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东方教育期刊 新东方英语杂志 东方哲学论文 围棋和东方智慧参考文献 东方教育论文范文 东方红论文 京东方开题报告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毕业论文

东方类学术论文怎么写 和东方灵感下诗意的追问:克罗岱尔《认识东方》类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东方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20

东方灵感下诗意的追问:克罗岱尔《认识东方》,本文是有关东方电大毕业论文范文与东方和《认识东方》和克罗方面论文范文集.

周学立

(上海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233)

[摘

要] 二十世纪初,作为外交官的法国诗人克罗岱尔在就任中国期间完成了《认识东方》的主要诗篇.诗人在诗意的虚构中不断抒发着自己的情怀,启发读者重新审视自我精神世界.诗人将后象征主义的浓缩艺术手法与东方意境结合,在关于生命、死亡、自然的反思中展现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完成神性的追问和探索.在诗集中,诗人将对西方现实的忧虑交织于东方中国形象诗意的再现中,力求将新的诗歌创作灵感与对传统信仰的捍卫相结合,发展并延伸了宗教诗歌主题的维度和深度.

[关键词] 法国现代诗歌;中国意象;克罗岱尔

中图分类号: I 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6)9-0075-03

[基金项目] 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度校级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项目编号:A-0230-15-001045.

[作者简介] 周学立,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法国现代主义诗歌.

克罗岱尔是法国二十世纪初重要的诗人和剧作家.一方面,他的诗歌写作受兰波的影响,将诗歌带入和想象的巨澜,在自然与鲜明的意象中流泻出语言在破除诗歌格律约束时的狂欢,使他的诗歌走向了象征主义与浪漫主义传统相融、相生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他诗歌的多重主题中最为突出的是对于生命与死亡关系的探索,与其早期剧本的创作形成强烈的呼应.他把诗歌的灵感也归之于宗教信仰.对他来说,诗歌的创作如同上帝给予的启迪,艺术女神是上帝给予诗人的眷顾,创作的灵感不仅是具体的,也是精神的.

二十世纪初期,旅居中国的经历让诗人远离支离破碎的西方现代文明.写于1896年的《认识东方》是克罗岱尔宗教诗歌的前奏,成为《五大颂歌》(1910)和《三重唱歌词》(1914)的田园式序幕.它的出现令诗坛大为惊奇,让人们感受到一种无法言尽的魅力.在《认识东方》中,克罗岱尔将他表象世界的描写与他精神索求融为一体,渗透着浪漫的美的质性,流露着诗人对永恒的刻画和神性的向往,给法国诗坛带来一种新的声音.

一、诗性的类比

也许是远离西方世界的个人经历让克罗岱尔有了尝试另一种话语风格的冲动,正如他自己概括的“这首先是一部写意文学,很难归属于某种固定的文学体裁①”.他所说的写意是一种对新的文学体裁的探索.而这种新的体裁和中国经历紧密相关,1895年初抵上海的克罗岱尔写信给好友普特谢尔②,形容自己找到了流放的诗行(vers d’exil):“自从来到上海,我就没有停歇.在这里我找到了写诗的冲动.③”在如同散文般的表达中,诗歌的行文音韵节奏更倾向于语言的自然表达,是潜存于诗人内心深处对语言本身的接近.不仅如此,在《认识东方》中,清新、热烈、密集的意象常常喷薄而出.第一人称的诗人“我”总是力图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展示在读者面前,感受到东方世界的不同之处.在诗歌语言接近自然语言的过程中,“我”往往变身为“我们”,“你”变身为“你们”,从而将诗歌中个人式的关系转变为集体的.为了增强诗集的表现力,让读者“看到”世界,诗人对读者集体的呼唤伴随着不同的句式和语态的选择.诗中感叹、疑问和命令句的使用非常频繁,如“平时,我们出于需要使用一些东西,忘记他们非应用的纯的一面.然而,在经过长时间的劳作之后,穿过树枝和荆棘,在南方沿着历史轨迹进入林中空地,我把手放在沉重的岩石滚烫的圆顶,此时此刻,亚历山大开进耶路撒冷之壮举可以与我异乎寻常的发现相比④”.

