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专科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记忆金属论文 心理学记忆论文 有效记忆初中地理知识的论文 关于人生和记忆的论文 学前心理学记忆知识的论文 记忆心理学论文

关于记忆中的县城相关论文范例 与记忆中的县城相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分类:专科论文 原创主题:记忆中的县城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17

记忆中的县城,该文是记忆中的县城方面论文范文集与记忆和县城有关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李智纲

进城

那时,对于一个生长在农村的孩子,进县城那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我的家乡距县城只有三十华里,按现在的交通丁具,最慢一小时之内即可进城.可我的少年时代,没有车马,只能靠两条腿步行,那就是遥远的路程!何况,城里没有亲戚熟人,更没大人带你去玩,所以,直至到县城考初中前,进县城可是童年的梦.

小学毕业了,要到县城去考初中,那盼望已久的日子终于快到了,心里好激动!家里给准备了一身新衣服,包好一条被子,背个小包袱,天刚发亮,就同几位伙伴踏上进城的路.大人们给编好了进城路线:余管营、陶管营,过去沙集是大宁,大宁过去是草厂,八里路进了威县城.穿过8个村庄,虽然都是平常村落,可对于没出过门的孩子,过每个村都觉得新鲜,眼界在逐渐扩大,兴致越走越浓.过了最后一个村,就要上公路.那时公路虽然是土路,毕竟比村里的路宽,路上行人、车马也多,不时还有汽车过.汽车很少,客车更少.那带车箱的长途汽车还没坐过,里面啥样子、跑多快,都是未知数.伙伴们眼看着客车过,咳,啥时咱们也能坐上去飞一回,这两条腿实在又慢又累!

未进北关,就远远看到城门.城门拱券式,高大气派,可还不知走进城门是啥滋味.早就听大人们讲,县城有四门四关,青砖筑成,城门外还有瓮城,老百姓叫“牛头门”,城门不可直着进去.民间还有顺口溜:“威县的城墙,广宗的大堂,巨鹿的牌坊.”当我们真的走近城门时,那牛头门早就没影儿了,城门上没了城楼,城墙残缺不全,剩下的断壁,也没了青砖.啊,眼前之景,还不如我们心中想象的好!不过,走进城门洞,凉风习习,说话瓮声瓮气.可想,当年县太爷坐着轿子,前边鸣锣开道,进城出城,何等气派!

走进北城门顺北大街到十字街口,约一里路,虽然街上仍然是牛车、马车、人力车,可总比乡村里热闹多了.十字街中心,是城里地势最高处.遥望四门,东、西、南、北四个城门洞,尽收眼底,四方街道,店铺林立,往来行人如织.西大街口处,一座石牌坊高高耸立,气势非凡.牌坊下南侧,一座小楼里传出高高的喇叭声,评剧刘巧儿正在热播,城里居民可清楚地听到新凤霞甜美的评剧唱腔.后来方知,县城里的人都会哼几句“巧儿我自幼儿许配赵家……”

晚上,是我小学老师给安排的一个大屋子,地上铺上草和草席,我们带着被子,放下就可以睡觉了.小学杨老师没等我们六年级毕业就调到县城进修学校,正好帮了我们一把.那时进修学校没几个人,临时设在法院大门口几间平房里.听说那是当年的县衙门,我们也溜进去看上一眼.旧时的县衙门气派的大门口狮子、旗杆已经没了,早已失掉往日的威风.大门用旧砖新盖了一个普通门口,没有门卫,可以直达前庭后院.前庭青砖瓦顶,比后院略高,少了往日的气派与神秘,仍有县大堂的遗韵.晚上人少夜静,从东街传来的咕咚咕咚的机器声更加清晰.乡下进城的少年不知劳累,好奇心倒盛,我们顺西街往里走,远远看到东街路北亮着耀眼的灯光,照得街上通明,这时如梦初醒,方知那是电灯.当时县城里还没有电,只有工厂里发出的电才有电灯.城里东街是新建的油棉加工厂,笔直的大烟囱高高耸立,蒸汽机发出有节奏的声音,工人换班时,还发出响亮的汽笛声.眼前这一切,一群乡下孩子真像刘姥姥进了荣国府.

