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论文终稿 毕业论文答辩稿 论文撤稿 毕业论文答辩稿范文 论文一稿多投 论文答辩自述稿 论文一稿目录 南邮自考论文检测 王念秦发表的论文 南理工硕士毕业条论文发表 论文查重越改越高 毕业设计缩写稿

秦征南越论稿论文范文集 与关于《秦征南越论稿》的问答录类专升本论文范文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秦征南越论稿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19

关于《秦征南越论稿》的问答录,该文是关于秦征南越论稿论文范文例文和《秦征南越论稿》和问答录和秦征南越论稿相关论文如何写.

林岗,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其后师从饶芃子教授,获文学博士学位.1980年大学毕业后迄今,工作分为三段.第一个十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工作;第二个十年在深圳大学中文系任教;2001年重回母校中文系任教至今.任教的专业单一而治学的兴趣"驳杂".先后出版的著作有《传统与中国人》《罪与文学》,两著均与刘再复合写;还有《边缘解读》《明清小说评点研究》《口述与案头》等.除了在专业期刊发表文学论文外,也简中笔涉历史,如在《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先后发表《从古地图看中国的疆域及其观念》《征服与绥靖》等.

"秦征南越"不是一个热门的话题,不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不是一个有用的话题,甚至也不是一个有趣的话题……但是,正是从这样一个专业的历史学家好像无话可说也好像无话想说的地方,一位业余的历史学家却发现了思想的愉悦和探究的乐趣.从20世纪八十年代学术生活的黄金时代一路走来,林岗的研究方向和精神轨迹是值得读者关注的.它始于、成于专注、臻于智慧.《秦征南越论稿》是这打破了"文""史"界限的学术人生可贵的成果."史"本来是"文"的底蕴,"文"本来是"史"的精髓.这部出自文学教授之手的历史专著能够让读者体会"跨学科"的魅力.也许正是这种"跨学科"的优势,关于中国一个特殊历史事件的梳理和辨析能够引发出关于整个人类历史和历史研究的许多思考,比如叙述的语言对一部历史著作到底有多么重要?比如历史与现实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比如科学的成就到底应该能否应用于历史的研究,以及应该怎样应用于历史的研究?等等.这次对话就围绕着这些思考展开.

薛忆沩:《秦征南越论稿》是一部纯正的历史著作,而它的作者却是一位地道的文学教授,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学术界关注的话题.这部著作是不是可以看成是你个人学术道路转向的标志?你在后记里将著作的起源归于一次"偶然"的出游.但是一次"偶然"的出游最后能够转变成显赫的学术成果一定有"必然"的道理.很想知道你的这一学术转向的背景,比如你对历史的兴趣始于何时?比如你的史学观念和研究方法受到哪位或者哪些历史学家的影响?

林岗:你的推测十分准确.十年""改变了我的自我认知,让我觉得对消逝尘封世界的兴趣远大于对眼前可见世界的兴趣.但这半痛苦半好奇之心比较模糊,时隐时现,触机才发,于我就不存在明显的个人学术道路的转向.就像前辈学人讲的"中年变法""衰年变法"的突然转向,并没有发生在我的身上.记得,1990年百无聊赖,无事可做,忽然想起古人读史益智的话,就从《左传》《史记》一路读下来,又旁及他书.间中有些触动,忽然就想补充王国维关于殷周之际社会秩序变动的解释,写了一篇《宗法新解》.我随后走出国门,拿着这篇幼稚之作拜见在哈佛大学人类学系任教的张光直教授,本想请益之余,看看有没有其他可能性.如果实现,那就不单是"转向",而且是"转行".承蒙张先生谬赏,将论文发表在那时海外中文的学术刊物《九州学刊》1991年第2期上.我对张先生心存感激,他鼓舞了我一直埋藏于内心的兴趣,使我迈出了第一步.这是我最早的历史写作,其后又断续发表过几篇中国史的论文.由这些"前科"看来,《论稿》的写作就不是纯粹的心血来潮,而是其来有自.不过我还是将它看成一种学术兴趣的"客串",并期待自己未来的野心可以更大一点.

