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农家科技杂志 科技小发明论文 科技小论文500字 大科技杂志 科技风杂志社 绿色科技杂志 苏州科技大学毕业论文 科技论文中日期写法 科技论文写作入门心得 保护环境科技小论文 新科技论文 科技投稿

科技创新学术论文怎么写 跟河南省高校科技平台建设现状和学科布局类论文怎么写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科技创新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30

河南省高校科技平台建设现状和学科布局,该文是有关科技创新毕业论文范文与科技创新和平台建设和学科布局研究有关论文范文资料.

李飞亚

(河南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摘 要:在产学研创新体系协同发展中,地方高校在这一创新体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科技创新平台的地区建设现状与学科分布会直接影响这一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选取河南省内具有代表性的18所地方高校,分析了河南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地域分布和学科布局现状.研究表明,在河南省内总体来看注重基础研究的国家级平台布局相对集中,省级平台布局均衡,但是技术转化和应用平台建设总量较少,所以在专利转化以及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存在技术创新不足的现象;学科分布上,河南省在生物医药方面具有突出的学科优势;在新材料、装备制造、工程技术及食品安全具有较好基础;但在环保和信息技术领域整体发展相对滞后.

关键词: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学科布局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32.017

1地方高校与科技创新平台的范畴

科技创新平台从本质上讲就是科研机构创新要素(人才、装备、实验场地等)和社会创新要素(资本、需求、技术等)相结合的支撑系统,是自主创新和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式,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其主要功能是培养创新人才、推动学科建设及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是一种新型的、交叉的、集中的科研组织运行模式,它能够将高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科技发展有机结合,从而实现人才和科技资源的充分共享.高等学校依托高精尖的人才优势以及充分发展的学科优势,能够承载国家和省部委等设立的各类科技创新工作,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含有侧重基础研究的重点实验室、聚焦技术开发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工程实验室等,共同构成了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地方高校指地方所属的高等学校,一般隶属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或港澳特区,大多数靠地方行政部门划拨经费,由地方财政供养的普通高等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权威数据,截至2017年底河南省地方高校共计129所(不含成人教育高校),其中本科院校52所(其中,民院校17所);专科院校77所(其中,民办院校20所).依据河南地方高校的建设规格可分为四类:(1)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郑州大学);(2)省属重点建设高校(河南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3)省属一般本科高校(如郑州轻工业大学、中原工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工程学院、信阳师范学院等);(4)地方高等专科学校.其中,“211工程”建设高校、省属重点建设高校和一般本科院校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主要承载者,集中代表了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最新的建设和学科布局现状.本文选取河南省最具代表性的18所高校作为统计对象,涵盖全部“211工程”建设高校和省属重点建设高校,部分科研实力较强的一般本科院校以及部分新兴本科院校,科技创新平台总量占到全省高校的98%以上.数据采用实地调研法获得,以2016年底发布数据为准.

2河南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与学科布局分析

2.1国家级创新平台与学科布局

调查数据表明,河南高校拥有20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主要集中于“211工程”高校和省属重点高校.依据我国“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中列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学科分类,涉及理、工、农和医四大学科,学科领域涉及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工程技术、食品安全等.图1和图2给出了河南地方18所高校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布局和学科分布情况.

图1河南省高校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分布

图2河南省高校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学科分布

2.2省部级创新平台与学科布局

依据2016年底统计数据,河南全省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达到1161个,其中省部级重点实验室89个,省部级工程实验室293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79个.在本文统计的18所院校中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达到182个,约占全省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总量的15.6%,其中省部级重点实验室84个(含联合实验室、重点研究室),约占全省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88.7%;省部级工程实验室48个,约占全省省部级工程实验室的16.4%;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含工程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技术服务中心及生产力促进中心)合计50个,约占全省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6.4%.

图3河南省省部级创新平台的学科分布

图4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学科分布

图5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学科分布

图6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科分布

3河南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分析与讨论

3.1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过分集中,学科发展不均衡

由图1可以看出,河南省高校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集中分布于8所省属重点建设高校,其中,其中郑州大学与河南农业大学各占6个,占国家级平台的60%.学科领域布局集中于生物医药,在新材料、装备制造、工程技术、食品安全等发展较均衡,但在信息技术方面平台建设明显滞后.这些特点河南地方学科建设及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紧密相关.如郑州大学是河南省唯一一所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各个学科在河南省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河南省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在小麦、玉米、棉花等生物学领域具有地理和学科优势.

在新材料领域,河南地方高校拥有2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特种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大学)与金刚石工具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中原工学院).前者依托于河南大学凝聚态物理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2个重点学科和润滑与功能材料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组建而成.学科方向有纳米功能材料、表面修饰、纳米微粒制备化学、纳米结构有序体系构筑、纳米材料表面界面(光)电子转移特性等,是我国最早从事纳米材料研究的科技创新平台之一.河南省是超硬材料生产大省,产值占全国的80%以上,具有特色鲜明的地方产业链,“国家火炬计划超硬材料产业基地”主要围绕金刚石线锯、有序排列工具、钎焊金刚石工具、自蔓延制备高精超硬陶瓷工具和超硬复合材料制品等进行攻关,促进我国超硬材料及制品产业升级和区域创新.

