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企业文化期刊 大学生涯规划论文 中国文化论文 企业文化杂志社 大学心理论文 企业文化的论文 大学文化论文 天津大学大学文化论文 天津大学文化论文 东南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论文 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论文3000字 大学太极拳文化论文

关于大学文化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跟大学人的微信朋友圈大学文化的视角类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大学文化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25

大学人的微信朋友圈大学文化的视角,本文是关于大学文化论文范例与微信和视角和朋友圈有关论文范例.

摘 要: 微信朋友圈是微信基础板块中最活跃、最热门和最核心的一项功能,是微信好友之间互动交流的桥梁和可视化平台.大学人是微信朋友圈的高度黏性使用者,大学人的微信朋友圈“晒”出大学文化的自信心、“转”出大学文化的自觉性、“赞”出大学文化的自豪感、“评”出大学文化的自强力,是大学文化运行的高效承载体.借大学人的微信朋友圈之“力”长大学文化之“能”,需要:积微致著,蓄积大学人微信朋友圈的“微力”,转化为大学文化的“动能”;微言大义,契合大学人微信朋友圈的“地气”,烹制成大学文化的“热能”;无微不至,依托大学人微信朋友圈的“粘度”,孕育出大学文化的“磁能”.

关键词:大学文化;微信朋友圈;大学人;自信心;自觉性;自豪感;自强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8)04-0005-0004-07

收稿日期:2018-06-30

作者简介:蔡红生(1959-),男,湖北武汉人,法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大学文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胡中月,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武汉,430079.

总书记高度重视互联网发展和新媒体的建设,在关于互联网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要繁荣发展网络文化,掌握网络舆论战场的主动权,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总书记在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调研“两微一端”运营情况时,就推动融合发展、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提出要求,强调要从“相加”到“相融”,着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1].大学文化借助于新媒体、新技术特别是微信朋友圈的力量,在弘扬主旋律上更加响亮,在传播正能量上更加强劲,文化自信得到充分彰显.

一、普通微信朋友圈和大学人的微信 朋友圈

“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微信自2011年横空出世以来,以黑马的姿态横扫了一切社交工具,因其用户基数大、信息传播快、互动功能强等优势成为新媒体最强势、最迅猛的信息“入口”和“出口”.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微信朋友圈、空间用户使用率分别为87.3%和64.4%.”[2]2017年11月9日,微信团队在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发布了《2017微信数据报告》.报告核心数据显示,日登陆用户(9月)9.02亿,较2006年增长17%,朋友圈日发表视频次数6800万,较2016年增长22%.微信以如此庞大的用户群和井喷式增长趋势,成为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宠”.而其朋友圈的活跃度甚至超越了空间、微博,位列社交平台榜首.作为信息传播的一股强劲力量,微信朋友圈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社交工具之一.

《现代汉语大辞典》对“朋友”的解释为:“彼此有交情的人.”[3]微信朋友圈,顾名思义,就是相互关注且有交情的微信用户之间形成的虚拟圈子.微信朋友圈作为微信基础板块中最活跃、最热门和最核心的一项功能,为用户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信息资源,是微信好友之间互动交流的桥梁和可视化平台.“微信控”们一旦离开了微信朋友圈,便恍若生活在一个信息孤岛和情感荒漠.微信朋友圈以其独特的优势与魅力,渗透到了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下,刷微信朋友圈亦成为大学人(主要是由大学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的“硬需求”和“必修课”,是大学人获取第一手校园咨询的“主渠道”,更是大学人生产、管理和传播大学文化的高效承载体.