升初中考试考场设在南街路西县初级中学院内.城里南街路西高台子之上有一座青砖大门,里面有一座青砖瓦顶二层教学楼.上下十八间,拱门长廊,非常气派,因是新建不久,依然散发着青砖、石灰的清新气息.这样的建筑,立刻吸引了赶考的少年学子.我们的考场设在楼下东边的平房里,看见楼房,望而却步,没敢上去,心里下定决心,未来我的教室一定在楼上!

居城里

1955年9月1日,我终于走进梦想的初级中学校门.那青砖瓦顶楼房已经不再神秘,县城,我可以至少住三年,我从泥土里走出来,转眼变成城里人啦.在那个时代,只要考上初中,就感觉离上大学已经不远了,如果考不上初中,就只有种地当农民一条路,那样的激动心情,以后再也没有体验过.当年,四十多万人口的大县,一年招生不足二百人,而小学已经普及了,几十个高小毕业生才轮得上一两人升初中,其难度可想而知.我学习的小学毕业班四十多名学生,直接升初中的只有三人,我算是幸运者了!其余同学大部分回家务农,只有少数不服输者继续复习,待来年再考.还好,第二年初中扩招,才多了几名升初中的同学.

进了学校大门,报完到,就被人领到集体宿舍.我背着一包沉重的行李,穿过两排房子,在狭窄的过道中拐了两三个弯,终于走到学校最后头最里边的一间房子.三间房子一个门,外面有抱厦、明柱,全是土墙建成,说真的,还没有老家的房子好!本来看到新建的楼房教室,住的也该是砖瓦房了,谁知,堂堂的县立中学,依然住着旧房子,对中学的向往一下子凉了半截.后来才知道,老师住的也是土房,连校长也如此.建国初期,国家百废待兴,土房也是过去留下来的,建一座二层教学楼对当时的县政府也是尽力了,可见当时对发展教育的重视程度.

县城里没有自来水,吃水要去水井里取.学校备一辆水车,养一匹骡子,每天去城里西南角一个水井里提水装车再运回学校.水是珍贵的,学校只供生活用水,早晨每个宿舍派人取一水桶水供洗脸刷牙,如果洗衣服,只得到校外大水坑里去洗.校对门有一小街,原棉经理部东边有一水坑,不大,城里男女老少常在那里洗衣服.那时不知道多少卫生常识,多人共用一池水洗涮,洗完脏水再倒入水坑,然后再取再用.坑水是不流动的,衣服能洗干净吗?没想过,反正人们都那样生活.比如每顿饭后洗碗,一二百人共用一大铁锅水洗,其卫生条件可想而知.晚上没有电灯,宿舍只能点一只豆大的煤油灯,教室里每间都挂一盏汽灯,用汽油并充气,灯很亮,发出哧哧的声音,每晚由工友定时给点亮,熄灯时再取走.在我的记忆里,只有唱大戏时,舞台上挂上两盏汽灯,照得通明雪亮,而在教室里有汽灯照明,晚上上自习已是很高的享受了.

南街中学校园很小,是过去关帝庙改造的,里面没有操场,上体育课要到东边一个高台子上去.出校门往东,过去水坑往上走,是一片高高的开阔地,上面有球篮、单杠、双杠等简单的体育设施.谁都可以在那里锻炼,那是县城里最大的一片公共开阔地.为什么地势高?原来这里是有房子的,经过多年战火,夷为平地,经过整理,变成城里人的活动空地,学校可以上体育课.东边就是县二中,他们可能也在那操场里上课.

