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专科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世界哲学杂志 中国文化论文 中国社会科学期刊 马克思哲学论文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哲学阴阳家 论文 中国哲学概论论文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布局 大学生中国哲学概论课论文 中国哲学论文 对中国哲学的认识论文

中国哲学类有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跟杨立华:中国哲学的精神方面论文范文例文

分类:专科论文 原创主题:中国哲学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02

杨立华:中国哲学的精神,该文是关于中国哲学方面专科开题报告范文跟杨立华和中国哲学和精神相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谈论中国哲学?

一直以来有人质疑,中国有哲学吗?有人说中国没有哲学,这是文化自信丧失的一种表现.如今文化自信的丧失,已经方方面面伤害了我们.而只有那些有坚定文化自信的人,才能真正向别人学习.

我们的文明品格一直没有变化,数干年如一日就在这个版图上,我们说着当年的语言,用着当年的文字,讲着当年的经典.真正的经典没有死,是活在我们的语言、活在我们的精神当中的.

8月27日,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杨立华走进即墨古城大讲堂,做了题为“孔子与老子:中国哲学的精神”的演讲.

杨立华用一句话做了总结:“中国哲学,是以孔子为基础、以老子为补充的哲学.”

“我们的文明是把劳动和创造放在第

们这个文明最根基性的东西,也是我们这个国家能够在过去几十年里就到达这样高度的原因.这个精神,源自于对世界、对人生最根本问题的真实而深刻的认识.”

讲座对中国最基础的两个哲学体系进行了深刻而具体的解读,从未中断过的中华文明以及融于骨血之中的民族精神,历历可见.

今天给大家讲中国最基础的两个哲学体系——《老子》和孔子.二者所开辟的哲学有什么不同?这两个哲学体系如何成为中国文明的哲学基础?

真正的古典,活在你的语言、精神当中

一直以来,有人质疑中国有哲学吗?到今天,仍然有很多人人云亦云地问,中国有哲学吗?他们炫耀自己烂俗的知识:哲学一词来自古希腊,是“爱智慧”的意思;中文的哲学一词是从日文翻译过来的.

如果说中国没有古希腊形态的哲学,也由得你.但是说中国没有哲学,就太荒唐了,这属于文化自信丧失的一种表现.

今天中国的文化自信素养的丧失,已经方方面面伤害了我们,甚至伤害了我们的表情.今天大街上不少人目光游移、神色恍惚,原因在于没有坚定的自信.过去一百年来,我们总是强调跟别人学习,但一个没有自信的人,怎么可能学到任何有意义的东西?我们自己的自我都没有确立,请问你学什么?只有真正有坚定的文化自信的人,才能真正向别人学习.

有人说中国文明宗教性不强,这点我赞同.早在西周初年,理性主义和人文主义在中国就已经塑造成形,中国文明是高度理性化的.所以中国人的宗教信仰总体上是实用主义宗教,我认为实用主义宗教是最健康的.什么叫实用主义宗教?灵就拜,不灵就不拜.不灵还拜,不是迷信吗?哲学是关于世界、人生最根本问题的思考,如果说我们没有这种思考,宗教意识不发达,这样一个源远流长的悠久文明,是怎么数千年如一日延续下来的?

中国文明白发生以来,是从未中断过的文明,甚至是唯一一个从未中断过的文明.我们的文明品格没有变化,数千年如一日就在这个版图上,我们说着当年的语言,用着当年的文字,讲着当年的经典.两千多年过去了,真正的古典没有死,是活在你的语言、活在你的精神当中的.

如果以后再有人说中国没有哲学,我建议你就做一件事,默默把《老子》拿出来摆在他面前,一句话都不用讲.在座诸位如果家里没有四种书,回去面壁.哪四种?《论语》《孟子》《老子》《庄子》.这四种书,可以不看,不能没有.读不读,是能力和时间的问题,有没有就是基本品位的问题,这些书都是辟邪的,连这书都没有,家里怎么镇得住呢?

老子与《老子>的区别

先来讲《老子》的哲学,用书名号,意味着我讲的不是老子这个人的哲学.我们不能随便讲“老子”这个人的哲学,因为老子跟《老子》这本书与我们一般意义上的理解不同.很多人认为老子留下了《老子》五千言完整版,但目前主流学术界是不认同这种说法的.

在过去一百年,老子其人在学术界是有相当大的争议,甚至连老子这个人是否真实存在都是有争议的.钱穆先生就认为没有老子这个人,当然主流学术界不接受钱穆先生这种极端的看法,还是认为历史上有老子这个人.关于老子,目前只有两件事情是确定无疑的:第一,老子曾做过“周守藏史”,什么官?有的人说是图书馆馆长,这个说法不恰当,更确切的应该是国家档案馆馆长,掌管古代档案.第二,老子曾经跟孔子见过面,并且讨论过问题.关于老子生平能够确定的就是这两件事情,其它都是传说.

