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音乐学毕业论文 音乐学论文题目 音乐学论文范文 音乐学毕业论文题目 音乐学毕业论文提纲 音乐学毕业论文范文 中国音乐学期刊 音乐学毕业论文选题 民族音乐学论文 音乐学专业参考文献

音乐学方面有关毕业论文范文 和音乐学界的周畅现象和厦大模式追念先生有关论文例文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音乐学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31

音乐学界的周畅现象和厦大模式追念先生,本文是音乐学方面有关毕业论文范文和周畅和周畅现象和厦大有关开题报告范文.

我的导师周畅先生于2018年7月27日晚间仙逝了,享年88岁,师母告知先生走得很安详.先生卧病数载,师母田寿龄先生精心守护,相濡以沫,堪为楷模.一众弟子时常探望,明白这一次真是要远行了,虽有心理准备,消息传来还是悲恸不已.凝望先生慈祥和蔼的影像,36载师生深情,一夜无眠.《人民音乐》编辑部约我写一篇纪念先生的文章,要说的话太多,思量再三以“周畅现象”与厦大模式立题,窃以为这最能体现先生的独特贡献,以此追念先生.我与先生首次见面是在1982年的烟台.

那年夏天,山东师大音乐系在烟台承办教育部“全国高师中国音乐史讲习班”,孙继南先生和刘再生先生给我机会,学界多位著名学者到场授课,黄翔鹏、郭乃安、李佺民、夏野、冯文慈、汪毓和、陈聆群、周畅等诸位先生从多学科视角讲授,既有通史又有专题,一个多月的时间使四十多位学员收获颇丰,后在学术研究上多有建树(刘再生教授有《高师音乐史学肇迹钩沉——1982年“中国音乐史暑期讲习班”的时代贡献》专文记述,刊《音乐研究》2014年第5期).周畅先生是古史授课教授之一,他对《胡笳十八拍》声情并茂的教学、对作品鞭辟入里的分析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我所在的昌潍师专(今潍坊学院)艺术系赵志修主任要我兼任中国音乐史课教学,在教学之余我的研究心得发表在《人民音乐》《音乐艺术》等刊物.1986年夏天,我接到孙继南师转来由武汉音乐学院调入厦门大学周畅先生的信函,信中讲请孙老师动员我考他的研究生,这给我以动力,经过一年多补习外语终于进入厦门大学追随先生学习.

入学第一课,先生一句话让我铭记终生:“厦门大学旁边就是海,你还会只到游泳池游泳吗?”先生要我充分利用综合大学学术与学科优势,调整知识结构,拓展知识面.他讲音乐学是人文科学,要将音乐本体和文化整体一并把握,这需要多学科知识,“厦大”具有优势.先生称“厦大”鼓励跨系学习,建议我去中文、历史、人类学、哲学等系选修.他要我制定学习规划,每学期订好跨系课程后告诉他,然后安排他的上课时间.先生为我推开一扇门,让我感受不一样的风景,我循径前行.三年间我跨系选课的学分几乎等同在本系应修学分,为我从事音乐学研究打下较好基础.

我开始尝到知识结构调整的甜头.几篇跨学科作业经修订后先后发表在《中国音乐学》《音乐艺术》《天津音乐学院学报》《民族民间音乐》《音乐小杂志》等期刊上.适逢校庆,奖掖学子,作为厦大音乐系首届研究生的我意外地获得了“嘉庚奖”(当时厦大研究生院有硕博研究生九百余,每年硕博各一人获此最高奖项).奖金800元,一年饭费有余.我考虑将奖金用于学术考察,遂规划了从厦门出发,经浙江、山东、北京、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南返厦的考察路线,把握中国弓弦乐器中与少数民族多地存在状况.我向先生汇报,先生讲道:“这需要很多钱吧,从我科研经费中补贴你500块.”我揣着1300元踏上征途,寻师访乐,上溯下探,眼界与脑洞大开,直到“弹尽粮绝”方归.先生满意学术考察过程,对论文结构以及细节不断追问和启迪,促我进步.导师悉心指点,时音乐系方妙英、赵升书、田寿龄、刘以光、黄明、赵良山等教授阵容强大,“厦大”多学科选修知识积累促我对中国弓弦乐器研究找到新视角,“厦大”研究生之间跨学科交流也是财富.论文以成,先生请时任上海音乐学院江明惇院长和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乔建中所长来主持我和蓝雪霏师姐答辩,论文评语确认有“学术突破”,乔先生讲:“我觉得你跟音乐学院培养的研究生在知识结构上不一样,音乐研究所需要你这样的类型,”并接纳我到音乐研究所工作.学位论文节选发表于《中国音乐学》《音乐探索》《音乐艺术》《星海音乐学院学报》诸刊,多年后拓展充实,最终以《中国弓弦乐器史》(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出版呈现.

