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专科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中国钢笔书法杂志 关于书法的论文 书法杂志 书法论文 书法投稿 青少年书法杂志社 小学毛笔书法教学论文 书法杂志邮箱 书法和中国文化选修课论文 书法杂志订购 硬笔书法教学论文

关于书法类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跟朱熹书法取法渊源之有关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分类:专科论文 原创主题:书法论文 发表时间: 2023-12-21

朱熹书法取法渊源之,本文是关于书法类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朱熹和取法和书法类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秦威威 上海城建管理职业学院

摘 要:朱熹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宋*学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一位成就卓著的书法家,其书法造诣精深,有“南宋四家”(陆游、朱熹、范成大、张即之)的美誉.本文力图从朱熹书法取法渊源方面对朱熹的书法加以研究,以期更加深刻地了解朱熹书法风格特点.

关键词:朱熹;书法风格;取法渊源

作者简介:秦威威(1986.4-),男,汉族,山东枣庄人,硕士研究生,上海城建管理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文物保护与修复.

[中图分类号]:J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8-174-03

朱熹(1130—1200),南宋徽州婺源人(今江西婺源),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先生.朱熹一生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著述,作为宋*学的集大成者,其理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世称“朱子”.除此之外,朱熹也有着极高的书法造诣,为书学留下了不朽的墨宝,人称“南宋四家”之一.明代陶宗仪《书史会要》曰:“朱子继续道统,优入圣域,而于翰墨亦工.善行草,尤善大字,下笔即沉着典雅,虽片縑寸楮,人争珍秘,不啻与璠圭璧”.可见朱熹的书法在当时乃至其后都是极富盛名的,只是到了后来被他崇高的理学成就所掩盖罢了.

一、朱熹书法风格

书法风格与书法家的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是其思想特点的形象化.朱熹作为理学的集大成者, 其书法风格与其个人的哲学思想有着天然的联系,在其书法风格形成过程中也受到了历代多位书法大家的影响.纵观朱熹的书法作品及其个人思想成果可以发现朱熹“推崇古体、重视法度”的书法风格,提倡“一一从自己胸襟流出”和“皆由自家使得方好”的书法思想[1].纵观朱熹一生经历,其书法在各个时期有着不同的风格与内容.前期(淳熙六年以前)根本颜真卿,兼治蔡襄、王安石、胡安国等,如《致彦修少府帖》,该贴字距较密,行距宽松,字与字之间自然连贯,富有极强的节奏感.用笔坚实遒劲,笔划间的起承转合,脉络分明、严谨细致,毫无狂怪纵奇之态.中期(淳熙六年至绍熙五年)上溯前代钟、王,近追当代硕儒,如《大桂驿中帖》,其书法纵逸不拘,醇古自然,神态娓娓,如烟云风卷,意在行文,有自得之趣.晚期(庆元元年以后)钟爱宋贤,回归自然,如《大学或问诚意章》手稿残卷,后世评述曰:“夫朱公著述,如日在天,何容刻画……徵明何人,乃敢妄意如此.然东山亦以托名先贤文翰之后为幸,然则区区之幸又如何!”[2]观其书法风格,寻其取法渊源必须结合朱熹所处的时代环境,以及朱熹学术思想的发展变化.

二、朱熹书法取法渊源

(一)家学渊源

从朱熹一生活动的区域范围来看,自淳熙六年(1179)前,除赴外地应试、省亲、游历等外,朱熹几乎未曾离开过福建,这也限制了朱熹的交际圈,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朱熹书法的更广取法.然而,朱熹与中国古代大多数士人一样有着优越的家学渊源.其父朱松对金石*有着很大的爱好,耳濡目染,朱熹也对此产生了浓厚兴趣.朱熹本人曾自述道:

予少好古金石文字,家贫,不能有其书,独时时取欧阳子所集录,观其序跋辨证之词以为乐[3].

此外,朱松家藏了不少先贤的墨迹,特别是北宋王安石等人的书法,这对朱熹以后的书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蔡襄书法亦为朱熹所心仪.大抵是因为蔡襄的书法本于颜真卿,造诣极高;同时蔡襄也是福建人,其墨迹在此地*较多,使得朱熹有机会得见.朱熹对蔡襄的书法有着很高的评价:

蔡公节概、议论、政事、文学皆有以过人者,不独其书之可传也.南来多见真迹,每深敬叹[3].

