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题目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期刊 思想政治教育类期刊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开题报告范文 思想政治教育文献综述 政治教育期刊 思想政治教育毕业论文题目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年论文题目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的论文

政治教育类有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政治教育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17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文是政治教育方面论文范文数据库跟思想政治教育和陶行知和教育理论类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871/j.cnki.kjwhc.2018.11.005

摘 要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继承其师约翰·杜威先生的教育思想并结合中国实情在大量教育实践活动中总结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包括三个内涵丰富的命题:“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是完整的理论体系.根据生活教育理论,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立足于现实生活,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积极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和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发展的真实写照,这也是先生能在世界教育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原因.先生的教育思想为近现代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众多国内外教育研究者对其教育思想与实践经历关注并着迷,充分彰显了其特有的魅力.借鉴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能够为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启示.

1 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

生活教育理论集中反映了陶行知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思考,是他对其师约翰·杜威(John Dewey)教育思想进行改造的理论成果.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不是对杜威“教育即生活”的翻版,也不仅仅只是字面的改换,而是他将老师杜威的教育思想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在教育实践中进行教育革新的智慧结晶.其主要包括三个内涵极其丰富的命题:“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是这一思想的核心;“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的场域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方法论[1].

1.1 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对教育核心的一种思考与表述.如何诠释“生活”是理解“生活即教育”的关键所在.何谓“生活”,陶行知对此有较为精辟的阐释:“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就是生活.譬如一粒种子,它能在不见不闻的地方发芽、开花”[2].由此可见,陶行知概念里的“生活”犹如一粒种子发芽开花一样,是一个生长的、动态变化的过程.

有生活就有教育,生活教育是赋予生活以意义,在生活中接受教育,与此同时教育就是对生活的改造,教育也需经过生活才能迸发出力量而成为实际意义上的教育.他强调“生活即教育”并非如“教育即生活”那样去适应当下的生活,而是改造实际生活,在改造实际生活中接受教育.任何教育都需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实际效应.

1.2 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的范围,是指以社会为学校,将全部社会活动作为教育的范畴,是关于教育组织的论述.教育要打破学校和社会的壁垒,并使两者有机结合,充分挖掘社会中存在的教育资源,扩大教育场所,促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回归.

陶行知认为“社会即学校”犹如“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它能够任意翱翔,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陶行知强调应将教育推广到全部的社会生活中,不断扩大教育的范围、对象和学习内容,将整个社会当作学校,将实际生活视为教材.其主张学校与社会的紧密联系,通过两者的有效融合与深化,增强学校对社会的积极影响,进而构建更为广阔的社会教育系统,促进社会和学校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1.3 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在教学上的方法论与具体化,它脱胎于杜威的“从做中学”的理论并加以改造.陶行知认为,“教学做合一”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二是教法、学法和做法应当合一;三是教学不只教人学,更为重要的是教人做事[3].以上三个方面,“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1927 年,陶行知在南京创办晓庄师范学校,校训就是“教学做合一”五个字,它是我国第一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校.陶行知指出:社会实践是什么,教学做合一就是什么,教育的努力方向就是“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由此可见,“教学做合一”实际上就是行知合一.陶行知本人对知行关系也是一贯关注.陶行知原名陶文浚,1910 年进入金陵大学学习文学与哲学,因大学期间信奉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遂改名为知行,后来他在教育实践中认识到行动即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本源作用,总结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将名字改为行知.陶行知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法与方法论,正确处理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关系.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缺位的现状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与实效性一直是人们关注与讨论的话题,针对性与实效性缺乏的重要原因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脱离了实际生活,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2.1 内容忽视学生的实际生活需求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偏向理论化的目标教育,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和需要.教学内容缺乏生动性、脱离了生活,使学生总是感觉抽象、晦涩,这类知识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相分离,未能融合深化,不能及时有效地对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解答释疑.面对不同层次、不同强度的教育需求,不仅未能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反而忽视了不同的需求.这种理论与实际生活相分离的思想政治教育未能真正解决学生在“三观”上的困惑,而是使很多人讲道理讲得头头是道,分析推理准确无误,但就是知而不行,只是善于坐而论道.

2.2 场所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空间

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课堂被普遍认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独有场所,可是,就实际情况而言,学生获得知识绝不仅仅局限于课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场所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空间相脱离,表现为过分依赖课堂教学和忽视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生活世界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现实且存在其中的具体生活环境,人离开了生活世界不可能存在,更不可能发展.教育需要生活,不管教育是作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还是一个发展工具,它都必须通过生活才能发生作用,才能产生意义.

