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中国古代文明论文 中国古代建筑论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国文化论文 中国社会科学期刊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古代婚姻家庭制度开题报告范文 中国古代社会文化论文 中国古代酒文化和诗论文 论文中国古代的农学 廖旗平对中国古代家庭理财文献的综述 中国古代丧葬论文公开发表

中国古代类专升本论文范文 和对中国古代人性论与良心概念的辨析有关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中国古代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4-06

对中国古代人性论与良心概念的辨析,本文是中国古代类专升本论文范文与人性论和良心概念和辨析有关专升本论文范文.

摘 要: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人性生来是善还是恶这个问题,大体上有五种观点:第一种认为人之初性本善;第二种主张人之初性本恶;第三种则是人生来无善无恶;第四种是人生来既善也恶;第五种则认为,有的人生来是善,有的人生来是恶.这些观点直到今天都有很大影响.但无论是他们自身的理论逻辑,还是对人性、良心等核心概念的阐释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对这五种人性论进行逻辑层面的辨析及在此基础上,对人性、良心等概念进行科学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古代人性论;人性;良心;善;恶

中图分类号:B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6-0054-04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常会看到对这样一些问题的探讨:一个孩子即将要掉到井里并且可能会有溺死的危险,你会怎么办?如果你伤害你的兄弟并抢夺他的食物,你才可以吃到食物,你会这样做吗?我们都知道要孝顺自己的父母,这又是为什么呢?在这些问题上,绝大多数哲学家都聚焦于人出生时的道德天性,于是,他们不断探讨我们从出生时起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如果我们一出生就是善的,说明我们有良心,这就是良心这一概念提出的基本逻辑.时至今日,在日常生活中乃至学术界仍然有很多人主张类似观点,但与此同时,这些观点也遭遇到很多批评.那么孰是孰非?什么是人性?什么又是良心?这就成为本文的中心议题.厘清这些问题,无论对于认知正确的道德理论还是对于推行正确的道德实践都是有意义的.

一、中国古代人性论

从逻辑上来看,中国古代哲学关于人性本善还是本恶这个问题,大体上有五种观点.下面,本文将对这五种观点进行辨析.

(一)人性本善

众所周知,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孟子,而且,这个观点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导观点.孟子并不是认为人人生来都是好人,他只是强调我们生来都有成为好人的巨大潜力.什么样的潜力是我们生来就拥有的呢?他指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1]48因此,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就是促使人可能成为好人的四个善因,而这四心分别是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的基础.这四心与四种美德的关系就好似种子与树,花蕾与花朵的关系一样.

人性本善,这种说法合理吗?笔者认为,这一观点在逻辑上有两大问题:一是为什么我们天生拥有好的且只有好的潜力?即使只拥有好的潜力,又如何证明这些好的潜力的客观存在及其普遍性?另一个问题是如果我们人人拥有这些好的潜力,那么恶从何而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善之花如何结出恶之果?对此可能的回答是我们丢失了好的潜力,但是为什么人类愿意丢失好的天性呢?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由于环境,但又是什么创造了这坏的环境?难道是人之外的事物吗?显然不能这么讲,因为善恶皆由人而来.那么孟子是如何解释这一问题的呢?他事实上并不认为我们只拥有好的潜力,他也承认我们拥有别的潜力和本能,但这些潜力和本能我们无法说它好还是坏,因为这些本能是所有动物或生物都有的,所以,这些不属于人性的范畴.当这些本能不能被很好地控制和管理的时候,我们就会产生恶的因素.但对这样的解释,我们又产生了这样两个问题:一是其他动物一定都是恶的吗?因为按照他的说法,这些好的因素是人独有的;另一个是如何证明这些好的因素的作用和力量一定比其他那些非好非坏的本能力量更强大呢?关于这些问题孟子没有论证过.既然它缺乏论证,也就缺乏足够的科学性和说服力.

(二)人性本恶

这一观点与孟子人性本善的观点截然相反,其最著名的代表者是荀子.和孟子不同,他并不认为人生来就有那些善端,相反,人生来有好利、疾恶、耳目之欲等恶端,好的善的因素则是后天获得的.在逻辑上,这种观点会导致另一个问题的提出:如果每个人都是天生恶的,那么,我们为何会有道德?荀子进一步提出,因为一个人不可能生产自己所需要的一切,所以,人需要互相合作,支持与帮助,这样才能团结起来去战胜其他的野兽.正如他曾经所说: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宫室可得而居也.故序四时,裁万物,兼利天下,无它故焉,得之分义也.故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故宫室不可得而居也,不可少顷舍礼义之谓也.”[2]90可见,在荀子看来,人需要群体(社会)生活,而为了保证群体生活有序而非无序和混乱,智慧将帮助人们去制定各种行为规范,这些规范就是道德的起源.这种逻辑与西方社会契约论的逻辑非常相似.