早年朱熹有幸结识了其父亲的至交、自己的老师们.这些人有为朱熹建紫阳楼作修身之所的刘子羽、对朱熹理学思想产生深远影响的“武夷三先生”、 延平先生李侗、胡宏、张栻以及朱熹的同窗等.与这些人的接触,使朱熹有机会得以目睹他们的家藏碑帖、先贤墨迹.如生活在福建建宁、崇安一代的刘氏、胡氏家族(湘湖学派祖师胡安国一门)及闽地士族等.现存朱熹的若干题跋文字当能表明其书法深受这些人的影响.如:

方生士繇出示所藏胡文定公与其外大父尚书吕公手帖,读之使人凛然起敬,若严师畏友之在其左右前后也.呜呼!是数君子者,其可谓尽朋友之道而无所苟矣.其卓然有以自立于当年,而遗风余烈可传于世者,岂徒然哉!三复叹息 因敬书其后,以致区区尊仰之意云. 乾道壬辰十二月二十四日新安朱熹书[3].

(二)“汉魏风骨”

纵观朱熹的众多书迹,不难发现他的作品有明显魏晋之风.早年的朱熹书法“取法乎上”,“学书从汉魏入手,上追钟繇”[4]钟繇工书法,尤精于隶、楷,是历代公认的大书法家,当年曹操常与他论书.唐朝张怀瓘《书断》评曹操书为“妙品”,誉其“雄逸绝伦”[5],南梁庾肩吾亦有“笔墨雄瞻”之美誉,可惜曹操行草书今已失传.朱熹曾学曹操书法.元朝虞集评朱子书:“公少年尝学曹操,笔画之情,灿然传世”[6]可为佐证.

曹操“衮雪”二字,峻利方劲,气魄雄强,形象古拙,笔法严谨,外柔内刚,气体高古,是由隶变魏楷阶段的风格独具的典型书体.三国时期的书法名家多出自魏国,在魏国的书法家中应首推钟繇.“繇善书,师曹喜、蔡邕、刘德升.真书绝世,刚柔备焉,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馀,秦汉以来,一人而已.虽古之善政遗爱,结于人心,未足多也,尚德哉若人!其行书则羲之、献之之亚,草则卫、索之下,八分则有《魏受禅碑》,称此为最.太和四年薨,逮八十矣.元常隶,行人神,八分、草入妙.”[5]然而朱熹早期的书学深受曹操和钟繇的书风影响.以下是钟繇与朱熹的书法作品的比较:

朱熹早年书学得益于两位书法家的笔意,以至笔墨丰腴、字法俊逸.《奉同张敬夫城南二十咏诗卷》可以说是朱熹前期书法成就的代表作.此卷书法自问世后,历代书法家就在各自的题跋中多有论及.如“右晦庵先生真迹,笔精墨妙,有晋人之风.大贤无所不能,固非可一艺名也.”又如“朱夫子《和敬夫先生城南二十咏》,字法俊逸,大有晋人风致;而诗之清远,亦非宋人所能及.”[7]朱熹也曾说:“予旧尝好法书,然引笔行墨辄不能有毫发相似,因遂懒废.今观此帖,益令人不复有余念.今人不及古人,岂独此一事?推是以往,庶乎其能自强矣.”[3]可见朱熹此时期的书法是深受汉魏书法家遗迹影响的.

(三)颜真卿书法

朱熹的书法作品中除了明显的魏晋之风外,还较多地呈现了唐代之笔法.朱熹早年与同学刘共父(珙)曾就曹操与颜真卿二人的书法有过一场辩论.后来朱熹在《题曹操帖》中这样记载:“余少时曾学此表,时刘共父(珙)方学颜书《鹿脯帖》.余以字画古今诮之,共父谓余:‘我所学者,唐之忠臣,公所学者,汉之篡贼耳!’时予默然亡以应.”[3]由此可见,朱熹早年的这场关于曹操和颜真卿书法的辩论,无疑对他的书学思路有着很深的触动.此后,朱熹当是认真琢磨了刘珙的话,内心经历了一番抉择后,遂弃学曹操书法.这无疑为他后来书艺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

宋代,颜真卿书法备受推崇.宋书法评论家朱长文的《续书断》曰:“其发于笔翰,则刚毅雄特,体严法备,如忠臣义士,正色立朝,临大节而不可夺也.扬子云以书为心画,于鲁公信矣……点如坠,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也”.[8]由此可见颜真卿的书学造诣是极为深厚,无论是人品还是书学技法都是超然卓群.《宋代书论》“列入神品的仅有三人,而颜鲁公列为第一”[8].宋代书家绝大部分都学过颜体.陆游还写下“学诗当学陶,学书当学颜” [9]的诗句.