(一)微信朋友圈的特性

微信朋友圈是通过加好友的“准入制”构建起来的关系链,通过手机联系人、好友、扫二维码名片等组建熟人社交圈,以及通过“附近的人”、“摇一摇”、“漂流瓶”、“雷达加好友”等组建陌生人社交圈.“微信朋友圈用一种新型信息系统,将用户面对的扁平化观众群进行了圈子式的切割,为用户提供人际语境线索.切割的标准为是否互为微信好友,深推之则为是否为手机通讯录好友或好友.被切入圈子的好友之间可在圈子内开展在线互动,而且互动内容对圈子外的其他好友不可见”[4].集“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于一身的微信用户可以在微信朋友圈“舞台”上布景、表演和观赏,不论性别、年龄、身份、职业、地域、文化程度等,精英与草根“共舞”,专业与业余“共生”.微信朋友圈以包容一切、跨越一切的姿态突破了传统媒介的藩篱.在微信朋友圈中,用户之间可以相互分享信息,在高度共享中实现互惠互赢,而且交流不受时空限制,多年未曾谋面的“朋友”也能即时联系,谈笑风生.微信朋友圈以其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共享性、弥散性、便捷性缩短了用户社交的时空距离,丰富了社交的内容和形式.因其短小精悍、方便快捷、简洁有效的魔力,微信朋友圈成为用户社交体验的乐园,为人们带来了社交的无限快感.

微信朋友圈作为一种“圈子”社交,在半封闭、小众化、部落化的交流场域中保留一定的私密空间,只有彼此互为好友且互不屏蔽才能刷到彼此的动态以及点赞和评论.这项功能为用户管理隐私带来方便,提供了一个心理安全区:通过“所在位置”、“谁可以看”、“提醒谁看”功能,可以为好友提供精准位置、设置精准受众.通过“好友分组”、“拉入黑名单”功能,可以实现圈层筛选、屏蔽拉黑.通过“隐私”功能,可以设置“允许朋友查看朋友圈的范围”为“最近半年”、“最近三天”和“全部”,甚至可以通过“设置朋友圈权限”中“不让他(她)看我的朋友圈”、“不看他(她)的朋友圈”来打开或关闭朋友圈动态的显现.因此,微信朋友圈形成的关系网,节点相对稳定,受众的针对性强,好友之间的情感交流牢固.微信朋友圈的设置关照了用户的隐私权以及自主权、主动权、自由权等,为人们带来了相应的私密感、信任感和安全感.

(二)微信朋友圈与现实朋友圈

如果把微博比作“广场社交”,那么微信则是“客厅社交”.“小众媒体”的微信朋友圈具有极强的黏附性,牵动着用户的指尖,吸引着用户的眼球,聚合了价值观相同的同类群体,让他们因志趣、兴趣相投而结成共同的社交圈,形成“趣缘关系”.微信朋友圈中微文字、微图片、微语音、微视频、微链接等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习惯,赢得了人们的广泛青睐.“微信朋友圈是基于人际关系的圈子社区,这种安全的氛围能够促使人们形成自我表露的动机”[5].微信朋友圈是用户自我呈现、自我展露、自我满足、情绪宣泄、态度宣扬以及形象管理等重要舞台,也是促进用户人际关系融洽、和谐、有序发展的中枢和纽带.

毋庸置疑,微信朋友圈与现实朋友圈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它们都是基于熟人关系建立的社交链,但是,微信朋友圈借助于新媒体、新技术搭建的强大的虚拟关系网及其高效运行所带来的极致体验是现实朋友圈难以企及和望尘莫及的.微信朋友圈映射着现实朋友圈,它是对传统线下的现实朋友圈的线上虚拟化的延续和维护.微信朋友圈以虚拟社交语境构建了新型的社交规范,把现实朋友圈从线下搬到线上,使现实好友虚拟化、虚拟好友现实化,线下与线上日益融合而形成了映射现实社交关系的线上好友及其社交圈的虚拟场域.骄傲的晒图、善意的转发、愉快的点赞、真诚的评价等指尖操作延续、巩固和维护着朋友间的情感,无不成为彰显友谊的最好互动方式之一.

(三)大学人的微信朋友圈

我国数量庞大的大学人群体分散世界各地且彼此联系紧密.在大学人的微信朋友圈中,各个学校、院系、班级等小众化朋友圈会形成拓扑结构串在一起,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交错互联形态.虽然单个大学人的微信朋友圈是半封闭式的关系网,圈内信息传播的范围和受众有限,但是各个大学人的微信朋友圈是共联、共通、共融的,信息会在以共同用户为基础的一个圈子不断交叉“感染”到另一个圈子.大学人的微信朋友圈是一种点对点式的交互链社交圈,其传播的速度快、范围大、受众面广.大学人微信朋友圈中的每个用户都是一个节点、发射点、扩散点,一个用户可以涉足和徜徉在多个好友的朋友圈中,以用户—用户的朋友—用户的朋友的朋友……为纽带形成用户的朋友圈—用户朋友的朋友圈—用户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圈……的拓扑结构的关系谱图.任何一个话题一旦受到热捧,经过二次、三次等大量转发和扩散,会形成以点带线、以线促面、以面成体的核裂变式的“连动效应”,最终会成为舆论热点,进而出现疯狂的“刷屏”之势.

