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期刊数字化 数字化用户期刊 数字化档案论文 关于档案的整理鉴定和数字化的论文 中国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 报业数字化论文 基于物联网的数字化住宅设计开题报告 中华医学会数字化期刊库

数字化相关专升本论文范文 跟云南非物质文化数字化保护探析以普洱澜沧县拉祜族芦笙舞数字化保护为例方面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数字化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19

云南非物质文化数字化保护探析以普洱澜沧县拉祜族芦笙舞数字化保护为例,该文是数字化相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非物质文化和澜沧县和芦笙舞方面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王 海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650032)

摘 要:云南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着云南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智慧,是云南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云南非物质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在计算机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 运用科学高效的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以普洱澜沧县拉祜族芦笙舞数字化保护为例,来展现云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数字化;保护;芦笙舞

一、认识非遗数字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就是指采用数字采集、数字存储、数字处理、数字展示和传播等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换成可共享的数字形态并加以保存.

确切的说就是把非物质文化以多媒数字的形式“活态”的保存和保护起来,并通过计算机和相关数字设备对非物质文化进行文字、音频、视频的多媒处理,利用数据化在储存、传播、应用等方面的突出优势来传承和发展云南的非物质文化.

要实现非物质文化的数字化保护,就需要对非物质文化保护对象制定科学有效的保护规划和采集规划,对非物质文化数据进行统一规范的标准化信息著录,选择合理的数据结构进行存储与整合,并建立完善的树型类别信息结构和关键词检索结构,最终实现非物质文化的数字化转换和保护.

二、普洱澜沧县拉祜族芦笙舞数字化保护概述

(一)芦笙舞基本情况

芦笙舞主要流传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拉祜族聚集的村寨,是经数代拉祜族群众和民间艺人创作、加工、传承,千锤百炼的传统文化遗产.舞蹈有近百余个套路,内容有祭祀礼仪舞、劳动生产舞、生活舞、动物舞、情绪舞等劳作场景.从舞蹈表现形式看是从古代传统舞蹈演变而来,大量原始农耕文化和稻作习俗或者是获取猎物之后的喜悦心情,在“拉祜族芦笙舞”中被保留下来,成为拉祜族传统文化得以延续下来的主要原因.

但是,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受外来强势文化影响和冲击,它的人文环境发生巨变,呈现老艺人逐渐减少,许多套路逐渐流失的情况.为此结合工作实践我们制定了拉祜族芦笙舞科学合理的数字化保护和资源采集措施.

(二)芦笙舞的特点和价值

拉祜族芦笙舞具有悠久的历史,浓郁的民族风格以及广泛的群众基础,它把生产生活的场景和喜、怒、哀、乐的形象用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舞蹈动作步法比较单纯精炼,易于广大群众所掌握.它不受时间、地点和舞者人数的限制,只要高兴,便聚而舞之,在节庆活动中尤为盛行.它以跳、跺、扫、绕、磋等步法带动身段的俯、仰、摆、转及横移的步伐,动作古朴,重心下沉,模仿生产生活,动作逼真细腻,形成粗犷深沉、自然豪放的艺术风格.

拉祜族芦笙舞的价值在于它模拟性特征所反映的拉祜族人早期狩猎采集生活、迁徙经历及进入农耕时期劳作状态和群体相依观念风俗,宛若一幅记录历史演变途程的真实生动画卷.其内的动物模拟、自然物模拟、狩猎采集模拟、农业劳动模拟、日常行为状态模拟、生活劳作模拟,喜怒哀乐的情绪来表现舞蹈,都具有浓郁的典型时代特征,是拉祜族历史发展脚印的客观记录和艺术写照,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化艺术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三)芦笙舞数字化采集工作程序

1.建立了数字化采集工作队,成立了实地调研组、资源采集组、评审专家组等.撰写了《拉祜族芦笙舞》综合概述,详细制定《拉祜族芦笙舞》数字化采集工作实施方案.

2.查阅收集资料,通过各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部门、史志办、文管所、非遗机构、民宗局、宗教学会等相关部门或相关人士查阅与芦笙舞有关出版及未出版的文字、图片、视频等档案资料、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

3.实地田野调查,运用多媒数字化手段,多角度采集芦笙舞资源内容.这些资源采集包括项目基本信息资料、项目概要、历史沿革、分布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保护情况和价值(历史、艺术、文化、科学等价值)、传承人物及其作品、传承方式、传承谱系、相关习俗、仪式、器具及场所、文物古迹、保护机构组织、保护规划及措施等.