来到音乐研究所,乔建中所长让我做《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西卷》(大象出版社2000年).我运用在“厦大”把握的考古学和文化人类学方法,在数年间较好地完成了该卷的考察编纂任务,并在考察过程中敏锐地注意到历史上官属乐人之后代——乐户后人的当下存在,为博士论文打好基础,并得到国家社科基金多次青睐,从《山西乐户研究》(文物出版社2000年)出发,开启了乐籍制度——中国礼乐文化——中国音乐文化史研究路径.所有这些由衷感谢周畅先生的教育理念和厦大模式对我实质性的影响,受益终生.

周畅先生这种借助综合大学学科和学术优势进行音乐学专业教育的理念应在进入厦门大学之后逐渐成型.“厦大”1983年创建艺术教育学院,1985年,周畅先生与方妙英先生两家从武汉迁居加盟成为元老.中国的音乐学研究生教育起始于音乐专业院校,改革开放后逐渐在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展开,形成三种类型的存在.音乐学这一学科在综合大学中设置确有优势.专业音乐院校在音乐表演和创作领域绝对领先,从文化整体意义上却显现不足.我曾参与翻译《世界音乐院校概览》一书,获知在美国两千多所大学中有一千四百多所大学设有音乐系,音乐学专业多在综合大学,可见跨学科调整知识结构对音乐学研究具有怎样的意义.1996年秋,音乐学院承办“全国音乐学研究生教学与培养研讨会”,我分享了在厦门大学的学习经历,建议将音乐学课业分为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非音乐专业课三类,专业音乐院校在非音乐专业课一类中可跨校选修.师友戏称我在宣扬“厦大模式”,建议被多所音乐专业院校采纳,应该说其倡导者是周畅先生.

接近世纪之交,音乐学界的“周畅现象”引发关注(据称“始作俑者”为武汉音乐学院的汪申申教授,其后吕骥、赵沨、于润洋诸位先生亦提及,先生们与厦门大学、与周畅先生渊源颇深).先生用借助综合大学优势跨学科因材施教的模式培养出一众弟子先后进入多所大学任教成为学术骨干,多年后有些已经跻身音乐学家行列,其厚重的研究成果为学界瞩目.在当时全国只有北京、上海、香港、福州等少数音乐学博士学位点的情状下,多位弟子成为博士研究生(据查有十多位),走出了一条音乐学研究生培养的新路径.受先生教育理念影响,多届学生沿此路径发展,无论知识结构和知识面以及外语等多方面都有很好的基础,没有读博士学位者也在各工作岗位上多有建树,这大概是学界称之为“周畅现象”的道理所在.先生仙逝后,中国音乐史学会发表悼念文章,讲“他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开掘他们的学术潜质.在短短二十年间, 他指导培养出了一批中青年音乐学家,成为国内许多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学术骨干,因而被音乐学界同仁誉为‘周畅现象’”(中国音乐史学会官微2018年7月28日).先生在1995年获得厦门大学颁发的优秀研究生导师,其后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颁发的教师奖.由此可见,一位有思想的音乐教育家可以影响一个团队和群体,并将火种和理念延伸.学科基础扎实和学位论文有独到观点显现学术视野的开阔,特别是在厦门大学艺术教育学院成立时间不长,尚未有博士学位点的情状下有如此成绩是学界关注的动因,由此学界也在思考作为音乐学专业在综合大学设置的意义.

师弟师妹们讲,先生不断进行教学实验探索以丰富和充实其教育理念.他为研究生开设多门课程,包括用英语讲授《西方音乐史》,还是为了让大家全面打基础,开拓视野;他因材施教,学生的论文涉及面广,从古至今,从中原到边地,因地制宜,从艺术本体到文化整体,既发挥综合大学优势又见先生的宏观视野.他提升出“四环教育”理念并付诸实施:抓紧一环,音乐系内教育;用好二环,校内教育;重视三环,国内专家教育;争取四环,国际专家教育.这样的教育理念在先生担任系主任期间得以实践是弟子们的福分,其后在各地多有较好发展.在下以为,当下无论专业音乐院校、师范院校、综合大学,其音乐学专业教育依这样的理念实施,必会有促进学科进步.作为第二环,像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可不出校门解决,这是其优势所在,学子们学术理念形成的重要阶段有这样的条件再好不过.如果建立这样的学习理念,专业院校的学生跨校学习也是可行,本人和几个师兄弟在攻博期间即到北京大学和民族大学修学分课程.应明确,这种教育理念的倡导者和践行者是周畅先生,这是学界说“周畅现象”的意义所在,先生在厦门大学走出了新路.一种好的教育理念需有倡导者和实施者,更需要响应者.“厦大”艺术教育学院音乐系若能秉承这种理念可能会为社会和学界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我们也在思考,现在全国的音乐学研究生教育都明确学生的知识结构应有更好的调整拓展,先生西行,“周畅现象”、厦大模式能否延续,恰恰是我们关心和关注的.

