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偿债能力分析论文 偿债能力分析开题报告 大学生如何培养职业能力论文 盈利能力分析毕业论文 盈利能力分析论文提纲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论文 盈利能力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质疑能力参考文献 盈利能力论文答辩问题 课外阅读能力文献综述 培养学生能力的论文总结

创新能力方面有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多维实践平台构建基于能力培养的视角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创新能力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28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多维实践平台构建基于能力培养的视角,本文是创新能力有关论文范文例文和经济管理专业和创新能力和视角有关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摘 要:多维实践平台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相关数据,分析地方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论规律,从构建实践教学平台、实验教学平台、创新创业训练平台、校外实习平台、产学研合作科研平台五个方面出发,提出构建多层次、多角度的“多维一体”实践平台,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索出一条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创新能力;多维实践平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6-0198-04

实施创新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十三五”规划教育发展目标提出要“提升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能力”.2017 年一号文件指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要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这些都迫切需要培养聚集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就成为非常重要的课题.

农林经济管理是涵盖农业、经济、管理三大学科的宽口径专业,在高校扩招导致教学资源稀缺等背景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面临生源萎缩、就业困难等现实问题.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存在办学条件不优、学生综合素质相对不高、师资力量有限、科研能力不强、实践教学比重偏低等问题.虽然地方高校通过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师创新能力以及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等措施,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初见成效;但培养平台不完善、实践教学比重偏低、培养方式之间缺乏有效整合等问题仍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构建符合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系统化、层次化、科学化的实践平台成为地方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

本文在分析地方高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探讨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实践平台的构建.所用相关数据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调研数据来源于山西财经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13级、2014级、2015级的大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309 份,剔除掉无效的问卷17 份,回收有效问卷共计292份,有效回收率为94.50%.从统计结果来看,被调查样本男性少于女性,男性占比44.18%,女性占比55.82%.

一、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主要体现在实践教学内容不够完善、实践课程体系结构不够合理、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模式落后、实践教学比重低、学校支持系统不够完善等方面.

1.实践教学内容不够完善,创新教育与专业理论教育相脱节.在“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否有机衔接”的调查中,有43.2%的大学生认为“一般”,27.7%的大学生认为“比较好”,13%的大学生认为“不是很好”.很多高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杂乱,实践教学内容不完善,缺少多种形式的创新能力专项训练环节,相应的创新课程流于形式.调研数据表明,有63%的大学生认为,实践课程体系中缺少创新能力培养的专项训练环节.另外,认为实践教学内容能体现实用性需求的学生占比为90%,同时有66%的大学生希望教学内容体现专业前沿性.

2.实践课程体系结构不够合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公共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的链式结构课程体系存在忽视学科之间知识的交叉与渗透的问题.部分课程知识重复,课程设置之间有机联系较少,学生能够触碰到的学科前沿有限,导致学生知识结构残缺、文化视野狭窄、创造能力低下,限制了学生向更深层次发展.另外,课程设置的非农化倾向明显[1].

3.实践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模式落后.调查中认为教师实践教学采用的是“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形式”的学生比重最大,为45.55%;其次是选择采用讨论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的学生,各占23.97%与22.95%;选择研究式教学的学生比例仅有11.64%.在“实践教学方法是否科学、灵活”的调查中,认为教学方法一般的占33.2%,认为比较科学的占22.7%.另外,有17.1%的大学生认为教师“实践教学观念科学、先进”,而41.4%的调查者认为一般.这表明实践教学中仍存在大量的“填鸭式”、单一化等灌输性教学方式,教学模式落后.教师的教材“照本宣科”讲授与学生被动接受灌输之间存在严重不一致,学生的主体认知作用被忽视,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与主动性.

4.实践教学比重较小.教学中普遍存在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的现象.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等教学实践环节,基本流于形式.在“专业的实践教学比重”调查中,认为“一般”的占30.5%,认为“有点少”的占36.3%,认为“很少”的占17.1%.实践教学的薄弱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以及科学处理问题的能力都造成严重影响.

5.学校支持系统不够完善.高校教务部门教学管理体制跟不上实践教学需求,考核制度和标准不健全,没有建立起合理的过程与质量监控体系.在“实践教学监管、考核方法是否合理科学”的调查中,38.7%的大学生认为“一般”,30.5%的大学生认为“不太合理科学”.高校缺乏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完整独立实践教学计划,课程实验安排缺少整体结构的优化.