(四)芦笙舞数字化著录内容

1.芦笙舞基本信息:舞蹈综合概述、环境、历史沿革、分布区域、存续状况、价值;2.动作套路:表演概述、83套舞蹈种类(10套祭祀礼仪舞、34套劳动生产舞、15套生活舞、14套模拟动物舞、10套情绪舞);3.舞蹈代表性节目:《斑鸠拣谷子》、《黄鼠狼掏蜂蜜》、《生生不息》;4.舞蹈代表性人物:李增保、李石开、石扎体等;5.舞蹈音乐:项目音乐概述、83套芦笙舞音频、拌奏音曲、伴奏乐器;6.舞蹈服饰和饰品:舞蹈表演服饰、舞蹈表演饰品;7.舞蹈节日与民俗:葫芦节、春节、新米节、结婚嫁娶、葫芦节传说、芦笙舞传说;8.舞蹈传承概述:舞蹈方式、传承谱系、代表性传承人;9.舞蹈传承保护情况:传承保护规划、传承保护机制、传承保护措施;10.舞蹈队形图案、舞蹈的道具、舞蹈传承群体、舞蹈相关传承故事、舞蹈文献资料等.

(五)芦笙舞阶段性采集成果

普洱澜沧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拉祜族芦笙舞》数字化采集工作截止2017年,共数字化采集和著录1575条资源.

1.文字资料22条,涉及4个方面的内容;有芦笙舞基本情况、采取传承保护措施、代表性传承人介绍、文献资料.(其中芦笙舞的基本信息8条、传承人保护措施5条、各级项目传承人介绍7条、文献资料2条)

2.图片资料有1358条,涉及83套芦笙舞动作套路说明图片876张、项目代表性节目剧照8张、芦笙舞队形图案21张、项目采取传承保护措施21条、项目传承培训活动图片、项目代表性人物角片8张、项目分布图3张、项目服饰图片15张、项目分布状况图片32张、项目曲谱图片8张、项目祭祀习俗图片124张、项目生存自然环境图片51张、芦笙材料、道具、工艺流程图片35张、文献图片20张.

3.音频资料有100条,涉及83套芦笙舞音频88条、其它涉及图片视频资料12条.

4.视频资料有107条,涉及项目传承人访谈8条、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表演视频3条、芦笙舞83套动作套路视频83条、吹芦笙曲调视频7条、6个乡镇芦笙舞祭祀5条.

三、结语

目前,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建设已经在全国非遗机构推广实行.以普洱澜沧县拉祜族芦笙舞数字化保护为例,通过此次数字化采集和著录工作,普查、收集、整理、摸清了《拉祜族芦笙舞》的家底及分布,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拉祜族芦笙舞》资源的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活态”的展现了《拉祜族芦笙舞》的文化艺术.所以非遗数字化作为一种数字技术,它优化了非物质文化的传统保护方法,确保了非遗的生命力,更好更直观的展现了非物质文化的活态性,为非遗保护的传承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

王海,男,汉族,云南昆明,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馆员,主要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研究、计算机非遗数字化研究、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群众文化、计算机网络与软硬件技术.

此文总结,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数字化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非物质文化和澜沧县和芦笙舞相关数字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可持续专题 编者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关系问题是非物质文化保护研究的前沿问题 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实施操作指南倡导“在非遗保护措施中努力保持可持续发展三.

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疆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摘要基于文化生态视角,以文化生态系统模式为基础,建构新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 研究发现新疆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极其丰富,但存在保护意识淡薄、资源流失严重,传承秩序不稳定、与学校体育脱轨,受.

3、 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摘 要本文分析当前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民众参与度低下、传统体育活动和相关体育非遗文化价值被忽视、体育非遗保护没有专项法律的针对性保障……问题,借鉴“一带一路”背.

4、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保护 杨丽霞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民研所 650101)摘要本文探讨了云南地区少数民族服装文化资源的保护问题 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出了要做好各地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工作,这不仅是民族进步和国家发展重要文化.

5、 北朱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 摘要2013年8月北朱村被公布为“全国第二批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村落的灵魂所在,本文以焦作北朱村为研究对象,通过解读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析其现状,并探讨传统村落中非.

6、 新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 摘要文中针对我国现阶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所存在的问题的不足做出了详细的探究和讨论,并且给予了针对性的建议和问题解决方案,对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做出了理论方面的探究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