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中叶毕业于音乐学院,后到中南音专(现武汉音乐学院)专任中国音乐史教学.音乐史这个学科,学界认定自20世纪20年代初创,有叶伯和、童斐、萧友梅、郑觐文、许之衡、王光祈、杨荫浏等多种治史出版物,以古代音乐通史为主导,也有专题史,诸如孔德的《外族音乐传入中国史》,虽然更多从文献考量,却是学科初创时的必然.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后“古音史”在此基础上发展前行,确立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整体把握既有研究框架,成为具有明显时代特征集体统一思想的产物.至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属新编初创,众多学者统一架构.属下的音乐研究所承担了两部通史的编纂任务,其做法是将多院校专任教师和有相关研究的学者召集起来、群体编纂.周畅先生在50年代两次来所从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备课与集体写作,在70年代来所参加中国古代音乐史撰写.古音史和近现代史都融入了先生心血(参见《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六十年纪念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17年).

改革开放初期,各院校的音乐史教学基本围绕集体认同的框架和体例展开,这是黄翔鹏先生在90年代初婉拒山东教育出版社多卷本《中国音乐通史》主编的道理.黄先生讲,(在当时)“古音史”撰写难以跳出杨荫浏先生史稿的“窠臼”,他建议大家都来研究问题,各个击破,多年之后再考虑通史写作方会有新面貌.鉴于短期内出版了多种通史教材,周先生慎重考虑不再出自己的版本.周门弟子认真学习先生教材,无论对现象的解析还是对作品的解读多有独到,特色显著,闪光点多多,在其时不出版还是遗憾.先生两本文集《音乐与美学》(2001)和《中国现当代音乐家与作品》(2003),面对一个个独立研究对象深入挖掘内涵,许多研究有开创之功,思想深邃却通俗易懂.他注重美学理论与音乐作品的有机结合,“既重感性体验,又重理性分析”,形成独特研究风格,真可谓“累累乎端如贯珠”.先生代表性的论文多种,弟子更看重《我国古代音乐美学中“和”的观念》和《音乐的情感与形态——“通质同构”》,前一篇敏锐地把握住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核心意义,无论礼乐还是俗乐都贯穿以“和”,可谓扼住“牛鼻子”.文章发表于1980年,是改革开放之初的经典之作;后者则是从美学视角把握音乐的内在逻辑关系,学界评价“具有开拓意义的贡献”.

先生来到闽南,特别关注南音这一文化瑰宝,他多次考察泉州和厦门的南音,并从厦门南乐团请来乐师为我和蓝雪霏师姐教唱南音,他也从不缺席.正是对传统的热爱和深厚的学术功底,他开始对南音“谱”进行辨研,论文刊载于《音乐研究》(系列文章),南音界高度赞赏.先生去世后,泉州南音网择先生《南音“谱”的审美价值与四大名谱》一文重刊以示悼念,称先生该文是“有史以来很少见的用音乐美学深入细致的分析南音‘谱’的美学价值的精美华章”.文章引先生话语:“作为保留古曲的原貌,万勿去改动它;作为适应今人欣赏的要求,适当地加以精简,是明智的.但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明白古曲原貌无与伦比的历史价值,切勿以改编或简编去代替原作,否则又是知其一,不知其二,成了糊涂人.”(泉州南音网2018年8月4日)在彼时社会上并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提法,然而,先生之于传统把握非常精到,即便在当下仍有重要指导意义.先生的学术研究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逻辑清晰,文采洋溢,情感真挚,辨析细致入微,整体把握,视角独特,为后学立标.

先生祖籍广东大埔,1931年出生于香港,1983年加入中国致公党,调入“厦门”大学后参与致公党厦门市组织的筹建并任副主委,1992年任致公党福建省主委,由此成为福建省政协副主席、致公党委员,为两届全国全国政协委员.先生曾在课堂上多次说起他的退休研究计划,许多问题是来到“厦大”后产生的新思考.然而,先生因全国政协委员身份退休推迟了十余载,因之有更多弟子拜在门下,四环教育理念得以实施;另一方面,从厦门到福州再到北京,先生参加会议多了难像以前全身心投入教学与科研,由是开启教书育人与参政议政双线模式,学术研究反而有些失位,甚为遗憾.先生挂牵最多的还是他的弟子们,每次到京开会,就是同门兄弟姊妹与先生汇聚的好时光,诸如《音乐研究》的陈荃有(后调入音乐学院)、民族大学的包爱军和乌云陶丽、中国人民大学的齐柏平、当时在搜狐工作的吴少榕(后去美国),研究心得、工作近况,与先生有聊不完的话题,先生善倾听,每出语会让你思考良久.

