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跨学科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跨学科

跨学科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与推进跨学科建设: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形成的路径选择类论文范文数据库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跨学科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14

推进跨学科建设: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形成的路径选择,本文是跨学科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跟跨学科和跨学科建设和一流大学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摘 要:不同学科间的深度交叉、融合与创新是提升学科竞争力的源泉,也是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选择.通过考察跨学科建设中研究平台、学术团队、教学科目、规训制度以及学科文化这五个基本范畴,发现我国跨学科建设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仍存在中国特殊情境的“资源依附式发展”和“行动滞后性发展”困境与问题.基于此,实现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目标的一流大学建设之关键,在于完成跨学科建设中的四个核心任务:优化配置组织内外部资源,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创新制度机制设计以及协调两种文化对立冲突.

关键词:跨学科;一流大学;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85(2018)05-0024-06

一、跨学科的内涵及意义

不同的专家学者从各自的视角来解读跨学科的概念和内涵,虽都点出了跨学科的部分属性、特征、内容、形式以及功能等方面,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或是窄化了跨学科的内涵,或是泛化了跨学科的外延.本文认为应遵循世界范围的跨学科之普遍规律逻辑和本国的跨学科之特殊规律逻辑,将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来界定“跨学科”的概念更为合适.跨学科既是指为了理解或解决某个或某些共同的问题,具有不同学科知识背景的研究团队进行交流、协调与合作的过程,也指不同学科间(两个及以上)理论、思想、概念、规范、工具以及方法等要素的整合与创新,而非简单的叠加和并列.

从科学哲学的角度看,跨学科的本质和重要意义是要突破学科间的隔离状态,跨越传统学科“范式”之间的界限,在借鉴不同学科概念、理论和方法的前提下,实现学科“范式”的转换和创新,创造新知识、新图式和新学科,最终引发科学的革命性变革,更好地指导人类复杂而多变的社会实践活动.基于现实的视角,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推进跨学科建设是多重需求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形成的必由路径.

二、我国跨学科建设中的问题与困境

(一)研究平台:组织资源的系统性整合不足

当前,研究平台存在组织资源配置利用不高和运转效率低下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内部资源的整合不高,学科支持薄弱,外部资源的协调不足,合作形式单一.

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协创中心”)是跨学科平台的关键组成部分和主要载体之一,以协创中心为考察对象,基于学科和组织两个维度来研究平台的组织架构、学科分布、合作伙伴等资源配置情况,能够较好地论证上述的经验性判断.具体情况见表1.

数据来源:根据教育部网站、各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网站资料整理而成.根据表1 以及相关资料可知:一是以协创中心为代表的跨学科建设研究平台的学科分布和学科交叉趋势已经开始形成,学科间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机制初步建立,但问题是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程度浅、数量少、范围小.理学和工学的交叉融合程度明显,以其支持的中心数量最多,超过50%的比例,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和历史学的集聚效应也有所体现.但根据统计数据可见,单一学科门类占比达到52.6%,而真正体现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多学科门类占比仅为5.3%,交叉融合程度尚浅;学科交叉数量在2 至9 个门类之间,但单学科和双学科交叉数量占到94.7%,3 个及以上学科间的交叉严重偏少;学科间交叉的范围较小,还处在“引进来”其他学科的阶段,而不愿主动“走出去”与其他学科整合,尤其是医学、教育学和农学表现欠佳.二是协创中心组建的牵头高校与合作对象比较优势和协同效应显现,但存在研究平台的地区分布和牵头高校的层次分布不均衡和合作伙伴关系的开放性、整合性不足的问题.从表中数据看出,一方面,68.4%的协创中心集中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协创中心数量偏少;“985 工程”高校占比达65%,普通层次的本科院校缺少布局,表明资源分配倾向于知名高校.另一方面,协创中心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政府这四个合作主体在整体伙伴关系中的占比分别为49.2%、33.1%、9.6%、8.1%,多主体的协同合作程度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与企业的合作不足,也进一步反映出了协创中心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政府的合作多局限于与原有合作单位的协同,缺乏动态调整,主体间的资源配置利用率不高.