大学人是微信朋友圈的高度黏性使用者,刷朋友圈成为大学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重构了大学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微信朋友圈中“短、平、快”信息契合了大学人的碎片化时间以及浅阅读的习惯,受到了他们的热烈追捧,部分大学人甚至患上了微信朋友圈的重度依赖症.大学人微信朋友圈中以共同的志趣爱好、学习环境和生活习性组成的“小伙伴”们彼此有着较高的认同感、信任感和归属感.他们各自在圈中畅读校园新闻咨询、晒晒校园美食美景、转发校园活动链接,配上表情包发布一些校园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实时动态,以晒图、转发、点赞、评论等形式与好友展开频繁互动,往往获得较高的回应度和互惠度.

二、大学人微信朋友圈蕴含的大学文化力量

微时代催生了微文化,微文化的崛起发轫于智能手机等个人移动终端设备的盛行.“微信分享表达,或以只言片语,或发布几张美图,或使用几个表情符号,甚至是不配任何文字的一条链接,它们以短小精悍的形式,往往能瞬间在圈中好友中产生一种以回复、点赞为表达的反馈举动.”[6]大学人微信朋友圈散发的微文化魅力令大学人为之欣喜,一行微文字、一张微图片、一段微视频、一个微链接带来的阅读量、转发量、点赞量、评论量无不蕴含着大学文化的自信、自觉、自豪和自强的巨大力量.

(一)“晒”出大学文化的自信心

“晒”是微信朋友圈的一个最基本功能.“晒”系从英文share音译而来,即分享的意思.微信中的“晒”表达着自我欣赏、炫耀、显摆或吐槽之意.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提出了经典符号互动理论——“戏剧理论”,认为“个体会按照一种完全筹划好的方式来行动,以一种既定的方式表现自己,其目的纯粹是为了给他人造成某种印象,使他们做出他预期获得的特定回应”[7].社会是一个大舞台,其中每个成员都扮演着演员的角色,他们会创造条件使用道具和布景来自我呈现,并且塑造满足别人预期的形象.因此,晒图是一种毫无遮掩的自信分享,一种自我形象的塑造和展现,更是一种的宣泄和满足.“社会传播形态已经从口语传播跨入了视觉传播,成为信息社会最重要的传达方式.”[8]读图时代,图像语言对纯文本语言的僭越呈现出图文音视的多样化景观.视觉化的图象不仅能够较好地表达内在情感,而且能够以视觉刺激快速抓取受众眼球,进而达到信息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大学人在微信朋友圈中晒文化与晒美食美景一样,是一种情绪的积极表达,目的是为了传达一种价值和态度.比如一场校园篮球联谊赛中,爱好运动的大学人会通过微信为篮球联谊赛“代言”,“秀”出自我,“晒”出存在感.大学人把现场比赛活动的线下照片和视频“晒”到线上微信朋友圈中,配上炫耀的表情包和文字,不仅渲染了比赛的氛围,聚集了更多的线上人气围观,更是延续了赛场的余味,定格了赛场中精彩的瞬间.“晒”一“晒”,“晒”出大学文化的自信心.

