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人口和经济投稿 中国人口资源和环境期刊 流动人口管理开题报告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论文总结 流动人口管理论文的开题报告 流动人口论文参考文献 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硕士论文 流动人口公共文化服务文献综述

流动人口有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与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心理融入的实证相关本科论文范文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流动人口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13

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心理融入的实证,该文是关于流动人口方面论文怎么写与实证研究和流动人口和融入相关论文怎么写.

·主持人语·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我国流动人口已达约2.6亿,占总人口16.53%.人口流动方式由原来的“单身外出”,逐步转变为“举家迁移”,出现流动人口“家庭化”的趋势.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是伴随中国民工潮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能否真正融入迁入地,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意义重大的学术命题.

社会融入,在个体层面体现出个人的社会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宏观层面体现出社会各个群体的融合程度.因此,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融入,必然是建立在流动人口及其子女对迁入地高度的心理融入之上.只有实现了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心理融入,流动人口的“本地化”才能得以实现,社会融合和社会参与才能成为可能.

本期专题通过一系列实证研究,系统探讨了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心理融入水平,归纳他们的学习适应性、人际关系适应、身份认同与归属感、主观幸福感、自我价值感等方面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从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研究视角提出针对性教育策略,以帮助这一特定群体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和城市生活.

【摘 要】以城市公办初中校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系统探讨其心理融入水平,归纳城市流动人口随迁子女身份认同、归属感、学校主观生活质量、学习适应性、学校人际关系适应、主观幸福感等方面的特点.提升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心理融入水平可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心理融入;公办初中校

【中图分类号】G4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18)16-0007-04

【作者简介】1.邓勤,江苏省常州市第三中学(江苏常州,213016)校长,高级教师;2.卞雁翎,江苏省常州市花园中学(江苏常州,213016)副校长,高级教师.

我国城市流动人口数量巨大,近年来,其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出“家庭化”的趋势.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能不能融入城市主流社会、融入在城市就读的学校,是值得认真探讨的意义重大的学术命题.社会融入,必须建立在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对迁入地完全心理融入的基础之上,只有真正实现深层次的心理融入,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城市化”才有可能得以实现.

一、国内关于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心理融入的文献综述

国内关于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心理融入研究,主要是结合社会融入研究在进行.郑波辉等(2012)认为,近些年来我国流动人口明显呈现“家庭化”的特点,由于社会制度设计、社会资源配置及其他方面的原因,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在心理融合方面陷入较深的困境.要解决这个问题,只从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角度来思考对策,显然是不合适的,应该着眼于流动人口群体所处的整个社会环境寻找对策.吴新慧、刘成斌(2007)认为,流动儿童是否能与城市儿童一样,享受平等且同等的教育资源,是城市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在学校融入过程中无从回避的重大问题.研究者指出,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在教育融入时,遭受到城市居民的主体性排斥,不同观点的争论与碰撞也呈现出融合的曙光.孙璐(2006)认为,我国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社会心理融入呈边缘化特点,要解决这一难题,有赖于改革户籍制度,打破城乡壁垒,促使整个社会从身份制向公民社会的转变,更有赖于政府及城市居民重视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基本权利.许传新(2009)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在城市公立学校中的心理融入问题.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有一些肯定性的结论,认为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社会心态总体上是阳光、积极、向上的,但也有相当部分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在学校感受到社会差异感、相对剥夺感、社会距离感和不满情绪,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策略,如突破各种制度羁绊,学校教师应该增强社会责任感,转变育人观念,强化城市公立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引导流动人口随迁子女调整自己的社会心态.许传新(2009)还对公立学校流动人口随迁子女与城市学生之间的社会距离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这些学者在探讨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入问题时,部分研究了他们的心理融入问题,取得了一些成果.

我国学界关于城市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心理融入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呈现出一些不足:从研究视角看,主要集中在教育学和社会学范畴内,更多的是从学校教育、政策因素、外部环境等方面来探讨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入问题,很少从心理学的视野探讨问题;从研究方法看,以描述性的政策成果及政策讨论居多,实证研究偏少,更没有上升到理论研究的高度;从研究成果来看,呈现“碎片化”的特征,大多是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开展研究,理论创新及概念提炼很不到位.因此,以综合研究的视角,结合心理学、社会学、人口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多维度、系统性研究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心理融入已成为必要.

二、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重要观点

心理融入是城市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内核融入,是融入水平的最终体现.帕克认为,“城市环境的最终产物,表现为它培养成的各种新型人格”.因此,城市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心理融入具体表现为:具有较高的城市身份认同感及城市归属感,拥有较高的学校主观生活质量,适应城市公立学校的学习生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享受幸福而有尊严的城市生活,拥有比较强烈的自我价值感.

1.流动人口随迁子女身份认同与归属感现状及其关系.