荀子的观点相比较孟子的观点有很强的现实性,但仍然存在这么几个问题:一是如何回答和解释道德和其他好的规则从哪里来?如果我们天生是恶的话,一朵恶之花如何会结出善之果?亚里士多德曾说:“我们所有的道德德性都不是由自然在我们身上造成的.因为,由自然造就的东西不可能由习惯改变.例如,石头的本性是向下落,它不可能通过训练形成上升的习惯,即使把它向上抛千万次.火也不可能被训练得向下落.出于本性而按一种方式运动的事物都不可能被训练得以另一种方式运动.”[3]36第二个问题,即使我们接受了他的论证,认为是人的智慧给予人们道德,但是根据这个逻辑,道德将不再是人与动物唯一重要的区别,取而代之的将是人类的智慧.①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社会契约论的逻辑问题.所有社会契约论观点都提出我们在社会中所拥有的事物,比如,政府、文化、法律和道德等等都是人们集体协商和制定的结果,但这在很多社会中并不是事实.虽然荀子的观点与西方社会契约论的观点有差异,他认为制定和创造规则的人是像孔子一样的圣人.但是,他最初主张人性本恶的,用这种观点怎么解释圣人的人性呢?此外,这种逻辑的另一个问题还在于剥夺了社会契约的客观性,比如道德、法律等内容的客观性,因此,也是片面的.

(三)人性生来无善无恶

主张这一观点的人是告子.②告子认为我们生来只有本能,而这些本能无好无坏.他曾讲道:“生之谓性”.什么是性?他指出:“食色,性也.”[4]173但如果人的本能无好无坏的话,为何会有好人和坏人呢?他用两个比喻来解释这一问题.他说:“性,犹杞柳也,义,犹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4]171他也用水为例子去说明这一问题,“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4]172可见,他主张道德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

笔者基本上同意告子的立场,但是,有两个很重要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第一个问题是我们有很多本能,不是仅有吃饭和性本能,这些本能仅仅是我们和其他动物所共有的本能,此外,人类还有自己独有的本能.但对此,告子没有相应的论述.第二个问题,虽然告子将人性比喻为柳树和水流,这并不意味着人性可以被随意决定或影响.在人性的形成与塑造的过程中,一定有必然的机制与因素在发挥作用.通常,我们总是笼统地说是我们的环境在决定和影响我们,而这种回答其实存在很多问题:为什么环境会有好坏之分?区分或判断的标准是什么?什么又在决定我们的环境?为什么在相同的环境下会形成不同的人性?我们经常还会发现,在坏环境下会出现好人,在好环境中也会出现坏人.这些问题就是环境决定论观点的理论困境.总之,告子的这种观点因为过于笼统而对很多问题缺乏解释力.

(四)人生来既善也恶

提出这一观点的人是西汉的杨雄.他主张人性不是单纯的善或者恶,而是两者的混合.人如果发展其善的因素,就会成为一个好人,而如果发展其恶的因素,就会成为一个不好的人.因此,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好人,就必须好好地学习和践履.基于此,他还强调年轻人应该接受正确和严格的综合教育,包括言、听、视、思、貌等各个方面.遗憾的是,他仅仅提出了大致的观点,而没有给出具体论证.即使这样,他的观点仍然给后期的人性论以很大影响,因为,他避免了孟子和荀子观点的极端性.

这个观点听起来很合理,因为,它包括了善和恶两个方面,因此,它能很容易解释不同的人性,这样做似乎很便利,但其实它充满了更多的问题.一个问题是根据这种观点每个人生来都有好坏两个方面,能否成为好人的关键在于是否能有好的环境,接受好的教育.这样,我们又再次遇到了环境决定论观点的困境.另外一个问题是,这个观点没有给出一个关于人性不同部分的清晰和合理的划分,并且也没有解释两部分之间的关系.比如,他们是同等的,还是一方比较重要等等,这就导致了这一理论过于宽泛而带来的空洞.后代的哲学家努力想在这方面做一个补充.他们同意我们先天有好坏两个部分,并且认为人类意识也包含两个因素,即情和性.情指的是我们的情感和;而性指的是人性.根据中国古代哲学史,性应该指的是我们天性中可以知道天命和事物道理的那个“智”的部分,就像古希腊哲学中的“logos”.在一定的意义上,性是和情相反、对立的因素.从性中人类可以获得仁,从情中人产生了贪欲.因此,很自然,许多哲学家肯定性反对情,尤其在宋代,这一立场走向了极端,演变为“存天理去人欲”.于是,我们发现貌似中庸温和的观点却也易走向极端.

