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音乐论文网 音乐生论文 中小学音乐教育期刊 音乐刊物 音乐期刊 北方音乐期刊 陇东学院音乐学院毕业论文封面 音乐学院论文范文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 音乐学院硕士论文 音乐学院开题报告 音乐学院毕业论文题目

关于音乐学院方面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与星星之火再度燎原由中国民族歌剧《星星之火》的复排看沈阳音乐学院科研成果的转化有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音乐学院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13

星星之火再度燎原由中国民族歌剧《星星之火》的复排看沈阳音乐学院科研成果的转化,本文是关于音乐学院方面论文怎么撰写与沈阳音乐学院和科研成果和《星星之火》方面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高倩[1]

[内容提要]

中国民族歌剧《星星之火》作为沈阳音乐学院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是近年来沈阳音乐学院为中国歌剧的发展做出的又一有益尝试.这部歌剧于2015年10月31日在沈阳盛京大剧院首演并大获成功,今年在沈阳音乐学院中外音乐文化交流展中,歌剧《星星之火》又被列为重点演出项目之一,再度与广大观众见面,又掀起了一阵“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红色热潮.这部歌剧由筹备、创作改编、排练到演出,历时一年多,并且在首演之后,主创团队一直在针对歌剧进行不断地改进与提高,使其日益成熟完善,堪称当代歌剧中的经典之作.这部歌剧的复排不仅凝结着沈音主创团队的心血,更承载着沈音全院师生的爱国热忱,排演《星星之火》这一红色经典歌剧,不仅将这一重点科研成果成功转化为艺术实践中的优秀艺术精品,更是为我国当代音乐专业院校的艺术实践的开展与实施开辟了一条新路,展现出了当代歌剧作品重要的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

[关键词]《星星之火》/中国民族歌剧/艺术实践/科研成果

中图分类号:J60-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736(2016)03-0020-3

中国民族歌剧《星星之火》作为沈阳音乐学院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于2015年10月审批通过,编号为20151109,是近年来沈阳音乐学院为中国歌剧的发展做出的又一有益尝试.在201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沈阳音乐学院将《星星之火》这一歌剧重新搬上舞台,于10月31日,在沈阳盛京大剧院首演并大获成功;11月4日,此歌剧作为“春华秋实——艺术院校舞台艺术精品展演周”的重要演出于国家大剧院上演;此后分别在清华大学蒙民伟音乐厅、首都医科大学学术报告厅、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及沈阳音乐学院音乐厅进行了5场演出;今年在沈阳音乐学院中外音乐文化交流展中,歌剧《星星之火》又被列为重点演出项目之一,再度与广大观众见面,又掀起了一阵“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红色热潮.

歌剧《星星之火》创作于1949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大型歌剧,也是第一部以东北抗联及抗日战争为题材的大型歌剧.该剧由我国著名作曲家、沈阳音乐学院首任院长李劫夫等担任作曲,著名剧作家侣朋等担任编剧.歌剧描写了东北抗日联军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与人民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的可歌可泣的故事.这部歌剧从筹备、创作改编、排练到演出,历时一年多,并且在首演之后,主创团队一直针对歌剧进行不断地改进与提高,使其日益成熟完善,堪称当代歌剧的经典之作.这部歌剧的复排不仅凝结着沈音主创团队的心血,更承载着沈音全院师生的爱国热忱,排演《星星之火》这一红色经典歌剧不仅将这一重点科研成果成功转化为艺术实践中的优秀艺术精品,更是为我国当代音乐专业院校的艺术实践的开展与实施开辟了一条新路,展现出了当代歌剧作品的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