朱熹接受“心正则笔正”的说法,从崇尚汉魏转而尊颜崇颜,这使朱熹的书法有了一次新的飞跃.朱熹对颜真卿书学的学习,或者直接取法,或者通过间接地观摩,形成了他取法颜真卿的鲜明风格.如在他前期作品《奉同张敬夫城南二十咏诗卷》、《与彦修为府贴》、《论语集注残稿》中都明显地表现出受颜鲁公的《祭侄文稿》《争座位文稿》《祭伯父文稿》影响,观其作品可以发现有些文字和颜鲁公书法极为相似,足以以假乱真.由此可见,朱熹书法受颜真卿影响之深.下图为颜真卿与朱熹书法作品的比较:

(四)蔡襄书法

唐代颜真卿后,自成一家的书法家甚多.到宋一代又把颜真卿的书法推到了极点,出自颜体书法一路的有蔡襄、王安石、胡安国、张浚等人.其中,朱熹对蔡襄和王安石的书法赞不绝口,喜爱至极,并且从中受益匪浅,也形成了取法颜体的一个鲜明对比.在米黄苏蔡四大书法名家中,朱熹最推崇蔡襄.宋仁宗时学颜体盛极一时,而尤以蔡襄为学颜第一,所以蔡书终不脱唐书风韵.而朱熹的正书行书具有一股浑厚凝重之气,在书法上追慕古贤,注重书家法度.这一书风与蔡襄接近,所以他特别推崇蔡襄,认为蔡书字字有法度,慨叹“字被苏黄写坏”.朱长文《续书断》:“君谟真、行、草皆优,入妙品.笃好博学,卓冠一时.少务刚劲有气势,晚归于淳淡婉美.《诗》云:‘仰仰威仪,维德之隅.’可以况其书矣.然颇自惜重,不轻为书,与人尺牍人皆藏以为宝.仁宗深爱其迹,尝书曰:‘御笔赐字,君谟以宠之.君谟作诗自书以谢’,御制《元舅陇西王牌文》,君谟书之.及学士撰《温成皇后碑文》,敕书之,君谟辞不肯书,曰:‘此待诏职也.儒者之工书,所以自游息焉而已,岂若一技夫役役哉!’古今能自重其书,惟王献之与君谟耳”.蔡襄的书法在当时就已经相当出名,其与朱熹又是同一路数出身的书法家,也可以说是朱熹学书的良师.朱熹至津州时,曾一路寻访蔡襄书法真迹,在仙游拜访了蔡襄故居,并为蔡襄画像作赞:“经纶其学,高明其志,立论中朝,尽心外寄.嗟公之忠兮,三谏有诗;诵公之功兮,万安有碑.楷法草书,独步当世;文章青史,见重外夷.丹荔经其品藻,诸果让奇.郑重于欧阳,清纯而粹美.功于皇祐,谥于淳熙.前无贬词,后无异议.芳名不朽,万古受知.英雄不偶,呜呼几希”.这些都当能说明朱熹的书学思想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蔡襄的影响.观朱熹早年的《奉同张敬夫城南二十咏诗卷》、《与彦修为府贴》、《论语集注残稿》与蔡襄的《自书诗帖》、《书尺牍》、《致安道侍郎尺牍》等作品,我们不难发现蔡襄对朱熹的书学影响.

三、朱熹书法对后世的影响

在尚意书风盛行的宋代,不少书法家无视传统法度,朱熹却以自己的书法创作行动和书学思想对书法创作及评论制定了一条最高标准,即以“一一从自己胸襟流出”.朱熹推崇古体、重视法度,推崇北宋先贤硕儒,批评“欹倾侧媚,狂怪怒张”的极端书风,主张温文尔雅、符合圣人之道的书风,这些对后世书坛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首先,朱熹书论对形成后世所谓的“理学书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岳珂、赵孟坚、姜夔、项穆、冯班等的书学思想,明显的沿着朱熹的书论思想进行书法批评,形成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文艺理论中的独特风景,随着其理学思想主导地位,其书法思想也逐渐成为书坛正统思想,其正面影响是培养了书家的理想人格和道德自律精神.