以“身份认同问卷”“学校归属感量表”为研究工具,调查常州某公办初中321名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研究结果表明:(1)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社会身份认同和学校归属感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是否为班委、年级、出生地、居住地、回老家频率、成绩、与周围人关系、对上学地偏好、对城市喜欢程度等人口学变量,对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身份认同有显著影响.(3)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学校归属感在是否为班委、年级、回老家频率、父母文化程度、居住地、成绩、家庭经济状况、与周围人关系、对上学地的偏好等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4)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学校归属感与社会身份认同的各维度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其中,归属感与社会身份认同的各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而抵制感与社会身份认同各维度存在显著负相关.

2.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学校主观生活质量现状及其特点.

抽选常州市某公办初中472名流动人口随迁子女,使用少儿生活质量、少儿主观生活质量问卷(ISLQ)进行调查,研究表明:(1)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学校主观生活质量总体上处于良好水平,且与城市本地居民子女没有显著差距.(2)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学校主观生活质量在年级、母亲的学历、家庭经济状况、课余时间活动、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等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学校主观生活质量,随着年级升高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九年级显著低于八年级,八年级又显著低于七年级;母亲的学历越高,家庭经济状况越好,课余时间活动越丰富,亲子关系越亲密,师生关系越和谐,生生关系越融洽,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学校主观生活质量越高.(3)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抑郁体验和焦虑体验,在年级、与父亲关系、与老师关系等因素存在着显著差异.年级越高,与父亲关系越紧张,与教师关系越对立,抑郁和焦虑体验越明显.

3.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学习适应性现状及其特点.

采用“学习适应性量表”对常州市某公办初中383名流动人口随迁子女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学习适应性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学习适应性显著低于本地学生.(3)流动人口随迁子女中,男生的学习适应性显著低于女生.(4)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学习适应性在年级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且七年级显著高于八、九年级,八年级显著高于九年级.(5)流动人口随迁子女中,参加兴趣班或文体活动的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显著高于不参加的学生.(6)父母亲的学历层次不同,其子女的学习适应性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父母亲的学历越高,子女的学习适应性越好.(7)流动人口随迁子女中,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学生,学习适应性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家庭经济状况越好,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学习适应性也越好.(8)流动人口随迁子女中,与重要他人关系好坏不同的学生学习适应性存在显著差异,与重要他人关系越好,其学习适应性越好.

4.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学校人际关系现状及其特点.

采用“同伴关系分量表”“师生关系量表”“亲子关系量表”对常州市某公办初中670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均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2)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父亲的学历水平、家庭经济状况、跟父母的关系、跟老师的关系,对其同伴关系有显著影响;年级、跟本地同学的关系、跟父母的关系,对其师生关系有显著影响;年级、跟本地同学的关系、跟老师的关系,对其亲子关系有显著影响.(3)同伴关系与师生关系各维度均存在显著正相关,与亲子关系中亲子沟通的开放性存在显著正相关,亲子沟通的开放性与师生关系各维度均存在显著正相关,亲子沟通的问题性与师生关系各维度均存在显著负相关.(4)亲子沟通的开放性对于同伴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5.流动人口随迁子女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其特点.

运用“主观幸福感调查问卷”,对常州市某公办初中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主观幸福感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学业成绩、生活满意度、居住条件、人际关系等因子,对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3)提高重要他人及家庭支持,对改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主观幸福感起关键作用.(4)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主观幸福感随年级的增高呈下降的趋势.

三、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心理融入教育对策

研究发现: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身份认同与归属感、主观生活质量、学习适应、自我价值感、主观幸福感水平整体低于城市居民子女,这势必影响他们对校园生活和当地生活的融入.为解决以上困境,从宏观社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等角度提出一系列教育对策.

1.教育行政部门:保障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心理融入.

首先,教育行政部门应真正做到革新教育理念,摈弃对外来流动人口的潜意识歧视,树立“公民教育”观念,落实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为了每一个学生更好的发展”.其次,教育行政部门应正视并反思当前流动人口随迁子女面临的教育公平问题,并及时主动地做出政策上的相关调整或修改,如搭建以“融入”为理念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最后,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做制度改革上的先行者,并严格督促所属部门按要求执行制度,逐渐消除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心理融入中的各种隐形歧视,当前尤其要解决升学选拔中的公平公正问题,取消针对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升学的限制性条件,以缓解他们面临的某些不必要的升学压力,力求保障其享受平等的教育资源.最后,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落实完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心理融入的相关政策,对违规单位及个人实行严厉问责.

2.学校教育:推动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心理融入.

