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马克思中学毕业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马克思主义杂志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 马克思哲学论文 马克思课程论文 结合家乡用马克思原理写论文大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改革开放论文 大学马克思论文写什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论文 大学马克思论文格式

马克思类有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与《资本论》是划时代的传世经典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有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马克思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08

《资本论》是划时代的传世经典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该文是马克思相关论文范文文献和划时代和《资本论》和传世方面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整部《资本论》不仅是专门阐明马克思的一个"伟大发现"(剩余价值规律)的经济学巨著,而且是包含了他的另一个"伟大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科学共产主义结论的百科全书式的宏伟文献,在150年来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发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称得上划时代的传世经典.直至今日,它不仅始终保持着它所具有的巨大理论价值和崇高学术地位,而且仍然具有无可比拟的重大现实意义,并将继续产生深远影响.在后发展国家传统社会主义道路遇到严重挫折的情况下,《资本论》的确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科学的理论从不惧怕任何挑战.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和教育家,党的理论工作者,要真正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原原本本认真研读和准确把握《资本论》的精神实质,勇敢地面对种种挑战,澄清由于不求甚解而造成的误解,对于那些否定和诋毁的观点必须给予坚决的回击和批驳.

关键词:马克思;《资本论》;剩余价值规律;唯物主义历史观;社会主义道路

一、《资本论》具有巨大的理论价值和崇高的学术地位

《资本论》所具有的巨大的理论价值和崇高的学术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本论》是在批判地扬弃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基础上产生的

《资本论》巨大的理论价值和崇高的学术地位首先在于,它是在批判地扬弃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基础上产生的,理论上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和突出的时代特征.马克思的《资本论》最重要的不在于一般地说继承和发展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成果和科学因素,而在于,它一开始就是作为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对立物出现的,克服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各种局限性,真正使经济学成为无产阶级(工人阶级)的、劳动的政治经济学.

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破产催生了无产阶级的经济学.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序言中指出,《资本论》作为无产阶级的理论代表,是在已经"敲响了科学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丧钟"、政治经济学走向庸俗化、已经宣告资产阶级经济学破产的时候产生的,是作为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对立物产生的.只要政治经济学是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只要它把资本主义制度不是看作历史上过渡的发展阶段,而是看作社会生产的绝对的最后的形式,那就只有在阶级斗争处于潜伏状态或只是在个别的现象上表现出来的时候,它还能够是科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属于阶级斗争不发展的时期的.它的最后的伟大的代表李嘉图,终于有意识地把经济利益的对立、工资和利润的对立、利润和地租的对立当作他的研究的出发点,因为他天真地把这种对立看作社会的自然规律.这样,资产阶级的经济科学也就达到了它的不可逾越的界限.还在李嘉图活着的时候,就有一个和他对立的人西斯蒙第批判资产阶级的经济科学了.自从资产阶级在法国和英国夺得了政权,阶级斗争在实践方面和理论方面采取了日益鲜明的和带有威胁性的形式.它敲响了科学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丧钟.现在问题不再是这个或那个原理是否正确,而是它对资本有利还是有害,方便还是不方便,违背警章还是不违背警章.于是,无私的研究让位于豢养的文丐的争斗,不偏不倚的科学探讨让位于辩护士的坏心恶意.1848年大陆的革命也在英国产生了反应.那些还要求有科学地位、不愿单纯充当统治阶级的诡辩家和献媚者的人,力图使资本的政治经济学同这时已不容忽视的无产阶级的要求调和起来.于是,以约翰·穆勒为最著名代表的平淡无味的混合主义产生了.这宣告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破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对抗性质在法国和英国通过历史斗争而明显地暴露出来以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在德国成熟起来,同时,德国无产阶级比德国资产阶级在理论上已经有了更明确的阶级意识.因此,当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看来在德国有可能产生的时候,它又成为不可能了.在这种情况下,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分成了两派.一派是精明的、贪利的实践家,他们聚集在庸俗经济学辩护论的最浅薄的因而也是最成功的代表巴师夏的旗帜下;另一派是以经济学教授资望自负的人,他们追随约·斯·穆勒,企图调和不能调和的东西.德国人在资产阶级经济学衰落时期,也同在它的古典时期一样,始终只是学生、盲从者和模仿者,是外国大商行的小贩.所以,德国特殊的历史发展,排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在德国取得任何独创的成就的可能性,但是没有排除对它进行批判的可能性.就这种批判代表一个阶级而论,它能代表的只是这样一个阶级,这个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最后消灭阶级.这个阶级就是无产阶级.我的价值、货币和资本的理论就其要点来说是斯密-李嘉图学说的必然的发展.[1]16-19在对资产阶级经济学进行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德国的经济学",就是马克思的《资本论》.

《资本论》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进行了系统的批判.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序言中指出,《资本论》作为"德国的经济学",是马克思代表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经济学进行的批判.[1]18《资本论》批判的对象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而不是"资本"--资本不过是一种历史的生产方式.因此,《资本论》前身就是《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的副题同样是"政治经济学批判".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这部著作决不是对经济学的个别章节作零碎的批判,决不是对经济学的某些争论问题作孤立的研究.相反,它一开始就以揭示和阐述资产阶级生产和交换的规律为目的.既然经济学家无非是这些规律的代言人和辩护人,那么,这种阐述同时也就是对全部经济学文献的批判.[2]37-40

《资本论》是工人阶级的圣经.恩格斯指出,《资本论》是"工人阶级的圣经",其结论日益成为伟大的工人阶级运动的基本原则,而工人阶级则越来越把这些结论看成是对自己的状况和自己的期望所作的最真切的表述.[1]34马克思指出,《资本论》作为"工人阶级的政治经济学"或"劳动的政治经济学",揭示了雇佣劳动必然为联合劳动所取代的发展趋势.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实质是供求规律的盲目统治,而工人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实质是由社会预见指导社会生产.在二者之间的争论面前,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第一次在工人阶级政治经济学面前公开投降了.不仅如此,劳动的政治经济学对财产的政治经济学还取得了一个更大的胜利,这就是合作运动和合作工厂.工人用事实证明:大规模的、按照现代科学要求进行的生产,在没有雇主阶级参加的条件下是能够进行的;他们证明:为了有效进行生产,劳动工具不应当被垄断起来作为统治和掠夺工人的工具;雇佣劳动也像奴隶劳动和农奴劳动一样,只是一种暂时的和低级的形式,它注定要让位于联合劳动.[2]605-606

(二)《资本论》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运用

《资本论》巨大的理论价值和崇高的学术地位在于,把唯物主义历史观--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运用于研究分析资产阶级社会,作为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这是马克思的《资本论》区别于以往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最重要之点.它阐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它不是一种"罪恶"的形式,但也不是自然的形式或永恒的形式.它作为生产的社会形式,仅仅是适应一定生产力的要求而出现的,只是完成一个特定阶段的历史任务.

《资本论》本质上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之上的.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序言中指出,他的"辩证方法"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他说,俄国的一位作者先生(伊·伊·考夫曼)从我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在那里,马克思说明了他的方法的唯物主义基础)中摘引了一段话之后评论说(要点):第一,在马克思看来,最重要的是发现所研究的现象变化的规律,这些现象发展的规律,即它们由一种形式过渡到另一种形式,由一种联系秩序过渡到另一种联系秩序的规律;考察这个规律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后果.通过准确的科学研究来证明社会关系的一定秩序的必然性.第二,马克思把社会运动看作受一定规律支配的自然史过程.这些规律不仅不以人的意志、意识和意图为转移,反而决定人的意志、意识和意图.第三,马克思认为,既可以应用于现在又可以应用于过去的抽象规律--经济生活的一般规律--是不存在的,恰恰相反,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它自己的规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同,生产关系和支配生产关系的规律也就不同.一旦生活经过了一定的发展时期,由一定阶段进入另一阶段时,它就开始受另外的规律支配.第四,马克思认为,研究的科学价值在于阐明支配着一定社会机体的产生、生存、发展和死亡以及为另一更高的机体所代替的特殊规律.对此,马克思肯定地指出,这位作者先生把他称为"我的实际方法"的东西描述得这样恰当,并且在谈到我个人对这种方法的运用时又抱着这样的好感,那他所描述的不正是辩证方法吗?我的辩证方法,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1]20-22恩格斯指出,德国无产阶级的政党的全部理论内容来自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于是,科学的、独立的、德国的经济学(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或《资本论》)也就产生了.这种德国的经济学本质上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要点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序言中作了扼要的阐述.[2]37-38这篇《序言》同时也应当看作是后来出版的《资本论》的序言.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构成《资本论》序言的主要内容本身充分说明,《资本论》完全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之上的;或者说,《资本论》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基本原理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个特殊形态的实际运用和具体展开.如果说唯物主义历史观揭示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那么,《资本论》揭示的则是人类社会第二阶段(物的依赖关系阶段)经济运动的特殊规律,即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

《资本论》申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首先,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是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前提的,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概括地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有三个相互联系的历史前提:第一,它是以以往旧生产方式的解体为前提的;第二,它是以劳动和客观条件的分离为前提的;第三,它是以发达的商业关系为前提的.旧的生产方式不外是不同形式古代共同体的生产方式和个体的生产方式,它们解体的过程同时就是劳动和劳动的客观条件分离的过程,这个过程同时也是社会分工、商品交换、价值形式不断发展的过程.其实,这不过是同一过程的不同表现.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不是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单纯量的扩大和增加,而是包含着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它的形成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这里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和任何一种历史的生产方式一样,都是在原有的生产方式内部并作为它的对立面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体地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明了以下六点:(1)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交换是以往历史发展的产物,是许多经济变革的结果,要以其他社会生产关系的灭亡和社会劳动的生产力的一定发展为前提.资本关系的形成从一开始就表示,资本关系只有在社会的经济发展即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上才能出现.它从一开始就表现为历史上一定的经济关系,表现为属于经济发展即社会生产的一定历史时期的关系.(2)在现实的历史上,雇佣劳动是从奴隶制和农奴制的解体中产生的,或者是从公有制的崩溃中产生的.在全部社会存在的形式中,雇佣劳动是从行会制度、等级制度、劳役和实物收入、作为农村副业的工作、仍为封建的小农业等等的衰亡中产生的.雇佣劳动表现为劳动和它的报酬的固定性的否定.(3)如果说雇佣劳动的前提和资本的历史条件之一,是自由劳动以及这种自由劳动同货币相交换,那么,另一个前提就是自由劳动同实现自由劳动的客观条件相分离.首要的是,劳动者同他的天然的实验场即土地相分离,从而自由的小土地所有制解体,以及以东方公社(亚细亚形式)为基础的公共土地所有制解体.在这两种形式中,劳动者把自己劳动的客观条件看作自己的财产.(4)生产本身越是从流通中获得自己的要素,即商品,以致商品已作为交换价值进入生产,这种生产就越是成为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本是从货币财产发展起来的,资本形成的前提已经是非常发达的、在资本之前的生产阶段上产生的商业关系.货币和商品是我们考察资产阶级经济时代必须作为出发点的前提.(5)资本主义关系本身的出现必须以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生产形式为前提.在过去的生产方式中,必然发展起那些超出旧生产关系并迫使旧生产关系转化为资本的交往手段、生产资料和需要.但是,它们只需要发展到劳动在形式上从属于资本的程度.然而,在这种已经改变了的关系的基础上,会发展起一种发生了特殊变化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一方面创造出新的物质生产力,另一方面它只有在这种新的物质生产力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发展,从而在实际上给自己创造出新的现实的条件.由此就会出现彻底的经济革命.(6)形式上从属于资本的劳动和从前的劳动使用方式之间的差别,与单个资本家所使用的资本量的增长即资本家同时雇用的工人人数的增长,是以相同的程度进展的.只有具备一定的最低限量的资本,资本家本人才不再是工人,才能只从事劳动过程的指挥工作和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交易工作.只有在一定量资本直接掌握了生产的地方,才能发生劳动对资本的实际上的从属,即本来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3]498-503

其实,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借以产生的所有这些前提条件本身也是历史的,是历史地形成的.