此外,为了探索不同修辞手法所能实现的诗歌艺术张力,诗人侧重于类比的使用.类比,源于希腊的修辞学,亚里士多德定义其为“比较两种相同性质事物之间的关系”.而克罗岱尔在《质问末日》(Interroge l´Apocalypse)(1952:54)中把这种关系诗化为“人或事物之间的神秘关系,不同于逻辑但有惊人的创造力的”.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诗性的类比,旨在比较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为了突出类比,诗人往往借助渲染、排比、明喻、暗喻等手法.在整个诗集中,“仿佛”、“犹如”、“好像”这些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有着很高的出现频率.以《下水航行》为例,诗人在诗篇的开始就使用了大量的排比感叹句感慨晨曦的绚烂:“啊,上帝,我觉得这蓝色多么清新!这绿色多么柔和!多么新鲜!……啊!它要我欣赏的就是这份颜色呀!这不是红;红,不是太阳的颜色,鲜红的血凝固在金子里才是!这是融化在胜利中的生命,这是永恒中青春的活力啊!”这些对色彩的形容把视觉和情感的细微精密结合,仿佛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面,让读者犹如沉浸在万花筒中,与诗人同时展开对生命和精神世界的冥想.在克罗岱尔笔下,这种冥想并不是“形而上”的,而是以具象的方式呈现给他的读者的.如果说象征主义先驱们通过将音乐内化在诗歌中实现两种体裁之间的交汇,那么二十世纪初的各种艺术主张无疑表达了一种由“内化”转向“外化”的表现形式的转变的迫切性.诗歌与图片与绘画的联系呼应打开了法国诗歌与视觉艺术结合的通道,通过意象的使用让读者产生了“共时性”的效果.

诗兴的类比关系似乎成为诗人认识宇宙的一种手段,“不要谈论偶然.这一松树丛的种植、这座山的形状并不比帕尔农神殿或伴随着宝石商衰老的更加是偶然性的结果……⑤”.就如同克罗岱尔在《诗的艺术》中的解释一般,诗人似乎并不在意这种类比关系的认识本源,而更着重于这种类比关系中能带来的感受和体验,诗人的使命是调和精神和世界.由此,诗人可以在每一个时刻都能证实世界的完整性及其永恒的原始性.而法国语言学家杜尔马特(Dürrenmatt)(2002:65)在概括克罗岱尔作品时提到的“不存在的相似”也许是对其诗兴的类比最好的总结.此外,《法语中的话语》 (Le discours dans la langue fran?觭aise)一文中,这种动态的类比也被克罗岱尔定义为暗喻的一部分,它也被提升为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作家的任务是在作品中搭建一种结构.诗人的任务就是通过形象的建立把感觉表现出来,而那些可以激起联想的词语就能引发读者的想象(Claudel,1922:659).”诗歌集中并没有明确的时间顺序,而诗人也一再打破古今界限,让诗人拥有了更多施展的空间,完成了各种意蕴深邃的遐想,在类比关系的重建中获得了一种新的高度的抒情.诗性的类比关系既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焦虑,而对某种完美意象持续不懈的描绘,更表达了他内心的期盼.虽然东西方的意识形态大相近庭,但在东方元素的激发下,诗性和动态的类比允许作者构建出一个不同于“现实”的主观世界.中国的庙宇、松柏、祠堂犹如基督教中的橡树、教堂、神龛,是那些能进入永恒时间的共存的场所,将过去和未来化为现在.

二、世俗和神性的空间构建

对克罗岱尔而言,诗歌就如同祷告,诗人兼具精神领袖的作用.诗人的使命是一个在上帝的注视下工作的先知的使命,旨在向上帝祭献其充满灵感的作品,在作品的创作和呼唤中,达到一种精神的升华,因此在《认识东方》中,作者会用大量的篇幅呈现出信仰的境界:仰望苍穹和古树,倾听神的对话,使孤独的灵魂趋向安宁.

这样的创作理念也体现于《认识东方》建构的空间意识中.我们可以很明确地感受到天堂—地狱的空间的对比、此岸和彼岸的暗示.和传统宗教诗歌不同,克罗岱尔的宗教观是建立在现代人的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上的,而十九世纪福州生活的苦难构成了对中国现实描写的一部分,将笔墨更侧重于对、苦力、乞丐、贫民的描写.他们饱经战乱,经济萧条,政治动荡,都给他们带来无法抹去的伤痛.他们渴望生,可是生如此艰难.他们是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是一种折射.对此,诗人表达出对社会和人性关系失衡的否定和批判.这种批判来源于对人类现实的忧虑、对文明历史性的反思.而宗教作为一种世俗生活中的神性向往,以及其中能够体现出来的那种深层的永恒性和确定性,成为诗人寻找的目标:如寺庙,园林,山冈,树林,海域,游廊,或是代表了梦幻的戏台和月色.可以这么说,对生与死的反思是诗人对生活的一种切实的体悟.在《认识东方》中,自发的诗歌的使命感与现实生活的感悟相互渗透,构成了他诗歌的力度,延伸了宗教诗歌的主题.

