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政府会计论文 公司治理论文 政府法制杂志社 政府会计改革论文 关于公司治理的论文 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会计论文 政府治理论文 地方政府治理论文 环境污染和治理论文 宝洁公司公司治理论文参考文献 美国政府和政治论文3000 政府预算管理论文题目

政府治理有关学术论文怎么写 和西方治理理论对我国政府治理现代化类学术论文怎么写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政府治理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01

西方治理理论对我国政府治理现代化,本文是政府治理类学术论文怎么写与启示和政府和现代化类论文范文例文.

摘 要:西方治理理论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应对日益凸显的社会问题而进行的理论创新的结果,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我国作为后发的转型国家,要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没有现成范例可参照,没有现成模式来遵循,必须认真学习西方的先进治理理论,同时应深入反思其不足、仔细考察其适用性,做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关键词:公共行政、政府治理、现代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个总目标的提出,标志着我们的改革经过30多年量的积累,正在实现质的飞跃,就是从具体的方方面面的改革聚焦到制度的完善、治理的现代化.政府是国家权力的行使机关,是国家活动的实际执行者,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无疑扮演着重要角色,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在我们国家尤其如此.因为,在向市场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无论是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促进市场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还是培育成熟的社会体系、激发社会的力量,或者是推动政府自身组织结构的完善,都取决于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实现.

西方治理理论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应对日益凸显的社会问题而进行的理论创新的结果,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我国作为后发的转型国家,要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没有现成范例可参照,没有现成模式来遵循,必须认真学习西方的先进治理理论,同时应深入反思其不足、仔细考察其适用性,做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西方治理理论产生的背景

1.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解决福利危机提出的理论工具

20世纪中后期,西方国家大力推行的福利制度逐渐暴露出诸多弊病,财政负担沉重、经济发展乏力、失业率上升、社会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而冷战结束所带来的两大意识形态对立格局的结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意识形态的冲突,打破传统理论界限,寻求一条超越“左右对立”、兼顾“发展与正义”的“第三条道路”已是形势所逼.西方左翼政党抓住这一契机进行理论创新,治理理论正是这一轮理论创新的核心内容,它作为一种超越意识形态的对立的方式和理念,于20世纪90年代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治理理论提出一系列既区别于凯恩斯主义和福利国家思想,又不同于新保守主义的主张.在公共服务提供方面,既重视发挥政府功能,又重视民间的力量,致力于建立政府与市场及公民社会的信任与合作.该理论的主要主张是,根据公共事务的复杂性、多样性、动态性,建立一个市场自组织、社会自治理、分层级的政府治理以及它们之间彼此有效合作所形成的复杂性、动态性、多样性的公共事务治理体系.

2.西方学界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反思

为应对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政府的财政压力、效率低下、信任下降等困境,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公共部门从直接的经济活动中撤离,“掌舵”而不再“划桨”;主张通过签订合同、公开招标等方式在公共服务领域引入竞争,取消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强调进行专业化管理,要求任用管理型的而不是专家型的人员担任部门领导;强调政府服务应以顾客为导向,应增强对社会公众需要的响应力;主张实现严明的绩效目标控制,即确定组织、个人的具体目标,并根据绩效指标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测量和评估;重视政府活动的产出和结果,即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等等.简单地说,新公共管理理论可以用“企业化”、“市场化”、“社会化”来描述.

进入20世纪80年代,新公共管理理论迅速扩展到西方各国.它在减轻财政负担、提高公共服务效率等方面的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西方学者曾经普遍认为,它是面对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新选择,是在政府干预市场失灵又导致了政府失灵时找到的新出路.然而人们发现,它从诞生之日起就带着不可克服的缺陷:如,以经济效率代替公正,背离了、公正、平等、自由等基本价值追求;过分强调市场导向可能导致无政府主义,最终导致惟利是图的市场主体之间恶性竞争;多中心治理就是无中心,可能导致对某项事物处理时出现相互推卸责任;等等.概而言之,在当代社会实践中,仅依靠市场、政府或社会单独的力量,都难以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社会公正的价值诉求.应该通过多元主体沟通、协调和对话来确立公共价值,通过建立相互信任而实现合作共赢,通过相互合作、相互依赖而减少社会的非理性选择,这就是治理.