其次,朱熹推崇“篆籀意象”的境界,大力提倡“复古”书风,理学的素养使他的书法实践闪耀着哲理睿智的光辉,成功地开创了一条复古开新的大道,沾溉后世多多.元代的赵孟頫,明代董其昌、文征明,甚至傅山,当代的沈尹默、启功,无不从他的理论和实践方面汲取营养,借古开新,卓尔自成一家的[10].当今书坛风起云涌,流行书风泛滥,文化修养欠缺,人品有亏,道德沦丧,金钱过多的现状,朱熹的书论思想正给我们提供了智慧和营养,有利于培养理想人格和道德自律精神,朱熹理学书论的治心作用对于淳化当今书坛的化俗定有所裨益.

综观朱熹一生的书法活动,不仅有深厚家学渊源的熏陶,同时还有魏晋风韵的奠基,颜鲁公与蔡襄等书法家“心正则笔正”的影响,所有这些不断丰富完善着朱熹的书法观.朱熹在书法创作上远溯钟、王法书,兼绍宋儒先贤遗迹;书法观念上主张“书字时甚敬”,同时将书法技艺中的“道”与“技”相结合.朱熹对于书法,是一丝不苟的.其书法是严谨而不拘谨,讲法度却不失灵动.工整之中富于变化,沉着之中蕴藏秀逸.

参考文献:

[1]朱竞生:《略论朱熹的书法风格及其书法思想》,《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4年2月

[2]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编:《中国古代书画目录》,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

[3]朱熹:《朱熹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

[4]陶宗仪:《书史会要》,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

[5]张怀瓘:《张怀瓘书论》,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

[6]马宗霍:《书林藻鉴》,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7]孙承泽,《庚子销夏记》,四库影印本

[8]潘运告、水采田:《宋代书论》,《续书断》,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

[9]陆游:《陆游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

[10]胡长春:《理学家的书法观——论朱熹在书法理论与实践上的贡献》,《合肥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上文汇总:此文为一篇关于对写作朱熹和取法和书法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书法本科毕业论文书法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学官朱熹 ●祝熹二月一个清晨, 临安, 伴着深巷中澎湃的卖杏花声, 春榜早早张贴出来 这是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年) 惠风吹得那片黑鸦鸦的举子们巾帻晃动 朱熹被挤得站立不稳,好不容易看到名字 真的进士及第了!.

2、 朱熹养生思想 【摘 要】朱熹作为理学宗师,对养生也有深入的研究,其养生思想涵盖养身与养心两方面 在养身上,他以“天人合一”为指导,寄情山水,注重饮食养生;在养心方面,强调以德养生,提出&ld.

3、 朱熹蒙养思想的当代价值基于对家庭教育问题的审视 摘要朱熹的蒙童教育思想集中反应在他的教育论著中,他强调知行合一,尊重儿童的发展规律和环境的引导作用,看重道德教育和学习兴趣,整套理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然而当今家庭教育呈现出完全相反的现状,如家长忽视儿.

4、 朱熹中和新旧说理论之辨析 罗琼 尤溪县朱子文化研究会摘 要朱熹关于中和新旧说理论之辨析,古今学者均畏于浸漫其中 究其原因,大抵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割裂了朱熹各阶段之研究成果,混淆了如胡宏、李侗……前贤对朱熹的影响,而忽视了朱熹的.

5、 朱熹亲情诗分类探析 摘 要朱熹的亲情诗展现了他与父母、兄弟、子侄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生活交往,或关心问候、或切磋请教、或告诫勉励,以及他离家在外时抒发的思亲怀乡之情怀 其亲情诗平和温厚,自然明畅,善于将义理融于情景之中,能够.

6、 朱熹之子,为何受教于吕祖谦? 中国历史上能被尊称为“子”的人可不多 老子、孔子、墨子这些都是春秋战国时期开宗立派的人物 而到了南宋,又有了一位“朱子”一一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可见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