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思修课论文 思修论文范文 思修论文格式 我的理想思修论文 大学思修论文 大一思修论文2000字 思修课在法律论文 如何上好思修课论文 思修结课论文题目 思修结课论文2000 大一上学期思修课论文 大学思修节课论文3000

思修课论文怎么写 与提升高校思修课德育实效的路径相关论文范文文献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思修课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08

提升高校思修课德育实效的路径,该文是思修课论文范文资料与德育和实效和探索类本科论文怎么写.

尹鹏鹏,王有炜,盛青广

(安徽科技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滁州 233100)

摘 要:大学生正处于心智走向成熟的阶段,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正处于形成和固化的关键时期.面对新闻媒体不断爆出的各种社会负面现象,大学生的道德困惑日益加重、道德需要和道德信仰不断弱化.作为国家和民族的生力军,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状况关涉到我国今后能否持久稳定繁荣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否早日实现.文章从分析大学生德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索激发大学生道德需要、提升高校思修课立德树人德育实效的可行路径包括:德性培育和学校制度教化相结合;激发大学生的高层次需要;高校思修课德育工作要面向现实生活世界.

关键词:道德教育;生活世界;制度教化;道德需要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5-0190-03

近年来,社会发生重大的变革,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网络虚拟生活和现实生活世界交汇着,这些都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加速了社会的转型.在互联网信息大爆炸时代,不少媒体人员为吸引人们的眼球片面报道社会的消极面或者刻意夸大炒作某些负面社会事件以制造轰动效应,这给思想处于尚未完全独立、价值观尚在逐步形成并固化时期的大学生带来不可小觑的影响.面对这些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大学生在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方面日益感到迷茫和困惑,他们的思想观念不断动摇着,道德需要和道德信仰也在不断地弱化.作为国家和民族的生力军,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关涉到我国今后能否持久稳定繁荣发展,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否早日实现.高校思修课对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时代在不断变化,因而高校思修课德育工作必须不断反思和创新,以提升德育实效.

一、高校思修课德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社会上各种道德失范的现象给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带来深刻的负面影响,而传统的思修课德育模式又存在很多弊端,如倾向于知性化的德育无形中弱化了道德践履的重要性,远离生活实际的德育难以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等等,这些问题让高校思修课德育效果不尽如人意.

(一)高校思修课德育倾向于知性化教育

高校思修课教师向大学生传授理性道德知识,提升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觉悟固然重要,但缺乏道德体验和实践、远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现实经验世界的知识化教育让德育课效果不尽如人意.当今大学生的道德知识不可谓不丰富,但道德行为却与道德认知大相径庭.究其原因,大学思修德育课教学理念、内容和方式等也存在不少问题.

道德的培育不同于专业知识的传授教育.道德本是一种实践哲学,而道德知性化教育却把道德简单地看作是存在于人的生活之外的、客观的、科学的事物来引导学生去认识.这种德育模式在当前高校的思修德育课中普遍存在,过度重视道德理论知识教育,而没能对道德践履给予足够的关注,以致把道德行为边缘化了.这样的德育模式有很多弊端.

道德知与行相分离,会让高校思修课道德教育陷入窘境.推崇道德知性化教育,很难让大学生经历道德感悟的活力、增加道德体验的幸福和快乐.道德教育沦为表面化,这种形式化的道德教育无法触及学生的灵魂深处,以致学识渊博的大学生不一定是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高尚的大学生,知而不行、出尔反尔、阳奉阴违、表里不一、明知故犯、伪善等道德失范现象,甚至是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2013年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林森浩投毒案惊动全国;2016年11月在日留学生“江歌案”,2017年开庭审理前后引发国内外高度关注.类似的高校案件给世人敲响了警钟,关于德与才的关系也再次引人深思,一个人如果失去了道德良心的约束,丢失了做人最起码的底线,那么他拥有的知识越多则对社会造成的危害越大.现代大学精细化的专业教育方式,培育出的无数大学生在专业知识技能方面达到了外行人难以企及的程度,而堪称知识上的巨人、道德上的贫弱者的大学生不在少数,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更是比比皆是.这种重知识轻行动的德育模式,会造成德智相分离.传统的道德教育过分强调道德知识,片面推崇道德认知能力,认为只要掌握了道德知识,就实现了道德教育的任务,使道德教育陷入主知主义,造成道德的知识化[1].这种德育模式很容易让大学生错误地认为只要掌握了一定的道德理论知识就达到了道德教育的目标要求,从而忽视道德践履的重要性.