流入地学校在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心理融入的过程中应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学校要普及心理健康教育:(1)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的软硬件保障,在确保心理健康教育设施设备到位的基础上,尤其要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责任意识,打造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研究团队.(2)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为教师和家长教育学生提供科学依据.(3)开设阳光心理课程,普及心理文化活动,以活动为驱力,让学生“做中学”“做中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4)组织专题辅导活动,如开展针对流动人口随迁子女亲子沟通困难和同伴交友困难的团体辅导及个别辅导.学校应不遗余力打造和谐开明的校园文化,为流动人口随迁子女融入校园生活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在此前提下,学校还应弱化学生的身份差异,避免区别性文化宣传,同时有选择性地进行分层补偿性教学,帮助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提高学业成绩,提高自我价值感和自我幸福感.学校还可以依托课程建设,渗透公民意识的培育,如引进“公民教育”“微历史”等研究性学习项目,引导学生关心身边事,关注城市管理,从而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学校应高度重视家长学校的建设,通过改变家长、改善家庭教育环境来间接影响学生.

3.家庭教育:支撑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心理融入.

流动人口父母首先要明确自己在孩子心理融入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应该承担的责任,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修养.流动人口父母可以通过积极参加学校或社区提供的家庭教育培训,增强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例如:家长可以参加家长委员会组织的沙龙、教育讲座、体验活动等,改善亲子关系,掌握与孩子沟通的方法和技能,学会尊重、倾听和陪伴孩子;利用寒暑假,带孩子参观文化宫、科技馆等免费的文化场所,提高孩子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鼓励他们融入城市生活.此外,流动人口父母应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因为紧张家庭氛围下的孩子容易焦虑、缺乏安全感,从而间接导致其难以融入学校和社会.鼓励流动人口家庭采用权威型的教养方式,而不是放任或简单粗暴地打骂孩子.流动人口父母还要避免家庭教育的物质化倾向,重视对孩子的精神关怀,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总之,流动人口父母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在言传身教中,帮助孩子潜移默化地融入新的城市生活.

4.社区教育:促进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心理融入.

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社区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社区可以活动为载体,建设社区“家园文化”,为流动人口随迁子女融入生活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首先,针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家庭,社区可开展形式多样的联谊活动,组织大家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增进社区成员的情感沟通,增强社区成员的主人翁意识,营造“和谐社区,人人有责”的浓郁氛围.其次,针对社区未成年人开展相应的活动,淡化流动人口随迁子女身份,引导他们共同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提高他们的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强化社区小主人的责任意识.

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心理融入,不是通过学校教育就能完全解决的问题,它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努力,通过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社会化教育体系,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心理融入.

【参考文献】

[1]卞雁翎,谭明.流动人口子女学习适应性现状调查研究——以常州市公办初中校学生为例[J].教育学术月刊,2017(5):55-66.

[2]陈国华.公立学校流动人口子女学校主观生活质量的实证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0(7):61-67.

[3]丁芳,范李敏,陶红.公立初中流动人口子女学校人际适应的调查研究[J].青少年研究,2011(5):1-5.

[4]甘柏花.公办学校流动人口子女心理问题探讨[J].中国农业教育,2006(3):16-17.

上文评论,此文是关于流动人口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实证研究和流动人口和融入相关流动人口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简析家暴对流动人口育龄妇女性和生殖健康的影响 受经济发展形势,城市化建设……因素影响,人口流动已常态化 这些流动人口在为国家建设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容忽略的社会问题,不说别的,单就流动育妇在身体,性,生殖健康方面遭受到的家庭暴力问题.

2、 城市流动人口聚居区邻里关系的建构分析 盛 雷(西北大学,陕西 西安 710000)摘 要关系社会学认为关系蕴含三大本质,即工具性、情感性和契约性,而关系的构建即是关系的三个本质的运动变化过程 本文将结合从关系的建构角度将城市流动人口聚居区.

3、 居住证积分制调控和流动人口家庭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摘 要 上海市的人口综合调控主要是建立在居住证积分制基础上的一系列调控 居住证积分制既是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制度,也是引导流动人口家庭去留上海的重要调控手段,对流动人口家庭的影响最大 一方面,居住证积分.

4、 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门槛缘何提高?多源流模型的视角 摘 要自2014年以来,一些特大城市提高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的门槛 本研究对北京和上海的十个区县进行了调研,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和政策文本分析法,运用多源流模型对这一政策变动的动因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研.

5、 安徽流动人口问题与 摘要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是我国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典型现象 本文以安徽省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安徽省历年统计年鉴分析了安徽省流动人口的特征和原因,并验证了流动人口与安徽省经济发展是相互影响的 重点对人口.

6、 包容性和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公平供给机制优化 于海燕1,黄文义2(1 温州医科大学,浙江 温州 325000;2 暨南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广州 510632)摘要包容性发展的核心要义在于通过稳定的制度安排让每个人都有自由平……发展的机会,让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