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我的父亲母亲艺术论文 今日说法母亲的呼救写800字论文

关于母亲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和母亲河的史诗雕塑相关论文范本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母亲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27

母亲河的史诗雕塑,本文是关于母亲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和母亲河和史诗雕塑和雕塑方面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2016 年5 月8 日,是中国“母亲节”, 也恰逢大型雕塑《黄河母亲》落成30 周年.兰州市举办了隆重的纪念仪式, 郑重发布了题为《黄河啊,母亲!我们感恩您,赞美您!》的《兰州宣言》———号召“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们胸怀一颗仁孝感恩之心,敬爱她,赞颂她,呵护她,守望她!”

《黄河母亲》是1986 年由我国著名女雕塑家何鄂创作完成的大型雕塑,同年4 月30 日在黄河之畔的兰州落成.作品雄浑大气、庄严敦厚,重达40 余吨,雕塑采用红花岗岩石,与中国西部黄土高原和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的黄河色泽高度一致.雕塑主体由“母子二人”组成,健美年轻的母亲正仰臥着哺育着自己黄皮肤的孩子,母亲端庄美丽,孩子憨态可掬,构图完美,自然和谐,深刻表现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这一深沉博大的寓意.整座雕塑粗犷与细腻有机结合,母亲与儿子相互映衬,又恰好座落于黄河滚滚激流之畔, 益发突出加深了主题.这是一品堪称达到传世经典的艺术雕塑,让人百看不厌,常品常新,也给丝路明珠兰州增添了一道夺目的、不朽的光彩.

所以,兰州市市长袁占亭在纪念仪式庄严致辞: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这条奔流不息的大河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也滋养了兰州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让我们向所有的母亲致以节日的祝福,也向《黄河母亲》雕塑者何鄂女士表示崇高的敬意.

大型雕塑《黄河母亲》对于兰州这座城市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兰州位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衔接地段,正是黄河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冲积出来一条长达百余公里的带状盆地,为兰州构筑了安身之地.而兰州也成为迎接黄河的首座省城.黄河穿越中华九省大地,唯一穿越的省城便是兰州.在中国没有那座城市比兰州与黄河的关系更为密切,可以说兰州因黄河而倍添风采;黄河因兰州而名声愈显.早在明代万历年间(1556 年),兰州人段续借鉴南方技术发明了黄河水车,提水灌溉,使黄河沿岸农田大受其益.至清代兰州黄河两岸水车多达300 多架,巨大的水轮飞珠溅玉,宛如彩虹,构成黄河兰州段的独有风景.黄河水车也成为兰州农业文明的标志.

黄河穿越兰州,自古便为沟通西域要冲,明洪武五年(1372)在兰州金城关修镇远浮桥,历500 年之久,至清末汽车、火车传入中国,浮桥己无法适应社会发展.1909 年,清政府请德国人在兰州修建黄河铁桥,己历百年,黄河铁桥也成为兰州跨进现代社会的标志.

兰州改革开放以来,路通高速,空辟新港,高楼林立,变化巨大.

袁占亭市长在纪念仪式上郑重宣告:何鄂女士创作的大型雕塑《黄河母亲》问世30年来,伴随着这座城市走向繁荣发展,《黄河母亲》以她博爱、慈祥、包容的形象见证了兰州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也给我们拼搏向上给予了精神动力,不仅成为闻名海内外的雕塑精品,也成为兰州拥有“黄河水车”、“黄河铁桥”等标志之后、兰州进入文明城市的标志.创作了这个标志的何鄂女士理所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敬仰.

庆典活动隆重热烈,电视媒体介绍,国家邮政专门印发首日封,展示了崇高的礼遇和规格.一时间,何鄂女士成为社会各界注目焦点,记者争相采访,报刊纷纷载文,各类“访问记”、“一夕谈”、“对话”、“论坛”迭见媒体报刊.何鄂的雕塑生涯、人生点滴,再次引发社会各界关注.

司马迁在《史记·六国年表序》中言:“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 史圣的判断显然受到西汉开国君臣:刘邦、萧何、韩信等人生规迹启迪.然而,笔者发现2000 多年后,收功于西北敦煌者:张大千、王子云、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李正宇、谭蝉雪、席臻贯等多位大家也皆东南人氏,本文传主何鄂亦不例外.