西街路南有一家澡堂,也是县城里唯一一家.每年冬天,组织学生洗一次澡,那是很难得的机会.澡堂里只有大水池子,没有淋浴和洗脸池.几十个人下到池子里,尽情洗去一冬的污垢,真是痛快淋漓.而身下的水彳艮快变得混浊.轮到最后一班,水改变了颜色而稠稠的了.比起在家种地的孩子们,常年都洗不了澡,身上长虱子的生存状态,回到家里,进澡堂洗澡也是值得夸耀的话题了.

县城呈正方形,四街各长一华里,城墙就是八华里.城里比乡下热闹多了,西街有百货公司,南街有供销社门市,北街有新华书店、县医院,东街有政府机关,至于卖食品的店铺,也不知有多少,直到傍晚,叫卖声不断,晚上也常常营业到很晚.不过,当时的交通工具还很落后,推车的、挑担的小贩,走街串巷,牛车、马车四街通行,路上没有汽车过往.如果上面有辆吉普车、小轿车到县里来,那是很稀罕的事,会引来很多人观看.当时城里四街都有种地农民,后来叫做生产队,城外没有工厂和其他建筑,基本上是耕地,虽然城里热闹,可和乡下农村没有太大差别.到中学学习和在乡下最大的差别是,这里冬天都生煤火,而且有铁皮长烟筒,比在乡下小学没有烟火、四面透风的教室暖和多了.何况,小学虽然冷,可每天还要早起上早操,冻得手脚疼痛而不许戴手套,而在中学是没有早操的,起床后就去吃饭.农村来的孩子,对当时简陋的条件是很满足的,比如吃饭,虽然每天以窝头咸菜为主,可毕竟有时还能吃上馒头,炒白菜,课间还有白开水喝.

住城外

1957年上半年,县里决定把南街校舍给小学用,我们这二年级四个班的学生和老师,全部迁到北关新校舍.北关校舍没有楼房,一色青砖瓦房,校园宽大,有操场,那时已招收高中班,是一座完全中学.

北关学校条件好了,但依然怀念南街生活的岁月.因为自1957年之后,国家政治运动不断,打破了原有的宁静生活.刚入学那两年,没有什么政治运动,学生只知道校长,不知道还有党支部,学校不设政治课,可学生都关心国家大事,常看报纸,学校也有时事报告.同学之间对家庭出身并不特别注重,地主出身的学生也照当班干部,老师谁出身高也不知道.其实,那时的知识分子多数出身较高,穷人也上不起学.没有这一批人,怎么办教育?所以,那年月,师生都没有政治负担,师生关系亲密.特别是1956年下半年,语文课本改为文学和汉语,文学课本增添了古典文学名著、《论语》、《孟子》、《诗经》,唐诗、宋词、唐宋八家、散文、小说都有,学生大开眼界,学起来兴趣颇浓.那时的学生没有多少作业,没有多大压力.课外活动轻松,唱歌、跳舞、做课间操,生龙活虎.节日还排练节目演出,虽然稚拙,气氛却非常浓厚.喜爱美术的多集中到“美研室”王厚庵老师那里.王老师五十来岁,当时已是老先生了,他擅画写意花鸟画,荷花、牡丹、冬梅、秋菊,信手拈来,跃然纸上.那时,学生们多没见过宣纸,王老师可在宣纸上直接挥洒,在当时县城里,已是出色的画家了.他性格开朗、和蔼可亲,学生们可在他的画室涂鸦,他总是耐心指导,有说有笑.那三间土房的南屋,就是当时南校的一道风景.