《资本论》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视为一个历史过程.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论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转变或过渡:一是从封建主义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渡,这是从自然经济及简单商品生产向普遍化的商品生产、从农奴劳动等等向雇佣劳动、从人类社会第一阶段(人的依赖关系)向第二阶段(物的依赖关系)的根本性转变,同时也是从古老的资本--商人资本和资本--向现代资本、从古老的土地所有制向现代土地所有制的转变.这是总体的转变,不涉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发展阶段.二是劳动对资本的关系从形式上的从属向实际上的从属转变,这是从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工业、从形式上的资本关系向实质上的资本关系、从主要依靠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向主要依靠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的转变.这一转变是关键的一步,只有实现这一次转变,资本主义生产才真正建立在自己特有的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三是从资本对独立生产者的剥夺向大资本对小资本的剥夺转变,这是从多种生产方式并存向趋向单一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分散的小资本向集中的大资本的转变.这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的转变,这一转变的意义在于,只有实现资本的高度积聚和集中,才能真正形成资本的生产力.四是从私人企业向股份公司和国有化的转变,这是从业主制的私人资本向公司制、国有制的社会资本的转变.这一转变主要是实现了资本和企业的高度社会化,使私人资本采取了社会资本(社会法人资本和国家资本)的形式,私人企业(业主制企业)采取了社会企业的形式,从而成为向社会所有制转变的过渡点.这是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的扬弃过程.通过这一系列转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便以更加典型和成熟的形态出现了,但它的内在基本矛盾和自身限制也更加显著地表现出来了.正是通过这种转变,资本正在走向自己的反面.[3]503-504其实,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已经概括地说明了这个问题.他一方面指出了资产阶级经济形式和以往的各种经济形式的质的区别,另一方面又肯定了它们之间的历史联系,即人类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历史过程.他说,资产阶级社会借一切已经覆灭的社会形式的残片和因素建立起来,其中一部分是还未克服的遗物,继续在这里存留着;一部分原来只是征兆的东西,发展到具有充分意义等等.这就如同人和猴、高等动物和低等动物之间的关系一样.[2]23

《资本论》强调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马克思在《资本论》序言中指出,我决不用玫瑰色描绘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不过这里涉及到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同其他任何观点比起来,我的观点是更不能要个人对这些关系负责的.[1]10又说,商品不能自己到市场去,不能自己去交换.因此,我们必须寻找它的监护人,商品占有者.在这里,人们彼此只是作为商品的代表即商品占有者而存在.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会看到,人们扮演的经济角色不过是经济关系的人格化,人们是作为这种关系的承担者而彼此对立着的.[1]103-104还说,资本主义生产的当事人是生活在一个由魔法控制的世界里,而他们本身的关系在他们看来是物的属性,是生产的物质要素的属性.但正是在最后的、最间接的形式上(同时在这些形式上*过程不仅变得看不见了,而且甚至变成自己直接的对立面),资本的不同形态表现为生产的实际因素和直接承担者.生息资本在货币资本家身上人格化了,产业资本在产业资本家身上人格化了,提供地租的资本在作为土地所有者的地主身上人格化了,最后,劳动在雇佣工人身上人格化了.它们作为这样一些在独立的个人身上(这些个人同时只是表现为人格化的物的代表)人格化了的固定形态,加入竞争和实际生产过程.[4]571-572马克思在这里强调的是,生产总是一定的社会形式的生产,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中的生产;人们无论扮演何种角色,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他们--无论是资本家、土地所有制还是雇佣工人等等,都是这些经济范畴的人格化,都是一定阶级关系和经济利益的承担着.按照唯物主义历史观,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都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都是受自然规律支配的;因此,马克思主义者虽然不应当粉饰和美化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但是所发生的一切经济社会问题,都不应当由他们个人来负责.这种观点适合于人类社会的一切时代.

(三)《资本论》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不朽之作

《资本论》巨大的理论价值和崇高的学术地位在于,它阐明的全部理论不仅具有划时代性质和里程碑意义,而且发生了和正在发生着深远的影响.在现代社会历史上,马克思的《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作的分析和所揭示的规律,是前所未有的真正的理论创新和突破,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不可能解决的,代表着理论发展的一个崭新的时代.恩格斯说,马克思的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结束了历史领域内的哲学,正如辩证法的自然观使一切自然哲学都成为不必要的和不可能的一样.[5]257现在我们同样可以这样说:以《资本论》为标志的马克思的经济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使资产阶级经济学丧失了存在价值.

《资本论》揭示的剩余价值规律是"两个伟大发现"之一.恩格斯曾经对马克思的理论贡献作了简要概括,指出,在马克思使自己的名字永垂于科学史册的许多重要发现中,这里我们只能谈两点:第一点就是,他在整个世界史观上实现了变革.以前所有的历史观都认为,一切历史变动的最终原因,应当到人们的思想中去寻求,而决定全部历史的又是政治变动.马克思则证明,至今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而阶级的产生和存在,是由于当时存在的粗鄙的物质条件,即各该时代社会借以生产和交换必要生活资料的那些条件.第二个重要发现,就是彻底弄清了资本和劳动的关系,即揭示了在现代社会内,在现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是怎样进行的.他证明了,现代资本家,也像奴隶主或封建主一样,是靠占有他人无酬劳动发财致富的,而所有这些剥削形式彼此不同的地方,只在于占有无酬劳动的方式有所不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以这两个重要事实为依据的.[6]334-338又说,这两个伟大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都应当归功于马克思.由于这些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6]365-366同时,他把马克思在历史科学和经济科学上的贡献同达尔文在生物学(自然科学)上的巨大成就相媲美,他说,正像达尔文发现了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构成基础(经济基础),而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等等,则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只能由这个基础来解释.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人们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马克思的"两个发现"是科学,而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6]776这里所说的第二个发现--剩余价值,就是在《资本论》中阐明的.《资本论》的核心问题是剩余价值理论.

[7]12马克思的危机理论(阐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会发生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理论)就是以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础的.这一理论不仅科学地说明了一个半世纪以前反复发生的经济痉挛,而且令人信服地解释了今天发生的百年一遇的世界性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恩格斯所说的"推动作用"和"革命的力量"已经持续了一个半世纪,直至今天仍然经久不衰.实际上,《资本论》并不是单纯的经济理论,而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唯物主义历史观和辩证方法就是寓于其中的,而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结论就是直接由此得出的.可见,那些没有读过《资本论》、对《资本论》知之甚少甚至一窍不通的"理论家"们,是没有资格谈论马克思主义的--不管是肯定它还是否定它、褒扬它还是诋毁它.

《资本论》首次科学地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本质和真正来源.《资本论》的最重要之点是,揭示了剩余价值生产的经济条件、经济本质和真正来源.首先,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以劳动和所有权的分离为前提的.任何社会生产劳动总是能够区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两个部分;但是,只是由于劳动采取雇佣劳动的形式,生产资料采取资本的形式这样的前提,也就是说,只是由于这两个基本的生产要素采取这种独特的社会形式,价值(产品)的一部分才表现为剩余价值.[8]993-998但是,这两个基本的生产要素之所以采取这种独特的社会形式,完全是因为劳动和所有权的分离.商品市场的两极分化,即劳动者和劳动实现条件的所有权之间的分离,既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条件,也是资本关系借以存在的前提.创造资本关系的过程,只能是劳动者和他的劳动条件的所有权分离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1]821-822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买卖关系,是以劳动力的实现条件和劳动力的所有者的分离为前提的.要使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成为社会范围的商品生产的决定性前提,就得把原来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结合分开.问题的实质是生产资料本身的分配,其中物的要素集中在一方,劳动力则与物的因素相分离,处在另一方.[7]37-40这种"分离"过程,也就是共同体解体、奴隶的和封建的生产方式消灭的过程,也是小生产方式破产的过程.其次,剩余价值就其实质来说,不过是一般剩余劳动的资本主义形式.资本并没有发明剩余劳动.凡是社会上一部分人享有生产资料垄断权的地方,劳动者都必须在维持自身生活所必需的劳动时间以外,追加超额的劳动时间来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生产生活资料.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问题已经不再是从劳动者身上榨取一定量的有用产品,而是要生产剩余价值本身了.[1]272-273把价值看作只是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对象化的劳动,这对于认识价值本身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同样,把剩余价值看作只是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对象化的剩余劳动,这对于认识剩余价值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使各种经济的社会形态例如奴隶社会和雇佣劳动的社会区别开来的,只是从直接生产者身上,劳动者身上,榨取这种剩余劳动的形式.

[1]251资本不仅像亚·斯密所说的那样是对劳动的支配权.按其本质来说,它是对无酬劳动的支配权.一切剩余价值,不论它后来在利润、利息、地租等等哪种特殊形态上结晶起来,实质上都是无酬劳动时间的化身.资本自行增殖的秘密归结为资本对别人的一定数量的无酬劳动的支配权."[1]611资本在生产过程结束时得到的剩余价值,用交换价值的一般概念来表示就是:物化在产品中的劳动时间(或者说,包含在产品中的劳动量)多于在生产过程中预付的原有资本所包含的劳动时间.这之所以可能,只是由于(假定商品按照它的价值出售)物化在劳动(工资)上的劳动时间少于在生产过程中补偿它的活劳动时间.在资本方面表现为剩余价值的东西,在工人方面就表现为剩余劳动.剩余价值无非是工人提供的劳动量超过他在自己工资中作为他的劳动能力的价值得到的物化劳动量而形成的余额.同价值一般只是物化的劳动时间一样,剩余价值只是物化的剩余劳动时间.因此,剩余价值归结为工人超过必要劳动时间为资本家劳动的劳动时间.[9]195-198再次,剩余价值的唯一真正来源是雇佣工人无偿提供的剩余劳动.对自然所提供的这种或者那种生产条件的私有权,不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也不是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这种所有权只是收入的一个源泉,它能够把生产领域所生产的剩余价值扣留在这个领域中.

[10]36价值规律从一开始就同那种由资本主义思想方法产生的见解相反.按照这种见解,构成资本的那种积累起来的过去劳动,不仅是一定数额的现成的价值,而且因为它作为生产和利润形成的因素,也形成价值,所以是比它自身更大的价值的源泉;价值规律则确认,只有活劳动才具有这种属性.[8]16在不同的生产部门由于资本的有机构成不同,它们的可变部分也就不同,因而它们所推动的活劳动量也就不同,它们所占有的剩余劳动量,即剩余价值从而利润实体的量,也就不同.在不同生产部门,总资本的大小相等的部分,包含着剩余价值的大小不等的源泉,而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劳动.[8]166-167资产阶级的辩护士竭力否定和掩盖的,主要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既然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劳动,那么,剩余价值也就表现为资本家阶级对雇佣劳动阶级的剥削;部分产业资本获得的超额利润,非产业资本获得的利润,土地所有制获得的地租,非劳动阶级的收入,国家的赋税,等等,不过是对已经生产的剩余价值的再分配,或分享剩余价值.

《资本论》中有三个崭新因素作为自身有力的理论支撑.剩余价值理论之所以坚不可摧,是因为它本身有科学的理论支撑,这就是《资本论》中的"三大崭新因素"--剩余价值的一般形式;劳动的二重性;工资的不合理表现形式.马克思说,关于杜林(指欧根·杜林的《马克思〈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一文).奇怪的是,这个家伙并没有觉察到这部书(即《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三个崭新的因素:(1)过去的一切经济学一开始就把表现为地租、利润、利息等固定形式的剩余价值特殊部分当作已知的东西加以研究,与此相反,我首先研究剩余价值的一般形式,在这种形式中所有这一切都还没有区分开来,可以说还处在融合状态中.(2)经济学家们毫无例外地都忽略了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既然商品有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那么,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也必然具有二重性,而像斯密、李嘉图等人那样只是单纯地分析劳动,就必然处处都碰到不能解释的现象.实际上,这就是批判地理解问题的全部秘密.(3)工资第一次被描写为隐藏在它后面的一种关系的不合理的表现形式,这一点通过工资的两种形式即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得到了确切的说明.[11]249-250他说,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首先由我批判地证明了的.这一点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1]54-55可以认为,关于剩余价值真正来源的结论是由这"三个崭新因素"支撑的.

《资本论》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创新观点.根据马克思的论述,主要有:商品生产和资本体现的都是一定的经济关系;商品生产的普遍化和交换价值的发展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简单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有质的区别;社会生产中的当事人只不过是经济关系的承担者和人格化;价值不过是一般社会劳动的特殊社会形式;"只有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构成全部经济理论的基础;剩余价值理论的前提是把劳动和劳动力区别开来,把劳动力和资本的等价交换同劳动力的使用区别开来;任何生产方式的生产劳动都是体现其生产目的的劳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以雇佣劳动(劳动和所有权相分离)为基础和以剩余价值为直接目的;竞争是私有制的最高存在形式和资本的内在本性;资本的历史使命是发展生产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强制地发展生产力的必经之点;阶级关系不过是经济关系的社会表现;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消灭阶级才成为真正的进步;新社会的因素总是在旧社会内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资本决不是靠暴力消灭的;共产主义是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产物;等等.只有理解了这些重要的理论观点,才能对《资本论》作出正确的评价.

