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工作综述 小学班主任工作论文 论文工作记录 思想政治工作杂志 工作论文 德育工作论文 人事工作论文 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论文 水利工作论文 毕业设计的工作方法分类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论文题目 论文相关工作

关于工作研究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和校地图书馆共建文献资源分享平台工作有关硕士论文范文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工作研究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27

校地图书馆共建文献资源分享平台工作,本文是有关工作研究毕业论文题目范文和文献和图书馆和共建类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樊映影 李文波朱 力

内容摘 要:阐述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各自的特点,分析目前校地合作采取的措施,结合成都市新都区图书馆和西南石油大学图书馆的情况,提出共建文献资源分享平台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 资源共享

美国学者贝克(S.K.Barker)在《资源共享的未来》中曾说过:“今天的图书馆正生存在一个相互依赖的时代.每一个图书馆必须将自己视为世界图书馆体系的一部分,必须摆脱自给自足的状态,必须发现迅速而合算地从世界图书馆体系中获取资料并送达到自己用户手中的方式,必须随时准备将自己所搜藏的资料提供给世界各地的其他图书馆.” 该观点提出了图书馆需要合作、共享的观点.目前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共享更多的体现在文献传递上,可文献传递是远远不够的,在促进校地合作的大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合作问题,是近年来我国图书馆界关注并热烈讨论的课题,这既是对图书馆实践中诸多现实问题的理论反思,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图书馆理论研究对现实问题的密切关注和回应.随着信息一体化的推动,高校与地方图书馆之间近年来互动频繁.

公共图书馆是为市民服务的图书馆,一般由政府税收来支持.与高校图书馆不同的是,公共图书馆提供的文献资源更多的是通俗读物、期刊杂志和参考书籍,并且随着目前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一些公共图书馆还能提供社区活动的场所.高等学校图书馆是高等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图书馆,包括大学图书馆和学院图书馆等,是高等学校的文献服务中心.

虽然都属于文献服务部门,但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却在服务模式、服务内容等方面不尽相同:

一、开馆时间

公共图书馆根据阅览区、借还区以及一些特色服务区的功能不同开放时间不完全统一,但每周最长开放时间不低于40小时,不同的区域,不同类型的公共馆开放时间有所差异,多数市级以上公共馆每周开放时间超过60小时,比如四川省图书馆等一些大型的公共馆还设立了24小时自助服务区便于读者自助借还书.

而高校图书馆面对的是广大师生,具有辅助教学和学习功能,开放时间会更长一些.2016年初,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明确规定图书馆在学校教学时间内开馆每周应不低于90小时,假期也应有必要的开放时间,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全天开放;网上资源的服务应做到全天24小时开放.[1]随着逐年考研人数的增加,国内高校普遍存在学生到图书馆上自习、占座等问题,学生对图书馆学习环境的偏爱,有更多的呼声希望高校图书馆能再延长服务时间,甚至实现通宵开放.

二、服务对象及特点

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可以覆盖到所有的普通居民,包含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人,现代公共服务秉持“公平”“均等”的服务理念,亦即是: 地不分东西南北、城市乡村,人不分男女老幼、穷人富人,均应享受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务.[2]随着公共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也从单一和分散日趋群体化和多层次化,通过问卷我们发现,最常到公共图书馆的人员群体年龄呈两极化分布,分别是老人和小孩,老人多为有一定文化基础的退休职工,小孩以中小学生为主.由于公共图书馆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还分别有国家级图书馆、县市级图书馆、街道图书馆、社区图书馆、乡村图书馆等,不同类型的图书馆服务的对象主体也不相同,比如乡村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以农民为主,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对象以普通市民为主,少儿图书馆服务对象以少儿为主,所以公共图书馆面对的服务对象年龄、文化层次都比较分散.总的来说,公共图书馆的读者要求的文献面较广,文献的知识深度较浅,从问卷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作者在公共馆阅读的多为文学类、休闲类文献.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在校教师和学生,以及部分科研工作者.这部分读者总体文化层次较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只是研究的深度不同,各个高校因其学科设置的不同,有综合型院校、师范类院校、职业技术类院校等,其服务对象对文献的研究方向上会有所差异.所以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局限性大,服务对象比较单一.高校图书馆的读者对文献需求的范围与学科设置相关度较大,从问卷中了解到来图书馆的学生除了上自习以外,更多的是完成导师布置的作业,补充专业课知识面,对专业文献的专深度要求也比较高.