(二)教学科目:跨学科课程设置的局限与滞后

当前,在跨学科建设中,存在跨学科课程设置的深度和广度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跨学科课程设置的结构和比例不合理,实则反映了课程设置落后于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的需要.

下面以浙江大学中国教科院战略研究院《浙大智库系列报告》中所做的计算机科学发文统计为例加以说明.该报告以Elsevier 科研绩效分析平台Scival 为工具,选取了国内外因进行跨学科而产出重大创新成果的计算机科学,对比国内顶尖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在计算机科学跨学科科研成果上的情况,从这个角度来更好地了解当前我国跨学科课程设置的情况.

从表2、表3 及相关资料可知,清华大学的计算机科学门类所产出的论文总量高出斯坦福大学8483 篇,占据全球发文总量的0.9% ,涨幅达到14.4%,且篇均被引量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3.0%,FWCI 指数达1.40.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计算机科学所进行的学科交叉、融合和创新效果已经开始显现.与此相对应的是,大学的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涵盖计算机、数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等学科,跨学科课程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学科交叉融合的聚集效应和创新效应.但当前我国的跨学科课程建设仍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仅从计算机科学的跨学科研究成果来看,我国整体的科研成果是呈现下降趋势的,降幅为14.0%,从篇均被引量、FWCI 和Top10%论文百分比的指标看,均低于斯坦福大学的8.5、3.2 以及25.6%.这反映了我国顶尖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发展差距较大.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学科除了与传统的数学、工程学等学科交叉外,还融合了社会学、管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在跨学科的深度与广度上远远领先于我国大学.与之相比,也体现出了我国跨学科建设存在的“工科理科化”、学科交叉范围小、竞争优势不足以及融合的凝练度不高等问题.聚焦于课程设置上,就是跨学科课程设置的比例和结构不合理问题:注重与传统学科课程交叉,忽视与新兴学科课程融合;注重与理工科学科课程交叉,忽视与人文社科课程融合;注重与相近学科课程的交叉,忽视与异质学科课程的融合.

(三)学术团队:研究者跨学科知识背景的缺乏

在我国的跨学科研究中,学术团队中人员的知识构成高度同质性问题一直存在.主要体现在:一方面,跨学科研究团队中不同学科知识背景的人员整合程度不高.另一方面,研究团队成员相互间的合作形式相对封闭单一.由此,造成了跨学科研究的人才储备力量不足,特别是具有跨学科知识背景的高端人才匮乏,也使得科学研究的成果质量不高、创新不足,缺乏国际影响力和认可度.

下面将从诺贝尔奖自然科学奖跨学科研究成果获奖数和合作获奖这两个方面来论证上述的判断.

根据表4、图1 并结合有关资料可知,从1901 年到2016 年这115 年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科学研究成果获奖项目数量所占的比例呈现上升趋势,由1901- 1920 年的32.3% 增长到2001- 2016 年的78.80%,增幅达46.5%;合作获奖人数比率从1901-1920 年的35%上升至2001-2016 年的87.60%,涨幅为52.60%.诺贝尔奖自然科学奖跨学科研究成果获奖数和合作获奖数占比的不断提升以及上升趋势明显,说明了跨学科研究和具有不同学科知识背景人员开展合作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不仅推动了本国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而且促进了学科间的深度交叉与融合.在此期间,根据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颁奖学科门类划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为204 人次,化学奖为175 人次,生理学或医学奖为211人次,共计590 人次;按国别划分,美国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为255 人次,英国为81 人次,德国为66人次.我国在1901-2016 年间,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仅为1 人.由此可见我国与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的巨大差距.

在这些数据的背后还隐藏了长久以来我国在学科建设方面的另一个问题与不足,即跨学科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中的低级发展状态,不同学科学者之间的“领地”意识和“官本位”意识普遍存在,“重合作形式,轻合作过程”的“挂学科”现象并不鲜见,学者之间隔阂与分离的常态尚未打破,由此导致了学科交叉与融合之数量在重点领域中呈现整体性偏少与不足.