《资本论》开创了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的革命.政治经济学本身的革命,离不开方法的革命;《资本论》的科学性有赖于方法上的科学.马克思的方法就是辩证方法,就是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关于辩证方法,马克思在《资本论》序言中作了简要说明.他说,从根本上来说,我的辩证方法不仅和黑格尔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在我这里,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它的否定的理解,即对它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某一种既成的现实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和革命的.[1]21-22马克思的辩证方法既唯物主义地说明了思维和存在、理性和感性的关系,也科学地表达了肯定和否定、稳定性和暂时性的关系,进而表达了批判的和革命的精神.关于《资本论》的理论表现方法,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作了充分的说明.他说,第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科学上正确的方法.它只是思维用来掌握具体、把它们当作一个精神上的具体再现出来的方式.[2]17-19第二,从最简单上升到复杂这个抽象思维的进程,符合现实的历史过程.比较简单的范畴,虽然在历史上可以在比较具体的范畴之前存在,但是,它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充分发展恰恰只能属于一个复杂的社会形式,而比较具体的范畴在一个比较不发展的社会形式中有过比较充分的发展.[2]20-21第三,对经济学的批判可以采用两种方式:按照历史或者按照逻辑.历史常常是跳跃式地和曲折地前进的,因此,逻辑的方式是唯一适用的方式.但是,实际上这种方式无非是历史的方式,不过摆脱了历史的形式以及起扰乱作用的偶然性而已.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的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2]43第四,把经济范畴按它们在历史上起决定作用的先后次序来排列是不行的,错误的.资产阶级社会是最发达的和最多样性的历史的生产组织.因此,那些表现它的各种关系的范畴以及对于它的结构的理解,同时也能促使我们*一切已经覆灭的社会形式的结构和生产关系.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的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它必须成为起点又成为终点,必须放在土地所有制之前来说明.[2]23-25《资本论》的体系和结构完全体现了这种正确的思路和科学的方法.

(四)《资本论》本质上是一部剖析资产阶级制度的生理学

《资本论》巨大的理论价值和崇高的学术地位在于,把政治经济学作为资产阶级经济制度的生理学来研究;也就是把资产阶级经济制度作为有生命的机体来考察,考察它的生命活动过程和内在机理,考察它同现实生产力适应的程度.这种研究从斯密和李嘉图就开始了,只是,在他们那个时代,还不可能找到更加科学的分析方法.

《资本论》把商品的价值形式作为资产阶级社会的经济细胞.马克思指出,以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已经把政治经济学作为"资产阶级制度的生理学"来研究了,着眼于对这个制度的内在有机联系和生活过程的理解,而其基础和出发点是价值决定于劳动时间这一规定.只不过,由于研究方法上的矛盾和缺陷,以及阶级的局限性,不可能达到真正的科学.

[10]182-184马克思的《资本论》则克服了所有这些局限性,在更加科学的程度上研究"资产阶级制度的生理学".把商品的价值形式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细胞来解剖是一个创举.马克思说,以货币形式为完成形态的价值形式,是极无内容和极其简单的.然而,两千多年来人类智慧对这种形式进行探讨的努力,并未得到什么结果,而对更有内容和更复杂的形式的分析却至少已接近于成功.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已经发育的身体比身体的细胞容易研究些.并且,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而对资产阶级社会说来,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或者商品的价值形式,就是经济的细胞形式.在浅薄的人看来,分析这些形式好像是斤斤于一些琐事.这的确是琐事,但这是显微解剖学所要做的那种琐事.[1]8因此,他一开始就申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1]47他指出,商品这个经济细胞包含着一系列内在的矛盾,诸如: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私人劳动同时必须表现为直接社会劳动的对立,特殊的具体的劳动同时只是当作抽象的一般的劳动的对立,物的人格化和人格的物化的对立.这种内在的矛盾在商品形态变化的对立中取得发展了的运动形式,即资本的运动形式.因此,这些形式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但如果撇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就仅仅是可能性.

[1]135马克思深刻分析了货币的权力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他说,生产的发展越是使每一个生产者依赖于自己的商品的交换价值,也就是说,产品越是在实际上成为交换价值,而交换价值越是成为生产的直接目的,那么,货币关系以及货币关系(即产品同作为货币的自身的关系)的内在矛盾就越发展.交换的需要和产品向纯交换价值的转化,是同分工,也就是同生产的社会性按同一程度发展的.但是,随着生产的社会性的发展,货币的权力也在同一程度上发展,也就是说,交换关系固定为一种对生产者来说是外在的、不依赖于生产者的权力.最初作为促进生产的手段出现的东西,成了一种对生产者来说是异己的关系.生产者在什么程度上依赖于交换,看来,交换也在什么程度上不依赖于生产者,作为产品的产品和作为交换价值的产品之间的鸿沟也在什么程度上加深.货币没有造成这些对立和矛盾;而是这些矛盾和对立的发展造成了货币的似乎先验的权力.要详细说明一切关系转化为货币关系所产生的影响:实物税转化为货币税,实物地租转化为货币地租,义务兵转化为雇佣兵,一切人身的义务转化为货币的义务,家长制的、奴隶制的、农奴制的、行会制的劳动转化为纯粹的雇佣劳动.马克思指出,货币关系和货币权力是这样一步一步产生的:产品成为商品;商品成为交换价值;商品的交换价值是商品内在的货币属性;商品的这个货币属性作为货币同商品相脱离,取得了一个同一切特殊商品及其自然存在形式相分离的一般社会存在;产品对作为交换价值的自身的关系,成为产品对同它并存的货币的关系,或者说,成为一切产品对在它们全体之外存在的货币的关系.正像产品的实际交换产生自己的交换价值一样,产品的交换价值产生货币.[12]91-92他进一步指出,货币同商品并存,从一开始就掩盖了随着这种关系本身而产生的矛盾--不同层次的二重化和内在矛盾:第一,商品和货币的二重化.商品和货币的矛盾,商品作为产品的特殊性和作为交换价值的一般性的矛盾,商品特殊的自然属性同商品一般的社会属性之间的矛盾,包含着商品和货币不能互相转换的可能性.第二,交换行为的二重化.买和卖的矛盾,买和卖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分离,从而不能达到直接统一和协调.第三,交换总运动和交换目的的二重化.为消费而交换和为交换而交换的矛盾,交换同交换者、生产者相分离,为消费而交换和为交换而交换相分离,发生商业危机的可能性.第四,交换价值的二重化.货币作为一般交换价值和特殊交换价值的矛盾,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的矛盾.货币的内在特点是超越作为商品和交换价值的属性为资本服务和独立地发挥作用.这里就是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矛盾的新的根源.由此可见,货币的内在特点是,通过否定它自己的目的同时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脱离商品而独立;由手段变成目的;通过使商品同交换价值分离来实现商品的交换价值;通过使交换分裂,来使交换易于进行;通过使直接商品交换的困难普遍化,来克服这种困难;按照生产者依赖于交换的同等程度,来使交换脱离生产者而独立.

[12]92-97这可以看作是货币职能的蜕变和异化.可见,马克思把商品的价值形式作为资产阶级社会的经济细胞是非常科学的.

《资本论》无与伦比地深刻揭示了资本的本质.什么是"资本","资本"的本质是什么?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虽有一定认识,但并没有科学地说清楚.关于资本的规定性和本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一系列论述,他指出:资本不是物,不是生产出来的产品或商品,不是生产要素,不是货币,而是一种具有历史规定性的生产关系或经济关系.它提出的主要观点有:资本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是对无酬劳动的支配权;资本是用来重新生产剩余价值的积累起来的财富;资本是一种历史的社会生产关系;资本就是劳动条件和生产者的分离;资本不是静止的价值,而是一种运动;资本的权力是平等地剥削劳动力;使用价值和产品本身不是资本;商品本身不是资本;价值本身不是资本;作为资本的货币不同于作为货币的货币;劳动能力不是工人的资本.这里有必要择要引述马克思的一些论述.马克思说: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后者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独特的社会性质.资本不是物质的和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料的总和;资本是已经转化为资本的生产资料,这种生产资料本身不是资本.[8]922在李嘉图看来,资本是作为手段被用于新生产的积累劳动,即物化劳动.这无非是说,资本就是生产工具.按照这种看法,资本存在于一切社会形式中,成了某种完全非历史的东西;甚至人体的四肢也是资本.显然,这只是看到了资本的物质,而忽视了资本成为资本的形式规定.如果说一切资本都是作为手段被用于新生产的物化劳动,那么,并非所有作为手段被用于新生产的物化劳动都是资本.问题的实质在于,资本被理解为物,而没有被理解为关系.[12]211-212单纯从资本的物质方面来理解资本,把资本看成生产工具,完全抛开使生产工具变为资本的经济形式,这就使经济学家们纠缠在种种困难之中.罗西把资本同技术意义上的生产工具完全混为一谈了.[13]89-90资本的辩护士为了把资本说成是生产的永恒要素,说成是与一切社会形式无关、为一般劳动过程所固有的关系,把资本同资本借以存在的使用价值混为一谈;同样,经济学家们为了回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现象,宁愿忘记资本的本质的东西,即资本是创造价值的价值,因而资本不仅是自我保持的价值,而且同时是自我增殖的价值.[9]107

《资本论》科学概括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开始就有两个特征.第一,它生产的产品不仅是商品,而且,成为商品是它的产品的占统治地位的、决定的性质.因此,工人自己也只是表现为商品的出售者,因而表现为自由的雇佣工人,这样,劳动就表现为雇佣劳动.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部社会性质.从产品作为商品的性质和商品作为资本产品的性质,就会得出全部价值决定和价值对全部生产的调节作用.在作为资本产品的商品中,已经包含着作为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征的社会生产规定的物化和生产的物质基础的主体化.第二,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动机.资本本质上是生产资本的,但只有生产剩余价值,它才生产资本.[8]995-998具体地说,包括以下论点:资本主义生产的突出特征是劳动同客观条件的分离和对立;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动机是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同时是资本关系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的价值比例不断变动,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固有特征;以信用制度为基础的股份公司在对立的形式上扬弃了私有财产和私人劳动.在这些特征中,最基本的是两条:第一,劳动和所有权相分离,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是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第二,生产的直接目的是剩余价值.[3]559

(五)《资本论》着眼于阐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性质

《资本论》巨大的理论价值和崇高的学术地位在于,把阐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性质作为研究的基本着眼点.《资本论》批判的是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特别是庸俗化了的政治经济学,而不是资本(从而资本的人格化)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之所以要批判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是因为它未能真正客观地描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来面目和科学揭示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历史地合乎规律地产生的,谈不上"批判";如果一定要用"批判"这个概念,也只是在总结历史经验(历史功绩和历史局限性)的意义上,而阐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性质,就是在这种意义上.

《资本论》阐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仅仅是一种历史性的形式.马克思指出,虽然生产的一定的社会形式可能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性,但它并不因此就是绝对的必然性,因而不能把它说成是永恒不变的生产条件.要进行生产,并不绝对需要劳动成为雇佣劳动,因而并不绝对需要生活资料及其他[生产条件]从一开始就作为资本的组成部分同工人相对立.[9]164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科学分析证明:首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一种特殊的、具有独特历史规定性的生产方式;它和任何其他生产方式一样,把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形式的一定阶段作为自己的历史条件,而这个条件又是一个先行过程的历史结果和产物,并且是新的生产方式由以产生的既定基础.其次,同这种独特的、历史规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具有独特的、历史的和暂时的性质.最后,分配关系本质上和生产关系是同一的,是生产关系的反面,所以二者都具有同样的历史的暂时的性质.[8]993-994自从资产阶级生产方式以及与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被认为是历史的以来,那种把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看作生产的自然规律的谬论就宣告破产了,并且开辟了新社会的远景,开辟了新的经济社会形态的远景,而资产阶级生产方式只构成向这个形态的过渡.[4]473-474

《资本论》充分肯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地位和伟大文明作用.马克思指出,资本的伟大的文明作用在于:它创造了这样一个社会阶段,与这个社会阶段相比,以前的一切社会阶段都只表现为人类的地方性发展和对自然的崇拜.只有资本才创造出资产阶级社会,并创造出社会成员对自然界和社会联系本身的普遍占有.资本按照自己的趋势,既要克服民族界限和民族偏见,又要克服把自然神化的现象,克服流传下来的、在一定界限内闭关自守地满足于现有需要和重复旧生活方式的状况.资本破坏这一切并使之不断革命化,摧毁一切阻碍发展生产力、扩大需要、使生产多样化、利用和交换自然力量和精神力量的限制.[12]393又说,资本的伟大的历史方面就是创造剩余劳动.一方面,使剩余劳动本身成为普遍的需要;另一方面普遍的勤劳发展成为普遍的财富.资本的无止境的致富及其实现这种的条件,不断驱使劳动生产率向前发展,以至于使人不再从事那种可以让物来从事的劳动.这时候,资本的历史使命就完成了.[12]287资本的文明面之一是,它榨取剩余劳动的方式和条件,同以前的奴隶制、农奴制等形式相比,都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因此,资本一方面会导致这样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上,社会上的一部分人靠牺牲另一部分人来强制和垄断社会发展的现象将会消灭;另一方面,这个阶段又会为这样一些关系创造出物质手段和萌芽,这些关系在一个更高级的社会形式中,使这种剩余劳动能够同物质劳动一般所占用的时间的更大的节制结合在一起.[8]927-928资本的全面趋势是全面地发展生产力,为新的生产方式提供前提,因而资本不过是一个过渡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暂时的,它产生出消灭自身的现实条件.[13]33-36资本家只是作为人格化的资本,作为表现为人的资本执行职能,正像工人只是作为人格化的劳动执行职能一样.因此资本家对工人的统治,就是物对人的统治,死劳动对活劳动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因为变成统治工人的手段的商品,实际上只是生产过程的结果或产物.这是物质生产中,现实社会生活过程中,把主体颠倒为客体以及反过来的情形.从历史上看,这种主体和客体的颠倒是靠牺牲多数来强制地创造财富本身,即创造无限的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必经之点,只有这种无限的社会劳动生产力才能构成自由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这种对立的形式是必须经过的.这是人本身的劳动的异化过程.