在县城北关之外,最大的一片房子就是第一中学.几排教室都是仿苏式大屋顶建筑,其余皆为青砖灰瓦平房.因校外都是农田,除了校南边有汽车站、东边有粮库之外,没有什么建筑,所以,县一中显得招眼球,甚是气派,是县城外最大的成片建筑群,是令人向往的地方.因县城位于县域西南部,大部分村落往东北辐射,所以老县城也是北关最好,北部进城的人最多,新中国成立之后,城外发展的重点即是北关外.北关外还有远近闻名的明代万历朝的兵部尚书贾待问的墓群,占地数十亩,在最后高突起的连片墓冢之南,一字排开多座石碑、石牌坊,石人石马、石兽分列两旁,甚是庄重肃穆,一片皇家气派.民间传说,贾尚书“睦升十三印,死后金头银胳膊”,坟埋于多处.后来看牌文介绍,升迁较快是真,没有“十三印”,墓在哪里,谁都说不清.前人有疑冢,以防盗墓.不过,他官职并非皇家,也不可能多处.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早已成一片平地的墓址,就在原地挖出墓穴,打开棺椁,里面贾尚书尸体完好如初,神秘的传说自然真相大白.

住到城外之后,环境比城里好,房子宽敞,空气新鲜.饭后到校外田野、路边散步,那时没有汽车、拖拉机,路上安全,没有污染.不过买东西要进城,几里路靠两条腿步行,自是不方便之处.然而,城外住三年直至高中毕业,正是国家多事之秋,人们的心情逐步紧张起来,轻松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北京很多文化名人都被打成分子,大报纸批判文章铺天盖地,学生们不知道怎么回事,学校的政治空气骤然紧张起来.人与人之间变得正经起来,闲话少说,更不能有与报纸上相悖的言论.学校的正面教育增强,连团支部的活动也多起来.不过,上面规定,中学生不参加反右斗争.可高中班的同学参与了批判言论的辩论会.一时间校园内大字报到处张贴.记得有高中部分学生参加的辩论会在晚上,教室里灯火通明,大门紧闭,初中的学生不得人内,因好奇心,还是到教室外窥探,听不到说什么,只能听到言论激烈,倒像当年斗地主时的气氛.那时节,哪有?因为名单已经被领导内定了,你无力辩解,说什么都得挨批.其实,所谓言论,都是人们说的实话.那个岁月,实话不能讲,只能讲官话、空话,粉饰太平,何况,被批者,多数出身不好,历史上有复杂的经历,定你是,你有口难辩.时间很快,大字报公布,某老师被打成分子,再公布一批,某老师,甚至是领导,也成了、“极右分子”,真令人摸不着头脑.按大字报上说的,某人说学苏联的“五级分制”不科学,就定为“反苏”,说农业合作社的“牛都瘦了”,那是反合作化、反社会主义,某人给党支部人提意见,就是反党.孰不知,当个“”条件很简单哩!

反右斗争过去,迎来不平凡的大跃进年.学生不反右,但可参加社会主义大辩论.敢说实话的学生就遭到批判,我当年所在的初中毕业班就轮到一位牺牲者.

他叫黄耀华,年龄稍大几岁,平时少言,性格内向,可他有思想,善于思考,说出了内心实话,便成为批判对象.农村的孩说农村,对自家村里情况了解最清楚.那时农业合作社成立刚刚三年,其弊端已经明显:吃大锅饭,干活不出力,没有积极性;农民种地靠上面指挥,没有种植自由;连平常活动也要受制于生产队干部,当干部的不干活,多吃多占.谁敢提意见?提意见就是反社会主义.所以,当时农民生活水平逐年下降,公共财产(其实都是大家凑的东西)遭破坏.面对现实,有正义感的知识青年,都会有自己的看法.黄耀华在学校说出来了,那自然成了重点.记得在学校往常开会的高台子上,黄耀华被坐在台子上,说是向党交心,全校几百名师生坐在下面,倒也“风光”了一番.只记得他说:生产队里的钟声,像催命的恶魔,若是老师或是干部有此言,打一个无疑.不过,学生不扣帽子,宽大处理.最后,还是没有发,他再升学、就业,根本就没希望了.

