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论文 教育杂志投稿 师德教育论文 教育杂志社 医学教育管理杂志 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小班化教育教学论文 农村初中小班化教育教学实践论文 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论文 小班化英语教学论文 小班语言教育论文 小学小班化教学论文

小班化教育类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与从小班化教学到小班化教育一位小学校长的小班化之路相关论文范文文献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小班化教育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15

从小班化教学到小班化教育一位小学校长的小班化之路,本文是关于小班化教育类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跟小班化教育和班化教学和小学校长类开题报告范文.

武汉市硚口区义烈巷小学是一所年逾百岁的老校,也是湖北省“科研五十强单位”、湖北省教改名校.由于学校位于“天下第一街”——汉正街首端,随着百年老街经历旧城改造和整体搬迁,学校所处社区环境不断变化,学校周边的老居民陆续搬走,留下来的屈指可数,与此相伴的是农民工的大量涌人.

不可否认,农民工大量涌进城市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也是事所必然.它对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冲击、对城市一元化教育结构的冲击都是不言而喻的,也具有积极意义.可是,当它对城市的一所百年老校的冲击都落到校长一个人身上时,却成了难以承受之重.义烈巷小学地处老城区的小巷深处,本来占地面积小、发展空间有限,加上房子老旧,与其他兄弟学校相比,办学原本就存在一定困难,农民工子女的大量涌人更使这所风雨飘摇中的百年老校雪上加霜:一是教育难度随之加大;二是教师流失严重,正常的教育教学受到严重影响;三是学生家长教育观念淡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与学校沟通存在障碍,难以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所有这些问题,对义烈巷小学的校长曾贵利来说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2011年,武汉市开展小班化教学试点,时任义烈巷小学校长的黄利刚(现任武汉市硚口区小学教研室主任)抢抓机遇,使义烈巷小学成为了武汉市小班化试点校.2012年走马上任的曾贵利校长虽然是一位柔弱的女性,但巾帼不让须眉,她接过前任校长黄利刚申办小班化试点校这面大旗,潜心实践,不断求索.不到五年时间,全国综合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武汉市“20+20母语行动”先进学校、武汉市小班化教学实验牵头校等荣誉再度回归义烈巷小学.作为一位具有教育情怀和担当意识的校长,曾贵利追求的不止于此,她思虑更多的是如何在城镇化进程中贡献自己的教育智慧,希望通过自己在教育上的努力,促进农民工子女融入他们父辈为之奉献的城市大家庭,希望流动花朵也能在祖国的大家庭里享受阳光雨露,健康成长、灿烂绽放.

一、志存高远,系统设计改革方案

在中小学实施小班化教学是一种世界发展趋势,它的核心理念是因材施教,而且在发达国家已得到普遍实施.但在义烈巷小学,小班化教学却是在老城改造与城镇化推进双重夹击致生源减少后的无奈之举.也就是说,由于学校生源总体上减少,客观上可以满足小班化教学对一个班不超过25名学生的要求,打破了传统的大班额制(即国家规定的小学标准班额每班45人).但是仅仅满足了实施小班化教学的小班额条件,并不意味着小班化教学的水到渠成.

曾贵利校长立足校情,接过前任立项的课题,开展小班化教学实验.她带领班子成员细致分析学校的生源特点,把握学区教育走势;组织教师参观武汉市新洲区的留守儿童“养成教育”学校邾城四小,在交流分享中感受奋斗的热情与希望;派骨干教师到小班化教育前沿——南京学习经验,考察了多所小班化教育示范校.

和所有的教育实验一样,义烈巷小学的小班化教学也是从形式的改变人手,以期通过形式的改变最后达到实质的改变.

