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职业教育期刊 职业教育杂志 职业教育论文 现代职业教育期刊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职业教育电大论文摘要 职业教育生论文致谢 职业教育论文发表的标准格式 关于职业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自考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职业教育论文发表等级

职业教育方面有关论文范文 和服务区域产业的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湖南株洲为例类论文范文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职业教育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18

服务区域产业的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湖南株洲为例,本文是职业教育方面有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和职业教育和湖南株洲和供给相关论文范文.

摘 要:以湖南株洲为例,围绕职业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从教产对接、办学实力、社会培训、发展保障四个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以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能力为落脚点,从构建符合区域产业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高院校专业布局对接区域产业结构契合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构建职业终身培训体系、政行企校联动强化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保障等方面,探究了区域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区域产业发展

作者简介:汪炎珍,女,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学、工程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7)05-0001-03

产业的升级与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支撑,其中产业技能人才的主要来源就在职业教育.区域支柱产业的发展与区域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紧密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支撑.[1]作为全国工业重镇的湖南省株洲市,有着深厚的工业底蕴和职业教育底蕴,近年来,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为区域产业发展培养了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但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株洲市教育事业在教育结构、产教融合、专业布局、培养质量、继续教育与体制机制等方面,仍不能完全适应株洲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

一、株洲职业教育与社会培训概况

(一)职教办学规模

目前,株洲地区有高等职业院校8 所,包括对接轨道交通产业的湖南铁道职院和湖南铁路科技职院、对接化工产业的湖南化工职院、对接汽车产业的湖南汽车职院、对接医药产业湖南医药专科学校、对接有色冶金产业湖南有色职院和对接工业制造的技师学院,在校学生5.6 万余人.县市区中等职业学校21 所,在校生4 万余人.

(二)社会培训概况

株洲市现有各类职业培训机构96 家,其中技工院校10 所、职业院校定点培训机构6 家,就业训练中心10 所,民办职业培训机构70 家(市本级43家、县27 家).2014 年,株洲市职业培训总人数86 500 人,其中,高校毕业生培训1 452 人,失业人员培训6 415 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6 337 人,企业职工培训31 273 人,创业培训21 033 人,市、县(市、区)两级政府培训补贴2 000 万元.①

二、株洲职业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问题分析

(一)教产对接不全面,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存空位

株洲市规划发展的五大重点产业包括轨道交通、汽车、航空技术、服装、陶瓷等五大产业集群.目前,在职业教育对接产业布局层面,特色和实力较为突出的案例有湖南铁道职院和湖南铁路科技职院对接轨道交通产业,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对接汽车产业,醴陵陶瓷烟花学校对接陶瓷产业,这四所学校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均有明显特色,对区域产业的升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但在航空技术装备、服装加工两大产业群,以及旅游服务业的人才储备上,职业教育支持作用有限,人才储备缺乏前瞻性.在技能人才培养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以及技术应用层面上,株洲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对接明显不够,缺乏实质上的产教融合.

(二)综合实力需加强,职教人才培养质量待提高

1“.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推广不够.目前,除湖南铁道职院、湖南铁路科技职院、湖南化工职院、湖南汽车职院等有明显行业背景的学校外,职业院校在订单培养、顶岗实习、专业与课程建设和师资培养等方面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均未有实质性的突破,特别是株洲地区本地企业在主动推进职教教育方面积极性明显不够.这里有企业本身的经营生产特点影响因素外,地区政府在政策及税收等方面没有足够引导,这也是造成职业教育与地区支柱产业脱节的主要原因之一[2],影响了职教服务产业的质量.

2. 评价机制不够完善,人才培养的品质把关不严.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职业教育培养的工匠人才,在专业技能、综合素养和职业操守等方面离企业要求还有明显差距;[3(] 2)随着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的进步,职业院校的同步培养没有跟进,工匠人才的培养与岗位需求存在脱节;(3)在教学质量诊断、职业资格考证等过程和终极性环节监控不严,人才的培养质量把关不严.

3. 产教融合不深入,应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弱.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在知识更新、技能操作水平和企业应用技术开发等方面,自我提升不够、存在短板.

