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法制和社会杂志社 社会杂志社 社会语言学论文 社会科学家杂志 社会心理学论文 和谐社会论文 社会责任会计在我国毕业论文 我国社会保障论文 论文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提纲 我国社会的论文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参考文献 化学和社会的论文

我国社会相关毕业论文范文 跟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理论逻辑和实践演进方面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我国社会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01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理论逻辑和实践演进,本文是我国社会相关毕业论文范文与逻辑与和新时代和实践有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摘 要: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己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①这是以为核心的党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飞跃和实践突破.深刻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所蕴含的深层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是深入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键,是在前所未有的世界大变局下科学制定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战略基础和基石.

关键词:新时代 主要矛盾 理论逻辑 实践演进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从新时期到新时代跃升所蕴含的深层理论逻辑和和实践演进,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基石.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矛盾论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理论逻辑

唯物辩证法矛盾论是马恩经典作家研究资本主义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理论和方法,其革命性和批判性的本质要求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正确认识世界,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改造世界.

(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唯物辩证法的内在逻辑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包含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双方的统一和斗争,才推动了事物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变化发展,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辩证法.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②恩格斯指出:“辩证哲学推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绝对的人类状态的观念.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中国特色社会从新时期跃升新时代是中国遵循客观辩证法规律,在当今世界面临前所未有大变局下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的重大政治判断和实践突破.

(二)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马克思主义矛盾论的本质要求

马克思主义“矛盾论”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指出:“两个相互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辩证运动的实质.”③列宁进一步指出辩证法的核心:“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④“承认(发现)自然界(精神和社会两者也在内)的一切现象和过程都含有互相矛盾、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趋向.”⑤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的辨证矛盾思想,在《矛盾论》中对矛盾问题做了经典分析.“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⑥从马克思主义矛盾论的角度看,社会的变化过程也就是不断的解决各种矛盾以推动变化的过程.社会主要矛盾存在和发展制约和影响着社会其他矛盾,起主要支配作用,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社会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向更高层次和水平转化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是制定正确发展战略和社会根本任务的重要前提,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解决时代问题的哲学原则和领导方法.

(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遵循质量互变的普遍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唯物主义基础上对质量互变规律的地位、作用等作了全面科学的阐述.质量互变规律表明,由内部矛盾运动引起的事物发展变化存在量变和质变两种基本形式,量变表现为事物及其特性在数量上的一种连续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突变.量变中有阶段性的局部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量变超过一定限度必然引起质变,然后在新质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推动事物不断向前发展.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深刻体现了质量互变规律的特质,阐释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百年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统一.社会基本矛盾起着根本支配作用,决定着社会的根本性质,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的范畴.社会主要矛盾只是基本矛盾在展开和发展的连续过程中的某一阶段中起决定作用的具体表现.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在更高层次和水平上提升,而非根本性质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总过程下新时代的阶段性表现.

二、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社会主要矛盾的实践演进

第一阶段(1840年至1901年):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更迭主导.战争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折点,英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居主导地位.为完成战争赔款,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阶级矛盾迅速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19世纪6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

第二阶段(20世纪初到1937年):这是辛亥革命、中国创建、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代表中国人民利益的和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间的矛盾.

第三阶段(1937年至1945年):中日民族矛盾.

第四阶段(1945年至1949年):中国与广大中国人民同国民党之间的矛盾.

第五阶段(1949年至2012年):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完成后,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主要源于党的八大决议:“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⑦在后来的一段时间,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出现了一些曲折.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⑧党的十八大继续沿用这样的概括.

第六阶段(2012年至205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己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⑨

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没有改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社会形态理论中,社会主义是从旧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首次使用了共产主义这个概念,将其表述为消灭了私有制的理想社会.在1848年《宣言》及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马克思和恩格斯使用的“社会主义”是作为负面、用来批评的概念:“封建宗法色彩的社会主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性质的社会主义”和“资产阶级主义的社会主义”.恩格斯在1872年《论住宅问题》论文集和1873年《反杜林论》中,区分了以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科学社会主义跟形形色色的其它社会主义.在1875《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首次把共产主义社会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⑩列宁明确把这一段称之为社会主义:“在第一阶段,共产主义在经济上还不可能是完全成熟的,还不能完全摆脱资本主义的传统或痕迹.”

基本国情是一个国家最根本、最本质的社会性质,是个漫长的量变过程.自1840年以来,中国基本国情只经历了一次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根本性转变,这一转变经历了从1840年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再到社会主义强国建成的历史过程.在改革开放前,中国曾经基本上消灭了私有制,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经济体.这种公有化程度极高的生产关系,在实践上偏离了中国当时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进步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中国逐步调整生产关系,到了十三大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党的文献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中国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成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制定规划.如果因为主要矛盾的阶段性变化而背离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意味着对现阶段成功助推中国走向伟大复兴之路的生产关系进行重大调整,这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标准.认识和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既不能落后于历史也不能跨越于时代.

注释:

①.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②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2.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4.

④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12.

⑤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6.

⑥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20.

⑦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M].北京:文献出版社,1994:314.

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党代会、全会报告公报决议决定[R].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

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⑩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31.

列宁.国家与革命[A].列宁全集(第二十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7.

作者简介:徐增文,管理学博士,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

小结,该文是大学硕士与我国社会本科我国社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逻辑与和新时代和实践方面论文范文.

参考文献:

1、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析微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是中国基于我国变化的实际情况,所作出的实事.

2、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极为重要的新论断 许多权威评论指出,新时代的首要标志是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具有内在的历史逻辑和经过时间检验.

3、 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的功能凝集和思想引领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研究方法,探寻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和发展方向,以期丰富学校体育基础理论 研究认为学校体育具有 “二重性”,其本质功能是体育与教育二者的统一.

4、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之分析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于新时代中国主要矛盾的转变作出了论断,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一论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以及研究,如何理解主要矛盾的.

5、 从理论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 从理论创新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陈 勇(内江市委党校,四川 内江 641000)摘 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立在一系列创新理论之上,包括新时代历史方位、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