(五)有的人生来是善的,而有的人生来是恶的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在中国哲学史上,有很多哲学家主张这种观点.虽然他们有着不同的论证,但他们都相信人生来是不同的,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者就是董仲舒.笔者认为,逻辑上,董仲舒观点是对如上第四种观点的补充.他也赞同人生来有两种因素,一个是好的性,一个是恶的情.但是,他想进一步解释:关于这两个方面,有多少是我们先天就有的,且我们如何可以成为好人?他的答案和他以前的哲学家是不同的.他并没有像他们一样坚持人生来只有一个方面,而是从不同的人这个角度入手,提出人应该分成三类:一类是生来就是好人,没有坏的因素,仁义礼智信俱全,此谓圣人之性,比如孔子.一些生来就是恶人,没有好的因素,比如一些作奸犯科之人,没有仁义礼智信,此谓斗筲之性.但是他也认为这样两类人都是少数,大多数人是两种因素都有,只是仁义礼智信中某些因素可能不够,这是中民之性.因此,他同样强调,对大多数人,好的环境和好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谁可以教育这些大多数人呢?他认为是第一种人.而且他相信最好的和最坏的天性都是很难改变的.这一思想明显和孔子的“唯上智与下愚不移”[5]141的思想是一致的.

当我们评价这一观点时,我们会遇到“平等”这一老问题,但因篇幅与主题的限制,在此,我们仅仅想讨论人性是否平等这一问题.人性是否是不平等的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比如,对于婴儿,我们无法判断其是善是恶.智力、个性等也许具有一定的先天遗传性,但是,道德是不同的.道德、善、恶等概念都是社会的产物,只能从社会中获得.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性或道德完全是由外在的社会决定的.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德性在我们身上的养成既不是出于自然,也不是反乎于自然的.首先,自然赋予我们接受德性的能力,而这种能力通过习惯而完善”[3]36.

二、关于人性和良心概念的辨析

关于人性,我们必须要搞清楚一些基本问题:比如,什么是人性?为什么我们会有人性?这种人性是我们天生的还是我们后天获得的?人性是可变的吗?我们可以有共同的人性吗?我们是否有与生俱来的良心?笔者对人性的看法就是对如上这些基本问题的回应,基本观点如下.

(一)人性是人类所有属性的总称

首先我们需要区别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人性与人的本质,因为这是两个经常被混淆的概念.当我们谈论人性时,绝大多数哲学家和学者持这样一个观点,人性意味着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区别.但笔者认为这其实是指人的本质,而不是人性.那么人性与人的本质有什么区别呢?人的本质是指人类之所以是自己而非其他生物的根本特征.哲学家对于什么是人类的本质给出了不同的回答.一些哲学家倾向于人类的身体特征、一些倾向于人类的意识特征,而一些则倾向于人类的实践能力.人性却意味着和人的本质不同的事物.它意味着人类所有的属性,其中一些属性是和其他动物所共有的,比如,我们的一些和本能,而另一些是与其他动物不同的属性.这里的不同属性指的是人类有而其他动物所没有的,或者我们虽然和动物共有但优于其他动物的属性(如,在智力、感情和能力方面).人的本质与人性之间的关系就像树根与树叶之间的关系一样.人性不能决定我们的本质,相反,它是人本质的反映和体现.

既然人性是所有人类属性的总和,因此,它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拒绝任何单方面及片面的界定和理解.从这点来看,中国古代人性论观点都有所偏颇,它们都只注重和强调了人的道德性这一个属性,而非所有方面,并且将道德性作为人类的本质,这种逻辑思路是不合理的.