老子的生活年代,要跟孔子相参照.先秦时期的哲学家,生卒年最确定的、有明确记载的只有孔子.所以我们要了解先秦时期的哲学家和他们的生活时代,都是以孔子的生活时代为参照.按照老子跟孔子之间的交往,可大概推测,老子比孔子年辈要高,比孔子大二三十岁,所以老子出生的时间约为公元前580年至公元前570年.印使按照老子活一百岁算,老子的去世时间不会晚于公元前470年.而《老子》五千言完整版出现得很晚,我的推测是不早于公元前300年.如果再往上勉强推,无论如何也早不于公元前350年.《老子》的成书有时间上限,一定晚于《论语》,一定晚于前期墨家的时代.综上,老子不可能写五千言完整版的《老子》,所以今天有学养的、严格意义上的说法,只能讲《老子》这本书里面呈现给我们的哲学.书里包不包含老子本人的思考?我们认为是包含的,但不确定哪个部分是老子本人的哲学.

《老子》马王堆帛书

过去半个世纪,有几次非常重要的考古挖掘.其中一次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的3号汉墓出土了大量帛书.中国古代书籍的介质,最典型的是竹木简.绢帛比竹木简更方便,但成本比竹木简高得多,书写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竹木简的使用比例比绢帛高得多.

马王堆出土了大量帛书,比如完整的《周易》,其顺序、内容跟传世本是不一样的,如挖掘出失传已久的帛书《五行》篇,使子思和孟子的传承关系变成了实证.当然,最重要的是挖掘出两种完整的《老子》抄本,一种是马王堆甲本,一种是马王堆乙本,都是非常重要的、所见年代非常早的《老子》抄本.其中,马王堆甲本是迄今为止所见年代最早的《老子》抄本.甲本确定无疑是汉以前的抄本,因为它不避汉高祖刘邦的讳.古代帝王的名字是不能在书籍上出现的,古代典籍在抄写过程中,比如为了避汉高祖的讳,“邦”就抄为“国”字.而在马王堆甲本里,“国”字都作“邦”字.最著名的是“治大国若烹小鲜”,在马王堆甲本里写为“治大邦若烹小鲜”.

马王堆乙本要比甲本的所见年代晚,但是也很宝贵,马王堆乙本抄写年代比较确定,是汉高祖以后、汉文帝之前的抄本,因为它避刘邦的讳、不避刘恒的讳.传世本《老子》第一句话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在马王堆乙本里这句话写作“道可道,非恒道”. “常”字是因为避刘恒的讳而改的,所以今天的传世本这个字是被改过的.

马王堆甲乙本都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也就是说传世本的《老子》第38章是马王堆甲乙本的第1章.“道德经”之名是源于《老子》上下经的顺序,所以马王堆甲乙本的《老子》不能称之为“道德经”,而应该称之为“德道经”.

《老子》开创前所未有、与众不同的写作方式

《老子》完整本约5300字,取其整数,称之为《老子》五千言.《老子》成书比《论语》要晚,比《墨子》早期的部分要晚,甚至晚于《庄子》七篇,这是钱穆先生终生不疑的判断.

我认为五千言规模的《老子》出现得比较晚,《老子》的成书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老子》这本书是没有来历的书,写法上是完全的创新.像《论语》《墨子》《庄子》的写法,之前都能找到先例.而《老子》是前所未有、与众不同的,为什么?

第一,《老子》通篇无对话.早期古人表达哲学思想的时候,多以对话的形态来表达思想,所以很多哲学表达是著述的,但是《老子》通篇是论述.

第二,《老子》各章是有押韵的.

第三,《老子》这本书是高度体系化和结构化的,各章都有严密的结构.所以读《老子》,一定注意是空间化阅读概念,仅仅按照文本的先后顺序,依着时间的展开来读是读不懂的.

第四,概念上的伟大创造.《老子》发明了非常多之前没有的概念,比如“无”的概念、“玄”的概念,这些概念都是《老子》的创造和发明.在语言上,这是非常伟大的创造.在这个意义上,说明了《老子》这本书的重要性.

《老子》超越哲学的语言困境

《老子》传世本的体系化的核心,《老子》思想、哲学中最关键的部分是《老子》的第一章.它是高度体系化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非常清晰地指向了哲学的语言困境的问题. 哲学离不开语言,离不开文字概念,离开了语言、文字概念,就不是哲学.语言是我们获得公共性和普遍性最重要的渠道和方式.以“颜色”为例,你能证明你眼中的红色跟我眼中的红色是一个红色吗?没有办法证明.其实我们想传达的是色差,我告诉你的是我眼中这个颜色跟我眼中的绿色不同,而你眼中的这个颜色跟你眼中的绿色也不同,我们只能共同认可一件事情“这事儿不同”,但是这个颜色在我眼中呈现的和在你眼中呈现的是不是一个样子,没有办法验证.