看到黄耀华的结局,真有些后怕.转眼在本校升高中,和同学在同一宿舍的床上说闲话时,说起我们村里的牛都瘦得一把骨头,我们新买的一辆铁车入社后很快就坏了,家里粮食不够吃、更无钱花,他赶紧捂住我嘴:“可别说这些,有人告发你还了得.”我们是邻村,村里状况相似,可这些事只能闷在心里,言论只能是“社会主义好”.记得农业合作化第二年的冬天,父亲和村里的一位伙伴一块去地区行署要求退出农业社,那时政策上说人社退社自由,可入社必须,退社不可能.到了大跃进年代,农村开展社会主义大辩论,哪里是辩论,只能说合作化好,没有说理自由.所幸,我们家是革命军人家属,事后并无人追究.

大跃进的风迅速吹到县城,县里反应非常快,敢说大话.大跃进第一个大战役是全国开展“除四害讲卫生”,中学里马上忙碌起来,连多年的厕所坑砖都翻一遍,每人都要捉老鼠、打麻雀.没有多少天,《人民日报》发表消息,我们县成了“全国除四害讲卫生先进县”.四害没有了,中学生首先敲锣打鼓庆祝.一中有洋鼓洋号军乐队,从北关出发,列队到城里县政府报喜祝贺.河北省来了一位副省长,站在一中大操场对全校师生讲话.会写美术字的学生到县里到处刷墙写大标语.至于少上几节课,已不算什么事了.

1958年9月1日,我升入本校高中,仍在北关校舍学习.这一年上课时间不足三分之一,运动一个接一个.

入学上课没几天,首先是深翻土地.地要增产,土要深翻.学校积极响应,在大门外操场边搞一块试验田,深挖三尺多,然后层层填土施农家肥.把阳土都翻到底下了,还长什么庄稼?这话当时是没人敢说的.接下来是沼气化,号召全民办沼气,这次部分学生和老师参与,学校沼气池成功了,又是庆祝.很快,又报导本县已实现了“沼气化”,学生又要列队庆祝一番.这两件事学生停课较少,轮到大炼钢铁,就彻底不上课了.

校园里垒起了土炉,收购来铁器、铁锅、农具、门环等等,凡是带铁字的都收来,放到土灶炉里重新冶炼.烧的是木柴,来源自然是树木.然后用做饭的风箱,学生轮番拉,连夜不停,弄得人困马乏.最后炼出了铁水,成为一个个铁块子,就算成功了,又可报喜了.至于能做什么用,没人考虑,也没人敢说真话.其时正值秋收季节,大批农民抛下眼看收割的庄稼,到处去炼铁、修水利,粮食烂到地里不能收割,最心痛的自然是农民.

轰轰烈烈之后,主课则是勤工俭学.

说是勤工俭学,主要是为学校出力,学生基本上没有什么收入.那个时代,人们谁也不能计较报酬,都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而出力,甚至是为早日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学生分成若干组,根据体力,有重有轻,多是力气活,比如推磨、打坯盖房.当时的中学生比现在偏大,还有大出几岁而上学晚的学生,干力气活自是一马当先.学校教室、宿舍都不够用,就发动师生自力更生建房.盖房烧砖是一大项,先打土坯比较好办,烧成砖就要建窑,有了砖还要石灰.那时的建筑材料都缺,更重要的是缺钱,说是培养学生爱劳动的观念.其实,那时的学生主要来自农村,谁都在家干过农活,劳动出力都不是新鲜事.砖烧成之后,盖房重要是用石灰,同样要自力更生烧石灰.石灰要用石灰石,可我们县地处平原、远离山区,从哪里弄石头?“敢想敢干”是当时的主导思想,平原上石灰石是有的,可不是原料,而是成品,比如石碑、石门墩等.办法是想出来的,校对面那一片墓地上石碑数座,牌坊也有几座,还有石人石兽,都是一色石灰石,不都是原料吗?因为那是“封建官僚”墓地,那是旧社会的“封建迷信产物”,砸烂它们,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可怜那三百多年前的文物古迹,文化遗产,后世的荣耀,精美的雕刻艺术品,竟毁在一个愚昧的时代、一群无知的人群!学校的石灰在院内烧成了,还以为是科研成果哩.房子盖了一间教室,还有后院的平房宿舍,那是学校大跃进的劳动成果.而付出的代价怎么算?那一片精美的石雕、碑文,毁了多少?无法再生的文物啊,换来了几间房子.而那几间房子,短短的三四十年之后,全被新建筑所代替,谁还记得那几间房子?罪过啊!