(二)对实践教学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有35.6%的被调查者认为“实践教学环节针对性、方向性”一般.部分高校对于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课教育,轻学生创新能力提升;重知识的纵向衔接,轻知识的横向联系”的倾向,使得专业实践教学在量或质上都处于较低的水平[2].同时,社会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重视不够,仅依靠高校有限的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容易造成学生参加创新活动的动力不足[3].

(三)缺乏创新系统思维的训练

当前大学生思维开阔,但缺乏创新系统思维的训练.大学生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但创新想法并不全面和成熟,不具备持续创新的毅力.在教学中,创新系统思维训练课程涉及较少,教师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只重视知识的储存和记忆,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创新和自我思维建立,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另外,缺乏对创新能力的内在结构性的认识,忽视了知识积累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4].

(四)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不强

学生对创新活动的认识不清晰,创新意识不强,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学生自主学习和钻研精神需加强.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在“对自身创新能力的评估”的调查中,选择“一般”的大学生比例最高,达到56.8%,其次是“比较差”,占比为19.5%,认为自己创新能力评估“很差”与“很强”的大学生分别占比为7.2%与6.8%.由此可见,学生对其自身创新能力的评价不高,属于一般水平.另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较差,导致解决问题的深层性能力普遍缺乏.

(五)缺乏创新能力培养环境,实习环节多流于形式

在“是否具备适宜大学生创新的大学文化氛围”的调查中,30.5%的大学生认为“一般”,18.2%的大学生认为“比较不具备”.同时,有32.2%的被调查者认为课外科研创新实践活动一般,学生对学术科技活动的参与率不高.校外实习基地缺乏,实习平台较窄;学生进企业实习环节的目的性不明确,实习环节基本上流于形式.在“实际上提供给学生的实习、实践机会是否充足”的调查中,有31.8%的大学生认为“一般”,22.6%的人认为“不是很充足”,仅有10.3%的人认为“充足”.

另外,缺乏有效的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孵化平台.目前,社会上功利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基于兴趣与爱好的探究很少,鼓励创新、尊重探究的土壤正在逐渐消失.高校校内实验室资源及实践平台还不够完善,实验室与基地建设投入不足,校内实验室的开放度不够高,校外的农业企业、农业经济组织等资源并未得到有效挖掘和利用.有34.6%的被调查者认为“实验室与基地建设经费投入”一般,导致学生缺少实践机会,校外实习也大多不能落到实处,处于“放羊”的状态,难以匹配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

(六)产学研合作关系松散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知识“植根性”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在客观上需要推进产学研紧密合作,但高校、农业部门、企业、合作组织等单位产学研合作关系松散,产学研缺乏深度合作,稳定的产学研实习基地难以建立,无法联合培养人才.有33.6%的被调查者认为“产学研合作基础”一般.另外,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不健全,配套设施不完备,有35.3%的大学生认为“实践教学基地和设备存量”一般,22.6%的大学生认为比较丰富,仅有15.8%的大学生认为非常丰富.可见,需要充分发挥企业、高校与社会合力致力于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优势,制定相应的规范制度、政策,建立互利多赢的合作机制与协议.

二、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实践平台构建的必要性

(一)多维实践平台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创新人才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

多维实践平台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突出全面性和系统性.通过组织、管理校内实践、校外实践与产学研合作项目,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各方相互协调,共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搭建多维实践平台对激活学生创新潜质,在学习中积极参与、主动获取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提高其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遵循学生认知成长规律,构建多维实践平台,能促进学生思维的转变与自我发展,有助于大学生超越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走出课本,培养独立思考和想象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提升实践能力,主动探索、解决实际问题,分层次递进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高创新人才质量.

(二)构建多维实践平台是高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提高的需要

构建多维实践平台,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同时,在创新实践中主动寻求学科前沿知识,了解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动态,弥补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不足,提高学生创新的主动性.作为实验室不足的有效补充,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并得到验证和发展.

(三)搭建实践平台是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

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知识体系的更新与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2017 年一号文件提出要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这就要求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除了要牢固掌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必须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加快新技术、新知识的更新,具有勇于探索的精神,善于进行思想创新与理念创新,适应时代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为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服务.