何鄂原籍江苏金山县(今已划进上海市),何鄂1937 年在湖北出生,她名字中的“鄂”字就代表了那个长江中游的省份.这年注定要载入史册.7 月7 日凌晨,蓄谋已久的驻华日军向卢沟桥悍然发动进攻,遭到驻军29 军官兵的英勇抗击,由此拉开中国人民八年神圣抗战的序幕,上海也成为淞沪抗战的爆发之地多次遭日寇轰炸,老百姓已无法生存.何鄂少年时代伴着八年抗战在漂泊中度过, 后全家辗转至古城西安生活.

1950 年,靠“杆子、笔杆子”夺得天下的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便在当时的六个大行政区,各设一所艺术学院.西北艺术学院便面向西北五省区所设立.首任院长是“新文学”运动中的“狂飙诗人”柯仲平,副院长亚马、教务长钟纪明,各系主任和老师也大都来自延安鲁艺,经历过战火的磨炼,他们带来一种生气勃勃的学习风气,与解

放初期简朴清新的社会风尚十分合拍.

何鄂她从小喜欢画画,她能在15 岁时进西北艺术学院学习,事情还有点传奇,由于在银行工作的父亲喜爱书画, 与大画家赵望云是好友, 家中常能见到齐白石等名家书画,母亲为知识女性,当过老师.从小受到书画熏陶的何鄂也喜爱上绘画,长辈便让小何鄂带上习作去赵望云家中请教.赵望云不仅是西北局文化处领导,也在西北艺术学院代美术课,便鼓励何鄂去学美术.在赵望云的支持下,当时才上高一的何鄂进入西北艺术学院,先是读预科,之后半是好奇半属命运,何鄂成为美术系雕塑专业第一个女生.更加幸运的是教西洋美术史、中国美术史的老师为我国鼎鼎大名的美术家王子云,他留法九年,曾与法国著名雕塑家朗多维斯基共同完成南京中山陵孙中山坐像.1940年抗战时节,王子云担任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团长,对敦煌莫高窟进行过调查和临摹.本书卷二有专章介绍,这里只说由王子云担任老师是何鄂的幸运,名师出高徒,这是规律.使何鄂在一起步便学到西洋与中国美术发展的历史,明白了应该具备的修养和目标,从而树立起人生的远大风帆.何鄂曾自豪地说“: 我是新中国第一批雕塑人,也是当时西北第一个投身雕塑的女性,当时才15岁.”之后则是对雕塑的“热爱和执着”支撑她走过了这60 多年漫漫求索的艺术之路.

1955 年, 18 岁的何鄂从西北艺术学院美术系毕业,当时一腔热血,一从党的安排.在支援大西北的热潮中,何鄂被分配到兰州,先后在甘肃省工艺美术厂、兰州艺术学院工作.六十年前,兰州还十分落后,房屋陈旧,电灯昏黄,空气干燥,风沙弥漫,关键是正处在一切物资都短缺的票证时代,吃碗牛肉拉面便是奢侈.好在何鄂从小懂事,沉稳干练,不怕吃苦.她在这座城市恋爱结婚了,丈夫张玄英也从西北艺术学院美术系毕业,比何鄂高一级,在中学教美术,志同道合,不久大女儿出生,更给她们生活增添了乐趣和希望.

岂料,孩子出生不久,便进入共和国的历史上极不寻常的严峻时期.三年灾荒,甘肃为重灾区,夹边沟劳改农场,定西孤儿园都是沉重的话题.许多单位解散, 全国缩减2000 万职工.1962 年何鄂所在兰州艺术学院撒消, 人员要遣散.时任艺术学院院长的常书鸿同时也在敦煌文物研究所担任所长,号召老师去敦煌.但当时的敦煌的情况远不能与今天的敦煌热、旅游热伴随的浪漫神往相比较.敦煌距兰州1200 公里,虽有兰新铁路相通, 其时蒸气机头, 时速慢, 设备差, 三天三夜到酒泉再转乘汽车,又是几天折腾, 才能到达敦煌.敦煌即使对同在一省的兰州人来说也遥远的如同天边.何去何从?女儿才两岁,家怎么办?对何鄂、对小夫妻俩都是严峻的挑战.这期间,何鄂也曾在西安找单位,但解散压缩是全国性的,自然没有结果.在无奈的挣扎时,冥冥之中,似乎有某种召唤,让何鄂选择了敦煌.著名作家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我们得庆幸何鄂选择的是何等正确,作为雕塑家何鄂若无去敦煌这一步,之后的一切辉煌都无从谈起.遗憾就不仅仅是何鄂了.