[14]48-49由此可见,那些只认识到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贪婪本性,而没有认识到资本伟大的文明作用的人们,眼界是多么的狭窄.

《资本论》系统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和内在限制.马克思在充分肯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地位和伟大文明作用的同时,系统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和内在限制.概括地说,这些矛盾和限制是:以资本增殖为目的和利润率趋向下降的矛盾;生产剩余价值的条件和实现剩余价值的条件之间的矛盾,实现剩余价值和社会消费力受到限制的矛盾;以保存和增殖资本价值为目的和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利润率下降、现有资本贬值的矛盾;生产力的绝对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实现这一目的的方法和手段的矛盾;资本作为社会权力和资本家的私人权力之间的矛盾;生产力越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中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商品和货币、买和卖、生产和消费、资本和雇佣劳动等等之间的矛盾就愈扩大;缩短劳动时间和以劳动时间作为财富唯一源泉和尺度的矛盾;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占有方式的矛盾;等等.[3]864马克思指出,进行直接剥削的条件和实现这种剥削的条件不是一回事.二者不仅在时间和地点上是分开的,而且在概念上也是分开的.前者只受社会生产力的限制,后者受不同生产部门的比例关系和社会消费力的限制.但是,社会消费力受到两方面的限制:第一,社会消费力既不是取决于绝对的生产力,也不是取决于绝对的消费力,而是取决于以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为基础的消费力.这种分配关系,使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消费缩小到只能在相当狭小的界限以内变动的最低限度.第二,这个消费力还受到追求积累的,即扩大资本和扩大剩余价值生产规模的的限制.这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规律,这个规律是由生产方法本身的不断革命和资本的生死存亡决定的.生产力越发展,它就越和消费关系的狭隘基础发生冲突;生产剩余价值的条件和实现这个剩余价值的条件之间的矛盾,也会随之而增大.[8]272-273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自身,这就是:资本及其自行增殖,表现为生产的起点和终点、动机和目的;生产只是为资本而生产.广大生产者群众的被剥夺和贫困化构成生产的限制,这些限制同为生产而生产,同无条件的发展生产力的方法相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任务是发展物质生产力,但和同它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经常发生矛盾.[8]278-279资本的目的不是满足需要,而是生产利润;资本为此目的所用的方法是按照生产的规模来决定生产量,而不是相反.因此,在立足于资本主义基础的有限的消费范围,和不断力图突破自己固有的这种限制的生产之间,必然会不断发生不一致.既然资本是由商品构成的,那么资本的生产过剩也就自然包含商品的生产过剩.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承认资本的生产过剩,但否认商品的生产过剩;他们把生产过剩说成是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不平衡;在他们看来,只要资本家之间互相交换和消费商品,就不会发生生产过剩;等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只是相对的生产方式,但对于这种生产方式来说,它受到的限制则是绝对的.之所以出现生产过剩是因为,在独特的资本主义的关系中,剩余产品的所有者只有在这种产品对他来说再转化为资本的时候,才能让这种产品由消费去支配.资本主义生产的全部性质是资本的增殖,而不是资本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正好在于它的这种趋势:使生产力绝对发展和独特的生产条件不断发生冲突.从表面上看,似乎是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都生产得太多了;其实恰恰相反.不是劳动资料和生活资料生产得太多了,而是当把劳动资料和生活资料作为按一定的利润率剥削工人的手段起作用时,就周期地生产得太多了;不是财富生产得太多了,而是资本主义的、对立的形式上的财富,周期地生产得太多了.[8]285-287

(六)《资本论》的最终目的是揭示资产阶级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资本论》巨大的理论价值和崇高的学术地位在于,揭示资产阶级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性.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和经济运动--例如产品的选择,的水平和运动,利润率和工资率的高低,生产要素的流动,经济运动的周期,经济关系的变化,等等,表面看上去是无序的、杂乱无章的,而实际上是有规律的.但是,所有的规律都是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只有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运用抽象力,才能把规律性的东西揭示出来.《资本论》和庸俗经济学的最大区别之一就是,它不是描绘现象,而是揭示规律.

《资本论》把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作为最终目的.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序言》中十分科学而又极其深刻地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他说,到现在为止,这种生产方式的典型地点是英国.因此,我在理论阐述上主要用英国作为例证.但是,如果德国读者看到英国工农业工人所处的境况而伪善地耸耸肩膀,或者以德国的情况远不是那样坏而乐观地自我安慰,那我就要大声地对他说:这正是说的阁下的事情!问题本身并不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所引起的社会对抗的发展程度的高低.问题在于这些规律本身,在于这些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工业较发达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在资本主义生产已经在我们那里完全确立的地方,例如在真正的工厂里,由于没有起抗衡作用的工厂法,情况比英国要坏得多.在其他一切方面,我们也同欧洲大陆所有其他国家一样,不仅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且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发展.除了现代的灾难而外,压迫着我们的还有许多遗留下来的灾难,这些灾难的产生,是由于古老的、陈旧的生产方式以及伴随着它们的过时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还在苟延残喘.不仅活人使我们受苦,而且死人也使我们受苦.死人抓住活人!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1]8-10以上是马克思对《资本论》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的总概括,并且强调了经济运动规律具有不可抗拒的"铁的必然性".这就是说,《资本论》中揭示的规律,不是仅仅适合于英国,不是仅仅适合于已经完成历史任务的发达国家,而是适合于所有或早或晚具备了同样经济条件的国家,适合于"现代社会"(人类社会第二阶段)的所有国家.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起决定作用的规律是它的基本规律和绝对规律."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最重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规律主要有两个:第一是价值规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规律或内在规律.恩格斯说,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因而也是商品生产的最高形式即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规律.在现代社会中,它以各种经济规律在私人生产者的社会里唯一能为自己开辟道路的那种方式为自己开辟道路,即作为存在于事物和关系中的、不以生产者的愿望或活动为转移的、盲目地起作用的自然规律为自己开辟道路.[6]663-664马克思认为,价值规律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只有在资本竞争中才真正确立为和表现为规律.他强调指出,只有随着自由竞争的发展,资本的内在规律才确立为规律,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才以它的最适当的形式确立起来.竞争是资本的实际过程,包含在资本本性里面的东西,只有通过竞争才作为外在的必然性现实地暴露出来,而竞争无非是许多资本把资本的内在规定互相强加给对方并强加给自己.任何一个资产阶级经济范畴,即使是价值规定这种最初步的范畴,要成为实际的东西,都不能不通过自由竞争.[13]158-161资本的内在规律,资本的趋势只有在竞争中,即在资本对资本的作用中,才能得到实现.竞争使资本的内在规律得到贯彻,使这些规律对于个别资本成为强制规律,但是它并没有发明这些规律.竞争只是实现这些规律.[13]270-271第二是生产剩余价值和资本积累的规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斯密称为最高规律).资本不过是积累起来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直接目的是剩余价值和资本,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是生产剩余价值和资本的劳动.因此,剩余价值规律和资本积累规律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剩余价值生产的必然性必然导致资本积累的必然性.

《资本论》揭示了一系列重要的经济规律.与价值规律相联系的规律,一是供求规律,这是在供求变动和运动中实现价值决定的规律;二是竞争规律,这是作为内在的价值规律作为外在的强制性规律发生作用.此外还有:由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而来的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规律;资本集中的规律;生产要素自由转移的规律;要素所有权分离的规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常趋势和发展规律;社会总资本和社会劳动按比例分配的规律;资本主义生产的周期性循环规律;利润平均化规律;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剩余价值分配规律;服务阶级随着社会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的规律;奢侈品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绝对必要的规律;固定资本的规模和比重是衡量资本主义基础上财富发展的尺度的规律;生产阶段的中断决定农业决不可能成为资本开始的领域的规律;由资本经营一般生产条件要求资本主义生产有高度发展的规律;农业的进步总是表现在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上的规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的规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特殊的人口规律;资本主义生产必然发生危机和走向崩溃的规律;等等.其中,有的规律(如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不过是同一规律(价值规律)起作用的表现形式;而有的规律(社会资本按比例分配规律)则是一般规律(社会劳动按比例分配)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实现的形式.上述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必然导致如下趋势:剥夺者将被剥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共产主义生产方式所取代.

二、《资本论》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果说《资本论》一出版就受到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方面是西方国家资产阶级*人在政治上的封堵和打压;另一方面是资产阶级文丐学者在学术方面的围攻,那么,现在--在后发展国家社会主义遭遇到严重挫折之后,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后,在中国反省和纠正"左"的错误、并从传统社会主义道路转向新型社会主义道路之后,《资本论》遇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这种挑战最重要的不是来自西方国家,而是来自后发展国家(中国具有代表性)自身的理论界和教育界--尤其是经济理论界和经济学教学.一方面,"过时论"(或"陈旧论")、"无用论""有缺陷论""不科学论""有害论"等等不绝于耳;另一方面,在一些自称"马克思主义者"的专家教授那里,他们所解读和教授的《资本论》已经远离本意乃至面目全非.不仅只是贴标签、穿靴戴帽和枝枝节节,而且有意削足适履、断章取义和指鹿为马.

(一)否定和诋毁《资本论》成为经济理论界的一种时尚

在为数不少的人们看来,计划经济的不成功(失败)意味着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错误";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错误",等于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乃至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的"破产".于是,贬低、否定和诋毁《资本论》便成为"思想解放"的标志,成为经济理论界的一种时尚,而西方经济学则被视为"最管用"的理论.以下是人们熟知的几种主要表现:

根本否定《资本论》的科学性.有位教授说,马克思是个哲学家,思辨学家,是个学者.他开始一个概念一个概念地抠,抠完了概念然后弄成范畴,范畴之上搭建框架,框架之上再弄个体系.整个体系出来之后,就跟数学做出来的一样,一步一步往前推,于是,就"推出来那么一套东西",一个巨大无比的庞大的严密的理论体系.这套体系,包括我在内,研究一辈子也未见得研究清楚.既然连我们(教授)都研究不清楚,"怎么能把它拿来武装全党"?怎么能让大字不识的农民党员也接受这套东西,"怎么成为自己的信仰"?稍有马克思主义常识的人都可以判断,这位教授所指的无疑是马克思的《资本论》,进而延伸到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按照以上所说,以《资本论》为代表作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思辨学家"胡编乱造出来的,根本不能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也不能成为我们的"信仰".这种贬低和诋毁前所未见,具有彻底的性质,决意将其连根拔除.

诋毁作为《资本论》核心的剩余价值理论.一些学者说:"剩余价值理论因存在逻辑错误,不能成立.""剩余价值理论对真理不诚实,理论与事实两重皮,毒害民族的心灵."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表现了一个失败者对资本的仇恨".马克思的《资本论》发生了"三大不良影响".第一是反生产力、反智(脑力劳动)、反精英(知识分子)、反商(商品生产和资本).第二是反.第三是制造阶级斗争."剩余价值理论是思想和思维的理论根源.""以剩余价值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道路是错误的."这些学者把剩余价值理论同无产阶级革命和共产主义运动联系起来,并没有错误;问题在于,通过恶意歪曲和竭力诋毁以剩余价值为核心的《资本论》,达到两个目的:一方面,从根本上否定共产主义的科学性;另一方面,把后发展国家社会主义超阶段的错误归咎于《资本论》及其剩余价值理论.这就完全不属于学术争论了,而具有鲜明的政治性质,也暴露了他们自己的立足点.