如果说“我,此刻,在行动”是抒情诗的经典法则,那么克罗岱尔运用不同的诗歌空间构造让语言和语言引发的画面意义变得更为开放,拓展了想象空间,从而和读者之间产生一种新的“爆发力”.正如二十世纪初期法国著名诗埃尔·勒韦迪(Pierre Reverdy)于1910年定义的:“意象是精神的产物.意象源于比较,既产生于相近事物之间,也可以出现在互不相关的物品之间.⑥”作为二十世纪初法国后象征派诗人中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在中国意象的启发下,诗人有曲折又隐含地把抽象观念和具体形象结合,在“形象的昏眩”中感染读者.正如他自己所说:“不论是小学生机械而痛苦地造出的带有主语、谓语和补充成分等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还是大诗人费尽心机在不同世界角落中寻找意象而写的雄伟的诗篇,作家的任务都是相同的,就是建立一种表达手段,把肉性的感官世界通过一种理性和主宰的方法表现出来.通过关联词汇的使用,意象的表现更为多样和自如,可以激发起对其他词语的想象,由此建立起无穷无尽的词汇的联想⑦.”

在一些诗篇的开始和结尾,克罗岱尔就着手更加细腻地通过意象展示在远离故土的东方寻找理想精神家园的经历.比如在《离开这片土地》中,作者写道:“大海来寻找我们了.她拖住缆绳,拽引着我们的船,离开栈桥.船身在巨大的颤动中渐渐扩大了与岸边的距离,离开了堵塞的码头和拥挤的人群……大海是你呀!如今我又归去.在没有比永恒更加美好的地方,也没有类似无限空间的那份安全.”(克罗岱尔,2007:155)又如在《大地》中,作者的思绪这样展开:“比起用手杖的铁包头敲起山坡来,我还是喜欢从原野上走过,远眺午后这披上了万道红霞的群山.峰峦像成百个老人垂拱而立.圣灵降临节的太阳把纯净而盛装的大地照得亮堂堂的,深湛得像座教堂.”(克罗岱尔,2007:49)从整体篇幅上来看,“天堂”的意象更占优势,作者显然以强调的方式精心设计了他的文学空间,从而完成对在现实社会中对诗歌的精神使命的渲染.中国的自然环境给诗人提供了一片远离烦恼的“净土”,在看水、听涛、出海、观山的体验中,诗人表明了一种对生命、历史的循环和对这种循环的顿悟,同时,诗人在顿悟中获得了力量,得到新生.

三、后象征主义影响下的诗歌审美

如果说诗人似乎一直在寻找“救世”的灵丹妙药,而似真似幻的描写让诗集中的大部分诗篇具有种隔山望水的朦胧之美,兼具道家美学的痕迹.例如,在克罗岱尔笔下,诗人的形象是孤独的,正如他的写作也融进了自己在教堂里低头默祷的经验.水的意象也非常符合中国的哲学意象:河流在消失在高处的无数冰川的泉源里汲取水源;或是茫茫海域,诗人独坐一叶孤舟.这种诗意的向往至少允许作者借用了一个有关遥远国度的很多传说,并赋予了自己的理想.而《静观者》似乎最能涵盖诗人自我形象和自然关系,一面是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蓬勃之态,另一面却是诗人独立冷静的思考:“这股泉水从山面,百尺高处,仿佛从那明净的天空飞溅而下,流过幽篁,穿过石缝,直泻如柱,半明半冥,猛击涧谷深处,又化作千层激浪,恍如崩雷.任何人的眼睛都看不到我在哪里,只有正午才略微驱散这份昏暗,瀑布腾跃,摇撼着小湖河岸,这里正是我的住所.”东方美学与象征主义手法交织在一起,诗人不必刻意划清“景与情”、“此刻”和“回忆”的界限.诗人,也似乎忘却了时空的维度,瞬间成为永恒,现实之景和心中之情交合起来,来到了自然和宇宙的茫茫之地,带来一种无尽的遐思.这更是一次心灵的征程,无我无欲,只有自然的呼唤和心灵的回应.《认识东方》中的山水之景往往被“云气”“雾气”环绕,引发生与死、变化与永恒之间对立关系的哲理问题.自然是圣洁的,带有宗教般的崇高感.人们能够感受到一种内心升腾起来的幻象和直觉,打造出新颖的审美效果.诗人跨越了边界,将浩瀚的天穹收拢在自己的怀抱中,既展现了诗人自我精神状态的描写,又体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感悟.正是这种神秘、飘逸而灵动的气息,将自我、宇宙、生命和神圣的宗教情感融为一体.

