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论文 传承中国文化概论论文 家族企业传承论文 文化传承和论文 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论文 怎样写传承和的论文

传承有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跟郭喜梅:匠心传承守护传统漆艺相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传承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20

郭喜梅:匠心传承守护传统漆艺,该文是传承相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跟漆艺和郭喜梅和匠心类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2018年年初,记者到郭喜梅位于太原市开化寺古玩市场的工作室采访,推门而入,一股浓重的漆味扑鼻而来,“郭老师,这是大漆的味道吧?”记者顺口问,“这是天然漆的味道,没有毒性,对身体没有影响的.”郭喜梅笑着解释.因即将要去参加2018年江苏卫视的中国首届非遗春晚,郭喜梅正忙着赶制一幅漆画作品,边工作边抽空回答记者的问题.系着围裙,头发有些凌乱,用一小块一小块的纱纸蘸水一遍遍打磨着漆画,覆盖在里面的内容与色彩一点点重见天日,图案和颜色都是郭喜梅提前预埋好的,打磨的力度她自是心中有数.记者见一个下午郭喜梅也只打磨出漆画的一小块面积,这仅是其中的一道工序,整个过程的辛苦可想而知.

  郭喜梅之前在太原清徐有自己的漆器厂,2016、2017年逐步从厂里搬出,卖掉了大件的生产设备,剩下一些小的加工机器和作品临时安放在这里.从大幅的漆画到小件的漆器作品,琳琅满目摆满了房间,就是在这间看似狭小又有些昏暗的工作室里,郭梅花一直在用心续写着她与传统漆艺的一世情缘.

结缘大漆 守护一生

郭喜梅从小就喜欢画画.其祖父从事过漆器艺术,祖母是村里有名的剪纸巧手,父亲是做木匠的能手,家里人都是掌握一定技艺的民间艺人,在这样的艺术氛围中成长的郭喜梅对漆器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家人的指导下学习掌握了漆器的技艺,从小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

1998年,郭喜梅与家中世代皆做大漆的张利志结婚,婚后郭喜梅师从张利志的祖父张谊传全面学习漆器技艺,后随山西省工笔画史秉有教授学习画艺.由于她有绘画的功底,因此在漆器的制作中善于把描金彩绘工艺运用其中.

婚后郭喜梅与丈夫志同道合,对大漆有着共同的艺术爱好和理想追求,便义无反顾地倾尽家中所有,投入到振兴发展漆器艺术事业中来.结婚以后夫妻二人有了孩子,面对很大的现实生存问题,依旧毫不犹豫地放弃其他经营项目,只做传统漆艺.

2006年,郭喜梅和丈夫成立了太原上林苑金漆镶嵌厂,专做推光漆器.在做大漆的前5年,一直在投入资金,几乎没有回报,资金短缺是夫妻俩遇到的最大难题.由于漆器制作的周期长,资金回笼慢,常常是钱还没回来,又接到了新的订单.夫妻俩的个性都是苦自己不能欠别人,即使账上没钱,每个月到了工资发放日,还是要想办法按时给工人们发工资.

虽然这些年来郭喜梅和丈夫守着大漆的生存境况很是艰难,熬了十几年清苦的日子,但他们从未想过转行.问及原因,郭喜梅说,“首先是缘于热爱这门技艺,从骨子里喜欢它,虽然当时挣钱的门路有很多,但还是选择了回报低的大漆.人有时候很矛盾,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当时对生活的要求也不高,能养家糊口就满足了.”

这几年常有找郭喜梅谈投资的商人,愿意提供工作场地和资金,想把大漆制作实现产业化,但都被郭喜梅果断拒绝,她说,“商品很容易量化,但艺术品不能量化.”她想在自己的理念下坚守和传承大漆.

每年年末,郭喜梅都会做工作总结,梳理一年来完成的作品,作品不贪多,但确保每一件都精雕细磨.回顾这些年,郭喜梅庆幸自己一直在进步,起码精神是满足的.如今随着国家对非遗的政策扶持力度越来越大,传统文化的氛围越来越好,郭喜梅欣喜地看到属于大漆的春天来了.

甘于寂寞 潜心钻研

在大漆之路上,郭喜梅永远把自己当成一个小学生,处处留心,时时学习.多次去福州、四川等地拜访民间漆艺大师,多年来刻苦钻研技艺,潜心研究漆器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发展源流派系和作品工艺特点,熟练掌握精湛的漆器制作工艺.

首先是熟悉大漆的漆性.所谓漆性,从科学的角度来解释,就是来自不同产地的大漆中所含的成分不同.在我国,大漆的主要产地为山西、陕西、河南、甘肃、湖北、云南、四川、贵州等,山西的大漆产地在大同,但因气候寒冷,漆树不易生长,数量不多.郭喜梅习惯使用四川出产的大漆,固定在同一家购买,因为她习惯了其大漆的漆性,使用起来更得心应手.

