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新课程编辑部 新课程刊物 课程教学杂志 新课程导学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课程论文的标准格式 中国护理教育课程设置论文 课程设置论文 中国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的参考文献 芭蕉河课程设计开题报告 工程管理课程论文 国际贸易概论课程论文

课程设置方面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和留学生汉语本科专业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类学术论文怎么写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课程设置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03

留学生汉语本科专业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该文是关于课程设置相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与课程设置和课程设置研究和本科专业方面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刘丽萍

(北方工业大学,北京100041)

摘 要:为了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我校的留学生汉语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本研究选取了两所有类似专业的高校进行对比研究.从培养目标、课程类型、学时学分分配到具体的课程设置,都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和分析.通过对三个培养方案的对比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我校培养方案的修改意见和建议.也希望通过此研究,对对外汉语本科专业的建设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思路和经验.

关键词:留学生;本科;培养模式;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4-0200-02

作者简介:刘丽萍(1972-),女(汉族),山西阳泉人,对外汉语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法、汉字、对外汉语语法.

一、引言

对于高校来说,衡量一所大学的国际化水平,主要看留学生的规模,但是留学生的学位层次和学科专业分布也是重要因素.从以往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来看,许多高校关注的重点主要放在如何提高汉语语言生的培养质量和规模上,对学历留学生的培养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培养模式基本都是按照中国学生的模式,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

我校自2013年起,新增加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与文化方向的本科生.如何制定一个完善、合理的留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并根据此模式制定一套符合学生需求的课程体系,同时能注重留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我校对外汉语教师的新课题.

本文收集了两所“211”重点高校(文中分别用高校A和高校B代替)的汉语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作为研究对象,从培养目标、课程类型、课程设置、学时学分等方面与我校的培养方案作对比,希望能从中发现问题,更好地改进和完善我校的培养方案.

二、三所高校留学生汉语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对比分析

三所高校面向留学生设置的汉语本科专业名称略有不同.高校A为汉语言专业,高校二为对外汉语专业,我校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各校根据自己设置的专业,制定了符合专业需求和特色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1.高校A汉语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对象主要是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外国留学生,学生毕业后应掌握比较全面、系统的汉语言知识和技能,了解中国国情,成为具有一定的汉语言文化研究能力,能从事中外经济、文化、教育等交流工作及汉语教学的人才.

2.高校B对外汉语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汉语基础和宽广的中外文学文化知识,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适应在母语国家或在其他国家从事汉语国际传播相关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3.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能熟练地使用汉语进行汉语教学,具有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应用型、国际化专门人才.学生毕业时应具备较高的汉语水平,熟悉中国的文化与历史,掌握本专业所学知识和理论,能胜任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及中外文化交流工作.

从上述三所高校针对留学生开设的本科课程的培养目标来看,汉语基础知识都得到了足够的重视.三所高校均要求本专业的留学生要具有较全面和系统的汉语知识和语言交际能力.同时要了解中国国情,熟悉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我校的培养目标中还特别提到了能熟练地使用汉语进行汉语教学工作.

三、三所高校汉语本科专业课程类别和学时学分对比分析

通过对三所高校的汉语言专业培养方案的认真研究,我们发现三所高校在课程类别、学时学分分配方面都有各自的特色.

三所高校针对留学生所开设的专业,大体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及专业选修课三大类.高校A的培养计划中没有明确列出公共必修课的课程,但在专业必修课中包含了公共必修课.

笔者对这三类课程的学时和学分分配情况也做了一个统计,如下表: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三所高校的总学时及总学分差别不大.高校A的总学时数相对多一些.但是在不同的课程类别中,三所高校的学分和学时分配差别就很大.高校A的培养计划中把公共必修课都归为专业必修课.高校B的专业必修课学时数和学分与专业选修课的学时和学分安排比较平均.我校的专业选修课安排较少,学时数仅为192,占总学时的10%,与其他两所高校差距很大.

四、三所高校汉语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对比分析

1.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方面.三所学校为留学生开设的汉语本科专业公共必修课数量有限,要求也不统一.其中中国概况和计算机基础是必须要学习的公共基础课.高校B还把大学体育也作为公共必修课之一.

专业必修课方面,高校A在一、二年级分别开设了初级和中级的精读、阅读、口语和听力课.主要以汉语语言学习为主.到了三年级以后才开始有中国通史、现代汉语语法、中国概况、现代汉语修辞、中国当代经济、中国文学史、中国哲学等课程.高校B从一年开始就进入了专业课的学习,开设的课程主要有中国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课程.我校的专业必修课在一、二、三年级都以汉语精读、听力、阅读、口语学习为主.三年下学期开始才开设了现代汉语词汇、现代汉语语法、现代汉语修辞、汉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古代汉语课.

