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唐诗宋词课程论文 唐诗宋词论文范文 论文怎么写唐诗的辉煌 宋词论文题目 唐诗毕业论文提纲 唐诗宋词论文题目

唐诗宋词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跟品读唐诗宋词感悟穿越时空的美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唐诗宋词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26

品读唐诗宋词感悟穿越时空的美,本文是唐诗宋词论文范文数据库跟唐诗宋词和穿越时空和感悟类论文范文数据库.

新课标基本理念明确提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而唐诗宋词是一个珍藏丰富的艺术宝库,一个广袤、深邃、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是我们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领会唐诗宋词之美,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那么如何领会唐诗宋词之美呢?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在朗读中感受音乐美

中国古典诗歌的音乐美,特别是发展到唐宋的诗词,表现节奏上,音节与音节的组合、语音的长短、轻重、韵脚的变化,以及音调上平仄的变化,双声、叠韵、象声词的运用,都能营造出更为完美的音乐般的美感.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鉴赏唐诗宋词时,根据这一特点,在朗读过程中,正确引导,让学生理解诗词形象、生动、立体的语言,从其字里行间的音乐节奏之美,从那或缠绵宛转、或闲雅幽远、或慷慨激昂、或沉郁顿挫的朗读节奏中,感受到作者那回肠荡气的感人力量,使学生自然进入审美感知过程,产生美的愉悦,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例如杜甫的《兵车行》,引导学生在朗读时,注意节奏、韵味:首段六句,用一韵,绘声绘色,一气呵成;第二段凡三换韵,长短参差,错落有致;第三段四换韵,情绪更为激越.在这反复朗读吟诵中,让学生感受到或高昂或低沉,或急促或平坦等不同音调构成的黄钟大吕般的音乐美感,在这种音乐美感中使学生品味出作者那奔放豪宕、勃不可遏的感情,在对唐玄宗穷兵黩武的控诉中得到美的熏陶.

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可以“看到”“听到”“触到”的人、事、物,逼真地再现诗词所描绘的情景,通过反复朗读,达到形之于声,情之于中,从而在语言的美感中获得生动地情景体验.例如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首词韵脚节奏鲜明,朗读过程中,我让学生在体味音乐美的同时,尽情想象词作者所描绘的这幅“烟波垂钓图”:鹭之白、山之翠、桃之红、笠之青、蓑之绿、鳜鱼淡黄而略带涂褐,色彩有对比又有映衬,在音乐美感中领会出由鹭、山、桃、水、风、雨、人、鱼等组合而成的绘画美,其中那平而淡的高情雅趣也就油然而生了.

二、在分析中欣赏含蓄美

司空图在《诗品》中论“含蓄”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所谓“不着一字”,并非什么都不说,而是简炼而传神地勾勒几笔,点到即止,极富于暗示性,意在言外,使人涵咏想象而得之.中国古典诗歌的含蓄美在唐诗宋词中尽得“风流”.我们在鉴赏过程中,分析出它的暗示性,分析出它的意趣风神,让学生体会出意象的朦胧性和多义性,领会它的含蓄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例如李商隐的《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这首诗尽管写的是秋月之柳,但诗人不从眼前写起,而是先追想它春日的情景,然后再回到眼前的柳上来.句句写柳,而全诗不着一个柳字,句句是景,又是情;句句咏物,又写人,实乃“含思宛转,笔力藏锋不露”.鉴赏此诗时,引导学生分析其含蓄美的同时,应品味出作者借咏柳含蓄地抒发了自伤迟暮,倾诉隐衷的情怀,进而激发学生珍惜生活,把握现在,用汗水作甘露滋润灵魂,用勤奋作翅膀让理想飞翔的高贵品质.

三、在理解中品味人情美

“诗缘情而绮靡”,唐诗宋词涉及社会人生、精神品格、道德风范、风土人情、山川草木等.有的是抒发报效国家的,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有的是抒发征士的乡愁离恨,征战的残酷艰辛,对穷兵黩武的不满,朝廷无能的痛恨;有的是抒泊思乡之情;有的是抒发仕途坎坷、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情怀;有的是抒发对苛捐杂税、官贪吏虐的憎恨;有的是描写农村自然风光,清新祥和的环境,闲适宁静的生活,表达对农村生活的赞颂与追求,朋友间的真挚友谊……这些情感的抒发,集中了人类心灵闪光的美点,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鉴赏的时候,把唐诗宋词作为一幅饱蘸着作者思想感情的美丽画卷,放到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上去理解,品味诗词字里行间所蕴涵着的作者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唾弃,可以让学生从中进行美的鉴赏、美的熏陶、美的享受,从而形成真善美的品性,激发学生美的火花以创造美的生活.

