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读书文摘杂志社 读书杂志王念孙 读书论文 读书杂志订阅 读书杂志 关于读书的论文 读书杂志地址 读书的杂志 教育刊物读书笔记 读书编辑部 学生读书情况的论文 教师读书文献

读书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和月轮山上读书记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读书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24

月轮山上读书记,该文是读书有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跟读书记和月轮有关论文怎么写.

1951年11月,中国教育部在全国工学院院长会议上拟订工学院院系调整方案的基础上,于1952年进行全国大学院系大调整.浙江大学理学院的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被并人复旦大学,医学院并人浙江医学院,法学院停办,农学院独立为浙江农学院,而文学院、师范学院则一部分被并人华东师范大学,一部分与之江大学组建成浙江师范学院,其余部分也被并入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等:浙江大学本身只保留工学院的电机、化工、土木、机械四个系.

因为这次的调整有一个基本原则,即以“培养T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于是,浙江省文教厅就积极决定,将全省1951-1952年春季班毕业的这一届高中毕业生统一“分配”进入新创办的“浙江师范学院”就读.我从高中一年级至三年级上学期都是在临海的私立回浦中学读的,到了三年级下学期,临海的回浦中学和振华中学都被并入位于临海的台州中学了,因此,我作为台州中学这一届的高中毕业生,也便和浙江其他地区的应届毕业生一起,不经高考就进了浙江师范学院.

那天早上,我们六点钟从临海出发,到晚上八点才到达杭州车站,再转车去学校.因为是一辆木炭车,开车前司机和两个助手轮流摇动把手,让木炭烧得更旺一些.一种难闻的气味常让我透不过气来.由于动力不足,车子只能一步步地上,而且怕车子上不去会倒滑下来,不得不在车轮后垫一块木质三角砖来挡.如此每开几步,便都要用三角砖挡一挡.这样的乘车,搞得我一路昏昏沉沉、不断呕吐.从这天晚上开始,晕车使我不吃不喝在床上连续躺了三四天,脑子里总是不断地有车轮在滚动.但是等我清醒过来之后,学校的环境使我的情绪一下子就好起来了.

浙江师范学院位于西湖之南六和塔旁的月轮山上.“月轮”这一颇有诗意的山名,曾引起许多文人的咏叹,也产生过一些传说.元代钱塘(杭州)诗人钱惟善曾在《江月松风集》中写道:“宋时,张君房为钱塘令,夜宿月轮山,寺僧报日:‘月中桂子下塔’.遽起望之,纷如烟雾,回旋成穗,散坠如牵牛子,黄白相间,咀之无味.”真有几分浪漫梦幻的色彩.

月轮山景色如画.站上山巅极目南望.在湿爽怡人的习习江风吹拂之下,映人眼帘的是六和古塔、钱江大桥和“之”字形的钱江那别具雄浑气质的壮丽图画.

学校是教会学校“之江大学”的旧址.我的一位同班同学,前几年在回忆中说,之江大学是他的“母校”,或许是记忆模糊.

这里,高达四层的主楼是一间间教室和教职员的办公室,主楼正对面有一座高高的钟楼“慎思堂”,主楼左右两边东斋和西斋分别为男女生的宿舍.后面山坡上,散散落落分布着教授住宿的小洋楼.整个校园都掩映在浓郁的树荫之下.后山还有一条小溪,溪上架有一座小桥,被称作“情人桥”……

我们日常的生活条件也很好.

师范学校的学生,在待遇方面传统上都要比其他学校的学生优越.在这里,我们不但不需缴纳学费,连饭费也不必支付,且伙食也好.每天早餐是米粥和油炸花生米,中、晚两餐都有鱼有肉,常常吃不完得倒掉.除此之外,还发给我们生活费,最低的标准是每月五至六元,最高的两档是十元和十五元.这标准由班干部根据我们的家庭情况来定,个别的干部就把白己定为最高一档.对我们更优待的是最初一段时间,每天早晨都有T友给送一壶洗脸热水放在我们的寝室门口.

