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人像摄影杂志订阅 人像摄影杂志 摄影投稿 关于摄影的杂志 摄影论文 摄影杂志推荐 人像摄影毕业论文提纲 人像摄影如何投稿 人像摄影毕业论文 人像摄影投稿 人像摄影杂志投稿 人像摄影开题报告

人像摄影方面有关论文范文资料 与人像摄影师肖全:我还不可以死类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人像摄影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23

人像摄影师肖全:我还不可以死,本文是关于人像摄影类论文范本和肖全和人像和摄影师有关论文范文资料.

与门口那张20年前的照片相比,肖全的脸棱角不再分明,头发也旱已剪短.照片中的他左手托腮,右手握着相机半遮脸颊,略微扬起的嘴唇周围有一些浅浅的胡渣,一双明亮的深窝眼平静地注视镜头,纯净、内敛、温柔,被记录在他给人的印象里.

成都,他回来了.3月底,在火爆的作品分享会现场,粉丝们热情地提问,也有人调侃说“你现在跟照片上完全是两个样子啊”.肖全顺手摸摸发福的肚子,始终微笑着,像在跟老朋友“摆龙门阵”一般平和.用这样一张照片作为门面,59岁的他不仅是向拍摄者——自己的老师马克,吕布致敬,也是在告诉大家,自己30多年一直在做的肖像摄影,至今依然没变.

直到今天,肖全依然被称为中国最著名的肖像摄影师.有人间他“今天的肖全还是当初的肖全吗”,他说“是,也不是”.

他在拍摄故事 一直用镜头说话的肖全,确实是个不善言辞的人.他语速平缓,讲话似乎要经过慎重思考.不过一旦讲起拍摄中的故事,却滔滔不绝,乐呵得像个少年.最近去龙泉山拍桃花,就因为他看到朋友周春芽画的“天价”桃花,便计划此行.

作为一名肖像摄影师,肖全拍的当然不只是桃花.“给人发拍摄项目的传单,但是没有人买我的账,他们还以为我是给房地产企业发广告的.”肖全说,他看到一个优哉游哉喝茶的大爷,状态非常惬意,就想给他拍.见大爷不乐意,就对他说:“不拍也没关系,我们还可以享受这个阳光、茶、还有身后的桃花.”这么一说,大爷居然同意了. 拍摄旅途中的故事,被面前这个“大叔”一讲,更有奇妙色彩.终于明白,为什么诗人赵野评价年轻时的肖全为:帅得过分,却单纯透明.

他之前去金川拍照,看到一个老太太迎面走来,便高兴地冲她说:“老太,你长得好乖啊!”老太太张开满口假牙,笑得特别开心,他用镜头抓住这个瞬间.他在昆明拍一个唱滇戏的老人,因为自己小时候也唱过样板戏,拍着拍着他就着罄鼓高声唱起了《智取威虎山》的桥段,两人都非常尽兴.

他在北京拍一名残疾人演艺团的女演员,一开始她面对镜头很不自然,他就对她说“你不就是右手出了点问题吗?左手不还可以摘花、干许多有意义的事情啊!”这个女演员一下子受到了触动,取下了假肢,在他面前自信地笑起来,他拍下了这动人的一幕.

1990年3月在成都的崔健,站在一幢拆到一半的旧楼前,工装外套里边的白衬衣敞着上面两颗扣子,额头前的刘海长过眉毛,侧脸对着镜头,眼睛斜视左后方;1995年3月在北京的姜文,双手插在牛仔裤兜里,穿着宽大的衬衣外套,留着圆寸的头微微偏右,脸上似笑非笑痞痞地俯视着镜头…… 在肖全镜头的下,普通人打消紧张感,名人褪去名气外衣,都流露出最自然、真实的一面.他只抓取一个瞬间,但这个瞬间似乎能讲很多故事.“如果要说我有什么天赋,这大概就是我的天赋,动用心和眼去感知.”, 拍摄那么多人,选择拍摄对象的标准是什么呢?他的回答是“直觉”.“在拍摄的同时,见证了生命无常,人世辗转,我心怀感激并珍惜这些拍摄者,是他们让我的生命更加厚重.”“那么有名还缺钱?”

讲起自己20来岁的日子,肖全直言“那时真的很滋润”.

自从看到《象罔》杂志上美国诗人庞德的照片时,肖全便深陷于肖像摄影.在摄影设备对于普通人而言还是一门奢侈品的1980年代,他向家要钱买了一台海鸥205相机.在服役的海军部队,他一有空就端起相机到处拍,连食堂师傅都认识他了.烧了很多“废片”后,他积累起成熟的拍摄技巧.复员回到成都,他进入文艺圈子,凭借对摄影“疯子”一般热情和灵气,在圈内积攒了一些名气.

31岁的肖全拍了从西藏取道成都逗留了几天的三毛,穿乞丐装、赤脚坐在成都街头的三毛成了她最后留给世人的印记.有人说,“拍过这样的照片,你其实已经可以死了.”在把他人送到功成名就的巅峰时,肖全似乎也应该“功成身退”.

他说,自己也曾想过十年二十年后再把那些人拍一遍,那必然又是另一种轰动.但是当照片上那些风华正茂的人们,或逝去、或颓丧、或沉寂,他迟疑了.1994年在红砌摇滚之夜震惊华人音乐圈的魔岩三杰,如今仅有窦唯还在继续着音乐,但这个才华和风格依旧的天才,会仅仅因为秃顶、吃8块钱的面而被世人作为茶余饭后感慨英雄迟暮的谈资.