尽管,敦煌对从事雕塑的何鄂不陌生,但真正踏上西行之路,她还是要对敦煌莫高窟从头了解、重新认识.敦煌己在河西走廊尽头, 是祁连山积雪蕴育的最后一片綠洲,远古已有先民生存,后为匈奴占据.公元前121 年,天才将军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夺得千里河西,西汉王朝“设四郡,据两关.”此为敦煌建置之始.之后, “丝绸西去, 佛教东传.”敦煌得佛教东传先机,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36 年)始,一个名叫乐僔的僧人受到三危山夕阳反射启迪,在此开凿佛窟,历经东晋、到隋唐、明清十几个世纪,尊崇佛教的达官贵人雇用工匠,前赴后继,开凿出上千个佛窟,创造出数量惊人的彩塑和壁画,经卷与文书……为研究我国和欧亚众多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交流提供了珍贵史料,也造就成一座举世无双、内容丰富的艺术宝库.

近年,提到敦煌总绕不开清末王道士.把敦煌文物流失的罪名也都推给王道士,但假如发现藏经洞的不是王道士而是红卫兵,结局又会怎样?事实却是藏经洞的发现、才引发中外各界的关注,从而导致一门世界性的敦煌学诞生.这门显学有多庞大?按照敦煌学者李正宇的分类,应包括如下分支:1,敦煌史地学;2,敦煌考古学;3,敦煌民族学;4 敦煌宗教学;5,敦煌艺术学;6,敦煌民俗学;7,敦煌语言文字学;8,敦煌文学;9,敦煌文献学;10,敦煌古代科学技术;11,敦煌文物保护科学;12,敦煌学学.

这还是侧重于文字方面的归纳.敦煌艺术宝库的主体是佛窟、佛塑与壁画.千百年里,没有留下姓名的民间画家把人世间的寺庙教堂、亭台楼阁、回廊水榭,与佛国极乐世界中的莲花宝座、庭园花坛、佛堂仙境结合起来,绘成壁画,先请进佛祖,再绘上菩萨,环围上天王、力士、仙女、飞天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美妙绝伦,只要进入石窟,便如进入天国,庄严神圣,一种完全被吸引、被倾倒、被征服的情感不由自主从心头升起,催人泪下……所以先后到达敦煌莫高窟的张大千、于右任、王子云、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李正宇、李仁章、毕可、席臻贯们才会抛亲别家、为之献身,不顾一切地为敦煌呼吁宣传,经过这些“敦煌保护神”几代人、几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使敦煌莫高窟由研究所而研究院,由学界瑰宝而成为与国际接轨的旅游胜地,成为人皆向往的艺术天堂.

但半个多世纪之前,这一切还如同梦境.何鄂告别了已经生活7 年的兰州,告别了丈夫和刚刚两岁的女儿,踏上荒凉炽热的戈壁滩,到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莫高窟离敦煌县城还有20 多公里,旷野寒郊,放眼望去便是一望无际的戈壁,仿佛天设地造,疏勒河一支脉流正好流经三危山下,创造出这条约三华里的一线绿洲后便潜入地下,唯一的绿色是被诟病的王道士从几百里外的新疆哈密购来栽下的杨树苗,百年过去,树杆参天,绿叶遮荫,树上节疤在初去的何鄂眼中仿佛都是眼睛,正对家人望眼欲穿.

至于敦煌文物研究所其时设施初创,缺水缺电,缺菜缺粮,一切全凭票证,饥饿年代的艰苦非亲历不能体会.对何鄂来说,最大的痛苦则来自家人的分离,对孩子的思念.最深的感受是孤寂.何鄂分在美术组,从事雕塑只有两人,各干其事,工作就是临摹洞窟的佛塑,整天一个人呆在冰冷阴暗的洞窟,安静地能听见一张纸掉在地上的声音.当时敦煌研究所只有一辆卡车,负责全所人员的粮食蔬菜补给.整个莫高窟唯一的娛乐是有台留声机,由于安静,在300 百米外都能听见.研究所人也不多,好在常书鸿、段文杰等前辈几十年坚守莫高窟便是无声的榜样,何鄂与樊锦诗当时都算年轻人,在老一辈带动下,大家也都认真做事,随遇而安.