虽然如此,有些同学对“保送”到这里、不让投考大学仍然心存不满.他们曾写信向反映,据说省厅受到批评后,保证下不为例,只是对现今的决定不作更改.我班有个同学一学期后,偷偷去参加高考,连续三年均顺利考上,按当时的做法,录取名单登上报纸,但均被学校发现,发去公函,称该生系我院在校学生,于是次次都被取消录取资格.我因出身不好,本来就夹着尾巴做人:“土改”之后又已家徒四壁,更不敢造次,觉得将来有一个中学教师的固定职业,可以养活母亲,也就只能如此了.于是我就安心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

进校后,一开始就让我们白由选择就读专业.原来,我家因母亲患病,连续两年,每隔一天,都得打轿请城里的医生来给母亲治病,并每次都要付高昂的出诊费,使家里不得不卖掉几十亩田地.因此,父亲希望我将来做一个医生,并曾允诺要送我去德国学医.但现在师范学院没有医学专业,我这学医的理想就无从说起.那么选什么呢?

我小学的同学中有一位女同学叫杜月娥,她的父亲杜秉正是北京大学西语系的教授,她家就在我家的斜对面,我们常在一起玩耍.后来我去新桥中学就读,她进了黄岩中学.1951年再次见面时,她曾将他父亲翻译的拜伦诗作《海盗》和《可林斯的围攻》拿给我看.虽然读不太懂,但故事却使我喜欢:加上在初中和高中时就对英语有一些兴趣,所以我希望读英语专业.但是师范学院没有这个专业,于是只好另选我一向喜爱的文学专业.

我们中文专业的老师确实都是第一流的,学的除了教育学和中国历史,加上每周两节的体育课,全都是文学专业课,没有政治课.

讲授教育学的郑晓沧老师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育学博士,虽然我们是和其他专业的同学一起听他“上大课”,但他讲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爱弥儿》中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德育教育和爱情教育,我们也听得津津有味.

夏承焘老师作为一代“词学宗师”,他每一节课重点只讲解一二首词,确实讲得极好.尽管他的温州话,我大概只能听懂一半,也觉得很有兴味.至今还记得他讲述苏轼的《江城子》,我印象尤深:“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白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夏老师从作者的生平谈起,说苏轼十九岁时与年轻貌美的王弗结婚,二人恩爱情深,可是妻子二十多岁就去世了.苏轼已对白己十年来在政治生涯中的遭遇无限感慨,妻子的死更是对他的沉重打击.夏老师结合苏轼写在妻子墓志铭上的话,指出因心中有如此的无限沉痛,有感而发,才写出这样一首好词,抒发他对亡妻王弗“不思量,白难忘”的真挚情感和深沉怀念.在讲述过这样的背景之后,夏老师再一句句分析,并将这词和另外几首悼亡词进行比较,听起来令人异常感动.当时听夏老师讲这首词时,我的心都在不住地颤抖,原因是我不止一次夜里梦见我的母亲,其情境与此十分相似,有几次也见母亲正在梳妆,有几次见母亲也是“尘满面,鬓如霜”.可见,文学作品,只要深刻地表现了真实的人性,尽管情景有异,时空不同,也都能够感动人.另外,夏老师讲辛弃疾、姜白石的一些词,也让我十分爱听.几年后,一段时间,夏老师每个周日,都在杭州的浙江文化馆,在助手怀霜(田宝荣)陪同下,公开为文学爱好者讲解宋词,我都怀着浓厚的兴趣去听,从不缺席.

夏老师没有讲稿,只发给我们钢板刻印的词,要求我们每天能背诵五至十首诗词,我都很认真地背了.所以至今我还能背出许多我喜欢的宋词.