三、经费投入

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经费投入存在整体紧缺和经费分布地域差异等问题.北京、上海、广东财政拨款总额占全国财政拨款总额的近四分之一,上海市的财政拨款是西藏地区的90多倍.[3]经济发达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不平衡.

高校图书馆普遍具有稳定的经费投入,每年的文献购置费可以保证,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教育部2004年8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以下简称《评估方案》)详细规定了高校图书馆“生均图书”和“生均年进书量”必须达到的要求, 考核能否达标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生存.[4]国家一流院校的投入经费在2000万元到5000万元不等,省内重点高校的年度平均经费也在1000万元左右,个别一流院校的图书馆年度总经费更是高达5000万元以上,

四、馆藏文献资源特点

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因其服务对象不同、经费投入不同等特点,各自的文献资源建设情况也不相同.2015年,我国公共图书馆图书机构总数为3139个,总藏量为83844万册[5],我国总人口为137462万人[5],人均图书拥有量为0.6099册,这与国际图联《公共图书馆服务发展指南》中平均每人1 .5-2.5册为标准相差较远.2015年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生(含博士和硕士)、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总数为56328748人,而国内高校图书馆的总藏书量保守估计为180000万册左右,馆藏总数和生均册数都远高于公共图书馆.

由于服务对象的不同,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在馆藏资源的内容上也各有特色,公共图书馆服务对象的广泛性决定了其馆藏特点的综合性,馆藏文献的内容涉及各个学科门类,其知识深度偏重普及性.由于文献的搜集面广,很多公共馆还拥有自己的特色资源,比如一些有关地方旅游、文化、历史的手札、年鉴、地方志等特色文献.

高校图书馆担负着为整个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信息保障的任务,其文献资源建设的宗旨是要围绕该校的专业设置,全面系统地*本校开设的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文献,其馆藏文献学科性专业性强,由于高校图书馆的投入经费较稳定,所以文献购置也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并且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已经高校读者群体比较熟练掌握数字化检索技术的特点,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已由纸质向电子逐步转换,一些重点院校把每年文献购置经费的60%以上用于电子文献资源的建设.

五、人员结构

与高校图书馆相比,公共图书馆的人员结构总体上并不是很乐观,专业人才短缺,2015年全国公共图书馆的机构数为3139个,从业人员总数为56422人,[5]平均一个馆的工作人员为18个人,并且由于地区差异,人员分布也不均,进行深层次的文献服务力量有限.

高校图书馆人员学历层次较高,长期从事专业图书管理、服务读者具有较好的专业文献调和检索能力.2015年全国741所高校图书馆的平均在编职工为101人,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占50%以上,其中还包含大量硕士研究生、博士生,他们可以在文献深层服务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六、开展服务的形式

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主要满足全民阅读的需要,偏重于为广大读者提供阅读型文献及场所,比如国家图书馆的服务区域就包括工具书区、中文图书区、经典图书区、目录查询区、外文文献阅览室、中文报纸区、中文期刊区、基藏中文图书阅览室、保存本阅览室、中国年鉴阅览室、缩微文献阅览室、学位论文阅览室、数字共享空间、人工服务处、综合咨询处等,其中多为阅览区的服务.且多提供的是纸质文献服务,国家级和一些省市级的图书馆在开展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极少数公共图书馆提供文献传递服务.经费和场地比较充裕的公共馆还开展了一系列拓展服务,主要为一些大众性的讲座、展览、培训等.2015年我国公共图书馆一共举办各类型讲座59562次、展览20481个、培训班34501个.[5]但是大多数的公共图书馆还是停留在传统服务的模式上,服务形式较单一,主要以图书馆的馆藏为轴而展开,以有限、有形的文献信息的搜集、加工、整理和传递为主要内容,向读者提供原始文献等较低层次服务.[6]

