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专科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教师资格证论文 教师资格证论文范文 教师论文网 教师杂志 教师论文发表刊物 幼儿教师评职称论文 教师资格证论文教育学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论文 小学教师论文网 小学教师发表论文题目 教师论文生发表期刊 评高级教师需要发表几篇论文

教师资格证论文范文 跟教师资改革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武术教学技能培养有关论文范文

分类:专科论文 原创主题:教师资格证论文 发表时间: 2023-12-28

教师资改革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武术教学技能培养,该文是教师资格证论文范文例文和教师资格证和体育教育和武术相关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摘 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将武术规定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是以培养具有一定武术教学能力和运用武术类运动方法进行强身健身指导的体育教育人才为目标.文章以教师资格证改革为背景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分析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武术教学技能培养中存在的教材、教学、以及评价等问题,建议补充完善武术教材中教学技能章节,构建武术教学评价内容与教学技能双重体系,旨在提高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武术教学能力,为高校输出高质量武术师资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校 体育教育专业 武术教学技能 教师资格证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8)8—0083—04

2011 年教育部选取湖北、浙江两省进行教师资改革试点工作,2015 年教师资格证统考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教育部在加强教师行业准入资格管理的同时,也对高校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是以培养学校体育教育师资为主要目标的体育类师范专业,自1952 年创立以来,截止到2017 年全国共有306 所高校开设体育教育专业.武术于1915 年提出在“各学校应该添授中国旧有武技”至今,学校武术教育已发展百年有余,长久以来武术界诸多专家学者致力于学校武术教学的改革研究,先后提出“淡化套路,突出技击,强调应用”的教学改革思路以及“一校一拳,打练并进,术道融合,德艺兼修”教学理念.然而,对于被列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的武术却仅限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缺乏教学技能的研究.鉴于此,本文以教师资改革为契机,结合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武术课程目标,就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武术教学技能的培养问题提出对策,旨在提高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武术教学能力,为高校输出高质量武术师资提供参考依据.

1 教师资格证改革背景

教师资格证是教师行业的准入资格证,1985 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要求在我国从事教师职业就必须通过教师资格认证考试并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后经1995 年3 月《教师法》以及同年12月国务院颁布的《教师资格条例》确立了我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教师资格证的认定始于1998 年教育部在上海、江苏等6 地进行教师资格认定试点工作.2001年1 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教师资格制度实施工作会议,进行了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工作动员部署工作,至此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全面实施进入实际操作阶段.教师资格证认度经过10 年的发展,2011年教育部选择浙江、湖北 试行了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1] 这一改革制度于2015 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教育部通过采用取消师范生直接认定教师资格证的方式加大教师资格证认证管理力度,从而迫使高校不得不重新审视师范类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问题.

2 教师资改革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武术教学技能培养问题分析

2.1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的地位

武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集文化、教育、健身、娱乐于一体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育厅(体教艺)[2003]7 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以及教育厅教体艺厅[2004]9 号《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武术作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其中《课程纲要》所列内容包括武术类课程必须按照必修课程开设,这不仅明确了武术在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地位,更是对课程开设形式的规定.

2.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武术教学技能培养窘境

教学技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与教学有关的知识与经验,促进学生学习,达成教学目标的能力,也是教师必备的素质与能力.[2] 武术因动作结构、运动形式、文化底蕴等因素较其他体育项目教学具有其独特的教学特点,主要表现在:注重直观教学、以领做为主、强调动作规范以及攻防含义讲解示范等.武术被列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培养体育师资的核心课程,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熟练掌握与运用武术教学技能,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中小学武术教学.长期以来,武术教育界专家学者对武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即武术教学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却忽视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武术教学技能的研究.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出现会练、不会讲,或是会讲但专业术语掌握不牢等现象.

2.2.1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材缺乏教学技能设计章节

武术教材是进行武术教学的载体和主要依据,其优劣不仅影响武术教学的实际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还直接制约着学校武术的普及与发展.[3] 武术教学技能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素质与能力,教材是教学参考依据,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1961 年国家体委组织编写我国第一部全国体育学院本科武术讲义到2009 年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武术》的问世,《武术》教材的发展可谓硕果累累,然而不同版本的《武术》教材均未设计武术教学技能章节,以蔡忠林、周之华主编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主干系列教材的《武术》教材为例,虽经多次修订出版也仅仅只是对教学内容、章节顺序以及部分知识点进行了更新,并未编入武术教学技能相关章节.由此可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武术教材缺乏武术教学技能章节的设计.

2.2.2 武术教学偏重知识技能传授,教学技能培养环节薄弱

武术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依托课程教学目标完成,而课程教学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无论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还是武术课程总目标旨在培养从事体育教育的人才.(见表1)

武术教学是以培养从事体育教育的人才为目标,《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武术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规定基本能力培养主要包括:解析动作攻防含义和准确完成动作示范的能力、观察分析与纠正错误动作的能力以及运用教学原则,选择教学方法,组织武术教学的能力等.从“淡化套路、突出技击、强调运用”到“一校一拳、打练并进、术道融合”的武术教学改革来看,均重在武术教学内容的改革,却未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武术教学技能方面做出要求.现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偏重技术动作的教授,却忽视了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结合表1 可见这不但偏离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类课程目标,更是背离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2.2.3 教学评价重动作技能量化,忽略教学技能评价

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标准,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进行系统的调查,并评价其价值和优缺点以求改进的过程.[4] 作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主干系列教材的《武术》教材在论及武术教学评价时,只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两部分进行了评价.(见表2)

根据表2 可知:普通高校体育专业主干课程《武术》教材中关于武术教学评价内容也仅仅只是对于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与学习效果的评价,并未提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武术教学能力的评价.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评价主要采用“理论+ 技术”形式,其中理论成绩所占比例较少,重点对学生武术技术动作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忽视学生对武术教学能力评价比如:武术专业术语、口令的运用,动作的讲解、示范等能力的评价,导致学生技术达标却教学技能掌握不足,无法适应武术教学,甚至忧虑教师资格证面试抽中武术试题.