(四)规训制度:制度规范功能的路径依赖

当代大学分化引发了高等教育系统和结构的重大转变与调整,[2]对现存学科规训制度所创建的既定秩序和既有划分产生了冲击与挑战.由于规训制度的路径依赖效应明显,学科的分化趋势一直得到不断加强;而学科的综合,也就是跨学科,长久以来却受到制约与限制,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推进跨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厘清学科规训制度的规范性功能对跨学科建设的消极影响:

一是学科划分规则的简单化.学科规训制度的规范性功能之一是以规则划分学科的门类.它按照特定的层级和层次将知识体系进行分类,并通过组织载体强化不同学科间的异质性特征,据此予以建制.规训制度的划分功能,确实促进了我国学科分类的科学化和制度化,但在跨学科建设中,由此带来的弊端也日趋显现.首先,这种划分框架形塑了我国跨学科发展的分裂形态.其次,构筑了不同学科间的森严壁垒,阻碍了跨学科合作与交流.

二是学科评价标准的片面化.学科规训制度的规范性功能之二是划定学科评价的标准.当前,跨学科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受到过多的外来干预,多被设定为两种类型:第一,管理方便的标准.第二,政治偏好的标准.跨学科建设中将自身的前沿课题置身于过度追随国家的政治关注热点之中,易走入泛政治化和泛意识形态化的误区,偏离科学研究求真求实的方向.

(五)学科文化:两种文化间的对立冲突

跨学科建设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协调整合不同学科文化的过程.纵观各国学科生成和发展过程的轨迹,始终存在着“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两种不同学科文化间的冲突和碰撞.尤其是近代以来,工业革命的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知识的专门化趋势加强,两种文化的发展境遇日趋不同,文化间的冲突也日趋加剧.[3]这种对立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中心-边缘”结构现象的普遍存在,即科学文化的中心化和人文文化的边缘化.这种冲突现象以一种学科资源分配的不平衡状态呈现出来,在我国集中表现为政府对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资助经费投入的不均衡.下面将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经费资助趋势和资助结构特征两个方面来考察和论证.

由表5 以及相关统计资料可知,在2007 年,国家对自然科学的经费投入为429600 万元,比人文社科的23000 万元高出406600 万元.2007 年至2017 年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接受的财政拨款年平均值为1491146 万元,而即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保持了所获财政拨款年平均涨幅维持在24.16%的基础上,其所获资助经费年平均值也仅为107702 万元,二者存在1383444 万元的平均差值.资助经费的规模和年平均值的差距,进一步印证了自然科学学科处在学科发展的中心位置,而人文社科学科被边缘化.

二是学科知识的隔阂、学科系统的封闭以及学者个体间认同冲突.我国的跨学科建设之路始终存在着不同学科间的冲突,这种冲突在今天表现为不同学科间知识形态的日益分离与独立、不同学科间生态系统的保守与封闭以及不同学科学者个体间的认同冲突.大多数人热衷于用广义论证概念来扩大学科文化的外延,以使之能够尽可能多地涵盖更广范围的学科知识与学科系统,却常常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即学科发展的逻辑具有文化相对性.即是说,学科文化的发展有其自身相对独立的运行规律,并不总是遵从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演变路径.这种学科文化的相对性增加了人们理解两种文化冲突问题的复杂性.当前,以学科知识的隔阂、学科系统的封闭以及学者个体间认同冲突为图景所展现的“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冲突,需要人们以学科文化的视角去分析和检验这一命题.

三、推进我国跨学科建设的有效策略

(一)优化组织内外部的资源配置

面对研究平台存在资源配置利用不高和运转效率低下的问题,需从内部资源整合和外部资源协调两方面进行突破.