学习考察归来,义烈巷小学的教室布置、上课时的桌椅摆放等形式都发生了一些变化,相关的教学设施设备也得到了更新,教学组织形式上也有了小组合作.但在听课中,曾贵利校长发现,虽然老师们通过理论学习对小班教学所倡导的理念并不陌生,但却存在“形式是小班,实质是大班”“公开课上小组合作,关起门来基本不合作”的现象.反思这一现象,曾贵利校长得出了如下结论:第一,要让老师们把先进的理念吃透;第二,要把先进的理念转变成指导自己行动的观念有一个过程;第三,学校要帮助教师搭建起小班教学理念和行动间的桥梁,引领教师进行行动研究,从而逐步优化小班教学行为.

小班化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因材施教.曾贵利校长抓住小班化教学试点这个契机,开始重构学校文化和班级文化,对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一次大清理,在扬弃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变革,包括对隐藏在传统背后不合时宜的学校管理机制和模式进行创新.通盘考虑后,学校把“小班化教学试点”更名为“小班化教育实验”,这意味着学校各个方面的工作——德育、教学、科研、管理等,从指导思想到工作模式都会在“小班化教育”这个整体框架下重构.学校首先提出了“适性自主,明礼养德”的办学理念.所谓“适性”就是关注每一个,发展每一个,创造适应每一个孩子天性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得到张扬,促进每个孩子全面、快乐、健康地成长,这正好体现了小班化教育的核心理念.

“适性”里提倡的“关注每一个”并不是仅仅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更为重要的是关注传统上比较忽略的孩子的成长.自主、明礼、养德都是指向孩子成长的.比如,班级文化建设通常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但曾贵利校长深刻地认识到:虽然从表面上看,班级文化建设和小班化教育毫无关系,但实际上,团结向上的班级文化对小班化教育有较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只是这一作用很容易被人忽略.深谙“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曾贵利校长显然眼光更加长远,她通过“小班化教育”构建班级文化,虽然没有提“团队意识”,但集体精神却牢牢地在孩子们心中扎根了.构建班级文化,她抓了以下四件事:

抓班名、班徽,凝聚愿景,在活动中认识班集体;

抓班级公约、班级座右铭,凸显共性,在团队中成长;

抓班级岗位,培养小主人意识,在服务中学会合作;

在班级开展团队比赛,在墙面上开辟“小组评比栏”,以增强学生团队意识.

所有这些举措都是通过“小班化教育”实现的,所以比传统做法的效果要好得多.对此,该校一年级老师林娟深有体会.

刚开始接到设计班名的任务时,具体该怎么操作,我心里不是很明确,所以在开班会的时候,就直接交给学生自由设计,结果——

一男生设计的班名是“我是小狗熊”,班徽是一只棕色胖熊,因为自己就像小熊一样强壮;漂亮、喜欢穿公主裙的晨曦设计的班名是“我是小公主”,班徽是一个美丽的公主,因为自己就是妈妈的小公主……

不难看出,孩子们都是围绕着“我”来设计的,可以看出一年级学生集体意识比较模糊,还不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和集体的关系,意识不到班级是一个集体.

表面上看,第一次设计以失败告终,但实际上孩子们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体验才会更深刻,因而第一次设计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次设计,我作了一点提示:班级不是只有某一个人,还有其他同学,不是只有女生,还有男生,它是20个同学组成的集体,我们设计的班名、班徽要代表全部同学共同的形象.

孩子们很聪明,马上领悟了,于是,有了第二次的惊喜之作——

张妍舒同学设计了爱心小屋,在小屋里有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爱心,她说这些爱心代表全班同学,她希望大家永远快乐;刘煜黎同学设计的是“亮亮星星”,环绕一圈的星星代表班上每一个同学,每个同学都像星星一样闪亮;邱越同学设计的是“创新班”,一圈的小芽儿环绕着星星,他说小芽代表全班同学,星星代表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长处,都能创新闪光;可人设计的是破土而出的小芽,他说故事里讲过小芽很顽强,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长出来,我们也要像它一样,不怕困难

最后,我把集体意识较为明显的设计稿筛选出来作为参选稿,请大家选出自己最喜欢的班名、班徽,在评议过程中,学生们再次感知了集体的概念.经过商议,最后大家推选“快乐小芽”为班名,并给予了班徽这样的阐述:参差不齐的小芽代表着全班同学,尽管大家来自不同的家庭,身高不同,长相不同,但都像小芽一样不怕困难,破土而出,努力向上长,在温暖阳光的照耀下,大家会幸福快乐地成长.

