性行为控制的减少是成瘾行为的一个重要标志[24].Hyun, Park和Lee等人在时间洞察力理论的基础上,将当下享乐主义分为四个因素:冲动性、感觉、寻求享乐、冒险.研究结果显示,冲动性和寻求享乐与手机成瘾呈显著正相关[25].Wu, Cheung和Ku等人以中国智能手机用户为参与者研究发现,高冲动性个体更多地使用智能手机登陆社交网站(social networking sites, SNSs),具有更高的智能手机成瘾倾向[26].

  目前,有关冲动性与手机成瘾的很多研究是以Whiteside和Lynam的UPPS(urgency, premeditation, perseverance, sensation seeking)模型为理论基础[27].该模型将冲动性分为四个维度:紧迫性、计划性、坚持性和寻求刺激.Billieux等人以女大学生为被试,研究发现,紧迫性和缺乏坚持性与手机的实际使用(比如通话时间)和感知到的依赖显著相关[28].随后,Billieux与其同事又对20-35岁的成年人进行研究发现,冲动性的紧迫性这一维度是手机问题使用最强的一个预测因素[17].通常高紧迫性个体在激烈的情绪环境中缺乏自我控制,同时又会采取一些不良的情绪调节策略,这会加速或维持个体的负面情绪状态,从而激发个体与他人交流自己负面情绪的动机.Philippe等人发现,缺乏坚持性主要与手机的实际使用相关,缺乏坚持性的个体经常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思绪和想法,这就表明手机可以帮助那些缺乏毅力的个体摆脱无关的想法[29].缺乏计划性与手机的禁止性使用相关,低计划性个体经常会在禁止使用手机的场合使用手机,如图书馆、会议室等.手机成瘾的这样一种表现反映出某种被观察到的反社会型人格特质,表明缺乏计划性的个体容易产生一些反社会性行为.高水平的刺激寻求与手机的危险性使用相关,如驾驶时使用手机,因为开车时打电话这种危险性行为可以激发高感觉寻求者的刺激享受[30].综上所述,目前有关冲动性与手机成瘾之间的关系研究,研究者们得出相一致的结论,即冲动性是智能手机成瘾的一个显著正向预测因素.

3.2自尊与手机成瘾

  自尊是对自我价值的一种稳定性评价,它与自我认同相关联,并受到社会关系的影响.低自尊个体对一些否定性反馈总是习惯于逃避或者反应过激,并且在人际关系处理上会遇到各种问题[31].Bianchi和Phillips指出,低自尊可以预测手机的问题使用,因为低自尊个体通常对自我持有更多否定性的信念,会频繁地向自己的同伴寻求保证(seek for assurance),从而更容易出现手机成瘾[6].也就是说低自尊可能是通过寻求保证这一*变量影响手机成瘾.Phillips, Butt和Blaszczynski的研究结论恰好验证了对这一成因的解释:低自尊的个体通常会更倾向于寻求同龄人的认同、承诺和赞赏,因此他们更容易沉迷于一些有吸引力的事物[32].Hong等人研究发现,低自尊个体具有更高水平的手机使用与成瘾倾向;人际交往的失败可能会降低自尊水平,并同时诱发一些抑郁情绪.因此,他们认为人际交往的特点可能是影响自尊与手机成瘾之间关系的一个潜在因素[4].对低自尊者来说,网络聊天的匿名性特点使其能够更自如地表达自己,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逃避反应.所以,低自尊个体更有可能使用手机尤其是手机来缓解现实生活中由于人际关系紧张所带来的压力,从而更有可能产生手机成瘾.国内研究者周扬等人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自尊与手机成瘾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自尊与手机成瘾之间存在着自我控制这一*变量,也就是说低自尊者是由于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而表现出较高水平的手机成瘾倾向[33].

  然而,Ehrenberg, Juckes和White等人研究发现,自尊与年轻人的手机使用相关性很弱[7].另有研究显示,自尊与手机成瘾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β等于0.126, p>0.05)[34].而且对于是低自尊导致了手机成瘾,还是对手机的成瘾最终导致了低自尊,目前也没有一致的结论.可见,自尊与手机成瘾之间的关系目前仍存在一定的争议,需要未来进一步的研究.