孙席珍老师教的外国文学也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最初,先是听说孙老师曾是郭沫若的秘书,我们的心中便认为了不起了,因为当时我对郭沫若的看法不像今日.还有孙老师的讲课,虽然也像其他老师一样没有讲稿,只是以他们长期研究的积累随心而讲,但孙老师是有讲课提纲的,他一般都在上课的前几分钟写在他抽烟的壳上,仅仅只有几个字,就会在课堂上侃侃而谈,讲得十分有味.他说的又是普通话,所以我很爱听.另外,孙老师讲课时,都在黑板上写出外国作家和作品的外文名,而且读音也是外国式的,使我觉得他大有学问.孙老师板书的汉字和外文字,不论英文、法文、德文和中文,都写得很漂亮,一段时间,我暗暗地拼命学习他写在黑板上的书法.孙老师大概只是俄文可能不懂,因为讲到普希金、莱蒙托夫时,他没有写俄文,而是写的英文.我至今还记得孙老师讲拉伯雷时,说到拉伯雷的小说《巨人传》(《卡刚都亚和庞大固埃》)时,他念“卡刚都亚”,读出的完全不是“都”词的音,而读成拼音字母的“dv”音,大概是法语的读音.还有,孙老师在讲课中喜欢穿插一些作家的轶事,如说到拜伦时,就说了不少拜伦的浪漫情史,我感到特别有兴味.可能受这影响,今天我还喜欢写外国文学作品的背景故事,其中穿插一些作家轶事.等后来讲到苏联文学时,孙老师的课就由蒋炳贤老师来教了.蒋老师是外语系的系主任.我记得很清楚的是他带来一册《远离莫斯科的地方》的英译本来讲这本书,念书中的人名也不是俄文原文,而是英语的语音.

另外几位老师,如讲授先秦文学的王驾吾老师,讲授明清话本小说的胡士莹老师,讲授汉语的任铭善老师,个个都是赫赫有名的教授和专家.其他的几位老师,虽然还不是教授,但讲课也都很有特色.

任铭善老师是一位汉语专家,可能是他当时还担任学校的教务长,事务繁忙,所以教的时间很短.接下去的汉语课就由蒋礼鸿老师来教.蒋老师后来成为著名的敦煌学家,当时可能还只是一名讲师,但他的课讲得很好.记得他举当时苏联代表马利克在联合国上的发言为例,其中的一句话,仅仅是一句,译成中文多达五六百字,他分析它的句法结构头头是道,引发我对语法的兴趣.课后我就常常喜欢白己从报刊上选出长句子来学习分析.蒋礼鸿老师讲词法短语结构中的主谓结构、动宾动补结构、联合结构、偏正结构,我听来也很入味,对以后在写作时颇有帮助.还记得几年前,一位在《杭州日报》T作的朋友为了一个句子的语法对错,和同事发生争论,来问我后,我就是以语法角度来帮他分清对错的.

宋云彬先生不是我们浙师院的老师,是特聘来教我们历史课的.当时没有课本,也没有讲义,他讲课的内容也不太记得了.但宋老师戴一副黑色玳瑁眼镜、拿一只大烟斗和一支手杖,留给我的印象很深.当时他是浙江省文联主席,职位已经不算低了,但我看他都先是乘四路公交车,下车后一步步踏上月轮山的石阶,来我们学校上课的.我很敬佩他的认真态度,后来在反运动中,我因为说了一句“宋云彬怎么会是呢?”结果被视为右倾,打入另册.

教我们现代文学兼写作实习的是张仲浦老师,他讲的都是主流作家的作品,主要是鲁迅、茅盾、巴金.我也是爱听的.张老师是我唯一去过他房间的一位老师,别的老师我都没有单独来往过,因为我是张老师的课代表,张老师多次让我转告他,同学们对他的课有什么意见和要求.张老师虽然只是讲师,但上课很认真,常见他讲得汗流满面,课也讲得很好,多年前我还看到他出版的著作:《鲁迅杂文与魏晋文章》、《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和他与助教王荣初先生合著的《(故事新编)论析》等.另外,张老师在评讲我们的习作时,几乎每次都以我写的习作为例子表扬我.这增添了我对写作的兴趣.

还有一位蒋祖怡老师虽然也是讲师,他不但普通话标准,据说还会演剧,他讲田汉、郭沫若和曹禺剧作时,不但分析作品,还结合舞台演出来谈,听起来也很有味道的.