真理的任何探讨其实都是受惠于前辈学人多多.在我读过的史著史家里面,有的是博通古今,有的是雄才伟构,有的是精微洞见,有的是资料发掘,这些都像润物无声一样给我滋养,对于他们我只不过是一个后行者.想起多年前读布罗代尔《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与地中海世界》,被这位法国年鉴学派泰斗解释历史世界,其细微资料的钩稽和宏观识见二者紧密结合的精妙,深深地震动.他的怀抱和功力,与二千多年前的太史公如出一辙.还有你推荐我读的霍布斯鲍姆和TonyJudt,他们的博学、洞见和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庄子·秋水》讲过"河伯望洋"的故事,读着这些前辈史家的著作,我感觉自己像望洋浩叹的河伯,虽未能至而心向往之.

薛忆沩:八十年代你都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工作多年,与许多优秀的学者同过事,这其中包括钱锺书先生.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看到过钱先生对你非常赏识的细节.能够聆听大师的教诲并且获得大师的赏识对一个有志于学术的年轻人是一件罕见的幸事.三十多年过去了,你仍然怀着巨大的敬意专注于学术,这应该与八十年代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你如何评价一代中国学者所经历的这种特殊影响?

林岗:我是大学毕业了,分配工作来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才觉得是真正上了大学了.这不是不敬母校,而是深知我属于后知后觉的一类人.人而后知后觉,如果不是在恰好的时间遇到一个像熔炉般的环境,如果不是在恰好的地方经历像你所说的"罕见的幸事",也许就一辈子不知不觉了.前辈学者的教诲、他们的典范作用以及熔炉般的环境,是我特别怀念和感激八十年代北京的原因.那时我没有考入哪一个师门,但每一位前辈都不会拒绝年轻人登门请益.只要你有问题,有勇气,就可以如约拜访,聆听前辈大师的教诲.我亦由此因缘得以多次面聆钱锺书先生妙趣横生、机锋四出的妙论与教诲.只要你有见解,有想法,就可以得到跨越年龄界限的长辈学者的虚怀接纳.正是由此机缘我与刘再复得以结下亦师亦友的情谊.他是我的长辈,也是我有实无名的老师,更是我心目中的"学术英雄".归纳起来,这些前辈、长辈影响于我的,不是"家法""真传"一类的学术金针,而是他们的人生和学问作为在寻找真理的道路上树立起标杆的示范意义.比如,学问之途不免遇到诱惑或困厄,学人何以自处?钱先生的四巨册《管锥编》初版于1979年,其实此前已经整理成形.由此可知人人不免"批斗""学习"和"表态"的年代,他做了什么.见到他的书房那本批注密密麻麻超过半尺厚的牛津字典,你就心知海纳百川和孜孜不倦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这标杆固然超出了我的能力,我只能高山仰止,但是路途却是浅近明白的.一代有一代的学问,一人有一人的学问,具体的探究尽可以不同,但追求学问的精神,学术的真意义,我相信千古如一.我的幸运就是在近乎一张白纸的成长时期,就由我充满敬意的前辈学者画下美好的图画,令我受益至今.

薛忆沩:在我看来,叙述语言的质量是决定一部历史著作质量的关键.《秦征南越论稿》的语言有许多值得称道的特征:清晰、精准、机智……这些特征让这样一部关于古代史的著作充满了锐气和活力,读起来是一种精神的享受.这种历史叙述的语言特色是你先前扎实的文学训练的一种自然流露,还是你在完成历史学转向的过程中的刻意追求?

