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汽车服务工程论文题目 图书馆杂志 汽车营销和服务论文 药学服务论文 金融服务论文 图书馆建设杂志 图书馆文献检索服务 图书馆服务论文 图书馆期刊管理和服务 图书馆投稿 服务管理论文 社区管理和服务专业论文

图书馆服务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跟基于用户心理和视觉感知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空间建设方面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图书馆服务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27

基于用户心理和视觉感知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空间建设,该文是图书馆服务学士学位论文范文与高校图书馆和用户心理和感知类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收稿日期:2016-02-06

作者简介:黄晓春(1970—),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馆员.

黄晓春

(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广西玉林537000)

关键词:阅览空间;心理空间;视知觉;心理学

摘 要:文章通过引入格式塔心理学和视知觉的概念,论述了如何运用相似性、封闭性、完形性、接近性等四个完形法则来营造心理空间,在满足读者基本需要的同时兼顾了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3-0056-03

在信息共享空间的引领下,图书馆意识到“空间”对于读者的重要性,并以旧馆改造和新馆建设的方式积极转型.在转型过程中,藏书量和阅览座位数量不再是图书馆追求的主要指标,其更多关注的是对空间布局、层次、色彩、光线等软环境的营造,以便改善读者身心体验,为读者营造除寝室、教室之外的“第三空间”.良好的空间体验是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之一,探寻并按照读者的心理期望进行空间设计,利用各种元素在大空间内营造多样的读者心理空间,是新馆建设或旧馆改造的关键.

1相关概念

1.1视知觉

人类在认识周围环境时,感官因素中超过80%的信息来自于视觉.大脑会对进入眼睛的光线刺激与过往的经验和记忆进行对比并形成认知,进而引起情绪的变化和生理上的反应.当看到的景象与大脑中的记忆或期望相匹配时,情绪表现出亲切、轻松、尊严、安全、自由等正面、积极反应;反之则会带来紧张、焦虑、失望、气馁等消极反应.视知觉是一种将到达眼睛的可见光信息解释,并利用其来计划或行动的能力.

1.2格式塔心理学及其组织原则

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其核心内容是“人们认识事物是对其整体特征的把握,并不是简单的部分特性之和,整体拥有其构成部分没有的性质”.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包含四个重要的组织原则,即相似性、封闭性、完形性、接近性.相似性是指某些具有相似属性的元素容易被看作一个整体;封闭性是指对于不完全封闭的界面,知觉会有延长边线使其封闭并组成整体的倾向;完形性是指排列组合容易被联想为最简单、直接、规则图形的物体趋于组成整体;接近性是指越互相接近或临近的物体,越容易被视知觉组合成一个整体.

1.3心理空间

当图书馆落成后,墙体、地板、天花板等明确的界面会形成视觉可见的物理空间,而空间内的元素,比如家具、灯具、网柱、书架、盆栽以及柔性材料等会从心理上组成一个整体,并与其他元素形成某种分隔,这种分隔使人们从心理上能够感知到某种虚拟空间的存在,即心理空间.心理空间不像实体空间那样有具体的边界和尺度,而只是在视知觉的作用下人们内心感受到的特定区域.

2新时期的图书馆阅览空间

2.1读者对空间的心理需求

2.1.1舒适感.舒适感是一种综合感受,包括光线的照度符合实际需要,声音既不嘈杂又不极度安静,温度和湿度适宜,通风良好没有异味,室内色彩富有层次,冷暖色调协调搭配;还包括环境的整洁、有序、温馨等.舒适的环境给人带来轻松、愉悦、满足的感受,使人产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反之则会带来烦躁、压抑、郁闷的感受,读者会有一种逃离环境的.

2.1.2领域感.个人的领域感会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弱,当大到一定程度时其干扰就可以忽略不计.以四人阅览桌为例,前两位坐下的同学往往选择对角线的位置,再来的读者倾向于寻找更宽松的座位而不会加入到已有2人的阅览桌中.另外,其他如背向其他读者、面向开窗或墙壁、有适当遮挡的阅览席位更容易营造个人领域感,更受读者欢迎.

2.1.3私密性.私密性指个人在某种情况下,要求所处环境具有隔绝外界干扰的作用.其不同于独处,更偏向于能主动控制与他人的相互影响,避免视线、声音、肢体的相互干扰,与领域感相比,私密性的主动权更大.

2.1.4安全感.安全感是指读者在心理上对所处环境的确定、信任和掌控.人进入视野宽广的空间内,总会在视觉的指引下根据周围的事物判别方向、确认位置,找出行动的依据,而在停留时喜欢尽量接近有依靠的物体.如:在大厅、走廊等休闲区域,读者更喜欢面对人群或交通区域而不是背对;而在阅览区域,角落或尽端的座椅更受欢迎.