先生在全国政协委员任期有多个提案关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敬畏传统.他的提案《建议实施古琴打谱工程,把丰富而珍贵的古琴音乐奉献给全人类》(2000)为采纳,促成“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暨国际琴学研讨会”(常熟,2001)的顺利举行,他的《坚持实施古琴打谱工程》构想得到琴家与学者积极响应,为古琴音乐文化“死音变活曲”做出贡献.2001年中国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积极组织申报、继而在全国建立四级保护网络,最终制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昆曲艺术(2001)、“古琴艺术”(2003)等数十项在十多年间先后入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名单,极大地提升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周畅先生的多个提案既体现他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厚爱,亦体现了他学术意识和慧眼;他联络多位政协委员关于《紧急抢救河北省固安“屈家营音乐会”珍贵古乐》(1997)的提案为河北省政府采纳后,拨款为屈家营建音乐堂和修路,也使得乐社更加珍惜自己的文化价值.记得有一年先生来京开会,我向他讲起多次在冀中考察包括屈家营音乐会的感受,屈家营林中树村长传奇故事,作为“善会”非赢利会社的窘境,先生仔细询问其文化价值并看到相关材料和图片,翌年以此提案,终于玉成.先生没有去过固安屈家营乐社,但林村长通过政府渠道知晓是周畅先生等联合提案使音乐会社境况改善,每次相见总会让我转达乐社对周先生的感激之情.

此番先生一众弟子聚集厦门为先生送行,与艺术学院现任领导谈起“周畅现象”和厦大模式难免欷歔.先生曾任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在位有政声,国家最高领导人关注,全国政协主席送花圈,多位国家领导人致电悼念,告别仪式由福建省主持,厦门市委和厦门大学领导及学术朋友、同事、弟子等数百人莅临,为先生壮行.接“厦大”校方电话,要我代表弟子在仪式上致祭,规定时间3分钟.万语千言,难诉弟子敬仰感恩之情,以下为祭文:

弟子肃立 仰望先生 先生音容 历在耳目

先生教诲 宏深灌顶 先生舔犊 永铭心中

先生视野 宽大博弘 先生著史 阔深专精

近代乐家 扬名立万 大乐中和 学界称颂

先生敬畏 文化传统 固安乐社 感恩崇奉

胡笳情深 南音嘤嘤 倾心珠玑 无悔初衷

先生励学 惜才无类 严谨教化 言传亲躬

先生凝眸 如子殷殷 先生桃李 满园沐风

先生胸怀 海域天空 参政议政 赤子心声

忧国忧民 坦荡畅怀 先生笃信 致公至诚

弟子聚首 感恩送行 承先生志 寄先生情

弘先生愿 为先生敬 先生走好 驾鹤远征

项阳谨代表一众弟子为先生壮行!

项阳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 荣英涛)

上文总结:该文是一篇关于经典音乐学专业范文可作为周畅和周畅现象和厦大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音乐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周洪宇履职见证新时代 ◎本刊记者 余玮一年一度的如期在春天里拉开了帷幕 来自各地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再次如约赴会,共商国是,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是最早把互联.

2、 周圣崴的鞋怪、母亲,女人也 “女他的世界被我们忽视,但同我们的世界平行运转 爱、恨、权力、,在相差无几的规则中交织、翻滚和往复 鞋怪们用锋利的牙齿,撕开了一道现实与超现实之间的裂缝”本刊记者 郑莹 实.

3、 反以现象作答 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常常有两个思维定式 第一个思维定式是因果倒置,即不理会现象背后的本质,反而以现象作为原因去回答 这种思维定式简单且大肆蔓延 “A 产品销量不佳”&rarr.

4、 午后,你听音乐了吗 著名音乐家小泽征尔与著名作家村上春树的对谈集与小泽征尔共度的午后音乐时光(以下简称“音乐”) 人生总会拥有一些休闲的日子,如果你认为从来没有,那么我只好表示遗憾 我还是认为会有.

5、 音乐院校学科馆员素质构成和服务 宁方华(中国音乐学院图书馆,北京100101)摘要音乐院校学科馆员具有独特的素质和特点,为了更好地开展学科服务,运用网络文献调研和实证分析的方法,从音乐院校学科馆员的作用与职责、素质构成,及其音乐资源.

6、 也谈期刊出版的不规范现象对图书馆编目的影响 杨静(国家图书馆,北京100081)关键词期刊;编目;不规范现象摘要文章结合国家图书馆馆藏期刊的情况,对国内期刊出版的不规范现象做了简要分析,以实例阐述这些不规范现象对期刊编目工作的影响,并针对不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