而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主要针对教学科研进行,除了满足读者对纸质文献的需求以外,更多的是进行更深层次更广义上的文献服务,包含信息咨询、专题/定题情报检索、科技查新,提供科研项目立项、鉴定、报奖的文献查新报告、专利查新,提供专利申请、报奖的文献查新报告、国内外文献信息查询;原文获取与文献传递、文献信息利用指引及资源推介、读者培训、文献检索课教学以及校园文化推广等.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由封闭型服务、被动服务、服务对象单一、浅层次文献服务等模式向“一站式”服务、人性化服务、数字化和网络化相结合等模式转化.[6]如我校拥有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标准、万方学位论文、超星数字图书馆等中文电子数据库,还购买了Springer- Link、ACS、IEEE、AE、SCI等国外数据库,为满校教学的需要还自建了教师教学参考园地等特色数据库.

《国语·郑语》云:“夫和言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意思是说“和而不同”乃是万物生长、发育的法则和规律,倡导承认差异、多元共处和相互依存.这种价值观是我国文化的精髓,也是开展馆际写作共建的一个基本准绳.[7]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针对不同的读者群体发挥着各自的优势,这也为校地资源共享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经过用户调研,结合校地图书馆各自的优缺点,合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馆舍延伸

2015年全国公共图书馆的总流通人次是58892人,阅览室坐席数为91.1万个,所以公共馆的座位资源是比较宽松的,而高校图书馆由于馆舍面积有限,普及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教职工和学生人数在不断增加,特别到了考研季、期末季,各个高校都会轮番上演“占座大战”,学生愿意来图书馆上自习是因为喜欢图书馆安静的环境,馆内空调开放,冬暖夏凉,这是深得学生喜爱的重要原因,有限的座位与大量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就产生了.问卷中显示,大多数大学生没有使用公共图书馆的习惯,甚至还有人从未去过公共图书馆,一边是门庭若市的高校图书馆阅览室,一边相对冷清的公共图书馆,同在一个地域,却差异巨大,所以有效的引导 读者,可以实现馆舍利用的最大化.

2.文献资源整合

高校图书馆及公共图书馆凭借自身发展,信息资源经常会被重复购置,特别是一些纸质资源.所以有必要依循共建的新途径,共同来分享馆藏.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部分文献资源可以整合成为一个整体,重组日常的借阅服务.

公共图书馆购置文献资源的宗旨是“广”,满足广大居民读者的需要,所以一些科普类、休闲类、文学类的纸质文献都会搜集得比较全,并且复本量较大.而高校图书馆更偏重于教学科研服务,所以这部分文献的购置只能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择优入馆藏,这样出现的后果之一就是,在整个学校图书馆的馆藏比例中,学科特色明显,一些纯粹阅读型的文献不太充沛,以至于大学生在智能手机、网络便捷的今天碎片化阅读越来越影响他们的阅读习惯,经过问卷调查发现,62%以上的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失去了系统性,通常来源于手机推送消息、微博、微信朋友圈分享,这样的阅读习惯短期内看不出很严重的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浅尝辄止的阅读会让他们在自己的整个阅读过程中,包含对专业资料的阅读,形成一种急功近利的心里,无法静下心来品味、思考.

高校图书馆经费投入虽然普遍高于公共图书馆,但由于高校的文献资源建设逐步由纸质文献向电子文献转化,很多的专业电子文献数据库是非常昂贵的,购置完学校相关学科的电子文献以后,馆藏资源的筛选要符合真实的日常教学与科研的进展,是不可能大批量的来购买休闲阅读类文献的,并且,作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来讲,大批量购置该类文献也很不合理,因为高校图书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是“藏”,休闲类等文献的馆藏价值并不高.美国同行中有人这样说,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高校图书馆如果购买娱乐和虚构类图书,而不是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的资源,说明图书馆管理存在严重问题.[8]因此,公共图书馆馆藏里的该类文献可以作为本地高校馆际互借的很好补充.