一、由艺术创作向艺术实践的转化

歌剧《星星之火》的创作经历了两个时期:一个时期是于建国初期创作完成,当时,国家与人民刚刚经历了长期的战乱与艰苦的生活,人们在刚刚散去的硝烟中看到了曙光,心中充满了对新中国的希望,充满了对党的热爱,歌剧中不仅记录了当时艰苦卓绝、惊心动魄的战争历程,更是表现出了对红色政权的无限信仰、虔敬与热爱;另一时期是在筹备复排工作中,沈阳音乐学院的主创团队并没有完全依照原歌剧作品进行,而是保留了原歌剧精华部分,并在此基础上将其进行了编创,如将歌剧改编为清唱剧形式;原有经典唱段如《革命人永远是年轻》贯穿全剧;吸收《露营之歌》等唱段;新创作合唱、重唱唱段;该剧音乐唱段全部配置管弦乐队伴奏;全新创作交响序曲、幕间曲等,这样不但使作品中融入了当代音乐创作技术,而且更是新老两代作曲人跨越时空的共同创作.将这样的大型作品搬上舞台并不是件易事,《星星之火》演出的成功有赖于她敬业的主演团队和幕后团队.剧中的演员集结了沈阳音乐学院民声系、声乐系、管弦系等教学单位的精英,在艺术总监同时也是主演之一的刘辉教授带领下,伊泓远、李优、白永欣、贾鼐、张策、曲歌以及王志昕、黄晟、袁帅、边师扬、杨勇、王东超、杨璐、马鑫等演员都为这部歌剧的排练与演出付出了无数的时间与汗水,他们和沈音·北方青年交响乐团、沈音·北方青年合唱团和沈音·北方女子民歌合唱团以及洪侠指挥一起将这部澎湃的歌剧唱响.幕后团队中的导演廖向红带领着舞美、服装、摄影等幕后高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共同打造了一部既具有深厚民族底蕴与深沉历史意义,又兼具时代先进水平与当代审美意识的红色经典作品.

二、由传统歌剧向中国民族歌剧的转化

歌剧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随着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化的世俗化,于意大利应运产生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它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表演、舞台美术等紧密地融为一体.歌剧诞生后,作为一种具有巨大表现力与艺术魅力的艺术形式被迅速传播开来,在法国、德国、俄罗斯、美国等国家落地生根,并结出了丰硕的艺术果实.可以看出,歌剧在传播的过程中,在其传入的国家落地生根,与当地民族文化、审美习惯、语言特征以及民众对戏剧与音乐的认识相结合,逐渐产生出具有本民族、本国家特色的独特歌剧种类,可以说不同的国家与民族造就了不同风格的歌剧艺术,这可谓体现出民族性与艺术性的高度融合.

歌剧艺术传入中国后,使中国音乐对西方音乐形式的借鉴变得更加丰富与多元,也产生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如早期的《麻雀与小孩》、《军民大生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中期的《白毛女》、《刘胡兰》、《王贵与李香香》、《草原之歌》等,后期的《红珊瑚》、《红霞》、《洪湖赤卫队》、《江姐》、《阿依古丽》等.这些歌剧作品虽然都是以歌剧这一西方音乐形式出现的,但其中已经渗透了中国音乐浓烈的民族特色,并预示了中国歌剧的形成与发展.歌剧《星星之火》就是在我国众多优秀歌剧的传统基础之上,打破了西方歌剧形式的限制,在演唱中采用以民族声乐为主的演绎形式,并且摒弃了声乐种类之间的限制,将民声、美声包含在同一部歌剧之中,根据其不同的声种特点与剧中人物特点相结合,一切为了音乐服务,一切为了歌剧服务.这种以中国声乐特色为主体的演绎形式,不仅演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歌剧作品,同时也开拓了中国式歌剧的音乐道路,为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增加了有益的经验.

三、由科研成果向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转化

中国民族歌剧《星星之火》作为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她的复排与演出不仅在艺术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在社会层面引起了一定的反响,这就是专业院校将科研成果完美转化为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良好体现.

这部歌剧的艺术价值不言而喻,一方面继承并延续了中国近代的经典歌剧作品,带领人们尤其年青一代重温了硝烟散尽时的中国歌剧作品,再次弘扬了红色经典创作,传承了中国传统的音乐特色;另一方面在继承的基础上赋予了作品新时代的特征,在经典之作中融入了当代创作者与表演者的再度创作,使其在原来具有民族精神特质同时,兼具了当代新一代艺术家们的精神风貌;作品的高水平、高质量与艺术性不但为中国歌剧的发展接力,更为中国民族歌剧的建立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除了艺术价值外,《星星之火》的成功体现在她所具有的社会价值上.在当代专业院校侧重社会实践与艺术实践的条件下,成功的艺术实践与演出并不少见,但是《星星之火》仍然以其与众不同的强有力的姿态受到了业内外的广泛关注与重视,这主要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从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角度而言,沈阳音乐学院的歌剧复排,为国内各音乐专业院校在艺术实践中排演歌剧这一难题开辟了一条新路.专业高校排演歌剧一直都是一个难题,存在人手不足、缺乏其他专业人员辅助,资金、场地、宣传等等问题,沈阳音乐学院通过歌剧的改编、转变演出形式、缩减舞台背景等方法,改变了歌剧排演模式,这样不仅节约了开支,而且不需限制演出条件,在任何剧院、任何场地都可以上演,为学校师生们提供大量良好的艺术实践机会,真可谓是“小成本,大制作”,不仅为艺术类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更为音乐类院校排演歌剧作品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实际意义的新路.