哲学必须用语言和概念来表达,但是语言和概念在表达终极问题时,有它的局限性.比如用一个概念去界定一个真正的无限者的时候,我们说这个东西是无限的,请问用“无限”这个词,是不是构成了对这个东西的限定?词好像一张网,我们捕捉最终极的、一切万物之根源的道,你捕到的时候就已经不是了.

再举一个例子,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也是我认为到目前为止,最后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海德格尔.他于1976年去世,他去世以后的四十多年没有再出现真正的哲学家,所以世界迷茫到今天这个样子.无论东方、西方都在迷茫,谁也不知道人类文明应该怎么走,谁也不知道美好的生活是什么样子,这就是因为哲学的缺席.

海德格尔最出名的哲学著作是《存在与时间》,西方哲学家关于“存在( being)”的英文翻译一直有争议,因为它有“存在”的意思,还有“是”的意思.海德格尔提出的贯穿始终的问题就是“存在是什么”,把它翻译成“存在,是什么”的时候,这个问题还成立.但是“存在( being)”,有“是”的意思,于是这个问题就变成了“是,是什么?”问到这个问题,语言的边界就出来了.如果你不知道“是”是什么,你怎么能问得出“是,是什么”,如果你已经知道“是”是什么,你就不会问“是,是什么”.

《老子》明确指出了哲学有语言困境之后,进一步用自己结构化的写作方式超越了这个困境.当用单一的概念无法表达终极存在时,把它放入一个体系和结构当中,就能对终极存在实现有洞见的理解.

无欲与有欲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从无名到无欲,是“无”的序列;从有名到有欲,是“有”的序列.在这一章里面,“无”的序列对“有”的序列,哲学的根本问题得到了理解和表达.

但是这两句话都有表达问题,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能不能表达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完全可以,第一种读法“无名”是名词,第二种读法“名”是动词.但可以证明的正确读法,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争议更大的是这句“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北宋王安石认为这种读法不对,应该读成“常有,欲以观其徽”,他认为“常有欲”的概念不符合《老子》清净无为的思想.所以北宋以后近千年的时间.主流的读法是“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通过整理马王堆甲乙本,发现在“欲”后面都加了一个“也”字,写作“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徼”.但是马王堆甲乙本公布以后,很多人仍然坚持以前的读法,觉得老子是清静无为的,怎么能讲“常有欲”.但是老子是让我们“常无欲”“常有欲”吗?这句话怎么正确理解?最重要的是“观”, “无欲”和“有欲”是观的两种状态,换句话说,最关键的是无欲观哪个方面,有欲观哪个方面.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妙”对应“无名,天地之始”中的“始”; “徼”对应“有名,万物之母”中的“母”.“妙”指生的意思,是让我们以无欲观物之生.“徼”指的是完成,是让我们用有欲观器之成.所以《老子》第一章核心的理念是, “以无欲观物之生,用有欲观器之成”.

举个例子,过去的豆浆,盖子还没有打开,满屋都是豆浆的香气.今天的豆浆,也能叫豆浆吗?因为没有“无欲以观”,任何事物都有它自然生长发展的节奏,一旦用“有欲”的态度去对待它,其结果必然干扰它自然生长和发展的节奏,所以一定要“无欲以观”.当然这个世界谁也没有吃亏、谁也没有占便宜.你提供“有欲以观”的大米,别人就还给你“有欲以观”的猪肉,于是处处都是“有欲以观”的东西.

再举个例子,今天教育最败坏的地方在于,居然所有人都在批评中国教育.很多没有教育经验的人,提出了各种各样人造的、假的教育理念,这些人为的、刻意造出来的教育理念,破坏了教育自然的节奏.

今天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亲子关系是人造的,不是自然的.我们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水平,赶不上我们的父辈,我们的父辈没有在教育上花那么多时间,他们用极白然的传统,用数千年积累下来的教育经验,自然而然教育出来的孩子就很好.

比如我们都说不应该随便跟孩子发脾气,这个话总体是对的,但是也别太过了.如果你的情绪不好,孩子惹了你,你发作也就发作了.孩子小的时候,是你鼎盛时期,也是你身体最健康的时期.如果在此时发作孩子一下,他都接受不了,你能指望到你老了一身毛病的时候,孩子去容忍你吗?一旦明白这些,就知道中国传统的教育才是真正好的教育,是真正的“以无欲观”.

生与成

《老子》的核心是生跟成的问题.

生是怎么来的?《老子》提出了“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什么叫“有”?比如我手里的麦克风,这个是“有”.为什么是“有”?因为它是有限的,是有属性的.颜色、温度、质量、形状、硬度等,这些东西构成了它的属性.以颜色为例, “这个麦克风是黑色的”,这是有限的肯定.但是,我只要说出它是黑色的,是不是就等于同时说出了一个“不是”的系列,等于说它不是红的、不是蓝的、不是绿的、不是白的……我说“它是”,同时意味着说出了一个无限多的“不是”的系列.有限肯定的同时,就是无限否定.再进一步,有限肯定来源于无限否定.也就是说,任何属性都是来源于无限否定.

