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选题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选题 财务管理的论文题目 财务管理系统论文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参考文献 自考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大学生财务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专业学年论文 财务会计专业论文财务管理

关于财务管理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与案例拆分法在财务管理案例课程中的应用类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财务管理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28

案例拆分法在财务管理案例课程中的应用,本文是关于财务管理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和财务管理和案例拆分法和课程有关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 戴伟娟

【摘 要】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法,是实现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转换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然而传统的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法,课堂上通常是由班级中的某个小组成员完成,其他小组成员参与度不高,导致案例讨论不充分而无法真正实现案例教学法的预期教学目的.本文提出在案例教学中采用案例拆分法,将一个完整案例拆分为不同的分析任务,交由不同小组同学分别完成,最大限度地扩大案例讨论参与的广度,保证案例讨论的深度,以真正促成案例教学过程的有效性,以期为案例教学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案例拆分法 显性知识 隐性知识 转换 讨论

一、引言

财务管理案例课程作为财会专业学生的主要案例课程之一,其教学目的主要在于通过模拟实际企业财务管理决策过程,再现决策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财务管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从而达到巩固所学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实现将所学显性知识转化成学生内在隐性知识的目的.财务管理案例课程采用的授课方式以案例教学法为主.案例教学法,是指主要依托教材中现有或者新近发生的典型企业案例,通过课前搜集、了解案例的发生背景及始末,课中分析讨论案例的前因后果,课后进行案例汇总报告的教学方法.

财务管理课程中的案例教学法,目前传统的做法一般是让班级学生分组,让不同小组的同学独立完成一个完整案例的分析,并且在课堂上进行案例汇报.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在汇报小组同学汇报结束后提出适当的问题,并且最终由教师进行案例点评.这种做法案例课堂的生动性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要素:一是汇报小组的案例分析水平及其现场演讲能力;二是其他小组提问的积极性及其所提问题本身的质量;三是教师课堂案例点评的高度.在教学中实际情况是,并非每位上台展示的同学都具有演讲家的表达能力,所以在汇报阶段,往往会由于汇报本身不够精彩从而出现很多非汇报小组的同学注意力不集中;提问小组的同学只是应付任务,提一些与主题关联性不大的问题,无法与汇报小组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讨论甚至是辩论.教师的现场总结也可能出现忽略学生真正的关注点而无法引起共鸣.整个课堂了无生趣,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无法形成案例教学法下真正的讨论局面,课堂交流严重不足,或交流流于表面形式,学生之间合作协助性也较为缺乏,案例课堂中唱主角的还是教师.

出现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方面,在小组独立完成案例分析的做法下,一般案例课程成绩考核的主要部分,在于本小组所完成的案例本身,对其他小组所做案例的参与性,一般不做考核或只做简单考核(如限定各小组必须提问的问题个数等),因此,导致学生一般只重视自己汇报的案例,对于其他小组汇报的案例参与积极性不大;另一方面,由于非汇报小组并没有提前了解汇报案例的相关背景资料,仅凭课堂上短暂的汇报信息,对该案例的了解非常表面而且有限,对案例信息的占有存在不对称性,从而导致汇报小组和非汇报小组之间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讨论局面,而一旦汇报内容或者汇报形式不精彩,后续课堂很难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基于此,笔者提出在案例教学法下,将同一案例进行拆分,即一个案例分解为不同的分析任务,要求班级内的不同小组分别完成任务,并在课堂上进行汇报讨论,也即笔者定义的案例拆分法,并在财务管理案例课堂上进行实验,以期改善课堂沉闷、参与度不高等现状.

二、案例拆分法概述

知识管理理论认为,案例教学法存在的必要性,在于其有助于将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案例教学法促成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变,关键在于案例教学法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能进行充分有效的互动、讨论与交流.笔者认为,进行案例拆分是促成有效互动、讨论和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案例拆分法理论基础

1.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界定

显性知识是指可以通过正常语言方式传播的知识,显性知识一般存在于各类教科书、数据库中.显性知识是可以明确表达的、可确知的知识.如财务管理的概念与内容、货币时间价值、各种具体的投资决策指标及其对应计算方法等,都属于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可以通过传统的课堂讲授,学生自己阅读等方式加以消化吸收.

