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黄瓜文献综述 海阳白黄瓜的参考文献 黄瓜栽培论文

黄瓜类论文范本 与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发生原因和综合防治相关论文范本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黄瓜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30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发生原因和综合防治,本文是黄瓜方面论文范文资料跟角斑病和黄瓜和综合防治方面论文范文资料.

细菌性角斑病是黄瓜生产中为害较重的病害之一,以保护地受害最重,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主要为害成株期叶片,发病重时,也为害叶柄、茎秆和瓜条等.一旦温湿度条件适宜,会大发生,传播速度非常快,损失大.

1 发病症状

1.1 子叶症状

初期稍凹陷、油浸状、浅绿色、近圆形小病斑,后变为黄褐色、干枯透明斑,后逐渐干枯,最终导致幼苗干枯死亡.

1.2 真叶症状

叶片感病初期,为针尖大小的淡绿色水浸状斑点,渐呈黄褐色、淡褐色、褐色、灰白色、白色,病斑逐渐扩大为2~3 mm,受叶脉限制,病斑呈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在叶面均匀分布,随病情发展,病斑布满整个叶面,边缘褪绿,常有油浸状晕区(典型症状).潮湿时,叶背病斑油浸状明显,还可见到乳白色菌脓(区别于霜霉病),后期随着病情扩展,形成受叶脉限制的多角形病斑,干燥时呈白色薄膜状(故称白干叶)或白色粉末状,后期在干燥情况下,多为白色,质薄如纸,易开裂穿孔.

1.3 叶柄、茎部、卷须症状

开始形成稍凹陷呈油浸状的暗绿色小病斑,后为短条状,湿度大时,分泌白色菌脓,干枯后表层有白痕,后逐渐沿茎沟纵向扩展.发病重时,纵向开裂腐烂,干燥后茎干枯变褐.茎部被感染时,水分和营养物质运输受阻,植株逐渐萎蔫,最终整株枯萎死亡.

1.4 瓜条症状

初期为水浸状小斑点,后病斑扩展为不规则形,有的病斑连成一片,从淡褐色变为灰白色病斑,形成溃疡和裂口;在较干燥的环境下,呈凹陷状,引发果实流胶(具有类似流胶症状的还有黑星病等侵染性病害以及某些生理病害).湿度大时,果面病斑逐渐扩展为不规则的或连片的病斑,并向果实内部发展,导致维管束附近的果肉变为褐色,病斑溃裂,溢出白色菌脓,并常伴有软腐病菌侵染,而呈黄褐色水浸状腐烂脱落,有臭味.

该病在田间与霜霉病常易混淆,不同处是细菌性角斑病病斑较小,后期易穿孔,叶背病部无黑色霉状物.

2 发病原因

该病病原菌为丁香假单胞菌流泪致病变种.病原菌发育温度范围在4~39 ℃,最适生长温度为24~28 ℃.病原菌主要在种子内、外部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的主要来源,还可以在其他植物体上越冬.病原菌主要通过伤口、气孔或水孔侵入到寄主组织内部.自然条件下,带菌种苗的调运可造成病害的远距离传播,近距离传播主要是靠雨水飞溅、灌溉水、昆虫等进行蔓延;农事操作可以造成该病原菌在田间近距离传播.空气湿度较大时,病叶、病果、病茎上会有菌脓溢出,当遇到雨天或灌溉时,病原菌随雨水或灌溉水从发病植株传播到健康植株,并通过气孔、水孔或伤口侵入,引起再次侵染;昆虫取食病组织后,病原菌会黏附在昆虫的口针、躯体或四肢上,昆虫再次取食时,将病原菌带到健康植株叶片上,并通过伤口或其他自然孔口进行侵染;进行农事操作时,病原菌会黏附在操作人员的手、衣物及鞋、操作工具上,并随着操作人员的整枝打杈等过程进行传播.

病害发生的最适温度为15~25 ℃,适宜的相对湿度为75%以上.当湿度在90%以上,叶面有水膜时极易发病.在湿度比较适宜的条件下,温度低于15 ℃或高于35 ℃时,不利于病害的发生.保护地低温、高湿、排水不畅、叶面结露时间长、浇水后放风不及时、昼夜温差大等,均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发展,露地低温高湿、地势低洼积水、种植密度大、持续阴雨、叶面结露重且持续时间长,发病重.此外,种子带菌,植株长势差,有机肥缺乏,偏施氮肥,植株徒长,不清洁田园等,发病重.

3 综合防治

3.1 种子处理

将种子在3.3%丙酸钙水溶液或酒石酸中浸泡20 min,或用50%醋酸铜溶液处理种子20 min,可以有效杀死种子表面的病原菌,且不影响种子的出芽率.还可以用0.5%次氯酸钠溶液浸泡种子20 min,或选用0.25%~0.50%次氯酸钙浸种1 h,可抑制种子表面的病原菌,且不影响种子的出芽率.也可用40%甲醛100倍液浸种30 min或用100万单位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 h,用清水洗净药液后,再催芽播种.

3.2 土壤处理

育苗尽量选用新苗床,或在未种过瓜类蔬菜的地块,或用营养土育苗.旧苗床应做好消毒工作,播前将床土耙松,每m2用40%甲醛30 mL加水3~4 kg浇到苗床上,随后用塑料膜覆盖4~5 d,揭去塑料膜15 d后再播种;还可在夏天高温季节进行闷棚,大棚中的土壤灌足水后覆盖聚乙烯膜,曝晒28~42 d,可有效降低田间病原菌的数量.

