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网络营销论文 计算机网络毕业设计 网络营销相关论文 世界经济和政治期刊 网络论文 政治杂志 网络政治小论文 网络政治论文 网络是把双刃剑政治论文 关于网络的政治论文 政治小论文网络是把双刃剑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政治小论文

关于网络政治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跟网络政治参和的理性探求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网络政治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18

网络政治参和的理性探求,本文是关于网络政治类电大毕业论文范文和政治参与和网络政治参与和探求类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网络政治参与是公民利用互联网手段介入政治生活领域的一种现象.就现状来讲,网络政治参与在社会治理实践中容易滋生网络危机事件,这就要求政府及时转变理念,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作用,积极寻求政治治理的新范式.由曾凡斌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互联网使用与政治参与》一书,探索了中国公民借助互联网参与网络政治的途径,并对网络政治参与进行了理性地探求.

该书共分为十一章,除去绪论和结论两个章节,余下的九章构成了本书的主体,具体包括:社会资本、媒介使用与城市政治参与,媒介使用与农村政治参与及与城市数据的对比,互联网使用时间、使用方式与公民现实政治参与,互联网使用工具与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互联网使用对选举政治参与的影响,互联网使用对件政治参与的影响,网络舆论监督型政治参与分析,网络建言献策型政治参与分析,另类网络政治参与分析.细分的话,这九章内容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二章至第五章属于第一部分,用大量数据和实证分析了互联网使用与政治参与之间的关系.第六、七章属于第二部分,系统阐述了互联网使用对政治参与的作用机制.第八、九、十章属于第三部分,对网络政治参与的实现机制进行了理性探求.

现有的关于网络政治参与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政治学、系统科学维度,关于危机管理和社会语境的研究则大多集中在社会学、管理学等维度,这些学术研究基本是学理研究,少有实证研究.而《互联网使用与政治参与》一书则有所不同.作者在全面梳理了互联网使用与政治参与内在逻辑的基础上,较为系统深度地探讨了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影响、发展前景等方面的内容,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网络政治参与机制的构建与实施.作者明确指出,在选举政治参与和件政治参与中,互联网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这是由于不同类型政治参与在中国的发展情况不同.在对网络舆论监督型政治参与、网络献言献策型政治参与、网络另类政治参与的分析中,作者发现,网络政治参与受制于现实政治参与的制度安排与影响,并认为现实政治参与和网络政治参与这两方面是互为补充、互相影响、此消彼长的.另外,当前中国的网络风险与政治参与之间存在紧密联系,政治稳定机制构建还处于表层阶段,只有加强网络政治参与的理性探求,明确网络政治参与的实现机制,才能有效确保国家的政治稳定和政治安全.

不难发现,该书的研究具有非常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一方面,该书在理论上学习和借鉴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并结合国内政府管理实践中发生的典型网络危机事件进行研究,内容涉及了社会学、政治学、情报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不仅有效丰富了网络政治参与研究的理论体系,而且有效推动了相关维度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深度整合.另一方面,该书以构建中国政治参与和稳定机制为根本诉求,深入探究互联网使用现状,揭示出互联网使用在政治参与方面的功能与作用,进一步厘清了互联网使用与政治参与,或者说是网络舆论与政治稳定之间的内在逻辑,同时创造性地提出了网络政治参与实现的其他可能性,并试图构建以互联网使用为根本依托的政治参与、政治治理、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的相关理论,对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模式的改革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客观来讲,该书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包括如何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进行更为深度的结合,如何把握网络政治参与的效度,如何界定网络话语权的空间范围,如何构建有效的网络政治参与机制等,值得作者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作者单位 成都中医药大学

本文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基于微博平台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编号:SC13B061)的研究成果.

评论:上文是一篇适合政治参与和网络政治参与和探求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网络政治本科毕业论文,相关网络政治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和:现状、障碍与导向路径 摘 要政治参与是政治的核心,大学生网络政治参对政治建设影响较大 在大学生日益成为“手机控”和网络成为“意识形态斗争主战场”的背景下,“不日新.

2、 网络政治的知识图景:评《数字的迷思》 马修·辛德曼(2016).数字的迷思.唐杰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共238页 在过去的五十年中,随着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信息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网络成为一种.

3、 基层自治背景下农村留守妇女政治参和的问题、原因和以山东临沂沂水县某村为例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政治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从治理主体的一元化到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国家不断走向社会分权 20 世纪80 年代后期中国开始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制度,这是中国基层的突破性发展,也为农.

4、 政治均衡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女性政治参和 刁斐(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9)摘要政治均衡理论为解读当代中国女性政治参与范式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体现系统思维的视角,从价值、制度、组织、行为四个维度解析了当代中国女性政治参与.

5、 协商:西部农村各阶层政治参和良性的应然选择 罗洪,刘纯明(重庆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重庆400054)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包括农村居民经济上的宽裕,又包括基层的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西部农村社会结构.

6、 中国公民政治参和的价值维度:有序基础上的有效 金霞,刘峰华 (南昌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南昌 330031)摘要中国公民政治参与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而有所发展 然而,公民政治参与制度尚不健全,导致的突出问题是参与的有序性与有效性的非一致性 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