与显性知识相对的是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更深层次的、个人拥有的知识.隐性知识不可以传播或者传播较为困难,不易用语言表达,是个人长期创造和积累的结果.如职业经理人在长期企业财务管理实践中形成的决策思维、职业敏感性等,可以界定为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很难准确地用语言表述出来,往往需要学习者去经历、感悟并提炼,才能有所收获.

2.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化原理

知识管理理论认为,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有价值、更完善.显性知识可以说是“冰山一角”,隐性知识则是隐藏在冰山底部的根基.显性知识必须能再进一步再转换为隐形知识,才能内化为学习者真正的知识,否则其价值就不复存在.笔者认为,两种知识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显性知识是教科书中的原理、规则或者准则,是对前人理论研究、实践活动经验的提炼,由于显性知识的一般性而带有诸多假设前提.而隐性知识则是如何将教科书中普遍适用的原理、规则,转变成某次实践操作、实践活动具体指南的个人心得、感悟或者体验,是一种较为私密性,需要学习者切身去经历才能获取的知识.从这个意义上可以将隐性知识,界定为是一种显性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因此,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换,包括了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向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四种转换.在这四种转换过程中,学习参与者是可以获取内化于自身的新知识,新知识产生的多少及其有效性取决于这四种转换方式的动态作用.如果这四种方式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增加,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小组的知识就会被“放大”,知识可以从个人水平上升到小组水平.有效的知识转换过程,需要不同层面间高频次的相互作用和四种方式的共同作用.

(二)案例拆分法原理

1. 案例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中教师直接传授给学生的是显性知识,但是最终目的不在于显性知识,而是通过某种途径将显性知识转变为隐性知识.因此,培养学生的隐性知识是教学的最终目标.案例教学法,区别传统的课堂讲授单方面灌输,不在于其强调显性知识的短期效果,而需要更多地关注和培养学生的隐性知识.那么,作为以促成隐性知识掌握为最终目标的案例教学法,是怎么促成学生的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变?

有效的案例教学过程,一般包括个人阅读与研究,小组交流与研究,课堂讨论与研究,课后报告撰写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只有学生真正用心参与了以上各个环节的活动,才有可能达到案例教学法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

个人阅读与研究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需要了解整个案例的脉络,查阅资料,向专业人士请教以熟悉案例背景.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对案例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组内每位成员的看法由于角度和知识积累的差异会有所不同,个人不同观点的形成是下一阶段讨论的基础.

课前小组交流与研究阶段.充分、有效的课前小组讨论,是案例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尽管这一环节并不直接体现在课堂上,却是有效课堂讨论的重要前提.课前小组研究与讨论中,人数较少且没有课堂讨论的严肃性,因此,小组成员充分发言机会较多.通过小组讨论,组员之间不同的观点进行碰撞、辩论、协调,最终形成组内相对一致的观点.每位同学在各自的研究知识基础上,又加入了其他成员的知识,当中包含了大量的隐性知识.

课堂讨论与研究阶段.有效的课堂讨论,能够促使参与者积极参与,期盼能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观点,同时也期望倾听他人不同的观点.每个小组的发言,是在个人观点和小组内部讨论研究基础上,得出的小组一致的观点.这些观点融合了组内成员的个人知识、判断、洞察力和直觉.课堂上不同小组之间充分讨论,是学生对隐性知识的共享学习过程,也是案例教学所独有的知识共享的优势.不同小组学生间的知识主要在集体的课堂讨论中分享,如何促使每位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十分重要,教师需要在课堂上扮演好组织者和协调者的角色.

