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精益生产论文 精准营销论文 精准扶贫参考文献 精准医学论文 精准扶贫文献综述 绿色免安装版论文查重检测精准版 精准扶贫论文参考文献

精准扶贫方面有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与地方高校在精准扶贫中的责任担当方面硕士论文范文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精准扶贫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11

地方高校在精准扶贫中的责任担当,本文是精准扶贫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与地方高校和精准扶贫和担当有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张伟平,李 期

(延安大学,陕西 延安 716000)

摘 要:通过精准扶贫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服务社会,体现价值,促进内涵的发展需要.参与精准扶贫,高校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同时高校也有其自身的优势.高校参与精准扶贫还存在贫困对象精准识别难、扶贫资金使用找准难等共同问题,应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系统化思维,完善高校参与常态化机制等方面来具体实施.

关键词:高等学校;精准扶贫;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5-0159-02

扶贫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截至目前,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为4 335万,比上年减少1240万.”根据公开报道显示,陕西贫困人口已由2011年的775万,减少到目前的228万,延安全市贫困人口从20.52万减少到1.02万.2016年教育部专门出台了《关于做好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工作的意见》,2017年陕西也出台了《高校结对帮扶贫困县助力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高校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而且在人才、技术、文化、专业等方面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当然高校在参与精准扶贫也是学校践行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等职能的重要体现.对于地方高校而言,这种优势体现与职能履行无疑更为明显.

一、地方高校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的必要性和优势

高校的功能定位、独特优势以及自身发展需要都决定了其在精准扶贫中的角色扮演,做好精准扶贫工作,高校的责任担当与历史使命更为迫切.尤其是地方高校,服务以及辐射本地区的作用与能力不可替代.

(一)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

高校参与扶贫工作不是突发性的,也不是为了应付上级,是有据可查的.其中《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就明确要求,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要积极参加定点扶贫工作,并且承担定点扶贫任务.对于地方高校而言,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侧重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地方人才培养,地方高校参与扶贫尤其需要注意一方面要发挥自身在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应更加注重贫困地区实际,提升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比如2013年7月,国务院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意见的通知》,要求高校发挥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开展好定点扶贫工作,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与主动性.

(二)践行高校职能,实现自身价值的体现

众所周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四大职能.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客观上这就要求脱贫攻坚这一重大任务必须按期按量完成.地方高校的定位明晰,职能明确,优势明显,热情不减,如何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找准定位,发挥优势,推进贫困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生态建设,培养人才、创新文化、提升技术,进而帮助贫困人口脱真贫,增实效,理应成为目前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首要职能.

(三)高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地方高校参与精准扶贫,既是践行职能的体现也是高校生存和未来发展的需要.首先,地方高校参与精准扶贫为学校师生提供了一个实践平台,更多的师生走出“塔”,把知识、技术以及先进理念传播出去,并运用于实践,有助于提升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其次,地方高校在区域的知名度与影响力相比名校而言十分有限,参与精准扶贫的过程中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与此同时,也了解了社会对于人才培养、专业设置等方面的具体需求,有利于高校适度调整计划,提升办学针对性.高校借此契机,在某种程度而言既解决了高等教育进一步服务农村资源不足的现实问题,又提升了学校的办学知名度与优势.

(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现实需要

高校的自身定位限制了高校在扶贫资金方面的能力,这也无可厚非.但是,高校在教育、科技、人才、等方面的优势突出,恰好这也是贫困地区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高校是人才的聚集地,然而强大的人才资源正是开展扶贫工作的最为重要的主体.其次,高校科研、教学以及培训的场地以及实验器材丰富,这也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保障.再次,大部分地方高校还拥有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继续教育等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开展精准扶贫提供了高效便捷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

二、地方高校在精准扶贫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目前,高校参与精准扶贫,大致有教育扶贫模式、科技扶贫模式、产业扶贫模式等,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其办学特色以及学科优势在区域范围内更加突出,故精准扶贫效果也不一致,但目前在精准识别、扶贫资金、扶贫方式单一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共同问题.