(二)“转”出大学文化的自觉性

“转”是微信朋友圈的一个最核心功能.转发是一种分享机制,“爱生活,爱分享”,“分享即表达”.转发具有利他性,传递的是一种价值观,表达的是一种共享态度与意愿.微信遵循“二八定律”,即20%的微信用户会到微信订阅号里刷内容,80%的微信用户会到微信朋友圈里刷内容.一般来说,大学人的微信朋友圈建立的熟人关系网增加了信息的可信度.当一条校园资讯在大学人的微信朋友圈中受到其好友关注,呈现出集体有意识的转发时,会爆发出强大的信息漩涡,引发海量访问的“蝴蝶效应”.当大学人把会议通知、学术讲座、诗歌比赛、体育竞赛等资讯转发到微信朋友圈时,第一批捕捉到校园资讯的大学人个体会首先在微信朋友圈中转发、分享;然后,他们微信朋友圈的好友也会获取到这些校园资讯,把互惠共享的资源变成共鸣、共振的话题;最后,随着校园资讯在大学人的微信朋友圈中刷屏越来越多,星星之火呈现燎原之势,大学人会出现集体有意识的实际行动.在一种去中心化的拓扑结构的微信朋友圈的熟人圈中,人人握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传播者,新的传播点、新的意见领袖会不断涌现.“转”一“转”,“转”出大学文化的自觉性.

(三)“赞”出大学文化的自豪感

“赞”是微信朋友圈的一个最关键功能.点赞表达着赞同、欣赏、喜欢、认可、肯定、支持、附和之意,也表达着一种复杂的心理和情绪.正如詹姆斯定律(或欣赏定律)所言:“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赏,是人类埋藏最深的本性.”点赞是一种行为艺术,类似于现实生活中人们打招呼使用的点头、握手、微笑、鼓掌等肢体语言.点赞,无需编辑文字图片,也无需组织语言逻辑的简单的指尖操作,实际上承载了复杂的情绪,暗藏了丰富的信息,具有其独特魅力.“微信用户点赞动机的强度不同,其中点赞能够满足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为主要使用动机.”[9]真情实感的点赞传达了人际交往的真感情,增进了朋友社交的真友谊.点赞与被赞都能为微信用户带来满足感,互动频率越高,感情基础越深.点赞成为微信朋友圈中好友之间互动的最简单、最有效方式.比如,当大学人的微信朋友圈中出现一条“大牛”学术讲座的预告信息时,大学人会以点赞来表达想要聆听的兴趣和愿望,活动主办方甚至会以集赞换入场券的方式来鼓励大学人对此消息进行扩散.随着大学人对此消息关注的持续升温,在“大牛”开讲之时大学人微信朋友圈会出现晒图,随之也会出现点赞高峰,大学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生命在于运动,刷朋友圈在于点赞”,点赞成为大学人刷朋友圈的一种习惯,甚至被大学人“点赞党”演绎成一场“运动”,成为大学人微信朋友圈中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赞”一“赞”,“赞”出大学文化的自豪感.

(四)“评”出大学文化的自强力

“评”是微信朋友圈的一个最重要功能.评论是一种信息符号,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人生修养.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一书中提出了“镜中我”(或反射自我)理论,“人们彼此都是一面镜子,映照着对方”[10].该理论认为,每个人会通过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来形成自我认知.也就是说,个人会想象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别人对自我呈现形象的评价来认识和把握自己.“当用户接收到其他用户共享的有用知识时,或者自己分享的知识得到其他用户的积极反馈时,就会感受到互惠原则所带来的期望和压力,并受到鼓励,从而对知识共享产生积极的反应.”[11]大学人的微信朋友圈是一个自由、平等、开放、互动的社交平台,大学人在微信朋友圈中分享大学文化相关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和链接,获得好友点评的积极反馈,会增强分享热情和自我认知.从心理学上分析,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回应,而积极的回应会强化自我呈现.大学人在微信朋友圈中“圈评”是最深刻的交流互动,能进一步强化信息效用和价值.比如,在微信朋友圈中,教师可以发布课前课后的相关话题,为学生预设问题、布置作业或解疑答惑,师生在评论中展开探讨、交流,在互动中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相互成长.再比如,音乐学院为举办一场音乐会,在大学人的微信朋友圈中征求意见和建议,大学人可直接通过“评论”来建言献策、出谋划策,以便主办方及时研读和收集留言反馈,进而不断提升和完善音乐会的质量和服务,为大学人奉上一场高水平的音乐文化盛宴.“评”一“评”,“评”出大学文化的自强力.