2.3 方法忽略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

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与途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侧重强调理论传授的重要性,重视理论教育的教授,学生对知识点死记硬背只图考试过关,忽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叙述过多,学生不容易读下去,教授者若继续采取灌输的方式进行教学,会产生比“一言堂”更糟糕的“一人堂”现象,即学生都不愿意来上课,课堂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课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片面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漠视了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中蕴含着的理论品格、思维方法等方面的解读,使得学生希望通过学习解决其思想困惑.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的实现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现实生活回归,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趋势.高校只有主动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的途径,生活缺位的现状,才能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世界的良性互动中实现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

3.1 教育内容生活化:构建贴近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陶行知认为生活与教育之间存在一定的辩证关系,即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生活是动态的、生长的过程,那么教育也应该是动态的且体现“人”的生长、发展的过程.只有秉持动态的、实践的教学观,才能避免将教学活动局限在对教材内容本身的习得上,实现由机械统一的模式化教学到关注“人”的自由发展的实践性教学.

生活教育理论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很强的指导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充分借鉴、吸收其要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取材于现实生活,既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思想政治教育以鲜明的时代性,又要立足学生的实际生活,并结合学生成长的需要,对现实生活中的教育资源进行充分取材与挖掘,激发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引导学生由道德思考到实践道德生活.改变传统教育中的“三中心”(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教学模式,寓教于生活,与此同时尊重学生个体的主体性与主动性,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让学生主动选择判断并解决问题.将思想政治教育从传统的书本中解放出来,摆脱文字的束缚,摆脱传统的条条框框,在生活中寻找契机.

3.2 教育场所生活化:拓展学生生活环境的育人作用“学生的生活形式不仅仅包括认知,还包括理解、体验、感悟、内省、交往、探究等多种形式”[4].教育者先受教育,实现教育场所生活化,思政教育者首先要意识到将社会主要因素纳入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要对思政工作有全新的思考与认识;要将学生的学习活动生活化,使学生充分感受和体认社会生活,在生活中汲取养分并受到教育.同时,要增强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互动,构建动态、开放的生活世界,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陶行知主张通过生活来教育,“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让受教育者解除束缚,自由自在翱翔,从自由真实的生活中获得真正的教育.所以教育者要关心大学生的生活境遇,通过学生班级、宿舍、学生社团的课余及校外实践,引导大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生活出发又回到生活;并且,要通过对日常生活问题的批判,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本身超越日常生活的束缚,达到至真至善的境界[5].

人是环境的产物,创设合乎人性发展的生活环境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更好的发挥.良好的校园生活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浸润作用的有效载体,优秀的校园文化是隐性的教育资源,可以有效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使学生如“润物细无声”般地受益,在生活中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

3.3 教育方法生活化: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

陶行知认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是为了不教”,教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生存的方法和本领.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自己的老师.只要能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生活的人都可以成为老师.教育者应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并注重与生活结合,引导学生发挥其主动性与创造性.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趋势,单纯或过度依赖思想政治教育课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导的局限性日益凸显,亟须发挥多学科优势,全课程、全方位育人.总书记指出:“好的校风和学风,能够为学生学习成长营造好气候,创造好生态,思想政治工作就能润物无声地给学生以人生启迪、智慧光芒、精神力量.”[6]在教育教学中,既要注重在价值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也要突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融会贯通.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以现实生活为立足点,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内容贴近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方法上以大学生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作为切入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活化、场所生活化、方法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规律,契合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闪耀着以人为本的光辉.教育的最高境界是点化人生、润泽生命,教育最本真的任务是让受教育者学会做人,让他们学会信任和尊重,学会理解和宽容,最终学会生活[7].先生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不仅能够超越当时的现实提出具有远见的教育思想,而且以其爱满天下的情怀一生致力于推动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生活教育理论不仅是陶行知个人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精神财富,深入学习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于高校教育者进一步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此文结论:此文为大学硕士与政治教育本科政治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思想政治教育和陶行知和教育理论方面论文范文.

参考文献:

1、 走近陶行知走进幼儿园谈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园日常教育中的渗透 柳 君(昆山市朝阳幼儿园,江苏 昆山 215300)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部分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我国.

2、 从眼前的校园生活到诗和远方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农村小学诗韵校园建设 摘要校园文化是潜在的隐性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催化剂,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资源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创建校园文化生态链 基于“生活教育.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渗透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我国高校特有的管理制度,当前的工作中,建立并维护正确的校园文化,帮助学生获得独立发展与被尊重的校园环境,以及在校园内发觉可培养的优秀人才是其主要的工作内容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

4、 刍议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刍议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金 湛1 闫 姗1 宋 怡2 叶瑜晴1 余文富1(1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衢州 324000;2 衢州学院,浙江 衢州 324000)摘 要面对自媒体时代高校.

5、 新工科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新工科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研究王新兵 裴西宏(西华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9)摘 要新工科具有新视角、新理念、新途径和新标准的本质特征 它给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

6、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中职学校德育中的意义和实践 摘要做好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将为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整体教学水平提供有力保障 基于此,寻找一条理想的教育途径来做好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生活教育思想,正好可以为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