课后报告撰写阶段.课堂讨论阶段一般很难达成所有小组都认可的一致看法,这其实是许多现实企业所面临的决策不确定性的真实反映.在案例课堂结束后,各讨论小组就讨论结果、心得体会形成书面的案例总结报告,可以将其在案例学习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诸多显性、隐性知识加以整理,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2. 案例拆分能

案例拆分法可以尽可能地使全班同学全员参与案例教学的全过程,提高案例教学的有效性,保证案例教学过程中进行充分的讨论和有效的交流.

从表(1)可以看出,案例拆分法有助于扩大案例参与的广度,从而促进案例教学法下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的深度.案例拆分法可以促成更优化交流方式的形成,使得学生更快、更方便地获取知识.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案例拆分法通过将同一个案例拆分为不同的任务,分配给不同的小组,从而达到了使全体同学都完整地参与到案例教学法各个阶段的目的,保证了案例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各小组同学为了更好地完成分配的任务,都必须经历有效的个人阅读和研究阶段、课前小组交流与研究阶段.在传统由一个小组独立完成一个汇报案例的做法下,其他非汇报小组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四阶段往往是缺失的,从而严重影响了第三阶段,即课堂讨论的有效进行与案例教学预期效果的实现.

案例拆分法通过不同任务的分配,使得不同小组的同学课前都有对案例相关资料进行不同程度的调研,从而可以缓解传统做法下汇报小组与非汇报小组之间,对案例信息掌握程度的严重不对称现象,从而有力地保证了有效课堂讨论气氛的形成.讨论是建立在先有自己观点的基础上,要形成观点就必须要有调查了解.案例拆分法可以让更多的同学事先了解案例背景,这是形成讨论气氛的前提,越多的同学就同一问题进行发言,越有利于将原来不清楚的想法结构化,以解决存在的矛盾,实现在讨论中产生新知的目的.

案例拆分法有助于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频繁、双向的交流和合作,这些交流和合作是案例教学法下,实现将显性知识最终转化为隐性知识的必要条件.案例拆分法让全体同学合力共同完成一个完整案例的分析,不同小组的分析任务尽管不同,但是关注对象和背景资料是一致的,有了这一共同的基础,才能激发相互讨论的积极性,保证合作的必要性.

三、案例拆分法应用

笔者在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任教的财务管理案例课程中,对案例拆分法进行了教学尝试,现对案例拆分法实际运用情况进行介绍.

(一)案例拆分法实施

笔者执教的班级,全班共计45 名学生,按照自愿组队原则分成10 个小组.笔者在本次尝试选取了三个案例,每个案例由笔者提前分解为10 个任务,随机分配给班内的10 个小组,由每个小组在课前做好准备,并在课堂上进行汇报、讨论.三个案例及其拆分的具体任务如表(2)所示.

以上每个案例所占用的课堂时间原计划是2 课时(即90 分钟),但实际执行结果是每个案例占用了4 课时,三个拆分案例课程共占用12 课时,笔者所在高校这一课程的教学总课时为32 课时.

(二)案例拆分法应用

作为案例拆分法的首次尝试者,笔者在期望看到这一教学方法取得成果的同时,也预期到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而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以下将从案例拆分法实施的正面效应、存在的不足,学生学期末对这一方法的评价等方面加以总结.

1. 案例拆分法正面效应

一是案例拆分法实现了对同一案例分析过程的全员参与,提高了案例课堂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拆分案例的课前准备阶段,不同小组对所分配任务的处理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组内同学一起讨论给出共同解决方案;二是分配给组内个别同学独立完成.不管是哪一种方法,都较之传统方法下有更多的人参与到课前资料搜集整理中.从不同小组汇报质量看,一般采用方法一的小组汇报质量,会明显高于方法二,可见课前组内成员讨论和交流的重要性.