通过问卷还发现,公共馆的到馆人群中虽以老人和中小学生为主,但其中也存在少数职场人员,包括在国企、外企、研究院、学校等部门工作的高学历人员,这部分人群从大学毕业以后,来到当地的重要技术部门,从事科研、教学、生产等工作,他们具备一定的文献检索基础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所以他们对专业文献是有需求的,但是公共馆的馆藏经常无法满足他们对专业文献的需要,而本地的高等院校由于学科门类丰富,总能找到与他从事的行业一致的学科,并通过公共馆与高校馆之间的共享平台来实现文献传递的服务.

3.共同进行文化推广活动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首次将“全民阅读”写入工作报告,每年的“4.23世界读书日”成为各高校和公共图书馆的重要节日,阅读越来越受到各个层面的重视.读书节通过活动的形式,推进阅读,把阅读引向深入.由于经费的限制,高校图书馆的读书节活动通常会围绕数据库讲座、阅读心得体会等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直接相关的项目来开展,公共图书馆根据各自地区的文化特点,举办文化讲座、读书沙龙等活动,若将二者的活动进行组合,会达到更好的阅读推广效果,让读者从不同层面接受文化的感染.

鉴于目前各个区域公共图书馆发展的不均衡性,以及管理体制的差异,综合比较以上三方面的校地合作途径,其中文献资源的共享是能够最快实现的.

国内的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也在文献资源共享共建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尼日利亚三所大学图书馆在平台上提供在线公共访问目录以有效利用图书馆资源、桂林图书馆的傅宝华老师提出建立“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联盟”的思想,综合起来,目前开展校地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A.书目共享

这一举措也是校地合作的大环境下最基础的举措之一,比较切实可行.目前不管是公共图书馆还是高校图书馆,都已经实现了计算机检索,图书馆通过购买专门的图书馆系统,将自己的馆藏资源让读者在计算机上进行检索和利用,两类图书馆通过书目共享的形式特别能促进纸质文献的馆际互借,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通过无偿与有偿结合的方式*借阅证,互相发展纸介质文献借阅服务,高校的读者可以在公共图书馆阅读到由于经费及学科建设现在而未在高校图书馆广泛入藏的休闲类阅读型文献,同时已离开学校进入社会工作的对专业技术文献资料有需求的读者也能在共享系统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专业类文献.既增强了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使用率,也加大了公共图书馆相关文献的流通,让读者各取所需.

B.文献共建

馆际互借是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实现资源互补的手段保障,两类图书馆有各自的文献采集原则和办法采集、*文献,但为了避免因重复*而导致资源浪费,各馆可以在采集过程中加强沟通、互通有无.在电子文献资源建设方面,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还可以采取联合采购的办法进行电子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面对昂贵的电子文献数据库资源,这个措施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分摊费用来*进电子资源,让有限的经费实现效益最大化.

C.共建特色库

共建特色库这一措施在共建地方文献资源方面表现比较突出,地方文献是关于一地区的长期历史记录,在范围、类别上,地方文献包罗万象;在时间跨度上, 地方文献更是涵盖一个地区文明发展的全部进程.作为图书馆来说,由于建馆时间、资料来源、服务对象、馆库容量等因素的制约, 无论是地方高校馆还是地区公共馆都不可能将所有地方文献全部*,因此存在很大的局限性.[9]比如在安康方志馆的建设中,市地方志办公室为方志馆的主管单位,主持方志馆建设和运营,负责解决馆室建设、组织资料搜集购置、牵头协调日常管理和维护资金的筹集与分摊,先行派遣办公人员等;安康学院图书馆负责提供原地方文化陈列室全部资料、藏展和办公馆室及配套设施、水电保障;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负责文史资料的后续购置,负责协调古文献整理和旧志校注的技术和学术保障;汉滨区档案史志局负责提供汉滨区古旧文献与实物的搜集及征集.[10]根据各部门的特点各尽其职,共同建成地方特色文献库.

