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信任的参考文献 社会信任的参考文献 电子商务信任论文 信任风险管理文献综述 论文小学生友谊需要信任 心理学论文有关信任

关于信任类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与斯大林、和:互不信任的三角有关论文范文检索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信任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04

斯大林、和:互不信任的三角,该文是有关信任大学毕业论文范文与斯大林和蒋介石和*类论文范文例文.

1945年12月30日,斯大林在接见蒋经国时曾说过这样的话:“不相信,也不相信.”事实上,在1930年代到40年代期间,斯大林尽管承认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但他实际上对并不信任;当然,他对也不信任.说起来,斯大林、和这个互不信任的三角,经过了三个发展时期.

抗日战争爆发前

1930年代,为了应付斯大林自己判断的不可避免的帝国主义国家对苏联的入侵,斯大林把外交的重点放在西方,尤其是放在与德国的关系上.尽力缓和与日本的关系,避免在远东地区出现麻烦,这是斯大林在处理远东问题及与远东周边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对日关系上,斯大林把西方国家的一切建议都看成是挑拨和挑衅.

这一时期,斯大林的外交对象是而不是.1932年3月初伪“满洲国”宣告成立,这促使南京政府决心加紧行动与苏联政府进行谈判,以期恢复自1929年因“中东路事件”中断了的中苏关系.南京政府的决策是以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为主,恢复中苏关系,其潜在目的是一旦中日发生冲突或战事,期望苏联的援手.

5月,中方代表莫德惠的外交努力失败.6月6日,国民党政治委员会决议举行中苏复交的秘密谈判,但消息泄露,日本密切关注有关事宜.南京政府指令正在日内瓦参加裁军会议谈判的代表颜惠庆,要他设法与苏联代表联系.

莫洛托夫就此事向斯大林作了汇报,斯大林很快作出了指示.1932年6月19日,斯大林在给莫洛托夫的信中写道:“南京人关于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建议完全是个骗局.整个南京政府完全是由卑劣的骗子组成的.这当然并不是说,我们不应当同这些骗子打交道,或者说不理睬他们关于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建议;但应考虑到他们是些卑劣的骗子,还是应该谈判.”

由此可见,斯大林对南京政府的不信任是极端强烈的,这种不信任一是源于斯大林认为南京政府在“中东路事件”上的决策损害了苏联的国家利益:二是源于斯大林已经感觉到南京政府意欲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潜在目的.所以,这次谈判在后来仅仅解决了恢复两国关系的问题,而没有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抗日战争期间

1937年8月21日,中苏之间终于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这时,中苏关系的核心是南京政府迫切需要苏联的经济和军事援助.

对待这个问题,斯大林也是持十分谨慎的态度的.将近3个月后,的特使杨杰与斯大林就苏联援华问题进行了会谈.杨杰在谈话中不断地重复一句话:“请求援助我们”“我们全国都寄希望于你们的援助”.但斯大林的回答常常是模棱两可的,有时甚至规避了苏联单方面援助的问题.他说:“我以为,中国不应忽视任何援助,可以而且应当向美国和德国购买飞机和机.盟友有坚定的,也有不坚定的,也要和不可靠的盟友,比方说英国打交道.仅仅从苏联获得援助是不对的.”斯大林的决策显然被斯大林对的不信任所掣肘,因此,苏联对华的援助并没有达到所希望的那种规模和数量.

11月26日,为此亲自给斯大林写信,请求斯大林派兵.当然,斯大林不可能派兵.斯大林只能提供有限的武器,而且这些武器是要南京政府以黄金来购买的.但是,政府没有足够的黄金,苏联方面就不断地讨要.即使如此,苏联提供的军援仍维持在不至于使政府被日本击败,同时又不能使政府去打赢一场和的战争这样一个幅度之内的.

而在这一期间,斯大林对也是很不满意的.1945年12月30日,斯大林在和蒋经国谈话时,不时地透露出这种强烈的不满情绪.斯大林说:“是个独特的人,独特的人.他在农村活动,避开城市,对城市没有兴趣.”他还说:“苏联政府不知道的情况.他们也不征求任何意见.”斯大林对的不满显然集中在的不听话和独行其是上.

抗日战争胜利后

抗战胜利后,斯大林、和之间的相互不信任,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东北问题上.