一个偶然事件却给了何鄂启迪:一次研究所给大家分了些杏子,困难期间已是不错的福利.何鄂没舍得吃,想晒干带回兰州给孩子.翻晒时发现有只蜜蜂叮在杏上,她用树枝赶走蜜蜂时可能伤到了蜜蜂,当时她没在意.岂料,到下午时,成千上万只蜜蜂飞来找她复仇,在她住的宿舍外上下飞舞,封锁了门窗.幸亏她用衣衫包着头脸才逃离现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这件事使何鄂意识到:荒漠中的孤岛并不乏复杂纷扰,也是个生机勃勃的世界.她开始睁大眼晴关注这里的一切.敦煌莫高窟正好为她展示的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为宏阔丰富的雕塑.仅是492 个洞窟中,就基本完整地保留着2414 尊佛塑.这是怎样一尊尊优美的彩塑啊,这一身面如满月, 那一身眉似柳叶,眼细,鼻秀,身修, 臂长,含而不露,美而丰仪;衣纹流动如水,秀手如风拂动;纵然残破, 犹存从容之韵;半截手臂,仍有丰腴之美;从高达几十米的巨制到仅十几厘米的微雕,无所不有却绝不雷同,神形兼备又各具千秋,让年轻的何鄂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

学习过雕塑史的何鄂知道佛教诞生之初,崇拜物只是菩提树及其树叶、鲜花一类植物.但公元三世纪印度被希腊人征服后,便出现了释迦牟尼、菩萨等雕塑,很自然地具有希腊人特征,比如高挺的鼻梁、卷曲的头发、明亮的眼睛等.佛教东传之后,逐渐融东方人的特征,比如鼻梁线条的减弱,宽容慈祥的增强,这从敦煌的佛塑中可以得到印证.民间的工匠沒有清规戒律束缚,他们塑造的佛像,以接触的寻常百姓、或以他们尊敬的长辈为原型,或威严、或慈祥,无不神情动人.那些天王、力士则有男性的健美,表现出不畏权势的正气和力量.佛塑中中最为出色的是女性,可以想见工匠基本是男性,他们抛亲别家,在大漠戈壁冰冷的佛窟中,把对妻女的思念转移在雕塑上面,所塑菩萨多端庄,身段婀娜,气度娴雅,胸臂坦露,微笑传情,让人感受到家庭的温馨;飞天皆妙龄少女,身材曼妙,身姿飘逸,眉眼修长,嘴唇乖巧,又让人生出惜儿怜女的情怀;尤以唐代的彩塑技艺精妙,衣裙薄似轻纱,却有圣洁之感.其中一尊释迦牟尼睡塑,姿态舒展,衣纹流畅,活脱展示生死轮回,安静平和的境界……

只要迈进佛窟,便无法不迷恋、不陶醉、不走进她们中间.“天哪,”何鄂忍不住感叹:觉得能创作这些雕塑的人全是天才.

但敦煌文书中发现的一件关于古代雕塑工匠的契约却使她深受刺激.唐清泰二年(935 年)《敦煌赵僧子典儿契》分明记载塑匠赵僧子家中被水淹没,衣食无着,无奈之下,将自己未成年的儿子典卖给别人家抚养.这份千年前的典约清楚表明:一方面,大量没有留下姓名的画匠创造了非同寻常的传世经典;另一方面,他们身份卑微,贫困坎坷,寂寞清苦.还有文书表明工匠们一天只有两顿饭,早饭是带水面食,晚饭只有两枚胡饼.敦煌遗书中还有一首诗:“工匠莫学巧,巧即他人使.身是自来奴,妻是官家婢.”

说明工匠世代为奴, 手艺则祖辈传承.我国著名学术泰斗陈寅恪曾说:“夫士族之特点,既在其门风之优美,不同于凡庶.

而优美之门风,实基于学业之因袭.”其实,不仅是文化世家,学业学术的因袭继承.许多行业,比如梨园戏曲,绘画雕刻,乃至包容精绝技艺的各类工匠都由于祖辈相传而源远流长.由此可以想见,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正是那些大量没有留下姓名的画匠,祖辈相袭,把绘画雕塑技艺推向极致,创造了敦煌莫高窟这座人间罕见的艺术宝库,而他们的命运却是如此的不堪……

不知不觉间,年轻的何鄂浮燥远去,心态平静下来,脚步变得沉稳,困难似乎也算不得什么了.在敦煌的日子,对于学雕塑专业的何鄂而言,最大的收获是渐渐地找到了雕塑专业的归属感,也找到了人生的自信.