林岗:我非常赞成你的判断,感谢你的肯定和赞美.其实任何人文写作,无论是文学还是文史哲学术,都应该用尽可能精美的句子表达出来.文字吸引同行的阅读是不够的,要吸引非同行的阅读才算合格.而吸引非同行的阅读,你说的"叙述语言的质量"就是首要的因素.孔夫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行不远,怎能让人结识?阅读如同识人,一望而令人生厌,他人就唯恐避之不及了.经历五四白话文运动,口语与书面语的距离缩短,降低了书写的门槛,它的功绩是推动新思想的传播,但副作用是作者漫不经心对待语言的表达,逐渐淡化了写出精美句子的意识.无论是文学写作还是学术写作,欠缺语言自觉是白话文普及之后的一大通病.我是从阅读古今中外语言精美的文学作

品,从阅读前辈学人语言表达优雅而精致的学术著作,逐渐意识到叙述语言的质量的重要性的.在这个过程中,坦白地说我从你的写作感悟良多,于我"功不可没".我认为你是中文写作里少见的遣词成句考究到挑剔程度的当代作家.我们相识于九十年代,彼此曾经同事,切磋甚多,这或许就是君子之交的积极意义吧.

薛忆沩:在作为绪论的第一章里,你提出了全书将要探讨的两个核心问题,一是"秦征南越"的性质问题,一是"秦征南越"的动机问题.你关于后一个问题的大胆假设和小心求证都让我想起卡夫卡那篇以中国为背景的短篇小说《万里长城建成时》.这个虚构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类历史上的许多重大决策往往都受制于非理性的因素(叙述者甚至认为,帝国本身其实是"最混乱的机构").而你也认为探索历史事件背后往往非理性的动机是历史研究的"魅力".我模模糊糊地觉得,在"秦征南越"这个具体的历史案例里,动机的非理性与它"殖民"的特殊性有一定的联系.与"统一"相比,是不是历史上所有的殖民扩张都会更多地受非理性因素的影响?

林岗:"秦征南越"是一个短时段的事件.对短时段历史事件的探究,要追问到影响决策者决策的决定性因由,才算对历史事件有所解释.显然我们不能一般性地认为所有决策者的决策都是理性的.非理性在决策中起了多重要的作用,要看具体事件.殖民扩张作为世界性现象,显然不取决于一时一地一人的个人喜好.用长时段的眼光观察,它是国家力量外向投射的过程.决策者的理性在其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比如,回顾三百多年前英国在远东的张扩,采取的是非常理性几乎就是步步为营的策略.1792年就派遣马尔嘎尼使团来华,谋求"开放贸易";被拒之后向中国输出以平衡贸易赤字;最终在军事实力有把握的时候,用战争来迫使清朝"五口通商".当然,历史研究中长时段和短时段的观察眼光是不一样的,能够解释清楚决策中理性与非理性的交汇点,对任何历史学家的智慧都是一个挑战.

薛忆沩:不久前读到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一篇关于"中欧"的身份问题的文章.他在文章的一开始就指出,地理名称被用于历史语境的时候总是非常危险,因为这些名称往往会带上一种"虚假的客观性".因此,"正名"也就成了历史研究的核心步骤.在探讨"秦并六国后的南方疆界"的一章,你对"北户"和"日南"这两个关键词做了大量的分析.我想知道,你是从一开始就对这两个词产生了疑问,还是在研究深入到了一定的阶段才感觉有对它们"正名"的必要?

林岗:惜乎寡闻,未有读过霍布斯鲍姆的这文章,但我很赞成地理名词往往含有"虚假的客观性"的说法.人的认知受环境和传统所限,对远方事物的称谓常常隐含轻蔑或不正常的意味."北户"或"日南"一词当然有乖乎正常的含义.借用萨义德的发明,或可称为古人的"东方主义".还可以举出另一个例子,古书把现今西北少数民族生活的土地称为"石田",意谓得之无用.这是因为中原人世代农耕,视可耕地为性命,而西北少数民族地带,多戈壁、草原、雪山、荒漠,不能耕作,如同由石头铺成的田地,毫无意义.这个词不仅认知有误,更语含轻贱."北户""日南"与"石田"差不多,只不过刚寓目的时候,我并不知道其中的中原视角,只是觉得奇怪,为什么天文现象用作地理名词?这唤起了我的"考据癖".一番探究,才明白这些地理名词寄托来了中原人对远方事物的怪异之感.