这个无限的否定是多还是一?能不能说颜色来源于颜色的无限否定,硬度来源于硬度的无限否定,温度来源于温度的无限否定,能不能这样讲?不能.往前再推一步就会发现,没有多只有一,为什么?如果具体的颜色,比如黑色,来源于颜色的无限否定,那颜色的无限否定里面,包不包含肯定性内容?有一个颜色是肯定性内容.这个肯定性内容,一定来源于更根本的无限否定,所以推两步就会发现,所有具体属性都来源于那个统一的、唯一的根本性无限否定.这个无限的否定里,不能包含任何肯定性内容,因为只要包含肯定性内容,它一定不是最根本的,所以最根本的无限的否定者被称为“无”.

这个“无”像什么呢?我们可以理解为雕刻万物的刻刀,只是这把刻刀是无形的.什么叫否定?我们想象要在一块石头上凿一个雕像,这个过程是用凿子一凿一凿地去凿这块石头,通过否定来塑造这块石头的形状.“无”就是雕刻万物的那把统一的刻刀或是凿子.所以有一个词叫“鬼斧神工”,是来形容它的.《庄子》里面讲“刻雕诸形”,“无”就是这把无形的刻刀,作为一切具体属性来源的那把统一的刻刀.

因此,中国文明的伟大与厚度,直接体现为语言的伟大和语言的厚度.你若有一双善于思考的耳朵,你不用念书就能不断汲取智慧.大部分智慧用四个字来评价,即“颠扑不破”.现在各种各样的错误思潮与理论充斥在你的生活里,破坏着你最基本的常识.当一种新的理论破坏了你父辈教给你的最基本的人生道理时,你一定要警惕,这个理论正确的概率不高,错误的概率很高.

最近发现,我所有的努力其实就是在证明,小时候父母告诉我的那些道理都是对的,我把这种努力称之为“带着天空的高度回归大地”,不要以为带着天空的高度就会飞了,你还得在大地上行走.

“无”为什么称之为“无”,因为这是根本的否定,里面没有任何肯定性内容.一旦有肯定性内容,它又不是根本的否定了.由于里面没有肯定性内容,所以这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所有事物都来源于这个“无”,所有事物都经过这个“无”.

一切事物都经过了什么?“路”.你每天走的是什么?“路”.所有事物都要经过的“路”,叫做“道”,所以“道”也是在讲“路”.既然所有事物都经过,也就意味着所有事物都不在它之外,说明是“大”还是“小”?是“大”, “大”这个字在《老子》里面也是指根本的否定.根本的否定是真正意义上的普遍,它是“一”还是“多”?是“一”.所以《老子》里面的核心概念,“道”“无”“玄”“一”“大”,都在讲根本的否定.

这是生的哲学命题,接着看“成”的哲学命题.

《老子》的第11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我们所在的学堂,它能发挥作用,是因为旁边的木头,还是因为木头围绕着的“空”?当然是“空”.所以一切“有”要想发挥作用,都需要以“无”为条件,没有了“无”,这个“有”是发挥不了作用的.

中国哲学有一个根本的实践品格,一定指向人生的具体实践,一定指向“用”.中国哲学可概括出一个特点一一中国人不好奇.中国古代没有人倡导我们应该去了解所有万物的知识,为什么?因为中国人极聪明,明白一件事,无论怎么努力,你知道的东西永远不如你不知道的东西多,你怎么努力都没有用.这一点无论是孔子、老子还是孟子、庄子,都明白.最典型的是《庄子·养生主》中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生智慧.

有人说,中国人不好奇挺糟糕.你们知道西方文明的好奇品格已经给这个世界带来多大危险吗?最近最热的词是AI,按照现在科学家的估算,最快三十年AI将产生自我意识.如果AI真正获得了自我意识就会发现,人类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在破坏这个世界,怎么可以有这么不完美的存在.人类应该结束了.如果AI能够真正拥有自我意识.它成为更高等级的精神或者灵民,意味着人的存在就是为了发展出AI,意味着人的存在就是为了否定自己,人是以毁灭自己为目标的.但即使有这么大的危险,科学家们还在努力发展AI.

中国哲学没有这种好奇心,所以我们一直非常健康.

谦退与无为

《老子》讲了个体的生活智慧和整体的生活智慧.

作为个体的生活智慧,它引导的是留余地的智慧一一“谦退”,我把它理解为留白的智慧.所有事情都要留余地,不留余地难以为继.《老子》里面有句话“企者不立,跨者不行”,指的是一个人正常走路,每一步都不能迈到最大的步幅.如果这步迈到最大——劈叉,那下一步该怎么走?不留余地难以为继,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道理.