二、以课程为突破口,实施教学改革

面对这样一所有着悠久历史却随时可能因招不到生源而难以维系的学校,面对这样一群学习条件相对较差的农民工子女,曾贵利校长一直在思考:如何让这些弱势群体的孩子融入城市,让他们享受优质的教育以实现教育的公平与均衡?如何发挥学校积淀深厚的优势以突破学校困境,实现洼地崛起?答案是以小班化教学为契机,以“适性自主,明礼养德”为办学理念,紧紧抓住课堂和课程,在锻造教师队伍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去实现学校的第二次腾飞.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任何教育改革如果脱离了教学都不可能取得成功,这是毋庸置疑的教育规律.学校要靠教学出成绩,孩子们的成长也需要通过实实在在的教学来实现.“小班化教育”打破了“小班化教学”就事论事的狭隘视野,有助于为“小班化教学”营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但它毕竟还是需要“小班化教学”来落实.

小班化教学到底是什么呢?它有哪些内容,该怎么实施?除了教师们的行动研究外,学校如果能拿出顶层设计的整套方案来,无疑会让教师们感觉更清晰.

曾贵利校长对小班化教学有自己独特的阐释:学生为本,适性自主.“自主”不仅是自学,还包括学生相互教学,根据自身情况自我选择学习内容;“学生为本”的“本”,一方面是“根本”,即一切为了学生,另一方面也是“本体”,即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倡导让学生自己走,教师“伴着学生一起前行”.

除了关注课堂教学改革,曾贵利校长认为,小班化教学更要关注课程改革.在她看来,教学改革绕不开“教什么”与“怎么教”这两个问题.关注课堂教学改革就是关注怎么教的问题,关注课程就是关注教什么的问题.对于“教什么”把握不准,“怎么教”毛将焉附?义烈巷小学的办学理念是“适性自主,明礼养德”,适性即是指适应学生发展及教育发展的规律,适应学生个性,尊重学生间的差异.那么相应的课程建设如何发挥这种优势,凸显每一位教师的个性特长,为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又如何让课程去适应每一名学生的需要,关心每一名学生的发展可能?基于这两个层面的思考,曾贵利校长确定以小班化课程建设为切入点进行探索实践.

(一)优化实施国家课程

国家课程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是每个孩子发展的基础.对于国家课程,曾贵利校长说,重要的是夯实基础.除了在师资不足的情况下保证开齐开足外,更重要的是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实施.

1.对课程的知识内容进行拓展和联动

该校学生动手能力强,但课外学习积淀不够,学习方式单一.为此学校对课程的知识内容进行了拓展和联动.以语文学科为例,针对节选课文做了如下拓展:课内学习节选的课文——课外延伸阅读课文的原著——定期举办读书交流会等等.如此安排,既是对课文内容的深化,也扩大了每个学生的阅读量,更在读书交流活动中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还将语文乐园中的探究性学习与社会生活联动,让学生撰写调查报告等.

2.在课程实施中探寻学习方式和课堂模式的变革

课程实施的主阵地是课堂.该校借助武汉市硚口区小学数学课题《多样化学习方式的选择及其教学策略研究》进行了数学学习方式子课题的研究,构建了教材文本与学习方式相关模型.探索了数学常用学习方式及其与教学内容的相关性.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明显得到了改善.

(二)打造适性适趣的校本课程

伴随着义烈巷小学从洼地崛起,生源质量逐渐提高,孩子们的需求也水涨船高,曾贵利校长也与时俱进升华了“十二五”时期的办学理念,提出“十三五”时期要“创适合学生的教育办学生喜爱的学校”,形成了一整套“适合教育”(即因材施教,开发潜能,让教育顺应学生天性,尊重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完善学生人性)的学校发展方略,包括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目标;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设置;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方式;适合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适合学生发展的学校文化等.