例如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在指导学生鉴赏时,我把诗的背景稍作介绍,引导学生分析出首二句先写与董大分手时的环境和气候:千里荒野,但见黄云蔽空,白日昏曛;在凛冽的寒风里,被吹散的孤雁正在凄凉地哀叫着,而漫天的鹅毛大雪,正在纷纷扬扬在飘落着.通过与下两句的联系,我让学生讨论,这两句的作用,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第一,唐代朋友送别常以喝酒饯行,而作者与董大却喝西北风,说明俩人穷困之极;第二,千里黄云,白日昏曛,风雪交加,孤雁哀号,恶劣的环境也暗示了两人当时失意潦倒、凄苦灰暗的心里;第三,其中的“雁”有比喻两人分别之意.接下来后两句学生们便迎刃而解了:这样凄惨的风雪弥漫图景,却没有给作者产生前途迷茫的愁苦之感,“莫愁”二字轻轻一转,顿在凄苦之中生出明朗豁达的勉励,迷茫的前途中露出希望:凭着你董大的音乐才华和名声,凭着你高尚的人格,即使到了远处,还怕别人不了解您吗?统观全诗,虽写送别却无凄凉之感,浓浓的友情弥漫在字里行间,学生在领会诗人开朗的意境中所蕴含着的对朋友的勉励,达到了感情上的共鸣,产生了对美好情谊的向往和追求.

四、在背诵中体会意境美

意境之于诗词,一如钢筋之于大厦,它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或说是指经作者运思而成寓意深刻的客观物象).意象对于意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读者进入诗歌的意境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的.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鉴赏时,对唐诗宋词注意背诵,可以使学生能够反复揣摩、体味意象,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顺利进入诗词的意境,得到美的陶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例如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学生在背诵过程中就会自然联想到作者所描绘的三个人生阶段,体味出不同的意境:“少年听雨”的画面,由“歌楼”“红烛”“罗帐”等绮艳意象交织而成,传达出春风骀荡的欢乐情怀,意境明朗清新;“壮年听雨”的画面,以“客舟”为中心视点,而在四周点缀以“江阔”“云低”“断雁”“西风”等衰飒意象,映现出在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心境,意境深沉抑郁;“而今听雨”的画面,则刻意凸现出僧庐之冷寂与鬓发之斑白,借以展示晚年历尽离乱后的憔悴而又枯槁的身心,意境悲怆凄凉.三幅画面前后衔接而又相互映照,艺术地概括了作者由少到老的人生道路和由春到冬的情感历程.其中,既有个性烙印,又有时代折光:由作者的少年风流、壮年飘零、晚年孤冷,分明可以透见一个历史时代由兴到衰、由衰到亡的嬗变轨迹.这样学生们在反复咀嚼的背诵中,在欣赏画面深沉的意境美的同时,会激发出热爱自己的祖国,珍惜今天生活的美好情怀.

唐诗宋词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蕴藏丰富的宝藏,我们可以在鉴赏过程中,通过朗读、分析、理解、背诵等多种形式,把诗词的景色美、情感美、朦胧美、语言美、意境美、思想美等多种美感因素挖掘出来,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和启迪,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从而把鉴赏过程中诗词的美变成现实生活中学生的美.

司兴江,山东阳信一中教师.

该文汇总,上文是一篇关于经典唐诗宋词专业范文可作为唐诗宋词和穿越时空和感悟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唐诗宋词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从唐诗宋词里走出 贵州·蒋德明纠缠风吹凉了你漂泊在水上的影子,李清照为什么提前用一首诗写你,谁能明白,有一条船满满地去,空空地回 一个人在这里寂寞不染尘,看另一个人在红尘深处的背影 风里的泪,如飞落的花瓣.

2、 穿越时空陪着你 四川省隆昌县第三中学阳光文学社 张 分如果可以,我要穿越到你的二十年前开始陪伴你 在你快乐的时候陪着你快乐,在你无助的时候陪着你无助,在你奋斗的时候陪着你奋斗,在你幸福的时候陪着你幸福 时光流逝飞快,.

3、 中华泰山封禅大典,穿越时空的帝王秀 原始崇拜是人类最早的准宗教形式之一,崇拜的对象是日、月、星、辰、山河、土地……与人类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自然物 泰山崇拜、太阳崇拜和东方崇拜结合在一起 在地理位置上,泰山位于神州大地的东方,因此就成为.

4、 茶文化在唐诗宋词文学中的表现分析 内容摘要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沉淀,在岁月长河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组成内容,在长时间传承和发展中,融入了不同时代的特色,尤其是在唐诗宋词中关于茶文化的表现.

5、 唐诗宋词中的飞鸟意象解读 唐诗宋词中的飞鸟意象解读范开迎内容摘要在诗歌创作中,有很多意蕴丰富的意象,在众多的意象中,乌儿则是诗人的最爱 诗人或托鸟言志,或借鸟行情,含蓄委婉巧妙的将自己的内心情怀展示出来 可以说,那些本无关情感.

6、 品读内容,学习表达,感悟思想从《秦兵马俑》一课看说明性文章的阅读教学 摘要说明文层次清晰,富有逻辑性,文体特征非常鲜明 在说明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布局引导学生品读文本,指导学生学习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和表达方式,并对文本和作者的思想内涵进行深入的体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