然而,中国之景也是破碎的,折射出后象征主义时期西方的诗学审美观念.当时正值欧洲危机意识抬头,法国后象征主义诗人表现出深刻怀疑和否定的态度也深深地拨动人们的内心.读克罗岱尔,我们一方面感受到遨游在山水之间的一种欣然和洒脱;另一方面,虚实相间中,想象的直觉伴随着阴郁的色彩,如同无法打破的桎梏,让人既感受到一种宿命的悲凉:海面是黑暗的荒凉的预示死亡的,大地是冰冷的缺乏生机的,道路是荆棘重生的.如在《风暴》的开始,诗人的思绪沿着船行的航道展开.船的移动和思绪的发展交织在一起,成为“一名勇士挺身登上斗兽场,分开这忧郁的水,朝着渐渐增大的白色屏障冲去”.又如在《园林》中,诗人的视角如同其脚步是移动的.叠加的意象往往与整体的自发的自我直觉的感官表达融为一体,而这种多画面的追问和探索一方面提升了诗歌抒情性和表达性,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诗人面对“失落”的价值的一种忧虑、一种躲避:“诗人的形象并不稳定,并不凝固在一种永恒的物象,在与不同物体的类比关系中,诗人试图对‘他者’进行追问,从而在挣扎和矛盾的状态中寻找着自我身份.”(Rabaté,2001:124)这种未定的游移,是内心思绪的传达.诗在这里是生动的,有一种神秘的气息,前途未卜的犹豫和对信仰的感悟激发着读者与诗人一同想象和思考.

四、结语

二十世纪初期法国文坛是一个“诗歌危机”的时代.诗歌的传统而刻板格律形式首先受到挑战和质疑.而内容上,继现代主义之后的各种先锋诗歌流派在法国层出不穷,打破了十九世纪末诗坛上单纯的显在流派的格局.在各种革新和回归传统的博弈中,克罗岱尔吸收诗歌形式的变革,却推崇回归宗教诗歌:诗人不满于诗歌创作过度依赖于理性,力求挣脱语言表达的逻辑与意象和意境的现实性,以新的个体人性的神性整合对抗先锋主义主张的颠覆性的美学格调.我们不难发现,克罗岱尔在句读之间既兼具自由体诗歌朗朗上口、便于诵读的特点;又保留了宗教行文中的语气平静、深刻而仁厚,超凡脱俗.

克罗岱尔的诗歌张扬个体生命与普遍人性表现心灵的感悟和诗歌的感性形象.文学评论家认为克罗岱尔与中国有关的诗歌作品意味深长.诗人对生与死的求索在东方文化土壤下有了新的衍生,展现了不同于西方传统的审美视野.诗人打破了诗歌格律、节奏、意象的限制,将思想从个体、地点和时间的限制中释放出来,将一种精神式的崇高戏剧化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试图让读者读到一种不言的潜能,一种“超越定义的无穷之力⑧”.东方之境被延伸、被提炼,呈现出神秘幻象,独具魅力.作为外交官的诗人在给予现实形象诗意的虚构中不断抒发自己的情怀,及对诗歌使命的审视,正如作者于1907年6月30日写给诗人苏阿莱斯的信中提到:“思想抒情的流露,往昔生活的回忆,基督徒的希望和自由,诗人的艺术和使命.”认识东方,是诗人将对诗歌的主旨的反思、个性化的生命体验与永远的生与死交织相融的内心历程,是东西方不同的文化维度的碰撞中发出的新的交响.

【注 释】

①Claudel,lette &agre; Mallarmé,de Foutchéou,26 novembre 1896 (Cachiers Paul Claudel,Gallimard,1959,p.50)

②原名为Maurice Pottecher

③Claudel Mémoires improvisés,Gallimard,coll.Idées,1969,p.148

④克罗岱尔:《诗的艺术》,转引自雷蒙(2008:141).

⑤克罗岱尔:《诗的艺术:认识时代(Art poétique :connaissance du temps)》,转引自雷蒙(2008:147).