听课时,让我记忆尤深的是当时完全不像在中学里,学生固定在一个教室,而是不断地转换地点.一节课下课后,便匆匆忙忙去厕所,然后立刻搬一把椅子去往另一个指定的教室.有时候一时找不到指定的教室,急得团团转,后来才渐渐习惯了.学生坐的椅子是特别的,连着椅子的右手边有一个宽宽的把手,可以把笔记本放在这把手上记笔记.

因为学校对我们的定位是中学教师,所以没有给我们开外语课.但当时正是中、苏关系的蜜月期,“一边倒”和“苏联老大哥”是大家的口头禅,无论是听报告还是小组讨论,甚至个人之间的聊天,“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是最常说的一句话.当时,学习苏联在全国都是一种政治白觉,各个阶层都在向苏联学习.我们这些学生主要就是读苏联和俄罗斯的文学作品.那时,读苏联和俄罗斯文学的译作是一种时髦,谁若是背不出普希金、莱蒙托夫的几首诗,或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名言,便会被人看不起.如果还能背伊萨可夫斯基的诗,能唱《三套马车》、《喀秋莎》,甚至还会用俄语唱几句,那就足够可以在任何人面前骄傲一番的.另外,像《夜夜》、《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普通一兵:马特洛索夫》等当代的苏联文学作品也是必读的.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小说《怎么办?》里的“新人的故事”,是我们平时常常谈论的,因为这是列宁所欣赏的作品.小说的俄语名和列宁的著作《做什么》原文都是I-ITOqenaTb?我们就常常不用中文,而用刚刚学会的俄语I-ITO flenaTb?来称这部书,并十分赞赏书中男、女主人公普罗霍夫和薇拉·巴夫洛夫娜这对新人婚前的“约法三章”.

自然,要学习苏联,首先得学习苏联人的语言俄语.于是,学俄语就像一阵风似的掀起.由于希望学俄语的人太多,结果就让数百人在大礼堂“选修”俄语课.浙师院有一位白俄老师叫“德梦铁”,但她只教俄语系学生的课,其他系的学生无法享受,而由一位年轻漂亮的苏俄女教师来教.开始时大家都很有信心,但是慢慢地,这信心就大大下降了,因为俄语字母中有一个卷舌音P,很多人学这个P的发音,就怎么也卷不了舌头.因此,含有这个音的俄语,如最简单词“俄语”(pyCCKHH 513bIK)、当时说得最多的“给世界以和平”(MHp MHpy)就读不出了,于是便失去了信心,从而一个个地纷纷退出,五六百人最后只剩二三十个.后来,这选修课就索性不开了.看来,发音似乎是天生的.我的孙女现在是牛津大学的二年级学生,英语算是不错了,但她和我谈俄语时,就是怎么也学不会发这个P的音.我算是一直坚持下来的.我不只第一次学这个发音天生就会,学习也是一个死硬派.下午上完课,我就捧起俄语课本来学,还喜欢去图书馆对照俄语画报上的照片和面面上的文字说明来学.选修课取消后,我买来语法书自学,直到毕业分配T作之后还继续白学到查查词典翻译一些小故事,并在1957年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了我翻译的一个电影剧本《阿辽沙锻炼性格》,在1958年6月号的《译文》杂志上发表了我翻译的几则意大利作家罗大里的童话.当时,每个星期天,都有一个杭州外文书店的年轻售货员骑着白行车,载着一捆俄语原版书来学校卖.这些书都非常便宜,折合今天的,大概不过几角或一、二元钱左右,我就常常买下这些书,对照字典来看.

生活在这样一个优美的风景区,我却很少去林间或溪边转悠.周日也只是偶尔结伴乘四路公交车进城,去新华书店买喜爱的书,或者去看一次电影,虽然每个周六晚上都有免费的电影放映.我的去处只有两个:阅览室和图书馆.