(二)高校思修课德育距现实生活世界较远

道德缘起于人类生活实践,同时也调整和规范着人们的生活实践.道德是离不开人们的现实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也不能脱离生活世界.而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多停留在单一劝善层面,通过讲述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古时圣贤之人的故事或者当代道德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或者摆大道理进行道德说教,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发学生对崇高的道德境界的向往.然而圣贤之士和道德模范的思想境界需要有较高的悟性,也需要对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有较深刻的体会和认识.这种高高在上的如同圣人般的思想境界,让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人望而却步,人们倾向于认为古往今来只有极少一部分人才能达到圣人境界,于是自己也就满足于现实主义的生活态度.要求一切社会成员都去按照崇高的生活理想情景去生活,忽视个体的差异性,企图用整体的道德秩序来消除多元时代人现实存在的多样化的德育,无异于痴人说梦.因而,这种德育模式很难具有持久的时效性,也缺乏活力和吸引力,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这样的教育也难以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不仅很难实现道德教育的预期效果,甚至还会招致学生的反感,让高校德育课陷入尴尬的境地.

二、提升高校思修课德育实效的路径探索

高校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作,提升思修课德育实效,要把德育工作融入学校制度设计之中,没有制度的保障,思修课德育工作就会苍白无力.同时要激发大学生的道德需要,重塑道德信仰.道德源于生活,道德教育也要回归现实生活世界.

(一)德性培育和学校制度教化相结合

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培养圣贤、先学会做人然后学会做事是其主要目的,“民无信不立”是国家和民众的道德信仰之一,这种教育可以说是道德本位观.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期,高校也尤其重视培育和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激励大学生为社会理想而努力拼搏奋斗.然而,在社会大变革的洪流中,我国传统文化与道德价值观不断受到外来思想文化的冲击.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如潮水一般涌入,很快占据了一部分青年群体的精神世界.价值观日益多元化,部分大学生精神上出现了“信仰真空”.而高校办学日益产业化,评价体系与效益挂钩,高校教育渐趋经济本位,人文社科类的课程开始给实用的专业课程让位,思修德育课也日益边缘化.部分高校的思修德育课日渐形式化,大学生受此大环境影响也逐渐减少了对道德品行和道德理想的关注.

美国教育学家科尔伯格认为个体的道德发展是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所谓自律,就是自我约束;而他律主要是外在力量起作用,如社会舆论、民众的道德谴责等社会约束.当今以“95”后为主体的大学生多处在道德他律向自律的过渡阶段,尚不能达到完全自律.传统的高校思修德育课倾向于过度拔高人的自律,试图依赖道德说教就让人心向善、明辨是非、增强自我约束.脱离一度规范和制度保障的思想道德教育,忽视大学生对现实生活中最基本的制度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普遍遵守,极易引发知德与行德的分裂和对立[2].在现今互联网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中,学生接触到的信息五花八门,很容易受负面信息的影响,很多学生在教师独白式的灌输德育模式下学会了察言观色、见风使舵,形成功利人格、伪善人格.高校要扭转这种局面,还需在制度上予以保障,同时也需重视德育工作与教学管理的协作,让道德教育成为每一位高校教师和各部门的管理者的共同责任,而不应该是思修课教师孤军奋战的情景.德性培育和制度教化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没有制度的支撑,道德教育则苍白无力.学校制定的各项制度政策要合乎道德和*,完善制度设计,通过建章立制对一些失德现象进行规范和引导,把制度教化融入到德育工作之中,促进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有机结合,以此来指引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促进大学生知行合一,把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道德行为习惯化,提升道德自觉性.