3.3 加强田间管理

与非瓜类蔬菜轮作2年以上,选用抗病品种.从无病地或无病株上采种,培育无病壮苗.选择地势干燥、通风、排水良好,前茬未种过瓜类、茄果类蔬菜的地块进行栽培.露地采用高垄覆膜栽培,并及时排除积水,注意放风时间,采用滴灌的模式进行灌溉,可降低室内湿度,控制昼夜温差,有效减少病菌的繁殖和侵染.及时清除植株下部老叶、黄叶、病叶,拔除病株及其附近的植株,将病残体集中焚烧或深埋.避免在早晨叶片湿度大、露水多时进行整枝、打杈、果实采摘等农事操作,防止病原菌随操作人员或操作工具进行传播.

3.4 生态防治

通过控制白天和晚上棚内的温差来控制病害的发生,上午闭棚,温度提升到28~34 ℃,但不超过35 ℃;中午开始放风,温度降到20~25 ℃,湿度降到60%~70%,叶片上没有水滴;晚上闭棚,温度降到11~12 ℃,若夜间温度达13 ℃以上,即可整晚放风.在晴天早上浇水,浇后立即闭棚,使棚温提高到35~40 ℃,维持1~2 h,然后放风降湿直到夜间.在大棚休闲期晾棚14~42 d,使土壤干透,并持续20 d,可有效降低病原菌的数量.

3.5 生物防治

发病前期或初期,可选用72%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或用新植霉素4 000倍液、农抗120水剂100倍液、90%链·土可溶性粉剂4 000倍液、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2%宁南霉素水剂260倍液、2%春雷霉素水剂500倍液、0.5%氨基寡糖素水剂600倍液等喷雾防治,6~7 d喷一次,连喷3~4次.

病害发生初期,也可喷施41%乙蒜素乳油,每667 m2喷有效剂量为28.7~32.7 g,7~10 d喷药一次,共喷3次.乙蒜素对植物生长具有刺激作用,喷施后作物生长健壮.为防止病菌对乙蒜素产生抗药性,建议与保护性杀菌剂或作用机制不同的杀菌剂交替使用.

3.6 药剂防治

每次浇水前后都应喷药预防.发病初期,可选用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4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27.12%碱式硫酸铜悬浮剂800倍液、20%松脂酸铜乳油1 000倍液、58%氧化亚铜分散粒剂600~800倍液、30%氧氯化铜悬浮剂600倍液、30%硝基腐殖酸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3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0%噻森铜悬浮剂300倍液、20%噻唑锌悬浮剂400倍液、20%噻菌茂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喷雾防治,5~7 d喷一次,连喷2~3次.频繁使用铜制剂很容易造成植株抗药性的产生,因此,在田间施药时,铜制剂最好与其他药剂轮换使用,既可提高药剂使用效果,又可降低抗药性风险.

与霜霉病同时发生的田间,可选用58%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60%琥·乙膦铝可湿性粉剂等500倍液喷雾防治,6~7 d喷一次,连喷3~4次.每667 m2用硫酸铜3~4 kg撒施浇水处理土壤,可以预防细菌性病害的发生.

3.7 喷粉防治

保护地发病初期,可选用5%春雷·王铜粉尘剂5%喷雾.与霜霉病同时发生的田块,可喷12%乙滴粉尘剂.也可用7%敌菌灵粉尘剂+5%防细菌粉尘剂,每667 m2每次喷1 kg,7 d喷一次,连喷3~4次.

该文汇总,这是关于角斑病和黄瓜和综合防治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黄瓜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黄瓜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紫菜薹软腐病的发生原因和综合防治 紫菜薹又名红菜薹,是十字花科芸薹素芸薹种白菜亚种的一个变种,软腐病是其常发病害之一,露地和设施栽培均可发生,特别是高温多雨季节发生严重,常造成植株大量毁苗、断垄,一般情况下减产2030 一、症状识别一.

2、 水稻稻瘟病发生原因与综合防治措施 水稻病害种类较多,常见的有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这三类病害被称为水稻三大病害 其中稻瘟病经常发生于叶片、茎秆、穗部……部位,结合危害的时间、部位可分为苗瘟病、叶瘟病、节瘟病、穗颈瘟病和谷粒瘟病,其.

3、 草莓定植后死苗原因与综合防治技术 草莓定植后死苗现象日益严重,极大地影响了草莓产量与效益,笔者与大家分享草莓定植后死苗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一、生理性死苗在定植初期容易发生,诱发原因主要有温度过高、施用土壤消毒剂或化肥未充分拌匀或过量,.

4、 保护地蔬菜低温高湿障碍的原因与综合防治 浅析保护地蔬菜低温高湿障碍的原因及综合防治闫珺张世军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是每年冬春季经常会出现低温高湿的现象,致使蔬菜生长不良,生理病害加重,产量降低 因此,正确认识和了.

5、 优质土鸡疾病发生特点和综合防治技术 优质土鸡疾病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周峰土鸡具有肉质鲜美且抗病能力强的特点,与一般的肉鸡在口感方面有较大差异,因此市场销售量非常可观 优质土鸡由于营养丰富且口感极佳的特色,在市场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

6、 黄瓜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症状识别和防控 黄瓜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是黄瓜栽培中常见的两种病害,会在田间混合发生,病斑比较接近,有时容易混淆,从而延误防治时机 尤其是黄瓜霜霉病,病情来势猛,发病重,传播快,如不及时防治,将造成毁灭性的损失 1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