(二)人性是人类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毋庸置疑,我们人类拥有一些独特的自然属性,比如,我们拥有独特的生理构造及相应的功能.但是,在人类社会生活之前,这些生理构造并不能有更大的作用和意义.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我们的自然属性才会得以发展和完善,并在此基础上获得了丰富的社会属性,从而使我们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因此,社会属性对人类非常重要.但另一方面,自然属性也很重要,它是基础.它对人类起着限制、激励和影响的作用.设想,一个猴子即使经过几千年的训练也不可能获得人类的性质,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什么决定了我们的社会属性?简单和直接的回答是社会.而当我们进一步问什么又决定了我们的社会?18 世纪的一些哲学家告诉我们是人性,这其实是一种循环论证.究竟是什么在推动社会和人性的丰富与发展?马克思告诉我们答案是实践.什么是实践?对马克思而言,它是指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马克思认为,它是这个社会的基础,也是决定力量.在其《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曾经讲道:人们“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人们用以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方式,首先取决于他们已有的和需要再生产的生活资料本身的特性.这种生产方式不应当只从它是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加以考察.它在更大程度上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是他们表现自己生活的一定方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6]67-68用这样的理论,我们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不同社会人性是不同的.需要指出的是,这一理论主要可以用来解释整体人性,而不是个体人性.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宏观理论,不针对微观的个体问题,但是,微观问题需要在宏观理论的背景下进行分析才可以看到本质.

既然人性受生产方式的决定,而生产方式是可变的,因此,人性也是可变的.一些人认为我们从出生以来就有固定不变的稳定的人性,并且认为他们喜欢或不喜欢什么都是天生的,并认为如果这些不是天生的,将无法解释他们人性中的稳定性.这是另一个需要复杂论证的问题.简要来看,我们很少有什么不变的人性,即使有,这种相对稳定的人性也是我们从后天生活中获得的,要么这种观念是在我们年龄较小的时候获得,并不断被一些早期的教育坚持下来,所以,不易改变;要么就是与这些观念相对应的生活没有发生大的改变,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此,在一定时间段内不会改变.但从长期来看,我们人性的内容是会不断变化的,但怎么变,变成什么,取决于既有的人性观念与新的生活实践之间的一种博弈,是一种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博弈.

(三)我们没有抽象的人性

在历史上,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哲学家总喜欢概括抽象的人性.什么是抽象的人性?即指无论在任何时代和地域我们都拥有的共同的人性.我们拥有这样的人性吗?如果我们判断这个问题是从历史的纵向坐标来看,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试问我们从原始社会到工业社会,有哪种人性的规定没有经历过巨大的变化呢?任何事物都是变化的,区别只在于速度.但如果我们从横向坐标来考察的话,我们总能发现一些共同的人性.为什么?这是基于人们共同或相似的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生活条件.但即使这样,我们也仍然很难找到完全相同的内容,因为,人性会受各个国家、地域的诸种复杂因素的影响.

这种抽象的人性消除了人性的复杂性,寻求独特的、固定的和绝对的人性.如果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将抽象人性树立于真正的人性之上,追求这种抽象的人性反而会丢掉真实的人性.不同社会的人性内容是与不同的社会情况相适应的,脱离开各自国家与社会的具体情况,盲目地追求这种抽象的人性,不但不会成功反而会出现问题.因此,人性一定有其时代与地域的规定性.人性的规定应该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区别;二是不同时代之间人与人的区别.只有这两部分结合起来才能规定真正现实的具体的人性.

(四)良心是我们从后天获得的道德中产生的道德情感

基于如上对人性的分析,现在我们返回中国古代哲学对良心的探讨.问题集中于:我们先天有善恶之分吗?我们先天就具有良心吗?

什么是良心?良心不是道德,它是我们心中的道德情感,而道德则是我们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当我们从社会生活中获得道德观念,并且自愿接受这些道德观念时,我们在心里就会形成相应的一种情感告诉我们什么是好的、对的、应该做的,而什么是不好的、不对的和不应该做的.因此,良心的本质是内化的道德.内化的道德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你主观意愿从内心真正认可和接受了道德准则,这种良心可以被称为“自觉的良心”;另一种情况是你无知无觉地接受了社会的道德准则,比如小孩,在很多情况下,会把别人的命令或者是建议当作自己的,这种良心可以被称为“无意识的良心”.无论我们的良心是自觉地还是无意识的,它都自发促使我们去做道德的事情.