断言马克思的价值价值论存在缺陷和不足.有位教授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有"三大缺陷".一是劳动价值论否定资产和资本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二是劳动价值论否定自然资源有价值;三是劳动价值论只强调操作性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的作用,而忽视经营管理劳动、特别是经营劳动这种高度复杂的劳动.进而又说,剩余价值理论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之上的,由于劳动价值论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所以,剩余价值理论也"存在不足",主要是"对剩余价值的估计不够确切".这同对剥削的理解有关.剥削问题,现在我们没有完全搞清楚.很多人认为剥削是同私有制相联系的,发展私有制就是发展剥削;认为投资回报都是剥削,因为投资回报是钱生钱,对多生出来的钱的占有就是剥削.还有人认为,等价交换形式上是平等的,实际上是不平等的,它掩盖剥削.这样一些认识,"同我们的改革实践是完全背道而驰"的.这位教授的基本观点是否定马克思价值理论的科学性,但这种否定或多或少是建立在误解、虚构和歪曲的基础之上的.在这位教授看来,我国的改革开放"证明"了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是有"缺陷"和"不足"的理论,而他要进行的"纠正和弥补"就意味着,承认资本创造价值,作为人格化资本的资本家创造价值,作为非劳动产物的自然资源有价值;也就意味着,资本增殖不包含剥削,劳动者出卖劳动力是等价交换.因此,如果坚持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就同改革开放"背道而驰"了.这和地诋毁《资本论》的做法相比有一定差别,但就产生的效果来说是相同的.

声称马克思的《资本论》和经济理论不管用.有位教授说,俄国十月革命之前,中国被迫开放,各种先进思想蜂拥而入,马克思主义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它只是之一,它不比别的思想地位更高,它"只是一个流派".如果用我今天的评价,那就一句话,"马克思主义中看不中用".这不是我的评价,这就是当时的事实.马克思主义说,资本主义有一对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这对基本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共产主义的胜利.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就像金箍,生产力越发展,箍得越紧,最后爆炸了.可是,拿这套道理到中国来一看,中国有什么资本主义呀,你离爆炸还远着呢.大家一看,真是好东西;"一看中国,不管用,中看不中用".既然把马克思主义贬低为"一个地位不高、不显眼的流派",那就注定谈不上"管用"了.不仅对不具备直接建立社会主义条件的落后的中国"不管用",而且,对发达国家也不可能管用.既然马克思主义"不管用",那么马克思代表作和百科全书的《资本论》也就不可能管用了.无独有偶,另有教授提出,现代经济学里最基本最管用的理论,就是三个假定、三个原理.所谓"三个假定"就是经济人假定、资源稀缺假定、保护个人产权假定.其中,"经济人假定""把人看作是理性的利己主义者",其核心是确认"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一切结论都应当从这´三个假定´中推断出来.""三个原理"就是利润最大化原理、供求原理、等价交换原理.与此相适应的是"三种方法",即成本收益分析法、均衡分析法、帕累托标准."经济理论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把握了这些假定、原理和方法,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就都具有了看家的本领."这里所说的"现代经济学",以及所谓"三个假定""三个原理""三种方法",显然指的是现代西方经济学.既然"最基本、最管用"的是西方经济学,而且"一切结论都应当由此推断出来","万变不离其宗",从而被视为"看家的本领",那么不言而喻,马克思的《资本论》和他的全部经济理论就肯定"不管用"了.无论"不管用"包含什么内涵,是"空想"、是"过时"、还是"谬论",都归结为一个结论,就是不应当学习以《资本论》为代表的马克思的经济理论.

妄言《资本论》毫无用处和同现实严重背离.有位教授说,马克思经济学(《资本论》)以劳动、剩余价值、剥削为核心.但是,仅有劳动,没有投资、机器、设备、商标、技术、管理,根本就不会有企业.如果(按照剩余价值理论)价值全部分给劳动者,而提供投资、机器、设备、技术、商标、管理的就是剥削,就分不到红,那么这恐怕就没有人办企业了.这与我国目前近80%的劳动者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现实是"严重背离"的.又说,大学将这种理论当作经济学的主流课程,这对学生就业和创业毫无用处,这是当大领导用的知识.如果学得太多,当他们遇到就业的不公,或者他们失业了,无工作、无生活收入,就会拿着《资本论》到农民工的工棚里去,宣传受剥削压迫的理论,号召他们起来反对剥削,这将是"极大的社会动乱的不稳定因素".为此,我向和教育部提出建议,在大中专学生的课程中,"取消这个论、那个论性质的课程".他质问:"为什么执政后还要学革命理论呢?"按照这位教授的观点,《资本论》及其剩余价值理论是"革命理论",学习《资本论》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资本获得剩余价值的现实相背离,不仅毫无用处,而且成为社会动乱的诱因.在这位教授看来,《资本论》告诉人们的,就是反抗资本家的剥削.这位教授的观点在一定范围内可能有一定代表性,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这种观点显然不懂得,《资本论》对于认识现代社会经济运动规律及其发展趋势的意义,不懂得学习《资本论》同人"不忘初心"的关系,不懂得如何以唯物主义历史观认识和对待资本.

创新者的《资本新论》和挑战者的《资本异论》纷纷登场.近十多年来,国内外出版了一系列以不同形式和在不同程度上兜售所谓《资本论》"过时论""无用论""有缺陷论""不科学论""有害论"的著作.其中,有的是以"创新"的面目出现的,所谓《资本新论》《资本新论大纲》《21世纪新资本论》就属于这一类.这些著作的初衷和表达方法有所不同,但都有借壳上市的意味.有的则是完全站在《资本论》的对立面,以挑战者、批判者的姿态出现的,《资本异论》就是典型一例.《资本新论》的作者,旨在从方法论的角度处理好一般范畴和特殊范畴之间的关系;从历史的角度反省和正确把握一些和资本相关的敏感问题;使这种基础性的研究更加有效地为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服务.这种见解并无新意,早已经体现在大学《资本论》的教学中了,读者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来读就行了.《资本新论纲要》把"分配关系"摆在了首位,第一章就是"分配关系".这不仅表明"分配先于生产",而且独立于生产,从而大大"修正"了《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这种做法正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批评的.马克思指出,分配方式和分配关系不过是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背面和表现;而生产条件的分配不过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品,而且包括在生产总体之内.《21世纪新资本论》曾经在全世界风靡一时,被一些外国学者誉为"经济思想史上具有分水岭意义的著作之一","本年度(2014年)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甚或将是这个10年最重要的一本书".我国也有学者认为,这本书是对"经济自由主义思潮"的批判,是"对资本主义的反思".本书作者认为,贫富差距是资本主义固有现象.不加制约的资本主义导致了财富不平等的加剧,自由市场经济并不能完全解决财富分配不平等的问题.因此,只有通过制度制约资本主义,才能有效降低财富不平等现象.有鉴于此,作者提出了连他自己都认为"不太可能实现"的建议:征收15%的资本税(财富总额),把最高收入人群的所得税提到80%左右,强迫银行提高透明度,提高通货膨胀等等.显然,作者看到了资本主义国家不平等加剧这一现象,但他不明白,这一点完全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的;他力图通过完善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的"制度"和对财富的再分配,限制过高的资本利润,这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早就提出过的,毫无新意,也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马克思曾经指出,所有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都有一种荒谬的观点,例如约翰·斯图亚特·穆勒也是这样,他认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永恒的,而这种生产关系的分配形式则是历史的,这种荒谬观点表明,穆勒既不懂前者,也不懂后者.[13]279《资本异论》的书名已经表明,它是《资本论》的颠覆者.作者认为,第一,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论证资本利润只能来自剥削,为消灭资本、资本家、资产阶级、资产阶级思想、异己思想、思想本身、思想者提供了"科学"依据,因而是思想和思维的根源.第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论证过程充满了逻辑错误,因此该理论不能成立.虽然世界上存在严重而普遍的剥削现象,但剥削现象的根源是劳动者和资本方(包括国家和政府作为资本所有者时)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因此,建立平等的劳资关系,使劳动者获得自由,建立社会平等秩序,实现政治,才是消灭剥削的正途.抛开作者显而易见的政治见解不论,他的直接着眼点在于否定《资本论》阐明的价值理论,否定资本对雇佣工人剩余价值的剥削.但是,"劳资关系"本身就是不平等的,劳资关系是以劳动和所有权的分离为前提.所谓"建立平等的劳资关系"是根本不可能的--除非对"平等"作出随心所欲的解释.

(二)削足适履和随意篡改成为《资本论》教学中的普遍现象

《资本论》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直截了当的否定和的诋毁,而且,具有普遍性的和已经成为常态的是解读和引用中的削足适履和指鹿为马,任意曲解《资本论》的基本范畴和重要观点.主要表现在下述两个方面:

1把《资本论》阐明和揭示的资本主义经济范畴和经济规律一般化

在不少教授和学者那里,在解读《资本论》的时候,把"资本主义生产"变成了"生产一般",从"生产一般"到经济范畴一般,进而到"资本一般",再到"市场经济一般",一直到"经济规律一般".最后告诉学生和读者的是,《资本论》所讲的理论和规律,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例如:

(1)学习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着眼于学习"生产一般"、生产和其他要素的"一般关系"以及"四个环节"的一般联系,把庸俗经济学的平庸浅薄、老生常谈的观点当成了马克思的科学观点.这就完全背离了《导言》的基本精神--就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问题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

(2)把"资本"范畴区分为"资本主义资本"和"社会主义资本",而把马克思使用的"资本一般"范畴,作为对"资本主义资本"和"社会主义资本"的抽象,并凌驾于其上.这样,不仅根本改变了"资本一般"的本来涵义,而且,"资本"范畴堂而皇之地进入了"社会主义经济"之中,从而完全模糊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后发展国家社会主义道路现阶段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质的区别.

(3)把"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定位为"资源配置的方法和手段",把《资本论》作为"商品经济论""市场经济论"来学习;把《资本论》第二卷--资本流通的规律(资本循环周转的规律,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规律)--作为"再生产一般理论"来学习;把《资本论》揭示的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价值规律""资本积累规律""平均利润率规律"等等--说成是"社会化大生产一般规律"或"社会化商品经济一般规律".这样一来,《资本论》就变成了"方法手段论""生产一般论""要素配置论".

(4)把"商品""价值""货币""价值规律"等等范畴一般化.不仅混淆了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简单商品生产的区别,而且,以"商品生产不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独有的"观点为依据,把商品生产说成是社会主义社会所固有的和内在的东西,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意义的社会主义社会)也可以是或应当是商品生产.

(5)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特有的经济范畴--"资本""剩余价值""工资""利润""利息"等等--一般化,或者将其纳入西方经济学体系.把资本说成是物质要素,把资本价值增殖(利润)说成是"资本回报",把雇佣工人的工资说成是"劳动报酬",把利息说成是"时间价值".总之,基本上是被马克思批判过的庸俗经济学的错误见解.

2对《资本论》的重要经济范畴和理论观点作了实用主义的解读

例如:

(1)主张"拓宽"或"改造"劳动价值论.一是主张"拓宽"劳动的范围,最"宽"的要求是:再生产过程乃至全社会一切劳动职能都创造价值,作为人格化资本的资本家的"劳动"也创造价值,一切有"贡献"的活动都创造价值,物化劳动也创造价值.二是主张把创造价值的源泉扩大到非劳动要素,资本、生产资料、自然资源(土地)、生产的一切物的要素等等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三是要求扩大或改变"价值"的涵义,把价值说成是产品、服务和活动的"效用"或者"贡献".于是,劳动价值论变成了"生产要素价值论""活动贡献价值论""效用价值论".

(2)把雇佣劳动说成是"合同劳动",把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说成是没有剥削的"合作关系".

(3)把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切割开来,把市场经济说成是"方法和手段",是"中性"的概念,和经济制度的性质无关.把后发展国家社会主义现阶段的市场经济说成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社会的市场经济",进而简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声称"突破"了马克思的"带有空想成分"的经济理论.

(4)把以私人股权为基础的股份合作制和马克思所说的作为"社会所有制"的"个人所有制"(即作为否定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社会个人的所有制")等同起来,把公有制企业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说成是以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为依据.

(5)把以私人股权为基础的所谓"公众公司"说成是作为公有制同义语的"共有制",把作为两种对立的生产方式"过渡点"的"股份公司"(资本和企业的社会化形式)说成是"新公有制",把公有制企业(例如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或部分私有化说成是"改变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6)把以资本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私营企业"说成是和国有企业相对而言的"民营企业";在"企业家"的名义下,把不同性质的生产方式的经营者等同起来.

(7)"资本"范畴不是作为特定的经济关系来理解和对待,而是作为生产的一般物的因素(生产资料)或预付资金(垫支)来使用,作为超越于生产方式的所谓"中性"范畴来使用.

以上各种表现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把《资本论》中一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经济范畴中性化,一般化,非制度化,乃至社会主义化,以便掩盖经过改革经济关系已经发生的许多质的变化,以便把改革说成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完善",以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概念相一致.

3力图把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和西方经济学"融合起来"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被边缘化的时候,一些被誉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教授也在适应"新的环境",迎合"新的需要",要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各让一步",把二者"融合起来".第一,把马克思的经济理论贬低为"理论假设".他们提出,出于"同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对话或论战"的需要,也为了得到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承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不妨也可称之为理论假设".第二,主张与西方经济学"相互吸收与通约".他们说,"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有"相互吸收与通约的一面".第三,声称要创立自己的"超越马克思经济学"的"后现代经济学",即"创新的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种"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力图既超越马克思经济学,又超越现代西方经济学,因而具有"后现代经济学的性质".