苏联出兵东北的实际目的有三,一是要保持住多年来在东北所经营的势力范围,不愿放弃中东路、大连和旅顺港的权益:二是抢占日本在东北所经营并遗留下的军工和军事研究的遗产:三是绝不让东北成为美国的势力范围.苏联出兵东北最担心的并不是日本人,而是美国人.斯大林说:“苏联不希望美军进入东北.这是苏联的地区.”

在1945年12月30日蒋经国和斯大林的会谈中,蒋经国表示,担心“另立山头”,影响和破坏“在中国国民政府领导下实现化”,因而,“请斯大林大元帅劝告中国与国民党合作”.

而这时,斯大林同样不相信.在重庆谈判时,斯大林并不想支持对谈判的决策,所以,苏联大使馆并不曾出面公开接待代表团.除了个人的作为外,斯大林对中国和的这种不信任态度,源于他对游击队模式的不信任,斯大林认为游击队成不了大气候.

斯大林的这种态度直到1948年才稍稍发生变化.1948年2月10日,斯大林在与保加利亚、南斯拉夫领导人会见时说:“我也曾怀疑中国人是否能够胜利,我建议他们同达成临时协议.他们形式上同意我们的建议,而实际上继续干自己的——动员中国人民的力量.显然,他们是正确的,而我们是不正确的.”

斯大林的这种变化,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人的节节胜利:另一方面,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斯大林对战后苏联的发展有了更明确的想法——世界划分为两个阵营的理论,即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他当然希望中国能进入社会主义阵营.

斯大林对的不信任,事实上是对中国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从根本上说是由斯大林一贯坚持的苏联的国家和民族利益所决定的.

1949年1月31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部队进入北平后,斯大林曾亲自签署指示,要位于中国控制下的苏联领事馆暂停其活动,只准许领事机构的负责人和地方当局的代表接触.这表明斯大林对美国和英国会站在国民党方面可能干涉中国内战进程的担心,美英可能利用这一点作为苏联支持中国的借口.

总之,斯大林对和的不信任,最后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承认告一段落,但是他的这种不信任,深刻地影响了他之后的苏联执政者.赫鲁晓夫就模仿斯大林解决南斯拉夫的模式,从中国撤走专家、撕毁合作协议,最终导致了苏中关系的破裂.而斯大林对外部世界的不信任,坚持封闭的、“社会主义阵营”式的建设,最终导致了这个国家在1990年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得不向全世界大开国门——苏联解体了.

(摘自《凯歌悲壮:一个历史学家眼中的俄罗斯之二》,闻一著,江西人民出版社)

上文结束语,此文是一篇关于斯大林和蒋介石和*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信任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信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超高清、5G:广电可期 今年10月1日,广播电视总台4K超高清频道正式开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业又上新台阶,电视事业在媒体融合战略中再获新发展 12月1日,NHK BS8K频道开播,又是一个里程碑事件,尽管前路漫漫 当前,超高清.

2、 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 前不久,据一家德国媒体报道,欧盟多国驻华大使通过发表一份联合署名的报告而集体发声,对中国倡导并积极推进的“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提出警告,认为这些建设项目优先考虑了中国企业的利益,.

3、 祖父梁漱溟:宽放信任,育人以德 梁漱溟,中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人士,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曾被美国汉学家艾恺称作“最后一位儒家” 梁漱溟一生育有两子,给孩子取名培宽、培恕,因.

4、 和时代、历史、文学对话评《文学的时代印痕:中国现代文学论集》 勒内·韦勒克与奥斯丁·沃伦在文学理论一书中提出了文学的“外部研究” 与“内部研究”,把作家研究、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不.

5、 非虚构写作中的经验、事件和叙事兼评《非虚构:时代记录者和叙事精神》 人习惯于命名,这会让人产生精神的安全感和确定性,这种执着也使人们面对某一对象时首先喜欢思考“是什么” 不过,作为一种思维习惯,这种本质主义的观点已经在众多批判中日渐式微, &l.

6、 悖论和博弈:文化、专业主义和知识分子 当“文化研究” (CuturalStudies)在中国方兴未艾之时,以“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为前身的英国伯明翰大学文化研究与社会学系这个文化研究重镇却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