(四)构建多维实践平台是促进学生创业、解决就业难的需要

据教育部数据,2017 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795 万人,受到专业设置不匹配、学生基本功不扎实、岗位实习机会少等因素影响,导致岗位设置求大于供,学生就业压力较大.因此,要求大学生在专业领域掌握相关的技能与方法,建立适应社会发展的知识体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三、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实践平台构建

创新能力内涵的广泛性决定了其培养的渠道和方式的多样性[5].依照目标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层次性原则[6],在“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的理念指导下,提出多维实践平台的建设.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多维实践平台是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有机整合校内外各类创新资源,遵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论规律,构建由实践教学平台、实验教学平台、创新创业训练平台、校外实习平台、产学研合作科研平台组成的多层次、多角度面向学生的“多维一体”实践平台(如图1 所示).

“多维一体”实践平台以实践教学平台为基础和核心,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以实验教学平台与创新创业训练平台为重要支撑,挖掘学生潜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自我学习能力与知识创造力,锻炼其运用缜密思维、科学方法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以产学研合作科研平台为载体,充分利用课堂知识与科研实践相结合的教育资源,发挥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以校外实习平台为延伸,为学生提供校外生产基地、实习基地,进入现实工作环境,是学生知识、技术交流应用的重要途径,全方位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

(一)搭建多层次、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平台

以课程体系建设为基础,以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为手段,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着力改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层次和结构,搭建多层次、多样化实践教学平台.

1.进行实践教学课程改革.要凸显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色,精心设计实践教学内容,课程内容要紧跟市场需求,体现前沿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及时调整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内容,要及时吸收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补充最新的经济管理理论和实践信息,及时调整与更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合理设置核心课程体系,强调农学课程与非农应用学科知识的有机结合,围绕核心课程不断渗透和融合学科内与学科间知识,推进课程教学、讲座互动、项目设计、应用实践相结合,合理安排课程学时比例,解决课程内容交叉、重复与脱节的问题.另外,打破以课程为中心的实践教学组织模式,将与理论课程衔接不合理的实践调整,重新进行学期安排.要提升课程质量,把握课程体系设置中学生学习的量与度,为学生创新学习留有足够的余地[7].

2.推动实践教学方式创新.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要注重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思维分析方法、原创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活动因学生个体的差异需要因材施教,支持教师参与新教法研究,促使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而不是理论灌输来获得和掌握技术、技能、知识和经验.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和研讨式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推行开放式实践教学方式方法.教师应逐渐由知识传授转变为指导、建议和评估,变“教学”为“导学”.同时鼓励教师广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注重收集与合理采用国内外知名院校的相关专业教学资源,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要突出区域特色,注重理论创新,积极推进教学内容与结构的改革,积极组织教师编写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系列教材[8].

3.优化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着力改善队伍层次和结构.在实践教学平台中,创新型实践教学团队是关键.要重视教学师资力量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要强化管理,通过外出考察、访问学者等形式,组织教师到企业、科研机构、实践教学基地考察,支持教师参加学术交流研讨等活动,实现教师创新实践能力提升.同时,可通过外聘专家形式增强实践指导师资力量,邀请知名高校专家学者来访,引进或聘请高水平专业教师.这在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活动中表现最为明显,高水平的成果基本上都来自于优秀师资的积极支持和有效指导.另外,要加强与国外一流大学进行合作和学术交流,注重培养教学队伍的国际化视角.

(二)建立实验教学平台

提升实验室开放度,优化实验课程体系,打通经、管、农的实验课程知识体系,建立实验教学平台,挖掘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载体,为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保障.要增加对实验室建设的经费投入,完善实验室的基础设备,构建现代化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

开放实验室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绝佳实验场所.高校要认识到强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的重要性,切实推进实验室开放[9].一方面,通过中心授权管理使学生能够随时进行模拟训练;另一方面,开放实验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除完成所学课程中的实验要求外,学生还可选择实验其他科研活动或课题.依托实验室教学平台,深度挖掘实践教学资源,引入科学的教学及管理理念,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上积极思考,寻求创新突破,实验课程、专业综合实训的设置要具有先进性和前沿性.在实验内容设置上,适当降低以验证性内容为主的实验课比重,增加合作社知识竞赛、模拟训练、模拟农产品贸易等项目,开发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第二课堂活动,向社会提供创新应用型人才.