“慎思堂”二楼的阅览室,那么多的报刊,几乎全国的报刊都订齐了,是我从来没有见到过的.在这里,我狼吞虎咽地浏览各种书报杂志,和苏联出版的中文版《苏联画报》、《苏联妇女》与俄文原版的《真理报》、《消息报》、《苏维埃文化报》、《星火》画报、《鳄鱼》杂志.刚学了一点俄语,就喜欢翻阅俄文的报刊,特别是《苏联画报》和《苏联妇女》,有中、俄文两个版本作对照.每天下午,两节课之后,许多同学都去打篮球和乒乓球,或者搞别的活动去了,我就喜欢在那里度过,甚至晚上也去,把作业也带到这里来完成.读后,我常常把一些材料摘下来.直到毕业,我总共留下五六本笔记,这些笔记后来“”中被抄走了,始终没有归还.

图书馆的藏书相当丰富,我每隔几天都要去那里.当时热门的书,像袁静、孔厥的《新儿女英雄传》,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西戎、马锋的《吕梁英雄传》和徐光耀的《平原烈火》等,我都不喜欢;苏联的《卓雅和舒拉的故事》、《夜夜》、《普通一兵》也只是差强人意.我借得最多的是1949年前出版的平装本小说.这类小说,今日很难见到,那时图书馆里很多,是我最喜欢读的.

鲁迅的小说是老师推荐的,而且课堂上也讲解,但我看不懂,很少读.

我读了茅盾的《幻灭》、《动摇》、《追求》,不但是章静,就连章秋柳的故事也都比较喜欢看.还有他的《霜叶红似二月花》和《腐蚀》,前者虽然写了爱情纠葛,但里面描写斗争的情节太多,不太喜欢:后者写特务机关的活动让我扩大了眼界.

巴金的《家》、《春》、《秋》虽然是热门书,很多同学都很爱读,不知怎么的,我总觉得他的作品不如茅盾的好看.巴金的小说我还读过《秋天里的秋天》、《春天里的秋天》、《清明前后》等,内容都不太记得了.

另外,我也读了一些苏俄作家的书,甚至毕业论文的题目都还是论契诃夫的戏剧.当然,实际上什么也没有“论”出来,只是极简单的分析.

我当时看小说,没有计划,都是借到什么就看什么.也曾经想过将茅盾的作品全部通读一遍,但没有做到,只读了有限的几册,原因是兴趣常常发生变化,读厌了一个作家的作品,就想换一个作家.记得当时也借过张资平等人的书.但老师说,张的作品不好,就不读了.另外我读过曹禺的《雷雨》和《日出》等.反正当时的阅读都只是看个故事大概,不太懂得分析内容和艺术,主要还是消遣性的阅读.

今天回忆起来,与借书有关的事,最值得我记忆的有这样一件事.

学校的图书馆是闭架的,老师可以进去挑选,学生要借什么书,得先查卡片,将书名和书号写到借书单上,请管理员将书取出来出借.因此借不到想借的书是常有的事.这也是我们不能按照白己的意愿有计划看书的一个原因.虽然后来,我和几位常去的同学和几位管理员都熟悉了,仍然也开不了“后门”.到了第二年暑假,同学们大多都回家了,而我因为无家可归,仍旧待在学校.另一个同学也因为父母双亡,本来就在姐姐家长大,假期里也都不回去.我们两人隔三差五就去图书馆借书.一天去借书时,只有一个和我们熟悉的馆员值班.聊天时,同学告诉他,我在庆祝《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一周年学校举办的征文比赛中得了第一名.那馆员听后就说,既然我这么喜欢阅读和写作,现在比较空,极少有其他同学来借,就照顾我们一下,让我们进到里面白行挑书.这下子我们都高兴极了,便像发现了金矿似的,钻进书库里,从这一架看到那一架,差不多把有关1949年前出版的书都翻个遍,同时也挑出十多册书.办出借手续时,限于有关规定,只允许借三册,也可能是五册.我似乎都舍不得不借,再三斟酌,才放弃其他几册,而其中的一册是我最看重的.

这是一本十六开、厚达近五百页的书——《一千五百种现代中国小说和戏剧》,是善秉仁介绍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著作,它规模宏大内容丰富,举凡作家生平和文学成就、作品的故事梗概等,都有或详或略的介绍.此书由神父善秉仁(Jos.Schyns)主编,1948年印刷.作者署名是善秉仁神父,实际上是许多天主教徒分别担任写稿,由苏雪林为挂名总编辑.