在生物领域,河南作为中国小麦的主产区,在小麦生物技术研究方面,国家级研究平台占有6席(30%),包括依托于河南农业大学建立的“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及“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依托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安阳)与河南大学的“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河南省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生物学领域,河南在农作物优质品种开发、储运技术、深加工、化工化肥等各个环节都有国家级科研平台,为实现豫北地区粮食生产基地及黄淮海平原农产品主产区的提供有力的支撑.

在医药领域,郑州大学拥有2个国家级临床药品研究基地,1个国家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心,学科建设主要集中于西药领域,包含有血液、生育、皮肤、心血管、消化和肝病等专科.河南中医药大学主要作为我国中药的临床药品研究基地,建设有艾滋病病理、心肌炎病理、中药制剂、肾脏病理、中药药理、中药质量分析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实验室,临床药品研究涉及心血管、消化、儿科、肾病、肛肠、周围血管等医学专科.

在装备制造领域,河南是中国矿产资源大省之一,西部主要有钼、铝、金、铜等金属矿产,西北部和南部主要分布有煤碳能源矿产.“矿山重型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由河南科技大学和“中信重工”联合组建,主要开展矿山重型装备性能、可靠性与寿命、制造关键技术和节约减排等学科研究.焦作市作为我国重要的产煤基地,河南理工大学主要服务于我国西北煤炭工业,成为煤炭工业重要人才培养基地.“河南省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河南理工大学)是目前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科研基地,涉及地质科学、安全科学与技术和采矿工程等多个学科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

在食品安全方面,河南工业大学形成了粮食储运和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在粮食作物的产品开发技术方面建立了国家级平台.

在新能源领域,河南师范大学依据化学学科优势,“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联合地方企业,开展镍氢电池材料、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新型正负极材料、电解液以及电池模块等研发创新及产业化.

3.2省部级平台布局合理,学科布局相对均衡

从河南高校省级平台占河南全省平台的比例来看,省级重点实验室占到88.7%,说明高校研究方面更注重基础类研究,在应用技术领域的省级工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的占有比例(分别为16.4%和6.4%)来看,对应用技术的研究还很薄弱,说明高校创新平台对社会需求的契合度还有待加强.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较国家级平台布局相对分散,如郑州大学与河南农业大学省级平台有30个,占河南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33.7%.主要原因在于这两所院校占据了河南工业和农业的两个龙头位置,具有鲜明的学科优势.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涉及烟草、可再生能源、农作物、家畜、微生物、食品、果树瓜类、农药、肉制品加工、林业等各个学科,对口的国家科技部、农业部、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各个部委所有涉农学科的重点实验室都必然依托于河南农业大学,从经费到人才建设都享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倾斜.

由图4所示的学科分布,在新材料领域,河南高校创新平台有35个,占统计河南高校平台总量的19.3%.河南高校在材料物理/材料成型/高温功能材料/纤维复合建筑材料(郑大)、特种功能材料/纳米材料/光伏材料(河大)、有色金属/耐磨材料/高温难熔金属材料/大型锻件(河科大)、超硬材料(河工大,中工院)、生物材料/能源材料(河师大)、工程材料(华水,洛阳理工)等关键基础材料都具有省部级创新平台,在新材料的设计、制备加工、高效利用、安全服役、低成本循环再利用等关键技术开展研究,提高河南地区关键材料的供给能力,抢占新材料产业应用技术和高端制造技术的制高点.

在信息技术领域,省级科技创新平台有17个(9.4%),该领域国家“十二五”规划重点在于推动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云计算、物联网、智能网络终端、高性能计算的发展,实施新型显示、国家宽带网、云计算等科技产业化工程.河南信心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集中于光电信息技术(郑大)、数字地理(河大)、矿山空间信息技术(河理工)、粮食信息处理技术和网联网(河工大)、制造业信息化(郑轻院)等方面,在国家倡导的大型化、高性能计算方面有一定差距,但在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和学科建设方面却具有明显的优势,对河南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生物医药领域,河南作为我国的人口大省,在生物技术和医药领域的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占有很大比重,省级平台达到64个(35.3%),主要在于郑州大学与河南中医药大学作为河南重点建设高校,在医学学科建设方面投入巨大,建设有各类医学专业实验室.另外,在生物领域,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大学及河南师范大学都具有传统的学科发展历史,农业领域大多农作物的都建有生物技术研究的科技创新平台.伏牛山是我国亚热带和北温带的气候分区线和东洋界和古北界的动物区划分界线,天然植被丰富,野生动物繁多,信阳师范学院与河南科技大学围绕地缘优势分别设立了“河南省伏牛山昆虫生物学实验室”与“河南省伏牛山野生药材基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基地.