3.西方公民社会的蓬勃发展,要求与国家共同行使社会管理的职能

二战后,资本主义社会自身也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中产阶级规模不断扩大, 各种公民社会组织也随之日益壮大,不同社会集团的利益诉求日益多样化,他们要求独立行使管理社会的职能,或是与政府合作共同进行社会管理.在西方社会中,公民社会经常被认为是控制国家的重要力量,它“强大得足以和国家抗衡,能阻止国家控制和分裂国家之外的社会.”

首先,福利国家对各种社会结构公共服务职能的强调,使得大量从事生产经营性活动的企业出现在公共领域.政府和企业的叠加,增加了公共行政主体的多样性,也突破了秩序与效率的界限.其次,越来越多的非政府组织参与了政府的公共政策制定和公共服务供给,传统上属于政府职责的事情,现在许多都由非政府组织分担了.在社区管理、环境资源、公共工程、文化保护等领域,非政府组织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同时,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为企业和其他组织积极参与公共管理提供了可能和条件.现代信息技术使信息收集、存贮、处理和传播更加便捷,也使社会拥有了远比过去多得多的信息和知识量,由此带来政府与社会关系的诸多变化,例如政府与社会距离的缩短,管理主体和管理相对人之间沟通、回应、依赖的增加,政府传统优势地位下降,垂直单向型权力运作方式遭遇挑战等.这种情形为政府、企业和其他组织共同进行公共管理,为企业和其他组织积极参与公共管理提供了可能和条件.

总之,治理是人类社会为应对日益纷繁复杂的发展问题而产生的新的理念,是寻求政府独自治理之外的新型治理模式.作为一种工具,它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无论是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各国政府都希望有更高的行政效率、更低的行政成本、更好的公共服务、更多的公民支持.

二、西方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迄今为止,对于什么是治理,理论界没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固定定义.在各种定义中,最具权威的大概是全球治理委员会(CGG)在《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中的定义:治理是各种公共或私人机构管理其公共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它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那么,治理理论主要内容应该包含下面几个方面:

1.公共行政主体的多元化

治理理论否认政府是国家管理的唯一中心,甚至强调“没有国家的管理”、“没有政府的管理”,试图构建一个由政府、市场或社会组织等非机构共同组成的多元化现代管理模式.治理理论提出,以往那种将公共行政主体归结为政府的认识是片面的、不符合实际的.在西方治理学者看来,政府并不应是一切合法权力的垄断者,各种非政府组织、私人企业、利益集团、家庭和公民等其他的主体也能够自发生成治理权威,从事公共事务的治理.在治理过程中各个主体在地位上一律平等.

2.公共行政目标的共赢化

尽管主体的多元化可能导致不同利益主体的对抗与对立,但治理的目标就是平衡利益,是以共赢为根本目标的互动合作,使公共利益或公共价值最大化.具体来说,就是保障社会公平,确保社会价值,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维持人民的自由和平等的权利.共同的目标与相互信任的文化,以及由此形成的协商对话的行动方式,能确保多元主体为实现共赢而携手共进.

3.公共行政权威来源的共识性

不同于传统统治中政府的权威来源于政府的法规命令、来源于强制性的公权力.治理是建立在公民的认同和共识之上的,因为各种能够维护公共利益的共识符合各方利益而得到治理各主体的自觉维护和认可.治理必须建立在多数人的共识和认可之上,没有多数人的同意,治理就很难发挥真正的效用.