(二)激发大学生的高层次需要

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的大学生,他们并不是简单机械地被动接受教育,他们有着独立的人格,也有着丰富的情感和多层次的需要,如果只注重运用理性德育进行知性化教育,将会引起学生的厌烦甚至是抵触心理.为此,高校思修课德育要重视非理性因素,充分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进而提升大学生道德品质.

需要是人进行各种活动的最基本的内在动力.个体的需要是多层次的和多样化的,某个层次的需要较强烈,往往所激发出的相应的行为动力越强.人们行为的道德水平,与其需要水平和需要的满足程度成正比.一方面,行动者需要的满足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道德行为水平.基本生活需要得不到一定程度的满足,高层次的需要就无从产生.另一方面,在作为基础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的条件下,人的行为的道德水平几乎完全决定于人的需要水平[3].道德需要是人们基于对道德所具有的满足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认识和把握,是基于对道德的价值性认识而产生的自觉履行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内在需求[4].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层次划分成从低到高的五个层次,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也可以分为外在需要和内在需要.而道德需要就是人的较高层次的需要,也是一种内在需要,个体的这种内在需要越强烈,则越能促进其道德水平的提升.从满足人的内在需要出发,传统的人性理论所引发的道德困境极有可能得到解决.传统的人性理论往往停留在人性恶自私和人性善利他两个层面,如果让他人好也能促进自己好、满足了自己的需要,那么“自私”和“利他”在这里就实现了统一,也摆脱了道德义务论的困境.社会的道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是人的需要水平的发展.当一个人的需要主要处于物质层次的需要时,如生存都成了问题时,基本生活需要都得不到保障,高层次的需要也就很难产生,也没有能力去满足高层次的需要,他甚至都不考虑道德或非道德.当底层的基本需求得到一定满足之后,个体的需求层次往往就决定了人的道德水平.在这种情况下,人的需求层次越高,意味着越有作为,因为基于高层次需求所进行的活动更符合人的本性,高层次的需求行动者在为了自己的同时,也包含着为他人、为社会.而需求层次低的,通常只能顾及自己.人的行为体现出的道德水平,是由人的需求层次所决定的.基于此,高校德育的关键是要引导大学生在满足基本需求后,自觉提升自己的需求层次,去追求更符合人的本性的体现自己更有能力的高层次需求,从而更好地达到道德自律.这样,道德的他律和自律就能有效结合起来.

激发学生的高层次需求,做一个有德的人,仅仅依赖自觉提升对需求的认知和对人性的感悟还远远不够,社会制度是否公正合理,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能否把道德需求化为内在需求,而不仅仅是视为他律和外在约束.亚里士多德告诉我们,“幸福就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幸福几乎是人人都追求的高层次的内在需要,然而要确保个体有德性的实践活动带来个体的幸福快乐生活,还需要外在的公正的社会制度规范和法律的保障.失去了公正的社会制度规范和法律的保证,德与福不一致,德行高尚之人吃亏受累、生活境遇差,奸邪小人飞黄腾达,在这种德福不一致的情况下,高层次的道德需求也就很难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求,甚至出现恶性循环.公正的社会制度规范和法律派生出符合社会成员共同利益的道德观念,因此,当前我们国家还需在制度规范和法律上保证公平正义,尽快建立德福一致、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的奖惩机制,不断彰显社会*道德、制度规范、法律的公正合理性,解决好老实巴交的人总是吃亏、道德素质高的人“流血还流泪”的令人痛心悲哀的社会问题.这样有道德才更能成为社会成员的内在需要,才能让外在的社会制度规范、法律与个人道德需要呈现良性循环,相互促进,也能更好地重塑人对道德的信仰.

(三)高校思修课德育工作要面向现实生活世界

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与生活实践的关系是这样的,“公正的人由于做了公正的事,节制的人由于做了节制的事,如果不去做这些事,谁也别想成为善良的人.有些人却什么合乎德性的事情都不去做,躲避到道理言谈中,认为这就是哲学思考,并由此而出人头地.这正像病人们,很认真地听医生所说的话,却不做医生所吩咐的事.正如言谈不能改善就医者的身体状况一样,这样的哲学也不能改善灵魂”[5].道德起源于人的社会生活实践,道德的存在和发展也离不开现实生活世界,它的存在是为了提升人的思想境界、让人更好地生活.现实生活世界是多元的,也有很多相互冲突的道德价值观.因而道德教育工作要和社会生活相联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德育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回归现实生活世界,从而引导大学生德性的养成、躬行实践.