任何事情只要满了就不好,满了就运转不开.今天人们普遍的麻烦就是一个字“满”,生命中不留空,每一天都是满的,运转不开,没法儿过得好.每个人都希望达到更高的位置,却没有想一件事,你的格局够吗?如果你到了一个位置上,你的格局刚够,你是驾驭不了的.因为格局刚够,运转不开.今天有点能力的人,你是没空的.你的时间已经被占满了,但是你能不能驾驭是关键.

魏晋时期的大哲学家王弼,他在解释《老子》道理的时候有一段话, “夫执一家之量者,不能全家;执一国之量者,不能成国;穷力举重,不能为用.”一个人的格局刚够管理一个世家的,给他世家是管理不好的.一个人的格局刚够驾驭一个邦国的,给他邦国是治理不好的.一个人竭尽全力举起一个非常重的东西,这东西已经不能发挥作用了.

我最近老说一句话,身满心不能满.魏晋时期另外一位大哲学家郭象曾提出, “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只要心有空,多忙的事儿都没事儿.如果身心俱满,不可能长久.

作为整体的生活智慧,就是治国理政的理念——“无为”. “无为”不是道家专利,是中国古代各家共同讲的政治智慧,是普遍的政治原理.只要这个治理还有一定的效用,就在某种程度符合“无为而治”的原则.到目前为止,“无为而治”这四个字最早出现在《论语》.

《老子》的“无为而治”是什么意思?“无为”就是要像“无”对待“有”的态度一样.理想的统治者,让自己成为别人发挥作用的条件,而不是自己去发挥作用.用韩非子的话讲, “不白用其力用人之力,不白用其智用人之智,不白用其勇用人之勇.”能调动和运用别人的力量、智慧,你的力量、智慧才是不可穷尽的.

《老子》哲学的最大问题在于它的本体,本体是“无”, “无”是没有任何具体内容的.由于没有任何具体内容,它就在本体当中找不到价值标准,不能建立有效的价值基础.一种哲学不能提供明白的价值标准,这个哲学是有问题的.所以《老子》的哲学只能用“用”的有效性证明“体”的合理性.这个道理对不对,是用“用”的有效性来证明.在根源上讲,远远不如孔子的哲学.《论语》的三大特点

《论语》这本书不是孔子本人作的,孔子生前没有见过《论语》,他的第一代弟子也没有见过,《论语》这本书是曾子去世以后才开始编纂的.曾子是孔子晚期最杰出的弟子曾申,曾子去世的时间大概是公元前435年,《论语》的主体部分编成时间应该是公元前435年到公元前420年之间.《论语》的资料应该是来自孔子的第一代弟子,就是那些亲自聆听过孔子教诲的人,他们把自己认为孔子最重要的教诲记录了下来.曾子去世以后,孔子的第二代弟子担心孔子的教诲会慢慢丧失掉,于是开始了《论语》的搜集和编纂工作,这是《论语》大概的成书过程.

《论语》是中国人必读的书,也应该是伴随一生的书.我接触《论语》到现在有三十年了,自己都不记得讲了多少遍.但是直到现在,每隔一段时间,我对《论语》还是会有新的认识,我现在的理解比我去年对《论语》的理解,又有了非常大的变化.

《论语》有三大特点.

第一是丰富.中国古代书籍当中,《论语》是最丰富的.不管你读到多高深,会发现这些道理也不在《论语》所说的道理之外.我研读了那么多年,今年新出了一本书,其实已经扩展到了一定的高度,但还是在《论语》的笼罩之下.所以北宋初年著名政治家赵普讲“半部《论语》治天下”,有同学问我这句话对不对呢?我说这个我真不知道,但是我的体会是,一部《论语》应对自己的人生,是足够了的.

第二是朴素.读《论语》,别期待一下就能读出其中的高明.读一遍就能读出《论语》高明的人,天分是极高的.《论语》太平实了,就像阳光、空气、水和粮食一样,几乎没有味道.细读十遍《论语》必有效果,就连你的整个人都会改变,精神气质会不一样.我从14岁到34岁,长时间失眠,一般睡眠问题是越老越严重的,但我到34岁以后就好了,就是因为熟读儒家经典,越读得久,人的心胸越宽,自己的事儿想得越少,就越容易睡得着.所以大家如果睡不着,那我教你们一招,临睡的时候别想自己的事儿,去想别人的事儿,一会儿就睡着了.最好的办法就是想国家大事,离我们比较远,我们也没有什么眉目和线索,基本想一会儿就睡着了.

今天大部分人的毛病就三个字——太自我,越自我的人越不幸福,为什么?因为自我越大,得失心就越重,得失心越重,一辈子就脱不了“患得患失”四个字.所以不要先想要读到《论语》的高明,要先去看看孔子有多真.我们跟孔子比,最大的区别在于我们比孔子虚伪得多.所以《论语》就像一面镜子,处处照出我们生活当中的伪和妄,知道了自己的不真与不合道理,我们就能够努力朝着真与合道理去生活.去年流行一个词“油腻”,还编出了三十几条油腻的标准.然而什么叫油腻?伪装就是油腻.什么叫不油腻?清水出芙蓉就不油腻.那些油腻的人读的都是油腻的书,而那些不油腻的人读的都是向真而活的书.比起是不是能活得真实,努不努力向真而活,才是关键.