说到这里,肖全指了指自己——脸上的皱纹、发福的肚子、抽烟坏掉的嗓子.他明白,给很多人的那次拍摄就是唯一的一次了.

肖全说,自己也曾觉得,过往像是一场梦.尤其在2011年,他在重庆拍摄时遇见了一个“小三毛”.这个姑娘独自环球旅行,曾经在珠峰脚下给人画肖像,样貌、性格也与三毛神似,让肖全有瞬间的恍惚. 过往也是一个影子,拍摄《我们这一代》的声名制高点成为他身上难以揭下的标签,有人说他“一直在吃老本”.

“一个摄影师想只用自己的照片养活自己,是很困难的.”肖全毫无保留地剖陈自己作为摄影师的窘迫.38岁的时候,他曾有一次向朋友借钱.朋友很意外,“你那么有名都没钱?”后来,还是这个朋友向他讨钱,说了不好听的话. 声名,有时候会化作双刃剑.肖全承认自己这方面显得“笨拙”,没有完全迎合这个时代的商业逻辑.对艺术纯粹性的执念,让他一度认为艺术不能和任何商业性的东西沾边.朋友都着急地劝他,“这个时代,有名就有钱啊!凭你认识那么多人,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吗?”

后来他逐渐“想通”,搞艺术的人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他们也要吃饭.于是,他开始选择性地接一些商业项目,最近还在微博里为某款国产手机作推荐,不过他还是会调侃给他介绍广告合作的朋友为“皮条客”.

“这是一个速生速朽的时代.”肖全的理想也蛮“吓人”的.他希望100年、500年后还有人记得他所拍过的照片.拍摄一个新时代

1993年,《我们这一代》出版.有人看后质疑说,“肖全只会拍名人”.这个评价一度让他困惑,他只是按照“直觉”去做了认为该做也想做的事情,难道这是不对的吗?

这一年,肖全成了马格兰图片社著名的摄影大师马克,吕布在中国的摄像助手.当时,马克·吕布告诉他:“当内心世界无法被表达的时候,你应该去冒险.”于是,两人开始了一场新的“冒险”——记录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时代影像,并亦师亦友相处了20多年. 提起这位比他大36岁的摄影师,肖全感慨颇多.马克到中国拍摄时已经年过七旬,还依然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时刻准备拍摄的行动力,对于普通中国人的观察程度甚至比他更透彻,这让他受益终生.

在老师去世的2016年,肖全出版了《跟着马克·吕布拍中国》,书中记录了他陪同马克拍下的珍贵瞬间:1993年涌入广州火车站的农民,1994年深圳帝王大厦工地上吃饭的建筑工人,1995年上海弄堂里嬉戏的孩子,1996年天安门观看升旗的游客……平凡却让人印象深刻.

冥冥之中,他走上了老师的路.2012年,肖全与周迅、杜家毅为联合国做了一个公益拍摄项目——《我们期待的未来2032》,他在北京拍了200多名普通人,这些图片被传往170多个联合国成员国.

他决定延续这个拍摄计划,2015年从昆明开始重启了年轻时的拍摄之旅,走了9座城市,从快递小哥到炒火锅底料的厨子,拍了2000多名肖像人物.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一张张普通中国人的脸就是构成这个时代的肖像,因此把这本作品集取名《时代的肖像》.“《我们这一代》是理想主义的一个结晶,当时的年轻人都是怀有理想的.而今天的中国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我觉得每个人都在靠劳动和聪明才智在拼搏,这让我有了拍摄他们的和冲动.”

今年3月,肖全回到成都,这个他出生和出发的地方.他说自己游子归根,回到了原点.他准备拍摄500名普通的成都人.在项目启动仪式上,他轻松地用成都话向大家发出了邀请,“欢迎你们来找肖全儿拍照.”

上文总结:这是适合肖全和人像和摄影师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人像摄影本科毕业论文,相关人像摄影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肖全:为当代留影 与这位传说中“中国最好的人像摄影师”见面这天,正好赶上他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为自己的展览撤展 他走路风风火火,一见面便热情地邀请记者成为“最后一位观众”.

2、 证监会原主席肖钢:降低新三板投资门槛还需要讨论 3月2日,全国政协委员、证监会原主席肖钢接受了媒体采访 针对新三板市场不活跃的问题,肖钢对上证报记者表示“目前业界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提出建议降低门槛,有的人认为新三板市场是一个机构投资.

3、 创业的中年男人:我还能行,来,赌一把 世界上最苦逼的事儿,莫过于人已中年,腰带又短了一截,站直了远看像个大写的D,低下头只能看到自己的脚 虽然远看造型已符合“成功人士”的标准,却离成功原来越远 长江前浪推后浪,中年.

4、 肖广:合伙人关系里哪种最容易成功7 创业维艰,无人例外 而在这万般艰难中,有—难便是选对合伙人,—起共创事业 多年前那部电影中国合伙人演绎的创业合伙人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的故事,至今在现实的创业圈屡见不鲜 不合.

5、 肖建军:用真实态度还原教育本质 肖建军,现任长沙市实验中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中学物理特级教师,教育硕士研究生 长沙市首席名校长,长沙市教育学会常务理事,长沙市中学物理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硕士答辩委员会委员.

6、 红墙摄影师侯波:和伟人同行的日子 2017年11月26日,著名女摄影家侯波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侯波14岁时就参加了革命,在爱人徐肖冰的影响下,走上摄影之路 这一对著名的革命摄影家伉俪,从延安时期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用手中的照相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