二是案例拆分法下,课堂中对案例分析的深度明显优于传统做法.对每个分解任务的汇报阐述,学生之间的讨论要明显更加激烈而深入,从而也导致了完成一个完整案例分析所耗用的时间更长,几乎是传统做法的两倍.案例拆分法下,提问小组对问题的答案的反驳次数明显增加,提问者对所提问题显然是事先有所思考而有自己的答案,故而质疑回答者的答案.同学之间不停地一问一答、再问再答的过程,有助于案例课堂辩论气氛的形成.传统做法下,学生之间的问题基本限于一问一答,很少有后续的反驳及其辩论.

三是案例拆分法下,课堂中积极发言的学生人数明显增加,甚至还有学生愿意就所提问题主动分享自己的看法.这样的课堂正是笔者所期望营造的、讨论的、的、各抒己见的案例式课堂.

2. 案例拆分法存在的不足

案例拆分法在首次尝试过程中,由于受拆分问题本身的设计、讨论时间的控制等因素影响,在促成案例教学法课堂气氛形成的过程中,也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由于完整的案例被拆分为若干小任务,小组成员仅就该任务完成分析即可,导致部分同学反映整个案例学习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乏完整的分析思路.任务与任务之间的逻辑思路相对混乱,案例的完整性可能遭到一定的破坏.

二是案例讨论过程中,由于没有限制每个小组的汇报时间和问题讨论时间,导致一个小组所用时间过长,整个案例讨论不够紧凑而过于拖沓.每个完整的拆分案例前后需要耗费4 个课时,而且这4个课时不是完整连续的课时,而是被打断,更导致了案例分析的拖沓嫌疑,从而加重了人们对案例知识碎片化的看法.

3. 学生的评价

在课程结束后,对课程设计及其实施效果等相关问题,在全班同学之间进行了问卷调查.从问卷调查的结果看,大部分同学普遍肯定了案例拆分法,在调动案例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的作用,比较认可在案例课堂中引进该方法.对这一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和考核方式提出了很多意见,主要包括:案例课堂发言过多、过于混乱;时间未加限制,过于拖沓;评价准备不够明确;缺乏将拆分任务串在一起的途径,导致案例分裂等.

四、案例拆分法完善对策建议

案例拆分法作为笔者针对财务管理案例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步想法和尝试做法之一,尽管在首次尝试过程中,尚存在不足,其促成案例教学法教学目的达成的有效性,还有待于笔者进一步思考、完善、并用教学实践验证.笔者认为,案例拆分法的顺利推行,教师需要确认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案例分析框架,明确各自拆分任务在完整案例分析中的地位和作用,合理控制好课堂演示时间,选择合适的演示方式,从而达到各个不同拆分小组汇报内容之间的逻辑一致性和紧凑性,最大程度地保证不同小组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与讨论.另外,还应当让学生有足够的动力和热情,做好课前个人阅读阶段和小组讨论阶段等准备工作,并在课堂讨论中充分地表达,有效地参与到案例课堂的讨论中.为了达到以上效果,笔者提出针对案例拆分法在未来教学中继续推行的改进建议.

(一)做好案例拆分显性知识铺垫

企业投资价值分析、筹资案例分析、营运资金案例分析等典型案例类型的基本分析方法、分析步骤,需要在学生进行案例拆分之前做统一的介绍.这些显性知识的掌握,有助于学生在案例拆分中理顺各个拆分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避免出现学生只了解各自小组分拆的小任务,而无法从整体上把握整个案例的分析脉络.

(二)精心设计案例

设计案例时既要考虑学生现有的分析能力和资料收集能力,也要考虑案例信息的时效性,尽量避免选择特别陈旧或是特别新近案例.这需要任课教师研读大量案例资料,从中选择适合于学生分析能力且适宜分拆的案例.本次尝试过程中挑选的三个案例,都是现有案例教材中的经典案例.学生可掌握的数据、资料较多,保证了各个小组拆分任务的完成.但与此同时也存在问题,如学生的答案创新性严重不足,由于受到现成分析观点的影响,较少有学生能够原创性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因此,在选择案例时,除了考虑案例的经典性外,还要保证学生能有一定的创新空间.