(三)社会培训未跟进,产业人才继续教育待加强

以株洲服饰产业为例,目前全市有服饰加工户4 000 多家,加工企业近400 家,服饰类专业市场46 个,经营商户达2.8 万个,从业人员10 万余人.相关调研数据表明,在人力资源方面对服饰产业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是:(1)高端服饰技能人才的缺乏;(2)产业电商新型营销技能人才的培养滞后.目前,株洲开展服装加工的培训机构有30 多家,但都是家庭作坊式培训,基本局限在基础岗位(车工),培训的层次和质量均无法与打造服装千亿产业群的人才需求相匹配,在服装产业的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方面明显欠缺.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校企合作,基于职业院校的专业技术性人才培养短缺.

(四)发展保障待增强,优质职教资源建设需提速

一是职业院校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近三年,市本级财政主要投入职教园建设,直接用于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不足;二是职业院校争取的、省级发展项目没有提供相应的配套经费.据不完全统计,株洲市职业院校(不含省属院校)在2013 年,争取省级和项目资金达4 745 万元,而地方基本上没有配套经费;三是农村职业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费附加30.00%没有完全用于职业教育,2013 年,只有株洲县达到了37.89%,攸县、炎陵县、醴陵市只有21.00%左右,茶陵县仅有12.40%;四是资源建设及整合不够,职业教育的硬件建设和软件资源建设明显滞后,及公用资源的共享作用有限,严重制约了株洲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株洲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

(一)构建与株洲支柱产业相匹配的职业教育体系

1. 坚持高等职业教育和技师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并重发展,构建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职业教育体系,培育企业发展所需的各层次职业人才.打破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双向交流的壁垒,特别是县市区教育地方保护主义,拓展转学、升学与就业通道.[3]

2. 重点扶持培育3~4 所特色高职卓越院校和技师学院,3~4 所优质中职院校和技工学校,为区域支柱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例如,重点支持对接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群的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重点支持对接汽车整车生产及零部件产业群的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使这些学校在办学实力和办学特色进一步得到提升,为株洲支柱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二)提升职业院校专业对接区域支柱产业的契合度

1. 全面对接株洲动力产业群,形成院校主体专业群.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三大动力产业,是株洲制造2025 重点建设项目,也是中国制造2025 发展规划重点建设领域.这三大产业有雄厚的产业底蕴和发展优势,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产业技能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培养质量、人才结构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可以在现有专业格局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强以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的轨道交通办学专业群学校,以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为龙头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办学专业群学校.政府引导,推动开设对接通用航空装备业专业群的建设.把醴陵陶瓷烟花学校培育成陶瓷人才摇篮.

2.推动职业院校与各方对接,形成“行企校”互动机制.成立由行业、企业、学校专家组成的专业或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充分发挥此类组织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职业资格标准制定等方面的作用.[4]加强高端制造人才培养的研讨、加强技术技能师资队伍的培养,推动学校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规模与产业发展的同步,形成高端人才培养的供给超前意识.建立高端制造业行业发展与技术应用年度报告制度,分行业及时发布高端制造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人才需求报告等信息,形成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动态机制.

充分发挥现有职教集团产学研融合的平台作用,倡导组建支柱产业群企业联合会,引导株洲职业院校点对点对接主要企业,出台相关政策逐步推行学生就业与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本地化.同时,在产学研层面,给予税收、奖励等政策支持,推动职业院校与支柱产业区域产业链企业的合作,形成“行企校”互动机制.

(三)增强职业院校办学实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行校企联合招生、现代学徒制和订单培养.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优化专业结构、重构课程内容,切实推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素质培养与岗位资质对接.[5]支持职业院校开展对接产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积极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途径.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执教能力.推行“评聘分离、能上能下、动态管理”的教师管理机制;健全“双师”教学标准、教学团队建设、兼师聘任与管理等制度;建立企业能工巧匠进职校的“绿色通道”,引进、培育职教专业领军人才,建设一批符合株洲产业特色的专业名师工作室;加强校企深度融合,紧跟产业发展,共培师资队伍,同步提升教师知识储备、实践技能、科研与应用技术开发能力.