2.1.5便于交流.交流是现代社会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图书馆更应该提供思想碰撞的交流空间.交流分为有目的的、正式的交流和偶发的、随意的交谈,后者在普通阅览空间中更为常见.长时间阅读后的短暂休息、学习中引发的讨论、同学间的偶遇都会引发多人之间的交流,而在安静的大环境中,结伴或者有讨论需求的读者会尽量远离其他读者并选择利于面对面交流的座位.

黄晓春:基于用户心理和视觉感知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空间建设

2.2阅览空间的变化特点

2.2.1复合空间.复合空间是指建筑空间具有多属性和多层次的特征.图书馆复合空间并不是多种功能在同一空间的简单叠加或累积,而是各部分互相融合形成的一个完整生态系统,各功能区域互相补充和替代,空间功能的界定更多取决于读者在其中的行为.典型复合空间有多种类型的书架、桌椅、沙发或坐垫、方凳,以适合不同读者的需要,绿植、软隔等装饰元素穿插其中,空间在整体上保持连续、流通,空间秩序遵从“道林法则”.

2.2.2灵活多变.灵活多变指空间功能的动态可调整.传统的阅览室功能设计缺乏弹性,对读者数量、个性化需求的可扩展性差.而空间的动态性一方面表现为整体建筑的模数式设计可以在图书馆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根据发展和读者需要进行功能区域的调整;另一方面是指其复合空间的属性可以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以及不同时间段读者流量的需要.

2.2.3数字化.随着电子资源在图书馆知识供给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读者对电源和无线网络的需求大大增加,因此可携带笔记本电脑进入的阅览空间中的个人阅览面积也应大于传统阅览面积.这种变化一方面表现为空间可以包容多种媒体,提供无线网络环境和电源等人机交互环境;另一方面需要规划相对合理的空间布局,区分静音区和非静音区,避免多媒体发出的声音影响安静学习的读者.

2.2.4空间多样性.空间多样性着眼于视觉效果和心理需求,通过非规则的家具摆放方式,在大空间内营造小空间,形成多向、交叉的视觉感受.空间多样性在不妨碍空间功能的前提下更加注重与读者互动,如:用书架的简单围合形成稍微不规则或改变行进方向的空间界面,使读者随着自身位置、视线的变化体验较动态的视觉体验,利用空间序列的变异激发读者的神秘感和好奇心,缓解长时间阅读后的视觉疲劳.

2.3营造心理空间的必要性

建筑师在设计图书馆时主要考虑的是整体布局和功能分区,对读者心理预期涉及较少.图书馆可以让读者以自身的心理去感受其所处的物理空间,在满足共性的前提,契合不同读者的个性化需要,以诱导 读者学习、阅读、研讨或者小憩.通过视知觉对物理空间的再组织,物理空间会反映出个体的视知觉感受,进而促使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的相互融合,而这种契合程度直接决定了阅览空间的舒适度以及读者对阅览空间乃至图书馆的满意度,因此按照读者的尺度和心理需求对空间做进一步划分,是体现图书馆空间人性化的重要方式.

3基于心理空间的内部环境营造

3.1相似性原则的运用

人的视知觉能够感知到视觉范围内的各种类似的属性,比如视觉元素的大小、形状、色彩和材质,并使它们产生一定的联系和区分.心理空间的形成,可能是其中某一元素的作用,也可以是多个元素同时的作用.

阅览室过多且缺乏组织的书架、桌椅、沙发、盆栽、灯具等会带来凌乱、无序的感觉,而对其中一种元素的重复化、规则化布置,会使读者自觉地对这些元素进行视觉相似性组织,并形成心理界面,进而构成心理空间,使无序元素形成有层次感的有序空间.格栅状天花板虽然在结构上没有连成一块,但紧密的相似性排列仍然能形成一个明显的心理界面,使读者感受到空间的高度而忽略上面的管道空间.

另外,还可以利用打破相似性表达的方法对心理空间分隔,即元素的非相似性表达.在相似的元素中加入对比明显的色彩、纹理,利用元素差异带来的分隔界面,使视知觉在两种异质元素发生转换的交界面感知到心理分隔,进而形成不同的心理空间.