⑥Reverdy Pierre,Le Gant de crin,cité par Caminade Pierre,Image et Métaphore,Paris,Bordas,coll.“?魪tudes Supérieures”,1970,p.10

⑦Claudel Paul:Réflexions et proposition sur le vers fran?觭ais (《关于法国诗句的思考和建议》) 伽俐玛出版,1965年第二版,第659页,原文如下:Depuis le trail de l´écolier qui réunit péniblement,pour en faire une phrase le sujet,le verbe,et le complément,jusqu´&agre; celui du grand po&egre;te qui va chercher aux quatre coins de l´univers des images et des figures pour en composer un prodigieux concert,le but d´écrivain est le même,c´est de construire un ordre,c´est de substituer &agre; la sensation animale un regard ordonnateur,dominateur,son image désormais soustraite &agre; l´altération,le mot qui en donne le sens,et d´expérimenter l´effet de cet image portative et suscitatrice sur chacun des autres mots qui constitue notre immense vocabulaire.

⑧克罗岱尔:Introduction &agre; un po&egre;me sur Dante(《对但丁的介绍》),收入《关于法国诗句的思考和建议》(Réflexions et proposition sur le vers fran?觭ais),伽俐玛出版社,1921年第一版,1965年第二版,第424页

【参考文献】

[1]Claudel,Paul.([1922],1965).“Le discours dans la langue fran?觭aise”. In Réflexions et proposition sur le vers fran?觭ais. Paris :Gallimard

[2]Claudel,Paul.([1952],1965).“Interroge l´Apocalypse”.In Réflexions et proposition sur le vers fran?觭ais.Paris:Gallimard

[3]Claudel,Paul. (1959). Cahiers Paul Claudel,Paris :Gallimard

[4]Claudel,Paul. (1965). “Introduction &agre; un po&egre;me sur Dante”.

In Réflexions et proposition sur le vers fran?觭ais. Paris:Gallimard

[5]Claudel,Paul.(1965). Connaissance de l’est suivi de textes inédits. Paris :Mercure de France

[6]Claudel,Paul.(1969). Mémoires improvisés,Paris:Gallimard

[7]Dürrenmatt,Jacques. (2002). La métaphore. Paris:Champion

[8]Pageaux,Daniel-Henri. (1994). La littérature générale et comparée. Paris:Armand Colin

[9]Rabaté,Dominique.(2001).Les figures du sujet lyrique. Paris:PUF

[10]克罗岱尔,保罗. 认识东方[M].徐知免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1]雷蒙·马赛尔. 从波德莱尔到超现实主义[M].邓丽丹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此文总结:这篇文章为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东方和《认识东方》和克罗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东方本科毕业论文东方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切入朗读追问苏教版新增课文《卖白菜》生态教学实录 江苏省沭阳县怀文中学 周立宇九月九酿新酒好酒出在咱的手好酒喝了咱的酒上下通气不咳嗽喝了咱的酒滋阴壮阳嘴不臭喝了咱的酒一人敢走青杀口喝了咱的酒见了皇帝不磕头一四七三六九九九归一跟我走好酒 好酒 好.

2、 在迁移中重构身份:读戈迪默《偶遇者》 内容摘要纳丁·戈迪默是南非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素有“南非的良心”之称 在偶遇者中,戈迪默一改对族隔离制度的关注,转而呈现全球化时代下的南非,突出了白人女孩朱莉.

3、 《思悼》:东方宫廷文化下的父子悲歌 林 檎1762 年,清朝乾隆二十七年,是中国的农历壬午年 这一年的农历七月,朝鲜在沉闷中爆出了一则惊天大惨剧——李氏朝鲜的第21 代君主英祖李,将自己唯一长大成人的儿子&md.

4、 黄光剑:我和我的《十光年》 Q我们知道你大学时学的是国际会计专业,也没有受过专业的绘画培训.那么在大学毕业后随即转行进入绘画领域是出于怎样的考虑有过心理斗争吗A绘画是我与生俱来融入血液中的东西,虽然大学毕业之前没有正规学习过,但.

5、 假象和真象:民族志摄影作品《北美印第安人》的内在矛盾 摘要美国人类学家、摄影家爱德华S柯蒂斯(EdwardSheriff Curtis,1868年1952年)以一部先后拍摄了三十余年的摄影巨作北美印第安人(The Indians of North Ame.

6、 诗经里的故事:为国惜贤《秦风黄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401秦穆公,秦成公的弟弟,春秋五霸之一,出现在中学课本里的人物,在位39年而逝 像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活着的时候,便搅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