薛忆沩:接下来关于"船舶、水运和水战"的一章可以说是这部历史著作的华彩部分.你借用科学的方法复原了古代船舶制造以及水运和水战的逻辑,弥补了这方面历史研究的许多空白.这让我想到科学与历史的关系问题.这种关系不仅非常复杂,而且好像一直都不那么和谐的,比如今天看来错的甚至伪的科学,在特殊的历史语境中可能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如地心说和炼金术.所以,在将"正确"的科学理论用于历史研究的时候是不是反而会引起偏差甚至谬误?或者将问题扩大一点,史学到底有多科学?

林岗:我没有能力回答好你尖锐的拷问:"历史到底有多科学?",只能说说粗浅的认识.历史写作肯定有"科学"的一面,比如要实证;观点要建立在归纳事实的基础上;推论的逻辑必须自洽.这些都是与科学研究的原理一致,因此历史也分享了科学工作的共通性.然而,人文现象因它的不可重复性,故而任何对历史的解释都不可证伪,况且事实的取舍必定与作者的价值取向相关,作者的价值观深度地介入了对历史事实的解释.这些特点又是历史和科学不能通约的地方.这或许就是人文工作不能如科学之"有用"的根本原因,但也不必自卑.既要实证,又能让价值取向深度介入来解释不可重现的过去,正是史学探讨具有无穷魅力的所在.同一段历史,同一个论题,都能像谜一样吸引治史者前来"猜谜".并且使好的历史写作多少跨越世代而影响未来,一如好的文学作品那样.

人的行为,从细处看多有荒诞,如你提到的炼金术.西人炼金,古人炼丹.从结果来看是不科学的,但过程却有对未来的启示.起码知道不同元素在一定温度下可以化合成新物质,更重要的是一套管控物质化学变化的操作方法基本养成.现代化学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出现的.若以今人"正确"的科学理论指斥古人,恰好证明今人的浅薄.

薛忆沩:你在这部著作里对西方学者的批评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题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治水工程"一章的开头,你批评德国学者魏特夫在《东方专制主义》一书中颠倒了"治水"与"集权"之间的关系.而在接下来题为"先秦岭南交通与秦征南越的战略"的一章里,你彻底推翻了法国学者鄂卢梭在《秦代初平南越考》中提出的"秦分五路平南越"的权威说法,这相当于掘动了这个特定学术课题的祖坟.中西关系是历史学研究的大领域,而中西学术关系史是这大领域中一个核心分支.你的著作涉及到了这个核心分支里两个具体的"误读"实例.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感觉你对中西学术关系上的"误读"还有更多的思考.能不能与读者分享一下你的这些思考?

林岗:人都是从理解周边的"小世界"到理解相距辽远的"大世界"的.就像个人成长过程,先长于母亲的怀抱,家庭的小环境,然后读书、上学,走得更远,学更多的知识.但是这个过程也容易养成弊病:往往将"小世界"年代养成的认知、观念和价值投射到"大世界",创造先前所未认知的"大世界"的图像.能够设身处地理解一个相距辽远的"大世界"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克服观念的幼稚和傲慢远比克服两个世界的地理距离来得困难.如今的问题正是人克服地理距离的能力极大提升而依然受制于千百年来的认知"大世界"的模式.于是"误读"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成为冲突的成因.就在落笔之前,我读到观察网11月10日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如何理解中国的宏大抱负》一文.当中有一句,"有着三千年闭关自守历史的中国却正在变得越来越开放".他的话引起很多人指责,挖苦他无知.我却不相信作为"中国通"的陆先生不曾读过起码的中国史.我更愿意认为他是以欧洲殖民时代以来形成的对"开放"的认知投射在理解中国过去三千年历史之上.这种"以己度人",关键不是正确还是错误,而是缺乏意义.对"设身处地"认识一个辽远的"大世界",无所助益.同样,晚清民国时期,"自由""""科学"被认为是西方致富强的不二法门,这三个词也是光环闪耀的词,代表了那个时代中国人对西方的认知.近四十年国力强盛,"旧貌变新颜".除了"科学"因其实用而鲜见微词之外,剩下那两个词,质疑之声乘风四起.连我的朋友也著书"揭发"古希腊既"不自由",也"不".这两种极端站在史学的立场,都是"误读".人要养成理性清明并不容易.