三、借大学人的微信朋友圈之“力”长大学文化之“能”

“5W模式”是由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拉斯韦尔提出的经典理论.拉斯韦尔认为,“一个传播过程包含了五大要素:谁(Who)、说什么(Say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产生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12].依据这5大要素,我们需要在大学人的微信朋友圈中探析大学文化的传播要素,努力培育高素养的传播主体,打造健康的传播内容,畅通传播渠道,精准传播受众,健全评价机制.大学人的微信朋友圈以微文字、微图片、微音频、微视频、微链接等引爆大学文化运行,大学人的微信朋友圈的力量为大学文化运行提供了新契机、新方法和新思维.

(一)积微致著:蓄积大学人微信朋友圈的“微力”,转化为大学文化的“动能”

加拿大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在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提出“媒介即讯息”、“媒介即人的延伸”.媒介本身潜在地蕴藏了有意义的信息,它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大学人的微信朋友圈潜藏的势能资源不可估量,我们应以敏锐而精确的思维嗅觉揭橥大学人的微信朋友圈运作机理,挖掘其蕴藏的微能量,提高大学人微信朋友圈潜势能转为显动能的“转化值”,让“微力”变“威力”.

首先,注重“小口径”的微创作,提高大学文化传播的鲜活力.大学人微信朋友圈中微文化的强劲生命力在于其“小口径”迸发“大张力”,微创作、微传播以微观指向宏观,个体折射整体.它短小精悍、生动有趣,聚集的微能量却全面关照大学人.“微时代,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形成了无人不微、无时不微、无处不微的现象,微时代的微文化,不仅以微见长,广泛渗透,而且以人为本,细致入微,注重微关怀,传递微温暖.”[13]在大学人的微信朋友圈中,应重磅推出微文化来消弭真实与虚幻之间的鸿沟,为大学文化的高效传播注入新鲜活力,积攒微能量,以微课堂展示名师风采、以微动漫演绎校园风貌、以微直播呈现赛事精彩,等等.

其次,营造微文化的隐性场域,增强大学文化传播的渗透力.大学人的微信朋友圈是微文化生成和运行的场域,相对于大学文化显性传播效果的直观性、瞬时性、表面性而言,大学文化隐性传播效果具有潜藏性、持久性和渗透性,更能唤醒大学人对大学文化的共鸣、共振和共情.我们可把校史、校情、校风、校训等反映大学精神特质的元素嵌入到微文化中,让大学人在微文化的熏陶中,使大学文化入眼、入耳、入脑、入心,令大学精神从“指尖”伸展到“心里”,从线上延伸到线下,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功效.

最后,以适当的“饥饿营销”和有意“炒作”,激发大学文化传播的源动力.我们可在大学人的微信朋友圈中,对有关大学文化活动“广而告之”,利用大学人获利或需求的心理驱动,设置“准入”门槛,并通过大学人微信朋友圈的点赞集数或转发截图,发放现场文艺表演、学术讲座等入场券.而对演讲比赛、书画比赛、歌唱比赛、体育竞赛等社团活动的结果应当设置“悬念”,留有神秘感,待时机成熟方可“内幕”,揭露“真相”,使大学人保有持续的关注度和好奇心.刷屏力就是传播力,我们应在叠加式、捆绑式传播以及持续发酵中提高大学文化的“热度”,形成疯狂转发的“刷屏”之势,在诱导分享的催化作用下,刷爆大学人的微信朋友圈,为大学人微信朋友圈中大学文化的传播注入源动力.

(二)微言大义:契合大学人微信朋友圈的“地气”,烹制成大学文化的“热能”

当下,以微信兴起为标志的新媒体打破了传统信息单向度传播的格局,大学人的微信朋友圈作为平民化、自主化、个性化的接地气圈子,一定程度上解放了草根群体传播的表达禁锢,消解了“信息鸿沟”的扩大.借助于微信朋友圈的成本低、门槛低、互动性强、方便快捷等优势,大学人能够发出自己的“微言”,为自己“代言”.我们要充分感知大学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让大学人的微信朋友圈成为孵化大学文化的“厨房”,烹制成大学文化的热能,打造出符合大学人口味的特色化、趣味化、艺术化的大学文化品牌.