郭喜梅说:“漆树的树龄一般都较长,每棵树割一次漆得休息两年,它的伤口才能复原.一般8年以上的漆树可以产漆,漆农用蚌壳割开树皮,将蚌壳或竹片插在刀口下方采集漆液,漆液汇入木桶后,用油纸密封保存.从漆树上割取的天然漆液,叫生漆,经过日照、搅拌、氧化后变成熟漆.古人割漆都是去原始森林里找漆树,现在有很多人自己种植漆树,但人工漆树和野生漆树的漆性确实不同.”从了解各种漆的漆性,到开始制作漆器、漆画,郭喜梅经过了多年研究.

对于自己与大漆之间的缘分,郭喜梅很是自豪,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与大漆结缘.很多人对生漆过敏,严重的会全身肿胀,奇痒无比,但处理生漆又是必要的前提,郭喜梅庆幸自己是大漆的有缘人,与生漆打了这么多年交道也没有过过敏现象.

郭喜梅说之所以选择大漆,除了对它的喜爱之外,还因大漆本身具有的品质以及对自己精神的磨练.大漆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的颜色会随着温度、湿度等自然因素的变化而改变,即便是成品的大漆作品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呈现出不同的图案和颜色.而且大漆本身的包容性很强,除去贵重的金粉珠玉,蛋壳、木屑、砖粉、贝壳、骨头等都可以作为其艺术表现材料.

因为大漆的制作周期很长,从两三个月到三四年不等,从生漆的研磨、原材料的选取到上色、打磨等,都需要人静下心来耐得住枯燥,重复同样的工序数周甚至数月.平日里郭喜梅没有什么娱乐时间,但从中学到了持之以恒和精益求精,增强了自我约束力,懂得了知足常乐,不过分地追求经济效益,而是把精力放到自己专业技艺的提升和对大漆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中.郭喜梅觉得想要达到很高的艺术修养,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学习,她每年都会抽出时间参加一些专业研修班,同时,还坚持画国画.

郭喜梅时而感慨,中国手艺人的地位并不高,但自己要坚守匠心,为改变手艺人的地位做一点努力.“和许多传统手工艺人一样遇到了生存困境,现代科技对传统手工艺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而手艺人最需要具备的品性是耐得住寂寞.很多大漆作品都跟随我度过了好几个春夏秋冬,如果不是日复一日地在孤独、枯燥中创作,这些作品不可能创作出来.”郭喜梅说.

成立漆坊 传承有序

大漆的传统制作方法有200多种,足够大漆匠人琢磨一辈子.然而,如何让大漆走下神坛,在现代生活中为更多人喜爱,是郭喜梅和丈夫一直在研究的课题.由于“太原漆器”的创作过程工序复杂,人工劳动量大,工艺操作技术性强,特别是“太原漆器”经历了近半个多世纪的断展境地,濒临失传,急需对其进行抢救性保护.

从2011年起,郭喜梅和丈夫搜集、整理了大量有关“太原漆器描金彩绘”制作技艺和历史渊源方面的文献资料.通过搜集整理文献资料,部分已存档保护.郭喜梅建立的“梅艺漆坊漆器工作室”近十年来培养徒弟学习太原漆器手工制作技艺,至今已培养出约100人的队伍,形成了良好的传承体系,使漆器这项传统而古老的技艺后继有人.郭喜梅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太原漆器艺术形成系统性的理论,使之成为该非遗项目的一个前瞻性的传承研究保护机构,进而形成一定规模的传承人队伍.

大漆作为传统非遗手工艺中成本较高、耗时较久的一种,在断层问题上尤为严重.虽然现在有很多学校都有这方面的专业课程,也有很多人在郭喜梅的工作室学习,但真正能坚持下来的几乎没有.而且,传承大漆的手艺人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只是把大漆当做业余爱好,利用空闲时间在做,专业做大漆的很少.因为它短期内见不到收益,入行的前五年基本是在锻造手艺和打市场,可以说是赔钱的,年轻人面对生存压力长时间得不到收益肯定是要转行的.

近年来漆艺处于重新恢复发展阶段,中国传统文化备受重视,传统的民间手工技艺被年轻人看好,有很多人愿意学习这项技艺.郭喜梅的侄女郭艺璇从小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现在在福州美院学习漆画专业.郭喜梅希望自己正在读高中的儿子将来也能传承大漆技艺.这项珍贵的技艺不仅仅需要老一代技艺传承人的保护,更需要年轻力量的传承与创新,郭喜梅也常常教导自己的学生,要耐得住寂寞,忍得了枯燥,才能在大漆的路上一直走下去.

创新有道 回归生活

多年来,郭喜梅和张利志夫妻二人为了拯救“太原漆器”这项宝贵的传统民间艺术,特别专注以太原文化为作品主题,创作出《锦绣太原》屏风、《虢国夫人游春图》漆画、《永祚》漆画、《茶韵》茶台等一件件好作品.他们一方面对自己的手艺和作品精益求精,克服困难静下心来磨练技艺;另一方面在原有的漆器作品上大胆创新,让大漆艺术回归生活,追求其实用性,开发了首饰品、生活用具、桌椅、手机壳等系列产品,积极寻求销路,慢慢打造属于自己的销售渠道和品牌.