3.3孤独与手机成瘾

  孤独被定义为个体对正在进行的关系,在质量和数量上感知的缺乏[35].孤独的个体通常很少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具有低水平的参与度以及不恰当的自我表露水平.研究显示,孤独的个体通常会更多地使用手机来减少孤独所带来的焦虑感[36].Bian和Leung认为,孤独水平越高的个体越有可能沉迷于智能手机.孤独的个体通常不愿意与他人面对面的交流,而智能手机所具备的随时随地联网的功能,恰好为孤独的个体提供了更舒适的环境去感知和控制交流的过程[37].刘红和王洪礼研究发现,孤独感直接预测大学生的手机成瘾,同时通过网娱动机(上网与娱乐的结合,简称网娱)间接预测手机成瘾,即网娱动机在孤独与手机成瘾之间起*作用.这个*作用怎样产生的呢?他们认为,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手机功能的更新使得人们使用手机的动机也随之发生变化[38].甘启颖指出,基本心理需要在大学生的孤独感和手机依赖之间起*作用,也就是说基本心理需要揭示了孤独感与手机成瘾之间的内在机制[39].Deci和Rya的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基本心理需要是生命成长、健康、完满的基础,当外界环境使基本心理需要受挫,就会产生防御机制,寻求满足.孤独水平较高的个体其基本心理需要更容易受挫,更有可能会通过玩手机来获得一种心理补偿感[40].使用计算机*传播(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的过滤理论(cues-filtering theory)也可以对以上的研究结果进行解释,通过手机进行交流可以减少社会线索,比如“非言语线索”(面部轮廓表情、姿势等)的影响,这样就涉及较少信息的暴露和对社会线索的解读[37].

  然而,Takao, Takahashi和Kitamura的研究结果显示,虽然孤独与手机的过度使用存在正相关,但并不是导致手机成瘾的原因.他们认为孤独的个体通常是内向的,而内向的人不易出现手机成瘾[41].可见,孤独与手机成瘾之间的关系目前仍存在一定的争议,有待未来深入探讨.

4.未来展望

  目前有关手机成瘾的国内外研究已取得丰富的成果,但仍存在有待改进和突破的地方.首先,目前有关成瘾的神经机制方面的研究已比较完善,但对于手机成瘾的原因,很少有研究从神经机制方面进行具体解释,所以未来的研究可以借鉴成瘾在神经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集中于对手机成瘾的神经机制的探讨,或将其他种类的成瘾与手机成瘾的神经机制进行对比,确定二者之间的具体差异.其次,目前很少有研究者去关注手机成瘾的具体发展过程,未来的研究方向也可以偏向于这一方面.我们需要确定成瘾前的症状表现,比如,找到使用者对媒体活动产生不满意并开始寻求更强烈刺激的时间点,即未来的研究可以关注由未成瘾到成瘾这个转换点的确定.最后,探究手机成瘾的预防与干预技术.未来的研究可以发展一些将技术间歇与元认知技巧相结合的模型,教人们如何集中注意力,体验延迟满足的好处.

参考文献:

[1] KuntscheE, LabhartF.Using personal cell phones for ecological momentary assesent[J]. European Psychologist, 2013, (1).

[2] LatifH, U?kun CG, DemirB.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Social Networks and the CommunicationBehiors of Generation 2000 (Millennials) in Turkey[J]. 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 2014.

[3] ThoméeS, H?renstamA, Hagberg, M.Mobile phone use and stress, sleep disturbances, and symptoms of depression among young adults-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 BMC public health, 2011, (1).

[4] HongFY, ChiuSI, HuangDH. A model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obile phone addiction and use of mobile phones by Taiwanese university female students[J]. Computers in Human Behior, 2012, (6).

[5]Toda, M., Monden, K., Kubo, K., et al.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and health-related lifestyle of university students[J].Social Behior and Personal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06, (10).

[6] BianchiA, PhillipsJG. Psychological predictors of problem mobile phone use[J]. CyberPsychology & Behior, 2005, (1).

[7] EhrenbergA, Juckes S, White KM. Personality and self-esteem as predictors of young people´s technology use[J]. CyberPsychology &Behior, 2008, (6).

[8]WalshSP, WhiteKM, CoxS, et al. Keeping in constanttouch: The predictors of young Australians’mobilephoneInvolvement[J]. Computers in Human Behior, 2011, (1).

[9]TodaM, EzoeS, NishiA, et al. Mobile phonedependence of female students andperceived parentalrearing attitudes[J]. Social Behior and Personal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08, (6).

[10] ParkBW, Lee KC. The effect of users’ characteristics and experiential factors on the compulsive usage of theSmartphone[J].

Ubiquitous computing and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2011.

[11] ChenC, ZhangKZ, ZhaoSJ.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Perceived Enjoyment and Habit on Smartphone Addiction:TheRoleof User Type[J]. E-Technologies, 2015.

[12]Salehan M, Negahban N. Social networking on artphones: When mobile phones becomeaddictive[J]. Computers in Human Behior, 2013, (29).

[13] BillieuxJ, PhilippotP, SchmidC, et al. Is Dyunctional Use of the Mobile Phonea Behioural Addiction Confronting Symptom-Based Versus Process-Based Approaches[J]. Clinical psychology &psychotherapy, 2015, (5).

[14] BillieuxJ, MaurageP, Lopez-FernandezO, et al. Can disordered mobile phone use be considered a behioral addiction An update on current evidence and a comprehensive model for future research[J]. Current AddictionReports, 2015, (2).

[15]Park WK. The mobile of addiction among Korean college students[J]. Korean Society for Journali & Communication Studies, 2003.

[16]屠斌斌, 章俊龙, 姜伊素. 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问卷的初步编制[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 (4).

[17] Billieux J, Van der LindenM, RochatL. The role of impulsivity in actual and problematic use of the mobile phone[J]. 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 2008, (9).