我们如何获得自己的良心?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几种途径:一是通过情感累积而来的.有时候我们想做好的事情,想对其他人好,是因为我们对别人有感情.一些人会认为这些感情是天生的,比如母亲对孩子的爱等,其实不尽然.这种天生的感情因素不会发挥太大的作用,绝大多数的感情是在人们后天交往、相处的过程中产生并积累的,否则人与人之间很难形成深刻的感情.当这种感情长久累积或深刻累积之后就会让人在心底对对方和这份感情产生依赖、友好、帮助、照顾、爱等的意愿,并内化为一种无意识的自觉心理.因为这种类型的良心往往建立在感情的基础上,所以,当这种感情减弱或者消失的时候,这种良心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会被减弱或者消失.另一个途径是教育.道德教育是我们获得良心的另一条途径.有时候我们做一些好的事情并不是出于我们的感情,但是我们仍然会做这些事情,是因为教育的原因.比如,我们经常会帮助陌生人,我们与他们并不认识更谈不上感情,但是我们认为我们应该帮助他们,因为这是对的事情.但是,我们为什么认为这是对的事情?是因为它符合一直以来我们所接受的道德教育.通常,当我们接受某种道德的同时,我们也会在心里树立相应的道德感,这就是所谓的良心.良心对道德是非常重要的,它会对我们已有的道德形成一种保护,会去自觉地捍卫道德.这种捍卫有时候会促进道德,有时候也会阻碍道德.比如,有时候当旧道德被新道德所代替时,很多人仍然很难接受新道德,仍然按照旧道德去判断和行为.当然,良心或迟或早会跟随道德的改变而改变.既然良心依赖于道德,所以,当道德改变时,良心也必然会相应变化.第三种良心获得的途径是来源于情感和道德的综合作用.更多的时候,我们获得良心不是单纯来自于感情也不是只来自于教育,而是来自于两者的共同作用.比如,我们对父母的爱,这种爱一部分来自于后天感情的培养和积累,一部分也来自于我们倡导的道德教育.良心如果来自于这两者的综合作用,这种良心会更坚固和长久,因为它有情和理的双重保障.现在我们清楚了为什么中国古代哲学会如此大力讨论并强调人的道德性这一问题,因为,不论他们各自的观点多么不同,他们最终的目标都是一样的,都是致力于加强我们内心对既有道德的认同感,即强调相应良心的获得和培养,从而加强这种道德.这样,人们会加强接受和执行这种道德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变消极道德①为积极道德.②因为每个人在教育程度、知识、对事物的情感、生活的环境和对既有道德认同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也决定了不同的人的良心在内容和程度上也存有差异.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同样的人或事却有着不同的良心表现,即不同的道德反应.

综上所述,良心是被我们的社会生活和社会教育所塑造的,并被很多因素影响着.我们没有先天的善或者恶,我们有的只是本能和潜在的能力.好和坏、善与恶都是社会概念,我们只有在一定的社会生活中才能获得并理解它们.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是被动的事情,可能在我们童年时,我们没有很多的能动性和自由去构建属于我们自己的道德和良心,但是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或多或少会去寻找适合自己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良心.因此,良心其实是社会道德与我们自己道德选择综合作用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孟子·公孙丑上[M].王常则,译,注.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2]荀子·王制[M].安小兰,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学[M].廖申白,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孟子·告子上[M].王常则,译,注.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5]论语·阳货篇[M].刘琦,译,评.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该文汇总,这篇文章为一篇适合人性论和良心概念和辨析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中国古代本科毕业论文,相关中国古*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史义考略中国古代史学中史义概念的流传与表现 摘 要“史义”是中国古代史学用以表达历史思想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概念 春秋战国时期,初次提出春秋有“义”;汉代史学援借春秋之义,但又各具“旨.

2、 中国古代和近现代体育思想的碰撞解读《论语》和《体育之》 凤(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南京 210046)摘要2017年4月1日是体育之研究刊发一百周年纪念日,百余年来其体育思想对当下中国体育教育有深远的启迪与影响 而在中国古代体育思想发展史上孔子的论语占.

3、 中国古代影响图书的因素 【摘要】中国古代图书的发展受政治因素的影响颇大,因战争、阶级内部斗争、强权政治、思想专制的影响,图书的发展受到灾难性的毁坏,诸多优秀文学典籍毁于战火 但同时文学载体的不断改进,使得图书得到较好的传播、.

4、 中国古代那些牛气冲天的监察官 文 本刊记者曾勋礼贤下士是儒家选拔人才的基本思路,这个“贤”字,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监察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西人阿克顿的至理名言“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

5、 追寻中国古代法文化的渊 周清泉先生认为 “要寻求文字所记载的意识的本来面目,就须得考古,才能发掘出古人意识及其精神文明的真面貌,从而探索出此文化的根源及其进化的历史 ”1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寻找独角.

6、 中国古代动物大观园评《中华大典生物学典动物分典》 在接触中华大典·生物学典·动物分典之前,对中国古代典籍中记载的动物, 我们首先会想到诗经中“关关”叫的雎鸠和“食我黍”的硕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