夫妻二人还设计了以“孝”为题材,延伸到祭祖祠堂家训的系列作品,以实用器皿为主要胎型,把高端奢侈的*品做到既精致又实用,作品也会分成高、中、低档,在生活中让老百姓处处看到我们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现代漆器技艺传承需要以传统工艺加上现代创新设计,与国际时尚理念相结合让更多年轻人喜爱,吸纳年轻有为的人才,让传统工艺更加精益求精,让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上更具影响力,永久传承下去.近年来,郭喜梅和丈夫对大漆技艺传承的事迹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多家电台、报刊予以报道.他们多次参加山西省委宣传部、文化厅、商务厅、省旅游局等部门组织的全国性展览会、洽谈会、文*等活动,为宣传山西省传统民间艺术“太原漆器”艺术作出巨大贡献.还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举办了漆器作品展,受到港澳台同胞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许多作品受到国内外友人的一致赞誉和肯定,并被带到十几个国家及地区.郭喜梅曾多次受到省市领导的接见和鼓励,作品多次作为太原市政府领导出国礼品馈赠外宾,是太原市对外进行友好交流的文化名片.

传承人档案:

郭喜梅,1971年生于太原.

2006年和丈夫张利志共同创办上林苑金漆镶嵌厂,现改为“梅艺漆坊”,是山西省太原市唯一一家专门从事太原漆器制作和研究的社会机构.十几年来,“梅艺漆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夫妻二人一起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好评,并获得省、市及国家级的数十次奖项.

2007年作品《寻根问祖》屏风在中国洪洞大槐树旅游工艺品大赛中获三等奖;2008年作品《双塔》在中国太原首届晋商文化艺术节被评为优秀奖、2011年获第六届中*优秀奖;2014年作品《永祚》在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获中国原创百花奖中国工艺美术精品优秀奖;2014年获山西首届“三晋巧姐”工艺品评选二等奖;2014年作品《龙凤呈祥镶嵌首饰盒》获山西精品年货节“畅销金奖”;2016年作品大漆《茶具》荣获第三届三晋巧姐手工艺品+旅游创新发展银奖,大漆饰品系列荣获最佳手工技艺奖,同年工笔画《牡丹双鸽》和《芙蓉花开》在山西省第十二届工笔花鸟画习作入选.

2013年被评为太原市工艺美术大师;2017年被评为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原传统漆艺传承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山西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山西省工笔花鸟协会会员、山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山西省旅游工艺品协会理事.

传承家谱:

第一代:张贵元(张利志高祖),男,传承时间为清朝末年.

第二代:张润喜(张利志曾祖),男,传承时间为民国年间.

第三代:张谊传(张利志祖父),男,传承时间为20世纪30-60年代.

第三代:庞玉叶(张利志祖母),女,传承时间为20世纪40-70年代.

第四代 :张利志,男,1994年传承至今;郭喜梅,女,1995年传承至今.

第五代:郭艺璇,女,2014年传承至今.

本文汇总,这是一篇关于漆艺和郭喜梅和匠心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传承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传承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郭德强:价值营销见成效 本刊记者 张敏郭德强体验到了幸福时刻 20177年,—汽马自达全年累计销量达到124,237辆,同比增长35 7,超额完成年初定下的12万辆年销目标 相对于销量上屡创佳绩,更令一汽马自达兴.

2、 名医大讲堂孙学梅:为新生儿的健康保驾护航 “夏季肠道病毒感染较多见,可引起宝宝发热、咽痛、腹泻……症状,特别是疱疹性咽颊炎、手足口病、病毒性脑炎最为常见 ”近日,大众网临沂站联合临沂市人民医院举办了大型网络互动访谈栏目.

3、 崔喜达:玩红木的木头人 做传统红木家具,不要怕费工费时,这份事业不是让红木家具如何省钱,而是让它如何更加值钱 从白手起家到中原高档红木家具品牌领跑者,唐人红的掌舵人崔喜达对红木家具的领悟显然与众不同 在中原红木家具市场,唐人.

4、 民间音乐在传统音乐中的地位与其传承和 摘 要传统音乐基于漫长发展历史,由于多种文化阶级参与其中,遂形成宗教、宫廷、民间音乐与文人音乐……四种类型 因为不同阶级文化环境、生活习性与品味情趣……也截然不同,所以传统音乐生成多元审美诉求与音乐文.

5、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 内容摘要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国家鼓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且极力宣传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成立了“繁集”手绘工作室,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手绘文化,如木片画、陶瓷画、石头画.

6、 朱军和谭梅:健康之家的幸福生活 健康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表现,首先是健康的平常心 假如没有健康心态,即便怎样运动,都只是形式;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运动,并且坚持下来 ——朱军健康的女人,绝对不是纯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