适性,指适合学生的个性,适趣即适合学生的兴趣.作为“适合教育”背景下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该校力求做到多元化、活动化、个性化.共开发了三类课程:基于学科拓展的课程;基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菜单课程;基于传统文化主题的实践性课程即该校正在开发的“CH-PI”(CH-PI”是“Culturalheritage -Practice innovation”的英文缩写,译为“文化传承”与“实践创新”)实践体验课程.这三类课程的开设,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程生活,让每一位学生都在适性的课程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CH-PI”课程是该校的首创.它是由“SPE传统节日体验实践”、“非遗课程”、“国学经典”、“科技制作”四大板块构成的以活动为主要形态的综合课程,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文化认同感.课程实施体现探究性、体验性、实践性,实施的结果不仅增强了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更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以“CH-PI”课程中的“SPE传统节日体验实践”为例,所谓“SPE”传统节日体验实践课程,就是融学习(Study)、实践( Practice)、教育(Education)为一体.由于活动性是“适合教育”的三大原则之一,它要求突出体验与实践,提升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应用程度,将讲台上的学习转化为课桌上的学习.那么如何设计活动性的学习以发挥课程助学和育人功能呢?为将讲台上的学习转化为课桌上的学习,该校以综合实践为点,把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与传统文化的教育培养作为目标,开发了“SPE整合课程”,也就是以一个活动主题为载体,实行大单元整合教学,整合相关课程.

比如,放风筝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怎样将这种文化与课程相整合,让学生在玩中增长知识呢?该校尝试在五年级研究开发了“风筝课程”,围绕风筝的历史、制作与放飞,将语文、数学、美术、劳技、体育、科学、信息这七门功课进行整合教学.语文课上学生们学习古诗《风筝》《村居》,并了解风筝的历史;数学课学习轴对称图形在风筝制作中的应用:美术课运用构图与色彩的对比,设计风筝图案;劳技课制作风筝;体育课组织学生放飞风筝;信息课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制作幻灯片的知识制作有关风筝的PPT,科学课让大家讨论风筝为什么会飞起来,怎样才能飞得更高.

最有意思的是一名学生在风筝制作评比中以一只漂亮的大金鱼风筝一举夺得一等奖,可在接下来的放飞活动中,他的“大金鱼”却始终飞不上天,最后,他悟出失败的原因在于他选用的骨架材料太重、风筝线所系的点不是轴心.

在“SPE整合课程”中,该校老师带领学生乃至家长在课程中玩得不亦乐乎,学得津津有味,究其原因有四点:第一,它顺应了学生的天性;第二,它适应了学生的心理需要;第三它弥补了传统文化的缺失;第四,它让每一位学生,即使是学习最困难的学生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享受到了成功的乐趣.而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更是在这种做中学、玩中学中得到培养,传统文化也在潜移默化中得以传承.

三、扬长补短,全面开花

国家课程的优化实施和校本课程的个性开发,使义烈巷小学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切实的发展,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2014年5月13日至15日,武汉市硚口区小班化实验学校来到广州,参加第四届大中华地区小班化教育研讨会.5月15日下午,义烈巷小学校长曾贵利作为湖北省的唯一代表在大中华地区小班化教育论坛上作经验交流,她所作的《优化课程 发展每一个》的报告,赢来掌声一片.

2015年5月8日,武汉市小班化教育经验分享会在硚口区义烈巷小学顺利召开.本次分享会的重头戏是义烈巷小学英语教师高隽和她所带的四年级孩子展示的一节英语课《My class-room》.这节课的任务不是简单地学习几个英语单词,而是通过全英语教学让孩子们动手“布置”教室,在“做中学”、在玩中学.从表面上看,孩子们动手制作纸飞机等手工制品占用了正规的学习时间,但老师通过把孩子们分成若干个group work(合作学习小组),调动了每个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可以看出孩子们不仅学习情绪高涨,而且通过“talk and show”这个环节可以看出孩子们学习成效斐然.每个孩子都有上台展示的机会,每个孩子都能连比带划地用英文介绍自己制作的装扮教室的饰品.