住城外几年,赶上轰轰烈烈的年代,校外面热火朝天,院内能清静吗?能正常上课的日子,下课后立即投入勤工俭学劳动.如果县里有活动,立即停止,下乡劳动,挖渠修路,游行开会,什么事都离不了学生.人人都绷紧了一根弦,只能跟着跑,呼口号,谁也不敢多说一句牢骚话,一不小心即遭批判.不过,我所在的高中班级也沾了时代的光.大跃进年代要迅速培养人才,于是招收了二年制班,少学一年,分文理科,课程减少.一年后,文科班去掉外语,停止物理化学课程,最后连数学也不学了,文科学生一时间变得一身轻松.只学文史课,大大减轻了学习压力.更幸运的是,当决定高考内容时,文科只剩下语文、政治、历史三门课,而语文取消语文知识,只考一篇作文,真是天赐良机!更幸运的事,后边还有.

大跃进继续,大学扩招.当年全国招生二十八万,而应届高中生二十五万,这就意味着当年高中毕业后可全部升人大学,不足部分,动员机关干部、工人去考大学.那时虽然同样奋力备考,可压力较小,升学没问题,看谁能考进名牌,最后,实际上是看谁报考的学校好.敢报名的直追名牌大学,结果,成绩差的同样可人名牌大学.这就是那个扭曲了的时代!人的命运,谁也离不开时代,时代的幸运儿,不是自己能奋斗来的.可怜上三年制的成绩较好的学生,还有后一班二年制的同学,当他们高考时,大跃进已经过去,国家陷入极端困难时期,大学压缩,招生锐减,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啊,轰轰烈烈的年代,虽苦多,也有甜,我们赶上了,而且,永远不会再有那样的机会.

综上而言,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记忆和县城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记忆中的县城本科毕业论文记忆中的县城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沉淀的记忆 我总会尽力从繁忙的学习生活中抽出一点时间,回去看看坐落在老城区的那个家 现在,它由爷爷奶奶打理 那是一座不大的中……别墅,墙体还保留着古朴的灰色,虽已上过很多次漆,但还是难掩老旧,开关门时吱吱呀呀的声.

2、 万宝:冰箱不仅是家电,也是一种记忆 万宝 冰箱不仅是家电,也是一种记忆本刊记者 邓剑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购买家电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了,但在 34 年前,购买一台冰箱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可谓意义非凡 通过&ldquo.

3、 对声音的记忆 我幼时对声音的记忆经常与我对疾病的记忆连在一起 最鲜明的记忆是病着的日子,那时我独自躺在偌大的榻榻米上,听家人晨起时的一切喧嚣 兄弟姐妹们吵闹着预备上学去,父亲穿衣打领带要上班,小菜贩子在楼下摇着叮叮.

4、 作为重复和间隙的图像记忆术 姜宇辉艺术的论述虽然每每闪现于阿甘本繁茂的文本中,但似乎始终未成为一个贯穿性的主线 对于他来说,艺术总是通往更为根本性的政治与哲学问题的方便入口,而其本身并不足以构成集中研讨的焦点 但宁芙这一精美之作.

5、 作为记忆的声誉美国声誉社会学作品概览与 □ 钱力成中国有句俗话,叫“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美国也有句俗话,叫“美名胜过美貌”(A goodfameisbetterthanagoodface) .

6、 城市记忆和影视形象建构以文化南京城市形象为例 1960年,美国城市学专家凯文·林奇(KevinLynch) 在其专著城市意象中首次提出现代意义中的“城市形象” (TheImageoftheCity)概念 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