她对塑有佛塑的洞窟进行考查、登记和研究,分清塑造的时代,和表现出的风格.她先后临摹了194、197、416 等5 个洞窟的敦煌彩塑.这些从北魏到隋唐的彩塑,让她屏心敛息,用心去感受,仔细地研究,再忠实地临摹,从中领略到北魏彩塑的淡雅、恬静、敦厚;唐代彩塑的热情、奔放,灿烂辉煌.何鄂在日复一日的枯燥临摹中,经验也在不知不觉地积累, 眼光在无数比较中提高,这种深厚民族文化艺术的直接熏陶,何鄂的眼界与修养获得极大提高.为日后的雕塑艺术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何鄂终于迎来期待的曙光,一天在摹制完一身天王后,开始摹制第二身天王时,她意外发现,这一对天王身上居然有13 处不同之处,在那一瞬间她像被人猛砸了一拳,因为似乎窥见了千年前的那位雕塑家的心思:我就是要与别人作的不一样!

同样在那一瞬间,开启了她和那些古代雕塑家们心灵的对话,仿佛听到那位不知名的雕塑家的倾诉,这令何鄂非常兴奋.从此,何鄂开始认真分析每一身雕塑的特点,从中去领悟那些那些古代雕塑家的创造与才华.她自身摹制的技艺也不断提高,尽管是缩小版,也达到酷削神似、以假乱真的地步.研究所把这些仿制品用于对外交流,引起外宾极大的兴趣,一位日本客人竟三次到敦煌购买何鄂摹制的佛塑.

此事导致何鄂的另一次感悟.在古都西安的一次中外艺术交流活动上.何鄂看到自己摹制的作品被收存在一本画册中,还清楚的写着何鄂摹.刚看到的时侯,她很高兴,觉得自己的劳动受到别人的尊重.但突然之间她感到有点蹩扭、有点沮丧,开始,并不强烈,但慢慢地却在心头凝聚成了个事儿.因为何鄂渐渐地想清楚了:尽管她可以把古人的作品临摹得以假乱真,但是这艺术的光芒仍然属于古人不属于她.

这种感悟让她开始反省自己的雕塑道路,意识到作为一个雕塑家如果不去创造,不去探索出属于自己的雕塑语言,就绝不会有真正属于自已的作品.而那些历史深处的艺术家、他们通过自己的作品给后人留下的最为可贵启迪,便是两个字:创造.

这种反思其实是平庸和卓越的分水岭,是任何有出息的艺术家必然要经历的里程碑.这也可以说是何鄂在敦煌12 年里最宝贵的收获.

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门艺术但凡为各界民众公认的名作,其诞生过程,其实都有深刻的社会背景.1976 年10 月,党一举粉碎“”,结束了八亿人八个样板戏的沉闷时代,不可能指靠在学大寨的年月搞有“封资修”之嫌的城市雕塑.文艺作为时代的号角,话剧《于无声处》、小说《班主任》、电影《黄土地》、油画《父亲》等拉开新时期文学艺术波澜壮阔的序幕.在朦胧诗、意识流、现代派、流行音乐充分表演之后,恰如真正的名家大腕最后才登场一样,能够宏扬民族文化,成为时代精品的力作终于出现,比如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何鄂的大型雕塑《黄河母亲》.

但何鄂创作《黄河母亲》却并非一帆风顺.

上世纪70 年代中期,为了解决家庭两地分居的困难,已成为三个女儿母亲的何鄂调回兰州,在甘肃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