(三)打造创新创业训练平台

在“双创”环境下,充分利用国家、省、校级创新创业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等项目,打造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建立科研项目训练与学科竞赛平台,以科研项目为载体组织实施创新能力培养.通过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赛、设计大赛、职业能力规划大赛等竞赛活动,能促进本科生提前进入重点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和训练,循序渐进,形成大学生参与科创活动长期良性发展,培养其创新毅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并有效推动实践育人模式的创新.

进一步完善本科教学“导师制”,注重把导师个人最新科研成果与学科学术前沿及时与学生分享,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积极吸纳所指导的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参与项目申请、调研、写作等全过程,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另外,也可吸纳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成立科技社团参与创新创业竞赛训练.

(四)完善校外实习平台

校外实习平台是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产生兴趣以及获得技术、信息、知识交流应用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保障.在维护、规范原有实习基地的前提下,开拓新的校外实习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教学实习、实践基地,优化“实训实习有机结合”的培养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是培养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加强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的交流合作,建立良好的相互合作与沟通关系,建立“双赢”的合作模块.既满足学生进入企业实习的需求,提高其知识获得能力、知识交流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促进其不断扩充知识体系,也为企业获得所需人才提供了便利,实现共赢、优势互补.

(五)创建产学研合作科研平台

发挥教研室组织功能,促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研室与农业部门、农业科研院所、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等的合作,建立多主体联动机制,推进科技资源整合,积极参与面向农业现代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三农问题研究,建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案例库和专业数据库,创建产学研合作科研平台.

要加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研室实践教学学习、研究和交流,建立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微系统.组建多个师生共建的创新科研团队,以涉农科研项目作为产学研合作的载体,开展与农业部门、涉农企业、农业合作组织、协会等的产学研合作研究,以教师带领学生在承接和完成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完成创新能力综合技能训练,推动将学生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育全过程.

通过构建多维实践平台,培养创新实践型人才,充分调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师生创新实践的积极性,积极探索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机制,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索出一条有效的途径.多维实践平台成为学生创新能力得到展示和提升的空间,实现了学校、企业、教师和学生多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李明权,行怀勇.新常态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11):230-231.

[2]郭晓丽,何云峰.能力本位: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导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7):51-53.

[3]胡煜,冯明智.推动“五维一体”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J].中国轻工教育,2015(1):87-90.

[4]卢艳军,季英鹏.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3):14-17.

[5]于彦华,周建忠.构建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多维实践平台的探索[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277-279.

[6]刘贤赵,李朝奎,陈新保,全斌,王志强.GIS 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实践平台构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147-150.

[7]王花,王玉芳,李静,袁丽虹.基于原创能力培养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0):17329-17330.

[8]张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8):59-60.

[9]刘海学,王玲,朱文碧,马文芝.以农林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J].实验室科学,2014(1):135-139.

本文汇总,上文是一篇适合经济管理专业和创新能力和视角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创新能力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创新能力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基于3D打印实践平台的大学生能力培养 摘 要3D打印实践平台是推广3D打印教育的有效途径 3D打印教育模式由教学团队(教师、工程师)、建模软件和3D打印机组成,其共同完成教学、科研和对外服务的任务 校企联合实践平台通过完成教育产品开发、教.

2、 大众创业,万众中职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路径探究 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2015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的一项重大部署,创新和创业也是我国经济提质增效的引擎 当前社会青年大学生成为创新创业的主体,中职教育作为面向经济和社会.

3、 基于就业视角下中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策略 中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是考验一所学校能否长远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当前大中专院校不断扩招,人才培养途径更加多元化,中职学生的就业受到明显地冲击,尤其是一些文科专业,例如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率逐年降低.

4、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地方应用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在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上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当今地方应用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质量上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日益严重 本文以岗位胜任力模型为基础,借助模块化教学思想,尝试从人才吸纳、.

5、 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思路探析 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思路探析万慧琴(江西省抚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抚州 344000) 【摘要】本文主要概述了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状况,客观分析了经管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结合教学经验提.

6、 能力培养视角下工商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的构建 中图分类号院G642 文献标识码院A DOI院10 16871j cnki kjwha 2018 01 031摘要基于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以“基础—素养&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