4.公共行政过程的互动化

与传统的自上而下单向运作的公共行政过程不同,治理理论认为,行政权力的运行方向是多向的,既包括政府自上而下的控制,也包括社会力量自下而上的互动以及社会各主体之间平行的协商、合作.治理理念指导的公共行政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多元主体之间的合作与互动,通过持续不断的协调谈判、参与合作、求同存异、化解冲突与矛盾、维持社会秩序,在满足各参与行为体利益的同时,最终实现社会发展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5.公共行政手段的多样化

除了行政命令以及政策法规等传统行政手段外,以市场为核心的治理工具和机制、财政性工具与诱因机制、管制性工具与权威机制等都可以作为治理的手段.政府还需要依靠广大的非政府组织通过志愿服务、合作生产、协商退让、伙伴关系、确立共同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此外还特别注重公共协商、社会资本在治理中的作用.

治理理论是公共行政理论发展史上一次巨大突破,它创造性地提出多元化管理,将原有把政府视为唯一管理主体的观点转变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公众团体共同治理的观点,这不仅实现了对政府的分权,而且三方面治理主体的相互监督与协作有利于提高运作效率和质量.当然,治理作为一种工具理性,也不是万能的,它存在很多局限性.比如,多元治理可能带来的责任模糊问题,还有如何避免搭便车问题,等等.同时我们还应该清楚认识的是,西方治理理论的产生基础是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对于我们来说还有适用性的问题.如,该理论提倡的“去权威主义”、“没有国家的治理”的治理,不符合我们“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政治原则;我们的社会组织发育程度、公民参与意识与西方还有着较大的差距等等.总体来说,它对于重新界定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促进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正因为如此,西方治理理论被我国学者引入,并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需要结合,开始应用于我国政府改革、实现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之中.

三、西方治理理论对我国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的变革不断要求我们的政府管理与之相适应,因此与改革开放进程相同步,我们的政府也经历了数次的改革.总体上说,经过改革,我们政府的行政体制、管理观念、方式和手段有所改变,机构膨胀、人浮于事、效率不高的问题有所解决.但是仍然存在机构层次设置多、行政审批事项多、部门职能交叉多、政府公务员办事水平不高、处理问题缺乏效率以及政绩考核不健全等问题,在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和社会的关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力量壮大要求等方面仍然有极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当前进一步深化政府改革,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有必要借鉴西方治理理论的合理要素,着眼于社会资源的开发和民间力量的利用.

1.推进政务公开,全面扩大公众参与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就是要充分保障人民群众对政府权力运行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施行以来,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由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2017)》显示,“政府信息公开”的得分率为81.65%,比2016年上升了5.12%,说明政务公开工作的成效持续提升.

推进政务公开,从而使社会公众了解政府治理的各个环节,有利于扩大公众参与,使政府的决策获得更多的讨论,这样能更早发现公共决策的社会效应和评价,能及时调整公共决策,其结果是公共决策出台之后的有效实施.近年来,决策预公开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政府机关普遍在政府网站设置决策预公开意见征集专门栏目,公开征集意见的渠道及期限,取得了显著成效.此外,应该做好几个方面工作:第一,加大民众关切的民生领域的信息公开.如,环保、食品药品安全领域,本级政府预决算信息等.第二,注重政策解读.采用图表图解、音频视频等形式,让社会公众真正了解政策意图,促进公开的实质有效性.