其实,在创作《黄河母亲》之前,何鄂己十分清醒地在雕塑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寻找着自己的突破囗.早在1978 年夏天,新时期文学艺术开启,进入不惑之年的何鄂就背上雕塑用品和画夹,只身走进了甘南草原.这得力于甘肃地形之胜,千里河西、莽莽祁连、莫高窟、麦积山,都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广阔天地.甘南草原更是一处神奇之地,背靠青藏,沟通川康,原汁原味保持着藏区习俗.上世纪七十年代,画家陈丹青深入藏区,以藏区组画一举成名.但甘南地区的交通不便,道路皆是沙石路面,客运车辆陈旧,沿途食宿困难,尤其是牧区藏民语言不通,条件极差,没有毅力和吃苦精神,绝对无法涉足.但对何鄂来讲,吃苦耐劳都已不在话下,她心怀壮志,有备而为,这次远行,将近两月,她凭着坚韧与真诚,结识了一位藏族姑娘和一位藏族老奶奶.许多年后,何鄂还清楚地记得,她在藏族姑娘引导下,进入草原牧民帳篷,里面一位藏族老奶奶原本着上身,见到她这位陌生人,很自然地披上宽大的藏袍,看她的眼光里充满慈祥、和善,使何鄂一下想起自己的母亲.老人宽厚、坦荡,心怀慈悲,尤其粗壮又布满皱纹的双手,给何鄂留下毕生难忘的印象.一位平凡、刚毅、慈祥又伟大母亲的形象在心中树起,成为何鄂创作《晚年》的生活原型.

之后,她又先后参观了云岗、龙门、麦积山、兵马俑、乾陵等多处文化遗迹,凡有雕塑,何鄂就会把存于心中脑海的敦煌泥塑与之比较,一个朦胧又渐次明晰的题材涌上心头,欲罢不能,何鄂终于迎来一次真正创作意义上的冲动,这便是雕塑《巨匠》.为了表达对古代雕塑家的敬仰.她还在塑像背后恭恭敬敬地刻了一行字:“献给古代优秀文化创造者”.这个作品获得了1979 年甘肃省美展一等奖.另一件表现陇东乡村妇女织绣的作品《绣花女》,由于吸收了民族传统———敦煌彩塑和马家窑彩陶的风格,既有传统性,又有现代感.受到广泛好评,被美术界公认为何鄂的代表作.另一件雕塑作品《羊娃》则在法国卢浮宫入展,还获得了评委奖.这些作品的问世,标志着作为雕塑家的何鄂己由单纯的临摹走进了创造的自由天地,并出手不凡,让人刮目相看.

这期间,何鄂陆续创作了雕塑作品:《绣花女》《卖火柴的小女孩》《黑人少女》《晚年》等.也就是说何鄂在创作《黄河母亲》之前,已在甘肃省美术界崭露头角,她以扎实的雕塑功底,不断推出的极富创意的作品,给陇原大地美术界带来一股清新刚健的风气,受到观众喜爱,也赢得同行的敬重.此时,对一个雕塑家来说,在敦煌的阅历,摹制的实践与感悟,犹如祁连山中的积淀深厚的冰雪,春暖花开,滴水成溪,汇纳百川,峰回路转,已积蓄了足够的力量,只待展示的平台.机会永远是为有准备的人留下的,何鄂对此深有体会.

1985 年,何鄂创作《黄河母亲》的初稿叫《黄河儿女》,意在抒发“追根寻源,继往开来的追求与报负”,表达甘肃人民世代与黄河结下的不解之缘.初稿有三个人物,在母子两后面还有一个西部汉子.她几度推敲,感到儿女总是代代交替,而母亲则是永恒的.心中顿时明亮,取消了西部汉子,形象愈加集中,寓意却更为壮阔.从《黄河儿女》到《黄河母亲》不仅是一件雕塑作品的提炼和概括, 更是何鄂在创作道路上的一次极大的、涉及艺术本质和规律的突破与升华.

《黄河母亲》在形象刻画上,敦煌古代工匠塑造人物的高超技艺给了何鄂极大启发:删繁就简、突出重点.充分调动各种元素,把着力点放在表现东方女性的端庄、善良、朴实、秀美;利用母亲的胸部与腹部的波状线,形成柔美的流动之感;依托在母亲身上的幼儿,取游泳姿态,更给人以母体宽广、无限博大之感;改立式为臥式又与侧畔滚滚流淌的黄河方位一致;就连塑像底部,也借用了新石器时代的河湟彩陶上的水纹与鱼纹,寓意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从黄河发源.使整座雕像《黄河母亲》与黄河共同鸣奏起生命的韵律.