(一)贫困对象精准识别难

高校扶贫不同于乡(镇)政府、村委会等基层组织的扶贫,高校对贫困对象的帮扶,特别是贫困人员名单的确定以及协调工作,高校的主动性明显不足,信息真假鉴别难度大.一方面是,贫困人口的人均收入统计参照的是地方政府的数据,但是贫困人口的其他收入渠道也较小且杂,难以核算,如何把贫困程度排序,问题不小.另一方面,高校日常教学科研任务固定,帮扶活动的日期较短,基本都是利用周末时间,故此对贫困对象的致贫原因,具体需求等方面的情况不甚了解.高校基层党组织与精准帮扶对象之间缺少必要的直接联络人,对于贫困人口的信息实际掌握能力实为有限,那么精准识别也就成为空谈.

(二)扶贫资金使用找准难

一方面,贫困地区的资源性缺乏依然是老大难问题,较为突出.大多数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交通不畅,信息闭塞.基础设施的完善需要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特别困难的贫困户多为老弱病残,很多人不仅基本上不具备劳动能力,而且自我发展观念落后,特别是“等、靠、要”的观念短期难以摆脱,加之能力不足,传统思想又根深蒂固,抵御风险能力差.如何将挂钩帮扶部门的帮扶经费转化为帮扶资金,将“好钢用在刀刃上”,科学统筹安排好帮扶资金,也是目前高校做好精准帮扶工作的难点与重点.

(三)扶贫方式单一,时间短

高校的扶贫帮扶活动,形式上,一般多为特殊节假日(周末或者寒暑假)到贫困户家里走访,并且对贫困户给予一定数量的抚慰金或者生活实用物品,其实这还是走过场似的帮扶,对贫困人口的帮扶需求以及如何从根本上拔出“穷根”还是解决不到位.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地方高校的扶贫方式依然较为单一,有的专注在农业种植技术方面,有的专注在养殖方面,有的专注在技能培训方面,在顶层设计、系统层面的技术、人才、智力等方面的支持还远远不够.此外,高校扶贫人员参与时间有限,大多是周末一至两天,时间短、任务重、见效慢.

(四)扶贫人员有限

高校教师均具有较为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除了常规性的教学任务之外,还需要进行学术科研活动.高校参与精准扶贫也是一个“新生事物”,机构还不完善,人员还没固定.高校参与精准扶贫对于教师来说意义很大,任务不轻.比如,有的高校大多数是由学校工会组织安排,临时抽调一定数量的老师参加扶贫工作,但是扶贫人员在时间安排、人员选择、常态化等方面依然存在短板.精准扶贫工作是一项长期性任务,临时抽调人员并不能解决根本性问题,尤其是对技术性较强的帮扶工作而言,还需安排固定人选,定期规定时间,对于扶贫的主体与客体而言,不管是信息的把握还是彼此之间的熟悉程度都是有利的.

三、地方高校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的探索

(一)树立“扶智为先”理念,培养扶贫急需人才

人才是精准脱贫最不可或缺的主体.贫困地区劳动力综合素质的提升才是脱贫的根本途径,进而由“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只有这样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就会体现.当前农村优质劳动力的流失是个不可避免的现实尴尬局面,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要发挥在贫困地区人才供给方面的作用,教育引导其就业方向以及培养急需人才.建立健全高校对贫困地区的人才培养和供给制度.比如,在招生政策上,可以采取特殊政策,优先录取,在贫困学生助学方面,奖助学金,困难补助等可以适当倾斜.此外,加大大学生农村返乡创业政策支持力度,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蓄积强大能量.

(二)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

精准扶贫不是运动式的形象工程,而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脱贫问题的解决绝非一蹴而就,需要政府、帮扶单位以及受助对象多方协力.目前,地方高校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职责不够清晰,机制不健全沟通仍然不畅.首先,建立高校内部要建立专门的扶贫机构,摸清帮扶对象的情况,明确具体帮扶任务,制定科学合理的帮扶措施,选派有责任、有担当、有技术的扶贫人员,建立完善的沟通协调机制.其次是要发挥高校纪委监察部门职能,落实履行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监督责任.