第三是具体.孔子所说的道理,都是就着具体事情来说的,孔子很少甚至可以说几乎不悬空说貌似高明而抽象的道理.北宋大哲学家程颢说“百理具在,平铺放着”,也是这个道理.很多道理貌似高明,实际上连道理都不对.就像如今很多人都会劝大家放下,但他们自己都放不下,还劝别人放下?我有时候逗他们,“你看,你劝人放下,真聪明,别人不放下你怎么拿呢?”孔子就不劝你放下,放下什么?不该你碰的你就不能碰,谈不上放下;该你拿着的,你就拿着,不用放下.

《论语》这本书要反复去读.

今天大部分人的生活当中,最缺乏的就是经典阅读.“读”本身最重要,经典阅读之谓经典阅读,是要把“读”本身当成目的而非手段.等你把对《论语》的阅读当成目的而非手段的时候,这样的书在你生命中发挥的作用就是最大的. 如果我今天的演讲能够让大家跟《论语》这样伟大的经典结缘,如果大家此后的生命里能够伴随这样伟大的经典,大家的生命当中从此开始有经典阅读的部分,那我此行就太值了.

两三千年来中国文明的总结者、提炼者和升华者

《论语》这本书太平实了,以至于很多人怀疑孔子有哲学吗.如果孔子没有哲学,没有对世界、对人生的最根本问题的认识,那《论语》平和正大坚定的目光从何而来?孔子说问题的时候,何其笃定.孔子跟真理之间的关系好像是统一的,所以孔子说话一点不费力.我们说话就很费力,因为我们要不断思考,这说明我们跟真理不是同步的.而孔子说话,信手拈来,给人感觉一弯腰就是真理.孔子在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时候,说“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的时候,没有一点勉强,是自然而然流淌出来的.所以孔子的弟子评价孔子说,“白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这评价是由衷的,而且我认为是客观的.

孔子是到春秋末年以前两到三千年中国文明的总结者、提炼者和升华者.孔子关于世界和人生有特别根本的认识,而且这个认识的基本框架和结构,到今天我都认为是唯一可能正确的框架和结构.

我最近体会特别深,尤其是在我的新书出版了以后.面对很多质疑的时候我会思考,越思考越感受到孔子的伟大.为什么孔子总是在具体的地方指点,而不直接说抽象的道理?因为孔子明白一件事:大部分人都不是靠思考度过自己的人生,大部分人靠的是常识和习惯.所以我为什么说“带着天空的高度回归大地”,大地太宝贵了,父辈告诉我们的道理太宝贵了.

随便举个例子,正确的人生道理是什么?我小时候我妈常常讲“人生不如意常有”,你把这样的道理牢牢刻在心里,你对生活就有正确的态度,就会发现有点不如意的事儿,生活才是正常的.所以如果今天居然什么事儿都很顺利,我就要想明天会不会有麻烦了,因为那才是生活的常态.

孔子特别怕抽象的、普遍的道理对一般人仅仅构成抽象的了解,由于没有具体的认知,这样的道理对一般的人来讲是没有真正意义上普遍有效的指导性的,反而不如一些最朴素的道理对人更有利.所以孔子教育弟子时,特别针对弟子的资质.资质高的,孔子就告诉他们高明的道理;资质不够,孔子就告诉他们能听得懂的道理.

子贡说, “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子贡是孔子最著名的弟子之一了,排在孔子学生当中前十名,孔子都不给子贡讲这样的道理,说明在最深刻道理的层面上,子贡的资质不足.

哲学家是时代价值的守护者和重估者

人性和天道在讲什么?孔子的论证方式和论证结构是这样的.

大家常常说“三观”,三观就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如果用一个词来讲价值观,这个词可以概括为两个字,即“应该”.简单说,价值观解决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怎么活、不应该怎么活.对年轻人来说,特别重要的是要早点想明白两件事儿:追求什么样的生活,以及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两个问题真正想明白了,人生就大体立得住了,即使中间有小的波折和偏离,也最终会回到正轨上来.光知道“应该”还不够,还要去证明这个“应该”一一为什么这么活是对的,那么活是不对的?为什么我要成为这样的人而不能成为那样的人?道理何在?孔子的论证很简单,价值观解决“应该”,人生观、世界观回答为什么“应该”.为什么“应该”,因为人性就是这样的,天道就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换句话说,符合人性、符合天道的就是对的;违背人性、违背天道的就是错的.而天人是一贯的,是不相违背的,这就是大家都熟知的“天人合一”.