该校曾贵利校长自豪地告诉记者,早在2013年12月武汉市小学英语综合展示活动现场会就在义烈巷小学举行,当时全校学生1 00%参与,师生的精彩表现赢得了全场英语教师的阵阵掌声和笑声,在座的市教研员朱腊梅老师连用“震撼”这个词来表达她心中的感受.朱腊梅老师说:“之所以用‘震撼’这个词来表示,是因为没想到学习条件相对较差的小巷的孩子也能学好英语,而且还能学得这么快乐.”

据曾贵利校长介绍,义烈巷小学的大多数学生由于家庭原因,回家完全不能完成英语学习任务,更别说进行课外拓展学习,英语学科一度是该校学生学习的短板.为让小巷的孩子也能学好英语,学校立足课堂,在课堂上创设宽松愉悦的氛围,让每位学生至少有一次发言的机会;营造师生互动的空间,最大限度地设计学生参与的内容和形式,让每一个学生始终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为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依据教材拓展了英语绘本表演和课本剧表演,给每一个孩子以展示的平台;学校还与“三声满校园”“阳光体育半小时”和“国旗下演讲”相联动,开展英语歌曲大家唱、快乐口语活动,并率先在武汉市尝试让学生进行国旗下双语演讲.多样化的英语作业不仅延伸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还让学校每位教师都分担了指导学生英语课后学习的任务.正是有了这样的改革,学生们曾经的短板成为他们综合发展的增长点,学校的两位英语教师也在这样的教学实践中分别成长为市、区骨干教师.学校拥有这么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这么好的师资,这么好的改革举措,这就不难理解,在该校学习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经过短短两三年的教育就能跟土生土长的城里孩子一样表现得大方、自信、开朗、彬彬有礼,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英语教育的成果只是义烈巷小学开展小班化教育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的“冰山一角”,该校通过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深化小班化教育研究,还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义烈巷小学在小班化背景下通过课程开发和整合,让孩子们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与生长点;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因材施教使教育教学走进了每个孩子心灵.在曾贵利校长带领下,义烈巷小学变成了孩子们学习与成长的乐园!

如果说,义烈巷小学当初实施小班化教育是“被小班化”后的“应急行动”,那么,在实施了小班化教育实验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之后,义烈巷小学不再只是被动的回应,而是在曾贵利校长带领下,正根据自己的顶层设计,有条不紊地行进在深化小班化教育的实践之路上.

责任编辑成弘

该文汇总:上文是大学硕士与小班化教育本科小班化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小班化教育和班化教学和小学校长方面论文范文.

参考文献:

1、 初中作文教学要走序列化之路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成败,而作文能力的高低,则关乎着学生的终身发展 然而多年来,许多语文老师重视阅读教学而轻视作文教学,尤其忽视作文.

2、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摘要】如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忽视了全球环境的保护,进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环境治理中巨大的难题 我国针对环境问题创新了自身经济发展,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原则,逐渐对周围环境问题进行把控 但是.

3、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 安徽滁州市南谯区龙蟠小学 (239000) 计 倩摘 要 近年来, 青少年犯罪事件时有发生,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迫在眉睫 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地引入法律法规, 能很好地达到法治教育的目的 教师可具体地从口.

4、 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内容核心是单词与基本句式,而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英语是一门新型知识,这就使得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时要投入比其他学科更多的精力,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灌输式.

5、 新课程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江苏省宿迁宿豫区教育局 李建军【摘 要】随着国家教育的重视程度日趋增高,情感教育已逐步走入中小学日常教育中,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教师可在其中融入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敏感度,.

6、 以行知思想引路,进行爱的主题教育以《桂花雨》一文的教学为例 摘要“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的名言,而爱学生、教会学生去爱则是教师的职责 践行行知思想,正是需要将“爱的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通过以读促讲、寻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