2.专业选修课方面.专业选修课是对专业必修课的补充和拓宽,是为了让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能够根据专业的特点,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一些课程进行知识的补充和深加工.从三所高校留学生汉语本科专业选修课的安排情况,我们看到三所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的一些特点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高校A共开设13门选修课,其中语言类六门,文化类7门;高校B共开设23门选修课,其中语言类6门,文化类10门,教育类2门,计算机类2门,文学类1门,其他类2门.我校开设的选修课最少,只有6门,语言类1门,文化类3门,文学类2门.

从数据来看,由于高校B留学生的入学起点较高,所以在课程设置方面,他们的课程内容更丰富,更广泛,让学生能更全面地了解中国从古至今地发展,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给予认识和了解.而高校A和我校由于学生入学基础差,起点低,四年学业中,大部分的时间用来学习汉语,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关注其他课程,造成了学习知识面窄,课程内容单一的问题.这对学生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五、对我校留学生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的思考及建议

我校留学生汉语语言文学专业可以说是刚刚起步,目前为止刚刚开设两年.2013年招收了一个班,共计11名学生.2014年招收了一个班,共计10名学生.因为专业成立的时间短,所以存在很多问题.根据对其他高校相同专业的专业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的调研和研究,笔者想对本校的汉语言专业的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提出一些修改和完善意见.

1.提高本科生的入学标准.从高校A、高校B和我校的留学生课程设置来看,造成课程设置差别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学生的汉语水平限制.留学生本科生入学水平低,只能用大量时间来进行汉语听说读写的学习和练习,没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其他课程,无法拓宽知识面,这就使各校毕业生的水平有了相当大的差距.很多用人单位反映,留学生毕业后除了会一些日常会话外,专业知识相当差,不能满足工作需求.因此笔者认为,留学生本科专业不应该招收零起点的学生,即使是汉语专业方面、单纯编班的本科专业,也要对招收的学生有条件限制.

2.细化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相对于授课对象为中国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而言,对留学生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定位和设计都有些宽泛,不具体.没有明确具体的培养目标,怎么能安排和设置合理科学的课程内容呢?笔者认为,应该根据我校招收留学生的情况,根据他们的需求,细化留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并且每年进行修订,以适应国家、社会及学生个人的需求.同时应该加强各校间同类专业的交流,多学习别人的优点,调整和改正我们自己的不足.

3.丰富课程内容.目前很多学校都开设了以中国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对外汉语本科专业.对比留学生汉语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我们不难发现二者差别的巨大.后者开设的课程数量少,课程内容单一,涉及面窄,和前者无法相比.个人觉得主要是受留学生语言水平的限制,以及开课教师的限制.能为中国学生讲课的教师,不一定能为留学生开课.所以留学生汉语本科的授课教师多为汉语教师,侧重于汉语知识和语言本体的讲授,而一些历史、政治、文学方面的课程无法顺利开设.

笔者认为,如果把留学生的本科课程纳入校级、学院级的课程统筹安排中,精心组织,合理规划,还是能开设一些满足专业需要和学生感兴趣的课程.比如中国历史、中国经济、中国当代国情与发展等学生较为关心和喜爱的课程.

4.合理安排学时和学分.合理的学时和学分安排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关系着培养目标能否实现,课程能否顺利进行.学时安排得太多,学生会疲劳,会厌学;学时安排得太少,又会影响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只有科学合理地制定学时和学分,并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才能使培养目标实现,使学生在校期间有更大的收获.笔者认为,我校的留学生课程设置方面,学时和学分的安排有欠合理性.比如一二年级学习时间过长,学习内容单一,而三年级以后,课程安排有些松散,对汉语言知识重视程度不够,选修课安排的内容太少,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造成不同年级的学时和学分分配比例不平衡.尤其是文学方向的课程,开设得太少,没有充分体现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必须要加以调整和改进.

参考文献:

[1]杨吉春.三所高校对外汉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对比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0,(6 ).

[2]魏红,吴雁江.云南省高校留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3 ).

结论:该文是关于课程设置和课程设置研究和本科专业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课程设置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课程设置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改革以药学类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改革为例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大众化的不断发展,毕业生的数量日益增多,就业成了每一个毕业生及社会必须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因此,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如何培养具有创新思想、创新素质,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已经成为.

2、 会计学本科专业《税法》课程教学 乔贵涛(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山东淄博255012)摘要税法课程在会计学本科专业知识体系中处于重要位置,与会计课程构成会计学专业的两大知识支柱 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处理好税法与会计课程的.

3、 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7)05001201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传统的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主要是以学科型为主的知.

4、 基于OBE培养模式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设计以《模拟集成电路设计》课程为例 近年来,我国高……院校的工程教育蓬勃发展 国家教育部2006年牵头正式启动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2010年,决定在高校中展开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l.

5、 电子科学和技术本科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摘要】 需要建立在对技术学科和电子科学的基础上, 来培养此学科的目标, 微电子学和固定电子学是电子科学与技术目前仅有的学科、根据对于物理电子学这两门二级学科的实际状况来确定建立学习的体系, 制定了具.

6、 拔尖型园艺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 摘要2014年湖南农业大学园艺专业入选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开设了创新班,并分别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本文就实施三年的拔尖创新型园艺人才培养情况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