薛忆沩:你对灵渠、严关和秦城的实地考察为你清晰又合理地勾勒出"秦人的征战历程"奠定了基础.你的论证给我一种"南北通透"的感觉.中国历史上有多次因战争导致的从北到南的人口迁移.我自己就是最近这一次(解放军南下)的产物.而在你看来,引发这种人口迁移浪潮的正是"秦征南越".开启从北到南的迁移通道是不是这一特定历史事件最为重要的历史意义?

林岗:看历史,只有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才能迅速促进民族的混血与融合,而秦征南越第一次开辟了这条五岭南北的大通道,这使原来交往稀少的岭北与岭南加速融合.所以讲到南北通道建成的历史意义,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将相对隔绝的岭南世界带入更广阔、更发展的岭北华夏世界.我始终觉得,不能仅仅以对错是非理解历史上的"征服"与"殖民".它们的对错是非更多的是当时当代那几代人面临和承受的问题."征服""殖民"是"进行式"的时候,不可避免带来怨恨和痛苦,而当它是"过去式"的时候,它的正面意义就显示出来.看待历史事件光算旧账挖祖坟是智慧和洞察力的衰退.时间的流逝来到我们站立的点,应该坦然承认秦征南越当初的痛苦已经演变成如今绵长的惠泽.历史事件包括殖民在人类生活漫长的演变中就是如此的神秘,如此的"辩证".岭南由于秦的征服而创出了融入岭北的契机,由此而民族融合,由此而让天地变得更为广阔.这对于我们的人生实在是一种幸运.

薛忆沩:论著的最后一章讨论"遣戍"的政策和"和集百越"的成就.但是,我感觉它主要是从中原的视角来看待秦征南越的发展.不知道你在研究的过程中是否接触到一些资料,从越人的视角观察"和集百越"这种积极的文化融合的结果?

林岗:土地被征服,无论征服者怎样怀柔,痛苦是无可避免的,被征服者也总是心怀怨恨的.期望短时段就能放下怨恨并不实际.民族融合的正面价值,一定要当事者过去好几个世代,才能被后人享受到.赵佗时代的越人,史料有记载的是南越国的宰相吕嘉.吕氏家族是皇族赵氏三代姻亲.这顺应北人征服的政治联姻,至少也表示"外来"与"本土"的合作"亲密无间"吧.但是赵佗之后诸吕还是不能放下怨恨,选择揭竿反抗"外来压迫",追求独立.结果汉武帝时代南越国玉石俱焚,吕氏一族被流放到西南.

薛忆沩:历史学家选择的研究课题经常会也与自己有比较密切的"血缘关系".我正在读的《Paris1919》是一部关于巴黎和会的优秀历史著作.它的作者玛格丽特·麦克米兰就是"和会"三巨头之一、英国首相劳埃德·乔治的曾外孙女.广东地处"南越"的中心,而你父亲作为广东的主要领导曾经对家乡的建设作出过很大的贡献.我经常听到人们对你父亲的赞扬.去年夏天在蒙特利尔机场候机的时候,旁边的老人是一位来自广东的科学工作者,说起你父亲,他也是赞不绝口.毫无疑问,"秦征南越"这样的课题能够激起你特殊的兴趣和.父子关系是我最感兴趣的人生话题,也是我文学作品的重要主题.你能不能谈谈父亲对你的影响,特别是你专注于学术的人生道路与这种影响有没有特别的关系?