首先,提档升级大学人微信朋友圈中的大学文化理念.要化解大学文化品牌固有的同质性和惰性,树立口碑,我们既要迭代思维理念,提升大学人微信朋友圈中大学文化的美誉度、知名度和满意度,生产出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质量过硬的大学文化精品,又要呼应大学人的兴趣爱好,熟谙大学人的接受阈值,避免输出形式化、口号化、说教化以及泛娱乐化的大学文化疵品.

其次,创新发展大学人微信朋友圈中的大学文化内容.大学校园里高楼林立,大学精神也应该巍然耸立.我们可把古老的石碑雕刻、唯美的亭台楼阁、悠久的校史校情、优良的校风学风、健康的教风班风等融入生动的微文字、微图片、微动漫,开展送学校LOGO产品的微活动,以新鲜有趣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为大学人带来视觉冲击,巧妙地捕捉大学人的兴趣点,吸引大学人的眼球.总之,我们要注重“点餐”与“送餐”相结合,点出“特色菜”,送出“营养餐”,使需求与供给相互匹配,“口味”与“营养”相得益彰,让大学人在“叫好”又“叫座”中饱餐微文化的“干货”,在精致、精巧、精美中享受微文化的“美味”.

最后,防范和抵制大学人微信朋友圈中不良文化的泛滥.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微时代,我们既要倡导各自芬芳的“百花齐放”,也要防止低俗、媚俗、庸俗文化的“杂草丛生”.在大学人微信朋友圈的“百草园”中,面对鱼龙混杂的信息,不乏有精神的污染.同时,大学人的微信朋友圈的自我净化功能较弱,因为圈内好友彼此熟悉,即使有不良信息的出现,也碍于情面不,难以治理.对此,我们应通过“议程设置”在大学人的微信朋友圈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大学人的微信朋友圈中把关人、守门员工作,构建防御和预警不良文化泛滥的机制.

(三)无微不至:依托大学人微信朋友圈的“粘度”,孕育出大学文化的“磁能”

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提出了“连带强度”理论,认为连带的强度是“‘认识时间的长短’、‘互动的频率’、‘亲密性’(相互倾诉的内容)及‘互惠性服务的内容’的组合,这些都是连带的特色”[14].因此,赋予这四个要素的权重高则构成“强连带”链,反之,则构成“弱连带”链.在大学人的微信朋友圈这个虚拟场域中,呈现出以向内的强连带为主与向外的弱连带为辅的熟人圈与陌生人圈的两种社交形态,熟悉的“熟悉人”、熟悉的“陌生人”与陌生的“熟悉人”、陌生的“陌生人”交织在一起.当陌生人互加好友后,随着相识长久、互动频繁、关系密切、相互回报等四个衡量指标的逐渐强化,陌生人由向外弱连带的陌生人转为向内强连带的熟悉人.因此,大学人的微信朋友圈实际上是以信任为基础搭建的坚固的、稳定的、私密的交互链式熟人社交圈.

首先,充分发挥大学人的微信朋友圈中意见领袖的“社会流瀑”效应.“意见先于内容”,我们要掌握话语主动权,加强对大学人的微信朋友圈中意见领袖的正面引导,引导意见领袖在大学人微信朋友圈中建设和传播大学文化的自发性和带动性,为大学人提供一种感知、判断和选择.大学人的微信朋友圈是一群高度黏性的强连带群体,以大学人微信朋友圈的亲密关系连带一大批热衷于传播大学文化的忠实“粉丝”,以弘扬大学精神来“吸粉”、“圈粉”、“涨粉”,与“粉丝”互动,赚得“粉丝”群,进而形成追随意见领袖的“社会流瀑”效应.

其次,调动大学人参与微信朋友圈中大学文化运行的积极性.我们可在大学人的微信朋友圈中,运用渗透式、陶冶式、体验式等方法,提高大学人参与微文化互动的意识和热情,在情感共鸣中育人,内化于心变成精神力量,外化于行变成实际行动.并且,多措并举,以线下与线上同步的微直播来弥补因身体“不在场”的线下缺席,增强大学人参与到线上大学文化活动的“代入感”,让“潜水”和“旁观”的大学人也能感受到大学文化的气场,把“围观”变成一种力量.