这又是一册中英文间杂写出的大书,它第一部分为苏雪林用英文写的序言性质的“中国当代小说和戏剧”:第二部分是赵燕编写的“作者小传”:第三部分列举小说和戏剧一千五百种.1980年我进入浙江社会科学院后,又见到这书,于是又借来看了.

我在初中和高中都读的英语,对书中用英语介绍的作者生平和作品内容,大致还能看懂一半.于是,我认真地阅读书中的这两个部分,对看不懂的地方就跳过去.

此书给我的印象颇深,以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些小说绝大部分都见不到了,直到“”结束之后,我有机会进入位于孤山的浙江图书馆古籍部,才再次天天沉浸在那里阅读(不出借)1949年前的刊物和小说,摘下大量笔记,并在1980年报考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时,选择了现代文学的研究专业,录取后写出有关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对中国现代作家的影响的论文和著作.

月轮山远离尘嚣,景色秀丽,气氛宁静,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翻开书页,不受干扰.有多少次,当我带着书报步行在树荫底下的时候,我都不由地想,当年,或许施蛰存就站立在这里,聆听六和塔传来的暮钟;戴望舒和杜衡就漫步在这一带相叙友情、交谈文学:朱生豪就手捧莎士比亚的剧作,在这块草坪上思索徘徊……

但是一切都过去了.五十多年后,我们二十多位满头银发的同学,勉力跋涉山径,回到这里聚会,重温白己的年轻时代.“母校依旧!”、“母校依旧!”这是我们共同心声.岁月沧桑,这里的红房绿瓦,这里高耸的钟楼,这里柔软的草地,什么都没有变.当见到这里作为浙江大学之江校区,三三两两的学生,有的坐在草坪上和石凳上看书,有的在交谈时,我不觉黯然神伤:这些不就是当年的我们吗?我们当年也不是跟他们一样青春年少,英俊潇洒吗?可是现在已经垂垂老矣!更教我伤感的是那天挂在树杆上的那几条横幅:

“留恋的是之江的绿树青山,难忘的是之江的成长岁月!”

“即别月轮之江,情洒绿荫红瓦!”

莫非这是专为我们而写、专替我们而写的吗?

该文结论:这是一篇关于读书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读书记和月轮相关读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历史书读什么,如何读第四届中国好书历史类盘点 历史作为一门学科,与所有学科一样,存在着专业与非专业之别 历史学很多专业课程,比如史学概论如果让非专业的人去听去读, 一定会产生“受罪” 之感 相应地, 这样的书籍,让非专业的.

2、 厚道载物读傅佩荣《国学和人生》 国学与人生,傅佩荣著,东方出版社,2016 对国学,国人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掀起了持续不断的国学热潮 国学热导致了时下市场之上充斥各类国学书籍 面对诸多国学书籍,读者常不知何从选择 同时,围绕着国学有着.

3、 如何开启中国精造的时代?读曹顺妮的《工匠精神:开启中国精造时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的发展通道,创造了“中国奇迹”,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 毫无疑问, “中国奇迹” 是由“中国制造&rd.

4、 在左右之间:一种与物的文化批评读《法兰克福学派内外:知识分子和大众文化》 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一直以批判的深刻和救赎的热情见长,不仅在现代与后现代哲学转折之间, 该理论承前启后、始终富有辩证张力;从全球化时代“新左派”与“自由主义&rdqu.

5、 托尔斯泰的特殊声音读《列夫托尔斯泰的大地崇拜情结与其危机》 列夫·托尔斯泰的大地崇拜情结及其危机,张中锋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多年来张中锋教授以黄卷青灯为伴,与近200岁的托翁对话,续写着对托翁的解读 今天,推出了他的专著列夫·.

6、 成年人的爱情童话再读《小王子》 第一次写书评,是在大二时期,那时候学校布置了任务,要求文学院每个学生每个学期至少看十本书,并在期末上交一篇书评 接到任务的我,随手在室友桌上拿起一本书,这本书就是小王子 我迷信地想,一定是某种机缘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