三、关于《资本论》的若干理论认识问题应当澄清和批驳

鉴于《资本论》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有必要给予有说服力的澄清和批驳.不过,"挑战"更多涉及的是人们的立足点、世界观和价值取向问题,而不是单纯的学术观点问题,因此,这里没有必要详细地"摆事实讲道理",而是重点阐明一些重要观点.更何况,如果读者阅读了本文的第一部分,而且不带有任何偏见,那么,所有的误解都可以消除,所有的否定和诋毁都是不值一驳的.

(一)《资本论》的科学性毋庸置疑

把《资本论》说成是人为虚构的范畴和随意搭建的体系,是与事实完全不符的.如果不是根本没有研读过《资本论》,就是从某种目的出发有意抹黑.《资本论》的科学性是毋庸置疑的,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经济范畴的科学性.《资本论》中的经济范畴是对现实经济关系的合理抽象,商品、价值、货币、资本、剩余价值、利润、地租等等无不如此;而对这些经济范畴涵义的界定,是非常科学的,是资产阶级经济学相形见绌的.这里的关键是如何抽象,既不能抽象到同现实经济关系相脱离的"生产一般",也不能贬低抽象本身,以至于,经济范畴变成了现象的描绘.

二是经济规律的科学性.规律无非就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必然性,《资本论》揭示和阐明的所有重要经济规律,都是由一定经济时代的经济条件决定的,都具有自然规律的性质.资本主义经济特有的规律,完全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劳动和所有权分离,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生产的直接目的是剩余价值--决定的.

三是解释经济现象的科学性.《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所有主要经济现象,都作了科学的和富有说服力的解释,其根源都归结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一种内在的冲动,是最有利于生产和最有利于创造财富的形式.另一方面,追求剩余价值和资本的过度积累,导致了工人阶级的贫困(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两极分化、工人失业、周期性痉挛(经济危机),等等.

四是研究方法的科学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运用的方法,和资产阶级经济学所使用的方法几乎相反.首先,马克思的基本方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方法,是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辩证法相对立的.其次,马克思运用了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而这又是和庸俗经济学的方法恰恰相反的.与此相联系,把具有"普照之光"意义的范畴--资本--作为《资本论》的起点和终点.

五是坚持"科学上的诚实"精神.这是马克思对李嘉图的评价.马克思的《资本论》完全从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出发,从是否有利于人本身的发展和解放出发,不离开现实条件,不带任何阶级偏见,不充当辩护士;他把涉及到的当事人仅仅看作是一定经济关系的承担者和经济范畴的人格化.庸俗经济学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恰恰是缺乏"科学上的诚实"精神.

(二)《资本论》"不管用"论不能成立

谈论《资本论》是否"管用",既不能笼而统之,也不能从自己片面的需求出发.一般而言,有一个对什么管用的问题;就中国来说,有一个如何判断现阶段社会形态的性质问题.

《资本论》之所以管用首先在于它揭示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经济规律.《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很明确,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而最终目的是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如果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特征、内在矛盾、发展趋势等等说清楚,把在这种生产方式基础上形成的规律性的东西科学地揭示出来,懂得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对人类社会发生什么样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那么,《资本论》对于认识人类社会第二阶段就管用了.事实上,正是由于《资本论》的问世,人们对现代社会的认识豁然开朗了.

《资本论》是作为工人阶级的劳动的经济学管用的.谈论《资本论》是否"管用",有一个对谁管用、从什么角度来看、从什么目的出发、站在什么立足点上的问题.《资本论》是工人阶级(无产阶级)的经济学,劳动的经济学;而资产阶级经济学是资本的经济学,财富的经济学,二者具有不同的、对立的阶级属性,它们的管用或者不管用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如果是和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相比较,这种区别就更大了).一个是从资本家、企业主的角度看问题,或者是从作为资产阶级*人的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的角度看问题;另一个是从雇佣劳动者或劳动阶级的角度看问题.一个在于为资本家阶级的资本增殖服务,为他们的投资、资本运营指点迷津,甚至为那些远离生产过程专事投机、以钱生钱的人们服务,为资产阶级政府排忧解难服务;另一个在于为维护工人阶级的权益服务,为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为他们的全面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服务.一个从资本家阶级的立足点出发,另一个从工人阶级和劳动大众(劳动阶级)的立足点出发.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以及现代版的西方经济学)基本上是从资本家阶级的利益和需要出发的,他们对就业、社会保障等等的关注,也是围绕着这一根本宗旨的.我们不能一般地说庸俗经济学"不管用",它对资本家阶级及其*人是管用的,否则,他们的著作和观点就没有市场了.而且,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为"普照之光"的情况下,在资产阶级处于统治地位的情况下,主要的话语权和判断是非的标准掌握在资产阶级手里,"管用"还是"不管用",都由他们说了算.一些人认为《资本论》"不管用",主要是因为,他们是从资本家、资本家阶级政府的立足点出发的,是和西方庸俗经济学保持高度一致的.马克思的《资本论》则恰恰相反,它是工人阶级利益的代表,是"工人阶级的圣经",它没有违心地用玫瑰色描绘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它所揭示和阐明的都是规律性的东西.因此,所谓《资本论》"不管用"的论调是不能成立的.历史事实已经告诉我们,《资本论》具有无可比拟的生命力和重大现实意义(关于这一点留待后面专门说明).

中国道路现阶段存在着《资本论》管用的经济条件.判断《资本论》对中国现阶段的社会形态是否管用,除了必须有正确的立足点和科学的态度以外,还必须以对中国现阶段历史定位的正确判断为前提.我们必须在理论上搞清楚,我们目前处在人类社会的什么阶段,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基本属性是什么.大体说来主要有三种判断.第一种,认为我国现在已经是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意义的"社会主义社会"了,商品、货币、资本都不应当存在了,《资本论》自然就不管用了.第二种,认为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仅仅是"方法和手段",资本已经是"社会主义的资本",即不是本来意义的资本了,这样,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就被"突破"了,《资本论》也就不管用了--除非把《资本论》说成是"生产一般论",把其中的范畴说成是"生产一般"范畴,把揭示的经济规律说成是"社会化大生产一般规律"或"商品经济一般规律".第三种,认为我国"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是西方国家那样的"自由市场经济",即所谓"和国际社会接轨的市场经济",那么,《资本论》是否管用,以及在什么意义上管用,就看你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了.按照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和"一个科学结论",上述三种定位都脱离实际.正确的定位应当是,中国现阶段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广而言之,后发展国家社会主义道路)的初级阶段;也就是说,处在人类社会的第二阶段(物的依赖关系阶段),而不是第三阶段(自由联合关系阶段).这就意味着,中国和所有的市场经济国家同处于一个阶段;差别在于,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滞后,且走了一条曲折的特殊的发展道路.这个阶段是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预备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以特有的道路和方式完成第二阶段的历史任务,发展"资本的生产力",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并有可能以"直通车"的方式到达共产主义.按照这种定位,在生产方式和经济形式方面,中国和其他市场经济国家是类似的:普遍化的商品生产,即西方经济学所说的"市场经济";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处于支配地位,成为"普照之光".这也是中国必须进行"第二次革命"、从根本上变革经济关系--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由两种公有制转向多种所有制并存,由形式上的联合劳动(国家雇员)转向雇佣劳动,由形式上的按劳分配(平均主义)转向按要素分配--的原因.中国的市场经济的确是有一定特殊性,但不在市场经济关系内部,而在它的外部.主要是:中国处于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作为社会所有制基础和雏形的国有经济掌握经济命脉和发展趋势;人民政府更多地直接代表劳动阶级的权益.在这里,不是"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而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内在地存在着市场经济的条件.既然如此,《资本论》就一定是管用的.

在中国道路现阶段《资本论》的管用是双重的.在中国道路现阶段,《资本论》不仅管用,而且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市场经济范围内,在资本和雇佣劳动关系的范围内,《资本论》是直接管用的,是在它的本来意义上管用的,经济范畴和经济规律都是直接适用的,对基本矛盾的分析也是适用的,既可以说明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也可以解释同"市场化改革"相联系的一些经济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在中国道路的条件下,我们同样可以从《资本论》中更实际地领悟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必须经过"的,是由古老的生产方式转变为最高形式的共同体的"必经之点";力图跨越这个阶段是徒劳的,而且必然要付出代价.如果这样认识问题,《资本论》"无用论"和"有害论"就站不住脚了.《资本论》所讲的道理和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工人阶级(特别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不会再干那些违背客观规律的事情.如果说他们学习了《资本论》以后懂得了资本是如何剥削雇佣劳动的,那么,他们同样也会懂得,消灭剥削和阶级是有条件的,急于求成会适得其反.他们完全可以理解马克思所说的话:"人"类的才能的这种发展,虽然在开始时要靠牺牲多数的个人,甚至靠牺牲整个阶级,但最终会克服这种对抗,而同每个人的发展相一致;因此,个性的比较高度的发展,只有以牺牲个人的历史过程为代价.因为在人类,也像在动植物界一样,种族的利益总是要靠牺牲个体的利益来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其所以会如此,是因为种族的利益同特殊个体的利益相一致,这些特殊个体的力量,他们的优越性,也就在这里.[10]124-125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如果工人阶级理解了马克思的这些话,他们就会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如果有人硬说学了《资本论》会产生"副作用",那完全是蹩脚的教师的责任,怪不得《资本论》.

(三)"价值理论有缺陷"论毫无根据

"价值理论有缺陷"论,既有知识和方法问题,也有立足点问题.就后者来说,一些人把否定和诋毁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作为否定《资本论》的突破口,作为颠覆马克思主义的重型武器.但是,所谓"缺陷论"没有任何新东西,都是"老一代"的庸俗经济学家早已经提出过的."缺陷论"是毫无根据的.不过以下所说,仅仅对那些缺乏知识和方法不正确的人起作用,对那些有意贬低《资本论》的人来说,则如同对牛弹琴.

改变价值的涵义有违价值理论的初衷."缺陷论"者所谈论的"价值",已经超出了价值范畴本身的涵义,甚至完全改变了商品价值概念.他们把经济学价值等同于一般意义的"有用性""效用""贡献".这样,既混淆了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区别,也超出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范围.如果把使用价值等同于商品价值,那么,第一,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的使用价值越多,价值也就越大.但这和水平(从而价值本身)的变动正好相反,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必然下降.第二,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和服务不必是商品,这样一来,价值理论就和商品生产没有关系了.其实,价值理论最初在于解释和说明,市场上商品的是由什么决定的.实践告诉人们,(1)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不同的物品或者服务不能比较使用价值的大小;同一种商品在不同情况下也表现为不同的使用价值.(2)不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供求关系的变化可以影响的波动,但不能决定不同商品的水平,的波动同样可以改变供求关系.

"缺陷论"是从个别资本家盈利的角度看问题的."缺陷论"者把创造价值和个别资本家是否赚钱(获得利润或者利息)以及赚钱的多少混为一谈.在他们看来,凡是对个别资本家赚钱起作用的因素,都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但是,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开始以来,经济学所说的"价值",仅仅和生产的商品形式相联系,只有在商品生产中才谈得上价值;而价值不过是一般社会劳动的特殊社会形式,价值的本质是劳动,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劳动,一切参与商品生产过程的劳动(作为总体劳动的组成部分)都创造价值.但是,对创造价值的"劳动"必须给予限定.第一,只有正在进行中的劳动--活劳动--才创造价值;已经凝结在产品中的劳动是死劳动,是对象化劳动、物化劳动,是不能再创造新价值的.第二,有的劳动职能(例如纯粹的商业劳动)是不能创造价值的职能,这种劳动处在生产过程之外,也不属于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的继续(如运输、仓储、保管等).第三,资本家也劳动,但他的劳动具有两重性:作为"总体劳动"的组成部分,无论是作为社会性劳动中的指挥劳动,还是作为普通工人,自然也创造价值;但是作为人格化的资本,属于剥削劳动(活动),不仅不创造价值,而且无偿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因此,所谓"创造价值"仅仅和参与商品生产的劳动者的活劳动有关.不言而喻,生产资料、资本(固定资本或者流动资本)、自然资源等等非劳动要素,都不创造价值.如果已经是作为劳动产品的价值物,它们的价值会按照磨损的程度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既然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而剩余价值不过是工人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那么,劳动自然也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至于每个个别资本家能够获得多少剩余价值(利润),是赚是赔,属于剩余价值的瓜分和分配问题,既和他们的竞争力、机遇有关,也和他们的投资领域有关.在这个范围内,资本家的努力和所有非劳动要素都可以起作用.