最后,创设大学人的微信朋友圈中积极、健康、向上的大学文化氛围.美国政论家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一书中提出了“拟态环境”理论,认为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信息的选择、加工和再创,重新加以结构化后向人们所展示的环境[15].拟态环境通过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来对客观环境施加影响.我们要通过拟态环境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到大学人的微信朋友圈中,弘扬自强不息、知行合一、以诚待人、俭约自守等美德,用图文并茂、微语音、微动漫等手段对其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唯有如此,方能让大学人在符号与影像的流动中,在情感动员与意识唤醒中,咀嚼微文化的品味,感受微文化的魅力,体验大学人微信朋友圈中大学文化的磁力场.

总之,大学人的微信朋友圈以其便捷性、即时性、互动性以及见效快、成本低、高回报而著称,呈现出一种以大学文化为主流场的“圈子文化”.如今,大学人沉醉于微文化景观的创造、加工和传播,“晒图”成“瘾”、转发成“魔”、点赞成“癖”、评论成“嗜”.大学人微信朋友圈中传播主体的多元性、传播内容的丰富性、传播过程的互动性、传播手段的多样性、传播对象的聚合性,刷新了人们对大学文化的理念认知,更新了大学文化的运作机理,创新了大学文化的传播机制.大学文化在大学人的微信朋友圈中交流互动形成强烈共鸣,在维度平衡中形成巨大合力,大学人的微信朋友圈的“小圈子”也有“大力量”.

参考文献

[1]霍小光,李斌.总书记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到人民日报社、新华社、电视台调研侧记[EB/OL].(2016-02-20)[2018-05-15].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2/20/c_1118106530.htm.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8-03-05)[2018-05-15].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803/t20180305_70249.htm.

[3]雅图辞书编委会.新编现代汉语大辞典[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875.

[4]吕冬青.微信朋友圈“语境消解”的定性研究[J].编辑之友,2016(08):64.

[5]荆玉梅.微信朋友圈自我表露动机的心理探析[J].传媒,2017(05):83.

[6]李昕揆.微信分享的美学意味[J].江海学刊,2016(05):180.

[7][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

[8]章晓岚,金泠泠.商务视觉传播[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12.

[9]赵雅文.人格特质对微信用户朋友圈点赞行为动机影响的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7(02):274.

[10][美]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英文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132.

[11]赵大丽,孙道银,张铁山.社会资本对微信朋友圈用户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6(03):103-104.

[12]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71.

[13]骆郁廷,马丽华.论微文化育人[J].思想教育研究,2018(01):32.

[14][美]马克·格兰诺维特.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M].罗家德,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69.

[15][美]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1-12.

(责任编辑 黄建新)

(下转第122页)

评论: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微信和视角和朋友圈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大学文化本科毕业论文大学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宋易男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河南郑州450901)摘 要本研究根据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模式以及微信的平台的特点,设计了微信公众教学平台支持下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学习流程,充分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和移动学习的优势.

2、 微信朋友圈卖芝士条月售40万 编辑麦楚琼湖南永州85后的妹子陈小鹿,做过7年化妆师,曾为许多主持人和明星做造型化妆,平均月入7000元 2014年初,在家养病期间,陈小鹿不经意在微信朋友圈晒出自制美食——烘.

3、 微信模式下大学英语有效教学 摘要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今时代,网络已经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其为大众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走进了大学校园,成为教师教学中的得力帮手 当前,在网络发展的过程中,社交软件不断涌现,其中最为.

4、 旅游者微信朋友圈自我呈现行为分析与其管理 摘要微信……即时社交工具的出现使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行为发生了明显改变,对旅游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为了研究这种行为产生的动机,文章以戈夫曼的自我呈现理论为基础对旅游者的这种行为动机进行了分析 结果发现自.

5、 中欧班列朋友圈越来越大 3 月30 日,上海至莫斯科的中欧班列满载货物,从上海铁路货运中心杨浦站出发,途经内蒙古二连浩特,终点到达俄罗斯莫斯科,这是上海货运中心杨浦站开出的首次中欧班列 伴随着消费升级,以及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

6、 三百多年前的微信朋友圈 清康熙年间,安徽歙县人张潮(字山来,号心斋居士)的著述中有幽梦影一部 此书后来被收入古今说部丛书时,编者因其文体形式独特,而将其标目为“清供” “清供”.