反复提炼、反复修改后的《黄河母亲》先是在北京展出,好评如潮.而此时兰州市政府也有意在市区黄河之滨建造能够代表城市精神的大型雕塑.何鄂的《黄河母亲》深得好评.这就为名雕坐落名城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何鄂至今记得,当40 多吨的花岗岩组件用大型吊车在现场组装时,她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作为己有多次创作实践的何鄂深知在雕塑室完成的作品,放大若干倍后再组装,由于方位、旷野及光线作用会有许多差距,正是这种“差距”让她忐忑不安.直到最后一块花岗岩安装到位,她才放下心来.在制做的八个多月,她坚守现场监制,一丝不苟,如今组装好的《黄河母亲》由于放大愈加气势恢宏、光彩夺目,几乎无可挑剔.可以说整个雕塑达到经典般的完美,与世界上任何一件表现母亲的名画名塑相比都毫不逊色.

《黄河母亲》雕塑在兰州落成后, 其影响远远超越雕塑界和兰州市,在国内外各界群众、尤其是海外华人的强烈反响和广泛好评.凡是到兰州的党政要员、海外赤子、游人旅客都要来此参观留影.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台湾雕塑家李再钤看到《黄河母亲》后激动不已.万里站在《黄河母亲》像前凝思良久,对随行的甘肃省领导同志说:“来,来,咱们在母亲的怀抱里照张像”.赵朴初携夫人来到《黄河母亲》雕像前,也由衷吟诗赞叹.兰州市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在《黄河母亲》雕像前的全家留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黄河母亲》对我国城市雕塑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成为我国城市雕塑的一座名副其实的里程碑.

而雕塑了《黄河母亲》的何鄂希望听到的却是哪怕一星半点的批评和建议.但是没有,她不放心,几乎有几个月,下班一有空闲,她都不由自主去《黄河母亲》像前转悠,没有人想到这个衣着寻常的中年妇女和这座伟大雕塑之间有什么关系.直到一天,一看就是兰州的一伙女人来到《黄河母亲》前,一个老奶奶指着雕塑的孩子用兰州话说:“这不是我们家铁蛋吗!”

所有在场的人都笑了.这下,何鄂放心了,她明白《黄河母亲》已经溶进兰州市的千家万户,也溶进了这个时代.

1994 年,57 岁的何鄂又处于人生十字路囗,面临抉择.根据相关政策,拥有高级职称的她可以继续担任甘肃省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但为培养新人,她决定退休.此时一方面,《黄河母亲》获得巨大声誉,功成名就,她完全可以含饴弄孙,安度晚年;另一方面,作为雕塑界资深专家,何鄂从改革开放后的宽松环境预见到雕塑艺术即将进入中国历史上最好时期,没有比自己做主干想干的事更为惬意.她毅然决定成立何鄂雕塑院,至于场地、资金、项目、人手……种种困难,别人想着都头皮发麻,何鄂却胸有成竹,不是她会变戏法,而是善于从教训中总结经验.

上世纪九十年代,何鄂去深圳参观雕塑展览,当时所里经费有限,只敢住每晚20 元的招待所.那天有去珠海的参观卷,却没有车送.别人告诉她街上有“招手停”很方便.但那时,她久居内陆,观念保守.想的竟是人家凭什么给你停车!眼看一辆辆面的开过去,时间也不停逝去,但手臂却如同灌了铅,沉重得怎么也举不起来.眼看时间己不多,她终于鼓起勇气,对一辆面的招了手,没想到面的马上就开过来停下.她上车后才发现司机一面开车,一面盯着路边看谁招手.根本不存在“凭什么给你停车!”的问题.

她由此总结出的经验是人生最大的障碍其实都来自身,那一步只要跨出去便会天广地阔.她顶着各种置疑和艰难,利用一家木器厂的库房成立何鄂雕塑院,从开始就以“弘扬民族文化,创造时代精品” 为建院宗旨.这其实也是她多年在雕塑艺术创作上的追求与目标.雕塑院建立以来,历经艰辛,披荆斩棘,终于带出拥有20 多名骨干的团队,先后完成了160 余项各类大、中型城市雕塑《: 黄河·黄土》《成吉思汗雕塑群》《边塞新乐章》《和睦》《梦境》《艾黎何克与中国孩子》等等,这些雕塑作品分别坐落于北京、上海、长春、新疆、包头、鄂尔多斯等18 省市.仅甘肃省,从陇东门户天水到河西尽头敦煌,延绵千里的陇原大地,就有25 个市县矗立着何鄂的雕塑作品.