高校思修德育课适当结合理论知识教育,多开展生活化教育,要改变以往单纯地用圣人、伟人、道德模范等高不可攀的形象来规劝学生的教学方式,减少问答式、说服、训诫等教学方法的使用.高校思修德育课可以通过开展主题讨论式教学、辩论赛、情景教学、体验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教学方法,把现实生活世界中的平凡、贴近学生的事件或者社会和学校生活中的道德两难事件作为道德教育生动鲜活的素材融入教学中,让课堂活跃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进行道德价值选择,促进自我反思、提升觉悟,这样他们在生活中遇到重大道德事件时才能有较准确快速的判断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由此拉近高校德育课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修德育课中,而不是做冷漠的旁观者.高校思修德育课进行生活化教育转向,还需要评价体系起到支持作用.在评价主体层面,要打破传统的以期末考试一张试卷决定学生成绩的做法,让学生本人、学生同班同学、专业教师、教辅人员等一起参与到评价之中.注重过程性评价,对学生一段时期的前中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状况进行全方位评价,促进学生认识自己,让学生从中体验到自己成长发展的乐趣,激发学生提升道德品行的内在动力,在检测德育效果的同时,也形成了一种精神激励.

三、结语

大学生的德行培育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作,作为德育的主阵地,高校思修课要回归生活世界,把知性化教育和生活化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真切体验到道德与自己的生活密不可分,而不是“假、大、空”.通过设置道德判断与道德选择等道德两难的事件让学生从中获得历练,大学生能够收获成长的乐趣.高校思修课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追求高层次的需要,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促使“做一个德行高尚的人”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提升道德修养的自觉性,而不仅仅是停留于外在的规则的约束.大学生道德需要的激发,离不开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整个社会风气的影响和熏陶.在这方面,构建一个风清气正的公平公正的社会也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信仰.因而,当今大学生的德性培育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协同起来,形成强大的合力,这样,才更能有效提升高校思修课的德育实效.

参考文献:

[1]翟志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理性反思与模式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5):40-42.

[2]冯永刚.大学生德性培育的偏差及制度支撑[J].现代大学教育,2012(4):95-99.

[3]王天恩.论道德教育的根本途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7(4):45-51.

[4]彭柏林.道德需要的含义及其两重性[J].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90-93.

[5]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1.

汇总:该文是一篇适合德育和实效和探索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思修课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思修课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政课魅力的路径探析 摘要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肩负着重大的时代使命,要提升高校思政课的魅力,必须转变价值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传递人文关怀,增加课堂温度,坚持内容为主、手段为辅的原则,讲清讲好马克思主义,以理论说服人、.

2、 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亲和力和针对性的选择--学习中国的十九大报告体会 摘要总书记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度,针对高校思政课的客观实际,多次强调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政课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要求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在全国高校思政工.

3、 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吸引力 刘红力【摘要】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一直没有得到提高的原因在于我国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吸引力不足,阻碍了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升 现阶段,为了解决这一现象,通过更新教材、创新教学内容和方式、壮大师资队伍的.

4、 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若干 【摘 要】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是高校思政政治理论课建设必然要求 教学质量得提升关键取决于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教师整体素养以及改变教学思路,转变教学方法,不断增强思政课得吸引力和感染力 【关键词】高.

5、 微时代背景下提升高校思政课有效性的路径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微时代已然到来,互联网手机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因此在高校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过程当中,也应该结合时代的发展趋势,适应微时展的大背景,提高高校思政课的有效性 本文主.

6、 试析高校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提升的必要性和路径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对教育界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强,同时高校对于文化技能与思想素质都具有高水准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进而促使高校对在校的思政老师综合素质上的要求逐渐提升 文章就对高校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