对于内部资源整合,主要是立足于“ 数量、范围、程度”的基点,加大推进不同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使得学科间交叉融合的数量增加、程度深化以及范围扩大.数量的增加指的是要基于各自的学科优势和学科竞争力,[4]尝试进行学科的交流与组合,使学科交叉数量从单一学科门类向双学科门类乃至多学科门类方向发展.范围的扩大指向学科整合的“走出去”阶段,即弱势学科要主动寻求与强势学科的合作,强势学科要积极联合其他强势学科,形成多学科的聚集效应和多学科群落.而程度的深化则是要实现不同学科在理论、工具以及方法等方面的融合创新.对于外部资源协调,重心在于发挥研究平台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各自的主体优势,塑造“高校主导、科研协同、企业参与、政府支持”的建设格局.具体说来,高校需充分利用平台优势、学科优势等条件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研究,协同攻关重大课题;企业参与,以资金投入形式换取发展所需的新兴科研成果和技术发明;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引导和激励多方主体共同参与跨学科建设.

(二)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

围绕跨学科课程设置教学科目的局限与滞后和学术团队中跨学科知识背景研究者的匮乏,这两者表面上看起来无直接联系,实则均指向跨学科建设中的深层次困境,即跨学科的人才培养力度不足.跨学科建设的核心要义之一就是要进行跨学科的人才培养,包括对两大主体的培养,一是学生,二是教师.要突破这一困境,就要打破以往人才培养模式的思维惯性,扭转单一主体指向,以学生培养与教师培养双主体并重为进路.

在学生培养层面,跨学科知识结构和素质能力的获得无疑取决于课程设置中包含了多少跨学科的知识以及课程结构在多大程度上进行了不同学科间知识的交叉融合.这就需要突破原有以单一学科为基础的专业教育培养模式,加大不同学科课程设置的数量比例并优化课程结构,使得多学科知识嵌入课程之中并借助教学活动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素质与能力.在教师培养层面,开展跨学科合作是增强教师跨学科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能有效激发教师主体的内在自觉进行知识结构的优化与更新.因此,需要完善大学组织的人事管理制度和学术成果认定机制,淡化学科领地意识之争并强化学科共同体的利益共享,为形成跨学科教师社群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和政策环境.[5]同时,搭建教师跨学科交往与合作平台,丰富不同学科间的内外部合作形式,实现不同学科知识背景人员的系统性整合,为组建具备强大科研实力的跨学科研究团队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保障.

(三)改革创新制度机制设计

从与跨学科建设的关联上看,跨学科制度创新意味着能够解决以往学科规训制度因路径依赖所导致的规范功能之“二化”问题.因此,这也就需要着重从完善制度构建和形成制度效应两方面入手.对于跨学科建设而言,完善制度构建也就是要保证制度制定、制度执行和制度监督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使得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和确保这些规则取得效用的实施机制这三个要素以一种有序的状态来运行.

跨学科制度建构的重心在于制度的科学制定和科学执行.一是科学制定.跨学科制度的制定根据除了制定者的主观认知外,还要考虑实践的客观事实需要.应该明确的是,跨学科制度的制定是学科发展的需要,需要愈迫切,说明该制度的构建事实和行为愈合理.同时,从人类的历史实践经验看,制度制定中的规则总是处于一个动态的逻辑发展过程,[6]规则制定适当超前有时更有助于事物的发展,跨学科建设也是如此.二是科学执行.科学执行在很大程度上即根据实际情况变化作出适应性的调整并加以实施.正式规则以刚性的要求对学科划分规则以及学科评价标准作出一致的规定,这种一致性往往令跨学科的发展受到抑制.此时,需要实施机制对以往的制度安排进行灵活的变通,借助非正式规则为跨学科的建设提供额外的资源供给.当然,跨学科制度建构的目的是要发挥制度效应,制度效应的有效性应落实于两个层面,即实现学科划分规则的多样化以及学科评价标准的全面化.

(四)协调两种文化对立冲突

跨学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就是要有效协调与融合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间的对立冲突,其要点在于重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间的秩序与和谐.