转瞬之间,20 多年过去,何鄂雕塑院由小到大,几经搬近,更上层楼.我经甘肃省文联原党组书记、书法家冯树林介绍,与何鄂取得联系,由兰州军旅作家冯德富引导,在位于雁滩新开发的欧式格林小镇,找到何鄂最新的雕塑院.何鄂刚从敦煌回来,她的团队承办了2016 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年会的雕塑展,力作荟莘,名家云集,为敦煌首次承办此次国际盛会增添无限光彩,赢得各方肯定和赞赏.载誉归来的何鄂,根本看不出来是年近八旬的老人,她身着普通服饰,举止从容优雅、精神矍铄、步履轻快、思路清晰、言谈则筒洁明快,如同所有永远沉迷于创作的艺术家,对自己付出心血的作品充满情感,领着我一处处地看,一件件地介绍.

何鄂雕塑院上下两层、600 多平方米,从楼上到楼下,摆满何鄂60 多年创作的大大小小的雕塑作品,有她的成名作《黄河母亲》、有她的代表作《绣花女》、有铭记感恩敦煌岁月的《巨匠》、有对草原老奶奶深切怀念的《晚年》、有她引以为自豪,并被业界誉为创造了新时期雕塑奇迹和“何鄂模式”的《成吉思汗雕塑群》、还有她最钟爱的一组不同年龄、不同民族、不同家庭环境的少年儿童、还有……俨然一座别具风采的雕塑博物馆.

对每一件作品,她都无比鈡爱、从素材的来源、创作的过程,突发的灵感、意外的感悟、心血的煎熬、最终的升华……如数家珍,侃侃而谈,至于那数不清的奖项和荣誉,却完全忽略不计,也许, 在何鄂眼中,那只不过是她60 年雕塑生涯的印迹和脚步的记录.

听着这些由心血凝成、由心底流淌出来的关于艺术、关于人生、关于大千世界的倾诉,让我意识到己经准备好的任何提问都属多余.

我己经感觉到,对于眼前这位年近八旬,历经60 多年的创作生涯,却依然保持着旺盛生命状态的雕塑艺术家何鄂来讲,生命不仅在于运动,更在于创造;她的一生都会在创造中度过,因为这是她喜欢做的事情,也是她喜欢的生活状态.诚如女作家陈学昭所说:工作着是美丽的.

2016 年10 月5 日于汉水之畔无为居

责任编辑:柳江子

作者简介:王蓬,970 年开始创作, 在文讲所(鲁院)、北大首届作家班学习4 年,1993—2013 年先后任陕西省作协副主席、汉中市文联主席、作协主席.出版长篇小说《山祭》《水葬》等著作50 余部.获国家图书奖、冰心散文奖、柳青文学奖等多项奖励.

上文结束语:此文为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母亲河和史诗雕塑和雕塑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母亲本科毕业论文母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抽象雕塑的秘密 摘要雕塑的魅力不同于绘画,它是立体的,三维的艺术种类 它可以很直观,多角度地观赏 雕塑的功能,从远古时代膜拜神明的图腾,到纪念帝王将相丰功伟绩的纪念雕塑,再到神的殿堂,每到一处,都能深深地留下古代文明.

2、 现代城市雕塑的传承和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国家的进步,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已然成为了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准 现代城市雕塑作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自身的特点对现代城市进行着装饰与点缀 在.

3、 《文选》咏史诗情感的转向论颜延之对《秋胡诗》的转变 作者简介高恒(1991),男,汉族,山东枣庄人,四川大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宋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1002一.前言颜延之作为南朝宋时期.

4、 融古贯今 构架戏曲音乐剧的全新格局大型北京曲剧原创史诗音乐剧《翦氏夫人》落下帷幕 大型北京曲剧原创史诗音乐剧翦氏夫人于2018 年9 月29 日和30 日在第二届老舍戏剧节上隆重首演 舞台上,演员的表演精彩纷呈,此剧以中国戏曲的古典韵律为心魂、以当代音乐剧的视听审美为心境,倾力构架.

5、 荷马史诗的宇宙时间观 摘 要世界文学史上,古代希腊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在西方是最著名的史诗 本文通过对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作品的分析,来阐述荷马史诗如何论述宇宙时间观的 关键词荷马史诗;宇宙时间观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

6、 从英雄传说到民族史诗爱沙尼亚《卡列维波埃格》简论 摘要爱沙尼亚是东波罗的海国家,其民族史诗卡列维波埃格世界闻名 这是一部诞生于浪漫主义时代,典型的“以传统为导向”的英雄史诗,它由F.R.克列茨瓦尔德根据民俗资料,用古老诗体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