"缺陷论"是从抬高资本作用和贬低劳动作用的动机出发的.在"缺陷论"者看来,马克思的价值理论似乎贬低了资本的作用.但问题是什么"作用".资本乃至其他各种非劳动要素,不是对生产不起作用,不是对提高劳动生产率不起作用,不是对个别资本家盈利不起作用,也不是对社会没有贡献,而是对整个社会的价值创造和剩余价值的创造不起作用;就是说,它们不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但是,"缺陷论"者为了抬高资本的作用和贬低劳动的作用,有意混淆概念,把资本以及其他非劳动要素对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个别资本家盈利的作用,说成是对价值创造的作用.如果把价值等同于使用价值,从而认为价值(实际上是使用价值)和劳动生产率成正比,那么,所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因素都参与了价值的创造.于是就得出,所有的生产要素,特别是资本和科技要素,都是价值的源泉了.这样一来,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进一步提高,劳动对于"价值创造"的作用就微乎其微了.但是,这种建立在改变价值规定基础上的做法是毫无意义的.

"缺陷论"是从否定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目的出发的.一些"缺陷论"者是从否认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出发的,于是,就必须否定剩余价值理论;要否定剩余价值理论,就必须否定作为它的理论基础的劳动价值论.这样,就必须推翻"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的论断.为此,首先在"劳动价值论"范围内做文章.第一级目标是"扩大活劳动范围",把生产过程"总体工人"的活劳动扩大到生产过程之外资本家的"经营劳动",把活劳动扩大到商业劳动,扩大到社会需要的一切劳动,扩大到可以增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全部劳动.所有扩大的活劳动都和生产商品的劳动无关.第二级目标是从活劳动扩大到"物化劳动",即扩大到生产资料,扩大到物化的科学技术.在这里,实际上是把社会一般劳动的凝结和生产使用价值的作用混为一谈了.其次是"突破"劳动价值论,把创造价值的源泉从"劳动"扩大到生产的非劳动要素,扩大到资本,土地,等等.在这里,价值规定完全被改变了."扩大"和"突破"的结果是,资本和人格化的资本(资本家)都创造价值.但是,这种同样是建立在改变价值规定基础上的做法是毫无意义的.

(四)绝不能把《资本论》当作市场经济的教科书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后发展国家社会主义道路现阶段条件下,出于何种目的和如何学习《资本论》,的确是一个问题,我们必须搞清楚.

《资本论》的教学必须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在传统社会主义时代的《资本论》教学中,大体说来,对著作内容本身的解读比较符合原意.但在学习目的和运用于实践时也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差,《资本论》也和马克思的全部基本理论一样,也可能成为"左"的错误的理论依据、护身符和保护伞.集中表现在:一是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急于消灭仍然作为先进生产力承担者的资本主义经济,认为资本主义越弱小越容易消灭;二是把革命斗争的矛头过分集中于个人,把经济关系的承担者和人格化当成了经济关系本身.在否定"阶级斗争为纲"和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后,至少在实践上纠正了超阶段的"左"的错误,也改变了从片面目的出发学习《资本论》的状况.但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在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西化""非马化"的倾向,马克思主义存在被边缘化的现象.这一点也表现在《资本论》的研究和教学上.近20多年来,在高等院校中,即使是政治经济学专业,开设《资本论》课程的也越来越少了.而在那些仍然开设《资本论》课程的大学、党校、干校中,真正把《资本论》作为《资本论》来讲授的也不在多数.在不少场合,《资本论》是作为"市场经济论""生产一般论""再生产理论"来讲授和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于是,把资本和劳动的关系变成了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即所谓"要素配置",把资本运动、资本增殖和资本积累过程变成了"资本运营"过程.如果从这个目的出发,如此讲授《资本论》,那么,学习《资本论》不仅文不对题,而且必然是隔靴搔痒.难怪一些教师和学生(学员)认为,学习《资本论》还不如学习西方经济学管用.但是,这种学习违背了《资本论》的本意和初衷,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人来说,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资本论》不能作为市场经济理论的教科书来学习.《资本论》是资产阶级制度的生理学,一方面是专门考察资本的,考察生产的资本形式;另一方面是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这种经济学对资本作了不完全科学甚至歪曲的考察).《资本论》通过解剖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可以全面地、深刻地、历史地认识资本主义: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考察这种生产方式借以产生的历史条件,考察它的孕育、成长、发展的过程,直至成为生产力的桎梏,分析这种生产方式区别于其他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揭示这种生产方式经济运动的规律性,分析这种生产方式同什么样的生产力相适应,以及适应到何种程度,阐明这种生产方式的历史性质,分析这种生产方式的巨大历史功绩、历史局限性以及它的未来趋势.因此,《资本论》不是学习市场经济理论的教科书,不是资本家和投机者赚钱的诀窍,不是领导干部以GDP形式显示政绩的理论指导.

必须端正《资本论》教学中的指导思想.基于上述认识,必须消除对《资本论》的误解,必须纠正《资本论》教学中不正确的指导思想,必须改正实用主义的和任意歪曲《资本论》的错误做法.我们必须明确:第一,《资本论》阐明的核心内容是资本和劳动的关系,而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是《资本论》全部理论体系的基础.价值理论在古典政治经济学那里已经奠定了基础,在马克思那里得到科学说明,是颠扑不破的.在修改或者否定价值理论上动脑筋,是毫无出路的,是自毁大厦、自乱阵脚.以"要素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无异于颠覆《资本论》.第二,《资本论》揭示的经济规律仅仅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规律,而绝不是"社会化大生产一般理论",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依据.这些规律之所以适合于我国现阶段,并不是因为这些规律是"一般规律",而是因为我国现阶段存在这些规律借以起作用的经济条件.第三,《资本论》关于"个人所有制"和股份公司的论述是明明白白的,前者是作为公有制最高形式的"社会个人的所有制",后者是私有制、资本和企业的社会化存在形式.《资本论》绝不是所谓"新公有制"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理论依据.第四,全部《资本论》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整体,体现了从生产过程到流通过程、从资本和剩余价值的一般形式到具体形式的关系,《资本论》第三卷绝不是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第五,《资本论》指出了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和最终退出历史舞台的命运,但绝不是无条件地消灭资本主义的理论依据,不能成为我国超阶段地消灭资本主义的理论依据,不能成为拒绝承认现阶段存在资本的理论依据,不能成为人为地制造阶级斗争的理论依据.

四、《资本论》具有无可比拟的强大生命力和重大现实意义

《资本论》不仅具有巨大的理论价值和崇高的学术地位,而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重大现实意义.只要人类社会仍然处在第二阶段,只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上仍然处于支配地位,《资本论》就不会过时.

(一)《资本论》"过时论"的"理由"站不住脚

就那些对《资本论》不甚了了的人来说,"过时论"包含着误解;但就那些抱有某些政治偏见的人来说,"过时论"也是温和地贬低《资本论》的一种手法."过时论"的主要"理由"是,同马克思那个时代相比,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发生了太多太大的变化.例如:科学技术、跨国公司、金融资本空前发展,非劳动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远远超过劳动要素,"有形之手"(国家干预)的作用今非昔比,再分配的力度大大加强,中产阶级大大发展,无产阶级基本消灭(所谓"人人持股"),等等.应当说,上述某些现象的确存在,但用这些"理由"说明《资本论》已经过时,是站不住脚的.

第一,几乎所有的变化都包含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之中和意料之中.在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时候,股份公司、托拉斯、国有化、虚拟资本等都已经出现并加快发展了.马克思已经预言,"直接劳动"将大大绝对地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科学劳动"和"一般社会力".他说:资本的趋势是赋予生产以科学的性质,而直接劳动则被贬低为只是生产过程的一个要素.[13]211如果说直接劳动在量的方面降到微不足道的比例,那么它在质的方面,虽然也是不可缺少的,但一方面同一般科学劳动相比,同自然科学在在工艺上的应用相比,另一方面同产生于总生产中的社会组织的、并表现为社会劳动的自然赐予(虽然是历史的产物)的一般生产力相比,却变成一种从属的要素.[13]212-213他还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性质,世界各国都被卷入世界市场网.他说:一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站稳脚跟,劳动的进一步社会化,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进一步转化为社会地使用的生产资料,那么,对私有者的进一步剥夺就会采取新的形式.现在要剥夺的已经不再是独立经营的劳动者,而是剥削许多工人的资本家了.这种剥夺是通过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的内在规律的作用,即通过资本的集中进行的.一个资本家打倒许多资本家.随着这种集中或少数资本家对多数资本家的剥夺,规模不断扩大的劳动过程的协作形式日益发展,科学日益被自觉地应用于技术方面,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网,从而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性质.[1]873-874在马克思以后发生的事情,很多是量的变化.

第二,所谓"无产阶级基本消灭"的说法不符合事实.应当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提高了,工人的平均生活水平绝对地提高了,恩格斯所说的"资产阶级化了的无产阶级"("工人贵族")又进一步增加了,但是,庞大的无产阶级队伍仍然存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仍然存在.所谓"无产阶级"就是"雇佣工人阶级",是同他们作为雇佣劳动者的身份相联系的."无产"不意味着失去了用于劳动力再生产的生活资料,而是失去了直接同他们的劳动相结合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所有权仍然处于分离状态.他们也许有一点银行存款,甚至持有一些股票,但仍然是他们消费基金或生活费用的一部分,而不是资本,也不可能转化为资本.

第三,最重要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劳动和所有权相分离,经济关系表现为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的关系是颠倒的,社会生产是由盲目的自然规律调节的;二是生产的直接目的是剩余价值.这些特征都没有变化.

(二)《资本论》的基本理论对当代资本主义仍然有效

《资本论》诞生150年以来的历史证明,《资本论》的基本内容和重要观点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是唯一能够科学说明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

第一,马克思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观点仍然指导着政治经济学的正确方向.相比之下,现代西方经济学也和它的祖辈一样,它的对象和方法是不正确、不科学的,实际上是马克思那个时代庸俗经济学的延续.当代西方经济学已经完全偏离了从古典经济学开始的正确方向和定位,即考察资产阶级制度的生理学.按照这种正确定位,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生产的社会形式),解剖这种生产方式的内在机制,揭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指出诸多的经济社会问题是如何发生的.但是,当代西方经济学却反其道而行之.如果说庸俗经济学的祖辈们(例如约·斯·穆勒)还只是离开现实的生产方式专注于"生产一般"和生产的一般关系,在"四个环节"之间搞"辩证的平衡",那么,当代西方经济学则是专注于为资本和政府服务.一是专注于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要素和产品本身,把抽象的"资源配置"作为研究对象,把政治经济学变成了"生产要素配置学"或"生产力学".二是专注于分配关系,而且主要是政府的再分配,完全回避决定这种分配关系的生产方式.三是专注于经济政策,特别是那些"熨平经济周期"的政策,完全否认经济危机的必然性.四是专注于资本的得失和资本家阶级的需求,甚至充当资产阶级的辩护士和当政者的诡辩家;不在于"这个或那个原理是否正确,而是它对资本有利还是有害,方便还是不方便".[1]17

第二,《资本论》阐明的基本理论仍然适合于今天的资本主义.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价值源泉、经济运动规律、资本积累后果的分析和论述,仍然有效.如前所述,既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所有"新变化"都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那么,也就不可能改变以这种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经济特征和经济规律.资本主义国家所发生的所有重大变化,一方面是科学技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是随着社会化、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资本和企业形式变化的结果,而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根本改变的结果.甚至于可以说,资本和企业形式的变化更加符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个概念,而不是相反.事实上,由于雇佣工人劳动力再生产成本的相对降低,从而剩余价值率和资本积累率进一步提高,资本积累所导致的后果(两极分化、工人失业、生产过剩和经济危机)更加严重和更加深化.百年一遇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也是人们重新想起马克思和《资本论》的重要原因."反全球化"浪潮之所以包含着鲜明的反资本主义倾向,其原因也在这里.

第三,《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趋势和历史命运的论断没有过时.当后发展国家传统社会主义陷入困境、大部分转向资本主义道路的时候,不仅"腐而不朽"和"垂而不死"成为流行的观点,而且,不少人把资本主义道路看作是唯一形式,好像资本主义真的可以万世不衰了.但是,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的基本矛盾和内在限制是无法克服的,如果不是因为国际社会发展严重不平衡,很多后发展国家远没有完成第二阶段的历史任务,仍然需要发展"资本的生产力",从而使发达国家从外部缓解了它的内在矛盾,发达国家早就陷入极度困境了.持续了近10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债务危机证明,资本主义如日中天、发达国家一手遮天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把资本主义说成是"永恒"的形式的观点越来越站不住脚了.这就说明,虽然现在还说不上"丧钟已经敲响",但整个世界正在朝着《宣言》和《资本论》预言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中国道路"证明,在人类社会第二阶段,以西方国家为代表的资本主义道路不仅不是唯一形式,而且,随着资本主义道路(连同它的政治形式)的弊端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中国道路"的相对优势越来越明显.