(三)强化系统化思维,形成高校智力扶贫合力

做好精准扶贫工作,从地方高校来讲,不仅仅是涉农院校、科研机构的事,所有高校都能够在其中找到发挥作用的舞台.地方高校应在脱贫攻坚战中找准定位,担起责任,用好优势,体现作为,为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做出贡献,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高校智力支持精准扶贫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整体战,必须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横向联动,加强整体协调,加强机制建设,变“分散参与”为“集中发力”,将“单兵作战”变为“集体行动”,真正做到握指成拳,集中力量突破,形成高校整体参与扶贫、整体发挥作用、整体树立形象的良好格局.

(四)完善高校参与常态化机制

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实现稳定脱贫致富,不可以一给了之、一帮了之,这场战役一定是持久战.特别是对于地方高校智力扶贫而言,首先,要探索建立“订单式”智力帮扶机制.由扶贫部门统一收集汇总贫困地区以及帮扶对象的具体需求,高校针对实际需求,结合自身的技术、人才、信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针对性的提出方案,逐一消化.其次,健全完善高校“回访式”帮扶机制.对高校精准帮扶的助学活动、技术推广等项目,要及时建立跟踪回访机制,这是缺一不可的必须要做的规定动作,通过回访了解贫困户的实际运作情况,并提出改进的举措,推动高校智力帮扶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最后,创新“造血式”智力扶贫机制.精准扶贫不同于以前的“输血式”扶贫,更多是打造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地方高校在这方面具有特殊优势,创新性的开发符合贫困地区实际,贫苦户实际的智力扶贫模式,确保高校智力扶贫落地有声、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1]李永明.高校精准扶贫工作的必要性、优势与实现路径研究[J].云南开放大学学报,2016(11).

[2]程荣霞.浅谈高校精准扶贫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30).

[3]程华东,刘■.高校教育精准扶贫模式探究——以华中农业大学精准扶贫建始县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

[4]彭飞霞.基于大数据的高校精准扶贫机制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6(22).

上文结束语,上文是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地方高校和精准扶贫和担当方面的精准扶贫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精准扶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基于公共政策维度的精准扶贫政策问题 谢飞(党校,北京 100091)摘要扶贫政策是扶贫思想与脱贫成效之间的桥梁,政策质量直接关系思想的落实和成效的实现 基于公共政策维度,从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价……三个视角审视当前我国扶贫政策中存.

2、 做好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工作之我见 文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档案局(馆) 卢弘连【摘要】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持续深入,档案管理工作越来越成为其中的重要环节,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工作也可能会出现更多的新问题、新挑战 为了做好精准.

3、 优势视角下农村精准扶贫模式路径 摘要精准扶贫是我国当前扶贫攻坚战的战略导向 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关注个体及社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注重激发案主的主体能动性和抗逆力,与精准扶贫强调参与各方的能动性、注重脱贫效果的持续性……理念具有内在.

4、 县级图书馆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角色定位--以西平县图书馆为例 张 敏(西平县图书馆,河南 西平 463900)摘 要精准扶贫是当前我国发展规划重点之一, 而文化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最基层的县级图书馆在扶贫工作中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 彰显图书馆的优势笔.

5、 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策略 王方园(辽宁省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167)摘 要目前, 我国已进入文化精准扶贫时代 在总结概括辽宁省文化扶贫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各级公共图书馆应以提供各类型文献、 盘活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方式参.

6、 精准扶贫背景下留守儿童阅读推广长效机制构建 关键词精准扶贫;留守儿童;阅读推广;长效机制摘要文章分析了当下农村留守儿童阅读的总体环境以及构建面向留守儿童的阅读推广长效机制的意义,指出了精准扶贫背景下图书馆留守儿童阅读推广长效机制的实现路径,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