装备制造领域,省级创新平台有14家(7.7%),主要集中于矿山装备、传动系统、装备智能化、精密加工等领域.其中机械装备先进制造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由河南科技大学牵头,参与联合中信重工、中国一拖、郑州机械研究所、洛轴、中铁隧道集团等大型骨干企业,以机械工程学科为主体,面向行业和产业,通过与科研院所、大型骨干企业的强强联合,成为中原地区装备制造产业的核心共性技术研发和转移的重要基地.但在国家“十三五”规划倡导的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如高速列车、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服务机器人、高端海洋工程装备等)涉及较少,目前仅有安阳师范学院建有机器人工程实验室省级平台.因此,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还有待加强.

新能源领域,河南农业大学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建有农业部农村可再生能源重点开放实验室,在农作物秸秆再利用和沼气开发方面有系统深入的研究.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河科大和河师大在动力汽车电源及新能源开发方面开展研究.河师大在风能发电技术方面取得进展.在汽车代用燃料、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及新能源技术方面为河南新能源的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201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颁布 “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及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将以纯电驱动为主要战略取向,重点发展纯电动汽车、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2016-2020年,实现全省推广新能源汽车分别不低于1.8万辆(标准车,下同)、2.2万辆、2.8万辆、3.8万辆、5万辆.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校在技术发展及与省内产业结合方面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节能环保领域,在河南创新平台建设中也占有一定比例,河南省属产煤大省,在煤矿安全具有传统的优势,以河南理工大学为例,在煤矿瓦斯治理方面有着很强的技术能力,建有2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和8家工程实验室,在瓦斯治理和灾害预防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此外,在煤炭的减排技术领域也深有研究.河南师范大学则注重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的研究,建有河南省唯一的环境类省级重点实验室.废物资源化方面,仅有洛阳理工学院建有“固体废弃物开发利用河南省工程实验室”,随着我国治理污染力度的加大,环保类科技创新平台急需进一步加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则在农业节水灌溉及水资源高效利用方面建有省级创新平台.

另外,除了以上主要的学科领域外,由河南农业大学和河南工业大学牵头的一批食品安全方面的省级科技创新平台也是河南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食品储存、加工与质量控制领域有着很大的技术支持,同时也是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制订的重要参与者.

3.3局厅级创新平台建设

河南高校局厅级科技创新平台,依据本文统计的17所河南高校有150个(河南农业大学未统计).建设特点主要是围绕国家、省部在高校中设立的重点创新平台而设立,学科分布主要与省部级创新平台基本一致,部分创新平台是省部级创新平台的重要培育基地,为学科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

4结语

当前,我国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还存在着布局不合理、建设总量少、规模小、前沿性研究弱、缺乏学科交叉、原始应用性创新能力不足、与社会需求脱节等突出问题,总体还处于低水平探索和起步发展阶段.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制约了地方高校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也严重影响了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能力.结合河南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主要有以下建议.

(1)从平台建设分布来看,重视基础研究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布局过于集中,而省部级科研平台分布相对合理,但在注重技术开发和转移的省部级平台总量不足,高校科技研究成果在技术开发与转移方面重视不够,不能很好的将科技转化成生产力,在产学研结合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对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不足,创新资源和科技成果向企业流动、向产业集聚缺乏内在动力.

(2)从学科布局上,在生物医药方面优势明显,能够与地方经济和生态环境结合紧密;但在新能源、工程技术、食品安全、装备制造等学科还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方面还存在巨大差距;在平台建设和学科发展中节能环保和信息技术领域相对薄弱.

因此,必须通过构建产学研密切融合的运行机制,本着“开放、合作、创新、共享”原则,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平台的科学规划与资源整合,更好地满足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苏跃增, 徐剑波.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几个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 2006, (23): 4951.

[2]付晔.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反思与重构[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5, 27(1): 8491.

[3]河南省统计局.2014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ha.stats.gov.cn/hntj/tjfw/tjgb/qstjgb/webinfo/2015/03/1425257775958563.htm.

本文总结:该文是适合科技创新和平台建设和学科布局研究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科技创新本科毕业论文,相关科技创新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现状和 陈泽峰(华南农业大学 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州 510642)摘要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最基层的党组织,是党联系广大青年学生的重要桥梁,承担着发展学生党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职责,与大学生联.

2、 微信公众平台建设高校微课环境的实践和基于高校微课环境现状分析 摘要为了解高校“微课”环境建设现状,以长株潭地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到长株潭地区十所高校学生1 273份有效问卷,分析制定了以微信公众平台为载体的高校微课环境建设方案,并以.

3、 农林类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和探析 摘要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农林类高校高……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 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必要性和农林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现状,指出.

4、 基于易班平台的学生事务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以遵义医学院为例 基于易班平台的学生事务服务体系建设现状研究——以遵义医学院为例吴梅芬(遵义医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6)摘 要目前互联网世界已进入全面的用户主导的Web2 0时代,&ldq.

5、 河南省高校阅读推广活动现状与其提升策略* 岳修志(中原工学院图书馆,河南 郑州450007)关键词阅读推广活动;河南省高校;绩效评价;书目导读摘要河南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要求各高校报送阅读推广活动的基本情况,以及2017年阅读推广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