D.共建馆舍

宁波市北仑区文体局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建立的宁职院—北仑区图书馆,实行“一个图书馆两块牌子,一个资源库两个服务窗口,一套班子两种人员编制”的规划设想,新馆采用了“一馆两体”的建筑设计结构;确定有机统一原则下的“有分有合”运行思路,提出了“优化配置、创建管理一流,成本节约,资源共享”的新型图书馆管理模式原则和跨系统图书馆共建共享的组织架构与运行机制的解决方法和操作方案.[11]共建实体馆舍可以成立一个管理机构,制定政策、规划及管理模式,设置科学的业务流程,合理配置馆藏资源,选择一个位置较好的地点,既方便社会读者也方便校园读者的地点,交通便利,而且开放时间能够符合双方读者的要求进行.[12]

E.研发信息服务平台,

高校图书馆人才济济,有大量人员从事图书馆课题研究,还有建立电子数据库所需专业人才,在文献资源建设上,不仅可以利用图书馆现有人才,还可以整合校内各专业高层次人才;而城市公共图书馆由于受到编制、机制限制,专业人才不足.[6]将两者人才资源进行整合,共同研发一个可以充分实现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的平台、亦或是通过技术开发,利用“云计算”联合建库,协同编目,实现联合建库,联合办公,将数据统一化,对各馆可以随时进行数据的修改和汇总,并每天编目,完成协同编目的过程.[13]这样的一系列措施都可以通过两类图书馆的人才和资源的整合来实现.

我校所在的新都区建治于春秋末期,距今近2800年历史,是一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新都产城相融,有西部机电装备制造工业区、成都北部商贸综合功能区、成都家具产业园、新都物流中心、中车轨道交通产业园等9大产业园区.新都区图书馆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四川省古籍保护单位,建筑面积4600余平方米,阅览坐席400个,馆藏纸质图书37万余册,电子图书46万余册,征订纸质报纸50余种,电子报纸500余种,纸质期刊500余种,电子期刊1125种,开设有成人阅览室、少儿阅览室、幼儿阅览室、多媒体阅览室、公共电子阅览室、阅报室、盲文阅览室、读者自修区等服务功能区.我校图书馆馆藏以石油天然气文献为特色,理、工、管、经、文、法、教等不同学科协调发展.纸质文献馆藏总量190万册,加上院系资料室共计藏书203.7万册,中外文数据库44个.图书馆广泛开展文献传递服务,与国家科技文献中心(NSTL)、高校人文社科文献中心(CASHL)、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教育部CALIS中心、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中国石油信息所、四川大学图书馆、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等文献机构进行馆际互借、文献代复制和代传递服务.图书馆结合本校的教学科研实际,自行研发多种服务类型的数据库系统平台:本校硕博士论文检索与提交系统、文献传递与咨询平台、远程访问系统、决策参考信息专题网站等,两馆的馆藏内容、服务形式都存在差异,所以我们在资源共享上是存在有合作的意义的,通过合作实现互通有无,达到在共同的区域内文化覆盖最大化.

在共享平台搭建初期,应该用更加立体的方法来实现两馆在文献资源共享的逐步融合及完善,实现校地合作长期稳定的局面.

1.确定共享资源的内容

新都区图书馆以纸质文献为主,其中大部分属于社科类,也有一定数量的古籍和地方志*, 科技类和外文图书期刊较少,而我校图书馆有较强的科技文献保障能力,馆藏种类多样化,有力的弥补了公共图书馆资源的不足.我校在特色专业上馆藏资源很丰富,但有限的经费也让我们在一些基础文化方面的文献购置并不能完全满足师生专业学习之外在放松身心阅读方面的全部需求,我们处于一个文化包容、多元碰撞的时期,读者对学习专业知识以外,也需要了解更多类型的文化结构,而我们每年有限的经费在进行学科保障以后是没有办法实现这个愿望,但是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灵活性和多元性恰好能够实现这一要求,所以在共建初期,两馆共享的资源类型有由我校提供的新都区9大产业园区所涉及专业的学科文献与我校师生需要拓展文化阅读的普及型文献.