林岗:熟读史籍的将赵佗称为"南下干部"第一人.我父亲远祖算是中原人,而家族早已落籍潮州.如果没有你父亲时代人民野战军的浩荡"南征",尽管他也加入现代革命的洪流,但结局肯定不是做"地方干部".父亲与开辟岭南的赵佗同为"干部"却渊源一北一南,这是我写到后来才意识到的,当初并没有觉得这个题目还有如此的"巧合".父亲做的是"事功",建设岭南乡土;我做的是"立言",讲清楚岭南开辟的来龙去脉.如果都算人生有所交待,这相同之处就是对岭南乡土的交待吧.

我很早就知道你感兴趣父子关系,你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遗弃》就已露端倪.父子,如同生死、爱情、还乡一样,是文学家叙述不尽的话题.具体到我的情形,我觉得我父亲是个温和的人.如果大事没有主意而去问他,他会有建议;但我有主意,他绝对不会干涉.我想走自己的路,这或许多少有点儿"叛逆"吧.因为父亲做的是"有用"的事,我做的是"无用"的事.这个选择的差异,在前辈叔伯阿姨的圈子里对我是有压力的.我被他们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我为什么不从政.我非常幸运也非常感激这压力没有来自我的父亲.这使得他在我心目中奠定温厚与开明的形象.如果父与子大概会有微妙的冲突,在我就不是"明争",而是"暗斗".因为压力始终存在,被笼罩是一种不舒服的感觉,人要在社会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他已经把"有用"的事情做得那么好了,我也要努力把"无用"的事情做得至少一样好.这种心理的搏斗,也是除了亲情之外属于影响范畴的"特别的关系"吧.

薛忆沩: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感觉到《秦征南越论稿》只是另一部更有宽度和更有深度的历史叙述的准备.关于那下一部历史学著作,你是不是已经有了明确的方向?

林岗:在我写作的自我期待里,《论稿》确实是一个更大野心的准备,或者说是另一部历史叙述的"试笔".就像登楼远眺一样,既然已经能上一层,何苦不再上一层?更远方的风景总是更有诱惑力的.不过我慢慢也接受了一点儿神秘主义.任何大事情的完成,既有人事,也存乎天意.讲到天意,我觉得我就应该打住了.

本文结论:这是关于《秦征南越论稿》和问答录和秦征南越论稿方面的秦征南越论稿论文题目、论文提纲、秦征南越论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评剧花脸艺术的独特魅力评剧《秦香莲》中包拯的表演体会 【摘 要】评剧是流行于北方的剧种,早年行当单一,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评剧的角色行当发生了变化,评剧花脸角色就是典型的一例 【关键词】评剧;花脸艺术;秦香莲;包拯中图分类号J825        文.

2、 《越女剑》读后感 越女剑读后感作者北京市第十四中学初一(5)班张亦弛“西子捧心”自古就是一段佳话,因“西子”之绝色,也因“捧心”之娇柔 殊不知,在.

3、 《禅悟之道南宗禅学》读书笔记(下) 刘士梦 云南师范大学作者简介刘士梦(1991),女,汉,安徽人,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B9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018801禅是由印度传至中.

4、 论唐传奇中托梦文学的社会内涵以《南柯太守传》、《枕中记》为例 摘要唐传奇在继承汉魏六朝志怪小说的创作基础上,结合唐朝时代文化特色,实现了小说由描写神仙鬼怪到人士传奇的转变 唐传奇中以“梦”来讲述人事故事的一类题材小说被称为托梦文学,他们大.

5、 只要言之有据我看张泽文评《秦谜》 李开元所著秦谜重新发现秦始皇一书围绕与秦始皇相关的一系列扑朔迷离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展开讨论,具体论述了“谁是秦始皇的父亲…‘弟弟和假父的故事…&lsq.

6、 品读内容,学习表达,感悟思想从《秦兵马俑》一课看说明性文章的阅读教学 摘要说明文层次清晰,富有逻辑性,文体特征非常鲜明 在说明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布局引导学生品读文本,指导学生学习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和表达方式,并对文本和作者的思想内涵进行深入的体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