第四,《资本论》作为工人阶级的圣经和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没有改变.对"工人阶级的圣经"这种说法,绝不能作狭窄的和片面的理解.《资本论》绝不是诱导工人造反的理论,也不鼓励工人阶级做那些只有明天才能做的事情,而是揭示客观规律和指点未来的理论.如果工人阶级真正理解了《资本论》的精髓,他们就会懂得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什么时候不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对当代工人阶级来说,《资本论》作为"工人阶级的圣经"具有双重现实意义:一方面,《资本论》指导和启发无产阶级和劳动阶级,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剥削本质(一种划时代的剥削方式)、历史性质、历史地位和过渡性质,按照条件成熟的程度和对生产力发展最有力的方式,推动社会变革,朝着全面解放的道路继续前进.中国之所以坚持"不忘初心",就是因为坚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将为新的生产方式所取代.另一方面,《资本论》也同时告诫无产阶级,共产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实现的条件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创造出来的;没有资本主义生产的充分发展,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共产主义.中国之所以要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就是因为,我们必须通过市场经济形式发展"资本的生产力",为共产主义创造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

(三)《资本论》同样适合于后发展国家社会主义现阶段

《资本论》是否管用,主要集中在中国道路现阶段这种特殊社会形态上,集中在这种社会形态的市场经济上.我们必须搞清楚,《资本论》到底管不管用,在什么意义上管用.

《资本论》适合于所有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国家.《资本论》作为历史性的经济理论,不属于广义的政治经济学,不可能适合于人类社会的所有生产方式和历史时代.但是,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可以得出结论,在所有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基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处于支配地位的国家,不管走的何种发展道路--是一般的资本主义道路,还是新型发展道路(例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不管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采取何种具体形式--是私人资本的形式,还是集团资本和国家资本的形式,《资本论》阐明的经济理论都是适用的.因此,问题就归结为,是否存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否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基础,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否处于支配地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外在表现(从交换方式来看)就是市场经济.因此,凡是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凡是已经由其他生产方式转向市场经济的国家,除了不起决定作用的小生产方式以外,都是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在这个范围内,《资本论》的理论都是适用的.

《资本论》同样适合于中国道路现阶段的市场经济.就我国现阶段来说,《资本论》同样是适用的,或者说,对于中国道路现阶段的市场经济仍然适用,而且是在它的本来意义上适用.之所以"适用",既不是因为《资本论》揭示的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规律,也不是因为可以把特有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舍象掉",而是因为具备起作用的条件.这种认识基于:中国作为后发展国家,虽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但不具备直接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那种意义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条件.中国现阶段仍然属于人类社会第二阶段,即物的依赖关系阶段,而不是第三阶段(自由联合关系阶段).中国只是以社会主义道路的特殊形式(即在共产主义政党的领导之下,以尽可能有利于工人阶级和劳动大众的形式)完成第二阶段的历史任务.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商品生产的普遍化和价值形式的充分发展(也就是所谓市场经济)是必由之路.为此,我国这个阶段的所有制形式和生产方式都不能不同市场经济的要求相适应.这样一来,所有制关系、经济关系、分配方式等等,都不可能是"非此即彼"的,都包含着"亦此亦彼"的关系.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说法,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形式.既然如此,劳动力就必须和生产的物质条件的所有权相分离,二者都进入竞争性市场.这意味着,生产资料采取资本的形式,劳动采取雇佣劳动的形式,劳动力成为商品.因此,经济关系的主体和基本形式必然是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由此决定,生产的直接目的必然是资本增殖(剩余价值).所谓的"市场化"就是商品化;既然已经不是简单商品生产,那么,商品化也就是资本化.现在,我国资本化的进程正在从城市向农村、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加速推进.因此,如果抛开个体小生产,抛开没有进入竞争性市场的部分,从企业内部的关系(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劳资关系)和企业之间的关系(资本竞争关系)来看,那么,所谓的"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经济.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初级阶段这种特殊社会形态的市场经济.我国的市场经济应当且有可能存在社会主义因素,但不是在市场经济内部,而是在它的外部,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起作用的场合.

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历史证明《资本论》的指导作用不可或缺.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曾经走过了曲折的道路,开始是以苏联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道路;在遇到挫折、陷入困境后转向新型社会主义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后发展国家相联系,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说的"社会主义"相比,是一种特殊历史形态的社会主义.但这种特殊性绝不意味着,中国道路可以不必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可以在"理论创新"的名义下弃之不用.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证明,中国道路绝对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指导,离不开《资本论》的理论指导;否则,必然会出现原则性的偏差和失误.《资本论》的指导作用在建国以来的各个阶段都有表现,在建立新主义制度中,在纠正超阶段的"左"的错误中,在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中,在认识"市场化改革"的偏差和失误中,在创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资本论》都发挥了和继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尽管各个阶段的具体指导作用各不相同,但贯穿的一条红线是,当中国作为后发展国家在特殊条件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以后,在它的初级阶段,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主要的历史任务是,以中国道路的方式发展"资本的生产力".这就要求,必须在不偏离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商品生产,使商品生产普遍化.与此相适应,必须放手发展私有制经济,必须有节制地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在实现这一任务的过程中,《资本论》的指导作用不是尽快消灭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经济,而是肯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巨大功绩,运用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从两个方面利用资本的力量:一方面,涤荡和逐步取代传统的落后的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变革仅仅适合于古代社会的落后的意识形态;另一方面,以资本增殖为驱动力,充分利用一般社会力(劳动的社会结合力,通过科学利用自然力),加快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赶上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在传统社会主义时期,我国理论界在对待和运用《资本论》方面的最大教训是,把"剥夺剥夺者"、消除商品生产、消灭资本主义的任务,大大提前到需要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阶段--这时候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仍然是先进生产力的承担者.这种超阶段的认识也成为改革开放的巨大阻力.在进入"市场化改革"以后的时期,理论认识的最大教训则是,以西方经济学排挤和取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改变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模糊了《资本论》和"生产要素配置论"的区别,把《资本论》和西方经济学"融合"起来,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建立在"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基础上.须知,如果确认市场经济无非是资本主义经济在交换方式上的表现,那么"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无异于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结合起来.因此,其实质是模糊了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区别.可以预料,在中国未来继续前进中,《资本论》仍将发挥重要指导作用--指引中国如何以"直通车"的方式奔向共产主义.

(四)《资本论》是批判当代庸俗经济学和反和平演变的锐利武器

《资本论》的强大生命力和重大现实意义还体现在这样一点上,它是批判当代庸俗经济学和反和平演变的锐利武器.

《资本论》是防止社会主义道路被颠覆的重要理论武器.现代庸俗经济学(以及现代庸俗社会主义)和"和平演变"的政治势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对立面,前者侧重于理论方面,后者侧重于行动方面,二者相辅相成.如果说李嘉图学派解体以后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不可小觑的对立物,那么,"和平演变"的政治势力则始终是反共产主义的倒行逆施的反动潮流.当代西方经济学本质上是早期庸俗经济学的最新版本,目前的"和平演变"势力同样是传统社会主义时期"和平演变"势力的最新表现.新版本和旧版本、新表现和旧表现都是一脉相承的.它们共同的任务和目标是按照它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改造世界",而把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后发展国家(首先是中国)视为首要对立面.从理论上来说,这两种相辅相成的力量都把马克思的《资本论》视为最大的威胁;反过来说,《资本论》则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人洞察和批判当代庸俗经济学和反和平演变的理论依据,因而是防止社会主义道路被演变和被颠覆的重要理论武器.对和平演变的警惕,不能只着眼于政治上层建筑领域(价值观、政治体制等),而忽视了经济基础领域.如果西方经济学完全取代了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从而成为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理论指导,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成了西方国家所期望的市场经济(即作为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基础的市场经济),或者变成了作为社会主义目标的市场经济,那么,经济基础的和平演变也就离我们不远了.经济基础一旦完全改变,政治上层建筑的改变就是迟早的事情.

发展和演变中的庸俗经济学的基本特征和本质始终没有改变.关于早期庸俗经济学的特征和本质,马克思有许多论述,概要地说:第一,庸俗经济学把过时的(斯密、李嘉图以前的)而且已经变成平庸、陈旧和错误的东西重新捡起来.这说明它对于古典经济学已经研究过的问题毫无所知.它把这些问题和那些只在资产阶级社会的一个较低发展水平上才能提出的问题混为一谈.第二,庸俗经济学不过是把局限在资产阶级生产关系中的生产当事人(资本家阶级)的观念,当作教条加以解释、系统化和辩护.庸俗经济学家不去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却自以为作出了伟大的发现.实际上,他们所断言的是他们紧紧抓住了外表,并且把它当作最终的东西.美国人凯里和法国人巴师夏把古典政治经济学当作谬误来加以抨击,力图证明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关系是和谐的.凯里的主要对立面是现代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巴师夏的主要对立面是法国社会主义者.第三,庸俗经济学完全混淆了简单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区别,把具有特殊规定性的全部关系(资本关系)抽掉,退回到商品同商品相交换的不发达关系.他们力图证明,经济关系到处都表示同一些简单规定,因而到处都表示交换价值相交换的简单规定中的平等和自由.第四,庸俗经济学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平列起来,形成一个正规的"三段论"法,所揭示的是生产的肤浅联系.庸俗经济学以庸俗的观点责备经济学家把生产当作目的本身,其实质是否定生产的决定作用.第五,庸俗经济学家根本想不到,实际的日常交换关系和价值量是不能直接等同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症结正是在于,对生产自始就不存在有意识的社会调节.合理的东西和自然必需的东西都只是作为盲目起作用的平均数而实现.庸俗政治经济学家杰文斯认为,价值由效用或供求决定,从而把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和混为一谈了.作为国家主义者的费边社分子,借助于杰文斯的腐朽庸俗的政治经济学,来反对马克思的理论.这种经济学庸俗到对社会主义可以随意作解释,甚至是作社会主义的解释.他们的主要目的是使资产者皈依所谓的社会主义(庸俗社会主义),从而用和平的和立宪的办法来实行这种社会主义.可见,早期庸俗经济学的主要特征是平庸性质,资产阶级性质,辩护论性质,非历史性质.如果说早期庸俗经济学还没有完全把经济关系排除在研究对象之外,而是以"一般关系"代替或者湮没特殊关系,那么,在当代庸俗经济学那里,大都把经济关系排除在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视野之外了,变成了"要素配置学".按照萨缪尔森("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新综合"的著名代表)的说法,"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15]4在这里,研究对象的核心是"人和社会"通过"选择"达到"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怎么"选择"?自然是根据指引的方向,而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供求是由许许多多的偶然因素决定的.虽然出现了"生产""分配""消费"三个概念,但不仅和生产方式无关,而且没有"交换"这个环节.至于谁能够"分配"到商品和分配多少,有没有和有多大"消费"能力,并不是作者所关心的.这里虽然是商品生产,但没有价值概念,也没有货币和资本概念,不知道是以何种生产方式生产的.这样的"经济学"可以适用于所有存在商品生产的场合,但又不能从根本上说明和解决任何经济社会问题.能够使我们认清本质和科学批判当代庸俗经济学的有力武器的,只有马克思的以《资本论》为标志的经济理论.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陈文通重温经典:拜访马克思--七个重大理论问题(下)[M]北京:文献出版社,2009

[4]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3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8]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0]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2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1]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5]〔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M]12版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责任编辑郭彥英]

此文汇总,该文是一篇关于对写作划时代和《资本论》和传世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马克思本科毕业论文马克思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道德经》是怎样的一部经典? 道德经,春秋时老子著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为春秋时期道家创始人 道教尊其为“道祖”,即“道德天尊”,亦称“太上老君” 道德经.

2、 萨缪尔森《经济学》和马克思《资本论》比基于客观、实用的视角 政治经济学在其演化过程中,出现了两大对立的派别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教科书是国人所说的“西方经济学”的代表,其实质是资本主义政治经.

3、 用经典浸润童心走进国学经典导读课《清明》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渗统文化如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湖南大学子弟小学杨振辉老师主持的省级课题国学经典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研究与实践,依托新编部编本语文教材,挖掘与传统文化融合的元素,自编了国.

4、 红色经典情绪记忆从《苦菜花》中看革命宏大叙事下的爱情失语 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39(2017)0605601自从有记忆以来,我们所能听到的红色歌曲如北京的金山上和看到的红色经典电视剧如小兵张嘎,都给我们留下一种很刻.

5、 商品生产的历史阶段不可逾越《资本论》第一卷商品的拜物教性质与其秘密一节的修改与其 摘要从德文第一版到德文第二版,再到法文版,马克思对资本论第一卷 "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 "一节进行了两次重要的修改 通过修改,马克思强调了商品生产作为 "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 "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

6、 《资本论》第一卷中的供给思想与现实意义 摘要资本论是马克思光辉的经济学经典著作之一,马克思的供给理论贯穿于资本论中 资本论第一卷包括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积累理论 劳动价值理论阐明了商品和货币的供给及其表现形式;剩余价值理论阐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