首先,要从“人”的视角出发,重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间的联系.也就是要重申人文精神的重要价值与独特意义.这种重要价值与独特意义,表现在人文精神可以提供反思及前瞻性思考的能力,[7]是科学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人文文化所蕴含和追求的“人之价值”精神,指明了“以人文本”原则是两种文化融合的立足点和交汇点,基于此,应致力于实现科学的人性化和人文的科学化之和谐共存状态.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大对人文社会学科的资源投入并提供政策支持.其次,从“统一”的视角出发,以跨学科研究为手段促进两种文化的融合统一.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处在科学的整体框架之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的融合统一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这种融合统一需要借助开展跨学科的研究,在观念上进行相互启发,在方法上相互补充,[8]最终促进两种文化在深层次上的统一.据此,需打破学科知识的隔阂,促进学科系统的开放以及消除学者个体间的认同冲突,达成秩序与和谐.

四、结语

当前,推进跨学科建设还须以发展的思维考虑长远问题,从学科发展的历史探究其发展规律及本质,以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作为分析工具研判其发展趋势,使得跨学科建设能切实推进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武建鑫. 协同创新中心学科分布与单位组建机理研究——对38 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的实证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8):14.

[2]邬大光. 大学分化的复杂性及其价值[J]. 教育研究,2010,(12):17.

[3]顾海良“. 斯诺命题”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2010,(6):11.

[4]赵中利,韩艳. 高校学科资源整合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J]. 中国高教研究,2008,(10):24.

[5]于汝霜,阎光才. 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2016,(2):85.

[6]方钦. 制度:一种基于社会科学分析框架的表诠[J]. 学术月刊,2016,(2):72.

[7]西奥·德汉,季丹. 大学为何要加大对人文学科的投入[J]. 探索与争鸣,2017,(5):127.

[8]肖峰. 论科学与人文之间的观念互启与方法互用[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58.

(责任编辑:赵晓梅;责任校对:徐治中)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ross-Disciplinary:A Path Selection to the Formation of World-Class University

WANG Na1,HUANG Juchen2

(1.Liaoning Shihua University,Fushun Liaoning 113001;2.Xiamen University,Xiamen Fujian 361005)

Abstract:The integration,penetration and cross- fusion among different disciplines are the source ofpromoting disciplinary competitiveness,which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China to build world- class universities.“Research Platform”,”Academic Team”,”Teaching Subjects”,”Disciplinary Institutions”and“DisciplinaryCulture”are the five basic categories in cross-disciplinary system. After inspecting these basic categories,it showsthat there are the problems of“resource dependence”and“slow-acting”as we achieve success in the constructionof cross-disciplinary. Based on these,the key to the construction of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depends on completingthe four core mission:optimize resource attribution;implement the cultivation of cross- disciplinary talents;innovate system design and coordinate the conflict between scientific culture and humanistic culture.

Key words:cross-disciplinary;world-class universities;path

括而言之:这篇文章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跨学科和跨学科建设和一流大学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跨学科本科毕业论文跨学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高校学科国际评估和实践 摘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1】 建立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教育评估体系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学科国际评估”作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

2、 加快推进高新区国际化进程打造世界一流的科技新城典范 杭州高新区(滨江)成立以来,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主线,以富民强区、社会和谐为主旨,主动适应新常态,持续推进产业引领、创新驱动、产城融合、民生优先四大战略,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保.

3、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二级学院科研秘书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分析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全面两孩”政策下江苏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研究,2018SJA0086 摘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我国科学研究的重镇,通过搜集42所世.

4、 超越技术理性回归大学之道世界一流大学评价问题和反思 摘要随着国际上第一份世界大学排名的产生,世界一流大学评价得到迅速发展并奠定了在现代国际高……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地位 它是以反映大学质量水平的客观数据和一套先验性数理统计模型为基础,体现出一种明显的技.

5、 智慧校园建设的方向调适、实践困境和路径选择 【摘 要】建设智慧校园的中心方向应该是建设师生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智慧教学的校园环境,而长期以来服务于校园管理和教学管理的方向偏差是导致智慧校园建设走入困境的主要原因,要站在学习者的立场上思考智慧校园.

6、 构建中国模式:我国型大学通识教育理念和实践 摘 要我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在理念上,倡导“中西结合,古今贯通,文理融汇”;在制度安排上,主要以“实验区”的模式开展通识教育,强调通专融合;在课程体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