我认为三观是非常重要的.年轻人成长的两个阶段的教育很关键:第一个阶段是初中,初中时,人会养成潜在的为人处事的基本倾向,一旦形成了,就很难动摇;第二个阶段是大学一二年级,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北大一直坚持教本科生.

哲学家是时代价值的守护者,当根本价值被动摇时,哲学家必须起来捍卫.哲学家还要重估价值,因为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应该”是具有时代性的、历史性和偶然性的.

最简单的例子是男女不平等的问题.孔子不认可男女平等,强调男尊女卑,男尊女卑在今天还能讲吗?我认为不能讲.我们国家妇女解放走到今天这个程度,释放了多么巨大的劳动力和生产力,人自身有劳动的能力,有劳动的权利,有劳动的愿望,这正是尊严所在.我的一个朋友嫁女儿时心里很难受,就跟我表达, “这要是儿子该多好.”一般娶媳妇的家里都笑哈哈的,觉得占了便宜;嫁女儿的都哭得稀里哗啦的,很担心的样子.我说这有什么可担心的?你看看今天那一个个男孩脆弱的样子,谁伤害谁不一定呢,大概率事件是男孩被伤害.通常情况下,越是家庭环境稳定、家庭条件好的男孩,都挺容易被伤害的.今天讲男女不平等,从能力上都没有资格讲.你现在到北大看看,一个个小女孩都很强大,你还好意思讲吗?

通过成就他人而实现自我

具体看看人性问题.孔子讲人性就一句话,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什么叫人性?人性就是人不得不如此的本质倾向.所以我一直觉得,成为人也没有什么可骄傲的,就是碰巧成了人而已.既然碰巧成了人,就得把自己的“不得不”做好.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由于这句话后来写成了三字经,所有人都知道,以至于我们不知道这句话是伟大的哲学突破. “性相近”解决人性的普遍性问题, “习相远”回答普遍人性的基础上,为什么现实中人与人有这么大的差别.这是高度结构性、高度概括性的,绝对是伟大的提炼和升华.

人的本质倾向是什么?这需要进一步思考.我们从《论语》的第一章讲就行.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白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说”跟“乐”显然是不一样的,但是今天不强调它的不一样,而是强调它的统一性.如果我们要把“说”跟“乐”放在统一的概念下,我愿意把它们放在“幸福”的概念下,所以《论语》第一章提点出人的普遍倾向是追求幸福.

那么实现幸福的条件是什么,或者说幸福的内涵是什么?关于实现幸福的条件,有两种错误的思想倾向需要回避:一是抽空了精神生活的空洞物质,二是剥离了物质的空洞精神,这两种思想倾向都是没有道理的.关于这个问题,孔子讲得特别实在,“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孔子讲幸福的最低物质条件是,饿了吃最朴素的饭,困了弯着胳膊睡,这个条件就是“自我保存”的条件.幸福第一方面的条件就是“自我保存”,人活着总不是为了消灭自己,每个事物都有自我保存的倾向,甚至没有生命的东西也有这种倾向.

但是人不能只有自我保存,只追求自我保存的,那是动物.除了自我保存以外,更重要的是自我实现.除了在某些特定的时代,比如兵荒马乱的时候,自我保存成为压倒性的问题;而在昌盛和平的时代中,自我实现是更重要的.自我保存和自我实现通常情况下是一致的,但在某种特定情况下,二者之间也会形成冲突,这意味着选择自我实现就必须放弃自我保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追求什么?孔子说得很清楚,“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当自我保存和自我实现之间形成矛盾和冲突的时候,应当放弃自我保存,选择自我实现.自我实现,通常情况下构不构成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换句话说,我的自我实现了,会不会妨碍他人的自我实现?难道不是吗?比如我们下棋,我赢了你就输了,意味着我的自我实现了,你的自我实现被否定了,这好像是冲突的.然后一定要注意的是,这种自我实现之间的相互矛盾和冲突,看似如此,实际上是在一种错误的自我观念的基础之上才形成的,这都是源于“太自我”这三个字.

我最近老讲“他人不在我之外”的道理.当你真正体认到“他人不在我之外”,你的整个人就改变了一一你对待他人的态度会变,对待自我的态度也会变,封闭狭隘的自我就会被打开,打开以后,阳光就会照进来.为什么这么讲?孔子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句话一般都简单地理解为“推己及人”,但是要注意,这句话的重点不在这里,而是要强调每个人都是通过立人来立己,通过达人来达己,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都是通过成就他人而实现自我,成就他人是手段,实现自我是目的.

人可以讲自爱,但不能讲自私自利,自私自利是最高程度的不自爱,忘我才是最高程度的自爱.不要一听到“白”就觉得不对,在汉语里面,大部分跟“白”有关的词都是正面的,比如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白爱,但是人一旦走到自私、白利就过度了.