[18] Lopez-FernandezO, Honrubia-SerranoL, Freixa-BlanxartM, et al. Prevalence of problematic mobile phone useinBritis adolescents[J].Cyberpsychology, Beh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2014, (2).

[19]YenCF, KoCH, YenJY, et al.Multi dimensional discriminative factors for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adolescentsregarding gender and age[J]. 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s, 2009, (3).

[20]Kwon M, et 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Smartphone AddictionScale (SAS)[J]. PLoS ONE, 2013, (2).

[21]KwonM, KimDJ, ChoH, et al. The artphone addiction scal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short version for adolescents[J].PloS one, 2013, (12).[22]徐华, 吴玄娜, 兰彦婷等. 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的编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8, (1).

[23]熊婕, 周宗奎, 陈武等. 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的编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2, (3).

[24]苏双, 潘婷婷, 刘勤学等. 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量表的初步编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4, (5).

[25] WilsonK, FornasierS, WhiteKM. Psychological predictors of young adults´ use of social networking sites[J]. Cyberpsychology, Beh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2010, (2).

[26] RobertsJA,PulligC, Manolis C. I need my artphone: A hierarchical model of personality and cell-phone addiction[J]. Personality and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5.

[27] WhitesideSP, LynamDR. The five factor model and impulsivity: Using a structural model of personality tounderstand impulsivity[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1, (4).

[28] BillieuxJ, Van der LindenM, d´Acremont M, et al. Does impulsivity relate to perceived dependence on and actual use of the mobile phone?[J]. 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 2007, (4).

[29] Philippe G, CourvoisierDS, BillieuxJ, et al. Can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intentional and unintentional interference control help differentiate varieties of impulsivity?[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2010, (1).

[30] Billieux J. Problematic use of the mobile phone: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a pathways model[J]. Current Psychiatry Reviews,2012, (4).

[31] Cooperith S. SEI, Self-Esteem Inventories[M]. Consulting Psychologist Press, 1981.

[32] PhillipsJG, Butt S, Blaszczynski A. Personality and self-reported use of mobile phones for games[J]. CyberPsychology & Behior, 2006, (6).

[33] 周扬, 刘勇, 陈健芷. 大学生自尊和自我控制对手机成瘾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 2015, (7).

[34] Khang H, Kim JK, KimY. Self-traits and motivations as antecedents of digital media flow and addiction: The Internet, mobilephones, and video games[J]. Computers in Human Behior, 2013, (6).

[35] PeplauLA, Russell D, Heim, M. The experience of loneliness[J]. New approaches to social problems, 1979.

[36] TownsendAM. Life in the real-time city: Mobile telephones and urban metaboli[J]. Journal of urban technology, 2000, (2).

[37] Bian M, LeungL. Linking loneliness, shyness, artphone addiction symptoms, and patterns of artphone use to social capital[J]. 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 2015, (1).

[38] 刘红,王洪礼. 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 手机使用动机的关系[J]. 心理科学, 2011, (6).

[39] 甘启颖. 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关系: 基本心理需要的*作用[J]. 文山学院学报, 2014, (6).

[40] Deci EL, RyanRM.The general causality orientations scale: Self-determination in personality[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1985, (2).

[41] TakaoM, TakahashiS, Kitamura, M. Addictive personality and problematic mobile phone use[J]. CyberPsychology & Behior, 2009, (5).

归纳上述,此文为一篇适合成瘾和概念和预测因素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概念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概念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的概念、要素与结构探析 孙绵涛建立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要理解什么是教育治理体系 目前学术界对现代教育治理的研究,较多论及教育的某一方面,如从如何治理的角度来谈教育的治理问题,而较少从体系的角度来谈现代教育治理的问.

2、 团体心理辅导对高职生中手机成瘾倾向者孤独感的效果 刘 艳,毛佳丽,刘永富(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摘 要目的探索对高职生中手机成瘾者孤独感的干预方法,为减少孤独感,降低手机成瘾倾向程度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案 方法对某一高职院.

3、 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干预方式 丁太一湖北武汉武昌工学院(430065)摘要手机作为一部兼具多媒体、游戏、购物、人际……多重功能为一体的高科技产物,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与冲击,许多高校手机成瘾学生不在少数 本文从学校、.

4、 突破式产品概念与测量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突破式产品创新越来越受营销学界的重视,加之国外学者对突破式产品创新进行了概念界定,这为后期的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营销领域的其他研.

5、 智慧城市的大脑智慧模型的概念、类型和作用 0 引言自IBM于2009年提出智慧城市的愿景以来,智慧城市的理念就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并迅速传播到中国,在中国掀起一股建设智慧城市的热潮 智慧城市旨在通过智能手段解决城市中的管理、环境、交通和基础设施.

6、 生学术沙龙教育模式:概念、实施与 摘要研究生学术沙龙教育模式是保证高校研究生教育学术交流有效性的重要路径之一,具有实现研究生学术能力在学术交流中不断提高的作用,有利于营造学术交流活跃的教育生态系统,促进研究生交流,以多元文化构建、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