(二)随着时间的消逝,历史渐渐离我们远去,曾经的战火硝烟对我们而言几乎是陌生的,《星星之火》歌剧的复排再次将这一段重要的历史拉回民众的视线之中,使我们重温那一段血与火洗礼的战争,唤醒人们的爱国热情,建立中国人民心中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作品所构成的广泛影响,也为当代音乐作品的排演提供了风向标.

沈阳音乐学院的中国民族歌剧《星星之火》的排演并没有结束,在多次的成功演出之后,主创团队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而是在进一步研究对于歌剧的改进与提高,要通过一次次的完善将歌剧一些部分完成得更加精彩、合理、出色,更高地提升整部歌剧的艺术质量,我们期待着在舞台上能够看到《星星之火》更加成熟、更加完美的身影.从这一歌剧作品的身上,我们也看到中国歌剧的发展与进步,首先体现在作品质量上,在创作、表演、艺术效果等方面,大量专业人才的不断涌现,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拥有自身的优势与特色;其次,业内人士对歌剧的重视与关注度大幅度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将工作中心转移向歌剧艺术,这样使中国歌剧的队伍逐渐壮大,有益于这一艺术形式更好地发展;更重要的是,中国歌剧艺术的发展方向与定位逐渐清晰,中国民族歌剧是歌剧形式与中国音乐特色结合的未来发展趋势,这样的道路不仅会让歌剧艺术深深扎根在中国民族艺术当中,取得更好的艺术发展成果,而且也会有利于中国音乐艺术发展与进步.

星星之火,再度燎原,燃起了沈音人的爱国热情,燃起了中国歌剧作品的红色热潮,更燃起了中国歌剧艺术的熊熊上升之势,在这阵中国歌剧的汹涌热浪之中,中国歌剧艺术与中国音乐艺术的未来令人充满期待……(责任编辑姜楠)

此文总结:上述文章是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沈阳音乐学院和科研成果和《星星之火》方面的音乐学院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音乐学院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中国民族歌剧中戏曲板式的运用与演唱 王东霞(张家口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河北 张家口 076350)【摘 要】我国的民族歌剧在吸收借鉴西方歌剧的同时,充分发挥了自身的民族特色,满足了我国人民的精神需求和审美情趣,促进了我国歌剧行业的健.

2、 谈中国民族歌剧的独特魅力 【摘 要】歌剧艺术代表了一个国家的音乐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音乐载体之一,中国的歌剧自上世纪二十年代诞生以来,发展变革至今经历了曲折的历程 因此本文将通过梳理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历程,歌剧.

3、 民族歌剧《檀香刑》里西方表现手法和中国民间艺术的融合 李栋全(青岛大学 山东 青岛 266071)【摘 要】本文以民族歌剧檀香刑为研究对象,分析该作品戏剧结构、人物塑造、音乐以及舞台中所蕴含的西方表现手法与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的融合 【关键词】檀香刑;歌.

4、 继承融合现代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创作谈 现代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荣获了第十二届文华大奖、第十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入围了20062007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作为野剧的剧目策划和作曲,我参与了.

5、 余惠承《感恩有你》独唱音乐会在沈阳音乐学院举办 5月10日,余惠承感恩有你独唱音乐会在沈阳音乐学院举办,此次音乐会是“沈阳之春”中外音乐会文化交流展系列活动之一 沈阳音乐学院院长季惠斌,副院长张伯威、赵德山、吴厚兴出席了音乐.

6、 我的深衣情缘歌剧《西施》的人物造型设计 摘要歌剧西施是我的实践剧目,参考我的导师韩春启教授所设计的原版服装,通过对剧本、故事背景、年代服装与装饰……资料的学习对歌剧西施服装设计整个过程进行分析与感想的记录 将我对于深衣的兴趣为线索,在分析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