仁者,就是把人的内在生命力充分实现出来

人总是通过成就他人实现自我的,所以人一生都在两个人当中,即“自我”跟“他人”,人的一生没干别的,面向他人、朝向他人、走向他人.两个人组成了哪个字?“仁”.孔子用“仁”概括人性的内涵,人不得不如此的本质倾向就体现在“仁”上.《论语》当中, “仁”这个字出现了109次,每次出现,孔子讲得都不一样.“仁”究竟应该怎样理解?前辈们一直觉得孔子没有告诉我们大家,其实孔子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了.概括起来, “仁”就是人心灵的主动性.人和人之所以有差别,就在于主动性有没有放在该放的地方.

这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主动的人是清醒的还是麻木的?是清醒的.为什么?因为麻木就是不仁,日常语言早就告诉我们答案了.第二个方面,主动的人是自由的还是被奴役的?是自由的.为什么?因为奴役状态就是想做什么不能做,不想做什么一定得做.下面我们来说说主动性的第三个方面,也就是“仁”的第三个方面.植物种子最核心的部分被称为“仁”,是生机之所在,所以“仁”有生机、生命的意思.程颢提出了谷种之喻, “心譬如谷种,生之性便是仁也.”这三个方面当中,最根本的是生机. “仁”是人内在的生命力和内在的生机.仁者,就是把人的内在生命力充分实现出来,不仁者,就是部分丧失了自己的生命力.

生命力从哪儿来?从天道而来.天道就是一个永不停息的不断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用中国人最常说的一个词来形容,即“生生不息”,天道的本质就是生生不息.“仁”从天道而来,人的主动性,其内在不可剥夺的生机,就从这生生不息的生命里来,从这天道里来.因此,天道跟人性是相贯通的.

有这么一句话,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健”强调的就是日新的、永不停息的创造,就是这生生不已的最饱满的生机,这样的生机落实到人身上,就是要自强不息,就是要把我们的生命力焕发出来,把我们的主动性最充分地实现出来.

正确的人生态度是什么?是积极、主动、创造、充满生机.错误的人生态度是什么?消极,懈怠,颓唐,寄生和剥削.为什么前者是对,后者是错的?因为前者是符合人性、符合天道的,后者是违背人性、违背天道的.

我们的文明是把劳动和创造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们这个文明最根基性的东西,也是我们这个国家能够在过去几十年里就到达这样高度的原因.如今的很多经济学家说看不懂中国的经济,答案多么简单,13亿人口每天都活得这么勤奋,中国怎么可能不好?这个精神,源白于对世界、对人生最根本问题的真实而深刻的认识.

讲到这里,我们可以做一个总结,孔子的哲学是什么样的哲学呢?是人性跟天道的贯通,是明体达用的道路, “体用”的观念是北宋时才有的,但是我们用它来加以说明.孔子的哲学是从本体当中直接推出根本价值的哲学,这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哲学.

中国哲学的根本特点还是以孔子为基础,以老子为补充的哲学.

(本刊记者张雅乔、孙梦据杨立华教授在即墨古城大讲堂的演讲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汇总,此文是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杨立华和中国哲学和精神方面的中国哲学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中国哲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杨静华:生命编码的秘密 在蒙特利尔大学——结缘RNA生命起源学说杨静华最早师从于著名的分子进化学家、蒙特利尔大学Bob Cedergren教授,从事催化核糖核酸(ri b o z y me)结构和功能.

2、 中国电信云公司市场部总经理杨居正:天翼云打造差异化实现高速增长 文不二在中国电信最近公布的2018年上半年财报中,云和大数据这两块业务收入增幅达到120 作为中国电信的战略型基础业务,近几年,中国电信天翼云以高于整个云计算行业60左右的年均增长率的速度在发展 在2.

3、 徐国华:誓将打造中国海鲜酒楼第一品牌 标杆人物徐国华誓将打造中国海鲜酒楼第一品牌从早期的排档模式,再到其后的大型酒楼及连锁模式,徐记海鲜稳健发展了19年 期间,徐记海鲜在长沙、株洲、西安三地开设了22家大型连锁酒楼 现在这家餐饮公司决定今.

4、 王伟华:中国乡村建设应回归四位一体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楚商您长时间在乡村建设一线,从当前乡村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您如何看待当前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性王伟华谈及“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必然性,首先.

5、 毛振华:改革开放和企业家精神结合,投资中国前景看好 11 月3 日,2018 楚商(博鳌)年会召开,来自全国31 家省、市、自治区湖北商会,海外10 多个国家的湖北商会代表团参加此次年会,1200 多名楚商齐聚海南 开幕式上,湖北省楚商联合会监事长、中.

6、 中国年画王杨洛书:600年的传承,一生的坚守 杨洛书(1927—),山东潍坊人 寒亭杨家埠是木版年画的著名产地,创始于明末,在清光绪年间达到鼎盛 杨洛书,杨家埠年画的第19 代传人,被誉为“中国年画王”,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