2.培育社会组织,增强社会组织承担公共服务的实力

政府应将社会组织视为公共服务供给的良好合作伙伴,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提供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从而弥补政府和市场的不足.但从实际情况看,中国社会组织的发育程度还不具备全面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能力.为此,政府要加强对第三部门或者社会组织的支持扶助和引导监督,使社会组织真正有实力、有能力承担起公共服务职能.首先,应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管.健全、完善各种基础制度,尤其是资金管理制度和检查评估制度,规范社会组织的各项活动,促进其健康良性地发展,防止社会组织蜕变为实现自身利益的工具,以保证其活动不偏离组织宗旨和公共服务的轨道.其次,应积极寻求与社会组织的互助协作.在不危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侵犯公民、经济主体和社会主体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向社会下放权力,构建社会治理的新型伙伴关系.第三,为第三部门提供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支持.直接支持包括财政拨款、购买服务、对第三部门非营利收入给予免税优惠等方式,间接支持包括设置税种、税率引导私人企业和民众向非营利组织捐赠等方式.在这方面,英国的案例比较典型.根据约翰.霍普金斯项目研究,20世纪90年代末,英国第三部门得到的资助总额中,有47%来自政府,45%来自收费,9%来自慈善捐款.

3.打造协商平台,在充分沟通和交流的基础上寻求共识

要想更好地了解公民的需求和社会的需要,政府要与公民进行持续性的对话和互动,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共识.我们应该认识到政府网站、政务微博是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平台,是遏制网络谣言、传播权威信息的有力武器,同时还是政府与社会公众沟通协商、寻求共识的平台.近年来,很多政府都开通了论坛、博客,甚至微博、微信等信息沟通平台,有关调查显示,截止到2016年,全国政务微信公众号数量已经达到十多万个,各级政府的政务微信普及率在30%~60%之间.这是一种很好的交流途径,值得继续维持下去.

当前应进一步加强政府网站的咨询服务功能及其互动性,对互动交流的结果进行有效运用,定期整理和分析社会公众的咨询问题及答复内容;在政府网站临时下线、网站迁移等无法提供咨询服务功能时,要在本网站和本级政府门户网站发布公告,说明情况、告知恢复时间等.

结语:从实践的情况看,西方治理理论在促进公共服务提供的效率方面有明显的成效,值得我们在改革中借鉴,同时我们应注意在改革中要坚持自己的发展道路.政府治理的现代化,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内进行.

参考文献

[1]佟德志.当代西方治理理论的源流与趋势[J].人民论坛.2014(5).

[2]李永生.西方国家政府治理转型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J].党政干部学刊.2009(9).

[3]卢守权,赵景华.西方政府治理模式本土化:逻辑框架与实现路径[J].东南学术.2017(3).

[4]韩兆柱 ,文康.西方公共治理前沿理论述评[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6(8).

[5]马斯哲.西方政府治理理论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 [J].现代经济信息.2019(11)

[6]高文青.论西方治理理论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与局限[J].价值工程.2016( 8).

此文点评,这篇文章为关于启示和政府和现代化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政府治理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政府治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政府治理现代化角度下网络舆情应略 摘要本文从更新危机管理理念,增强现代网络舆情危机意识;强化政府网络执政能力;提高政府官员网络媒介素养;构建立体化网络舆情监控长效机制;完善舆情应对工作的管理和保障机制;构建和谐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六.

2、 大数据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厦门实践和 当前,在大数据、信息化深刻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新时代条件下,国家治理要跟上科技发展的脚步,自觉运用科技手段提升现代化水平,新时代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我们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新时.

3、 人的自由全面: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价值旨归 雷芳(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郑州 450046)摘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内蕴 社会治理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内在地促成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发展 社.

4、 大学资源的系统建构和大学治理现代化: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胡洪彬(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杭州311231)摘要大学治理资源是一个包含物质、权力、人力、历史、理论、社会、制度、组织和文化……资源要素在内的有机系统,大学治理的过程需要基于国家供给型、社会参与型、.

5、 教育治理现代化:科学内涵、价值维度、实践路径 刘冬冬,张新平(南京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摘 要教育治理体系和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表现和应用 要想推进教育治理现代的实现,首.

6、 分享改革开放经验贡献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第十九届万寿论坛改革和国家治理现代化会议侧记 初夏的小岗村麦梢孕穗,青桃初长 6 月2 日,由对外联络部主办的第十九届“万寿论坛”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举行 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66 个、工人党政党领导人和代表,以及国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