3. 建立健全技能人才评价机制,把好质量检验关.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的质量诊断体系,实现“多维度、全过程、常态化”的质量监控,把好人才培养质量关.完善以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为核心的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严把职业资格考试标准,推行第三方评价,提升职业资格含金量.

(四)对接产业发展需求,构建职业终身培训体系

充分发挥湖南(株洲)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和各级各类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的培训职能,加强职业培训与人力资源市场的对接,为产业转型升级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以株洲服饰产业为例,相关调研数据表明,目前在人力资源方面对服饰产业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是:(1)高端服饰技能人才的缺乏;(2)产业电商新型营销技能人才的培养滞后.而这些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提升就需要通过社会培训来完成.同时,根据产业发展实际,广泛开展针对性、实用性的下岗失业人员培训、农民工培训、企业在职培训和高校未就业毕业生等特殊群体的职业培训,既解决产业发展对工匠人才的需求,也缓解了社会失业问题.

(五)政行企校联动,强化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保障

1. 落实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建立与职业教育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全面落实生均经费标准和各项项目配套经费.加大面向支柱产业的高职院校支持力度,或重点建设具有行业背景的高职院校.完善社会培训投入机制,落实企业职工教育和足额提取培训经费政策,提升一线职工再教育的投入比例.

2. 加快职业教育公共资源建设.(1)实施职教科技园建设,全面提升株洲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推动实习实训资源共享,充分发挥职教城公共实训中心、技能认证中心和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功能作用;(2)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升资源共享水平.集中力量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避免重复建设,提升使用效益,推进管理、教学等资源高度共享.全面建设数字化职教园区,实现职业院校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3. 完善产教融合制度.通过建立行业企业联合会,引导鼓励行业和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充分发挥企业在教育培训、学生实习、教师实践、技术应用开发和基础研究等方面的作用,校企联合建设一批实验实训中心、技术应用开发项目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等.

4. 健全就业和用人的保障政策.创新就业软环境,建立高端制造业行业发展与技术应用年度报告制度,分行业及时发布高端制造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人才需求报告等信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升优质工匠人才待遇,实现支柱产业优质人才能培养、能留住、起作用的良性循环.

注释:

①资料来源:株洲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

参考文献:

[1] 付世秋,王双明. 职业教育及区域产业发展协同创新的逻辑与机制[J]. 继续教育研究,2016(10):66-68.

[2] 任君庆. 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困境的之策[J]. 教育发展研究,2016(9):79-84.

[3] 吕景泉,马雁,杨延,等. 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15-19.

[4] 高权德,郑云英. 高等职业教育适应产业升级的困境与对策[J].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6(2):88-92.

[5] 许文静,张晓. 从管理到治理:高职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建构——基于中美比较的视角[J]. 职教论坛,2015(28):40-44.

[责任编辑秦涛]

本文总结,这篇文章为一篇关于对写作职业教育和湖南株洲和供给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职业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职业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视角下中高职衔接的课程标准建设以财务会计为例 摘要中高职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而实现中高职衔接的关键是课程衔接 针对目前会计专业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本文以“财务会计”课程为例,对会计专业职业岗位群和职业能力.

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陶瓷产业规制 摘要产业规制对陶瓷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打破传统产业规制思想,将产业规制引入竞争性产业 深入剖析我国陶瓷产业发展现状,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切入点,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环境下我国陶瓷产业规制的必要性.

3、 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之区域职教资源整合以衡阳市为例 摘 要整合区域职业教育资源不仅仅是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关系到职业教育能否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办学的问题 本文分析提出,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排在首位.

4、 高等体育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理念和策略 摘要围绕为什么进行高……体育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契合 "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发展的重大创新,适应我国新常态发展的必然要求 "这一理论问题,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导向、目标和内容……方面就如何实施高……体育教育.

5、 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路径探析以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视角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影响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思想政治课供给主体对实践教学价值和内涵认识模糊,供给主.

6、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体育产业:城市马拉松热引发 沈克印1,2,吕万刚3SHEN Keyin1,2, LU Wangang3摘要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研究方法,探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演变及时代背景,并以城市“马拉松热&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