2.整合两馆现有人才,研发文献共享平台

我校图书馆有专业的计算机人员、具有学科背景的文献资源建设人员,新都区图书馆有熟悉地方历史文化的专业人员,通过这些人才的合作,将需要进行共享的文献资源进行整合,在共建初期可以在各自的主页上嵌入一个通用的检索界面,用户通过这个界面进行统一检索并获取检索结果,两馆为用户搭建起馆际互借的桥梁,让读者更方便的查询或借阅到自己所需要的文献.这样两馆就不需要仅仅依赖于自身的馆藏,而是通过合作联盟来获取更多的文献资源,用技术手段拓展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服务外延.

校地共建共享图书馆这是用户的一种期待,也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个趋势之一,校地共建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将丰富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文献信息资源服务的内涵,扩大资源共享的外延.但是校地共建共享图书馆文献资源的运行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包括知识产权保护、管理机制的碰撞、VPN技术稳定等,所以这一举措既是图书馆在文献服务方面的一大突破,同时也充满着挑战,但是服务大众,推动社会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主旋律,在校地共建的道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高校图书馆教学时间内每周开馆不低于90小时.中国经济网.2016-02-

11[引用日期2016-02-11]

[2]巫志南,冯佳.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公共图书馆[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41(03):34-41.

[3]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报告2007[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16,39-40,46,51-52,57.

[4]杨玫.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服务社会优势比较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04):23-26.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6.

[6]孙晓静.地方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共享与合作开放[J].轻工科技,2013,29(07):164+182.

[7]吴兆文,张文凤.从地方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差异性探析共建共享路径[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07):71-74.

[8]馨远.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冷观[N].新华书目报,2015-11-27(A02).

[9]杨勤.地方高校与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探析[J].图书馆论坛,2008,(05):77-79+83.

[10]段昌华.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校地共建的实践与探索——以安康方志馆建设为例[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5,(02):70-73.

[11]周萍英,王平尧.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合作的架构与运行机制探析——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北仑区图书馆的合作为例[J].情报探索,2015,(05):116-118+123.

[12]宋淑红.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整合初探——以大庆市图书馆与大庆石油学院图书馆的整合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22):60-62.

[13]张圣.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与共享[J].经营管理者,2016,(05):259.

基金项目:四川省文化厅课题《校地合作视阈下的文献资源共享平台构建研究——以西南石油大学图书馆与新都区图书馆为例》(项目编号:WHTTSXM(2016J22))

(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图书馆;四川成都新都区图书馆)

综上资料,本文是关于对写作文献和图书馆和共建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工作研究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研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论广西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 摘要 广西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丰富多样,通过现阶段广西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情况分析,提出对策和建议,实现广西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文献资源深层次的共建共享建设 关键词广西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文献资源.

2、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西文文献资源建设策略以辽宁省图书馆为例 摘要以辽宁省图书馆的西文文献采访工作为例,分析了西文文献资源馆藏建设工作的现状,并结合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西文文献资源建设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应找准自身定位,保持适度文献总量,借力新媒体.

3、 基于教学参考书统计分析的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木一以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为例 关键词教学参考书;文献资源建设;重点学科;高校图书馆摘要文章以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为例,对中英文教参书的数量、载体类型、重点教参书、类别、年代、出版社及馆藏保障情况……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了.

4、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转型和实践以暨南大学图书馆为例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资源信息中心,担负着保障和满足学校教学、科研活动文献资源需求的重任 因此,文献资源建设一直是图书馆的核心工作和重要职能 近年来,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随着国.

5、 新时期公共图书馆加强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地方文献公共图书馆;建设工作摘要地方文献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及其他地方特色的结晶,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具有重要的收藏价值 文章着重从地方文献的概念、重要意义、存在问题,.

6、 基于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模式 关键词大数据;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模式摘要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图书馆在转型发展中也实现了文献资源建设模式的创新 基于大数据的时代背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更侧重于大数据理念与技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