(三)案例拆分须谨慎

每个拆分案例拆分为十个任务,这不是简单的拆分,而要考虑做好任务之间的衔接,保证各个汇报小组的汇报内容能够有机融合.笔者认为,每个拆分案例的各分解任务之间,并不是单纯的平行关系,而应该考虑设计若干主要任务和其他注解性质的任务两类.主要任务构成案例分析的主线,是拆分案例的核心,对这一性质的任务,教师应事先给定明确的分析要求;其他注解性质的任务,是案例中涉及重要概念、事件的注释,直接按字面解释即可,不做扩展.

(四)科学安排课时

明确限定每一拆分任务的汇报时间和讨论时间,将同一拆分案例控制在两个课时内完成,以保证案例汇报、分析讨论的连贯性.对于主要任务,可以设计较长的时间,由于讨论的不确定性,可以在固定时间外考虑若干弹性时间;其他注解性质的任务,由于讨论的必要性不大,可以严格限制在较短时间内完成.

(五)建立评价体系

概括拆分任务的完成情况,明确给出评分标准,鼓励更多的学生做有效的课堂发言.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和有效次数,决定了案例课堂讨论的充分性与有效性.要让学生有足够的动力和热情,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一方面,这离不开班级整体讨论氛围;另一方面,教师还要给学生一定程度的奖励.对学生最基本的奖励是根据其课堂发言表现,给予对应的课程评分.因此,教师务必明确评分标准,将课程评分与课堂表现明确挂钩,最大程度地激励学生多发言.学生发言越积极,才越有可能营造出班级整体的案例讨论氛围.

五、结语

在现有的财务管理案例课程教学中,要达到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法的预期教学效果,最终实现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顺利转换,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全面考虑案例教学法的具体授课方式,授课对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因素.基于此,笔者认为案例拆分法作为动员全体同学参与案例讨论的有效方式之一,在设计良好的前提下,是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了进一步完善案例拆分法在财务管理案例课程中的推行,实现“寓教学于公开讨论中”的目标,应继续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做好显性知识的铺垫;二是精心选择案例;三是合理分解任务;四是限定拆分任务汇报讨论时间;五是明确考核标准,奖惩分明,鼓励学生参与并完成案例分解目标.

参考文献

[1] 杨斌, 赵纯均. 案例教学的知识管理研究[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01).

[2] 戴文博, 朱方伟. 案例教学知识转移机理研究[J].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3(06).

[3] 张静. 贯穿式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课程中的应用[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

[4] 尹蘅. 应用型财务分析课程中贯穿式案例教学的思考[J]. 财会月刊,2016(12).

[5] 张继英, 杨洵. 大学本科会计、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效果问卷研究[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4(05).

编辑:彭秋龙

此文结束语,此文为一篇关于财务管理和案例拆分法和课程方面的财务管理论文题目、论文提纲、财务管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高职会计专业《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不是讲授者而是设计者和激励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通过讨论来提高学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

2、 《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翻转课堂模式的实践和 摘要翻转课堂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它是对传统课堂中的教学在空间和时间的翻转 本文通过总结财务管理课程翻转课堂式教学的实践,提出了翻转课堂的建设意见,以期为推动翻转课堂式教学以及在经济管理类.

3、 对西藏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摘要如何更好的提供西藏经济建设所需的财务管理人才,提升西藏财务人员执业水平,提高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建设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西南民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西藏.

4、 基于职业能力的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摘要本文以当今社会经济、技术环境的变迁对企业财务管理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及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培养定位为前提,从企业财务管理核心职业能力框架出发,探讨核心职业能力导向的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

5、 翻转课堂在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问题的提出 财务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型很强的专业学科,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实践应用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一直是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关注的问题在我国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传统的课堂教学模.

6、 大学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课程学习策略探究 大学“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课程学习策略探究李富文(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 大庆 163319)  摘 要要学好大学“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课程,就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