3 教师资改革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武术教学技能培养对策分析

3.1 武术教材补充教学技能章节

教材作为教学的工具,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教学的纽带与桥梁.其区别于其他著作的一大特点就是教材还要为检测学习效果、强化学习成果、促进学生发展服务.[5] 武术作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先后编修版出多本《武术》教材.尽管武术教材发展取得可喜成果,但教材中缺少教学技能章节修订是不争的事实.曾有学者提出《武术》教材要有对未来武术师资教育教学各种能力培养的内容与方法……以适应今后学校武术教育教学需要.[6]2011 年有学者呼吁在统编教材中编入武术教学能力的章节.鉴于此,笔者认为,《武术》教材作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工具,作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的武术课程教材在教师资改革下,应该增添武术教学技能章节,可以适当补充武术教学优秀案例、设计思路等内容,从而促进学生对武术教学技能的掌握,更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2 构建武术技术与教学技能双重评价内容体系

3.2.1 增设武术教学技能评价

按照体育课堂教学流程,可以将体育教学分为教学前、教学始、教学中、教学终与教学后五个部分,其中教学中涉及口令技能、讲解技能、示范技能、提问技能、组织管理技能等七种技能.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规定,武术类课程基本能力培养主要体现在解析动作攻防含义和准确完成动作示范的能力、观察分析与纠正错误动作的能力、组织武术教学的能力等六个方面.故而在武术教学评价中选取部分教学技能检测学生掌握教学技能情况.武术教学注重直观教学,以领做为主,武术教学实践中常用到的教学技能主要集中在口令技能、讲解技能、示范技能、组织管理技能以及纠错技能等五部分.以教师资改革为依托,增加武术教学技能考核,通过考试形式提高学生对武术教学技能的掌握.

3.2.2 调整武术量化评定比例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规定武术类课程考核成绩为由30% 理论知识、20% 能力以及50% 技术组成.在教师资改革下,为了提高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资通过率,武术教学评价尤其是考核成绩比例应该进行调整.(见表3)

如上文所述,在教学评价内容上增加武术教学技能考核,根据考核内容将其量化为20% 理论知识、40% 运动技能与40% 教学技能.武术教学技能是未来武术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增加武术教学技能考核比重,提高学生对武术教学技能的掌握,从而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资通过率奠定基础.

3.2.3 构建结构化考核方式

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分为笔试与面试,其中面试部分采用结构化面试,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考核可以借鉴教师资格证面试方式进行结构化考核.

如图所示:首先,教师将所学技术动作制作成卡片,学生进入考场后随机抽取卡片决定考试内容;其次,学生根据抽取的动作名称延伸一段技术动作展示,教师根据学生演练情况进行技术评价,评价标准采用武术竞赛规则以百分制计分;再次,学生演练整段动作后,对所抽取的动作进行单独讲解、示范、,此部分考察学生的武术教学技能,教师根据学生讲解、示范、组织等情况以百分制计分,最终两部分成绩按照比例折算计入武术考核成绩.武术课程结构化考核考核内容随机性大、灵活性强,在增大考试难度的同时,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提前适应教师资格证面试.

4 结论

2015 年教师资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直接申请教师资格证特权被取消.武术课程作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以必修课的形式开设,旨在培养具有一定教学能力和运用武术类运动方法进行强身健身指导的体育教育人才,然而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来看,涉及武术教学技能的内容、培养等问题较少或薄弱.依托教师资改革审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武术教学技能的培养问题,契合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推动高校培育高质量武术师资队伍,从而促进学校武术积极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田广增. 教师教育制度新变化与高师教育改革[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8):45- 47.

[2] 施小菊. 体育微格教学[M]. 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3:38.

[3] 倪金福, 高 嵘, 王建华, 高 航. 不同武术教材教学效果的研究[J]. 体育与科学,2007(06):87-89.

[4] 周登嵩. 学校体育学[M]. 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235.

[5] 林向阳, 周红妹.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系列教材练习系统设计的分析及优化策略[J]. 体育学刊,2011(01):79-83.

[6] 单锡文. 新时期体育院校武术普修统编教材的编写原则及内容设置[J]. 少林与太极( 中州体育),2011(10):1-4.

该文总结:本文是一篇关于教师资格证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教师资格证和体育教育和武术相关教师资格证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 杨云琳1,李艳2(1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41;2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41)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方法,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体教专业学生教学能力.

2、 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实验教学改革 摘要体育实验教学是高校体育专业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高……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对体育专业实验教学部分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呈现出重理论轻实验的现象,这是造成我国体育人才缺少.

3、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校职业教育专业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摘要高职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职业技能,对服务社会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使得国民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企业对于.

4、 高校体育类专业学生阶段性教育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高……教育在我国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伴随着国情的变化步入“新常态” “新常态”环境下的今天,高……体育教育正逐渐从.

5、 基于信息化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 黄 健/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摘 要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针对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现状出发,对信息化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提出相关的思路和发展策略,旨在促进信息化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和进步 关.

6、 儿童文学课程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儿童文学课程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罗 华内容摘要高职儿童叉学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儿童叉学课程是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训练相结合的课程 在扎实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强学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