3.2封闭性原则的运用

知觉对不完满的图形有一种使其完满的倾向,即填补缺口的趋向,知觉会在缺口处继续沿实体元素原有的方向延长.以抬高或降低的形状边缘为延长线,形成向上或者向下的封闭性心理界面,可构成有别于大平面的心理空间.如果走廊中间对称墙体向两侧适当凹陷并放置座椅,会给人明显的“休息区域”的心理空间暗示;而两侧适当凸起,则给读者紧张、压迫的感觉,迫使读者快速通过不要停留.因建筑形体的不规则所形成的角落空间,也容易利用墙体的遮掩形成较为私密的心理空间.封闭性组织原则在图书馆家具摆放中的应用更加普遍,如:带有中线隔断的阅览桌,中线隔断形成明显向上的心理界面,与对面读者相分隔;相对围合、波浪形或向内凹陷的阅览桌均较容易在近距离内产生领域感或空间感,形成相对独立的个人心理空间,满足私密性的需要.

3.3完形性原则的运用

知觉有一种把视觉元素与记忆中常见的简单图形做比较的倾向,如方形、圆形、三角形以及其他对称形状,努力使复杂和难以把握的图形简化、完整和稳定.稍复杂但又非常直观的空间形态往往在引起读者好奇心和紧张感的同时,容易随着知觉的明确形成完好的心理空间,进而使读者在心理上感觉到舒适和平静.

一般认为,三个或四个相对摆放的方凳或座椅会使读者直观地联想到三角形和正方形,形成相对的心理空间;曲线、菱形、椭圆等稍微复杂一些的阅览席位布置方式,在捎带趣味和变幻的同时不脱离想象空间,较容易被读者所感知.该原则还可运用在立体效果或俯瞰图上,在不规则空间布置室内元素或功能分区时,对平面进行相对规则的划分,使其被看成两种或多种简单形状的交叠或拼接,可以使读者更好地利用知觉把建筑空间分解为心理空间,从而区分同一平面的不同功能区域,使复杂烦琐的空间变得简单清晰,帮助读者更好地认知空间.

3.4接近性原则的运用

接近性原则在阅览空间中主要用于对不同色彩、材质和形状的书架、阅览桌椅、沙发等元素进行组合,在保持空间完整性或不破坏排列韵律的情况下,利用色彩或形状的变异活跃空间形态,使空间元素的属性在并不相似的情况下仍能被知觉组合成一个整体,并形成心理空间.

对于接近性原则,距离是决定其组织原则的重要因素,距离越近则联系越紧密.为了突出空间中的某一元素,可以使其他元素彼此更加接近,或使其与其他元素拉开距离,使该元素与其他元素分属在两个不同的心理空间.此外,把阅览室内具有展览性、标志性、向导性和装饰性的元素与其他事物拉开距离,也可达到吸引读者视线,突出其特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郎杰斌.空间体验: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之一[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2):42-48.

[2]吴琼.基于视知觉的建筑心理空间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

[3]王茜.基于视知觉理论的住宅建筑人工光环境设计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3):244-245.

[4]李梦仑.电梯环境心理与空间设计探析[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3(2):123-127.

[5]郭晔.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环境氛围营造[J].城市建筑,2011(7):11-20.

[6]范俊玲.拓扑建筑中心理空间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2.

[7]娄蒙莎.空间行为心理[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8]刘辉.现代高校图书馆公共活动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9]王媛媛.大学图书馆复合空间研究[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09.

(编校:周雪芹)

总结,此文是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高校图书馆和用户心理和感知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图书馆服务本科毕业论文图书馆服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智库建设模式 摘要大数据时代颠覆了传统行业的发展轨迹,高校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中心,在大数据时代面临着身份的改变,逐渐由传统资源提供者转变为智库型服务者 针对现阶段高校图书馆智库建设的不足,从大数据时代背景出发,首先.

2、 国外高校图书馆物理空间改造 网络环境下,用户获取信息的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图书馆的常规服务也因此面临挑战 传统服务模式中,用户获取信息资源需要到馆进行查询、借阅和申请服务,而目前鉴于图书馆大部分资源都实现了网络获取,使得来.

3、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转型和实践以暨南大学图书馆为例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资源信息中心,担负着保障和满足学校教学、科研活动文献资源需求的重任 因此,文献资源建设一直是图书馆的核心工作和重要职能 近年来,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随着国.

4、 高校图书馆数字馆藏建设方案 关键词长期保存;保存技术;数字馆藏;数字馆藏评价摘要文章分析了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主要手段,包括自购、联合采购、自建、联盟共建的模式,对已经建设的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技术和方案进行了汇总和分析,对.

5、 高校图书馆服务应倡导工匠精神* 李彦魁 曹月秋(辽宁工程职业学院图书馆,辽宁 铁岭 112008)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 数字化、 网络化不断发展, 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得到了极大丰富, 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得到广泛应用, 日常工作基本上实.

6、 MOOC热潮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转变的冷 关键词MOOC;服务模式;策略摘要MOOC的到来推动了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同时也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文章阐述了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转变的必要性,并提出MOOC热潮下高校图书馆应加快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